第十八章色谱法导论
- 格式:ppt
- 大小:3.58 MB
- 文档页数:100
第18章 色谱法导论一、选择题1.色谱柱柱长增加,其他条件不变,会发生变化的参数有()。
[中国石油大学2006研]A.选择性B.分离度C.塔板高度【答案】C【解析】根据公式L=NH可知柱长增大,H也会增大。
2.为改善某样品中两组分的色谱分离效率,应当()。
[中国石油大学2005研] A.改换载体B.改换柱管C.增加柱长D.改换固定液【答案】D【解析】要想改善某样品中两组分的色谱分离效率,应当改换固定液,因为色谱分离的原理就是利用固定相与被分离组分的吸附力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二、简答题1.在吸附色谱中,吸附剂含水量与吸附剂活性、吸附力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在TLC (硅胶为固定相)中,当组分R 1较小时,改变哪些条件,可以使组分R 1变大?怎样改变?[东南大学2005研]答:(1)在吸附色谱中,吸附剂含水量与吸附剂活性、吸附力的关系为:吸附剂含水量越多,吸附剂活性越小,吸附力越小;吸附剂含水量越少,吸附剂活性越大,吸附力越大。
(2)原因是吸附剂起吸附作用是因为其表面有活性中心,如硅胶表面的硅醇基就是活性中心。
当吸附剂含水量增加时,活性中心被水占据,故吸附剂活性降低,吸附力也减小。
(3)当组分R 1较小时,改变以下条件,可以使组分R 1变大。
①降低固定相的活性,可使组分R 1增大;②增加流动相极性,可以增加组分R 1。
2.写出外标法(外标-点法)和内标法(内标对比法)的计算公式,并说明用HPLC 或GC 测定药物制剂中某些组分含量时,分别用外标法还是内标法更合适?说明理由。
[东南大学2005研]答:(1)外标-点法的计算公式为,内标对比法的计算公式为,(2)用HPLC 测定药物制剂中某些组分含量时用外标法更合适,因为HPLC 仪进样阀重现性较好,可以符合定量要求,而内标法较繁烦。
用GC 测定药物制剂中某些组分含量时用内标法更合适,因为GC 进样量比HPLC 小,仅为1μL 左右,一般均为手工操作,用外标法定量误差较大,故应尽量采用内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