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患者中医服务记录表
- 格式:wps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4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 35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二、服务内容(一)筛查1.对辖区内 35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为其免费测量一次血压(非同日三次测量).2.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 3 次测量血压均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建议转诊到有条件的上级医院确诊并取得治疗方案,2 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对可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时转诊。
3。
如有以下六项指标中的任一项高危因素,建议每半年至少测量 1 次血压, 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1)血压高值(收缩压 130~139mmHg 和/或舒张压 85~89mmHg);(2)超重或肥胖,和(或)腹型肥胖: 超重:28 kg/m2 〉BMI ≥ 24 kg/m2 ;肥胖:BMI ≥ 28 kg/m2 腰围:男≥90cm(2。
7 尺),女≥85cm(2。
6 尺)为腹型肥胖(3)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4)长期膳食高盐;(5)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l);(6)年龄≥55 岁.(二)随访评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 4 次面对面的随访。
(1)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出现收缩压≥180mmHg 和(或)舒张压≥110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急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 2 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指数(BMI). (4)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方案(高血压、2型糖尿病)诊疗记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方案是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进行综合治疗的一种方法,依据中医理论,以调整身体内部环境为重点,通过多种中医养生保健手段,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身体抵抗力,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实施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方案,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诊疗记录,以便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养生保健方案。
下面是针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诊疗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姓名:王先生性别:男年龄:55岁体重:80kg身高:170cm病史:高血压病史5年,2型糖尿病病史2年。
主诉:乏力,头晕,失眠,腰酸腿痛。
体格检查:血压:150/90mmHg心率:86次/分呼吸:18次/分体温:36.5℃肝、脾、肾区无压痛,无肿大,无包块。
检查结果:1. 血常规:血红蛋白110g/L,白细胞计数9.6×109/L,血小板计数220×109/L;2. 尿常规:蛋白质(-),葡萄糖(+),尿酸盐(+),白细胞计数8/HP;3. B超:肝、胆、脾、肾、胰无明显异常。
中医诊断:肝肾不足,气血不足。
治疗方案:1. 饮食调理:尽量避免高糖、高脂、高盐、高胆固醇等食物,多食用粗粮、蔬菜、水果、低脂肪、低热量、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2. 中药调理:选用益气养血、健脾益肾、调节血糖的中药方剂,如六味地黄丸、黄芪粉、枸杞子等。
3. 中医按摩:选择适宜的按摩手法,如推拿、拨筋、拍打、捶打等,以舒缓经络,调理气血。
4. 运动保健: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气功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以上是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方案针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的诊疗记录,针对不同的病情,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养生保健方案。
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方案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可以从多个方面调节身体内部环境,达到治疗和预防慢性疾病的目的。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X一、服务对象辖区内 35 岁与以上常住居民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二、服务内容(一)筛查1.对辖区内35 岁与以上常住居民,每年为其免费测量一次血压(非同日三次测量)。
2.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X压≥90mmHg 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 3 次测量血压均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建议转诊到有条件的上级医院确诊并取得治疗方案,2 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对可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与时转诊。
3. 如有以下六项指标中的任一项高危因素,建议每半年至少测量 1 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1)血压高值(收缩压 130~139mmHg 和/或舒X压 85~89mmHg);(2)超重或肥胖,和(或)腹型肥胖:超重:28 kg/m2 >BMI ≥ 24 kg/m2 ;肥胖:BMI ≥ 28 kg/m2 腰围:男≥90cm(2.7 尺),女≥85cm(2.6 尺)为腹型肥胖(3)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4)长期膳食高盐;(5)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l);(6)年龄≥55 岁。
(二)随访评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 4 次面对面的随访。
(1)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出现收缩压≥180mmHg 和(或)舒X压≥110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与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急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 2 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指数(BMI)。
(4)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等。
0~36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姓名:编号0~36月龄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姓名:编号孕妇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姓名:年龄:编号产妇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姓名:编号高血压、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姓名:编号备注:对既是高血压又是糖尿病的患者,可采取偏重于哪种疾病采取相应中医保健干预,或者采取两种疾病同时干预的方法,并在⑤中详细说明。
孕妇常见病症中医保健方法姓名:性别:年龄:病症:一、妊娠呕吐的中医保健方法妊娠早期,出现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喜酸食物或厌恶油腻、恶心、晨起呕吐等。
□1.含服少量鲜姜片、乌梅、陈皮等缓解或减轻妊吐,或可以连苏饮啜饮频服。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味及辛辣之品。
□3.麦冬洋参茶:取麦冬、西洋参泡水代茶饮。
□4.蔗姜饮:甘蔗汁1杯,鲜姜汁l汤匙,趁温服之。
□5.取橘皮2O克,或柚子皮9克,洗净入砂锅中,去渣取汁,代茶饮。
□6.佛手、苏梗各 15 克,粳米 30—60 克,白糖适量共煮,放入白糖少许,每日1剂。
二、妊娠血虚的中医保健方法中医认为妊娠后血聚于下以养胎,故孕妇“血感不足,气易偏盛”。
临床常见面色淡黄,或少华。
适时适当增加营养,注意休息,也可食疗。
严重者应及时转诊。
□7.阿胶粥:阿胶10克,糯米50克,红糖适量。
将糯米煮粥,粥将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匀,稍煮沸1—2次,加入红糖即。
每日分2次服,3—5 日为l个疗程。
□8.山药山萸粥:山萸60克,山药3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将前2味煎汁去渣,加入粳米、白糖,煮成稀粥。
每日分2次,早晚温热食。
三、妊娠便秘的中医保健方法妊娠期妇女易出现便秘,易诱发痔疮或使原有痔疮加重,以预防为主,包括以下内容:□9.孕妇平素应多食富含粗纤维的蔬菜,可多食香蕉、蜂蜜等促进排便的食物。
□10.保持适当运动,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四、胎动不安的中医方法妊娠期妇女若出现小腹不适或隐痛,伴腰酸,或阴道极少量出血,可能为胎动不安先兆,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二、服务内容(一)高血压筛查1.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2.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3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如有必要,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确诊,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对可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时转诊。
3.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二)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
1.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如出现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指数(BMI)。
4.询问患者症状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等。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6.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和症状体征,对患者进行评估和分类干预。
(1)对血压控制满意、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时间。
(2)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和(或)舒张压≥90mmHg,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2周时随访。
(3)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中医药保健服务记录表一、个人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联系方式:二、主要病症描述- 主要症状:- 发病时间:- 是否持续:三、中医药保健服务记录- 服务日期:- 服务内容:- 服用药物(如果适用):- 其他建议:四、服务评估- 疗效评估:- 服药情况评估:- 治疗建议:五、下次预约- 预约日期:- 预约内容:六、其他备注- 备注:该表格仅供中医药保健服务记录使用,所有信息将严格保密,并仅用于医疗目的。
请仔细填写,以便医生更好地为您提供个性化的保健服务。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咨询,请联系我们的客服人员。
注意:本文档仅为示例,具体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Service RecordI. Personal Information- Name:- Gender:- Age:- Occupation:- Contact Information:II. Description of Main Symptoms- Main Symptoms:- Onset Time:- Duration:III. Recor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Service- Date of Service:- Service Provided:- Medications Taken (if applicable):IV. Service Evaluation-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Treatment Suggestions:V. Next Appointment- Appointment Date:- Appointment Description:VI. Other Remarks- Remarks:This form is for the recor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services only. All information provided will be strictly confidential and used for medical purposes only. Please fill out the form carefully to enable the doctor to provide personalized health service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need further consultation, please contact our customer service personnel.Note: This document i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only. Adjustments and modifications can be made based on actual requirements.。
高血压中医护理查房记录
患者信息
- 姓名:[患者姓名]
- 年龄:[患者年龄]
- 性别:[患者性别]
- 住院号:[患者住院号]
主诉
[患者主诉的具体内容]
病史
1. 高血压病程:[高血压的病程信息]
2. 其他合并症:[患者是否有其他合并症,例如糖尿病、冠心病等]
体格检查
1. 血压:收缩压 [收缩压数值] mmHg,舒张压 [舒张压数值] mmHg
2. 心率:[心率数值] 次/分钟
3. 体重:[体重数值] kg
4. 腰围:[腰围数值] cm
中医辨证
1. 辨证:[根据病情和体征进行的中医辨证分析]
2. 中医诊断:[中医对于患者病情的诊断]
3. 中医治疗原则:[根据中医辨证诊断制定的治疗原则]
治疗方案
1. 中医药治疗方案:[包括中药方剂和治疗方法的详细说明]
2. 饮食调理:[针对患者病情的饮食调理指导]
护理措施
1. 安静、舒适的环境
2. 定期测量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3. 维持适当的体重
4. 防止情绪波动、减少精神压力
5. 饮食调理指导的落实
注意事项
1. 患者需定期复诊,按时服药并记录用药情况
2. 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
3. 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和告知医生
以上内容仅为查房记录,具体治疗请以医生的指导为准。
中医健康教育咨询活动记录表病人出现血压升高、头昏头胀头痛、性情急躁、面红目赤之时,切勿食之。
2、问: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方法?答: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
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
中医平肝降压散采用“平肝潜阳法”,通过中药足浴治疗高血压。
桑叶芹菜方组方:桑叶、桑枝,芹菜。
用法:将上列药物加水4000毫升煎煮取液,先熏足后浸足,每日一次,发作时每日2次,1剂可用2~3次,10天为1疗程。
功效:清肝降压。
本方适用于各类高血压患者。
钩藤桑叶方组方:钩藤,桑叶,菊花,夏枯草。
用法:上药加水4000毫升煎煮取液,先熏脚后温洗双足,每日一次,1剂可用2~3次,10天为1疗程。
功效:平肝潜阳,清热安神。
双桑茺蔚子方组方:桑叶、桑枝,茺蔚子。
用法:上药加水4000毫升煎煮取液,先熏脚后温洗双足,每日1次,发作时每日2次,1剂可用2~3次,10天为1疗程。
功效:利尿降压。
适用于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目赤等症。
桑寄生桑枝方组方:桑寄生、怀牛膝、茺蔚子、桑叶、菊花,钩藤、明矾,桑枝。
用法:上药装入布袋加水4000毫升煎煮取液,先熏脚后温洗双足,每日1次,1剂可用2~3次,一周为1疗程,连续4个疗程,血压稳定后可改为2~3日熏泡脚一次。
功效:平肝阳,益肝阴,降血压。
吴萸肉桂糊组方:吴萸、肉桂。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每次取10克左右加米醋调为稀糊状,外敷于双足心肾反射区,1日1换,连续5~7天。
功效:温经通脉,疏肝下气。
3、问:早期高血压怎么调节饮食?答:高血压患者要注意避免超重或肥胖,因为甜食含糖量高,可在体内转化成脂肪,引起血脂升高及肥胖,因此要控制热量摄入,使体重达到理想体重,既预防肥胖,又减少了由肥胖引起的高血压、痛风等危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可以适当多摄入高纤维食物,如糙米、标准粉、玉米、小米等,对防治高血压及痛风有利。
高血压中医药健康管理表高血压中医药健康管理表1. 简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中药在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表用于记录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情况,帮助医生和患者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治疗。
2. 基本信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住址:3. 中医药诊断中医病名:中医病因分析:中医辨证分型:中医治则治法:4. 西医诊断西医病名:相关检查结果:用药情况:5. 健康管理目标确定健康管理目标,包括控制血压、改善生活方式、预防并发症等。
6. 生活方式改善6.1 饮食调理- 避免高盐食物- 控制饮食热量- 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量- 限制反式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6.2 运动锻炼- 制定适当的运动计划- 每天坚持有氧运动- 避免过度运动6.3 心理调节- 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 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7. 中药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和具体情况,制定中药治疗方案,并记录药名、用量和用法。
8. 中药疗效评估每次复诊时,评估中药疗效,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中药方案。
9. 并发症防治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并发症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10. 随访记录记录患者的每次随访情况,包括血压测量值、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及处理等。
11.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检查报告、中药处方、健康管理宣教资料等。
12. 法律名词及注释- 高血压:也称为高血压病,是指动脉血压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 辩证:中医理论中辨析病情的方法。
- 药名:中药名称,具体指中药材或中药制剂的名称。
- 用量:指用药的剂量。
- 用法:指用药的方法和频次。
高血压病患者中医服务记录表
编号:
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
血压/ mmHg 健康指导时间年月日目前用药
1、分型辩证治疗:
分型辩证分型治疗治则方药食疗推荐方
肝阳上亢证头晕头疼,口干口
苦,面红目赤,烦
躁易怒,舌红,苔
薄黄,脉弦细有力。
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加
减
针灸:主穴太
冲、曲池、合
谷、太阳 泻
法。
耳针:降
压沟、肾上腺、
耳尖、降压点、
交感、神门、
心、肝。
中药
穴位敷贴 降
压膏:(吴茱
萸、附子)敷
神阙、双涌泉。
1、决明子菊花茶;
2、夏枯草30g,钩藤、菊花、
桑叶各20g,白蒺藜10g。
上药
共煎水泡脚,每日1~2次,每
次10~15分钟。
本方可清热平
肝,适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头
胀痛、耳鸣、易怒、失眠多梦的
高血压患者。
痰湿內盛证头晕头疼,头重如
裹,困倦乏力,腹
胀痞闷,肢体困重,
舌胖苔腻,脉濡滑。
祛痰降浊半夏白术天麻
汤加减
针灸:主穴足
三里、三阴交、
丰隆 平补平
泻。
耳针:降
压沟、肾上腺、
耳尖、降压点、
交感、神门、
脾。
中药穴位
敷贴:降压膏
敷神阙、双涌
泉。
瘀血内停证头疼经久不愈,固
定不移,偏身麻木,
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加
减
胸闷心疼,口唇发绀,舌紫,脉弦细涩。
针灸:主穴太溪、三阴交、太冲 补法。
耳针:降压沟、肾上腺、耳尖、降压点、交感、神门、心、肝。
中药穴位敷贴:降压膏敷神阙、双涌泉。
肝肾阴虚证头晕耳鸣,目涩咽
干,五心烦热,盗
汗,不寐多梦,腰
膝酸软,脉细数或
细弦,舌红少苔。
滋补肝
肾,平潜
肝阳
杞菊地黄丸加
减
针灸 主穴太
溪、三阴交、
太冲 补法。
耳针 降压
沟、肾上腺、
耳尖、降压点、
交感、神门、
肝、肾。
中药
穴位敷贴 降
压膏敷神阙、
双涌泉。
磁石、石决明、生龙骨、生牡蛎
各30g(先煎),黄芪、党参、
当归、桑枝、枳壳、蔓荆子、白
蒺藜、白芍、杜仲、牛膝、乌药、
独活各15g。
上药共水煎泡足,
每日1~2次,每次浸泡30分钟。
本方具有镇肝熄风、柔肝补肾、
益气养血功效。
适用于高血压引
起的眩晕、头痛、耳鸣、失眠、
肢体麻木等症。
肾阳虚衰证头晕眼花,头疼耳
鸣,形寒肢冷,心
悸气短,腰膝酸软,
夜尿频多,舌淡胖,
脉沉弱。
温补肾阳济生肾气丸加
减
针灸:主穴太
溪、三阴交、
太冲 补法。
耳针:降压沟、
肾上腺、耳尖、
降压点、交感、
神门、脾、肾。
中药穴位敷
贴:降压膏敷
神阙、双涌泉
2、中医健康指导:
(1)饮食调节:节制饮食,限盐限油,清淡饮食,
1.控制食盐量正常成人每日摄入6克食盐为宜;患高血压病尤其是合并有心、肾功能不全者则应减量,一般每日3~4克。
2.限制饮食,防止过胖饮食要有节度。
长期食量过大,易使痰湿内盛而肥胖,肥胖者又易发高血压病。
所以高血压病(尤其是体胖者)要适当限制饮食,或少食精白米饭,多食糙米及
杂粮;并可运用“揿针刺耳穴法”减肥。
3.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对饮食的基本要求是以清淡素食为主,少食肥甘油腻,饮食合理搭配。
此外,还需了解三点:
①宜以豆类及谷类为主食,如黄豆、大麦、小米、玉米、小麦、高梁等,以白莱、芹菜、西红柿、豆芽、菠菜、萝卜、海带等为主要蔬菜;多食新鲜水果如柑橘、山楂、苹果等。
②少食或不食动物脂肪,而以植物油如豆油、棉油、糠油等为主;少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螃蟹、带鱼、鱼子等。
③少食发物如雄鸡、猪头肉、狗肉、鹿茸等,因这一类发物均易耗损肝阴,使肝阳易亢,病情复发或加重。
4.戒烟忌酒,少食辛辣烟酒及辛辣之品对人体的危害对高血压病的危害尤为明显。
如烟草中的尼古丁易使人体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血管痉挛,血压升高;长期大量饮酒,对本病不仅易诱发中风,还会促使内源性(肝)胆固醇合成,血脂升高,引起动脉硬化和加重高血压病。
5.因时因地,坚持食疗即结合具体情况,经常选用下述食疗方服之,亦有防治效果。
(1)葛根粥:粟米100克,水浸一夜滤干,与葛根粉60克同煮粥食,每日1次,常食。
(2)山楂晶:亦可用山楂冲剂当饮料经常冲服,具有降脂、防高血压之效。
(3)淀粉粥:鲜葛根150克,沙参、白芍各30克,共经水磨后澄取淀粉,晒干备用。
每次用淀粉30克,粳米60克,煮粥食,每日1次。
(4)玉米粥:玉米煮粥,经常食之。
(5)鲜牛奶:每日早上喝1瓶,无病可防发生,有高血压病者可防发展。
《本草述》谓其能“滋阴养血,制其阳亢”。
现今研究,如日本《我的健康》杂志 1984年第一期报导,牛奶中富含钙和蛋白质,其预防高血压病效果明显。
防止高血压病并可降压的食物还有洋葱、芹菜、海蜇皮、大蒜、海参、绿豆等。
日本人喜用大洋葱10个,切细放入茶壶内加水煮,煮沸后用小火煨,煎到水的颜色如茶样,每天代茶喝1~3杯,两顿饭之间喝最有效。
连喝十来天即可使血压降至正常。
(2)情志调节:保持心情舒畅。
戒焦戒躁,心态平和
(3)生活起居:有规律,生活节奏放慢,经常散步,戒烟戒酒、浓茶、咖啡等不良生活习惯(4)预防保健操:太极拳等缓和运动。
(5)降压药物调配
(6)其它疗法:1.针灸取穴足三里、合谷;内关、太冲;三阴交、曲池、阳陵泉。
用泻法,不留针,每天取一组穴。
交替使用。
2.药枕杭菊花、桑叶、野菊花、辛夷各500克,薄荷、红花各150克。
混合粉碎后另拌入冰片50克,装入布袋作枕头使用。
每剂药可用3~6个月,为防潮,可常取出太阳晒。
凡高血压病、正偏头痛,既可以此缓解症状,又可预防早期病人复发。
此外,还有用菊花1000克,丹皮、白芷、川穹各250克,制成药枕防治之。
3.气功一般以静功效果较好,血压过高者宜打太极拳。
气功和太极拳动作柔和,姿势松缓,能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放松,使血压下降;心境宁静,有助于消除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同时还可改善机体内的平衡与协调。
4.按摩自我按摩可调节大脑皮质功能,改善脑内血液循环,使血管微扩张,血流增加,对降低血压、防治动脉硬化有一定效果。
可采用按摩健脑功。
(7)转诊:原因:机构:
指导医师签名:患者签名:
填表说明:提供养生健康指导项目以“√”表示。
每个高血压患者每年中医服务2次,下次随访时间(两周后):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