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期末综合测试一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4.50 KB
- 文档页数:6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30分)1.下列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A.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砂以方便路人行走B.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骑车就会感觉轻松一些C.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体垫在车轮下D.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滑石粉以防止从杠上滑落2.如图所示,有四只相同体积的烧杯,各盛有质量相等的煤油、汽油、植物油和硫酸,其中盛汽油的烧杯是(ρ硫酸>ρ植物油>ρ煤油>ρ汽油)A.B.C.D.3.站在100m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如果他听到起跑的枪声才开始计时,则他测出的比赛成绩比真实时间()A.稍短一些B.稍长一些C.没有变化D.不能确定4.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盛大阅兵活动中,我国空军20架飞机按“70”造型匀速飞过天安门上空,如图所示,关于飞机在天安门上空飞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图中“7”字形飞机为参照物,“0”字型飞机是运动的B.以图中“0”字型飞机为参照物,“7”字形飞机是静止的C.以天安门城楼为参照物,整个“70”字型飞机是静止的D.以任何一个物体为参照物,“70”字型飞机都是运动的5.图是实验室中的一种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B.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C.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2℃~60℃D.在使用该温度计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6.小明和小红朝着对面的群山大喊了一句,过片刻后,他们俩听到了传回的喊声,关于这一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和小红与群山的距离应该小于17mB.小明或小红能听出是谁的回声,是因为声音的音调不同C.传出的声音和返回的声音其速度不相同D.听到的回声比原声小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了7.无为地处皖中,临江滨湖,四季分明,有许多美丽的自然现象。
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时,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1)小华同学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了抽气机的玻璃罩内,如图1所示,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会发现声音的响度逐渐减小。
如果把空气又逐渐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_________,此实验说明_______。
(2)小丽等同学利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①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________,通过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
②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_。
③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小丽同学采用:先将音叉离开乒乓球一定距离后敲击音叉,然后再靠近乒乓球,观察现象;小刚同学采用:先将音叉贴紧乒乓球,然后再敲击音叉,观察现象。
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操作合理?________。
理由是______。
【答案】声音的响度逐渐增大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乒乓球被弹起跳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将不易观察到的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弹起小丽小刚的做法分不清是音叉振动让乒乓球跳动起来,还是敲击音叉的人的动作让乒乓球跳动起来【解析】【分析】【详解】(1)[1][2]随着玻璃罩内空气的逐渐减少,声音响度逐渐减小,如果把空气逐渐通入玻璃罩,声音响度会逐渐增大。
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3][4]用小锤敲击音叉时,既能听到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跳动,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5]实验中利用乒乓球把音叉不易观察的微小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明显振动;[6][7]小丽同学先敲击音叉,然后将音叉再靠近乒乓球,若乒乓球振动,则能证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小刚先将音叉贴紧乒乓球,然后敲击音叉,若乒乓球振动,则分不清是因为人敲击使球振动,还是音叉引起球的振动。
所以小刚的操作不合理。
2.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发声的音箱上,感觉音箱在晃动;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1)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2)小明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3)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与抽气机连通的密闭玻璃瓶内.①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__.②分析实验现象,运用的科学方法可得出结论________.【答案】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桌子上放一些碎纸屑变小真空不能传声【解析】(1) 小明把手放在发声的音箱上,感觉音箱在晃动;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都能证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2)桌子是较大的物体,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可转换成桌面上小纸屑的振动,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3)当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实验过程中听到声音越来越小,设想空气全部抽净时,就不传声了,也就听不到声音了,故可的结论:真空不能传声.点睛:利用转换法解答,把发声体的振动转换成一些较明显的小物体的振动.3.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 下列各数中,有理数是()A. √2B. πC. 0.1010010001...D. 2/3答案:D解析: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因此2/3是有理数。
2. 下列各数中,无理数是()A. √4B. 3.1415926...C. 0.3333...D. 5答案:B解析:无理数是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因此是无理数。
3. 已知a=3,b=-2,则a²-b²的值是()A. 1B. 5C. 7D. 9答案:C解析:根据平方差公式a²-b²=(a+b)(a-b),代入a=3,b=-2,得到(3+(-2))(3-(-2))=15=5。
4. 如果x²=16,那么x的值是()A. 4B. -4C. 2D. -2答案:A和B解析:平方根的定义是一个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互为相反数,所以x可以是4或者-4。
5.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cm,腰长为8cm,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A. 24cm²B. 30cm²C. 32cm²D. 36cm²答案:B解析:等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S=(底边长×高)/2。
首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高:h=√(腰长²-底边长²/4)=√(8²-6²/4)=√(64-9)=√55。
然后,代入公式得到S=(6×√55)/2=3√55≈30cm²。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6. 已知x+y=5,x-y=3,则x=______,y=______。
答案:x=4,y=1解析:将两个方程相加得2x=8,解得x=4;将两个方程相减得2y=2,解得y=1。
7. 0.12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得到的数是______。
答案:12.5解析: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相当于乘以10的平方,即100,所以0.125×100=12.5。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复习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36分)1.以下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的校徽,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目前发现的新冠病毒其直径约为0.00012毫米,则这个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A.1.2×104B.1.2×10﹣4C.0.12×105D.0.12×10﹣5 3.已知点A(m﹣1,3)与点B(2,n+1)关于x轴对称,则m+n的值为()A.﹣1B.﹣7C.1D.74.若3和9是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且第三边长为偶数,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A.20B.21C.21或22D.20或225.如果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是144°,则这个多边形是()A.正十边形B.正九边形C.正八边形D.正七边形6.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线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0°,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A.50°或130°B.130°C.80°D.50°或80°7.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B.C.D.8.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 m a n=a mn B.(﹣a2)3=a6C.(a﹣1)2=D.a3÷2a=2a29.现有甲、乙、丙三种不同的长方形纸片若干张(边长如图).小明要用这三种纸片紧密拼接成一个没有缝隙的大正方形,他选取甲纸片1张,再取乙纸片4张,还需要取丙纸片的张数为()A.1B.2C.3D.410.甲乙两个码头相距s千米,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a千米/时,水流速度为b千米/时,则船一次往返两个码头所需的时间为()小时.A.B.C.D.+11.如图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ACB=90°,点E是AB的中点,且DE⊥AB,DE交AC的延长线于点D、交BC于点F,若∠D=30°,EF=2,则DF的长是()A.5B.4C.3D.212.已知△ABC是边长为10的等边三角形,D为AC的中点,∠EDF=120°,DE交线段AB于E,DF交BC的延长线于F.若AE=4BE,则CF的长为()A.1B.2C.3D.4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13.当x=时,分式无意义.14.如图,自行车是人们日常代步的工具.你发现了没有,生活中都把自行车的几根梁做成三角形的支架,这是利用三角形的.15.分解因式:2x2﹣8x+8=.16.已知:a﹣b=1,a2+b2=25,则(a+b)2的值为.1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某工程队承接了60万平方米的荒山绿化任务,为了赶在雨季前竣工,实际工作时每天的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5%,结果提前30天完成了这一任务.设原计划工作时每天绿化的面积为x万平方米,根据题意列方程得.18.已知一张三角形纸片ABC(如图甲),其中AB=AC=10,BC=6.将纸片沿DE折叠,使点A与点B重合(如图乙)时,CE=a;再将纸片沿EF折叠,使得点C恰好与BE边上的G点重合,折痕为EF(如图丙),则△BFG的周长为(用含a的式子表示).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66分)19.计算:(1)(﹣a3)2•(ab)2.(2)(﹣0.25)2020×42021.20.先化简再求值,选择一个你喜欢的x的值代入其中并求值.21.如图,在△ABC中,AB=AC.(1)用尺规完成以下基本作图:作△ABC的边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交AC于点E,连接BE;(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所作的图形中,若∠A=40°,求∠CBE的度数.22.如图,CE⊥AB,BD⊥AC,垂足分别为E、D,CE,BD相交于O.(1)若∠1=∠2,求证:OB=OC;(2)若OB=OC,求证:∠1=∠2.23.受疫情影响,洗手液需求量猛增,某商场用4000元购进一批洗手液后,供不应求,商场用8800元购进第二批这种洗手液,所购数量是第一批数量的2倍,但单价贵了1元.(1)求该商场购进的第一批洗手液的单价;(2)商场销售这种洗手液时,每瓶定价为13元,最后200瓶按9折销售,很快售完,在这两笔生意中商场共获利多少元?24.等面积法是一种常用的、重要的数学解题方法.(1)如图1,在Rt△ABC中,∠ACB=90°,BC=3,AC=4,AB=5,CD⊥AB,则CD长为;(2)如图2,在△ABC中,AB=4,BC=2,则△ABC的高CD与AE的比是;(3)如图3,在△ABC中,∠C=90°(∠A<∠ABC),点D,P分别在边AB,AC上,且BP=AP,DE⊥BP,DF⊥AP,垂足分别为点E,F.若BC=5,求DE+DF的值.25.阅读材料:若满足(8﹣x)(x﹣6)=﹣3,求(8﹣x)2+(x﹣6)2的值.解:设8﹣x=a,x﹣6=b,则(8﹣x)(x﹣6)=ab=﹣3,a+b=8﹣x+x﹣6=2.所以(8﹣x)2+(x﹣6)2=a2+b2=(a+b)2﹣2ab=22﹣2×(﹣3)=10.请仿照上例解决下面的问题:(1)问题发现:若x满足(3﹣x)(x﹣2)=﹣10,求(3﹣x)2+(x﹣2)2的值;(2)类比探究:若x满足(2022﹣x)2+(2021﹣x)2=2020.求(2022﹣x)(2021﹣x)的值;(3)拓展延伸: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和MFNP重叠,其重叠部分是一个长方形,分别延长AD、CD,交NP和MP于H、Q两点,构成的四边形NGDH和MEDQ都是正方形,四边形PQDH是长方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x,AE=10,CG=20,长方形EFGD的面积为200.求正方形MFNP的面积(结果必须是一个具体数值).26.已知△ABC和△DEF为等腰三角形,AB=AC,DE=DF,∠BAC=∠EDF,点E在AB 上,点F在射线AC上.(1)如图1,若∠BAC=60°,点F与点C重合,①求证:AF=AE+AD;②求证:AD∥BC.(2)如图2,若AD=AB,那么线段AF,AE,BC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36分)1.B.2.B.3.A.4.D.5.A.6.A.7.D.8.C.9.D.10.D.11.B.12.C.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13.﹣3.14.稳定性.15.2(x﹣2)2.16.49.17.﹣=30.18.16﹣2a.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66分)19.解:(1)(﹣a3)2•(ab)2=a6•a2b2=a8b2.(2)(﹣0.25)2020×42021=(﹣)2020×42020×4=(﹣×4)2020×4=1×4=4.20.解:原式=[﹣]÷=()•=•=,由题意得:x≠±1,当x=2时,原式==1.21.解:(1)如图所示.(2)∵AB=AC,∴∠ABC=∠ACB,∵∠A=40°,∴∠ABC=∠ACB=70°,∵DE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A=∠ABE=40°,∴∠CBE=∠ABC﹣∠ABE=70°﹣40°=30°.22.证明:如图所示:(1)∵CE⊥AB,BD⊥AC,∴∠BEO=∠CDO=90°,又∵∠EOB=∠DOC,∠BEO+∠EOB+∠B=180°,∠CDO+∠DOC+∠C=180°,∴∠B=∠C.在△ABO和△ACO中,,∴△ABO≌△ACO(AAS),∴OB=OC.(2)∵CE⊥AB,BD⊥AC,∴∠OEB=∠ODC=90°,在△BOE和△COD中,,∴△BOE≌△COD(AAS),∴OE=OD,∴AO是∠BAC的角平分线,∴∠1=∠2.23.解:(1)设该商场购进的第一批洗手液的单价为x元/瓶,依题意得:2×=,解得:x=10,经检验,x=1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该商场购进的第一批洗手液的单价为10元;(2)共获利:(+﹣200)×13+200×13×0.9﹣(4000+8800)=2540(元).答:在这两笔生意中商场共获得2540元.24.解:(1)如图1中,∵CD⊥AB,∴S△ABC=•AC•BC=•AB•CD,∴CD==;故答案为:;(2)如图2中,∵S△ABC=AB•CD=BC•AE∴,∴2CD=AE,∴CD:AE=1:2;故答案为:1:2;(3)∵S△ABP=,,,∵S△ABP=S△ADP+S△BDP,∴,又∵BP=AP,∴,即DE+DF=BC=5.25.解:(1)设3﹣x=a,x﹣2=b,则a+b=(3﹣x)+(x﹣2)=1,由完全平方公式可得a2+b2=(a+b)2﹣2ab=12﹣2×(﹣10)=21,即:(3﹣x)2+(x﹣2)2的值为21;(2)设2022﹣x=a,2021﹣x=b,则a﹣b=1,a2+b2=2020,由完全平方公式可得ab==,即:(2022﹣x)(2021﹣x)的值为;(3)设DE=a,DG=b,则a=x﹣10,b=x﹣20,a﹣b=10,又由ab=200,∴正方形MFNP的面积为:(a+b)2=(a﹣b)2+4ab=102+4×200=900.26.证明:(1)①∵∠BAC=∠EDF=60°,AB=AC,DE=DF,∴△ABC,△DEF为等边三角形,∴BC=AC,CE=CD,∠BCE+∠ACE=∠DCA+∠ECA=60°,∴∠BCE=∠ACD,在△BCE和△ACD中,∴△BCE≌△ACD(SAS),∴AD=BE,∴AE+AD=AE+BE=AB=AF,即AF=AE+AD;②∵△BCE≌△ACD,∴∠DAC=∠EBC,∵△ABC为等边三角形,∴∠EBC=∠EAC=∠DAC=60°,∴∠EBC+∠EAC+∠DAC=180°,∴AD∥BC;(2)如图2,在F A上截取FM=AE,连接DM,∵∠BAC=∠EDF,∠ANE=∠DNF,∴∠AED=∠MFD,在△AED和△MFD中,∴△AED≌△MFD(SAS),∴DA=DM=AB=AC,∠ADE=∠MDF,∴∠ADE+∠EDM=∠MDF+∠EDM,即∠ADM=∠EDF,∴∠ADM=∠BAC,在△ABC和△DAM中,∴△ABC≌△DAM(SAS),∴AM=BC,∴AE+BC=FM+AM=AF.即AF=AE+BC。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2024届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如图,在△PAB 中,∠A =∠B ,D 、E 、F 分别是边PA 、PB 、AB 上的点,且AD =BF ,BE =AF .若∠DFE =34°,则∠P 的度数为( )A .112°B .120°C .146°D .150°2.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4,7,x ,则x 的值有可能是下列哪个数( ) A .3B .7C .11D .123.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 和8cm ,则它的周长为( ) A .16cmB .17cmC .20cmD .16cm 或20cm4.如图,在ABC 中,90,4,3C AC BC ∠=︒==,将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使点C 恰好落在线段AB 上的点E 处,点B 落在点D 处,则B D ,两点间的距离为( )A 10B 8C .3D .55.如图,在△ABC 中,AB =6,BC =5,AC =4,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在AB 上截取AE =AC ,则△BDE 的周长为( )A .8B .7C .6D .56.如图,在△ABC 和△DEF 中,∠B=∠DEF,AB =DE ,若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然不能证明△ABC≌△DEF,则这个条件是( )A .∠A=∠DB .BC =EF C .∠ACB=∠FD .AC =DF7.若1x =-使某个分式无意义,则这个分式可以是( ) A .121x x -- B .211x x ++ C .211x x -- D .121x x ++ 8.如图,直线a ,b ,c 表示三条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地址有( )A .一处B .两处C .三处D .四处9.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 A .256(5)6m m m m -+=-+ B .2241(21)m m -=- C .2244(2)m m m +-=+ D .241(21)(21)m m m -=+-10.如果把分式2aba b+中的a 、b 同时扩大为原来的2倍,那么得到的分式的值( ) A .不变B .扩大为原来的2倍C .缩小到原来的12D .扩大为原来的4倍.11.已知△ABC 中,AB=8,BC=5,那么边AC 的长可能是下列哪个数 ( ) A .15B .12C .3D .212.如图,在△ABC 中,∠C=90°,∠BAC=30°,AB=12,AD 平分∠BAC ,点PQ 分别是AB 、AD 边上的动点,则BQ+QP 的最小值是( )A.4 B.5 C.6 D.7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已知甲、乙两地间的铁路长1480千米,列车大提速后,平均速度增加了70千米/时,列车的单程运行时间缩短了3小时.设原来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时,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14.计算:6x2÷2x= .15.邮政部门规定:信函重100克以内(包括100克)每20克贴邮票0.8元,不足20克重以20克计算;超过100克,先贴邮票4元,超过100克部分每100克加贴邮票2元,不足100克重以100克计算.八(9)班有11位同学参加项目化学习知识竞赛,若每份答卷重12克,每个信封重4克,将这11份答卷分装在两个信封中寄出,所贴邮票的总金额最少是_________元.16.若32x 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7.若实数,满足,则______.18.如图,某风景区的沿湖公路AB=3千米,BC=4千米,CD=12千米,AD=13千米,其中AB^BC,图中阴影是草地,其余是水面.那么乘游艇游点C出发,行进速度为每小时11713千米,到达对岸AD最少要用小时.三、解答题(共78分)19.(8分)(1)如图1,在△ABC 中,∠ABC 的平分线BF 交AC 于F,过点F 作DF∥BC,求证:BD=DF.(2)如图2,在△ABC 中,∠ABC 的平分线BF 与∠ACB 的平分线CF 相交于F,过点F 作DE∥BC,交直线AB 于点D,交直线AC 于点E.那么BD,CE,DE 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并证明这种关系.(3)如图3,在△ABC 中,∠ABC 的平分线BF 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CF 相交于F,过点F 作DE∥BC,交直线AB 于点D,交直线AC 于点E.那么BD,CE,DE 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20.(8分)如图,在等边ABC ∆中,点D ,E 分别是AC ,AB 上的动点,且AE CD =,BD 交CE 于点P . (1)如图1,求证120BPC ︒∠=;(2)点M 是边BC 的中点,连接PA ,PM .①如图2,若点A ,P ,M 三点共线,则AP 与PM 的数量关系是 ;②若点A ,P ,M 三点不共线,如图3,问①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1.(8分)甲、乙、丙三明射击队员在某次训练中的成绩如下表: 队员 成绩(单位:环) 甲 6 6 7 7 8 9 9 9 9 10 乙 6 7 7 8 8 8 8 9 9 10 丙66677810101010针对上述成绩,三位教练是这样评价的: 教练A :三名队员的水平相当; 教练B :三名队员每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教练C :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教练A 和B 说的都有道理. 你同意教练C 的观点吗?通过数据分析,说明你的理由.22.(10分)如图1,直线AB ∥CD ,直线l 与直线AB ,CD 相交于点E ,F ,点P 是射线EA 上的一个动点(不包括端点)(1)若∠CFE =119°,PG 交∠FEB 的平分线EG 于点G ,∠APG =150°,则∠G 的大小为 .(2)如图2,连接PF .将△EPF 折叠,顶点E 落在点Q 处.①若∠PEF =48°,点Q 刚好落在其中的一条平行线上,请直接写出∠EFP 的大小为 . ②若∠PEF =75°,∠CFQ =12∠PFC ,求∠EFP 的度数.23.(10分)如图所示,在△ABC 中,已知AB =AC ,∠BAC =120°,AD ⊥AC ,DC =6 求BD 的长.24.(10分)已知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a ,底边上的高的长为h ,求作这个等腰三角形.(要求:写作法,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25.(12分)某服装商预测一种应季衬衫能畅销市场,就用8000元购进一批衬衫,面市后果然供不应求,该服装商又用17600元购进了第二批这种衬衫,所购数量是第一批购进数量的2倍,但单价贵了8元.请问该服装商第一批进货的单价是多少元?26.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BC 于D(1)若52C BAC ∠=∠,求BAD ∠的度数(2)若点E 在AB 上,EF//AC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AE=FE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A【分析】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到∠A=∠B ,证得△ADF ≌△BFE ,得∠ADF=∠BFE ,由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出∠A=∠DFE=4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 【题目详解】解:∵PA=PB , ∴∠A=∠B ,在△ADF 和△BFE 中,AD BF A B AF BE =⎧⎪∠=∠⎨⎪=⎩∴△ADF ≌△BFE (SAS ), ∴∠ADF=∠BFE ,∵∠DFB=∠DFE+∠EFB=∠A+∠ADF , ∴∠A=∠DFE=34°, ∴∠B =34°,∴∠P=180°-∠A-∠B=112°, 故选:A . 【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掌握等边对等角、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B【分析】已知两边,则第三边的长度应是大于两边的差而小于两边的和,这样就可求出第三边长的范围,从而得出结果.【题目详解】解:根据题意得:7-4<x <7+4, 即3<x <11, 故选:B . 【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是理解如何根据已知的两条边求第三边的范围.3、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分当腰长为4cm 或是腰长为8cm 两种情况:①当腰长是4cm 时,则三角形的三边是4cm ,4cm ,8cm ,4cm+4cm=8cm 不满足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当腰长是8cm 时,三角形的三边是8cm ,8cm ,4cm ,三角形的周长是20cm .故答案选C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 4、A【分析】连接BD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 ,然后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AC=AE=4,∠AED=∠C=90°,BC=DE=3,从而求出∠DEB 和BE ,最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结论. 【题目详解】解:连接BD∵90,4,3C AC BC ∠=︒== ∴225AC BC +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C=AE=4,∠AED=∠C=90°,BC=DE=3 ∴∠DEB=180°-∠AED=90°,BE=AB -AE=1 在Rt △DEB 中,2210+=BE DE 故选A . 【题目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和旋转的性质,掌握勾股定理和旋转的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5、B【题目详解】解:∵AD 是∠BAC 的平分线, ∴∠EAD =∠CAD 在△ADE 和△ADC 中, AE =AC , ∠EAD =∠CAD , AD =AD ,∴△ADE ≌△ADC (SAS),∴ED =CD ,∴BC =BD +CD =DE +BD =5,∴△BDE 的周长=BE +BD +ED =(6−4)+5=7 故选B . 【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有:边边边(SSS )、边角边(SAS )、角边角(ASA )、角角边(AAS )、HL.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可以得到相等的边或角,可将待求量进行转化,使问题迎刃而解. 6、D【解题分析】解:∵∠B =∠DEF ,AB =DE ,∴添加∠A =∠D ,利用ASA 可得△ABC ≌△DEF ; ∴添加BC =EF ,利用SAS 可得△ABC ≌△DEF ; ∴添加∠ACB =∠F ,利用AAS 可得△ABC ≌△DEF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 、ASA 、SAS 、AAS 和HL 是解题的关键. 7、B【分析】根据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对每个式子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 【题目详解】解:A 、由210x -=,得12x =,故A 不符合题意; B 、由10x +=,得1x =-,故B 符合题意; C 、由10x -=,得1x =,故C 不符合题意; D 、由210x +=,得12x =-,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B. 【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分式无意义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即分母等于0. 8、D【分析】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作图即可得到结果. 【题目详解】解:如图所示,可供选择的地址有4个,故选:D 【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9、D【分析】因式分解:把一个整式化为几个因式的积的形式.从而可以得到答案. 【题目详解】A 没有把256m m -+化为因式积的形式,所以A 错误, B 从左往右的变形不是恒等变形,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所以B 错误, C 变形也不是恒等变形所以错误,D 化为几个因式的积的形式,是因式分解,所以D 正确. 故选D . 【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掌握因式分解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10、B【分析】依题意分别用2a 和2b 去代换原分式中的a 和b ,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化简即可 【题目详解】分别用2a 和2b 去代换原分式中的a 和b , 得22242222a b ab aba b a b a b⨯⨯==⨯+++,可见新分式是原分式的2倍. 故选:B . 【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基本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分子、分母变化的倍数,解此类题首先把字母变化后的值代入式子中,然后约分,再与原式比较,最终得出结论. 11、B【解题分析】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列出不等式即可. 【题目详解】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8−5<AC <8+5, 即3<AC <13, 符合条件的只有12, 故选:B . 【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掌握三角形形成的条件: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 12、C【分析】如图,作点P 关于直线AD 的对称点P′,连接QP′,由△AQP ≌△AQP′,得PQ=QP′,欲求PQ+BQ 的最小值,只要求出BQ+QP′的最小值,即当BP′⊥AC 时,BQ+QP′的值最小,此时Q 与D 重合,P′与C 重合,最小值为BC 的长.【题目详解】解:如图,作点P 关于直线AD 的对称点P′,连接QP′,△AQP 和△AQP′中,''⎧=⎪∠=∠⎨⎪=⎩AP AP QAP QAP AQ AQ ,∴△AQP ≌△AQP′, ∴PQ=QP′∴欲求PQ+BQ 的最小值,只要求出BQ+QP′的最小值,∴当BP′⊥AC 时,BQ+QP′的值最小,此时Q 与D 重合,P′与C 重合,最小值为BC 的长. 在Rt △ABC 中,∵∠C=90°,AB=12,∠BAC=30°, ∴BC=12AB=6, ∴PQ+BQ 的最小值是6, 故选:C . 【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轴对称中的最短路线问题、垂线段最短等知识,找出点P 、Q 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14801480370x x =++ 【解题分析】试题解析:设原来的平均速度为x 千米/时,列车大提速后平均速度为x+70千米/时,根据走过相同的距离时间缩短了3小时,列方程:1480x =148070x ++3, 故答案为1480x =148070x ++3. 14、3x .【解题分析】试题解析:6x 2÷2x=3x . 考点:单项式除以单项式.15、5.1【分析】由题意知,把它分成两个小于或等于100克的信封比较省钱,设其中一个信封装x 份答卷,根据重量小于等于100列出方程组求出x 的取值范围,然后分情况计算所贴邮票的总金额即可.【题目详解】解:11份答卷以及两个信封总计:12×11+2×4=140(克),由题意知,把它分成两个小于或等于100克的信封比较省钱,设其中一个信封装x 份答卷,则另一个信封装(11−x )份答卷,由题意得:()12410012114100x x +≤⎧⎨-+≤⎩, 解得:3≤x≤8,∴共有三种情况:①一个信封装3份答卷,另一个信封装8份答卷,装3份答卷的信封重量为12×3+4=40(克),装8份答卷的信封重量为140-40=100(克),此时所贴邮票的总金额为:0.8×2+0.8×5=5.1(元);②一个信封装4份答卷,另一个信封装7份答卷,装4份答卷的信封重量为12×4+4=52(克),装7份答卷的信封重量为140-52=88(克),此时所贴邮票的总金额为:0.8×3+0.8×5=1.4(元);③一个信封装5份答卷,另一个信封装1份答卷,装5份答卷的信封重量为12×5+4=14(克),装1份答卷的信封重量为140-14=71(克),此时所贴邮票的总金额为:0.8×4+0.8×4=1.4(元);∴所贴邮票的总金额最少是5.1元,故答案为:5.1.【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实际应用,正确理解题意,分析得出把它分成两个小于或等于100克的信封比较省钱,进而列出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16、一切实数【分析】根据使立方根有意义的条件解答即可.【题目详解】解:立方根的被开方数可以取一切实数,所以x可以取一切实数.故答案为:一切实数.【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使立方根有意义的条件,理解掌握该知识点是解答关键.17、1.5【解题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m,n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题目详解】解:根据题意得:,∴∴;故答案为:.【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解题的关键是利用非负性正确求值.18、0.1【分析】连接AC,在直角△ABC中,已知AB,BC可以求AC,根据AC,CD,AD的长度符合勾股定理确定AC⊥CD,则可计算△ACD的面积,又因为△ACD的面积可以根据AD边和AD边上的高求得,故根据△ACD的面积可以求得C到AD的最短距离,即△ACD中AD边上的高.【题目详解】解:连接AC,在直角△ABC中,AB=3km,BC=1km,则22,34∵CD=12km,AD=13km,故存在AD2=AC2+CD2∴△ACD为直角三角形,且∠ACD=90°,∴△ACD的面积为12×AC×CD=30km2,∵AD=13km,∴AD边上的高,即C到AD的最短距离为7150 1313=km,游艇的速度为11601313150⨯km/小时,需要时间为601313150⨯小时=0.1小时.故答案为0.1.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考查了直角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本题中证明△ACD是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78分)19、(1)见详解;(2)BD+CE=DE,证明过程见详解;(3)BD﹣CE=DE,证明过程见详解【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定义得出∠DFB=∠CBF,∠ABF=∠CBF,推出∠DFB=∠DBF,根据等角对等边推出即可;(2)与(1)证明过程类似,求出BD=DF,EF=CE,即可得出结论;(3)与(1)证明过程类似,求出BD=DF,EF=CE,即可得出结论.【题目详解】解:(1)∵BF平分∠ABC,∴∠ABF=∠CBF,∵DF∥BC,∴∠DFB=∠CBF,∴∠DFB=∠DBF,∴BD=DF;(2)BD+CE=DE,理由是:∵BF平分∠ABC,∴∠ABF=∠CBF,∵DF∥BC,∴∠DFB=∠CBF,∴∠DFB=∠DBF,∴BD=DF;同理可证:CE =EF ,∵DE =DF +EF ,∴BD +CE =DE ;(3)BD ﹣CE =DE .理由是:∵BF 平分∠ABC ,∴∠ABF =∠CBF ,∵DF ∥BC ,∴∠DFB =∠CBF ,∴∠DFB =∠DBF ,∴BD =DF ;同理可证:CE =EF ,∵DE =DF ﹣EF ,∴BD ﹣CE =DE .【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定义,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点,本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三个问题证明过程类似.20、(1)证明过程见详解;(2)①2AP PM =;②结论成立,证明见详解【分析】(1)先证明()AEC CDB SAS ≌,得出对应角相等,然后利用四边形的内角和和对顶角相等即可得出结论; (2)①2AP PM =;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得出AM ⊥BC ,∠CAP =30°,可得PB =PC ,由∠BPC =120°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CB =30°,进而可得AP =PC ,由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C =2PM ,于是可得结论;②延长BP 至D ,使PD =PC ,连接AD 、CD ,根据SAS 可证△ACD ≌△BCP ,得出AD =BP ,∠ADC =∠BPC =120°,然后延长PM 至N ,使MN =MP ,连接CN ,易证△CMN ≌△BMP (SAS ),可得CN =BP =AD ,∠NCM =∠PBM ,最后再根据SAS 证明△ADP ≌△NCP ,即可证得结论.【题目详解】(1)证明:因为△ABC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60A ACB ∠=∠=︒∵AC BC A ACB AE CD =⎧⎪∠=∠⎨⎪=⎩,∴()AEC CDB SAS ≌ ,∴AEC CDB ∠=∠,在四边形AEPD 中,∵360AEC EPD PDA A ∠+∠+∠+∠=︒,∴18060360AEC EPD CDB ∠+∠+︒-∠+︒=︒,∴120EPD ∠=︒,∴120BPC ∠=︒;(2)①如图2,∵△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M 是边BC 的中点,∴∠BAC =∠ABC =∠ACB =60°,AM ⊥BC ,∠CAP =12∠BAC =30°,∴PB =PC , ∵∠BPC =120°,∴∠PBC =∠PCB =30°,∴PC =2PM ,∠ACP =60°﹣30°=30°=∠CAP ,∴AP =PC ,∴AP =2PM ;故答案为:2AP PM ;②AP =2PM 成立,理由如下:延长BP 至D ,使PD =PC ,连接AD 、CD ,如图4所示:则∠CPD =180°﹣∠BPC =60°,∴△PCD 是等边三角形,∴CD =PD =PC ,∠PDC =∠PCD =60°,∵△ABC 是等边三角形,∴BC =AC ,∠ACB =60°=∠PCD ,∴∠BCP =∠ACD ,∴△ACD ≌△BCP (SAS ),∴AD =BP ,∠ADC =∠BPC =120°,∴∠ADP =120°﹣60°=60°,延长PM 至N ,使MN =MP ,连接CN ,∵点M 是边BC 的中点,∴CM =BM ,∴△CMN ≌△BMP (SAS ),∴CN =BP =AD ,∠NCM =∠PBM ,∴CN ∥BP ,∴∠NCP +∠BPC =180°,∴∠NCP =60°=∠ADP ,在△ADP 和△NCP 中,∵AD=NC ,∠ADP =∠NCP ,PD=PC ,∴△ADP ≌△NCP (SAS ),∴AP =PN =2CM ;【题目点拨】本题是三角形的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21、同意教练C 的观点,见解析【分析】依次求出甲、乙、丙三名队员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及众数,根据数据的稳定性即可判断.【题目详解】解:依题意渴求得: 甲队员成绩的平均数为6677899991010+++++++++=8; 乙队员成绩的平均数为6778888991010+++++++++=8; 丙队员成绩的平均数为6667781010101010+++++++++=8; 甲队员成绩的中位数为898.52+=,乙队员成绩的中位数为8882+=, 丙队员成绩的中位数为787.52+=, 甲队员成绩的方差为2s 甲=110 [(6−8)2+(6−8)2+(7−8)2+(7−8)2+(8−8)2+(9−8)2+(9−8)2+(9−8)2+(9−8)2+(10−8)2]=1.8;乙队员成绩的方差为2s 乙=110[(6−8)2+(7−8)2+(7−8)2+(8−8)2+(8−8)2+(8−8)2+(8−8)2+(9−8)2+(9−8)2+(10−8)2]=1.2; 丙队员成绩的方差为2s 丙=110 [(6−8)2+(6−8)2+(6−8)2+(7−8)2+(7−8)2+(8−8)2+(10−8)2+(10−8)2+(10−8)2+(10−8)2]=3; 由于甲、乙、丙三名队员成绩的平均数分别为:8x =甲,8x =乙,8x =丙,所以,三名队员的水平相当.故,教练A 说的有道理.由于甲、乙、丙三名队员的成绩的中位数分别为:8.5;8;7.5.所以,从中位数方面分析,甲队员有优势.由于甲、乙、丙三名队员的成绩的方差分别为:2 1.8s =甲,2 1.2s =乙,23s =丙.所以,从方差方面分析,乙队员有优势.由于甲、乙、丙三名队员的成绩的众数分别为:9;8;10.所以,从众数方面分析,丙队员有优势.故,教练B说的有道理.所以,同意教练C的观点.【题目点拨】此题主要考查数据分析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及众数的求解方法.22、(1)29.5°;(2)①42°或66°;②35°或63°.【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得到结论;(2)①Ⅰ、当点Q落在AB上时,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Ⅱ、当点Q落在CD上时,∠PQF=∠PEF=48°,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②分两种情形:Ⅰ、当点Q在平行线AB,CD之间时.Ⅱ、当点Q在CD下方时,分别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题目详解】(1)∵直线AB∥CD,∴∠BEF=∠CFE=119°,∠PEF=180°﹣∠CFE=61°,∵EG平分∠BEF,∴∠FEG=12∠BEF=59.5°,∵∠APG=150°,∴∠EPF=30°,∴∠G=180°﹣30°﹣61°﹣59.5°=29.5°;故答案为:29.5°;(2)①Ⅰ、当点Q落在AB上时,易证PF⊥AB,可得∠EPF=90°,∴∠EFP=90°﹣∠PEF=90°﹣48°=42°.Ⅱ、当点Q落在CD上时,∠PQF=∠PEF=48°,∵AB∥CD,∴∠EPQ+∠PQF=180°,∴∠EPQ=132°,∵∠EPF=∠QPF,∴∠EPF=12×132°=66°,∴∠EFP=180°﹣48°﹣66°=66°.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EFP的值为42°或66°,故答案为:42°或66°.②Ⅰ、当点Q在平行线AB,CD之间时.设∠PFQ=x,由折叠可知∠EFP=x,∵2∠CFQ=∠CFP,∴∠PFQ=∠CFQ=x,∴75°+3x=180°,∴x=35°,∴∠EFP=35°.Ⅱ、当点Q在CD下方时,设∠PFQ=x,由折叠可知∠EFP=x,∵2∠CFQ=∠CFP,∴∠PFC=23x,∴75°+23x+x=180°,解得x=63°,∴∠EFP=63°.【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角度问题,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3、1.【题目详解】试题分析:由题意先求得∠B=∠C=10°,再由AD⊥AC,求得∠ADC=60°,则∠BAD=10°,然后得出AD=BD.∵AB=AC,∠BAC=120°,∴∠B=∠C=10°,∵AD⊥AC,DC=6,∴AD=12CD=1,∠ADC=60°.∴∠B=∠BAD=10°.∴AD=BD=1.考点:1.含1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4、详见解析.【解题分析】根据题目要求画出线段a、h,再画△ABC,使AB=a,△ABC的高为h;首先画一条直线,再画垂线,然后截取高,再画腰即可.【题目详解】解:作图:①画射线AE ,在射线上截取AB=a ,②作AB 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O ,再截取CO=h ,③再连接AC 、CB ,△ABC 即为所求.【题目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了复杂作图,关键是掌握垂线的画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25、该服装商第一批进货的单价是80元.【分析】设第一批进货的单价为x 元,则第二批进货单价为()8x +元,据此分别表示出两批进货的数量,然后根据“第二批所购数量是第一批购进数量的2倍”列出方程求解,然后检验得出答案即可.【题目详解】设第一批进货的单价为x 元,则第二批进货单价为()8x +元, 则:80001760028x x ⨯=+, 解得:80x =,经检验,80x =是原方程的解,答:该服装商第一批进货的单价是80元.【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准确找出等量关系是解题关键.26、(1)50°;(2)见解析【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AD=∠CAD ,根据52C BAC ∠=∠设∠C=2x ,∠BAC=5x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x ,即可得到结果;(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AD=∠CAD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F=∠CAD ,等量代换得到∠BAD=∠F ,于是得到结论.【题目详解】解:(1)∵AB=AC ,AD ⊥BC 于点D ,∴∠BAD=∠CAD ,∠ADC=∠ADB=90°,∵52C BAC ∠=∠,设∠C=2x ,∠BAC=5x ,则∠B=2x,则2x+2x+5x=180,解得:x=20,∴∠BAC=100°,∴∠BAD=50°;(2)∵AB=AC,AD⊥BC于点D,∴∠BAD=∠CAD,∵EF∥AC,∴∠F=∠CAD,∴∠BAD=∠F,∴AE=FE.【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期末复习综合测试卷1一、选择题(50分)1.关于图中省区名称和地形的说法,有错误的是( )A.①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形“三山夹两盆”B.②省区是陕西,该省有我国重要的山脉秦岭分布C.③省区是云南,该省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区西双版纳D.④省区是湖北,该省会是长江沿江地带重要的城市长沙读“母子图”漫画,完成各题。
2.从图中轮廓看,“子”喻指A.海南B.香港C.台湾D.澳门3.下列关子“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西隔太平洋与广东省相望B.降水稀少,温带季风气候为主C.其美称有“塞上江南”、“天府之国”等D.西部平原人口稠密,城市集中4.读下图,关于港澳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濒临南海B.港澳和台湾形成了“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C.香港有“东方之珠”的美誉,澳门的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D.台湾岛的地势特征是中部高四周低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各地人民的生产与生活习俗也有较大的差别。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5.关于图中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甲地区和乙地区B.甲地区每年都举办那达慕大会C.制约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D.丁地区煤铁资源丰富,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6.秦岭—淮河一线作为乙、丁两地区分界线,南北两侧的水热条件、农作物分布和耕作制度明显不同。
某学校地理课外小组利用歌谣总结该线南北两侧地理事物特点,下面歌谣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秦淮线以南,耕地多水田;年熟一或二,水稻为重点。
B.秦岭淮河线,南北农特点;以北为旱地,多用水灌溉。
C.湿润半湿润,八百等降线;亚热暖温带,一月零度线。
D.南河流量大,水位变化显;沙少汛期长,冬季无冰现。
7.北方地区地形A.以盆地和高原为主B.以平原和高原为主C.以山地丘陵为主D.以山地和高原为主读“西北地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8.西北地区植被景观自东向西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因素B.纬度因素C.海陆因素D.人类活动9.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以下开发与保护措施不当的是 ( )A.合理发展畜牧业B.大力发展种植业C.适度发展旅游业D.防治土地荒漠化西成高铁(西安—成都)是我国首次建成的山区高标准现代化铁路。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综合测试题(含答案)一、基础·运用(共19分)某校初二年级开展“探寻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
同学们通过实地走访、网上查阅等方式,探寻到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皇家园林杰作——颐和园1.下面的文字选自“颐和探宝”组同学撰写的“身边的文化遗产——颐和园的长廊”报告中的前言部分,请阅读文段,完成任务。
(共9分)提起著名皇家园林颐和园,你首先想到的也许是清波潋滟的昆明湖、典雅古朴的亭台轩榭、俯仰生(zī)的草树花木……而我们小组此行探访的是颐和园中最富文化艺术气息的长廊。
廊间的每根枋梁上绘制的彩画,色彩明艳,内容丰富。
“江东二乔”“周敦颐爱莲”“苏轼夜游承天寺”肖.地(1)文段拼音处应填入的汉字、加点字的读音、横线处应使用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资 xiāo 因地制宜B.资 xiào 因地制宜C.姿 xiào 别具匠心D.姿 xiāo 别具匠心(2)文段中提到的“江东二乔”曾出现在唐代诗人____的《赤壁》一诗里。
其中“____,____”两句,诗人借对历史的独特认识来表达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3分)2.楹联是颐和园中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致,令同学们久久回味。
亭台映水,小径蜿蜒,翠竹环绕。
此番美景,让同学们不禁想起颐和园道存斋西侧的一副楹联。
请根据情境,选出这副楹联的上、下联。
(依次填写序号) (2分)①绿竹成阴环曲径②一径竹阴云满地③朱阑倒影入清池④半帘花影月笼纱3.小组策划以“颐和园的桥”为专题开展一次讲座。
下面是同学们文字稿中的部分句子,其中四字词语或.修辞方法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知鱼桥身材较矮,贴近水面,仿佛在与水中游鱼对视,颇有些“知鱼之乐”的意趣。
B. 玉带桥的桥身用汉白玉和青白石砌成,整座桥的造型宛如一条玉带,设计巧妙绝伦。
C.十七孔桥偃卧在昆明湖荡漾的碧波上,17个孔层出不穷,孔孔相连,恰若长虹卧波。
2018-2019初中历史河南初二期末考试测试试卷一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战士们唱着“打倒军阀,除列强”的时代战歌,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城这一历史镜头反映的是()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出现的“打倒军阀,除列强”的时代战歌出现在北伐战争中。
此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于1926年至1927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加速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北伐战争。
2.抗战开始后指挥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取得重大胜利的将领是()A.林彪B.李宗仁C.张学良D.傅作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结合题干中的提示词“台儿庄”可知,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中台儿庄战役的有关情况。
这次战役的主要指挥者是李宗仁,战役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长城战役、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血肉筑长城。
3.“红色战士志气昂,好比东方升起的太阳,不怕牺牲,英勇杀敌猛如虎,冲锋陷阵,无坚不摧谁敢挡。
”这是红军长征期间出现的一首战斗歌曲。
以下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湘江战役②巧渡金沙江③吴起镇会师④飞夺泸定桥⑤甘肃会师⑥爬雪山,过草地A.①②④⑥③B.①②⑤③④C.②①④⑥⑤D.①③④②⑥⑤⑥③⑤【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是:强渡湘江——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夺占泸定桥——过雪山草地——吴起镇会师——甘肃会宁会师,故选A。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综合测试(Word 版含答案)(1)一、选择题1.如果二次根式2x -有意义,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A .2x >B .2x ≥C .2x ≠D .2x ≤ 2.若ABC 的三边a 、b 、c 满足条件222()()0a b a b c -⋅+-=,则ABC 为( ) A .等腰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3.下列能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 .对角线相等,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 .一对邻角的和为180°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 .两条对角线相互垂直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小君周一至周五的支出分别是(单位:元):7,10,14,7,12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A .7B .10C .11D .11.55.如图,在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CEFG 中,点D 在CG 上,BC =1,CE =3,H 是AF 的中点,那么CH 的长是( )A .25B .5C .35D .2 6.如图,将△ABC 沿DE 、HG 、EF 翻折,三个顶点均落在点O 处.若∠1=129°,则∠2的度数为( )A .49°B .50°C .51°D .52°7.如图,已知矩形ABCD 沿着直线BD 折叠,使点C 落在C '处,BC '交AD 于E ,AD =8,AB =4,则DE 的长为( )A.3 B.4 C.5 D.68.如图所示的图象(折线ABCDE)描述了一辆汽车在某一直线上的行驶过程中,汽车离出发地的距离s(千米)与行驶时间t(时)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给出下列说法:①汽车共行驶了140千米;②汽车在行驶途中停留了1小时;③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30千米/时;④汽车出发后6小时至9小时之间行驶的速度在逐渐减小.其中正确的说法共有( )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9.使式子32xx-+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0.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4cm和6cm,则这个菱形的面积为______cm2.11.如图,已知一根长8m的竹竿在离地3m处断裂,竹竿顶部抵着地面,此时,顶部距底部有____m.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OA=OD,∠OAD=55°,则∠OAB的度数为_______.13.饮料每箱24瓶,售价48元,买饮料的总价y (元)与所买瓶数x 之间的函数________.14.如图,在△ABC 中,AD ,CD 分别平分∠BAC 和∠ACB ,AE ∥CD ,CE ∥AD .若从三个条件:①AB=AC ;②AB=BC ;③AC=BC 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条件,则能使四边形ADCE 为菱形的是__(填序号).15.如图,已知点A ,B ,C ,D 的坐标分别为()2,2-,()2,1-,()3,1,()3,2.线段AD 、AB 、BC 组成的图形为图形G ,点P 沿D A B C →→→移动,设点P 移动的距离为S ,直线l :y x b =-+过点P ,且在点P 移动过程中,直线l 随P 运动而运动,当l 过点C 时,S 的值为__________;若直线l 与图形G 有一个交点,直接写出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6.如图,矩形ABCD 中,6,8AB BC ==,点E 是BC 边上一点,连接AE ,把ABE △沿AE 折叠,使点B 落在点F 处,当CEF △为直角三角形时,CF 的长为__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1)2+818(212273-2324 18.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几何?”(注:丈、尺是长度单位,1丈=10尺,1尺=13米),这段话翻译城现代汉语,即为:如图,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一丈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拉向水池一边的中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池边的水面,则水池里水的深度是多少米?请你用所学知识解答这个问题.19.图1、图2是两张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方格纸,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线段AB的两个端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图1中画出一个以AB为一边正方形ABCD,使点C、D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2)在图2中画出一个以AB为一边,面积为6的□ABEF,使点E、F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并直接写出□ABEF周长.20.如图,已知点E是ABCD中BC边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交DC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AC,BF,AF BC=.(1)求证:四边形ABFC为矩形;(2)若AFD∆是等边三角形,且边长为6,求四边形ABFC的面积.21.阅读理解题: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记为i2=﹣1,这个数i叫做虚数单位,把形如a+bi (a,b为实数)的数叫做复数,其中a叫这个复数的实部,b叫做这个复数的虚部,它的加、减、乘、除运算与代数式的运算类似.例如:计算:(2﹣i)+(5+3i)=(2+5)+(﹣1+3)i=7+2i;(1+i)×(2﹣i)=1×2﹣i+2×i﹣i2=2+(﹣1+2)i+1=3+i;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填空:i3=,i4=,i+i2+i3+…+i2021=;(2)计算:(1+i)×(3﹣4i)﹣(﹣2+3i)(﹣2﹣3i);(3)已知a+bi=2543i-(a,b为实数),求2222(24)x a x b++-+的最小值.22.互联网时代,一部手机就可搞定午餐是新零售时代的重要表现形式,打包是最早出现的外卖形式,虽然古老,却延续至今,随着电话、手机、网络的普及,外卖行业得到迅速的发展.某知名外卖平台招聘外卖骑手,并提供了如下两种日工资方案:方案一:每日底薪50元,每完成一单外卖业务再提成3元;方案二:每日底薪80元,外卖业务的前30单没有提成,超过30单的部分,每完成一单提成5元.设骑手每日完成的外卖业务量为x单(x为正整数),方案一、方案二中骑手的日工资分别为y1、y2(单位:元).(1)分别写出y1、y2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2)若小强是该外卖平台的一名骑手,从日工资收入的角度考虑,他应该选择哪种日工资方案?并说明理由.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OABC的顶点A(10,0)、C(2,4),点D是OA 的中点,点P在BC上由点B向点C运动.(1)求点B的坐标;(2)若点P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当四边形PCDA是平行四边形时,求t的值;(3)当△ODP是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交x轴于点A(﹣2,0), 交y轴于点B(0,4),直线y=kx+b经过点B且交x轴正半轴于点C,已知△ABC面积为10.(1)点C的坐标是(,),直线BC的表达式是;(2)如图1,点E为线段AB中点,点D为y轴上一动点,以DE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EDF,且DE=DF,当点F落在直线BC上时,求点D的坐标;(3)如图2,若G为线段BC上一点,且满足S△ABG=S△ABO,点M为直线AG上一动点,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N,使以点B,C,M,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5.综合与实践: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连接对角线AC,点O是AC的中点,点E 是线段OA上任意一点(不与点A,O重合),连接DE,BE.过点E作EF DE⊥交直线BC于点F.(1)试猜想线段DE与E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CE CD C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试猜想线段,,(3)如图2,当E在线段CO上时(不与点C,O重合),EF交BC延长线于点F,保持CE CD CF之间的数量关系.其余条件不变,直接写出线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x-≥,据此解题.x-202【详解】x-≥,x-202∴≥,x2故选:B.本题考查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基础考点,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2.C解析:C【详解】解析:∵222()()0a b a b c -+-=,∴a b =或222+=a b c .当只有a b =成立时,是等腰三角形.当只有222+=a b c 成立时,是直角三角形.当a b =,222+=a b c 同时成立时,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答案:C题型解法:此类题型首先根据题意化简式子,找出隐含条件,然后根据三边的关系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当三角形的三边满足勾股定理时,即可判断为直角三角形.3.D解析:D【解析】【分析】分别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结合梯形的判定方法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A 、对角线相等,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无法确定是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 、一对邻角的和为180°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错误,有可能是梯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 、两条对角线相互垂直的四边形无法确定是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 4.B解析:B【解析】【分析】用这组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就可计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据此解答即可.【详解】解:(7+10+14+7+12)÷5=50÷5=10(元),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平均数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5.B【分析】连接AC 、CF ,如图,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ACD =45°,∠FCG =45°,AC =2,CF =32,则∠ACF =90°,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F =25,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求CH 的长.【详解】连接AC 、CF ,如图,∵四边形ABCD 和四边形CEFG 都是正方形,∴∠ACD =45°,FCG =45°,AC =2BC =2,CF =2CE =32,∴∠ACF =45°+45°=90°,在Rt △ACF 中,AF =()()22232=25+,∵H 是AF 的中点,∴CH =12AF =5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正方形具有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两条对角线将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也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及勾股定理.6.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翻折的性质可知,∠DOE =∠A ,∠HOG =∠B ,∠EOF =∠C ,又∠A +∠B +∠C =180°,可知∠1+∠2=180°,又∠1=129°,继而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根据翻折的性质可知,∠DOE =∠A ,∠HOG =∠B ,∠EOF =∠C ,又∵∠A +∠B +∠C =180°,∴∠DOE +∠HOG +∠EOF =180°,∴∠1+∠2=180°,又∵∠1=129°,∴∠2=51°.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翻折变换的知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三角形折叠以后的图形和原图形全等,对应的角相等,同时注意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灵活运用.7.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折叠前后角相等可知△ABE ≌△C'ED ,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CD ,∠C =∠A =90°由折叠的性质可得:C'D =CD =AB ;∠C'=∠C =∠A在△ABE 与△C'ED 中'''C D AB C ED AEB C A =⎧⎪∠=∠⎨⎪∠=∠⎩∴△ABE ≌△C'ED (AAS )∴DE=BE设DE =BE =x ,则AE =8-x ,AB =4,在直角三角形ABE 中,()22816x x =-+ 解得x =5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在折叠问题中的应用,找到合适的直角三角形构建等量关系是本题关键.8.A解析:A【分析】根据函数图像上的特殊点以及函数图像自身的实际意义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由图象可知,汽车走到距离出发点140千米的地方后又返回出发点,所以汽车共行驶了280千米,①错;从3时开始到4时结束,时间在增多,而路程没有变化,说明此时在停留,停留了4-3=1小时,②对;汽车用9小时走了280千米,平均速度为:280÷9≠30米/时,③错.汽车自出发后6小时至9小时,图象是直线形式,说明是在匀速前进,④错. 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由函数图象的实际意义,理解函数图像所反映的运动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9.3x ≤且2x ≠-【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列出式子求解即可得.【详解】由题意得:2030x x +≠⎧⎨-≥⎩, 解得3x ≤且2x ≠-,故答案为:3x ≤且2x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和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练掌握分式和二次根式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10.12【解析】【分析】根据菱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由已知得,菱形的面积等于两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4×6÷2=12cm 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面积计算,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1.A解析:4【解析】【详解】解:解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BC=3,AC=5,由勾股定理可得:AB 2+BC 2=AC 2设旗杆顶部距离底部AB=x 米,则有32+x 2=52,解得x=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12.A解析:35°【分析】根据矩形的判定得到四边形ABCD是矩形,由矩形的性质求出∠DAB,代入∠OAB=∠DAB ﹣∠OAD求出即可.【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OB=OD,∵OA=OD,∴AC=BD,∴四边形ABCD是矩形,∴∠DAB=90°,∵∠OAD=55°,∴∠OAB=∠DAB﹣∠OAD=35°,故答案为:35°.【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和性质,能根据矩形的性质求出∠DAB的度数是解此题的关键.13.y=2x.【详解】试题解析:每瓶的售价是4824=2(元/瓶),则买的总价y(元)与所买瓶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2x.考点:根据实际问题列一次函数关系式.14.A解析:②【解析】【分析】根据②作条件,先证明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再利用邻边相等,得到四边形ADCE 是菱形.【详解】解:当BA=BC时,四边形ADCE是菱形.理由:∵AE∥CD,CE∥AD,∴四边形ADCE是平行四边形,∵BA=BC,∴∠BAC=∠BCA,∵AD,CD分别平分∠BAC和∠ACB,∴∠DAC=∠DCA,∴DA=DC,∴四边形ADCE是菱形.【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菱形的证明,解题关键是熟记菱形的性质.15.1或11 或【分析】l 过点C 、点P 的位置有两种情况:①点P 位于点E 时,S=1;②点P 位于点C 时,S=11;求出l 过临界点D 、E 、B 即求出直线与图形有一个交点时b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析:1或11 45b <≤或1b =-【分析】l 过点C 、点P 的位置有两种情况:①点P 位于点E 时,S =1;②点P 位于点C 时,S =11;求出l 过临界点D 、E 、B 即求出直线l 与图形G 有一个交点时b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点A 、B 、C 、D 的坐标分别为(-2,2),(-2,1),(3,1),(3,2) ∴AD =BC =5,AB =1当直线l 过点C (3,1)时,1=-3+b ,即b =4∴直线的解析式为y =-x +4.∴42y x y =-+⎧⎨=⎩,解得22x y =⎧⎨=⎩,即直线1与AD 的交点E 为(2,2) ∴DE =1.∴如图:当l 过点C 时,点P 位于点E 或点C①当l 过点C 时,点P 位于点E 时,S =DE =1;②当l 过点C 时,点P 位于点C 时,S =AD +AB +BC =5+1+5=11..∴当1过点C 时,S 的值为1或11;当直线l 过点D 时,b =5;当直线1过点C 时,b =4;当直线1过点B 时,将B (-2,1)代入y =-x +b 得1=2+b ,即b =-1∴当45b <≤或1b =-时,直线l 与图形G 有一个交点.故填1或11,45b <≤或1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根据题意求出临界值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16.4或【分析】当为直角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①当点F 落在矩形内部时,如答图1所示.连接,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根据折叠的性质得,而当为直角三角形时,只能得到,所以点A 、F 、C 共线,即沿折叠,使点解析:4或【分析】当CEF △为直角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①当点F 落在矩形内部时,如答图1所示.连接AC ,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10AC =,根据折叠的性质得90AFE B ∠=∠=︒,而当CEF △为直角三角形时,只能得到90EFC ∠=︒,所以点A 、F 、C 共线,即B 沿AE 折叠,使点B 落在对角线AC 上的点F 处,则,6EB EF AB AF ===,可计算出CF ;②当点F 落在AD 边上时,如答图2所示.此时ABEF 为正方形,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CF .【详解】解:当CEF △为直角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①当点F 落在矩形内部时,如答图1所示.连接AC ,在Rt ABC 中,6,8AB BC ==,∴10AC =,∵B 沿AE 折叠,使点B 落在点F 处,∴90AFE B ∠=∠=︒,当CEF △为直角三角形时,只能得到90EFC ∠=︒,∴点A 、F 、C 共线,即B 沿AE 折叠,使点B 落在对角线AC 上的点F 处,∴,6EB EF AB AF ===,∴1064CF =-=;②当点F 落在AD 边上时,如答图2所示.此时ABEF 为正方形,∴6,862BE AB CE ===-=,∴CF =综上所述,CF 的长为4或故答案为:4或【点睛】本题考查折叠问题:折叠前后两图形全等,即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也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要注意本题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避免漏解.三、解答题17.(1)4-;(2)3.【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先算乘法,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求解即可;(2)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先算乘法,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求解即可.【详解】(1)解析:(1)422)3.【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先算乘法,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求解即可; (2)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法则先算乘法,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求解即可.【详解】(1)2+81828818162232=42232=42==+(212273-23241227224333=2-3+4=3=⨯【点睛】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乘法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乘法运算法则.18.4米【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详解】解:设水池里水的深度是x尺,由题意得,x2+52=(x+1)2,解得:x=12,米答:水池里水的深度是4米.【点睛】本题考查解析:4米【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详解】解:设水池里水的深度是x尺,由题意得,x2+52=(x+1)2,解得:x=12,1∴⨯=米1243答:水池里水的深度是4米.【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掌握勾股定理、根据勾股定理正确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9.(1)见解析;(2)见解析;周长为4+2.【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网格结合正方形的性质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2)直接利用网格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得出答案.【详解】(1)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周长为.【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网格结合正方形的性质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2)直接利用网格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得出答案.【详解】(1)如图1,将AB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AD ,将AB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得BC ,连接DC ,正方形ABCD 即为所求.(2)如图2所示,2AF BE ==∴S ▱ABEF 236=⨯= 由题意可知:221310AB =+=平行四边形ABEF 即为所求.周长为2()2(210)410AB BE +=⨯=+【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思考问题.20.(1)见解析;(2)四边形的面积.【分析】(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先证明,可得再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可得结论;(2)先求解,,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从而可得答案.【详解】(1)证明解析:(1)见解析;(2)四边形ABFC 的面积93=【分析】(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先证明ABE FCE ∆≅∆,可得,AB FC =再证明四边形ABFC 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可得结论;(2)先求解6AF DF ==,132CF DF ==,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2233AC AF CF -=而可得答案.【详解】(1)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B CD ∴=,//AB CD ,BAE CFE ∴∠=∠,点E 是ABCD 中BC 边的中点,BE CE ∴=,AEB FEC ∠=∠,()ABE FCE AAS ∴∆≅∆,,AB FC ∴=//AB FC ,∴四边形ABFC 是平行四边形,又AF BC =,∴平行四边形ABFC 为矩形;(2)解:由(1)得:四边形ABFC 为矩形,90ACF ∴∠=︒, AFD 是等边三角形,6AF DF ∴==,132CF DF ==,AC ∴∴四边形ABFC 的面积3AC CF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矩形的判定,熟练的使用矩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1.(1)﹣i ,1,;(2)﹣i ﹣6;(3)的最小值为25.【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可得i3=i2•i ,i4=i2•i2计算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多项式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及题目所解析:(1)﹣i ,1,20221i i i--;(2)﹣i ﹣6;(325.【解析】【分析】(1)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可得i 3=i 2•i ,i 4=i 2•i 2计算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多项式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及题目所给已知条件即可得出答案;(3)根据题目已知条件,a +bi =4+3i ,求出a 、b ,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i 3=i 2•i =﹣1×i =﹣i ,i 4=i 2•i 2=﹣1×(﹣1)=1,设S =i +i 2+i 3+…+i 2021,iS =i 2+i 3+…+i 2021+i 2022,∴(1﹣i )S =i ﹣i 2022,∴S =20221i i i--,故答案为﹣i,1,20221i ii--;(2)(1+i)×(3﹣4i)﹣(﹣2+3i)(﹣2﹣3i)=3﹣4i+3i﹣4i2﹣(4﹣9i2)=3﹣i+4﹣4﹣9=﹣i﹣6;(3)a+bi=2543i-=25(43)(43)(43)ii i+-+=10075169i++=4+3i,∴a=4,b=3,x,0)到点A(0,4),B(24,3)的最小距离,∵点A(0,4)关于x轴对称的点为A'(0,﹣4),连接A'B即为最短距离,∴A'B25,25.【点睛】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以及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弄清题中的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22.(1)y1=50+3x;当0<x<30且n为整数时,y2=80;当x≥30时且n为整数时,y2=5x-70;(2)见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以写出y1,y2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2)在0解析:(1)y1=50+3x;当0<x<30且n为整数时,y2=80;当x≥30时且n为整数时,y2=5x-70;(2)见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以写出y1,y2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2)在0<x<30范围内,令y1=y2,求x的值,可得y1>y2时x的取值范围,在x≥30时,令y1=y2可得x的值,即可得y1>y2时可得x的取值范围.【详解】解:(1)由题意得:y1=50+3x,当0<x<30且x为整数时,y2=80,当x≥30时且x为整数时,y2=80+5(x-30)=5x-70;(2)当0<x<30且x为整数时,当50+3x=80时,解得x=10,即10<x<30时,y1>y2,0<x<10时,y1<y2,当x≥30且x为整数时,50+3x=5x-70时,解得x=60,即x>60时,y2>y1,30≤x<60时,y2<y1,∴从日工资收入的角度考虑,①当0<x<10或x>60时,y2>y1,他应该选择方案二;②当10<x<60时,y1>y2,他应该选择方案一;③当x=10或x=60时,y1=y2,他选择两个方案均可.【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23.(1)B(12,4);(2);(3)【分析】(1)由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得到,,于是得到,,可求出点的坐标;(2)根据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得到,即,解方程即可得到结论;(3)如图2,可分三解析:(1)B(12,4);(2);(3)【分析】(1)由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得到,,于是得到,,可求出点B的坐标;(2)根据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得到,即,解方程即可得到结论;(3)如图2,可分三种情况:①当时,②当时,③当时分别讨论计算即可.【详解】解:如图1,过C作于E,过B作于F,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的坐标分别为,,,,,;(2)设点P运动秒时,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由题意得:,点D是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当秒时,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如图2,①当时,过作于E,则,,,又,C的坐标分别为,,∴,即有,当点P与点C重合时,,;②当时,过作于G,则,,;③当时,过作于F,则,,,;综上所述:当是等腰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为,,,,.【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4.(1),;(2)或;(3)存在,或或【解析】【分析】(1)由△ABC 面积为10,可得AC =5,即可求C 点坐标,再将点B 与C 代入y =kx+b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可求y =﹣x+4;(2)当D 点在E解析:(1)(3,0)C ,443y x =-+;(2)23(0,)7或(0,1)-;(3)存在,19(,0)3或31(,0)3-或1(,0)3- 【解析】【分析】(1)由△ABC 面积为10,可得AC =5,即可求C 点坐标,再将点B 与C 代入y =kx +b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可求y =﹣43x +4; (2)当D 点在E 上方时,过点D 作MN ⊥y 轴,过E 、F 分别作ME 、FN 垂直与x 轴,与MN 交于点M 、N ,由△ED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证得△MED ≌△NDF (AAS ),设D(0,y ),F (m ,﹣43m +4),E (﹣1,2),由ME =y ﹣2,MD =1,DN =y ﹣2,NF =1,得到m =y ﹣2,y =1+(﹣43m +4)=5﹣43m ,求出D (0,237);当点D 在点E 下方时,过点D 作PQ ⊥y 轴,过P 、Q 分别作PE 、FQ 垂直与x 轴,与PQ 交于点P 、Q ,同理可证△PED ≌△QDF (AAS ),设D (0,y ),F (m ,﹣43m +4),得到PE =2﹣y ,PD =1,DQ =2﹣y ,QF =1,所以m =2﹣y ,1=﹣43m +4﹣y ,求得D (0,﹣1); (3)连接OG ,由S △ABG =S △ABO ,可得OG ∥AB ,求出AB 的解析式为y =2x +4,所以OG 的解析式为y =2x ,可求出G (65 ,125),进而能求出AG 的解析式为y =34x +32,设M (t ,34t +32),N (n ,0),①当BC 、MN 分别为对角线时,BC 的中点为(32,2),MN 的中点为(2t n +,38t +34),求得N (﹣13,0);②当BM 、CN 分别为对角线时,BM 的中点为(2t ,38t +114),CN 的中点为(32n +,0),求得N (﹣313,0);③当BN 、CM 分别为对角线时,BN 的中点为(2n ,2),CM 的中点为(32t +,38t +34),求得N (193,0). 【详解】解:(1)∵△ABC 面积为10, ∴12×AC ×OB =12×AC ×4=10,∴AC =5,∵A (﹣2,0),∴C(3,0),将点B与C代入y=kx+b,可得4 30bk b=⎧⎨+=⎩,∴434kb⎧=-⎪⎨⎪=⎩,∴y=﹣43x+4,故答案为(3,0),y=﹣43x+4;(2)当D点在E上方时,过点D作MN⊥y轴,过E、F分别作ME、FN垂直与x轴,与MN交于点M、N,∵△E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DF=90°,ED=DF,∵∠MDE+∠NDF=∠MDE+∠MED=90°,∴∠NDF=∠MED,∴△MED≌△NDF(AAS),∴ME=DN,MD=FN,设D(0,y),F(m,﹣43m+4),∵E是AB的中点,∴E(﹣1,2),∴ME=y﹣2,MD=1,∴DN=y﹣2,NF=1,∴m=y﹣2,y=1+(﹣43m+4)=5﹣43m,∴m=97,∴D(0,237);当点D在点E下方时,过点D作PQ⊥y轴,过P、Q分别作PE、FQ垂直与x轴,与PQ 交于点P、Q,∵△E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DF=90°,ED=DF,∵∠PDE+∠QDF=∠PDE+∠PED=90°,∴∠QDF=∠PED,∴△PED≌△QDF(AAS),∴PE=DQ,PD=FQ,设D(0,y),F(m,﹣43m+4)∵E是AB的中点,∴E(﹣1,2),∴PE=2﹣y,PD=1,∴DQ=2﹣y,QF=1,∴m=2﹣y,1=﹣43m+4﹣y,∴m=3,∴D(0,﹣1);综上所述:D点坐标为(0,﹣1)或(0,237);(3)连接OG,∵S△ABG=S△ABO,∴OG∥AB,设AB的解析式为y=kx+b,将点A(﹣2,0),B(0,4)代入,得420bk b=⎧⎨-+=⎩,解得24k b =⎧⎨=⎩, ∴y =2x +4,∴OG 的解析式为y =2x ,∴2x =﹣43x +4, ∴x =65, ∴G (65 ,125), 设AG 的解析式为y =k 1x +b 1,将点A 、G 代入可得11112061255k b k b -+=⎧⎪⎨+=⎪⎩, 解得113422k b ⎧=⎪⎪⎨⎪=⎪⎩, ∴y =34x +32, ∵点M 为直线AG 上动点,点N 在x 轴上,则可设M (t ,34t +32),N (n ,0), 当BC 、MN 分别为对角线时,BC 的中点为(32,2),MN 的中点为(2t n +,38t +34), ∴322t n +=,38t +34=2, ∴t =103,n =﹣13, ∴N (﹣13,0); 当BM 、CN 分别为对角线时,BM 的中点为(2t ,38t +114),CN 的中点为(32n +,0), ∴322n t +=,38t +114=0, ∴t =﹣223,n =﹣313, ∴N (﹣313,0); ③当BN 、CM 分别为对角线时,BN 的中点为(2n ,2),CM 的中点为(32t +,38t +34), ∴322t n +=,38t +34=2, ∴t =103,n =193, ∴N (193,0); 综上所述:以点B ,C ,M ,N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时,N 点坐标为19(,0)3或31(,0)3-或1(,0)3-.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2)中注意D 点的位置有两种情况,避免丢解,同时解题时要构造K 字型全等,将D 点、F 点坐标联系起来,(3)中利用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借助中点坐标公式解题,能简便运算,快速求解.25.(1),理由见解析;(2),理由见解析;(3),理由见解析【分析】(1)先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证得,由此可得,,再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证得,等量代换可得,由此可得,再等量代换即可得证;(2)过点E解析:(1)DE EF =,理由见解析;(2CD CF =+,理由见解析;(3)CD CF =-,理由见解析【分析】(1)先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证得BCE DCE ≌,由此可得CBE CDE ∠=∠,BE DE =,再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证得CDE EFB ∠=∠,等量代换可得CBE EFB ∠=∠,由此可得BE EF =,再等量代换即可得证;(2)过点E 作EG EC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G ,先证明EG EC =,利用勾股定理可得CG ,再证明EGF ECB △≌△,由此可得GF CB CD ==,最后再等量代换即可得证;(3)仿照(1)和(2CD CF =-.【详解】解:(1)DE EF =,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BC CD AD ==,90BCD ADC ∠=∠=︒, ∴180452ADC DAC DCA ︒-∠∠=∠==︒, ∴45BCE BCD DCA ∠=∠-∠=︒,∴BCE DCE ∠=∠,在BCE 与DCE 中,BC DC BCE DCE CE CE =⎧⎪∠=∠⎨⎪=⎩∴()BCE DCE SAS ≌,∴CBE CDE ∠=∠,BE DE =,∵EF DE ⊥,∴90FED ∠=︒,∵360EFC BCD CDE FED ∠+∠+∠+∠=︒,∴180CDE EFC ∠+∠=︒,∵180EFC EFB ∠+∠=︒,∴CDE EFB ∠=∠,∴CBE EFB ∠=∠,∴BE EF =,∴DE EF =;(2)2CE CD CF =+,理由如下:如图,过点E 作EG EC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G ,∴90CEG ∠=︒,由(1)知:45BCE ∠=︒,∴45EGC BCE ∠=∠=︒, ∴EG EC =,∴在Rt GEC △中,222CG CE EG CE +,在EGF △与ECB 中,EGF ECB EFG EBC EF EB ∠=∠⎧⎪∠=∠⎨⎪=⎩∴()EGF ECB AAS △≌△,∴GF CB CD ==,又∵CG GF CF CD CF =+=+, ∴2CE CD CF =+;(32CE CD CF =-,理由如下:如图,过点E 作EG EC ⊥交BC 于点G ,设CD 与EF 的交点为点P ,∴90CEG ∠=︒,由(1)可知:45BCE ∠=︒,∴45EGC BCE ∠=∠=︒,∴EG EC =,∴在Rt GEC △中,222CG CE EG CE +,∵EF DE ⊥,∴90FED ∠=︒,∴90CDE EPD ∠+∠=︒,∵18090DCF BCD ∠=︒-∠=︒,∴90CFE CPF ∠+∠=︒,又∵EPD CPF ∠=∠,∴CDE CFE ∠=∠,由(1)可知:CBE CDE ∠=∠,∴CBE CFE ∠=∠,在EGF △与ECB 中,EGF ECB EFG EBC EG EC ∠=∠⎧⎪∠=∠⎨⎪=⎩∴()EGF ECB AAS △≌△,∴GF CB CD ==,又∵CG GF CF CD CF =-=-, ∴2CE CD CF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作出正确的辅助线并能灵活运用相关图形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八上英语期末综合测试卷一(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 共10分)请你从每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 选出一个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 In our lives, our parents give us love and warmth. In return, we should understand and care about .A. usB. youC. them2. —It’s useless to regret what has been done. Don’t make those mistakes again.—I won’t. That’s a(n) .A. orderB. decisionC. promiseD. agreement3. (2018·上海)Mr. Black walked around and offered help we were doing an experiment.A. whileB. althoughC. untilD. unless4. —Lucy, is your uncle a teacher?—Yes, he is. He history for nearly 20 years.A. teachesB. has taughtC. is teachingD. will teach5. As students, we should ourselves. We can’t spend much time playing computer games.A. be responsible forB. be proud of1/ 11C. be popular withD. be thankful to6. We need help the music party. Can you help music?A. for; onB. with; forC. for; with7. Miss Read is good music. She can be good children in the music club.A. with; forB. at; withC. with; at8. you look after it carefully, this book can’t be read through many years.A. IfB. UnlessC. Although9. —Do you think we should promises and them at last?—I can’t agree more.A. keep; keepB. make; keepC. keep; make10. —What is your father going to do when he a new car?—I think he is going to sell his old one.A. hasB. haveC. is going to have二、补全对话(每小题1分, 共5分)请根据对话内容, 从方框内所给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3.1mm 5.25
14.OF ∠3 ∠6 右 15.能量 响度
16.凝固 放 汽化(蒸发) 17.液化 凝华 18.左 漫 19.西 1200
20.他以鸟为参照物,雪向右下方运动 21.12.5 14.5
22.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到玻璃板的距离 大小 不能 不变 23.虚 实 远离 三、解答题 24.(每图2分) 25.(3分)2200m (3分)160s 26.(2分)声音传播速度与传声介质有关,一般地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液体,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气体;
(2分)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3分)5200m/s (2分)铁 27.(每空1分共5分)运动 8 慢 (图像略) 正 28.(每空1分共7分)会聚 10.10
光屏中心
缩小 照相机 远离 右 29.(每空1分共6分)汽化 低 98 小于 丙 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0.熔化(1分) 汽化(1分) 液化(1分) 熔化和汽化时物体要吸热(2分) 不是(1分) 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分) 太阳(光)(1分) 电(1分)
第(3)题图 A ′ 第(1)题图 第(2)题图。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综合测试卷1时间:5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小题2分,共26分)1.2021年10月16日0时3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人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3名航天员的关系从建立的基础看属于()A.血缘关系B.业缘关系C.地缘关系D.亲缘关系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下列属于物质支持的有()A.获得各种美食B,观看一场爱国电影C.学习科学知识D.懂得了做人的道理3.我市某中学召开书香校园现场会,所有参会人员及该校全体师生都可以借助无线网络,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终端设备,在任何地点下载阅读和发表评论。
这一现象说明()A.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需谨慎对待B.网络使信息传递变得更加快捷C.网络完全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界限D.网络使我们的物质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4.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已于2021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单设一章,明确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
我们青少年要()A.远离网络生活B.满足好奇心,畅游无度C.理性参与网络生活D.把网络作为生活的全部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下调为八周岁以上;增加保护虚拟财产规定;诉讼时效由两年延长为三年……从这些亮点中,我们可以看出()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②规则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③维护规则要从其他人做起④规则的改进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Λ.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 ®®®6.人们需要相互尊重。
尊重他人,要求我们做到()①礼貌待人、平等待人②诚信待人、友善待人③理解他人、尊重人格④恭维他人、臣服他人A.①②③B.②③®C.①®④D.①③④7.新冠疫情下,有人利用网络散布疫情失控谣言造成人心恐慌,这给我们的启示是()Λ,网络是引发违法犯罪的根源 B.不道德的行为必然会触犯法律C.我们要做到尊重他人的隐私D.诚信才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8.在社会生活中,未成年人难免会受到伤害,常常需要帮助。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时间: 60分钟分数: 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 每题2分, 共50分)1.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在我国称澜沧江的河流是()A. 湄公河B. 湄南河C. 红河D. 伊洛瓦底江2.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地球形状是球体的是()A.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B.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C.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D.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3.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 且地面起伏较小的地形是()A. 平原B. 高原C. 山地D. 丘陵4.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A. 湄南河B. 红河C. 伊洛瓦底江D. 湄公河5.有“中国硅谷”之称的是()A. 北京中关村B. 湖北武汉东湖C. 广东东莞D. 天津滨海新区6.下列四幅地图中, 能反映我国降水地区分布规律的是()A. B. C. D.7、对南亚的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的季风是()A. 东北季风B. 东南季风C. 西北季风D. 西南季风8、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线、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以及国际日期变更线都穿过的海峡是()A. 马六甲海峡B. 直布罗陀海峡C. 白令海峡D. 黑海海峡9、四大洋中, 亚洲没有濒临的是()A. 大西洋B. 太平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10、亚洲地形多种多样, 中部主要的地形类型是()A. 高原和山地B. 平原和高原C. 山地和丘陵D. 平原和盆地11.在地球仪上纬度的变化规律是()A. 从南向北逐渐增大B. 从东向西逐渐增大C.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D. 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12、读黄土高原地貌景观图, 图示地貌名称为( )A. 黄土塬B. 黄土岇C. 黄土梁D. 黄土坡13.澳大利亚有憨实可爱的考拉、善于游泳的鸭嘴兽…澳大利亚至今保存着这些古老的动物, 其主要原因是()A.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B. 孤立在南半球的海洋上, 自然环境单一C. 澳大利亚大盆地有丰富的地下水D. 气候炎热干燥, 有大面积的沙漠和草地1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我国各地区都有自己的人文地理特色。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拥挤(yōng)B. 装饰(shì)精神(jīng)C. 拥护(hù)装点(diǎn)D. 装扮(bàn)精力(jīng)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每天晚上都加班加点地学习。
B.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使我们增长了知识,还提高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C.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班获得了第一名,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被深深地吸引了。
答案:C3. 下列诗句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答案:B4. 下列成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B. 惊弓之鸟C. 一丝不苟D. 精卫填海答案:A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那个山峰像一位巨人,静静地屹立在远方。
B. 星星闪烁,如同无数颗明珠撒在夜空中。
C. 那条小河弯弯曲曲,像一条绿色的飘带。
D. 那朵白云像一只洁白的鸽子,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答案:D二、填空题6. 《庐山谣》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下一句是“__________”。
答案:此情可待成追忆7. 《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是劝导人们要勤奋学习的名句。
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8. 《出塞》中“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反感和对和平的向往。
答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三、简答题9. 简述《庐山谣》的主题思想。
答案:《庐山谣》通过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色和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10. 简述《劝学》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义。
答案: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习应当持之以恒,不断温习所学知识,这样才会感到快乐和满足。
初二物理期末复习(上学期)综合测试(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填写下列长度单位:(1)物理课本的宽度是18.5____;(2)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是2.4____;(3)小明的身高是1.70____;(4)一张纸的厚度是75____.2.一人骑自行车由西向东行驶,这时有辆汽车从他后面向东疾驶而过,若以骑车的人为参照物,汽车是向____ 运动的;若以汽车为参照物,骑车的人向____运动.3.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交通运输中常用____作速度单位,一列火车的速度是72 km/h,这表示它的_____是每小时行驶72 km,相当于每秒行驶____ m.4.音乐厅正在举行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____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____比男中音的高.5.把-10℃的冰拿到10℃的房间内,冰____(填“会”或“不会”)立即开始熔化.在很冷的地区,测气温通常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平面镜上放一支铅笔,要使铅笔的像和铅笔垂直,铅笔应和镜面成____ .7.从侧面看圆形玻璃缸中的金鱼,常常看到有些金鱼比真实的大得多,这是因为鱼缸可抽象成____模型,比实际大得多的鱼是____像(填“实”或“虚”),鱼游到____位置才出现这种现象.8.如果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上,要称出35.8 g物体的质量,则在天平的____盘放置砝码____ g,游码的左端应对准标尺____位置上;若所用的砝码已经磨损,则测量结果将会____(填“偏大”或“偏小”).9.有一金属球的重力为98 N,它的质量为____ kg,若把它搬到月球上去,它的质量为____kg.10.穿旱冰鞋的小孩用手推墙,会感到墙在推他,他自己也会后退,这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的;用力弯折锯条,锯条变弯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11.一个人体检时站在磅秤上,秤的读数是60 kg,这时秤受到人对它的____的作用,该力的大小是____ N,方向是____,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2.下面关于误差的正确说法是A.误差就是测量中出现的错误B.使用精密的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C.误差只能尽量地减小,而不能消除D.认真测量,可避免误差13.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B.船和地面C.山和船D.风和地面14.利用回声测海底深度需要先知道A.海水深度和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B.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和传到海底的时间C.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和声音在海水中往返的时间D.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和在海水中的速度15.夏天,人们为了不使牛奶因温度升高而变质,常常用湿毛巾包在牛奶瓶的外面,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A.因为湿毛巾与牛奶瓶温度相同,这种做法意义不大B.由于湿毛巾把牛奶瓶包住反而使牛奶散热困难,会使牛奶加速变质C.由于毛巾是湿的,毛巾中的水要蒸发,蒸发吸热,故可以使牛奶温度下降,使牛奶不致很快变质D.这种做法不是为了降低温度,是为了防止由于细菌而变质16.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是A.液化、熔化、升华B.液化、凝固、升华C.熔化、液化、凝华D.凝固、液化、凝华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年是时间单位B.发生漫反射,光线不遵守反射定律C.只有镜面反射,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D.所有的物体的表面都能反射光18.你在竖直的平面镜前,向平面镜走去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镜中像的位置是不变的B.镜中的像是越来越大的C.镜中的像是大小不变的虚像D.镜中的像与人是等大、正立的实像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上的凸透镜只能成比原物体小的实像,所以这种凸透镜只能应用在照相机上B.幻灯机上的凸透镜,它只能成比原物大的实像,所以这种凸透镜只能应用于幻灯机上C.做放大镜的凸透镜,只能成比物大的虚像,所以这种凸透镜只能用于放大镜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0.已知F1=30 N,F2=50 N,它们为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则它们的合力可能是A.大小为80 N,方向与F1相反B.大小为80 N,方向与F2相反C.大小为20 N,方向与F1相反D.大小为20 N,方向与F2相反21.下列几种情况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汽车拐弯B.小朋友正在荡秋千C.关闭发动机后仍向前滑行的汽车D.雨滴从空中匀速下落三、实验题(每题6分,共18分)22.右图中是伽利略制成的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它的下部是一个盛水容器,里面盛有带色的液体,球形容器与一根玻璃细管相连,先给球形容器加热,使里面的空气跑出去一部分,然后停止加热,带色的液体就顺着玻璃管升上去,伽利略就利用它来判断气温的高低,试说明它的工作原理.23.写出两种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24.给你一架已调好的天平和一盒砝码,一只烧杯,适量的水和盐水,现要测量盐水的密度,请说出你的办法并写出密度的表达式四、作图题(每题4分,共8分)25.如下图所示,在光滑斜面上有一块重500 N的均匀石块,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推力200 N,试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受到的推力和重力.26.在下图中画出能观察到P点像的范围.五、计算题(每题7分,共14分)27.某些工程要经常应用爆破技术,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96 cm长的引火线,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点火,引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 cm/s,点火者点引火线以后,以5 m/s的速度跑离爆炸地点,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500 m远的安全地区?28.两金属的密度分别为ρ1和ρ2,取质量相同的这两种金属做成合金,假设这两种金属在混合过程中,体积不变,试证明该合金的密度为2ρ1ρ2/(ρ1+ρ2)参考答案一、1.cm mm mμm2.东西3.m/s km/h运动快慢204.响度音调5.不会酒精的熔点低6.45°7.放大镜虚一倍焦距以内8.右350.8偏大9.101010.相互形状11.压力588竖直向下人二、12.C13.B14.C15.C16.D17.D18.C19.D20.C21.D三、22.当气温升高时,球内气体的体积增大,液柱降低;当气温降低时,球内气体的体积减小,液柱升高,因此,这种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3.方法一:太阳光通过凸透镜的地面上呈现清晰光斑时,镜到光斑的距离为焦距.方法二:点燃的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像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倍的焦距.24.方法:(1)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2)用天平称出烧杯及其中一定量水的总质量m2,并在水面处做记号;(3)烧杯内水的质量m水=m2-m1;(4)用天平称出烧杯与其中装入和水体积相同的盐水的质量m3;(5)烧杯中盐水的质量m盐=m3-m1;(6)利用ρ=m/V,算出烧杯中盐水的体积V盐=V水=m水/ρ水=( m2-m1)/ρ水(7)盐水的密度为ρ盐=m盐/V盐=ρ水(m3-m1)/( m2-m1)四、25.略26.略五、27.引火线燃烧完的时间为t=s/v=96 cm/0.8 cm/s=120 s (3分)人在爆炸前能跑的距离为s=v t=5 m/s×120 s=600 m (3分)600 m>500 m 所以他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500 m远的安全地区.(1分) 28.由m1=ρ1V1得V1=m1/ρ 1 (2分)m= m1+m2 =2m1m2=ρ2V2得V2=m2/ρ2=m1/ρ 2 (2分)所以合金的密度ρ=m/V=2m1/(m1/ρ1+ m1/ρ2) (2分)化简得:ρ=2ρ1ρ2/(ρ1+ρ2).(1分)。
初二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一、填空题1、用头顶足球,球飞走了,这是由于对作用的结果;头感到痛,这是由于对作用的结果;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2、力的作用效果是:①可以改变物体的;②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下列现象中,属于力的作用效果是①,力的作用效果是②。
(a)人坐沙发,沙发凹陷(b)汽车匀速转弯(c)运动员拉弓(d)用头将足球顶起(e)马拉车加速前进(f)用手将钢锯条弄弯3、通过关开门这一事实,力的作用效果是力的、、和决定的,这三者叫力的。
4、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实验室中测量力的常用仪器是,它是根据原理制成的。
5、物体在月球表面上所受到的引力约为地球表面上的1/6,质量是60㎏的宇航员在地球上的重力是N;在月球上质量是㎏,重力是N。
6、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方向,并,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7、F1和F2是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是它们的合力。
(1)、如果F1=10N,方向向北,合力F=8 N,方向向南,F2= N,则方向向(2)、如果F2=6N,合力F=18 N,方向都向北,则F1= N,方向向。
8、叫压力;压强。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9、“刀不快,石上磨”是为了使用刀时,从而达到的目的;而坦克安装覆带是为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压强。
10、一个人双脚站立和单脚站立相比较,对地面的压力之比是,受力面积之比是,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是。
若一块方砖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将其沿图1所示的虚线切去1/2,则剩余砖对地面的压力,压强。
11、甲、乙两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对地面压强相等,甲、乙两物的密度之比是1:2,则它们的底面积之比是_______,对地的压力之比是_______。
12、测量液体压强的仪器叫,而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常见的气压计有气压计和气压计。
13、叫连通器。
试举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的实例三个、、。
14、铡刀是_________杠杆(填“省力”或“费力”),其刀口非常锋利是为了增大_______,手柄的部分往往做的粗糙是为了增大____________。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1) 一、选择题1.函数y=35xx--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5B.x>3且x≠5C.x≥3D.x≥3且x≠5 2.由下列线段组成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7,24,25 B.4,5,41C.3,5,4 D.4,5,6 3.下列关于平行四边形的命题中,错误的是()A.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下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跳高运动员最近几次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甲乙丙丁平均数()cm183183183183方差 5.7 3.5 6.78.6要从中选择一名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去参加比赛,应该选择()A.甲B.乙C.丙D.丁5.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长为10cm,连结矩形各边中点E、F、G、H得四边形EFGH,则四边形EFGH的周长为()cm.A.20 B.202C.203D.256.如图,已知E为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BC上一点,且∠DAE=∠B=80º,那么∠CDE的度数为()A.20º B.25º C.30º D.35º7.如图,在△ABC中,BC=2∠C=45°,若D是AC的三等分点(AD>CD),且AB =BD ,则AB 的长为( )A .2B .5C .3D .528.一条公路旁依次有A 、B 、C 三个村庄,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从A 村、B 村同时出发前往C 村,甲、乙之间的距离()km s 与骑行时间()t h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A 、B 两村相距8km ;②甲出发2h 后到达C 村;③甲每小时比乙我骑行8km ;④相遇后,乙又骑行了15min 或45min 时两人相距2km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二、填空题9.若13x 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10.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已知4OA =,菱形ABCD 的面积为24,则BD 的长为______.11.如图,两个较大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225、289,则字母A 所代表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12.如图,在矩形ABCD 中,点E 在AD 上,且EC 平分BED ∠,若1AB =,45EBC ∠=︒,则DE 的长为__________.13.已知一次函数y x b =-+的图象过点()8,2,那么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 14.若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 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则原四边形的对角线AC 、BD 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顶点O 为坐标原点,顶点A ,C 分别在x 轴和y 轴上,OA =4,OC =3,D 为AB 边的中点,E 是OA 边上的一个动点,当△CDE 的周长最小时,则点E 的坐标为_____.16.如图,∠ABD =∠BDC =90°,AB =12,BC =8,CD =10A 与点D 重合,折痕为HG ,则线段BH 的长为___.三、解答题17.计算:(1)218×12﹣24;(2)48÷3﹣12×12+24. 18.如图,在甲村到乙村的公路一旁有一块山地正在开发.现A 处需要爆破,已知点A 与公路上的停靠站B ,C 的距离分别为400 m 和300 m ,且AC ⊥AB .为了安全起见,如果爆破点A 周围半径260 m 的区域内不能有车辆和行人,问在进行爆破时,公路BC 段是否需要暂时封闭?为什么?19.如图,4×10长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 ,B ,E ,F 都在格点上,按下列要求作图,使得所画图形的顶点均在格点上. (1)在图中画出以AB 为边的正方形ABCD ;(2)在图中画出以EF 为边的等腰三角形EFG ,且△EFG 的周长为1010+; (3)在(1)(2)的条件下,连接CG ,则线段CG 的长为 .20.如图,在ABCD 中,两条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O ,并且6BD =,8AC =,5BC =.(1)AC 与BD 有什么位置关系?为什么?(2)四边形ABCD 是菱形吗?为什么?21.阅读材料:规定初中考试不能使用计算器后,小明是这样解决问题的:已知a 23+,求2281a a -+的值.他是这样分析与解的:∵a 23+2323(23)(23)-=+-, ∴23a -= ∴2(2)3,a -= 2443a a -+=∴241a a -=-, ∴2281a a -+=2(24)1a a -+=2(1)11⨯-+=-.请你根据小明的分析过程,解决如下问题:(1)若a 21-,直接写出2481a a -+的值是 . (21315375121119+++++ 22.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活动,某校成立了篮球课外兴趣小组,计划购买一批篮球,需购买A 、B 两种不同型号的篮球共300个.已知购买3个A 型篮球和2个B 型篮球共需340元,购买2个A 型篮球和1个B 型篮球共需要210元.(1)求购买一个A 型篮球、一个B 型篮球各需多少元?(2)若该校计划投入资金W 元用于购买这两种篮球,设购进的A 型篮球为t 个,求W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3)学校在体育用品专卖店购买A 、B 两种型号篮球共300个,经协商,专卖店给出如下优惠:A 种球每个降价8元,B 种球打9折,计算下来,学校共付费16740元,学校购买A 、B 两种篮球各多少个?23.如图,矩形ABCD 中,AB=4,AD=3,∠A 的角平分线交边CD 于点E .点P 从点A 出发沿射线AE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Q 为AP 的中点,过点Q 作QH ⊥AB 于点H ,在射线AE 的下方作平行四边形PQHM (点M 在点H 的右侧),设P 点运动时间为秒.(1)直接写出的面积(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当点M 落在BC 边上时,求的值.(3)在运动过程中,整个图形中形成的三角形是否存在全等三角形?若存在,请写出所有全等三角形,并求出对应的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不能添加辅助线). 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28y x =+与x 轴交于点A,与y 轴交于点B,过点B 的直线x 轴于点C ,且AB=BC .(1)求直线BC 的表达式(2)点P 为线段AB 上一点,点Q 为线段BC 延长线上一点,且AP=CQ,PQ 交x 轴于点P ,设点Q 的横坐标为m ,求PBQ ∆的面积(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3)在(2)的条件下,点M 在y 轴的负半轴上,且MP=MQ ,若45BQM ︒∠=求点P 的坐标.25.如图,Rt △CEF 中,∠C =90°,∠CEF ,∠CFE 外角平分线交于点A ,过点A 分别作直线CE ,CF 的垂线,B ,D 为垂足.(1)∠EAF = °(直接写出结果不写解答过程);(2)①求证: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②若BE =EC =3,求DF 的长.(3)如图(2),在△PQR 中,∠QPR =45°,高PH =5,QH =2,则HR 的长度是 (直接写出结果不写解答过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根据二次根式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不等式,求解不等式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得:x﹣3≥0且x﹣5≠0,解得x≥3且x≠5.∴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3且x≠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和分式由意义的条件,理解二次根式和分式由意义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2.D解析:D【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72+242=625=252,∴能够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42+52412,∴能够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32+42=52,∴能够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42+52≠62,∴不能够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3.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一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正确;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可得结论;B. 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错误;如:等腰梯形;C. 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正确,由题意可以证明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正确,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可得结论.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属于中考基础题.4.B解析:B【解析】【分析】首先比较出甲、乙、丙、丁四名跳高运动员最近几次选拔赛成绩的方差的大小关系,然后根据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判断出应该选择谁参加比赛即可.【详解】解:因为3.5<5.7<6.7<8.6,所以乙最近几次选拔赛成绩的方差最小,所以要从中选择一名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去参加比赛,应该选择乙.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方差的含义和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5.A解析:A【分析】连接BD,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易得四边形EFGH的各边长等于矩形对角线的一半,而矩形对角线相等,从而算出周长即可.【详解】连接BD,∵H、G是AD与CD的中点,∴HG是△ACD的中位线,∴HG=1AC=5cm,同理EF=5cm,2∵四边形ABCD是矩形,∴根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即BD=AC=10cm,∵H、E是AD与AB的中点,∴EH是△ABD的中位线,∴EH=1BD=5cm,同理FG=5cm,2∴四边形EFGH的周长为20cm.故选A.【点睛】熟练掌握矩形对角线相等和三角形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6.C解析:C【解析】【分析】依题意得出AE=AB=AD,∠ADE=50°,又因为∠B=80°故可推出∠ADC=80°,∠CDE=∠ADC-∠ADE,从而求解.【详解】∵AD∥BC,∴∠AEB=∠DAE=∠B=80°,∴AE=AB=AD,在三角形AED中,AE=AD,∠DAE=80°,∴∠ADE=50°,又∵∠B=80°,∴∠ADC=80°,∴∠CDE=∠ADC-∠ADE=30°.故选:C.【点睛】考查菱形的边的性质,同时综合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得∠ADE的度数.7.B解析:B【解析】【分析】作BE ⊥AC 于E ,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可得AE =DE ,根据∠C =45°,得出∠EBC =180°-∠C -∠BEC =180°-45°-90°=45°,可得BE =CE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E =BE =2,根据D 是AC 的三等分点得出AE =DE =121233AC AC ⨯==CD ,求出CD =1,利用勾股定理2222215AB BE AE =+=+=即可.【详解】解:作BE ⊥AC 于E ,∵AB =BD ,∴AE =DE ,∵∠C =45°,∴∠EBC =180°-∠C -∠BEC =180°-45°-90°=45°,∴BE =CE ,在Rt △BEC 中,∴()22222+222BE CE CE BC ===,∴CE =BE =2,∵D 是AC 的三等分点, ∴CD =13AC ,AD =AC -CD =1233AC AC AC -=, ∴AE =DE =121233AC AC ⨯==CD , ∴CE =CD +DE =2CD =2,∴CD =1,∴AE =1,在Rt △ABE 中,根据勾股定理2222215AB BE AE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三等分线段,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三等分线段是解题关键. 8.C解析:C【分析】由图像与纵轴的交点可得出A 、B 两地的距离;当s=0时,即为甲、乙相遇的时候,同理根据图像的拐点判断其他即可.【详解】解:由图像可知A 村、B 村相离8km ,故①正确;甲出发2h 后到达C 村,故②正确;当0≤t≤1时,易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s=-8t+8,故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快8km/h ,故③正确;当1≤t≤1.5时,函数图象经过点(1,0)(1.5,4)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s=kt+b则有:104 1.5k b k b =+⎧⎨=+⎩解得21k b =⎧⎨=⎩ ∴s=2t+1当s=2时,得2=2t+1,解得t=0.5<1,不符合题意,④错误.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和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解题的关键在于读懂图象,根据图像的信息进行解答.二、填空题9.1≥x 且3x ≠【解析】【分析】根据分母不等于0,且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列式求解即可.【详解】由题意得10x -≥且30x -≠解得1≥x 且3x ≠故答案为:1≥x 且3x ≠【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有意义时字母的取值范围,代数式有意义时字母的取值范围一般从几个方面考虑:①当代数式是整式时,字母可取全体实数;②当代数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③当代数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10.A解析:6【解析】【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AC =8,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可求解.【详解】解:∵四边形ABCD 为菱形;∴AC =2OA =8,12ABCD S AC BD =⋅菱形, ∴12482BD =⨯⨯, ∴BD =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记菱形面积的两种表示法:(1)底乘高,(2)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本题运用的是第二种.11.E解析:8【解析】【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由正方形PQED 的面积和正方形PRQF 的面积分别表示出PR 的平方及PQ 的平方,又三角形PQR 为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求出QR 的平方,即可求小正方形的边长.【详解】如图,∵正方形PQED 的面积等于225,∴即PQ 2=225,∵正方形PRGF 的面积为289,∴PR 2=289,又△PQR 为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得:PR 2=PQ 2+QR 2,∴QR 2=PR 2−PQ 2=289−225=64,∴QR=8,即字母A 所代表的正方形的边长为8.【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关键.12.D21【分析】由矩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DEC =∠ECB =∠BEC ,推出BE =BC ,求得 AE =AB =1,然后依据勾股定理可求得BC 的长;【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 ∥BC ,∴∠DEC =∠BCE ,∵EC 平分∠DEB ,∴∠DEC =∠BEC ,∴∠BEC =∠ECB ,∴BE =BC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 =90°,AD BC =∵∠ABE =45°,∴∠ABE =∠AEB =45°,∴AB =AE =1,由勾股定理得:BE ==,∴BC =AD =BE, ∴1DE AD AE =-,1.【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证出BE =BC 是解题的关键.13.10y x =-+【分析】用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把()8,2代入y x b =-+得82b -+=,解得10b =,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10y x =-+.故答案为10y x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14.A解析:AC BD =【分析】如下图,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定理,可得AG=EF=12AC ,GF=AE=12BD ,再根据菱形四条边相等的性质,可得出AC 与BD 的关系.【详解】如下图,点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点E、F是AB、BC的中点∴EF=12AC同理可得:AG=EF=12AC,GF=AE=12BD∵要使得四边形HEFG是菱形,则HE=EF=FG=GH ∴只需AC=BD即可故答案为:AC=BD【点睛】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和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解题关键是得出AG=EF=12 AC,GF=AE=12 BD.15.(,0)【分析】作点D关于x轴对称点F,根据题意求出D点的坐标,从而得到F点的坐标,同时连接CF,则CF与x轴的交点即为所求E点,此时满足△CDE的周长最小,利用CF的解析式求解即可.【详解】解析:(83,0)【分析】作点D关于x轴对称点F,根据题意求出D点的坐标,从而得到F点的坐标,同时连接CF,则CF与x轴的交点即为所求E点,此时满足△CDE的周长最小,利用CF的解析式求解即可.【详解】解:作点D关于x轴对称点F,如图,∵四边形OABC 是矩形,∴OC =BD =3,点C 的坐标为()0,3,∵D 为AB 边的中点,∴AD =32, ∵OA =4,∴D 点的坐标为34,2⎛⎫ ⎪⎝⎭,则F 点的坐标为34,2⎛⎫- ⎪⎝⎭,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EF =ED ,∴C △CDE =CD +CE +DE =CD +CE +EF ,其中CD 为定值,当CE +EF 值最小时,△CDE 周长最小,此时点C ,E ,F 三点共线,设直线CF 的解析式为:()0y kx b k =+≠,将()0,3和34,2⎛⎫- ⎪⎝⎭代入解析式得: 3342b k b =⎧⎪⎨+=-⎪⎩,解得:983k b ⎧=-⎪⎨⎪=⎩, ∴直线CF 的解析式为:938y x =-+, 令0y =,得:9308x -+=, 解得:83x =, ∴点E 坐标(83,0), 故答案为:803⎛⎫ ⎪⎝⎭,.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与轴对称的综合运用,理解最短路径的求解方法,熟悉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是解题关键.16.5【分析】在Rt△BDC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出BD,根据翻折变换可得AH=HD,在Rt△BDH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答案.【详解】解:在Rt△BDC中,∵BC=8,CD=2,∴BD=,由题意,得解析:5【分析】在Rt△BDC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出BD,根据翻折变换可得AH=HD,在Rt△BDH中由勾股定理可得答案.【详解】解:在Rt△BDC中,∵BC=8,CD=∴BD=由题意,得AH=HD,设BH=x,则AH=12﹣x=HD,在Rt△BDH中,由勾股定理得,HB2+BD2=HD2,即x2)2=(12﹣x)2,解得x=5,即HB=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勾股定理.掌握翻折变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7.(1);(2)【分析】(1)先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然后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计算法则求解即可;(2)先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然后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计算法则求解即可.【详解】解:(1)解析:(1)2)4【分析】(1)先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然后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计算法则求解即可;(2)先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化简,然后根据二次根式的混合计算法则求解即可.【详解】解:(1)===(22=4=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二次根式的化简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相关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8.需要封闭,理由见解析【分析】过作于 先求解 再利用等面积法求解 再与260比较,可得答案.【详解】解:过作于所以进行爆破时,公路BC 段需要暂时封闭.【点睛】解析:需要封闭,理由见解析【分析】过A 作AK BC ⊥于,K 先求解,BC 再利用等面积法求解,AK 再与260比较,可得答案.【详解】解:过A 作AK BC ⊥于,K,400,300,AB AC AB AC22500,BC AB AC11,AB AC BC AK22AK300400500,240,AK240260,所以进行爆破时,公路BC段需要暂时封闭.【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利用等面积法求解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掌握“等面积法求解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解题的关键.19.(1)见解析;(2)见解析;(3)【解析】【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判定画出以AB为边的正方形ABCD即可;(2)画出以EF为边的等腰三角形EFG,且△EFG的周长为等腰三角形即可;(3)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35【解析】【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判定画出以AB为边的正方形ABCD即可;(2)画出以EF为边的等腰三角形EFG,且△EFG的周长为1010(3)由勾股定理求出CG即可.【详解】解:(1)如图,所作正方形ABCD即为以AB为边的正方形ABCD;(2)如图,所作△EFG即为以EF为边的等腰三角形EFG,且△EFG的周长为1010+(3)如图,CG22+512【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应用与设计,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根据GE=GF=5画出等腰三角形.20.(1)AC⊥BD,证明见解析;(2)四边形ABCD是菱形,见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OC, OB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求出∠BOC=90,可得AC与BD的位置关系;(解析:(1)AC⊥BD,证明见解析;(2)四边形ABCD是菱形,见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OC,OB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求出∠BOC=90︒,可得AC与BD的位置关系;(2)菱形的判定方法: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可得答案.【详解】解:(1)AC⊥BD;理由如下:在ABCD中,132==OB BD,142OC AC==∵22291625+=+==OB OC BC∴∠BOC=90︒∴AC⊥BD.(2)四边形ABCD是菱形∵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已知),AC⊥BD(已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条件证出BO2+CO2=CB2.21.(1)5;(2)5.【解析】【详解】试题分析: 根据平方差公式,可分母有理化,根据整体代入,可得答案.试题解析:(1)∵a=,∴4a2-8a+1=4×()2-8×()+1=5;(2)解析:(1)5;(2)5.【解析】【详解】试题分析: 根据平方差公式,可分母有理化,根据整体代入,可得答案.试题解析:(1)∵, ∴4a 2-8a+1)2-8×)+1=5;(2)原式=12×=12×) =12×10=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母有理化,利用分母有理化化简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1)一个A 型篮球为80元,一个B 型篮球为50元;(2)函数解析式为:;(3)A 型篮球120个,则B 型篮球为180个.【分析】(1)设一个A 型篮球为x 元,一个B 型篮球为y 元,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求 解析:(1)一个A 型篮球为80元,一个B 型篮球为50元;(2)函数解析式为:()30150000300W t t =+≤≤;(3)A 型篮球120个,则B 型篮球为180个.【分析】(1)设一个A 型篮球为x 元,一个B 型篮球为y 元,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得; (2)A 型篮球t 个,则B 型篮球为()300t -个,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即可得; (3)根据A 型篮球与B 型篮球的优惠政策求出单价,然后代入(2)解析式中求解即可得.【详解】解:(1)设一个A 型篮球为x 元,一个B 型篮球为y 元,根据题意可得:323402210x y x y +=⎧⎨+=⎩, 解得:8050x y =⎧⎨=⎩,∴一个A 型篮球为80元,一个B 型篮球为50元;(2)A 型篮球t 个,则B 型篮球为()300t -个,根据题意可得:()()805030030150000300W t t t t =+-=+≤≤,∴函数解析式为:()30150000300W t t =+≤≤;(3)根据题意可得:A 型篮球单价为()808-元,B 型篮球单价为500.9⨯元,则()()16740808500.9300t t =-+⨯⨯-,解得:120t =,300180t -=,∴A 型篮球120个,则B 型篮球为180个. 【点睛】题目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及一次函数的应用,理解题意,列出相应方程是解题关键.23.(1);(2);(3)存在,如图2(见解析),当时,;如图3(见解析),当时,;如图4(见解析),当时,. 【分析】(1)先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再根据矩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从而可得是解析:(1);(2);(3)存在,如图2(见解析),当时,;如图3(见解析),当时,;如图4(见解析),当时,.【分析】(1)先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再根据矩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从而可得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H 的长,最后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 (2)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从而可得,再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是的中位线,从而可得,然后与(1)所求的建立等式求解即可得;(3)分①当点H 是AB 的中点时,;②当点Q 与点E 重合时,;③当时,三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得.【详解】 (1)由题意得:,点Q 为AP 的中点,,四边形ABCD 是矩形,,是BAD的角平分线,,,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的面积为;(2)如图1,四边形PQHM是平行四边形,,点M在BC边上,,点Q为AP的中点,是的中位线,,由(1)知,,则,解得;(3)由题意,有以下三种情况:①如图2,当点H是AB的中点时,则,四边形PQHM是平行四边形,,,在和中,,由(2)可知,此时;②如图3,当点Q与点E重合时,在和中,,,,则,解得;③如图4,当时,四边形ABCD是矩形,四边形PQHM是平行四边形,,,在和中,,,,在中,,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在中,,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由得:,解得;综上,如图2,当时,;如图3,当时,;如图4,当时,.【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较难的是题(3),依据题意,正确分三种情况讨论并画出图形是解题关键.24.(1)y=-2x+8;(2)S=16m-2m2;(3)(-2,4)【解析】【分析】(1)先求出点A,点B坐标,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点C坐标,由待定系数法可求BC 的解析式;(2)过点P作PG解析:(1)y=-2x+8;(2)S=16m-2m2;(3)(-2,4)【解析】【分析】(1)先求出点A,点B坐标,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点C坐标,由待定系数法可求BC 的解析式;(2)过点P作PG⊥AC,PE∥BC交AC于E,过点Q作HQ⊥AC,由“AAS”可证△AGP≌△CHQ,可得AG=HC=m-4,PG=HQ=2m-8,由“AAS”可证△PEF≌△QCF,可得S△PEF=S△QCF,即可求解;(3)如图2,连接AM,CM,过点P作PE⊥AC,由“SSS”可证△APM≌△CQM,△ABM≌△CBM,可得∠PAM=∠MCQ,∠BQM=∠APM=45°,∠BAM=∠BCM,由“AAS”可证△APE≌△MAO,可得AE=OM,PE=AO=4,可求m的值,可得点P的坐标.【详解】解:(1)∵直线y=2x+8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点B(0,8),点A(-4,0)∴AO=4,BO=8,∵AB=BC,BO⊥AC,∴AO=CO=4,∴点C(4,0),设直线BC解析式为:y=kx+b,由题意可得:804bk b=⎧⎨=+⎩,解得:28kb=-⎧⎨=⎩,∴直线BC解析式为:y=-2x+8;(2)如图1,过点P作PG⊥AC,PE∥BC交AC于E,过点Q作HQ⊥AC,设△PBQ的面积为S,∵AB=CB,∴∠BAC=∠BCA,∵点Q横坐标为m,∴点Q(m,-2m+8)∴HQ=2m-8,CH=m-4,∵AP=CQ,∠BAC=∠BCA=∠QCH,∠AGP=∠QHC=90°,∴△AGP≌△CHQ(AAS),∴AG=HC=m-4,PG=HQ=2m-8,∵PE∥BC,∴∠PEA=∠ACB,∠EPF=∠CQF,∴∠PEA=∠PAE,∴AP=PE,且AP=CQ,∴PE=CQ,且∠EPF=∠CQF,∠PFE=∠CFQ,∴△PEF≌△QCF(AAS)∴S△PEF=S△QCF,∴△PBQ的面积=四边形BCFP的面积+△CFQ的面积=四边形BCFP的面积+△PEF的面积=四边形PECB的面积,∴S=S△ABC-S△PAE=12×8×8-12×(2m-8)×(2m-8)=16m-2m2;(3)如图2,连接AM,CM,过点P作PE⊥AC,∵AB=BC,BO⊥AC,∴BO是AC的垂直平分线,∴AM=CM,且AP=CQ,PM=MQ,∴△APM≌△CQM(SSS)∴∠PAM=∠MCQ,∠BQM=∠APM=45°,∵AM=CM,AB=BC,BM=BM,∴△ABM≌△CBM(SSS)∴∠BAM=∠BCM,∴∠BCM=∠MCQ,且∠BCM+∠MCQ=180°,∴∠BCM=∠MCQ=∠PAM=90°,且∠APM=45°,∴∠APM=∠AMP=45°,∴AP=AM,∵∠PAO+∠MAO=90°,∠MAO+∠AMO=90°,∴∠PAO=∠AMO,且∠PEA=∠AOM=90°,AM=AP,∴△APE≌△MAO(AAS)∴AE=OM,PE=AO=4,∴2m-8=4,∴m=6,∴P(-2,4).【点睛】本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添加恰当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本题的关键.25.(1)45;(2)①见解析;②DF的长为2;(3)【分析】(1)根据平角的定义得到∠DFE+∠BEF=360°﹣90°=27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AFE=DFE,∠AEF=BEF,求得∠解析:(1)45;(2)①见解析;②DF的长为2;(3)15 7【分析】(1)根据平角的定义得到∠DFE+∠BEF=360°﹣90°=27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AFE=12∠DFE,∠AEF=12∠BEF,求得∠AEF+∠AFE=12(∠DFE+∠BEF),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①作AG⊥EF于G,如图1所示:则∠AGE=∠AGF=90°,先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再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B=AD,即可得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②设DF=x,根据已知条件得到BC=6,由①得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求得BC=CD=6,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E=EG=3,同理,GF=DF=x,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得到结论;(3)把△PQH沿PQ翻折得△PQD,把△PRH沿PR翻折得△PRM,延长DQ、MR交于点G,由(1)(2)得:四边形PMGD是正方形,MR+DQ=QR,MR=HR,DQ=HQ=2,得出MG=DG=MP=PH=6,GQ=4,设MR=HR=a,则GR=6﹣a,QR=a+2,在Rt△GQR 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详解】解:(1)∵∠C=90°,∴∠CFE+∠CEF=90°,∴∠DFE+∠BEF=360°﹣90°=270°,∵AF平分∠DFE,AE平分∠BEF,∴∠AFE=12∠DFE,∠AEF=12∠BEF,∴∠AEF +∠AFE =12(∠DFE +∠BEF )=12⨯270°=135°,∴∠EAF =180°﹣∠AEF ﹣∠AFE =45°, 故答案为:45;(2)①作AG ⊥EF 于G ,如图1所示:则∠AGE =∠AGF =90°, ∵AB ⊥CE ,AD ⊥CF , ∴∠B =∠D =90°=∠C , ∴四边形ABCD 是矩形,∵∠CEF ,∠CFE 外角平分线交于点A , ∴AB =AG ,AD =AG , ∴AB =AD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②设DF =x , ∵BE =EC =3, ∴BC =6,由①得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BC =CD =6,在Rt △ABE 与Rt △AGE 中,AB AGAE AE=⎧⎨=⎩ , ∴Rt △ABE ≌Rt △AGE (HL ), ∴BE =EG =3, 同理,GF =DF =x ,在Rt △CEF 中,EC 2+FC 2=EF 2, 即32+(6﹣x )2=(x +3)2, 解得:x =2, ∴DF 的长为2; (3)解:如图2所示:把△PQH沿PQ翻折得△PQD,把△PRH沿PR翻折得△PRM,延长DQ、MR交于点G,由(1)(2)得:四边形PMGD是正方形,MR+DQ=QR,MR=HR,DQ=HQ=2,∴MG=DG=MP=PH=5,∴GQ=3,设MR=HR=a,则GR=5﹣a,QR=a+2,在Rt△GQR中,由勾股定理得:(5﹣a)2+32=(2+a)2,解得:a=157,即HR=157;故答案为:157.【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矩形的判定、翻折变换的性质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带有答案一、选择题国庆节我校举办的“最美中国”创意绘图比赛中,有位同学绘制了我国十大特色粽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特色粽子与所在省区全称及简称对应正确的是()A.白粽粑—贵州省—黔B.豆沙粽—河南省—豫C.包谷粑粽—湖北省—冀D.奶皮子粽—内蒙古自治区—内2.烧肉粽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是()A.太原B.徐州C.福州D.厦门“漫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漫步路线是走“胡线”(“胡线”即“胡焕庸线”)。
该路线分为四个地段:东北段(于林草交汇处穿行)、山西段(混搭的历史舞台)、陕西段(古老的地名串起乡情)、西南段(寻找人与自然的多样性)。
阅读左下图我国人口分布图、右下图走“胡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所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A.黑河–昆明B.黑河–腾冲C.漠河–腾冲D.漠河–南宁4.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主要表现为()A.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小B.干旱地区人口密度大C.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D.山地地区人口密度大5.走“胡线”的四个地段区域差异显著,其中最能体现“民族百花园”的地段是()A.东北段B.山西段C.陕西段D.西南段地理界线两侧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图左为我国重要地理界线分布图,图右为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关于左图中四条地理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线以西为重要水田农业区B.乙线以东为人口分布稀疏区C.丙线以东为地势第一级阶梯D.丁线以南主要为我国湿润区7.根据右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①高原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①山地比重大,主要分布在左图中丁线以南①平原比重小,主要分布在左图中丙线以东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大学生小强在暑假期间骑自行车旅行,路线如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少数民族集中地区,这些少数民族最可能是()①回族①蒙古族①傣族①壮族①维吾尔族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9.在旅行的终点能看到的当地的民俗风情是()A.手鼓舞B.摔跤C.孔雀舞D.跳板10.一路上,小强依次看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越来越高B.降水越来越少C.海拔越来越高D.人口越来越少2023年1月19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公布:陕西省深入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长江保护修复、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三场攻坚战,2022年全省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一、耐心填一填
1.一定,一定不; 2.50°; 3.40°; 4.HL ;
5.∠A=∠D ,∠B=∠C(答案不惟一); 6.5; 7.正确;
8.8 ; 9. .长方形、角、等边三角形,圆;圆;
10.解析:∵PC ∥OA ,∠AOP=∠BOP=15°,
∴∠BCP=30°.
过点P 作PM ⊥OB 于点M ,
∴在Rt △PCM 中,PM=2.
又∵OP 平分∠AOB ,PQ ⊥OA ,
∴PQ=PM=2.
答案:2
11.解析:如图所示.
∵AD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
∴AB=AC ,∴∠BAC=2∠BAD .
在Rt △ABD 中,∵AB=2AD ,
∴∠B=30°,∴∠BAD=60°,
∴∠BAC=120°,
∴△ABC 中最大一个内角的度数为120°.
答案:120°
12.解析:如图所示.
设AD=DC=x ,BC=y , 由题意得 或
解得 或
当时,等腰三角形的三边为8,8,17,
显然不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当时,等腰三角形的三边为14,14,5,
∴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5.
答案:5
提示:①分情况讨论;①考虑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二、精心选一选
1.D 2.C 3.D 4.C 5.A 6.C 7.C 8. C 解析:由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判断只有第二个标志不是轴对称图形.
9.B 解析:由题意可知,原△ABC的三个顶点坐标的横坐标与新△ABC•的三个顶点横坐标互为相反
数,而纵坐标不变,故选B.
提示: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同的两个点关于y轴对称.
10.B 解析:∵P1(a-1,5)和P2(2,b-1)关于x轴对称.
∴∴a=3,b=-4.
∴(a+b)2005=(3-4)2005=-1.
提示:由两点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规律可知a与b的值.
11.D 解析:如图所示.
∵△AC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AB=∠B=45°.
在Rt△CAD中,∵CD=AD,
∴∠CAD=30°,
∴∠DAB=45°-30°=15°.
提示: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则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为30°.
12.D 解析:如图所示.
∵PQ⊥MN且平分MN,
∴△MPQ≌△NPQ,
∴MP=NP,∴∠MPQ=∠NPQ.
∴A,B,C都正确,故选D.
提示:由题意可知PQ是MN的垂直平分线,不难推出答案.
13.A 解析:连结AP.
∵PR⊥AB于R,PS⊥AC于S,且PR=PS,
∴点P在∠A的平分线上,
∴∠PAQ=30°.
又∵AQ=PQ,∴∠PAQ=∠APQ=30°,
∴∠PAQ=60°,
∵△ABC是等边三角形,∴∠B=60°,
∴∠B=∠PQS.
又∵∠BRP=∠QSP=90°,PR=PS,
∴△BRP≌△QSP.
∵∠A=∠PQS=60°,∴PQ∥AR.
∵AP=AP,PR=PS,∠PRA=∠PSA=90°,
∴△PRA≌△PSA,∴AR=AS.
三、用心想一想
1.略.
2.证明:(1)在和△CDE中,
∴△ABF≌△CDE(HL).
∴.
(2)由(1)知∠ACD=∠CAB,
∴AB∥CD.
3.合理.因为他这样做相当于是利用“SSS”证明了△BED≌△CGF,所以可得∠B=∠C.4.此时轮船没有偏离航线.画图及说理略.
5.(1)△EAD≌△,其中∠EAD=∠,;
(2);
(3)规律为:∠1+∠2=2∠A.
6.7cm或11cm
7.关系:DE=DB,
∵CD=CE,
∴∠E=∠EDC,
又∵∠ACB=60°,
∴∠E=30°,
又∵∠DBC=30°,
∴∠E=∠DBC,
∴DB=DE
8.(1)①③或②③
(2)已知①②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
证:先证△EBO≌△DCO.得OB=OC,得∠DBC=∠ECB.
∴∠ABC=∠ACB.即△ABC是等腰三角形
9.(1)△DEF是等边三角形,
提示证△ADF≌△BED≌△CFE.即得△DEF是等边三角形(2)AD=BE=CF成立.证略.
10.解析:∵BO平分∠ABC,∴∠ABO=∠OBC.
又∵EF∥BC,∠EOB=∠OBC,
∴∠ABO=∠EOB,∴OE=BE.
同理可得CF=OF.
∵BE=3,CF=2,∴EF=EO+OF=5.
提示:利用等角对等边将EO,FO分别转化成BE和CF.
11.解析:CE=CF=GB.
理由:(1)∵∠ACB=90°,
∴∠BAC+∠ABC=90°.
∵CD⊥AB,∴∠ACD+∠CAD=90°.
∴∠ACD=∠ABC.
∵AE平分∠BAC,∴∠BAE=∠CAE.
∵∠CEF=∠BAE+∠ABC,
∠CEF=∠CAE+∠ACD,
∴∠CEF=∠CFE,∴CE=CF(等角对等边).
(2)如答图,过E作EH⊥AB于H.
∵AE平分∠BAC,EH⊥AB,EC⊥AC.
∴EH=EC(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EH=EC,∴EH=CF.
∵FG∥AB,∴∠CGF=∠EBH.∵CD⊥AB,EH⊥AB,∴∠CFG=∠EHB=90°.在Rt△CFG和Rt△EHB中,
∠CGF=∠EBH,∠CFG=∠EHB,CF=EH,
∴Rt△CFG≌Rt△EHB.
∴CG=EB,∴CE=GB.
∴CE=CF=GB.
12.解析:如答图所示,延长CD交AB的延长线于点F.∵AD平分∠CAB,∴∠1=∠2.
又∵AD⊥CF,∴∠ADC=∠ADF=90°,
又∵AD=AD,∴△ACD≌△AFD.
∴CD=DF=CF.
∵∠ABC=90°,∴∠2+∠AEB=90°.
又∵∠D=90°,∴∠3+∠CED=90°.
∵∠AEB=∠CED,∴∠3=∠2,
在Rt△ABE和Rt△CBF中,
∠2=∠3,AB=BC,
∴Rt△ABE≌Rt△CBF.
∴AE=CF,∴CD=AE.
提示:本题不易直接寻找CD与AE的关系,故可通过第三条线段来沟通,•抓住线段AD的特征(既平分∠CAB,又与CD垂直),构造与△ACD全等的△ADF,易得CD=CF,再证CF=AE.
13.解析:AC=AB+BD.
理由:如答图所示.
在AC上截取AE=AB,连结DE,
∵AD平分∠BAE,∴∠1=∠2.
又∵AD=AD,∴△ABD≌△AED,
∴BD=DE,∠B=∠AED.
∵∠B=2∠C,
∴∠AED=2∠C=∠EDC+∠C,
∴∠EDC=∠C,
∴ED=EC,∴EC=BD,
∴AC=AE+EC=AB+BD.
提示:证明线段的和差问题,通常采用截取或延长的方法,本题中AD•是角平分线,故以AD 为公共边,在AC上截取AE=AB,构造△ADE≌△ADB,从而把BD转化成DE,再通过等角对等边证明DE=EC.
14.解析:∵∠BAD=90°,∠FAE=90°,
∴∠FAB+∠BAE=∠BAE+∠EAD,
∴∠FAB=∠EAD.
又∵∠ABF=∠ADE=90°,AD=AB,
∴Rt△ABF≌Rt△ADE,∴DE=BF.
提示: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出∠FAB=∠EAD,从而为证△ABF与△ADE•全等提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