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纶的性能和纺丝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93.59 KB
- 文档页数:3
氨纶的性能优良,具有伸长率大(400%一800%) 、弹性回复高聚酯型氨纶伸长为600%回弹率为98%;聚醚型氨纶伸为750%;回弹率为95%)、白度保持性好、耐疲劳性好、弹性模量低(0.11cN /dtex) 、密度小(1.O—1.39/cm)等特点。
此外,其纤度范围大,一般可达 22— 4778dtex;吸湿性较好,橡胶几乎不吸湿,而氨纶在2O、65%的相对湿度下,回潮率为1.1%,虽然比锦纶、棉、羊毛等纤维的回潮率小,但优于涤纶和丙纶的吸湿率。
氨纶织物对服装的适用范围很大,因此其织物穿着舒适,能适合身体各部位弯曲的需要。
使服装对身体的束缚力很小另外织物还有良好的防皱性、无褶绉性,皱折定型能力永久不变。
氨纶的耐化学性能好,一般说来优于橡胶弹性纤维。
聚醚型氨纶耐水解性较好,但耐光、耐热性较差;聚酯型氯纶耐碱、耐水解性稍差,耐光、耐热性较好氨纶能溶于强极性溶剂,因此氮纶织物在洗涤时应避免使用次氯酸钠型漂白剂。
氨纶织物染色性能较好,是第一种可以使用染料染色的弹性纤维,且可以使用所有类型的染料氨纶耐热性好,其软化点约200~C,分解温度为270~C,优于橡胶丝,在纤维中属于耐热性较好的品种。
另外氨纶还具有耐化学药品性和极好的耐油等特性。
2.氨纶的用途多以氨纶为纱芯,外包棉、毛、涤棉、腈纶、涤纶等非弹性纤维,制成各种包芯纱、包覆纱、合捻纱。
提供给纺织厂织造弹性织物的氨纶丝(纱 )有裸丝、包覆纱、包芯混纺纱及合捻纱。
氨纶织物主要用于制造各种运动衣、游泳衣、溜冰衣、高尔夫球衣等体育运动服;还有宇航服、飞行服、工作服等各种专用服装的束带紧身部分;妇女的紧身衣、健美服、内衣、胸罩、裤袜、束腰带、高弹袜、短筒袜、手套、夹克、裙子等女性用品;弹力灯心绒、弹力劳动布、弹力毛华达呢和毛花呢服装用料;家具、汽车座椅外裹装饰面料织物;医药方面作外科弹性绷带、皮管、人T器官材料等各种辅助器材设备等。
氨纶的用途很广,不同的国家对氨纶的用途各有偏重,欧美以游泳衣、紧身衣为主,亚洲以连裤袜、短袜为主。
氨纶纤维短纤维的熔融纺丝工艺研究氨纶纤维短纤维是一种具有优异弹性和耐磨性能的合成纤维,广泛应用于服装、医疗、体育用品等领域。
其熔融纺丝工艺是将氨纶原料加热熔化后通过纺丝装置形成连续丝束,然后经过拉伸、冷却等工序,最终获得所需的纤维。
在氨纶纤维短纤维的生产过程中,熔融纺丝工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氨纶纤维短纤维的熔融纺丝工艺进行研究和探讨。
首先,熔融纺丝工艺的关键是熔融纺丝装置的设计和使用。
熔融纺丝装置包括熔融槽、过滤装置和纺丝喷孔等组成部分。
熔融槽是将氨纶原料加热熔化的关键设备,其温度控制、加热方式和温度分布均影响纤维品质。
过滤装置的作用是去除纺丝过程中的杂质,确保纤维的纯净度。
纺丝喷孔的设计参数包括喷孔直径、布孔密度和气流等,这些参数对纤维的粗细和强度有较大影响。
因此,需要对熔融纺丝装置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调整,以获得满足要求的氨纶纤维短纤维。
其次,熔融纺丝过程中的拉伸和冷却工序也是影响纤维性能的重要环节。
拉伸的作用是为了使纤维拉伸成所需的线性结构,提高其强度和弹性。
冷却工序则是通过控制冷却速度来调控纤维结晶度和尺寸稳定性。
这两个工序的操作要求较为严格,需要根据纤维的要求进行合理的参数设置和温度控制,以确保纤维的质量。
另外,熔融纺丝工艺中的加工条件也对氨纶纤维短纤维的品质和性能有重要影响。
加工条件包括温度、拉伸速度、喷孔压力等。
温度是影响纤维熔融状态和流动性的关键因素,需要根据氨纶材料的特性和所需纤维性能进行选择和调节。
拉伸速度和喷孔压力是控制纤维宽度和长度分布的重要参数,需要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验证,以达到最佳效果。
此外,熔融纺丝过程中的纤维形态和结构也是研究的重点。
纤维形态主要包括纤维直径和长度分布、表面形态等。
纤维的直径分布对纤维的强度、柔软度和手感等性能有显著影响。
纤维的表面形态则与纤维的开口、耐久性等密切相关。
此外,纤维的结构也影响纤维的性能,如结晶度影响纤维的强度,结晶形态影响纤维的柔软度等。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交流学习,勿作商业用途氨纶的生产发展及应用特性氨纶(spandex)氨纶纤维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商品名称有莱克拉(Lycra、美国、英国、荷兰、加拿大、巴西)、尼奥纶(Neolon、日本)、多拉斯坦(Dorlastan、德国)等。
首先由德国Bayer公司于1937年研究成功,美国杜邦公司于1959年开始工业化生产。
目前已有近40个工厂、七行生产,年总产量约为10万吨左右,我国现有生产能力l万吨左右。
氨纶是一种合成纤维,组成物质含有85%以上组分的聚氨基甲酸酯。
氨纶纤维共有两个品种,一种是由芳香双异氨酸酶和含有羟基的聚酯链段的镶嵌共聚物(简称聚酯型氨纶),另一种是由芳香双异氰酸酯与含有羟基的聚醚链段镶嵌共聚物(简称聚醚型氨纶)。
氨纶纤维与弹力聚烯烃纤维和弹力复合纤维统称弹力纤维。
具有高断裂伸长(400%以上) 、低模量和高弹性回复率的合成纤维。
多嵌段聚氨酯纤维的中国商品名称。
又称弹性纤维。
氨纶具有高延伸性(500%~700%)、低弹性模量(200%伸长,0.04~0.12克/旦)和高弹性回复率(200%伸长,95%~99%)。
除强度较大外,其他物理机械性能与天然乳胶丝十分相似。
它比乳胶丝更耐化学降解,具有中等的热稳定性,软化温度约在200℃以上。
用于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的大多数染料和整理剂,也适用于氨纶的染色和整理。
氨纶耐汗、耐海水并耐各种干洗剂和大多数防晒油。
长期暴露在日光下或在氯漂白剂中也会退色,但退色程度随氨纶的类型而不同,差异很大。
氨纶纤维所以具有如此高的弹力是因为它的高分子链是由低熔点、无定型的"软"链段为母体和嵌在其中的高熔点、结晶的"硬"链段所组成。
柔性链段分子链间以一定的交联形成一定的网状结构,由于分子链间相互作用力小,可以自由伸缩,造成大的伸长性能。
刚性链段分子链结合力比较大,分子链不会无限制地伸长,造成高的回弹性。
氡纶长丝的横截面大部分为狗骨形(dog-bone-shaped)也有一些长丝表面光滑或呈锯齿状。
1 氨纶长丝的性能特点氨纶长丝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弹性,其弹性伸长可达6倍~7倍,弹性回复率可达95%~98%,而且具有承受反复拉伸的特点,即在50%~250%的范围内拉伸力大而回缩小,这是氨纶长丝独有的特性。
含氨纶长丝的织物穿着时无束缚感,无压迫感,又无松弛感,是其他弹力纤维所无法比拟的。
氨纶长丝在l 70℃~l 80 ℃时其弹性回复性有所下降,但是由于氨纶长丝是以其他纤维包覆状存在于织物中,因此可在1 80 ℃~l 90 ℃的高温条件下加工。
氨纶长丝在紫外线照射40 h后,其弹性才有所下降,而橡胶丝照射仅l 0 h后其强力就已下降50%。
氨纶长丝耐酸、耐冷碱、耐有机溶剂和大多数化学药品,但对氯反应敏感,故不能用氯漂进行加工。
氨纶长丝的强度较高,其强度为0.45 cN/dtex~1.1 8 cN/dtex,是橡胶丝的5倍~7倍。
2 氨纶长丝输送机构和牵伸机构氨纶长丝具有低负荷、高伸长的特性。
纺制氨纶包芯纱时,需在细纱机粗纱吊锭下部安装一组输送滚筒,可采用链条传动。
输送滚筒的线低于前罗拉的线,使氨纶长丝得到预牵伸,并控制其伸长率为定值,也即控制氨纶长丝在氨纶包芯纱中的含量。
氨纶长丝喂人细纱机前胶辊后方集合器与棉粗纱经牵伸后的须条相结合,并经加捻而成氨纶包芯纱。
一般情况下氨纶长丝的预牵伸倍数为1 25.38 Z b/(Z c·Z a)。
若输送滚筒外径为40 mm,则Z a有40齿、45齿、50齿、55齿、60齿几种规格,Z b有30齿、35齿、40齿、45齿、50齿几种规格,Z c有34齿~45齿几种规格的齿轮,用于预牵伸倍数的调整。
3 氨纶包芯纱的工艺设计3.1 氨纶长丝含量与预牵伸倍数在设计氨纶包芯纱时,在确定氨纶长丝用量时,不仅要注意成纱强力,而且要从织物的最终用途及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
(1)氨纶包芯纱的单纱条干一般情况下是同等配棉纯棉纱条干的1.05倍~1.1倍左右,在设计细纱后区牵伸时宜偏小掌握。
氨纶干法纺丝中的纺丝实验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班级:材料071班姓名:万香宏学号:0710230114指导教师:尹翠玉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0年12月20日氨纶干法纺丝中的纺丝实验材料071 万香宏 0710230114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前言1.1氨纶简介聚氨酯弹性纤维是由聚氨基甲酸酯制成的纤维。
国际商品名称为SPANDEX,我国商品名则为氨纶。
聚氨基甲酸酯是一种以二醇和二异氰酸盐类进行聚台加成反应制成的含有85%以上氨基甲酸酯的、具有线性链段结构的嵌段聚合物,具有天然橡胶丝的弹性。
主要商标名称有Lycra(英威达)、Dorlastan(德国拜耳公司)、ESPA(日本东洋公司)、Opelon(日本东丽- 杜邦公司)等。
聚氨酯弹性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化学纤维,具有伸长率大(400-800%) 弹性回复率高.聚酯型氨纶伸长600%时,回弹率为95%.弹性模量低(0.1icN/dt~x):耐疲劳性好(伸长50—300%),密度小(1—1.39%/cm3);耐腐蚀、耐晒、耐热、耐光、抗老染料有良好的亲和力,无论采用分散性酸性或复舍性还是金属性染料均可染色均匀。
聚氨酯嵌段共聚物可以纺出极细旦的丝.且品质优良。
氨纶织物质地柔软.穿着舒适。
主要用于制造各种运动衣,游泳衣溜冰衣,高尔夫球农等体育运动服;还有宇航服.飞行服,工作服等各种专用服装的柬带紧身部分;妇女的紧身衣,健美服,内衣,高弹棘,手套等女性用品,弹力灯芯皱,劳动布,弹力毛华达呢和毛花呢服装用料;医药方面用的弹性绷带,器官材料各种辅助器材设备物品等。
氨纶的研究最早始于德国,1959年杜邦首先实现了干法纺氨纶的工业化生产,60年代日本旭化成、东洋纺等公司也先后开发出了氨纶生产技术。
20 世纪80 年代后,由于氨纶包覆纱和包芯纱技术的开发,氨纶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1989 年,我国在山东烟台建成第一个氨纶生产装置,90年代一批氨纶企业也先后投产,2001年后中国企业全面进入,产能迅猛增加,截至04年11月,我国氨纶产量已占世界产量的40%多。
氨纶工艺流程氨纶工艺流程氨纶是一种合成纤维材料,具有优异的弹性和耐磨性,广泛应用于服装制造、运动用品和家居用品等领域。
氨纶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准备、纺丝、牵伸和后处理等环节。
首先,进行原材料准备。
氨纶的原材料主要是对苯二甲酸和丙二酸二乙酯。
这两种化学物质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聚酯原料。
然后将聚酯原料进行加热并加入亚胺化催化剂,进行胺化反应,形成氨纶溶液。
接下来,进行纺丝工艺。
将氨纶溶液倒入纺纱机的纺丝单元,通过喷丝器的旋转速度控制纤维的拉伸速度和拉伸比。
然后,在纺丝孔口附近喷射高速气流使纤维凝固,并沉积在加热丝网上。
纺丝完成后,通过卷绕机将氨纶纤维卷绕成筒状,形成纤维束。
纤维束经过牵伸工艺。
将纤维束放入牵伸机,通过一系列的牵伸辊和牵伸带的拉伸,使纤维的直径得到进一步减小。
这个过程中,纤维的弹性和强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最后,进行后处理工艺。
将牵伸后的氨纶纤维进行清洗,去除表面附着物和添加剂残留。
然后将纤维进行干燥和固化处理,使纤维形成最终的特性。
最后,对纤维卷进行检验和包装,成品氨纶纤维出厂。
氨纶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在原材料准备阶段,要求对化学反应的温度、时间和配比进行精确控制。
在纺丝工艺中,需要调整纺纱机的喷丝器参数和纤维拉伸速度,以获得所需的纤维直径和拉伸比。
在牵伸工艺中,需要合理调节牵伸辊和牵伸带的间距和速度,以确保纤维的弹性和强度。
总之,氨纶工艺流程是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产品的一系列工序。
通过合理的操作和控制,可以获得优质的氨纶纤维。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氨纶工艺流程不断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氨纶成分-回复氨纶是一种合成纤维材料,常被用于制作弹性面料、伸缩布料和紧身衣物等。
它具有优异的伸缩性能和弹性恢复力,可以保持衣物的形状并提供舒适的贴身感。
本文将深入探讨氨纶的成分、制造过程和应用领域。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氨纶的成分。
氨纶是一种聚合物,其主要成分是聚氨基甲酸酯。
它由巴斯夫公司于1950年代发明,并在1960年代广泛应用于纺织行业。
氨纶的化学结构中含有氨基、酯基和酰胺键。
这使得氨纶既具有酯纤维的柔软性,又具有酰胺纤维的强度和耐磨性。
然后,让我们了解一下氨纶的制造过程。
氨纶的制造主要分为聚合和纺丝两个阶段。
首先,在聚合阶段,将聚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与催化剂混合,并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这将导致聚合物链的延伸和交联,形成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接下来,在纺丝阶段,高分子量的聚合物被加热和加压,通过纺丝孔板挤出成纤维。
纤维被拉伸和冷却以增加其强度和弹性。
氨纶具有许多优异的特性,使其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首先,由于其极高的弹性恢复能力,氨纶常被用于制作紧身衣物以提供紧贴身体的效果。
其次,氨纶的伸缩性能使其成为制作运动服装和健身服装的理想选择,这些服装需要跟随运动员的身体动态进行伸缩。
此外,氨纶还常被用于制作泳装、内衣和袜子等贴身衣物,因为它能够提供舒适的贴身感受。
除了服装领域,氨纶还在其他许多领域得到应用。
例如,氨纶纤维被用于制作弹性带和绷带,用于医疗用途和运动保护。
此外,氨纶还可以与其他纤维混纺,以增加织物的弹性和耐用性。
例如,与棉、涤纶和尼龙等混纺,制成的织物可以同时具有各种纤维的特性。
然而,虽然氨纶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由于氨纶是一种合成纤维,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比天然纤维要大。
其制造过程涉及化学反应和高能耗,可能会产生有害物质和废水。
其次,氨纶的可持续性和回收性相对较差,因此需要对其制造和使用进行更加环保的措施。
总之,氨纶是一种合成纤维材料,主要由聚氨基甲酸酯组成。
其制造过程包括聚合和纺丝两个阶段。
氨纶制造工艺及技术一、氨纶制造工艺概述氨纶是一种合成纤维,属于弹性纤维的一种。
其制造工艺包括溶胶纺丝、固化、拉伸、稳定处理等步骤。
具体工艺如下:1. 溶胶纺丝:将含有聚合物的溶液通过纺丝装置进行纺丝。
溶液中的聚合物是通过将聚酰胺与溶剂混合而得到的。
纺丝装置通常包括溶液箱、纺丝口、旋风装置等。
2. 固化:纺丝后的氨纶纤维需要经过固化处理,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弹性和力学性能的纤维。
固化的主要目的是使氨纶纤维中的聚合物形成交联结构,增加纤维的强度和弹性。
3. 拉伸:固化后的氨纶纤维经过拉伸处理,使其具有更好的弹性。
拉伸的目的是增加纤维的分子取向度,提高纤维的拉伸性能和回弹性能。
4. 稳定处理:拉伸后的氨纶纤维需要经过稳定处理,以确保纤维的尺寸稳定性和形状稳定性。
这一步通常包括热定型和冷却处理,使纤维保持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二、氨纶制造技术氨纶制造技术是保证氨纶纤维品质的关键。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氨纶制造技术:1. 溶液配方技术:溶液中的聚合物配方对氨纶纤维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调整聚酰胺与溶剂的比例以及添加其他助剂,可以控制氨纶纤维的弹性、强度等性能。
2. 纺丝技术:纺丝是氨纶制造的核心环节,纺丝技术的先进性对纤维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目前常用的纺丝技术包括湿法纺丝、干法纺丝等。
3. 固化技术:固化是氨纶纤维制造中的关键步骤,固化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纤维的强度和弹性。
常用的固化技术包括热固化、化学固化等。
4. 拉伸技术:拉伸是氨纶纤维制造中的重要环节,拉伸技术的先进性对纤维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常用的拉伸技术包括热拉伸、冷拉伸等。
5. 稳定处理技术:稳定处理是保证氨纶纤维尺寸稳定性和形状稳定性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稳定处理技术包括热定型、冷却处理等。
三、氨纶制造工艺和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纺织行业的发展,氨纶制造工艺和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以下是氨纶制造工艺和技术的发展趋势:1. 绿色环保:氨纶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逐渐受到关注,未来的氨纶制造工艺将更加注重环保,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氨纶工艺技术氨纶工艺技术是制造氨纶纤维时涉及的一系列工艺和技术。
氨纶是一种合成纤维,具有优异的弹性和柔软度,被广泛用于纺织行业。
氨纶工艺技术主要包括原料处理、聚合、纺丝、拉伸、加工和成品质量检验等环节。
首先是原料处理,氨纶的生产原料主要有巴伦纶芳基二异氰酸酯和巴伦纶辅助剂。
巴伦纶芳基二异氰酸酯是合成氨纶纤维的主要原料,通过去除杂质和调整其浓度,使其达到生产要求。
接下来是聚合,巴伦纶芳基二异氰酸酯在定量加入聚合槽中,与聚胺一起反应,发生聚合反应,形成聚合溶液。
聚合溶液经过搅拌和保温,使聚合反应继续进行,直至聚合溶液达到所需的聚合度。
纺丝是将聚合溶液经过车甩、预纺丝、纺丝等环节,将聚合溶液中的高分子链形成纤维形态,形成氨纶原丝。
拉伸是将氨纶原丝经过热定型和拉伸,使其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和形态稳定性。
拉伸过程中,原丝在热空气中加热软化,然后通过拉伸机拉伸,使纤维链朝延伸方向排列,从而增加纤维的强度和延伸性。
加工是将拉伸后的氨纶原丝进行包覆和整理,使其达到市场需求的各种规格和形态。
包覆可以给氨纶纤维增加一层薄膜,增加纤维的处理性能和使用寿命;整理则是对纤维进行梳理和放线,使其表面光滑,减少纤维之间的摩擦,提高纤维的柔软度和手感。
最后是成品质量检验,通过对氨纶纤维的拉伸性能、弹性恢复性、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等指标的测试,验证纤维是否达到市场要求。
对氨纶纤维进行各项检测,并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判定和分类。
总之,氨纶工艺技术是制造氨纶纤维的关键环节,它能够确保氨纶纤维具有优异的弹性和柔软性能,符合市场需求。
氨纶纤维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纺织行业的发展,并为人们提供了更加舒适和高品质的纺织品。
氨纶的规格氨纶是一种合成纤维,也被称为弹性纤维或斯梅尔纤维。
它具有优异的弹性和拉伸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用品、工业材料等领域。
在生产和使用氨纶时,规格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文将介绍氨纶的规格及其相关内容。
1. 氨纶的基本规格氨纶的规格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物理性能•纺丝单支:指每根氨纶丝的直径,通常以“D”表示,比如20D、40D等。
•张力:指氨纶在受力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拉伸力。
•弹力:指氨纶恢复原形态的能力,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1.2 化学性能•耐酸碱性:指氨纶对酸碱溶液的抵抗能力。
•耐热性:指氨纶在高温下是否容易熔化或变形。
•耐光性:指氨纶在阳光照射下是否容易退色或变黄。
1.3 外观特征•颜色:氨纶可以染色成各种颜色,常见的有黑色、白色、灰色等。
•光泽度:指氨纶的表面光滑程度和反射能力。
2. 不同规格的氨纶应用2.1 服装领域不同规格的氨纶在服装领域有着不同的应用。
较细的氨纶丝适合制作贴身内衣、袜子等紧身衣物,因为它们具有更好的弹性和舒适性。
而较粗的氨纶丝则适合制作外套、裤子等宽松衣物,因为它们更加耐磨和结实。
2.2 家居用品氨纶也广泛用于家居用品,如床上用品、窗帘、沙发套等。
不同规格的氨纶可以根据需求来选择,例如较细的氨纶丝可以使床上用品更加柔软舒适,而较粗的氨纶丝则可以增加家居产品的耐久性和防皱性。
2.3 工业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弹性和耐磨性,氨纶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材料领域。
例如,较粗的氨纶丝可以用于制作钢带、输送带等耐磨材料;较细的氨纶丝可以用于制作橡胶制品的增强材料,如轮胎线束等。
3. 氨纶规格选择的考虑因素在选择氨纶规格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3.1 使用环境根据氨纶产品所处的使用环境来选择合适的规格。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氨纶需要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在酸碱环境下使用的氨纶需要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能。
3.2 功能需求根据产品的功能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规格。
例如,对于需要更好弹性和舒适性的服装产品,可以选择较细且弹力较高的氨纶规格。
氨纶生产工艺氨纶是一种合成纤维,具有优异的弹性和耐久性,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用品和工业材料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氨纶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选择、聚合反应、纺丝成型和后处理等环节。
一、原料选择氨纶的主要原料是聚酰胺和聚醚二元醇。
聚酰胺是一种含有酰胺基的有机聚合物,聚醚二元醇是一种含有醚键的有机聚合物。
这两种原料的选择对氨纶的性能和质量至关重要。
二、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是氨纶生产的关键步骤。
首先,将聚酰胺和聚醚二元醇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加入催化剂和溶剂。
然后,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酰胺基和醚键发生开环反应,形成聚合物链。
三、纺丝成型聚合物链经过聚合反应后,需要进行纺丝成型。
纺丝是将聚合物熔融并通过微孔板或旋转孔板喷出,形成连续的纤维。
纺丝温度、压力和喷丝速度等参数的控制对纤维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四、后处理纺丝成型后,氨纶纤维需要进行后处理,以提高其性能和质量。
后处理包括拉伸、热定型和涂覆等步骤。
拉伸是将纤维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拉伸,增强其强度和弹性。
热定型是将纤维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热处理,使其保持特定的形状和尺寸。
涂覆是将纤维表面覆盖一层特殊的聚合物涂层,以改变其表面性能。
五、质量控制在氨纶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质量控制包括原料检验、生产过程监控和成品检测等。
原料检验主要是对聚酰胺和聚醚二元醇进行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的分析。
生产过程监控主要是对聚合反应、纺丝和后处理等过程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
成品检测主要是对成品纤维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外观质量进行检验。
六、环保措施氨纶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环境保护。
对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处理是关键。
废水应经过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废气应采用合适的排放措施,废渣应进行分类和安全处理。
氨纶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选择、聚合反应、纺丝成型、后处理、质量控制和环保措施等环节。
通过合理控制各个环节的参数和质量控制措施,可以获得优质的氨纶纤维。
氨纶的广泛应用离不开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和优化,以满足市场对纤维性能和质量的需求。
氨纶纤维及其前处理工艺1氨纶的性能根据氨纶分子中软段构成,氨纶通常被分为聚醚型和聚酯型,二者的物理机械性能见下表。
聚酯型氨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约为 24~45℃,聚醚型约为-50~-70℃,所以聚酯型的较硬,聚醚型柔软。
一般来说,在 20~40℃时弹性最好。
这两种类型的氨纶弹性模量都不高,而且随着温度升高而不断下降,聚醚型的降低更严重些,所以高温加工时要加以注意,温度高对其机械性能影响大。
氨纶的表面摩擦特性用扫描电镜观察氨纶表面,表面平整,但由于弹性很好的原因,摩擦系数很大,是羊毛摩擦系数的 5~7 倍,是涤纶和锦纶等合成纤维摩擦系数的 3~4 倍。
因此纺制氨纶丝时,在纺丝油剂中使用了大量的柔软剂,起润滑作用,以利于抽伸与卷绕,但这也给后续的染整工艺带来一定麻烦。
2含氨纶纺织品的前处理含氨纶纺织品的前处理工艺随品种不同而不同,通常包括松弛、精练、丝光等加工序。
2.1 松弛含氨纶纺织品的松弛加工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手感、弹性和尺寸稳定性。
含氨纶纺织品在纺织品在纺织加工、运输、存放过程中都会受到各种外力作用,例如打卷的原坯织物,由于松紧不同,经长期存放,会形成波纹效应,使织物不平整。
张力不同还会造成织物密度和幅宽的变化。
松弛加工就是要使织物达到一定的收缩率,消除内部存在的应力。
同时增加织物的密度和弹性。
因此,松弛必须在热定形前进行。
松弛消除纤维内应力后,纤维分子在热定形时更加容易重新排列,提高热定形效果,还可以减少精练和染色时形成折皱。
松弛早期首先是织物幅宽减小,进而是消除内部应力,使分子软链段充分卷曲松弛,达到最稳定状态。
松弛在低张力、湿、热下充分进行,高于纤维的玻璃化温度后,分子内应力容易消除,水或溶剂的存在可加速这个过程。
所以,松弛应该在 70~80℃下进行;无水时温度则应高些;对纤维有溶胀能力的溶剂(过氯乙烯)存在时,可加快松弛。
根据这些原则,松弛加工有多种方式和不同的工艺。
如汽蒸松弛:在连续汽蒸箱或在热定形前附加的汽蒸箱中进行(100℃);热水松弛:间歇或连续式,也可在精练、染色设备中松弛(60~90℃);溶剂松弛:连续式溶剂处理设备(和干洗、精练一起进行);干热松弛:在高温松弛状态下进行(较少应用)。
氨纶是什么面料氨纶是怎么生产出来的一、氨纶是什么面料氨纶延伸性极高因此也被称为弹性纤维,除此之外它有着与天然乳胶丝相似的物理性能,但它耐化学降解性能更强,热稳定性一般其软化温度高于二百摄氏度,氨纶织物能够耐汗耐盐,但面料暴晒后容易褪色。
氨纶的最大特点是弹性极强,最大能拉伸5到8倍且不损坏纤维,一般情况下氨纶需要跟其他纤维混纺而不能独自编织的,而且大部分的占比都会在1成以下,泳装的话氨纶在混纺中的比例会占到2成。
二、氨纶是怎么生产出来的根据纺丝工艺的特点,目前的氨纶生产工艺路线有溶液干法、溶液湿法、反应纺、熔融纺四种。
以下就几种工艺的技术特点及产品特点作一比较:1.溶液干法聚醚二醇与二异氰酸酯以1:2的摩尔比在一定的反应温度及时间条件下形成预聚物,预聚物经溶剂溶解后,再加入二胺进行链增长反应,形成嵌段共聚物溶液,再经加入助剂后混合、过滤、脱泡等工序,制成性能均匀一致的纺丝原液。
然后用计量泵定量均匀地压入喷丝头,纺丝液从喷丝板毛细孔中被挤出形成丝条细流,进入纺丝甬道。
甬道中充有热空气(或热氮气),使丝条细流中的溶剂迅速挥发,并被空气(或氮气)带走,丝条浓度不断提高直至凝固,同时氨纶一般为复丝,在凝固前经过加捻器将其抱合,最后上油,卷绕成一定的卷装。
干法纺丝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氨纶纺丝方法。
干法纺丝产量约为世界氨纶总产量的80%。
其纤度为1.1-123tex,纺丝速度一般为200—600 m/min,有的甚至可高达1200 m/min。
干法纺丝工艺技术成熟,制成的纤维质量和性能都很优良。
杜邦、拜耳、东洋纺等及国内大部分厂家均采用溶液干法纺丝技术。
2.溶液湿法首先用聚酯型二醇与二异氰酸酯以干法纺丝类似的方法制成嵌段共聚物溶液,溶液经纺前准备,送至纺丝机,通过计量泵压入喷丝头。
从喷丝板毛细孔中压出的原液细流进入凝固浴。
凝固浴以温水(90℃以下)为凝固介质,原液细流中的溶剂向凝固浴扩散,原液细流中聚合物的浓度不断提高,形成纤维,再经洗涤干燥后进行卷绕。
氨纶培训资料氨纶是一种聚氨酯纤维,具有优异的弹性和耐久性,被广泛应用于服装、运动装备、医疗器械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了解氨纶的性能和应用,进行一场氨纶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本资料将为您介绍氨纶的特点、制造工艺、应用领域等方面的知识。
一、氨纶的特点氨纶纤维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 弹性优异:氨纶纤维可以在受力后恢复原状,具有出色的弹性,能够提供良好的舒适感和柔软性。
2. 耐久性强:氨纶纤维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不易磨损、变形或褪色,能够保持长久的服用寿命。
3. 具有优异的拉伸性能:氨纶纤维在拉伸时,可以延展至原长的两倍以上,具有出色的拉伸性能。
4. 耐化学腐蚀性:氨纶纤维具有优异的耐化学腐蚀性,能够耐受酸、碱等物质的侵蚀。
5. 轻巧舒适:与其他纤维相比,氨纶纤维重量轻、柔软,能够提供更加舒适的穿着体验。
二、氨纶的制造工艺氨纶纤维的制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原料选择:氨纶的原料主要是聚己内酯(ε-己内酯)和聚甘酸酯(切尔诺夫)。
2. 预聚合:将原料与催化剂混合,并进行高温反应,生成预聚合物。
3. 聚合:将预聚合物与聚胺进行反应,形成氨纶纤维的聚合物。
4. 拉丝:将聚合物熔融后通过细孔器挤压,形成氨纶纤维液流,再通过冷却和拉伸,使纤维形成。
5. 旋丝:通过旋丝工艺,将拉丝形成的纤维进行纺织,制成氨纶纱线。
6. 成品处理:对氨纶纤维进行后处理,如退绒、定型等,以增加其柔软性和稳定性。
三、氨纶的应用领域氨纶纤维的优异性能使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 服装行业:氨纶纤维被用于制造弹性牛仔裤、内衣等服装,提供舒适的穿着感和良好的延展性。
2. 运动装备:氨纶纤维的弹性和耐久性使其成为运动服装、运动鞋等的理想选择,能够提供良好的运动体验。
3. 医疗器械:氨纶纤维被应用于医疗胶带、弹力绷带等医疗器械中,具有优异的拉伸性能和透气性。
4. 家居用品:氨纶纤维制成的床上用品、沙发套等具有柔软舒适的特点,能够提供良好的休息体验。
氨纶氨纶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是一种弹性纤维。
氨纶一般由多根长丝组成,一般为10D/根,现时已有15D/根,甚至20D/根,理论根数愈少,条干均匀度愈好,因重叠形态之机会率愈少,干法纺丝生产溶液DMAC对人体的肝脏有害,一般10D/根内含DMA控制0.5mg/kg,如15D/根则含DMAC0.7mg/kg。
氨纶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少量地掺入织物中。
这种纤维既具有橡胶性能又具有纤维的性能,多数用于以氨纶为芯纱的包芯纱,称为弹力包芯纱,这种纱的主要特点:一是可获得良好的手感与外观,以天然纤维组成的外纤维吸湿性好;二是只用1-10%的氨纶长丝就可生产出优质的弹力纱;三是弹性百分率控制范围从10%到20%,能根据产品的用途,选择不同的弹性值。
氨纶生产主要原料是:PTMG及纯MDI,其中PTMG和MDI 在氨纶的固体成分中分别约占80%和20%。
一、生产方法综述:氨纶纤维克服了如应力、应变性能、支数范围和橡胶纱之模朔性的质量缺陷,当年DUPONT最先采用干法纺丝生产,时至今日,生产方法亦大致有四种:(一)氨纶干法纺丝(DRY SPINNING):溶液在热气流下,因溶剂挥发而固化成丝的方法。
生产流程:溶液(经过)----纺丝泵(过滤)----干燥箱(100℃热风吹过,使溶液挥发)----纺丝----卷绕成型纺丝速度:由200~800M/分钟,纺丝温度:为200~230℃,纤维纤度:22.2~1244dtex,特性:过程污染大,工艺复杂,成本高。
(二)氨纶熔融纺丝(MELT-SPINNING) :高聚物加热到熔点以上成为熔体而成丝的方法。
生产流程:高聚物在无溶剂下聚合----造粒----在定温下切片----清洗除杂----干燥----脱水----进入螺杆压机制成溶体----喷丝板挤出----通过冷箱冷却----卷绕成型。
纺丝速度:由600~1600M/分钟,纺丝温度:为160~220℃,纤维纤度:9~1100dtex,特性:流程短、成本低、污染小(三)氨纶湿法纺丝(WET-SPINNING):原液在凝固浴中经双扩散作用而固化成丝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