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图的分幅、编号、图廓及图廓外注记
- 格式:doc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2
第八章 地形图基本知识8.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地形图的内容1.地形图概述(见表8-1-1)表8-1-1 地形图概述数字比例尺 地图比例尺 图示比例尺 地形图的内容 比例尺精度 地形图符号 图廓及图廓外注记 地物符号 地物符号和等高线 等高线的概念 等高线 等高距及示坡线 等高线的分类 等高线的特性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梯形分幅与编号 矩形分幅与编号 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基本的地理要素,且高程用等高线表示的一种普通地图。
包括数学要素、2.地图比例尺地图比例尺是指地图上任一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之比。
常见的比例尺表示形式有以下两种:(1)数字比例尺以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
设图上一条线段长为d,相应的实地水平距离为D,则该地图的比例尺为:(8-1-1)式中,M称为比例尺分母。
比例尺的大小视分数值的大小而定。
M越大,比例尺越小;M越小,比例尺越大。
地形图按比例尺分为三类,见表8-1-2。
表8-1-2 地形图的比例尺分类(2)图示比例尺最常见的图示比例尺是直线比例尺。
直线比例尺是指用一定长度的线段表示图上的实际长度,并按图上比例尺计算出相应地面上的水平距离注记在线段上。
3.比例尺精度(见表8-1-3)表8-1-3 比例尺精度4.地形图符号(见表8-1-4)地形图符号表8-1-4二、地物符号和等高线1.地物符号地物的类别、形状、大小及其在图上的位置,是用地物符号表示的。
根据地物的大小及描绘方法不同,地物符号的分类见表8-1-5。
表8-1-5 地物符号的分类分类内容2.等高线(1)等高线的概念等高线是指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连成的闭合曲线。
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如图8-1-1所示,设想用一系列间距相等的水平截面去截某一高地,把其截口边线投影到同一个水平面上,且按比例缩小描绘到图纸上,即得等高线图。
图8-1-1 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2)等高距及示坡线①等高距。
地籍调查-成果的整理、归档与验收(总分:4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14.00)1.调查过程中直接形成文字、图、表等一系列成果的总称是______,同时它也是广大地籍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应立卷、归档妥善加以管理。
A.动态的地籍资料 B.权属调查的技术总结C.地籍控制测量的技术总结 D.初始地籍调查成果资料(分数:1.00)A.B.C.D. √解析:2.控制点网图、控制点成果表、点之记的复印件等卷宗是以______号为序,汇总为区(县、市)的资料。
A.街坊 B.街道C.县 D.市(分数:1.00)A. √B.C.D.解析:3.动态的地籍资料是指为维护档案的______、适应土地流转、土地市场活动的需要,及时地进行土地变更登记、更新所涉及的地籍资料。
A.完整性 B.严肃性C.系统性 D.实用性(分数:1.00)A.B. √C.D.解析:4.动态地籍资料中的初始地籍调查表复印件,以______为单位活页装订成册。
A.街道 B.街坊C.县 D.镇(分数:1.00)A.B. √C.D.解析:5.动态地籍资料中的土地登记卡,以______为单位活页装订成册。
A.街坊 B.县C.街道 D.市(分数:1.00)A. √B.C.D.解析:6.城镇初始地籍调查成果检查要求,作业组之间的交换互检,内业检查比例为______。
A.30% B.50%C.70% D.100%(分数:1.00)A.B.C.D. √解析:7.城镇初始地籍调查成果检查要求,专职员检查时,外业实际操作检查______,巡视检查不低于70%,检查结果要有详细记录。
A.不低于50% B.不低于20%C.不高于70% D.不高于80%(分数:1.00)A.B. √C.D.解析:8.城镇初始地籍调查成果检查要求,验收时,内业抽检______,外业实际操作抽查比例视内业抽查情况决定,一般为3%~5%。
A.3%~5% B.30%~50%C.30%~70% D.20%~60%(分数:1.00)A.B. √C.D.解析:9.初始地籍调查成果中有个别缺点,数据精度在2~3倍中误差之间的个数,不得超过抽检总数的______。
第一节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为了便于测绘、查询、使用和保管地形图,不可能将广大区域缩绘在一张图纸上,而要分块测量,拼连使用,做到有分有合,这样就必须要按统一的规则对地形图进行分幅和编号。
地形图的分幅,即将一个测区按规定的图幅大小,按一定规则进行单位划分,每一个单位为一个图幅。
为了区分不同的图幅,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规则给每幅图一个编号,称为地形图的图幅编号。
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两种:梯形分幅法和矩形分幅法。
前者用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后者则用于工程上常用的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
一、梯形分幅法梯形分幅法,是以具有一定经纬差的梯形划分图幅,由经纬线构成每幅地形图图廓的分幅方法,故此法也可称为经纬线分幅或国际分幅法。
这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形图和大区域小比例尺分幅地图所采用的主要分幅形式。
1国际梯形分幅法按国际上规定,全球1:100万地形图的世界地界实行统一的分幅与编号。
1:100万的地形图是以经差6°、纬差4°分幅。
自赤道起,向南、北两极每隔纬度4°为一横列,到南北纬88°止,将南北半球各分为22个横列,依次以拉丁字母A、B、C、……、V表示,以极点为圆心,纬度88°的圆用Z表示,88°以上单独为一幅;由经度180°起算,自西向东,将整个地球表面用子午线分成60纵行,每一纵行经差为6°,依次以阿拉伯数字1、2、3、……、60表示(北半球在英文字母前加N,南半球加S。
我国国土在北半球,故省去字母“N”)。
如图7-1所示其每一梯形小格为一幅1:100万地形图,每1:100万图幅的编号是该图所在的横行字母和纵行阿拉伯数字组成。
若已知某地的经纬度,可以从图8-1中直接查取其所在1:100万地形图图幅编号,也可以通过下式计算得出:( 7-1 )式中:—某地经度;1:100万以下图幅是在1:100万图幅的基础上划分的,具体情况如图7-2所示。
图的分幅、编号、图廓及图廓外注记为了便于地图编图、印刷、保管和使用,应当对地形图进行分幅和编号,并在图框外注记图名、图号、接图表等。
一、地形图分幅与编号1、地形图分幅通常的分幅方式有两种:经纬线分幅(梯形分幅)和矩形分幅。
矩形分幅是用矩形分割图幅,矩形的大小根据图纸规格、用户使用方便以及编图的需要而定。
它多应用于城市和工程建设的大比例尺地形图。
经纬线分幅的用经线和纬线分割图幅,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上下为曲线的梯形。
小比例尺地形图多用经纬线分幅。
两种分幅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如7-1-2所示。
2、地形图的编号编号是每个图幅的数码标记,它们应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和不重复性。
常见的编号方式如下:自然序数编号:将图幅由左上角从左向右、自下至下用自然序数进行编号;它常用于挂图、小区域的分幅地图。
行列式编号:将区域分为行和列,可以纵向为行、横向为列,也可以相反。
分别用字母或数字表示行号和列号,一个行号和一个列号标定一个唯一的图幅。
(1)经纬线分幅与编号我国的地形图是在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基础上进行分幅和编号的。
我国现行的分幅编号方法是1:100万地图用行列式编号方法,其它7种比例尺地形图均在其后再叠加行列号形成。
7-1-3说明了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范围大小。
各比例尺图幅间的编号关系如图所示7-2。
其中实线连接表示其编号的承接关系,而虚线则仅表示图幅间的包含关系,编号上则不直接发生联系。
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方式如7-3、7-4所示。
根据1991年制订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的国家标准规定,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编号方法如下:①1:100万比例尺地图编号1:100万地图按“行列”编号。
行:从赤道算起,每4°纬度差为一行,至南北纬88°各有22行,用大写字母A-V表示,南半球加前缀S,北半球加前缀N,而我国由于全位于北半球,N字母省略。
列:从180°经线算起,自西向东每6°经差为一列,全球分为60列,用阿拉伯数字1-60表示。
我国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规则2008-12-13 09:48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有1:1万、1:2.5万、1:5万、1:10万、1:20万、1:50万和1:100万七种。
普通地图通常按比例尺分为大、中、小三种,一般以1:10万和更大比例尺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图;1:10万至1:100万的称为中比例尺地图;小于1:100万的称为小比例尺地图。
对于一个国家或世界范围来讲,测制成套的各种比例尺地形图时,分幅编号尤其必要。
通常这是由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图幅分幅和编号系统。
1地形图的分幅目前,我国采用的地形图分幅方案,是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准,按照相同的经差和纬差定义更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
百万分之一地图在纬度0o—60o之间的图幅,图幅大小按经差6o,纬差4o分幅;在60o—76o之间的图幅,其经差为12o,纬差为4o;在76o—80o之间图幅的经差为24o,纬差为4o,所以各幅百万分之一地图都是经差6o,纬差4o分幅的。
每幅百万分之一内各级较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划分,按规定的相应经纬差进行,其中,1:50万、1:20万、1:10万三种比例尺地形图,以百万分之一地图为基础直接划分。
一幅百万分之一地形图划分四幅1:50万地形图,每幅为经差3o,纬差2o;一幅百万分之一地图划分为36幅1:20万地形图,每幅为经差1o,纬差40’;一幅百万分之一地图划分144幅1:10万地形图,每幅为经差30’,纬差20’。
每幅大于1:10万比例尺的地形图,则以1:10万图为基础进行逐级划分,一幅1:10万地形图划分四幅1:5万地形图;一幅1:5万地形图划分为四幅1:2.5万地形图。
在1:10万图的基础上划分为64幅1:1万地形图;一幅1:1万地形图又划分为4幅1:5000地形图,(见表4-1)。
表4-1: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大小及其图幅间的数量关系。
纬度er>经度1:100 6度 4度 11:50 3度 2度 4 11:20 1度 40分 36 9 11:10 30分 20分 144 36 4 11:5 15分 10分 576 144 16 4 11:2.5 7.5分 5分 2304 576 64 16 4 11:1 3分45秒 2.5分 9216 2304 256 64 16 42分幅编号地形图的编号是根据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对每一幅地图给予一个固定的号码,这种号码不能重复出现,并要保持一定的系统性。
第二章地图的分幅与编号第一节地图分幅与编号的定义与作用为了不重测、漏测,就需要将地面按一定的规律分成若干块,这就是地图的分幅。
为了科学地反映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之间的关系和相同比例尺地图之间的拼接关系,为了能迅速查找到所需要的某种地区某种比例尺的地图,为了便于平时和战时地图的发放、保管和使用,需要将地形图按一定规律进行编号。
一、地图分幅1.矩形分幅矩形分幅又可分为拼接的和不拼接的两种。
拼接使用的矩形分幅是指相邻图幅有共同的图廓线,使用地图时可按其共同边拼接起来。
不拼接的矩形分幅是指图幅之间没有公共边,每个图幅有其相应的制图主区,各分幅图之间常有一定的重叠(图2-1,图2-2),而且有时还可以根据主区的大小变更地图的比例尺。
图2-2不拼接分幅图示例2.经纬线分幅图廓线由经线和纬线组成,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上下图廓为曲线的梯形。
是当前世界各国地形图和大区域的小比例尺分幅地图所采用的主要分幅形式,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图就是以经纬线分幅制作的。
二、地图编号编号就是将划分的图幅,按比例尺大小和所在的位置,用文字符号和数字符号进行编号。
编号是每个图幅的数码标记,它们应具备系统性、逻辑性和唯一性。
常用的地图编号有行列式、自然序数式、行列-自然序数式和西南角图廓点坐标公里数编号等。
三、地图分幅编号的作用地图的分幅编号,在地图的生产、管理和使用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首先是测制地图的需要,就测制某种比例尺地图而言,按每一分幅地图的范围和图号下达任务,不仅可以避免测制地图过程中遗漏或重复,节资增效,而且还能使所测地图的幅面控制在适当范围内,避免因幅面过大使绘图作业难以操作,影响绘图质量。
其次是印制地图的需要,若不分幅,地图幅面过大,一般印刷设备难以满足要求,势必要增加成本,而在复照时会给图面带来较大的边缘误差,影响地图的几何精度。
第三是管理和发行的需要,地图分幅编号后,便于分类分区有序地存贮;大小规格一致,易于包装。
运输和存放;统一编号,有利于快速检索和发行。
第二节 地形图的图名、图号、图廓 及接合图表、地形图的图名每幅地形图都应标注图名,通常以图幅内最著名的地名、厂矿企业或村庄的 名称作为图名。
图名一般标注在地形图北图廓外上方中央。
如图 7-2所示,图名 为“白吉树村”。
、图号为了区别各幅地形图所在的位置,每幅地形图上都编有图号。
图号就是该图 幅相应分幅方法的编号,标注在北图廓上方的中央、图名的下方,如图7-2所示<1 •分幅方法1: 500地形图的图幅一般为 50cm X 50cm ,—幅图所含实地面积为0.062 5km 2, 1 km 2的测区至少要测16幅图纸。
这样就需要将地形图分幅和编号,以 便于测图7-2 1 : 1 000地形图示意图口石灣I 付察I 術n 1*1000绘、使用和保管。
大比例尺地形图常采用正方形分幅法,它是按照统一的直角坐标纵、横坐标格网线划分的。
如图7-3所示,是以1:5 000地形图为基础进行的正方形分幅。
各种大比例尺地形图图幅大小如表7-2所示。
1:50001:500图7-3大比例尺地形图正方形分幅表7-2 几种大比例尺地形图的2 •编号方法(1)坐标编号法图号一般采用该图幅西南角坐标的公里数为编号,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有短线连接。
如图7-2所示,其西面角坐标为x=15.0km,y=10.0km,因此,编号为“ 15.0-10.0”编号时,1:500地形图坐标取至0.01km,1:1000、1:2000 地形图取至0.1km。
(2)数字顺序编号法如果测区范围比较小,图幅数量少,可采用数字顺序编号法,如图7-4所示。
三、图廓和接合图表1 •图廓图廓是地形图的边界线,有内、外图廓线之分。
内图廓就是坐标格网线,也是图幅的边界线,用0.1mm细线绘出。
在内图廓线内侧,每隔10cm,绘出5mm 的短线,表示坐标格网线的位置。
外图廓线为图幅的最外围边线,用0.5mm 粗线绘出。
内、外图廓线相距12mm,在内外图廓线之间注记坐标格网线坐标值,如图7-2 所示。
图的分幅、编号、图廓及图廓外注记
为了便于地图编图、印刷、保管和使用,应当对地形图进行分幅和编号,并在图框外注记图名、图号、接图表等。
一、地形图分幅与编号
1、地形图分幅
通常的分幅方式有两种:经纬线分幅(梯形分幅)和矩形分幅。
矩形分幅是用矩形分割图幅,矩形的大小根据图纸规格、用户使用方便以及编图的需要而定。
它多应用于城市和工程建设的大比例尺地形图。
经纬线分幅的用经线和纬线分割图幅,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上下为曲线的梯形。
小比例尺地形图多用经纬线分幅。
两种分幅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如7-1-2所示。
2、地形图的编号
编号是每个图幅的数码标记,它们应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和不重复性。
常见的编号方式如下:
自然序数编号:将图幅由左上角从左向右、自下至下用自然序数进行编号;它常用于挂图、小区域的分幅地图。
行列式编号:将区域分为行和列,可以纵向为行、横向为列,也可以相反。
分别用字母或数字表示行号和列号,一个行号和一个列号标定一个唯一的图幅。
(1)经纬线分幅与编号
我国的地形图是在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基础上进行分幅和编号的。
我国现行的分幅编号方法是
1:100万地图用行列式编号方法,其它7种比例尺地形图均在其后再叠加行列号形成。
7-1-3说明了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范围大小。
各比例尺图幅间的编号关系如图所示7-2。
其中实线连接表示其编号的承接关系,而虚线则仅表示图幅间的包含关系,编号上则不直接发生联系。
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方式如7-3、7-4所示。
根据1991年制订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的国家标准规定,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编号方法如下:
①1:100万比例尺地图编号
1:100万地图按“行列”编号。
行:从赤道算起,每4°纬度差为一行,至南北纬88°各有22行,用大写字母A-V表示,南半球加前缀S,北半球加前缀N,而我国由于全位于北半球,N字母省略。
列:从180°经线算起,自西向东每6°经差为一列,全球分为60列,用阿拉伯数字1-60表示。
我国北京所在的1:100万图幅位置是东经114°~120°,北纬36°~40°,所以其所在图幅编号为
J-50。
②1:50万-1:5千比例尺地图编号
从7-5可以看出,这7种比例尺的地图都是在1:100万地图编号的基础上形成其图幅编号的。
它们
的编号都由10个代码组成,其中前三位是所在1:100万地图的编号,第4位是比例尺代码(如7-1-4所示),后面6位分为两段,5~7位是图幅的行号码,8~10位是图幅的列号码。
50万以上7种比例尺
图幅的代码如7-1-4所示。
(2)矩形分幅与编号
实际上,1:2千比例尺以上的大比例尺及1:5千小区域地形图都使用矩形分幅方法来管理图幅,这种分幅方式有利于工程设计、施工及行政管理等对地图的需求。
图幅大小一般为50c m×50c m和50c m×40c m 两种;其分幅以纵横坐标的整公里数或整百米数作为其分界线。
各种比例尺的图幅与面积见7-1-5。
矩形图幅的编号一般采用图幅西南角坐标以公里为单位表示,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用连字符连接。
编号时,1:5000地形图坐标取至1k m;1:2000,1:1000地形图坐标取至0.1k m;1:500地形图坐标取至0.01k m。
为实际中使用与管理一个区域内地形图的方便,以上四种矩形分幅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可系统进行,
如7-6。
以1:5000地形图为基础,1:2000图幅编号是在1:5000图幅编号后加罗马数字I、I I、I I I、I V;1:1000图幅编号是在1:2000编号后加罗马数字I、I I、I I I、I V;1:500图幅编号是在1:1000编号后加罗马数字I、I I、I I I、I V。
即各比例尺地形图编号都是在其上一级图幅编号后加罗马数字构成。
二、图廓及图廓外注记
1、图廓
图廓是图幅四周的范围线,有内图廓和外图廓之分。
内图廓是地形图分幅时的坐标格网或经纬线,是本幅图的实际边界线。
外图廓是距内图廓一定距离以外绘制的加粗平形线,仅起装饰作用。
在内图廓外四
角处注有左标志,并在内图廓线内侧,每隔10c m绘有5m m的短线,表示坐标网线的位置。
参看7-7。
2、图名和图号
图名就是本幅图的名称,常用本幅图内最著名的地名、村庄、工厂的名称来命名。
图号就是本幅图的
编号。
图上标注编号可确定该幅图所在的位置。
图名和图号标在北图廓的上方。
参看7-7。
3、接图表
说明本幅图与相邻图幅的关系,共索取相邻图幅时使用。
通常是中间一格画有斜线的代表本幅图,四邻分别注明相应的图号或图名,并绘注在图廓的左上方。
此外,除了接图表外,有些地形图还把相邻图幅
图号分别注在东、西、南、北图廓线中间,进一步表明与四邻图幅的关系。
参看7-7。
4、三北方向图
中小比例尺图的南图廓线右下方,还会有真子午线、磁子午线和坐标纵轴三个方向之间的角度关系,
称为三北方向图,如7-8。
利用该关系图,可对图上任意方向的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坐标方位角进行换算。
5、图廓外的其它注记
在图的左下方,注有该图所采用的平面坐标系、高程系和基本等高距、地形图图式以及测绘方法和测绘日期。
图的左边为测绘单位。
在图的右下方为测、绘人员和检查人员的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