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专题突破2008高考地理区位专题复习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27
高三地理(人教版)第二轮专题辅导讲座第五讲区域地理与国土整治【命题趋向】任何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规律、原理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具体地理事物和现象,它们的特征、成因、分布、联系和变化都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最好的诠释。
近年来,高考试卷中区域地理内容越来越突出,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考试的形式由区域内容的填充和填图为主,转变成区域综合分析为主,特别是分析自然要素的相互联系、自然要素与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及其规律、对区域生产与生活进行评价、探寻区域发展的最优化模式等尤为重要。
【考点透视】1、明确区域位置区域位置决定着区域自然的特征,影响着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从解答各类地理试题的过程来看,区域位置就是解题的门槛。
如何掌握区域的位置,常用的方法有:(1)根据经纬度准确定位,它要求我们掌握一些重要的经纬和线经过的区域,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00、600E、1000E、1200E、1600E、1800、200W、600W、1200W等经线,及其各大洲和主要国家的经纬度范围。
这些经纬线基本上可以形成一个简略的经纬网,也就可以对区域进行粗略定位,而且这些经纬线附近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往往是各类考试重点考查的内容。
(2)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和地形轮廓特征推断,复习时没有必要识记所有的地理事物的位置,可以利用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推断,如欧洲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西临大西洋、新疆的“三山夹两盆”、南亚的“三大地形区”、南美洲“西部高山,东部平原与高原相间”的地形地势特征、非洲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澳大利亚大陆半环状的自然带和景观、横断山区与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的地形地势等,可以根据以上的相对位置进行空间定位;也可以根据轮廓特征定位,如黄河干流大致呈“几”字形状、海河“扇形”水系、亚平宁半岛的轮廓形状、台湾岛和马达加斯加岛的形状等。
(3)根据重要的地理数据确定空间位置,如青藏高原平均海拔为4000m以上、我国陆地最低处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面海拔为-155m、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m、我国冬季0℃等温线经过秦岭—淮河附近、我国800㎜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澳大利亚中部平原最低处艾尔湖面为-16m、死海湖面为-400m、埃及9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尼罗河谷和三角洲地区、澳大利亚人口密度只有2人/km2,且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赤道附近的城市有新加坡,厄瓜多尔的基多等、北回归线附近的城市有中国的汕头和广州,孟加拉国的达卡,古巴的哈瓦那等、南回归线附近的城市有巴西的圣保罗等。
201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区位分析》学案污染工业分布工业部门污染类型区位选择水泥厂,酿造厂污染空气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季风区的垂直郊外印染长,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污染水源污水排放口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化工厂,炼油厂污染大气,污染水源综合以上两条发电厂,钢铁厂污染空气,固体废弃物污染污染空气综合以上的,居民区和农田专题综合】1、读“我国某工业基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表示的是我国_________。
(2)该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是:有丰富的煤、铁、交通,图示范围还有_____________。
2.下图为印度著名的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比较两个工业区的工业区位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作为一个形成较晚的传统重工业区,为了避免出现德国鲁尔区曾经出现过的衰落现象,应当采取哪些主要措施?(答出三点即可。
)(3)针对沪宁杭工业区在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近年来采取了哪些解决措施。
答案:(1)相同点:有发达的铁路系统和海港条件,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
不同点: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等资源;沪宁杭工业区矿产资源和能源短缺。
(2)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答出三点即可)(3)通过建设西气东输工程、扩建秦山核电站、从国外大量进口铁矿资源等措施,缓解沪宁杭工业区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
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等等);提高能源利用率。
3:下图是四个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区域中,气候类型相同的是___________。
(2) A地和B地主导产业的共同特征有哪些?(3) 丁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与中关村相比,该地生产电子产品的不利因素是什么?(4) B处某跨国公司欲在海外建分公司,C、D两地相比,何地更有优势?为什么?答案:(1)乙和丙(2)从业人员具有较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研究开发费用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201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区位分析》教案【专题要点】 (1)农业区位因素 (2)工业区位因素 (3)位因素【考纲要求】1分清区位分析的对象; ①某区域的区位 ②某地理事物的区位 2明确区位分析的要求: ① 全面分析 ② S 对比分析 ③ 优势分析 ④ 主导因素分析⑤ 区位的发展变化分析 ⑥ 区位的研究性学习【知识纵横】城市工业地形河流气候交通 政策 土壤地租市场 技术 劳力 协作 工资 农业 资源 宗教等基础农业【教法指引】1、从考核内容看,侧重于对区位因素的分析以及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2、从考核形式看,选择题、综合题都经常出现,信息呈现多以文字材料、坐标图、柱状图、区域图出现。
3、从能力考核上看,考查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对规律、原理的灵活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区位分析论证能力。
【典例精析】【例1】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①②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
(2)①区主要农作物种类在我国输出量最大的省区是( )A.广东B.吉林C.新疆D.陕西(3)说明①②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______,及其主要特点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突出考查了农作物等地理事物的识记能力;由世界地理迁移到中国地理的学科综合能力;归纳、因果推理能力。
第(1)题,①认定①区的空间位置;②提取头脑中美国农业带的标志性分布区-中心的玉米带;③依据关联记忆法推断②北片为春小麦,南片为冬小麦。
第(2)题,联想我国小麦、水稻及玉米的主要分布区,故选择B。
第(3)题,①回忆世界农业地域类型,依据美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判断为商品谷物型;②依据美国的基本国情-地广人稀,经济发达,可得出机械化程度高,生产规模大。
【答案】(1)玉米小麦(2)B (3)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例2】读下图,在城镇周围安排农业区位,A、B、C、D、E处怎样安排小麦、奶牛、花卉、养鱼、果树比较合理,为什么?【解析】①距离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的成本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