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
- 格式:pdf
- 大小:321.36 KB
- 文档页数:4
滤泡淋巴瘤诊疗规范一、概述滤泡淋巴瘤(FL)是惰性淋巴瘤的一种类型,是非霍奇金淋巴瘤中较常见的类型,在西方国家占NHL的22~35%。
在国内所占比例较西方国家偏低,约为8.1~23.5%,我国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倾向,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病年龄一般大于50岁,多以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确诊时多已处于进展期。
FL虽然病程进展缓慢,但与侵袭性淋巴瘤相比,对化疗的敏感性较差,治疗后易复发,患者多难以被彻底治愈。
二、诊断、分级及预后1.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免疫组化的病理组织形态学,必要时参照流式细胞术及细胞遗传学结果。
(1)临床表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2)FL来源于生发中心的B细胞,形态学表现为淋巴结肿块部分保留了滤泡的生长模式,瘤细胞呈结节状或滤泡状分布,部分可以弥漫,肿瘤性滤泡比正常滤泡稍大,缺乏外套层。
瘤细胞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混合组成,小和中等大小细胞核不规则,胞质少而淡染,大细胞核可呈泡状。
(3)特征性的免疫表型,细胞表面表达泛B细胞的标记,CD19+、CD20+、CD22+、CD10+、bcl-2+、CD 23+/-、CD43-、CD5-、cyclinD1-,少数患者可以出现CD10-或Bcl-2-。
(4)分子遗传学:可有Bcl-2重排。
(5)细胞遗传学或FISH检测:检出t(14;18),对于协助诊断非常有益。
2.分级:根据WHO淋巴瘤分类方法,FL进一步可以分为1-3级,1级:每个高倍镜视野内中心母细胞个数0-5个;2级:每个高倍镜视野内中心母细胞个数6-15个;3级:每个高倍镜视野中心母细胞个数>15个,其中,仍保留少数中心细胞者为3a级,成片中心母细胞浸润,不见中心细胞者为3b级。
1-2级FL患者临床表现为惰性过程,而3级FL 患者临床表现为侵袭性,故FL1-2级患者按惰性淋巴瘤治疗,而FL3级患者则按DLBCL治疗。
目前FL3a和FL3b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相似,治疗若干年后部分FL患者可转化为侵袭性淋巴瘤,主要为侵袭性DLBCL,预后更差。
滤泡性淋巴瘤(初诊)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滤泡性淋巴瘤(初诊)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滤泡性淋巴瘤(FL) (ICD-10:C82)并具备治疗指征需要治疗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张之南、沈悌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三版),《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Pathology and Genetic of Tumo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2008年版),《NCCN 非霍奇金淋巴瘤指南(2016》。
主要诊断依据有:1.临床表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是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常见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表浅淋巴结肿大,但也可原发于深部淋巴结及淋巴结以外的淋巴器官或组织。
肿大的淋巴结有时可自行缩小,极少数可消失。
淋巴结肿大有时被患者忽视,经多年后才发现。
就诊时淋巴结多为轻度到中等度大。
有时患者由于深部淋巴结的缓慢肿大造成相应压迫症状而发病。
2.实验室检查: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可升高。
侵犯骨髓可造成贫血、血小板减少;涂片或可见到淋巴瘤细胞。
3.病理组织学检查:系确诊本病必需的依据。
淋巴结活检是获取病理标本的主要手段,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FL 中价值不大,一般也不作为确定诊断的依据。
普通病理学检查,其特征为正常淋巴结结构破坏,瘤细胞呈结节样或滤泡样生长,部分可以弥漫性生长。
淋巴滤泡紧密相连,一般缺乏边缘区和套区,滤泡内细胞由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组成,无星空样外观。
小和中等大小细胞核不规则,有切迹,胞质少而淡染,大细胞核可呈泡状。
根据2008年WHO标准,按照每个高倍视野中中心母细胞的数量将FL分为3级。
在不同的滤泡内观察10个不同的高倍视野,平均每高倍视野中心母细胞数0-5个为1级,6-15个为2级,>15个为3级。
最新: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全文版)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Iymphoma , FL )是B细胞淋巴瘤中的一种常见亚型,我们根据国际上相关指南及循证医学研究结果,结合目前我国淋巴瘤的诊治水平和现状制订中国FL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版)。
一、定义F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常见的类型之一,在西方国家占NHL 患者的22%〜35% ,在国内所占比例略低于西方国家,占NHL患者的8.1% ~ 23.5%。
我国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发病年龄较国外低, 地域分布上多见于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
FL来源于生发中心的B细胞,形态学表现为肿瘤部分保留了滤泡生长的模式,是一组包含滤泡中心细胞(小裂细胞)、滤泡中心母细胞(大无裂细胞)的恶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在镜下FL有时可合并弥漫性成分出现,根据滤泡成分和弥漫成分所占的比例不同可以将FL分为:①滤泡为主型(滤泡比例>75% );②滤泡和弥漫混合型(滤泡比例25%~75%);③局灶滤泡型(滤泡比例<25%)。
二、诊断、分期及预后工.诊断:FL的诊断主要基于包括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检查在内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必要时参考流式细胞术以及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所以在治疗前应进行完整的淋巴结切除活检,如果无法进行切除活检,应进行粗针穿刺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淋巴瘤分类方法,FL进一步可以分为1〜 3级。
1级:每个高倍镜视野内中心母细胞个数0 ~ 5个;2级:每个高倍镜视野内中心母细胞个数6 ~ 15个;3级:每个高倍镜视野内中心母细胞个数>15个,其中,仍保留少数中心细胞为3A级,成片中心母细胞浸润,不见中心细胞者为3B级。
在西方国家1级FL占所有NHL患者的比例为20% ~ 25% , 2级FL所占比例为5% ~ 10% , 3级FL所占比例为5%左右。
1、2级和大部分3A级FL患者临床表现为惰性,而3B级FL患者则按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的治疗策略进行治疗。
2023版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的重要更新解读(全文)我国在淋巴瘤领域的诊治水平与国外发达地区相比差距非常大。
在近三十年中,通过加强与国外的交流与学习,我国在淋巴瘤领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逐渐赶上国外的〃步伐〃。
另外,中国淋巴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淋巴瘤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全国同行在淋巴瘤领域更加努力地探索,把淋巴瘤作为一个专科来推进,来提高全国淋巴瘤规范化诊疗水平。
近年来,中国在淋巴瘤新药的研发方面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新药不断涌现。
希望越来越多的淋巴瘤新药能够顺利上市,为淋巴瘤患者带来新选择和新希望。
随着淋巴瘤新药越来越多、治愈率不断提高和治疗效果越来越好,更加应该重视淋巴瘤的规范化诊治。
应以延长中国淋巴瘤患者存活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提升淋巴瘤治愈率作为目标,为健康中国贡献一份力量。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诊疗指南每年的更新都广受临床好评和关注。
能否请您谈谈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每年更新一次的意义是什么?以及《CSC0淋巴瘤诊疗指南(2023版)》的更新相比去年有何亮点?在CSCO的指导下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对淋巴瘤指南每年都进行更新。
该指南的发布和更新受到了全国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生的欢迎。
淋巴瘤指南作为手边书或口袋书受到了全国同行的广泛应用。
从淋巴瘤指南的印刷和发行来看,淋巴瘤指南在全国的使用效果很好,说明淋巴瘤指南结合了中国临床的实际情况,即中国大型医疗中心的发展创新需求、中国基层医疗的实际情况、新药的创新发展、医保的更新,国内外研究数据的更新。
淋巴瘤指南对于基层医生,甚至全国的医生是可操可用的。
2023年≪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3版)》(下面简称2023版指南)的重要更新如下:01中国淋巴瘤流行病学及变化淋巴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发病人数约为10.15万,发病率为5.56/10万,死亡人数为4.70万,死亡率为2.47/10万,而且地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明显。
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一、诊断要点(一) 病理分级诊断滤泡性淋巴右(FL)的治疗与其病理分级密切相关, 其中至少包括一张代表肿瘤组织的石蜡包埋切片, 泡性淋巴瘤的WHO 分级诊断标准如表所示。
1级:0-5中心母细胞/hpf2级:6-15中心母细胞/hpf3级:大于15中心母细胞/hpf3a :大于15中心母细胞/hpf,但仍存在中心细胞3b :中心母细胞成片浸润,无中心细胞(二) 免疫表型检查免疫表型检查是目前淋巴瘤分型诊断的必备项目, Fl 的典型免疫表型为: CD20 ( + )、CD10 ( + / —) CD23 (+ / —) , CD43 (—) , CD5 ( —) , cydinD (—) , bcl-2 ( + )(〜90 %)。
当怀疑 FL 时,需检查下列项目以确诊。
1.石蜡包埋切片:检查 CD20 (L26/Pan B ) 、CD3, CD5, cyclin Dl, CD10 和bcl-2等表型即可确立诊断CD43-和k /入为备选项目.2流式细胞仪细胞表面标志分析:检查k/入、CD19, CD20, CD5, CD23, CD43 和CD10等标志即 可确立诊断。
3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检查:在某些情况下,在冰冻切片上检查K/入,CD5, CD23, CD10, CD43和bd-2等表型有助诊断。
(三) 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检查t(14; 18) (q32; q21 )和BCL-2重排均见于80%FL 病人,在某些情况下有助FL 诊断。
(四) 临床分期检查同其他惰性淋巴瘤的常规检查。
由于治疗方法在不同病期FL 病人之间显著不同,因此要特别重 视骨髓活检、骨髓涂片和腹部、盆腔CT 等检查。
二、治疗FL (3级)的治疗同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
FL (1、2级)的治疗方法决定于就诊时疾病累及的范 围.(一) 无腹部巨大肿块的 1/11期(Ann Arbor) FL 的治疗 以病灶局部放射治疗(RT,30-40Gy)为主。
滤泡性淋巴瘤 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一、诊断要点(一)病理分级诊断 滤泡性淋巴右 (FL ) 的治疗与其病理分级密切相关, 其中至少包括一张代表肿瘤组织的石蜡包埋切片, 泡性淋巴瘤 的 WHO 分级诊断标准如表所示。
1 级: O-5 中心母细胞 /hpf2 级: 6-15 中心母细胞 /hpf3 级:大于 15 中心母细胞 /hpf3a :大于 15 中心母细胞 /hpf, 但仍存在中心细胞3b :中心母细胞成片浸润,无中心细胞 (二)免疫表型检查 免疫表型检查是目前淋巴瘤分型诊断的必备项目, Fl 的典型免疫表型为: CD20(+)、CD10(+ /—)CD23(+ /—), CD43(—), CD5 ( —) , cydinD (—), bcl-2 (+) (~90%)。
当怀疑 FL 时,需检查下列项目以确诊。
1.石蜡包埋切片:检查 CD20 (L26/Pan B ) 、CD3, CD5, cyclin Dl, CD10 和 bcl-2 等表型即可确 立诊断 CD43-和 k /入为备选项目.2 流式细胞仪细胞表面标志分析:检查k/ 入、 CD19, CD20, CD5, CD23, CD43 和 CD10 等标志即 可确立诊断。
3 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检查:在某些情况下,在冰冻切片上检查K/入,CD5, CD23, CD10, CD43 和 bd-2 等表型有助诊断。
(三)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检查t (14; 18) (q32; q21 )和 BCL-2 重排均见于 80%FL 病人,在某些情况下有助 FL 诊断。
(四)临床分期检查同其他惰性淋巴瘤的常规检查。
由于治疗方法在不同病期FL 病人之间显著不同,因此要特别重 视骨髓活检、骨髓涂片和腹部、盆腔 CT 等检查。
二、治疗FL (3 级)的治疗同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
FL (1 、2 级)的治疗方法决定于就诊时疾病累及的范 围.(一)无腹部巨大肿块的 I/II 期( Ann Arbor ) FL 的治疗 以病灶局部放射治疗( RT,30-40Gy ) 为主。
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滤泡性淋巴瘤(FL)在CD20+B细胞淋巴瘤中发病率仅次于弥漫大B淋巴瘤(DLBCL)为第二大亚型,我们根据最新的NCCN指南及一些相关的循证医学数据,结合目前我国淋巴瘤的诊治水平和现状制订下列指南。
一、定义
FL是惰性淋巴瘤的一种类型。
F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较常见的类型,在西方国家占NHL的22%~35%。
在国内所占比例较西方国家偏低,占NHL的8.1%~23.5%,我国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倾向,发病年龄较国外相对偏低。
10.3760/cma. j. issn. 0253-2727.2011.10.022
万方数据
・718.万方数据
・719・万方数据
2011-08-30万方数据
中国滤泡性淋巴瘤诊断与治疗指南
作者: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作者单位:
刊名:
中华血液学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
年,卷(期):2011,32(10)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hxyx20111002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