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泰煤制油示范项目进展及产业化进程创新
- 格式:pdf
- 大小:2.74 MB
- 文档页数:27
[Word]伊泰煤制油伊泰煤制油伊泰煤制油受煤化工调控掣肘“我们掌握了国内最先进的煤制油间接液化技术,这项技术一旦商业化生产,我国将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保证能源安全有重要的作用。
”伊泰煤化工集团总经理齐亚平日前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煤制油二期所需的600亿资金以及人才已经都储备好了,准噶尔旗已经为了我们预留了土地。
水与公路等配套设施也非常完备,批文一下来我们就可以征地建厂。
”虽然伊泰煤制油非常希望上马二期项目,但伊泰、神华和潞安三大公司新的煤制油项目都被国家紧急叫停,批文一直没有下来。
此前,一些地区不顾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盲目规划、违规建设、无序发展煤化工,许多煤企业上马煤化工项目也只是借煤化工之名行圈煤之实。
导致国家紧急叫停煤化工项目。
有专家说煤化工行业的“十二五”规划《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也未出台,国家可能会在规划出台后再另行审批。
为何发展煤制油,最近工信部对外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为1.91亿吨,对外依存度达55.2%,首次超过了美国,也超过去年53%的依存度。
并且我国石油进口渠道目前还严重依赖马六甲海峡等要害地方,这些敏感地方一旦出现变故,对我国能源安全极为不利。
我国多煤少油缺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且开采成本很低,据伊泰煤制油的员工说,他们的开采成本只有70—80元,转化为柴油的成本也远远低于进口石油,发展煤制油项目迫切而有必要。
煤制油的产业化对缓解我国石油能源供需矛盾意义重大,对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有重要的作用。
据记者了解,神华与南非沙索就获取煤制油技术谈了8年,沙索公司就直接液化煤制油技术要10亿美元,并且不愿意拿出最先进的工艺。
如果我国不上马这个项目,煤制油关键技术将来会受制于人,自主发展煤制油技术是煤炭储量丰富的我国必要选择。
目前伊泰集团已经独立掌握煤制油技术,正试图商业化生产。
其在向国家发改委的汇报材料中提到,二期540万吨/年的煤制油项目由三条线组成,每条线装置能力为180万吨/年,可行性研究概算总投资约606亿元。
我国煤制油产业前景纷争又起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的下降和国内煤价的上涨,让我国煤制油企业体验了“生不逢时”的尴尬,加上环保、水耗、能效等方面的争议,煤制油发展面临一定的压力。
记者近期采访了解到,去年12月以来,我国首批煤直接、间接制油产业化示范项目试车相继成功,产出了高品质柴油、石脑油等产品,显示出煤制油技术的产业化步伐正在加快。
专家认为,从长远看,煤制油的前景依然颇具吸引力。
产业化取得重大突破3月23日内蒙古伊泰集团对外宣布,位于内蒙古准格尔旗的16万吨煤间接制油示范项目试车成功,产出了柴油等目标产品。
据中科院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煤制油项目首席科学家李永旺介绍,这是我国首套试产出油的大规模煤间接制油产业化装置,所产的柴油符合欧Ⅳ标准,标志着我国自主开发的煤间接制油技术产业化已取得重大突破。
就在去年12月31日,神华集团煤直接制油项目首条百万吨级示范生产线也打通了流程,试产出了合格的产品。
目前,神华集团正继续调试和完善生产线,努力准备5月份的1000个小时试产。
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神华集团煤直接制油项目位于煤炭资源丰富的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于2005年5月开工,工程规划总规模为500万吨,其中一期规划建设三条生产线、年产能320万吨。
仅试产成功的首条示范生产线,投产后每年即可转化约350万吨煤,生产柴油、石脑油等产品108万吨,产量相当于一个亿吨级油田。
据介绍,神华集团煤直接制油项目试产成功,标志着我国已成为全球首个掌握百万吨级煤直接制油关键技术的国家。
与此同时,其他企业实施的煤制油项目也取得了突破。
其中,去年12月22日,山西潞安矿业集团的一座小型煤间接制油装置也合成出了油品,依托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技术兴建的16万吨煤间接制油项目也在加紧调试,预计近期将试车。
富煤、少油、缺气的资源禀赋,导致煤在我国的能源生产结构中占70%以上。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石油产需矛盾日趋尖锐。
伊泰伊犁百万吨煤制油环评二次公示
佚名
【期刊名称】《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年(卷),期】2015(0)8
【摘要】8月24日,伊泰伊犁能源有限公司100万t/a煤制油示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众参与调查在新疆环保厅网站进行第二次公示,征求广大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伊泰伊犁能源有限公司100万t/a煤制油示范项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海努克乡境内"伊泰伊犁工业园区"内。
生产规模为油品100万t/a,总投资1 632 218.96万元。
主体工程包括空分、煤气化、气体净化、油品合成、尾气制氢和油品加工等装置,公用工程及储运工程等。
【总页数】1页(P14-14)
【关键词】泰伊;环境影响报告书;气体净化;海努克乡;公用工程;油环;煤制油项目;公众参与;主体工程;生产规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536
【相关文献】
1.内蒙古伊泰200万t/a煤制油项目获得环保部环评批复 [J],
2.伊泰伊犁100万吨/年煤制油项目环评审查公示 [J], ;
3.湖北百万吨包装纸项目环评公示 [J], ;
4.新疆伊犁100万t煤制油项目环评获批 [J],
5.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西环段项目发布二次环评公示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张东海——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全国劳动模范。
伊泰集团是1988年由22名原伊克昭盟政府机关超编人员为了缓解当时盟财政的困难,解决冗员过多的问题,靠5万元开办费下海经商办起的企业。
2001年鄂尔多斯市政府决定对伊泰集团进行股份制改造。
在国家没有投资1分钱的前提下,这个企业又向地方财政净缴纳现金5.3亿元,国有资产全部退出,员工全员持股转换身份。
一时间,人心涣散,风雨满楼。
危难之时,已经在伊泰历练了10年的张东海通过竞聘走上了伊泰集团煤炭股份公司总经理的岗位,并于2004年升任伊泰集团总经理。
张东海上任伊始,便凭借着年轻人特有的锐气和创新精神,带领着伊泰集团的全体员工紧跟时代的节拍,励精图治、大胆改革,使企业走上了一条与时俱进的和谐发展之路。
资产总额由2001年的16亿增加到现在的305亿元并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位列第248位。
仅2008年就实现利润50多亿元,向国家交税27亿元,全员人均纳税近70万元。
在鄂尔多斯高原贫瘠的土地下面,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煤炭资源。
这片8.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煤炭储量竟然占全国煤炭探明总储量的15%。
而在10多年前,这里乡下的老百姓人均年收入还不足200元。
而人们坐在金山上讨饭吃的原因就是这里交通闭塞没有路,无法将煤炭资源与市场对接。
为了改变当地经济落后的面貌,伊泰集团在国家财政困难的情况下,自筹资金修建公路和铁路,打通运输这个资源转化的瓶颈,首先修建了57公里的曹羊公路和全长145公里的准东铁路。
随后又修建了呼准铁路并参与了铁道部控股的准朔铁路、新包神铁路、蒙冀铁路和蒙南铁路四条铁路的修建,在企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极大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当地老百姓的年人均收入达到了近2万元。
2006年国家为保障能源的战略安全,对煤炭行业进行调整。
提高行业集中度、建设大型煤炭基地成为政策的主要趋向。
伊泰集团迅速做出反应,投资48亿元对地方小煤矿进行整合。
把多年来一直沿袭着落后采煤方式的煤矿改造成13座现代化的大型煤矿并兴建了年产1200万吨的酸刺沟煤矿。
我为祖国献燃油——伊泰集团煤制油工程建设纪实
周居霞;赵咏峰;宋海靖;乔梁春
【期刊名称】《实践:党的教育版》
【年(卷),期】2008(000)010
【摘要】伊泰的故事,许多人耳熟能详。
20年前,集团董事长张双旺辞掉铁饭碗,带领21名行政超编人员,借款5万元自立门户闯市场,攻坚克难,拼搏创业,很快发【总页数】4页(P28-31)
【作者】周居霞;赵咏峰;宋海靖;乔梁春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2
【相关文献】
1.烟台荏原中标伊泰集团煤制油项目 [J],
2.伊泰集团百万吨煤制油项目开工 [J], 中国煤炭网
3.内蒙古伊泰集团间接煤制油工业化装置获得成功 [J],
4.伊泰集团2020年煤制油产量将扩大到1000万吨 [J],
5.内蒙古伊泰集团煤制油项目即将试生产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首个煤化工示范项目达产元旦来临之际,从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到,我国首个采用煤间接液化制油自主技术的16 万吨/年煤制油项目已实现满负荷运行,成为我国十一五煤化工示范项目中首个达产的项目。
业内人士表示,首个煤间接制油项目安全、稳定、满负荷运行,验证了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煤间接液化成套技术是成熟可靠的,为我国煤制油产业在技术进步、人才培养、经验积累上奠定了基础。
2009 年3 月27 日,伊泰16 万吨/年煤制油项目产出我国第一桶合格成品油。
伊泰煤制油公司通过对装置进行不断技改完善,优化装置工况,解决了大量棘手的技术难题。
2009 年该公司共生产煤制油品和化工产品2.44 万吨,2010 年生产9.67 万吨,2011 年生产15.17 万吨。
伊泰煤制油公司总经理刘尚利表示,经过技术改造,公司于2012 年12 月初首次达到设计产能。
截至12 月31 日,公司2012 年累计生产煤制油品和化工产品17.16 万吨,每生产1 吨油耗煤3.64 吨、耗电820 千瓦时,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低于设计消耗指标。
刘尚利表示,伊泰16 万吨/年煤制油项目是煤间接液化流程最完整的独立工厂,项目的达产不仅证明我国自主费托合成技术是成熟的,也说明配套的煤气化、合成气净化、油品加工等工艺也是成熟的。
下一步,公司将对装置进一步技术改造,降低消耗、提高效益,向效益型优质运行迈进。
据了解,伊泰煤制油工程主要产品有费托合成柴油、石脑油、液体石蜡、液化气等。
其柴油产品为硫含量、残炭、灰分、色度极低的清洁燃料,十六烷值大于70,可以在0 号至-35 号柴油之间进行调节。
经实验监测,采用其油品的柴油车尾气排放符合欧Ⅴ标准。
其石脑油产品直链烷烃含量高达。
【项目动态】5月31日?伊泰煤制油项目环评报告通过环保部环评司司务会审议等煤化工项目动态伊泰煤制油项目环评报告通过环保部环评司司务会2016年5月30日获悉,伊泰200万吨/年煤制油项目核准支持性文件除环评报告外均已取得批复。
环评报告已于5月13日通过环保部环评司司长专题会审议,于5月26日通过环评司司务会审议,计划6月份列入环保部部长专题会研究。
中煤能源2016年4月主要煤化工数据2016年5月13日,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公布2016年4月主要煤化工数据。
4月聚乙烯产量2.9万吨,销量3.3万吨,2016年累计产量12.2万吨,销量12.3万吨。
4月聚丙烯产量2.9万吨,销量2.3万吨,2016年累计产量11.4万吨,销量11.1万吨。
4月尿素产量19万吨,销量15.7万吨,2016年累计产量74.8万吨,销量93.4万吨。
4月甲醇产量6万吨,销量6.1万吨,2016年累计产量22.6万吨,销量25.3万吨。
中国神华2016年4月煤化工销售数据2016年5月26日,中国神华公告称,2016年4月销售0.74万吨聚乙烯、0.66万吨聚丙烯,2016年累计销售8.8万吨聚乙烯、8.24万吨聚丙烯。
神华煤制油新疆公司聚乙烯装置振动筛试车成功2016年5月22日,神华煤制油新疆公司聚乙烯装置挤压系统振动筛试车成功,为产出聚乙烯产品奠定基础。
该公司聚乙烯装置振动筛为颗粒分选筛,分别筛选出12目以上过大粒子和3目以下的过小粒子,将直径3~5mm长2~3mm的合格颗粒输送至下游。
兖矿新疆煤化工成功实现单炉保尿素运行2016年5月24日获悉,兖矿新疆煤化工成功实现单炉保尿素运行。
该公司生产系统一度受制于煤源不稳、煤质波动大,导致气化炉运行极不稳定、多次停车,如何在系统安全可控、平稳过渡的前提下将各项损失降低到最小成为难题。
今年以来,考虑到合成氨尿素系统流程长、恢复慢、放空较多,开停车对设备损伤较大,而甲醇合成系统相较流程短、恢复快、损失较小,该公司一班人经反复比较、充分论证,确定由单系统带合成氨尿素系统运行。
【MBA 教学案例教学案例】】伊泰煤炭伊泰煤炭::资源型企业成长战略抉择资源型企业成长战略抉择((下)2018年05月22日煤制油是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过程生产油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一项技术,包含煤直接液化和煤间接液化两种技术路线。
煤的间接液化是首先把煤气化,再通过费托合成转化为烃类燃料。
国内从事煤间接制油技术开发的主要是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简称“山西煤化所”)。
此外,中国神华集团公司和宁夏煤业集团公司,通过与南非索沃公司合作,引进南非煤间接制油技术,分别在陕西和宁夏建设两座煤炭间接液化工厂。
壳牌(中国)有限公司、神华集团和宁夏煤业集团共同开发洁净的煤制油产品。
煤的直接液化是将煤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催化加氢直接液化合成液态烃类燃料,并脱除硫、氮、氧等原子。
国内较早从事煤直接制油技术开发的主要是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后期,中国神华集团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合作,在鄂尔多斯投资建设神华鄂尔多斯煤直接制油项目。
此外,由甘肃煤田地质研究所煤炭转化中心自主研发的配煤液化试验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总之,我国“煤制油”的实验技术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但是产业化发展仍受诸多因素影响,尤其对产业政策、资金投入、煤炭成本、石油价格、水源保障等高度依赖。
因此,对企业而言,发展煤制油仍是一把双刃剑。
一、煤制油业务的关注煤制油业务的关注(1998(1998(1998~~2000年)1998~2000年,全国煤炭市场极度疲软,以煤炭生产经营为主业的伊泰煤炭公司,不得不有新的“考虑”。
同时作为一家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企业,伊泰煤炭对国家的能源战略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
针对我国富煤少油,石油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煤炭产业整体结构较为单一、综合利用率低的状况,开始探索研讨开发煤炭深加工技术。
200Q 年,一个重要的信息引起了公司原董事长张双旺的关注: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正在攻关“863”计划,科技部、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产业化项目——“煤基合成液体燃料——浆态床技术”(即煤间接液化制取石油替代品技术)。
新型煤化工重启审批产值或至7000 亿
新型煤化工重启审批产值或至7000 亿
在新一轮稳增长以投资拉动经济大潮中,沉寂三年之久的煤化工项目披上新衣后被重新派上用场。
据悉,目前发改委、能源局正在对一批新型煤化工项目进行评审论证,项目范围涵盖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油等,审批金额可能达到5500 亿至7000 亿元。
业内专家认为,2012 下半年开始,我国有望进入煤化工的投资高峰期。
由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200 万吨间接煤制油项目,有望首先获得有关部门路条。
伊泰200 万吨的煤制油二期项目目前正在发改委走程序,预计近期能获得国家能源局的审批。
内蒙古伊泰煤制油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齐亚平向媒体透露。
中国神华亦传出喜讯。
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煤制油一期320 万吨已通过审批建设在即,目前正在国家发改委备案。
而早在今年4 月,神华集团就公开招标宁煤400 万吨煤炭间接液化项目的3 个超限设备包。
中金公司分析师指出,神华宁煤2 期的3 个超限设备包可能只是一个开端。
煤化工产业链正在出现一些积极的变化,投资机会将逐步显现。
一个煤化工建设项目通过审批并开始设计后,大约6-12 个月将开始集中采购设备,因此我们推断从2012 年中期开始的12-18 个月有望成为煤化工设备招标的集中释放期。
中金公司认为。
能源比价上升及煤炭库存高企将是有力催化剂。
对于煤化工项目审批将获重启,东方证券分析师认为,短期内我国资源格局仍将维持富煤乏油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