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油与石油炼油的竞争力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04 MB
- 文档页数:22
2023年煤制油行业市场分析现状随着能源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煤制油行业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新兴领域。
煤制油是指通过加工煤炭、煤矸石或煤层气,通过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石油类产品的工艺过程。
煤制油行业市场分析现状如下:一、市场规模扩大当前,全球石化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未来几年中国石油需求预计将以逐年增长的趋势呈现。
随着石油进口依存度逐年上升,保障能源安全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任务。
而煤制油由于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具有较高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019年,中国产能已突破1亿吨,预计到2025年,煤制油产能将达到1.8亿吨左右,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二、技术进步推动煤制油行业升级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煤制油行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目前,煤制油整个行业正处于技术升级的时期,并且采用了更加先进、高效的工艺技术,产品质量更高,产能也更大,未来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政策支持为行业发展带来发展机遇针对煤制油行业在污染治理和资源利用方面的优势,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鼓励技术创新,对污染治理和资源利用方面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这种政策的支持为煤制油产业基础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保证,同时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优质和实惠的产品。
四、市场竞争激烈随着煤制油行业市场的不断扩大,行业内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
目前国内市场上煤制油企业众多,但大部分仍处于初级阶段,煤制油技术不够成熟,生产成本高。
而行业巨头如中石化、中石油等已经具有较大的规模和优势,因此,新进入市场的企业需要具备先进的技术和较高的资金实力,并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
总的来说,煤制油行业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新的进入者需要有先进的技术和较高的资金实力,才能够成功地进入这个行业。
煤制油的可行性路线分析引言随着全球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寻找替代能源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热点。
煤作为一种较为丰富的化石能源,被广泛研究用于煤制油技术中。
本文将对煤制油的可行性路线进行分析,探讨其优势和挑战。
煤制油的可行性1. 煤资源丰富全球煤资源储量巨大,很多国家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如中国、美国、俄罗斯等。
相比之下,石油资源有限,且集中在少数国家,石油产量也逐渐下降。
因此,利用煤制油可以减轻对石油的依赖,保障能源供应。
2. 煤制油技术成熟煤制油技术经过多年的研发,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目前主要有煤气化、煤直接液化和煤间接液化三种主要的煤制油技术路线。
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煤制油技术已经迈入了商业化阶段。
3. 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赖许多国家需要大量进口石油来满足能源需求,这对经济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煤制油可以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提高能源安全性,减少对进口石油价格波动的敏感性。
4. 改善环境影响煤制油可以减少煤炭的直接燃烧,从而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此外,煤制油过程中可以回收利用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应对气候变化具有积极意义。
煤制油的挑战1. 高成本与传统炼油相比,煤制油的投资成本较高。
煤制油过程中需要进行煤气化、合成气的制备、催化剂的研发等多个环节,需要大量的技术和经济支持。
2. 环境问题煤制油虽然可以改善大气质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但是仍然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污水和废弃物。
有效处理和处理这些废弃物的成本也是一个挑战。
3. 传统石油行业利益石油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巨大的利益和影响力,煤制油作为一种替代能源将对传统石油行业的利润分配和市场格局产生影响,可能会受到某些国家或企业的阻碍。
4. 公众接受度煤作为一种高污染、高碳排放的能源,公众对煤制油的接受度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公众和环保组织可能对煤制油技术的潜在环境影响表示关注和抵制。
结论煤制油作为一种可替代能源的路线,在解决能源紧缺和环境问题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2023年煤制油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煤制油行业是指通过煤炭作为原料,经过煤炭气化制备合成气,再通过合成气制成化工产品,如液体燃料和化工原料。
煤制油行业在当前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安全问题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发展趋势、政策环境和竞争格局等方面对煤制油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煤制油行业的市场规模正在逐渐扩大。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对化石燃料替代品的需求增长,煤制油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煤制油行业的年产量约为3000万吨,其中煤制汽油、煤制柴油和煤制液化气等核心产品产量呈逐年增长态势。
其次,煤制油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和资源优化利用方面。
煤制油技术一直是国家重点推广的技术之一,随着科技进步的不断推动,煤制油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目前,煤制油行业主要采用的技术路线包括燃料油和化工产品生产、煤制天然气、煤液化等多种技术路线。
再次,政策环境是煤制油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国家对煤制油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包括产业政策、财税支持政策等方面。
政府在煤制油产业的发展上给予了政策上的扶持和补贴,这为煤制油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遇。
最后,煤制油行业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格局。
由于需求增长和潜在利润空间,煤制油行业在市场上存在着多个主要竞争者。
其中,国内的煤制油企业主要有中国石化、中国煤炭化工集团、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等大型国有企业。
此外,一些新兴的民营企业也在积极参与煤制油行业,市场竞争激烈。
综上所述,煤制油行业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和资源优化利用方面,政策环境给予了煤制油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同时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格局。
未来的煤制油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需要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进一步发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煤制油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一、概述煤制油技术是一种利用煤炭资源生产液体燃料的技术,它可以有效地解决石油资源稀缺和能源安全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随着全球石油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煤制油技术的发展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国内外煤制油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国内煤制油技术发展现状1. 技术研发情况目前,国内煤制油技术研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研究。
煤制油技术路线主要包括间接液化和直接液化两种,其中间接液化技术以目前为主要研究方向。
在间接液化技术方面,采用Fischer-Tropsch合成技术生产合成油和液体燃料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部分技术已经走上了产业化的道路。
2. 技术应用情况国内煤制油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一些煤制油项目已经投产,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能源供应不足的情况下,煤制油技术的应用为国内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国外煤制油技术发展现状1. 技术研究情况国外煤制油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美国、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在进行煤制油技术研究。
美国对Fischer-Tropsch合成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系列煤制油项目,为其能源供应提供了有力支持。
南非在煤制油技术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利用Fischer-Tropsch合成技术成功开发了多个煤制油项目,为南非的能源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2. 技术应用情况国外煤制油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些国家已经建立了成熟的煤制油产业体系,为其国家的能源供应提供了有力支持。
煤制油技术的应用为国外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石油资源的替代提供了新的选择。
四、国内外煤制油技术发展趋势1. 技术研发方向随着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煤制油技术的研发方向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研发人员将继续加大对Fischer-Tropsch合成技术的研究力度,提高煤制油技术的产油率和碳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煤制油技术的产业化水平。
煤制油市场前景分析引言煤制油作为一种能源转换和利用技术,通过煤炭转化制造液体燃料,为能源供应和替代传统石油提供了新的途径。
本文将对煤制油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探讨其潜在发展空间和挑战。
1. 煤制油技术概述煤制油技术是通过煤炭气化或煤浆液化等过程,将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
这种技术可以将煤炭转化为石油产品的替代品,满足能源需求多样化的需求。
2. 煤制油市场概况目前,全球煤制油市场正在迅速发展。
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将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的技术作为研究和发展的重点。
煤制油被视为缓解能源压力和替代石油输入的重要途径。
3. 煤制油市场前景分析3.1 市场需求推动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石油资源的枯竭,煤制油作为一种新的能源转化技术,将逐渐成为供应能源的主要方式之一。
尤其在国内需求大的能源消费市场,煤制油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3.2 能源安全保障煤制油技术的发展能够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加强能源安全保障。
各国政府对于能源资源的稳定供给非常重视,因此煤制油技术的发展也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
3.3 环境友好性相比传统石油燃料,煤制油的燃烧排放减少了大量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
这对于改善空气质量和缓解环境污染具有积极的作用。
3.4 技术挑战和成本压力煤制油技术的发展仍然面临着技术难题和成本压力。
煤制油的生产过程复杂,需要高投入和复杂的设备。
技术上的突破和成本的降低是促进煤制油市场发展的关键。
4. 煤制油市场的风险和挑战4.1 煤炭资源减少煤炭作为煤制油的原料,其资源量并不是无限的。
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减少,煤制油所面临的供应压力将会增大。
4.2 环境问题煤制油的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这也是煤制油市场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4.3 竞争和替代能源煤制油市场面临来自传统石油产业以及其他替代能源的竞争。
如何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是煤制油企业需要面对的挑战。
5. 结论煤制油作为一种能源转化和利用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煤制油市场分析简介煤制油作为一种转化煤炭资源为液体燃料的技术,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本文将对煤制油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从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市场规模全球市场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煤制油市场在过去几年内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主要的市场包括欧洲、亚洲和北美等地区,其中中国、美国等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在煤制油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亚洲市场亚洲作为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煤制油市场发展迅速。
中国、印度等国家在煤制油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竞争格局主要参与者在煤制油市场上,主要的参与者包括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国际大型能源公司。
国有企业通常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私营企业则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国际大型能源公司则拥有全球资源整合能力。
竞争方式在竞争激烈的煤制油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成本控制、市场推广等方面。
通过不断提升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发展趋势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煤制油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新型催化剂、高效反应器等技术的应用,使得煤制油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环保意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对于煤制油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引起关注。
企业在发展的同时,要加大环保投入,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政策支持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支持煤制油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税收优惠、补贴政策等,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市场保障。
结语综上所述,煤制油市场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环保意识的提升以及政策的不断支持,煤制油行业有望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企业在这一变革的时代潮流中,应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抢占市场先机,实现可持续发展。
煤基合成燃料的分析和建议摘自钱伯章编著的《醇醚燃料与天然气及煤基合成油技术与应用》,其中对成本分析的内容值得借鉴。
(1)2003年以来油价高企牵动各方神经。
从2004年以来,国际油价从30美元/桶最高涨到100美元/桶以上,原油高价位运行将使以煤制油成为一个长期性的战略问题而被受到世界关注。
但截至2009年6月,徘徊在70美元/桶的国际油价令国内煤化工“钱”景不明,包括煤制油、煤制烯烃等高投入、高能耗项目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煤化工行业正从盲目投资的过热状态回归理性,中国仍将严格限制煤制油项目。
煤制油项目仍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以项目税后的内部收益率12%为参考基准,当煤价为150元/t和300美元/t时, 煤制油项目的竞争力分别相当于28美元/t桶和35美元/桶。
而神华等大型煤炭企业拥有成本低廉的坑口煤,价格远远不到市场平均水平,其煤制油项目仍能获得大的成本优势。
(2)据统计,2007年全球石油探明储量为1686亿t,储采比为41.6年。
但2007年世界煤炭探明储量8415.02亿t,储采比为133年。
中国也拥有丰富的煤炭储量,我国煤炭探明储量为1145亿t (占世界13.5%),储采比45年。
而我国石油探明储量21亿t,储采比为11.3年。
常规能源向煤炭倾斜已成为世界和我国的重要趋势。
资料显示,我国煤的储藏量为6872亿t,居世界第三位,占世界总量的11%,但人均储藏量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60%。
美国煤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3%,每年产煤10亿t,在能源消费中占27.4%,2006年中国煤炭产量高达23亿t,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
不过,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只能成为世界产煤大国,但无论与美国相比还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相比,中国都不能成为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
(3)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油品短缺在2亿t左右, 除1.2亿t需进口外,煤制油技术可解决6000万〜8000万t 以上,投资额在5000亿元左右,年产值3000亿〜4000亿元,其中间接液化合成油可生产2000万t以上,投资约1600亿元,年产值1000亿元左右。
煤化工产品与石油化工产品竞争力分析1.1 油价对煤化工产品市场的影响分析原油价格的波动影响基础能源价格和化工原料价格。
当原油价格上涨时,煤化工产品对石油化工产品的替代增强,使煤化工产品具有更强的比价优势。
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导致原油大幅度上涨,煤化工有所发展。
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再度推动了煤化工产业,尤其是新型煤化工产业的发展。
1.1.1 高油价催生全球第一家商业运营的煤制油工厂在20世纪上半叶煤液化技术得到发展,二战以后,由于其产品在经济上无法与天然石油相竞争而趋于停顿。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石油价格的高涨影响了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煤化工技术取得进展,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石油价格长时间高位运行,使得煤化工重新受到重视。
全球第一家商业运营的煤制油工厂沙索集团煤制油工厂的创建和两次扩建也与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密切相关。
1954年,沙索集团开建第一个煤制油,1955年,最早一批汽油从该厂面世。
1972年,石油价格偏低,考虑到没有太大的经济性,沙索集团没有扩建。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到了每桶12美元,相比3年前翻了4倍,南非政府决定在1974年修建第二座工厂,二厂建设期间,国际油价按照现在的汇率来看,已经约为85到86美元/桶,在此价格下煤制油应该是有盈利的。
1979年,伊朗革命,油价大涨到了每桶40美元,南非政府决意开建第三个沙索煤制油工厂。
1.1.2 油价高企推动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煤炭和石油互为替代品,石油价格的上涨会使社会转向对煤炭等其他替代性能源的开发利用。
图 1 2001-2010年国际原油价格变化图数据来源:国际能源署 全球原油出口FOB 价格(均价)2005年以来,尤其是2007年和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迅速,2008年一度高达每桶147美元。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国际原油价格有所下降,但仍然是在高位运行,而且2009年油价又有所回升。
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竞争力分析当前我国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的竞争,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燃料甲醇市场已经起动,发展迅猛,但亟须规范燃料甲醇与汽油相比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当掺加比较低时,燃料甲醇不需要对车辆进行改造,替代汽油简单易行。
近两年来在高油价的推动下,燃料甲醇发展十分迅猛。
据专家估算,2003年燃料甲醇的消费量约为50万吨,而2004年达到约100万吨,而且这种快速发展主要是靠市场推动实现的,没有类似于燃料乙醇的财政补贴和全封闭的政府强制措施,显示了燃料甲醇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但是燃料甲醇市场亟待规范。
一方面,因为政府部门和有关专家对燃料甲醇的使用安全性、机械腐蚀性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所以相关的国家标准迟迟没有出台,燃料甲醇发展存在无法可依的问题。
另一方面,存在着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往汽油中擅自掺加甲醇,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
2.二甲醚在车用燃料领域具有发展潜力,但近期目标市场主要局限于民用燃气针对车用燃料和民用燃气的不同目标市场,二甲醚的价格定位不同。
二甲醚作为车用燃料主要用于替代柴油,但在目前的成品油价格体系下,二甲醚替代柴油是不经济的。
根据热值按1.4的替代比折算,二甲醚要替代柴油,价格应为2764元/吨,以此价格进行测算,即使原料甲醇的价格为1600元/吨,二甲醚装置仅能处于微利状态。
而目前国内中部地区的甲醇价格在2000元/吨左右,东部地区价格更高。
而且在目前的柴汽油价格比下,用甲醇替代汽油与用二甲醚替代柴油存在结构性矛盾。
由甲醇生产二甲醚,消耗定额为1.4~1.5吨/吨。
目前国内正在推广的主要甲醇燃料为M15,即在汽油中掺加15%的甲醇,M15对汽油的替代比为1.05;二甲醚替代柴油的替代比为1.33~1.5。
因此,用甲醇生产二甲醚,相当于将1吨汽油转换为大约0.5吨的柴油,而目前汽油和柴油的出厂价分别为4400元/吨和3870元/吨。
近期内,二甲醚最可能大规模替代的是进口液化石油气,在华东、华南地区,进口液化石油气的数量很大,而且价格在4000元/吨以上。
煤制油行业与市场分析煤制油行业是指利用煤炭资源进行化学转化,生产石油产品的一种技术和产业。
在过去几十年中,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石油资源供应紧张,使得煤制油技术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煤制油行业的技术发展、市场现状和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煤制油技术发展迅速。
煤制油技术主要包括煤炭气化、合成气的制备、合成气转化为石油产品等多个环节。
近年来,随着煤制油技术的不断改进和突破,该行业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例如,采用高效催化剂和反应器设计,能够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开发出新型溶剂和催化剂,提高合成气的转化效率和石油产品质量。
此外,煤制油技术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很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计划,推动煤制油技术的发展。
其次,煤制油行业在市场上具有巨大潜力。
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石油资源越来越紧张,使得煤制油成为一种重要的替代能源。
煤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化石能源之一,具有广泛的资源储量和可再生性,可以提供可持续的能源供应。
此外,煤制油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提高能源安全。
因此,煤制油产品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煤制油技术有望提供超过2000万桶/天的石油产品。
然而,煤制油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煤制油技术的成本仍然较高,生产石油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难以与传统的石油行业竞争。
其次,煤制油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研发和应用碳捕集和储存技术,减少二氧化碳的释放。
此外,煤制油行业的发展还面临着技术路线选择和规模扩张等方面的挑战。
综上所述,煤制油行业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替代技术和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随着煤制油技术的不断改进和突破,该行业有望为全球能源供应提供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
然而,煤制油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相信随着煤制油技术的成熟和市场需求的增加,该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研究煤转化对炼油化工行业竞争力刘霁斌【摘要】针对煤转化的重要意义,在明确实行煤转化迫切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其和炼油化工行业的竞争力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得出我国目前的煤转化依然处于示范阶段,并未对炼化行业形成影响的结论.【期刊名称】《化工设计通讯》【年(卷),期】2017(043)009【总页数】1页(P12)【关键词】煤转化;炼油化工;竞争力【作者】刘霁斌【作者单位】大连凯信石化科技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26.2Abstract: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coal conversion,the competitiveness of co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is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urgency and necessity of coal conversion.Finally,it is concluded that China’s current coal conversion is still in the demonstration stage,Did not affect the formation of the refining industry conclusions.Key words:coal conversion;refining chemical industry;competitiveness我国煤炭储量巨大,但石油资源却十分贫瘠,而石油是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能源之一,因此如何通过煤转化缓解石油需求压力,充分利用煤炭资源,使其发挥最大化作用成为相关人员关注的焦点问题。
但煤转化本身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探究验证的问题有很多。
煤炭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类型,据统计,已探明的煤炭总储量约1 145亿t,存储开采比例为93%。
煤制油技术总结(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实习报告、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internship report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煤制油技术总结煤制油技术总结(精选5篇)煤制油技术总结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煤制油技术总结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煤制油技术总结(精选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结合我国市场油价的波动,谈谈我国煤化工煤制油。
经济性和可行性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结合我国市场油价的波动,世界油价格持续上涨和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双重压力下,催生了我国煤制油、煤制油等以石油替代为目标的现代煤化工的兴起。
其中煤化工煤制油是极具吸引力的产品,期望它能部分替代传统的油产品。
2008年下半年,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经济大衰退,导致石油及石化产品价格大幅下滑。
原来为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替代由石油生产油的“煤化工煤制油”产业,刚刚兴起也受到了质疑。
中国煤化工煤制油的经济性如何,该何去何从?1.煤化工煤制油的现状煤化工煤制油技术主要有两种:MTO技术,是指甲醇制乙烯、丙烯等低碳混合油的技术,该技术由美国UOP公司开发:MTP技术,指的是甲醇制丙烯工艺技术,该技术由德国Lurgi公司开发。
我国化工系统在低碳油的技术开发方面历时三十多年,已取得了中试技术NTO、MTP、FMTP和DTO等成果。
煤化工煤制油的五大核心技术中,煤气化、合成气净化、中醇合成和油回收分离四项技术目前已完全成热掌握,另一核心技术甲醇转化制油单元,除反应段的热传递方向不同之外,其他都与日前炼油过程中成然的催化裂化工艺过程非常类似,且由于原料是单一组分,更易把握物性,有利于实现过程化。
因此在工程实施上都可以借鉴现有的成熟工艺,技术风险处于可控范围。
但是,有关专家指出,目前我国SAP0分子筛催化剂尚不够成熟。
在油回收分离方面,虽与传统的石脑油裂解制油工艺中的裂解气分离单元相似但煤制油产物中含有微量含氧化合物,对油分离系统有影响,在设计和实践时应子重视和研究。
目前,国家核准的煤化工煤制油工业化示范项目1个,即神华集团180万吨/年甲醇、60万吨/年油项目(MT0):省级枝准的煤基甲醉制油工业化示范项目2个,分别是神华宁煤集团52万吨/年煤化工煤制油(MTP)和大唐集团(电力)50万吨/年煤化工煤制油(MTP)项目。
以上国家和省级核准示范项日共产油162万吨/年,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其他在建和规划建设的煤化工煤制油能力约1856万吨/年,加上上述国家和省级核准的示范项目,全国在建和规划建设的煤化工煤制油项目总产能达2018万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