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9.14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期末试题A卷一、单项选择题1.___作诗以气格为主,宋诗风气为之一变,其诗体被称为“元祐体”。
2.属于___的雅号是“___居士”。
3.___以见称的散文风格是“___”。
4.___的词自成一体,被称为“诚斋体”。
5.___在《词源》中提出的词论观点是“清空___说”。
6.___的词以知音律、备法度和风格醇雅著称,以其为代表的词派是“稼轩词派”。
7.___词论最具特色的一个方面是“别材别趣”。
8.吴文英梦窗词主要的艺术特点之一是“章法绵密”。
9.___《须溪集》收词三百五十余首,所作时段大半为“南宋中期”。
10.清人___在《金文雅序》中所说的“借才异代”是指“由宋入金的文士”。
11.元好问《中州集》中所说的“国朝文派”是指“元代作家”。
12.元杂剧作家白朴的著名杂剧作品《梧桐雨》属于“公案剧”。
13.元代散曲作家___的散曲集是“酸斋乐府”。
14.元代作家___的诗歌主张是“宗唐宗古”。
15.元代“四大传奇”荆、___、拜、杀四剧的共同创作倾向是“展示人生的变幻无常”。
16.明初诗坛以___、___、___、___为代表的诗派是“江右诗派”。
17.明代___的诗歌风格是“豪放”。
二、___答题1.谈谈___的诗歌创作特点。
___的诗歌创作特点是多样化的,他的诗歌既有豪放派的气势磅礴,也有婉约派的柔美细腻,同时他还善于借鉴古人的诗歌技巧,使自己的诗歌更具有古韵和深度。
此外,___的诗歌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他的诗歌作品中常常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不公,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2.简述元曲的特点。
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形式多样,包括杂剧、散曲、元曲等多种形式;二是内容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历史、传说、神话、民间故事等;三是艺术手法独特,包括音乐、舞蹈、造型、表演等多种艺术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四是语言生动,充满了幽默、讽刺、调侃等元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复习标准试题及答案精简版整理人:王宰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一.填空题:(15分)1. 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山海经》中。
2. “《春秋》三传”包括《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3. 按音乐标准,把《诗经》三百零五篇划分为风、雅、颂三类。
4. 关于《诗经》的编集,有所谓献诗、采诗、删诗之说。
5. 中国古代第一篇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6. 中国古代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7. 记载战国史实又分国记事的史书是《战国策》。
8. 被人称为“八斗”之才的诗人是曹植。
9. 正始文学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竹林七贤”。
其中人品和文学成就最高者,是阮籍和嵇康。
10. “三曹”是曹操、曹丕、曹植:“七子”指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
11. 左思的代表作是《咏史》八首。
左思的辞赋,名气最大的是《三都赋》,洛阳纸贵。
12.谢朓的创作主张是“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
他是永明体的旗帜,是齐梁诗坛的“首杰”和“冠冕”。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14.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15. 汉赋分为骚体赋和散体大赋。
骚体赋上与屈原一脉相承。
首倡者是汉初的贾谊,代表作是《吊屈原赋》和《服鸟赋》。
还有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
东汉初期冯衍的《显志赋》,东汉后期有张衡的《归田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二.名词解释:(20分)1. 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2. 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标志性艺术手段。
简单地说,赋就是把诗人的情志或引用对象铺陈直叙出来;比就是比喻;兴就是起兴、发端,一般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它可以跟诗歌所抒发的情思有关,也可以无关。
(完整版)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题目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题目中国文学史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名词解释1、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初唐诗人。
他们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底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别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
他们的诗重视抒发一己之情.浮现了一种壮大的气魄和大方悲凉的感人力量。
并且,他们还反对继承齐梁遗风的纤巧绮靡的上官体,积极开拓诗歌的思想题材领域,倡导富有“骨气”的刚健之诗,为因循的初唐诗坛吹进了一阵清新空气,使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开始形成,但他们的诗仍残留很多南朝遗风。
2、上官仪与上官体(别确定)上官体:指唐初以宫廷诗人上官仪为代表的一种诗体,他的诗多为奉合应诏之作,绮靡浮艳,是齐梁宫体诗的余风。
据《旧唐书?上官仪传》记载,上官仪“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上官体代表了追求形式技巧与声辞之美的宫廷化倾向,但有一种天然媚美之敛,体现了较为健康开朗的创作心态和雍容典雅的气度,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型范式,对律诗形式的进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沈宋沈、宋:“沈”指沈佺期,“宋”指宋之咨询,二人都曾在初唐时做过宫廷侍臣,媚附权贵,品行低下。
他们所作律诗多应制奉和之作,佳篇别多,但词采精丽,且数量较多,格律形式完整,为后人所推崇,为近体诗的建立和进展做出了贡献。
沈宋往常,律诗前后失粘的相当多,且多为五律。
沈宋使五律更趋周密,彻底定型,又使七律体制开始规范化。
他们的五七言近体诗歌作品标志着五七言律体的定型。
据《新唐书·宋之咨询传》记载:“及之咨询、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
学者宗之,号为沈、宋。
”4、大历十才子大历十才子:大历,是唐代宗李豫的年号。
十才子指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翊、钞票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伟、夏侯审。
他们的生平大都别详,因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而为世人所瞩目。
《中国文学史》期末试卷(大题和答案)《中国文学史》期末试卷(大题和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二、单选题(每空1分)注:1、一、二题共32分;2、单选题A卷6题有三个空,每空1分。
三、诗词名篇默写(每小题8分,共16分)一诗一词诗歌:李商隐词:柳永《望海潮》、《雨霖铃》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唐传奇: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
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事。
唐传奇的出现与兴盛,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唐传奇的代表作有:无名氏的《补江总白猿传》、陈玄祐的《离魂记》、李朝威的《柳毅传》、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杜光庭的《虬髯客传》,等等。
(后面的代表作家作品至少要写3个)2、唐代的古文运动唐代古文运动是指发生在唐代德宗贞元到宪宗元和大约二三十年间的一次文体革命。
其指导思想是“文以明道”说,要求用散文阐明儒家之道的基本宗旨,摆脱骈俪体裁的束缚,使文章的形式更好地为内容服务。
古文运动的实质不仅是一场文学革新运动(文体、文风、文学语言),更是一场儒学复兴运动。
领导者是韩愈和柳宗元,参与者很多,有刘禹锡、白居易、元稹等众多士人,一时作手如云,声势大震。
这场古文运动,目标明确,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创作实绩,形成了很大的声势,对骈文有压倒的优势,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3、杜牧诗的风格和艺术特点风格:豪迈、爽快、明朗、劲健艺术特点:1、其诗立意高远,内容充实。
2、重立意的同时,也注意对文采和情韵的追求。
这一点承袭晚唐柔靡诗风,重文采和情韵。
3、豪迈不羁和情思缠绵相结合、清丽俊爽而又绰约含蓄是其诗艺术上的主要特色。
4、花间词派花间词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
后蜀赵崇祚编成《花间集》十卷,选录18位“诗客曲子词”,凡500首。
《花间集》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
它集中代表了词在格律方面的规范化,标志着在文辞、风格、意境上词性特征的进一步确立,奠定了以后词体发展的基础。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一)答案版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一、填空。
1、上官仪,因其地位显赫,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称为“上官体”。
(古代文学史2 P22—23)2、盛唐阶段的诗人,按照他们的思想倾向、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别同,大致能够分为_山水田园诗人和边塞诗人___。
(古代文学史2 P39)3、《诗经》__的高度艺术成就算是五言诗到成熟时期的标志。
4、秦代文学的唯一作家是__李斯。
5、“骚”指_《离骚》_,代表楚辞。
6、《论语》所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_仁_。
7、《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讲。
P648、《七发》是标志着新体赋—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在赋的进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P1409、《古诗十九首》的高度艺术成就算是五言诗差不多达到成熟时期的标志。
P21610、南歌的抒情长诗 _西洲曲______ 和北歌的叙事长诗 ____木兰诗_______ 被称为南北朝乐府双壁。
11、建安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12、诗经的艺术特群,从赋,比,兴,等三个方面举行了归纳和论述。
13、__《孔雀东南飞》_____是汉乐府叙事诗发张的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进展中的重要标志,其原名《焦仲卿妻》,作者为徐陵。
1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5、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认识到:“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这是朴素的辩证观点。
16、汉乐府民歌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XXX是它的﹍叙事性﹍﹍。
17、_曹植___是建安阶段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为“建安之杰”。
18、刘义庆的《__世讲新语___》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讲的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它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妨碍。
19、有人推尊王维为“诗佛”,他写过一些闻名的赠不朋友的抒情诗句,其中_《渭城曲》_被谱成《阳光三叠》的送行乐曲,成为众所周知的名作。
3、试简述陶渊明田园诗中的艺术境界。
(第一册书p278—p282)答案:就艺术境界来说,陶渊明对中国文学史的一大贡献,就是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开拓了一个以冲淡为美的新天地。
陶渊明的田园诗,其境界韵味,是一种平和淡薄、与世无争、物我合一的人生境界的自然流露,表现为宁静平淡的境界。
首先,表现在诗人拥有平和散淡的心境,使这种感情自然流露在诗中;其次,陶渊明的田园诗语言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语言纯净之美。
陶的诗中的语言,有清水出水芙蓉,天然去雕饰之感。
四、问答题。
1、在古代文学史上,不乏有杰出文学家齐名的,如李白与杜甫并称“李杜”。
举一个例子,试论述他们之间的异同。
参考一:“元白”,即元稹与白居易。
同:1.他们都生活在中唐后期;2经历类似,都在政治上遭受打击以后,才在诗歌创作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创作出大量的闲适诗和感伤诗。
3.他们频繁唱和,而形成了“元白体”诗篇,诗风则是平易浅切异:元稹的新乐府也是叙事诗,但不像白居易新乐府诗一题一事,往往一题包括数意,叙事繁复,主旨也就不够集中明确。
(二)P135 P152参考二:“孔孟”即孔子与孟子。
同:1.都是儒家学派的先哲,以仁为本。
2.生活的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3.游历于各国,经历类似,都在政治上遭受打击。
异:1.孟子将孔子的思想具体化到民本思想、仁政 3.《孔子》诗师生间的简要问答,诗简单的结论短语,《孟子》则是孟子与诸侯间的论辩,诗深入的论证。
(一)P70-77参考三:“韩孟”即韩愈与孟郊。
同:1.中唐时代 2.诗歌大多以抒发自己贫穷困顿愤世嫉俗的情怀为主2.追求奇崛的诗风,创作摆脱俗套,有不拘常规的胆量与勇气 3.审美上追求雄奇怪异的风尚4.采用想象奇特,夸张大胆,比喻险怪等表现手法异:韩愈创造了一种诙谐戏谑的诗歌风尚,孟郊则以苦吟著称,不仅对社会贫富不均加以批判,还对下层人民的不幸深表同情。
(二)P180-1882、试述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
(古代文学史2 P86-92)李白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的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得内容和形式得到高度的统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题(课程代码262318)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为丰富是()。
A.《山海经》B. 《诗经》C.《楚辞》D. 《乐府诗集》2、“女娲造人”是解释()的神话故事。
A.宇宙起源B.人类起源C.自然现象D.社会现象3、“精卫填海”是反映()的神话故事。
A.中华民族始祖B.人类与自然斗争C.宇宙起源D.自然现象4、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A.《山海经》B. 《诗经》C.《楚辞》D. 《乐府诗集》5、《诗经》用作宗庙祭祀舞曲的是()。
A.国风B.小雅C.大雅D. 颂6、《诗经》中的西周王畿之乐称为()。
A.国风B.小雅C.大雅D. 颂7、《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
A.四言B.五言C.杂言D.七言8、《卫风·氓》表现的是()。
A.寡妇的悲剧命运B.男子对淑女的追慕C.弃妇的悲剧命运D.妻子对丈夫的思念9、《论语》是一部()。
A.纪传体史书B.长篇论文C.杂记D.语录体著作10、《逍遥游》的作者是()。
A.孔子B.孟子C庄子 D.荀子11、《齐物论》的作者是()。
A.孔子B.孟子C庄子 D.荀子12、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言记事的文字,是()。
A.甲骨卜辞B.《尚书》C.《左传》D.《春秋》13、我国第一部记言记事文字的总集是()。
A.甲骨卜辞B.《尚书》C.《春秋》D.《左传》14、《论语》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而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A.“仁”B.“义”C.“礼”D.“智”15、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评价()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A.《老子》B.《庄子》C.《孟子》D.《韩非子》16.“楚辞”的本意是()。
A.一部诗歌总集的名字B.楚地的歌辞C.诗歌题材D.屈原的作品17、屈原之后最有成就的楚辞作家是()。
A.唐勒B.景差C.宋玉D.淮南小山18、《九歌》共()。
A.9篇B.10篇C.11篇D.12篇19、一口气提出170多个问题的屈原的长诗是()。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B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荀子》的文风特点是()A.奇幻诡谲,汪洋恣肆B.明切犀利,冷峻峭拔C.质木无文,逻辑性强D.逻辑严密,说理透辟2.下列寓言出自《韩非子》的是()A.狐假虎威 B.郢书燕说 C.画蛇添足 D.南辕北辙3.屈原《九歌》组诗的篇数是()A.8篇 B.9篇 C.10篇 D.11篇4.“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一语评价的是()A.《国风》 B.《九章》 C.汉乐府民歌 D.《古诗十九首》5.唐代诗坛的“武功体”所指的是()A.贾岛的诗歌 B.许浑的诗歌 C.孟郊的诗歌 D.姚合的诗歌6.张志和的词作《渔父》“西塞山前白鹭飞”属于()A.曲子词B.早期文人词 C.伶工之词 D.士大夫之词7.左思的诗歌继承了建安风骨,被誉为()A.“弘丽妍赡” B.“文采高丽” C.“缛旨星稠” D.“文典以怨”8.“开千古平淡之宗”的诗人是()A.曹植 B.郭璞 C.陶渊明 D.谢灵运9.下列属于《汉书》中人物传记的写作特点的是( )A.挥洒自如 B.虚构故事 C.摹声绘形 D.尚气爱奇10.下列诗句出自《古诗十九首》的是( )A.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B.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帷C.日晚荒城上,苍凉落余晖 D.思君君未归,归来岂相识11.陆机《文赋》中指出,诗歌艺术效果应追求( )A.炳若缛绣,凄若繁弦 B.造情既浅,抒响不高C.辞藻绝丽,烂若舒锦 D.初发芙蓉,自然可爱12.王昌龄擅长的诗体是( )A.五律 B.七律 C.五绝 D.七绝13.白居易《秦中吟》10首为( )A.讽谕诗 B.闲适诗 C.感伤诗 D.杂律诗14.贾岛诗歌创作的特点是( )A.以咏史著称 B.以苦吟著称 C.诗意朦胧 D.诗风清丽15.鲍照的诗歌成就主要是 ( )A.山水诗 B.乐府诗 C.新体诗 D.宫体诗16. 汉代“四家诗”指()A. 齐鲁郑毛B. 齐鲁韩毛C. 齐郑韩毛D. 齐鲁韩郑17.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A. 《尚书》B. 《左传》C. 《国语》D. 《战国策》18. 把《楚辞》编定成书的人是()A. 孔子B. 司马迁C. 班固D. 刘向19.“赋”作为一种文体,最早见于()A. 荀子的文章B. 屈原的文章C. 宋玉的文章D. 贾谊的文章20. “劝百讽一”说的是()A. 西汉初年的政论文B. 汉代骚体赋C. 汉大赋D. 汉代后期的抒情小赋21. 贾谊的文集是()A. 《新书》B. 《新语》C. 《至言》D. 《治安策》22.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A. 司马迁的《史记》B. 萧统的《文选》C. 郭茂倩的《乐府诗集》D. 徐陵的《玉台新咏》23. “建安文学”主要指的是()A. 汉献帝建安年代的文学B. 汉代末年的文学C. 汉末到魏初的文学 D . 魏晋时期的文学24. 在“建安”时代,文学成就最高,有“建安之杰”之誉的诗人是()A. 曹操B. 曹丕C. 曹植D. 王粲25. 《别赋》的作者是()A. 江淹B. 庾信C. 鲍照D. 谢灵运26. 南朝乐府民歌艺术水平最高的长诗( )A. 《木兰诗》B. 《西洲曲》C. 《子夜歌》D. 《企喻歌》27. 《花间集》的编辑者是()A. 元稹B. 赵崇祚C. 殷强D. 温庭筠28. 《感遇》诗38首的作者是()A. 陈子昂B. 孟浩然C. 高适D. 王勃29. 著名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非同凡响的盛唐之音。
中国古代文学史_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1-4)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期末考试样题一、给下面的文字加上标点符号(10分):秦大国也韩小国也韩甚疏秦然而见亲秦韩计之非金无以也故卖美人美人之贾贵诸侯不能买故秦买之三千金韩因以其金事秦秦反得其金与韩之美人韩之美人因言于秦曰韩甚疏秦从是观之韩亡美人与金其疏秦乃始益明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做后面的题目(共15分):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
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
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
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1.解释文中画线的字或词(7×1分):2.简要分析这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特点。
(8分)三、从下列诗歌中选择一首加以鉴赏(25分):1.有所思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秋风肃肃晨风颸\(思),东方须臾高知之!2.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四、试根据下面选自《离骚》和《庄子》的材料,比较《庄子》、《离骚》在写作方法方面的异同(25分)。
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驷玉虬以乘鹥兮,溘埃风余上征。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考核方式:1、平时读书报告或论文(开卷),占比30%。
2、期末考试(闭卷),占比70%。
附中国古代文学史2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1、初唐四杰2、元白诗派3、韩柳4、一祖三宗5、诚斋体二、作家作品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的()。
2、“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3、“(),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3、(),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4、“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5、“(),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6、“天边金掌露成霜,()。
”(晏几道《阮郎归》)7、“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贺铸《青玉案》)8、“桃李春风一杯酒,()。
”(黄庭坚《寄黄几复》)9、“玉鉴琼田三万顷,()。
”(张孝详《念奴娇》)10、“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三、简答(第1题8分,第2、3题各6分,共20分)1、盛唐山水田园诗人代表作家和主要创作特点。
2、唐传奇在中唐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3、周邦彦词的艺术成就。
四、论述(每题15分,共30分)1、论杜甫诗歌创作“诗史”的含义。
2、论苏轼词创作的主要贡献。
五、作品分析(10分)从思想情感和艺术特征方面分析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1、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指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它们突破了宫体诗的狭小范围,加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艺术表现力,在题材、风格、形式方面都有新的开拓和贡献。
2、元白诗派中唐时期,以白居易、元稹为首诗歌创作流派。
元白诗派的审美追求与韩孟诗派完全不同,其表现是:重写实,尚通俗。
他们远继《诗经》的“风”诗和汉魏乐府民歌,近继杜诗的写实性和通俗化倾向,形成了文学世俗化的新思潮。
古代文学史考试试题及其答案5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错别字每个字扣半分):1、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文人七言诗是建安时期()所作的()。
2、()(字仲宣)被称为“建安七子”之首,他的《登楼赋》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名篇,有人将其与《洛神赋》并提。
3、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4、“陈王”“陈思王”“东阿”“平原”都是对建安时期著名诗人()的别称。
5、正始时期著名诗人()所创作的《咏怀八十二首》是著名的五古咏怀组诗,对后代诗歌产生过深远影响。
6、“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这段文字出自()的()。
7、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一诗中有“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这两句中提到的这位诗人是南齐的(),“澄江净如练”出自他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一诗,这句诗的上一句是()。
8、南齐时期,在沈约、周颙等人的倡导下,许多诗人开始将新发现的汉语四声的规律运用于诗歌创作。
同时还吸收了魏晋以来日渐发展的骈偶形式,发展出一种新的诗歌体式,史称()体,又称新体诗,这是唐代律诗的雏形。
9、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一诗中云:“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其中“鲍参军”是指刘宋时期著名诗人(),他的《拟行路难十八首》为七言诗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庾开府”是指梁和北周大诗人庾信,他的骈赋名篇《》长约五千言,描述了梁朝败亡的历史和诗人自己的遭遇,堪称“赋史”。
10、南朝乐府民歌多用谐音双关这一手法来传情达意。
《西曲歌·青阳渡》“碧玉捣衣砧,七宝金莲杵。
高举徐徐下,轻捣只为汝”这四句诗的后两句中,运用了谐音双关手法的应该是()这个词组,它双关的应是()一词。
11、卢照邻《行路难》中“昔日含红复含紫,常时留雾亦留烟”这两句诗的对仗属于“八种对”中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卷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贞观文坛上,以“真率疏浅”自成风格的诗人是。
2、“上官体”以为特色,实为六朝余风。
3、沈佺期、宋之问总结前人创作经验,进一步规范律体形式,从而使律体诗完成了由四声律到律的过渡。
4、“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出自作品《》。
5、沈德潜《唐诗别裁》说:“襄阳诗从静悟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
”沈氏所评论的是的诗歌。
6、苏东坡评论王维诗画特点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观点是“;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7、王昌龄的七言绝句“深情苦恨,襞积重重,使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故被誉为“”。
8、高适、岑参都以边塞诗著称,殷璠所谓“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指的是诗。
9、李白一生有两次长时间的漫游,开元年间的漫游主要以为中心,天宝年间的漫游以东鲁、梁园为中心。
10、杜甫诗歌中,创作于天宝十四载,总结了他长安十年政治生活的一首诗是《》。
11、被人讥为“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以为己有”的中唐诗人是。
12、杜甫诗云:“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
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
”诗中所谓“两章”是指元结的《贼退示官吏》和《》。
13、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的文学创作口号是“,”。
14、《长恨歌》的题材和故事情节取自史书和民间传说关于的故事。
15、韩愈倡“不平那么鸣”说,强调了诗歌的功能。
16、柳宗元遭贬被流放到永州期间,创作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其中的一篇名为《》。
17、刘禹锡的诗歌具有的特色,白居易誉其为“诗豪”。
18、李商隐诗歌的风格概括地说就是。
19、词是音乐语言和文学语言相结合的产物,它所配的音乐是隋唐新起的。
20、花间词派中,温庭筠、韦庄的词最具特色,温词,韦词清丽。
二、填句(每句1分,共20分)1、露重飞难进,。
2、幽独空林色,。
3、,捣衣砧上拂还来。
4、开轩面场圃,。
5、铁衣远征辛勤久,。
6、,五花连钱旋作冰,。
7、,拔剑击柱心茫然。
8、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古代文学史的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建安时期的诗歌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其内涵包括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表现和浓郁的悲剧色彩。
___、___和___都是建安诗歌的代表人物。
___的诗歌气韵沉雄,___的诗则娟婉约,有文士气,而___的诗则以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著称。
二、正始时期的诗歌风格被称为“正始诗风”,其特点是寄托遥深、词旨渊永。
这一时期的玄学思潮对文学风貌的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反映这一时期诗歌特点的代表人物包括___和___。
与建安风骨相比,正始诗风更加关注生命本体,体现了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
三、建安风骨和正始诗风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体现了争霸天下的雄心壮志和乱世黎民悲惨命运交织在一起的现实情怀,而后者则完成了由关注现实到关注生命本体的演变。
___的诗歌从立足现实到寻求精神超脱,是建安激情的一步步退潮。
四、关于“三曹”的诗歌创作及成就,___的诗歌反映了汉末动荡的社会现实和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统一天下的抱负,同时也包括一些游仙诗。
___则以宴游诗、___和爱情诗为主要创作内容,曾经被誉为“___”。
___则以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著称,被誉为“___的代表人物”。
三曹的诗歌成就对乐府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___在文学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首先,他写作了《典论·论文》,这是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门性的论著。
在这篇文章中,他强调了对文学价值的重视,并提出了“___为主”的观点。
此外,他还初步探讨了各种文体的特点。
其次,他创作了《燕歌行》,这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文人七言古诗。
___的前期诗歌主要反映了战争和动乱,以及抒发理想和抱负。
这些诗篇洋溢着乐观和浪漫的情调,富于进取精神和自负自信的少年意气,如《白马篇》。
后期诗歌则可分为四类:一是抒写自己与朋友惨遭迫害的愤懑的诗篇,二是以思妇、弃妇寄托身世,表白心迹的诗篇,三是述志诗,四是游仙诗。
2012-2013学年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文学常识与诗词填空略一、名词解释1、诚斋体:诚斋体的得名是源于杨万里。
杨万里号诚斋,故称为诚斋体。
他的诗歌学习江西诗派,最后摆脱前人的束缚而自成一家,取得了更高的成就。
诚斋体的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形成诚斋体的要素之一是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
要素之二是杨万里做诗想象奇特,但是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近于口语。
2、古文运动:中唐时期由韩愈领导、得到柳宗元大力支持、有“韩门弟子”参加的,以“文以载道”相号召,以古文反对骈文的一场运动。
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
它带来了散文创作的大繁荣,造成了中国古典散文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古文运动扭转了六朝至唐初骈文统治文坛的局面,在散文的思想与艺术发展上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3、江西诗派:南宋初,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将黄庭坚、陈师道等二十余人列为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是在黄庭坚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点,讲究用典,生新瘦硬,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
4、《花间集》:是我国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词集,由后蜀人赵崇祚编辑。
本书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18位花间词派诗人的经典作品,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我国早期词史上文人词创作的主体取向、审美情趣、体貌风格和艺术成就。
二、简答题1.张先的词在艺术上有何特色?第一,善于炼字。
这方面他最经典的故事便是他得名“张三影”的传说。
第二,第二是长调的运用。
沿袭期的词人大多用小令,而张先的词则较多地采用了长调,在这一点上,他与柳永有相似之处。
第三,第三是序的运用。
他的词往往有一个小序,交代写作的背景或缘由,这是以前的词中很少出现的。
2.柳宗元寓言散文的特色。
一.强烈的现实性和高度的概括性。
如《黔之驴》叙述一个无能无德又无自知之明的驴被老虎吃掉的故事,在当时具有讽刺作用,对后人也有教育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期末考试样题以及参考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这句话见于《礼记或四书》的《大学》篇。
2,宋代文赋的代表作有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轼的《赤壁赋》等。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4,清末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认为欧阳修词“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指出了其词风在两个方面的影响。
5,“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
”这是北宋词人晏几道《鹧鸪天》词的开头两句。
6,《六丑·蔷薇谢后作》“正单衣试酒”的作者是周邦彦。
7,南宋词人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8,宋末词人张炎著有词学理论著作《词源》。
9,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认为词“别是一家”,应该“协律”“可歌”。
10,宋初“西昆体”以杨亿所编《西昆酬唱集》而得名。
11,“文章本心术,万古无辙迹。
”这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寄晁元忠十首》其五诗中的名句。
12,《蔡宽夫诗话》记载了北宋诗人王安石关于诗歌用典的意见:“若能自出己意,借事以相发明,情态必出,则用事虽多,亦何所妨?”13,北宋诗人俞紫芝《宿蒋山栖霞寺》云:“独坐清谈久亦劳,碧松燃火暖衾袍。
夜深童子唤不起,猛虎一声山月高。
”14,《稚子弄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这首诗的作者是杨万里。
15,《江西诗社宗派图》的作者是吕本中,宋末方回提出了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说。
16,据《都城纪胜》等记载,宋代“说话”有“四家”分工。
其中影响最大的两家是小说和讲史。
17,杜仁杰的[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构阑》套曲描写了金元时期勾栏中上演院本和杂剧的情形。
18,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拜月亭》和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被称为元杂剧“四大爱情剧”。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西昆酬唱集》的编者是杨亿。
2、黄庭坚在《小山集序》中评价晏几道的为人有“四痴”。
3、周邦彦在徽宗朝曾提举大晟府。
4、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中的“一祖”是杜甫。
5、《漱玉词》的作者是李清照6、宋代词人张先因善写“影”而得“张三影”的美名。
7、《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
8、马致远在元代梨园声名很大,有““曲状元””之称。
9、《赵氏孤儿》的作者是纪君祥。
10、《录鬼簿》的作者是锺嗣成。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15、简述“山谷体”的内涵。
16、为什么说《梧桐雨》是一部诗剧?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7、论述苏轼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二、名词解释题 11、晚唐体 12、“苏门六君子” 13、 14、四大南戏11、“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晚唐体”诗人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
“晚唐体”的另一个诗人群体是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之士。
此外还包括寇准。
12、“苏门六君子”黄庭坚、张耒、晁错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
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
这这些作家曾得到苏轼的垂青和指导,接受过苏轼的文学影响,他们在创作上各具面目。
13元曲、元曲包括剧曲和散曲。
剧曲指的是元杂剧的曲辞,它是戏剧这一舞台表演样式中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散曲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新诗体,产生于民间的俗谣俚曲,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带过曲等,代表了元代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14、四大南戏“四大南戏”是元末明初南戏的代表作,又称“四大传奇”,分别是《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这些剧本既贴近民间,又显示出文人对南戏写作的渗透,提高了南戏在曲坛的地位,尤其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运用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对后来的南戏、传奇创作影响深远。
2012-2013学年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文学常识与诗词填空略
一、名词解释
1、诚斋体:诚斋体的得名是源于杨万里。
杨万里号诚斋,故称为诚斋体。
他的诗歌学习江西
诗派,最后摆脱前人的束缚而自成一家,取得了更高的成就。
诚斋体的风格特征是活泼自然,饶有谐趣,形成诚斋体的要素之一是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
要素之二是杨万里做诗想象奇特,但是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近于口语。
2、古文运动:中唐时期由韩愈领导、得到柳宗元大力支持、有“韩门弟子”参加的,以“文
以载道”相号召,以古文反对骈文的一场运动。
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
它带来了散文创作的大繁荣,造成了中国古典散文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古文运动扭转了六朝至唐初骈文统治文坛的局面,在散文的思想与艺术发展上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3、江西诗派:南宋初,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将黄庭坚、陈师道等二十余人列为江西
诗派。
江西诗派是在黄庭坚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点,讲究用典,生新瘦硬,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
4、《花间集》:是我国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词集,由后
蜀人赵崇祚编辑。
本书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18位花间词派诗人的经典作品,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我国早期词史上文人词创作的主体取向、审美情趣、体貌风格和艺术成就。
二、简答题
1.张先的词在艺术上有何特色?
第一,善于炼字。
这方面他最经典的故事便是他得名“张三影”的传说。
第二,第二是长调的运用。
沿袭期的词人大多用小令,而张先的词则较多地采用了长调,在这一点上,他与柳永有相似之处。
第三,第三是序的运用。
他的词往往有一个小序,交代写作的背景或缘由,这是以前的词中很少出现的。
2.柳宗元寓言散文的特色。
一.强烈的现实性和高度的概括性。
如《黔之驴》叙述一个无能无德又无自知之明的驴被老虎吃掉的故事,在当时具有讽刺作用,对后人也有教育意义。
二.善于绘声绘影,因物肖形,创造了比较完整的、个性化的寓言形象。
既集中动物本身的特征,形象鲜明生动,有揭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的嘴脸,寓意深刻,如《蝜蝂传》集中了许多善执物、好上高的小虫的特点,塑造了一个贪婪,愚顽的蝜蝂小虫形象,嘲讽追求名位、贪得无厌的丑行的意义。
确立了寓言在文学史上的独立地位。
3、辛弃疾的词有何特点?
首先,辛词的艺术风格多种多样。
无疑,豪放是辛词的主要风格,除此之外,他有的作品秾纤华丽似花间体,有的明白通俗如白乐天体,有的轻巧尖新,有的婉丽清畅,有的缠绵婉约,更有将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融合在一起的作品。
多样的风格表现了辛弃疾兼收并蓄的才情与胸怀。
其次,辛词的艺术境界阔大而充满流动感。
这主要表现在豪放的情感、阔大的空间、久远的时间、富有力量和阳刚之气的意象等方面。
再次,辛词在语言上融会贯通,既从古代各种文体的不同作家作品,如《诗经》、《史记》、《庄子》、《楚辞》、《世说新语》、陶诗、杜诗、韩柳散文中广泛地撷取精华,使词具有典雅之气,同时,又大胆地吸取民间口语,使词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另外,辛词已表现出了浓厚的以文为词、以议论为词的特点。
4、柳永词的主要艺术特色
对词的艺术方面的特色(1)发展了慢词,扩大了词的表现力。
(2)语言上雅俗结合。
(3)音调优美,格律考究
1.体制上,由之前的小令转到长词慢调。
扩大了词的内涵。
2,表现手法,善于用赋铺陈,将情景
事融为一体,增强词的表现力,2,采用新的曲调,有体制变化或造成,是词与一月的关系紧密,4,语言上常用口语,俗语,语言浅近,善于化用前人诗句语言的多样化特征。
5、李白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李白集入世、隐逸、求仙、任侠于一身,世界观比较复杂,但诗歌创作的主要倾向是积极入世,他是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既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国力,也反映了盛唐气象背后的危机及危机爆发后的悲剧。
主要内容为:
(1)强烈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歌唱理想,同时也反映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如《将进酒》、《行路难》。
(2)反权贵、反传统的傲岸精神。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
(3)描写并赞美祖国山川,大略有两大类型:一类是在气势磅礴的高山大川的壮美意境中抒发豪情壮志,另一类则着意追求光明澄澈之美,在秀丽的意境中表现天真的情怀。
三、论述题
1、结合作品,分析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1)叙事诗善于通过典型事件、人物,对现实生活作高度的艺术概括,从一个视角展现了广阔的历史画面。
同时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中,而不明白说出。
大力写作新题乐府,成为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先驱。
(2)抒情诗寄情于景,融景入情,使情景交融。
对自己丰富复杂、曲折矛盾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和解剖。
(3)十分重视锤炼诗歌语言,语言苍劲凝练,往往用最少的字句表现最丰富的内容。
自称:“语不惊人死不休。
”把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表现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4)善于运用各种诗歌体式,并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为各种诗体树立了典范。
尤其是律诗,在他手中日臻于纯熟,极大地扩大了表现范围。
其中最为成功的是七律,不但在声律上把七律推向成熟,而且充分发展了这一诗歌形式所蕴涵的表现力。
代表了他对中国诗史的贡献。
2. 论述王维山水画田园诗歌的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一、善于发掘与自己主观情感相契合的客观景物,抓住其特征,在写景的同时传达出微妙的心理感受,使诗情与画意达到高度的统一;二、对自然观察极为细致,感受非常敏锐,善于在动态中捕捉自然事物的光和色,用清新的笔调、匀润的色彩、恰当的构图在诗里表现出来;三、以禅入诗,即以独特的禅宗的审美眼光观照自然,从而特别善于发现和捕捉大自然中极细微的声响和动态,生动表现自然界的变化和内在的律动,进入常人不能达到的一种特殊的审美境界,创造出独特的优美静谧的意境。
正是在诗情和画意的互相渗透和生发中,王维的诗创造出空明境界和宁静之美。
①“诗中有画”主要表现:a.善于使用色彩;b.善于表现出景物的空间层次,增强画面立体感;c.注意构图布局表现强烈的画面感
②善于描写自然界的声音“藏声于象,寓声于物”
③与禅意想融合(善于创造一种幽静空灵,超然出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