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第三章 用数形结合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要点解读素材 北师大版必修5
- 格式:doc
- 大小:77.50 KB
- 文档页数:3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的启示——数形结合解不等式相信同学们都熟知,在教材中有一个图表,这个图表深刻地揭示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三者的密切关系。
对这个图表,很多老师可能就是要求同学们熟记其中的结论而没有更多的指导,因此同学们也就机械地进行硬背这个图表的结论。
然而没有理解又怎么能记得牢固呢?也很少同学会从这种利用二次方程的根及二次函数的图像来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中得到什么启示。
我认为在这个图表中,我们的重点应该是看二次函数的图像:在图(1)中函数的图像被x 轴分成两部分:在x 轴上方即0>y 对应着1x x <或2x x >,在x 轴下方即0<y 对应着21x x x <<;因此由图像直观地有一元二次不等式(0>a )02>++=c bx ax y 的解为1x x <或2x x >,而不等式(0>a )02<++=c bx ax y 的解为21x x x <<。
在另两个图中情况类似。
如果我们把x 轴看成函数0=y ,R x ∈,那么就可以从上面这种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得到启示,并把这种方法推广用到解其它的不等式中去。
即一般地有: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两个函数)(11x f y =和)(22x f y =的图像,则①两图像的交点的x 坐标就是方程)()(21x f x f =的解,其中有几个交点就有几个解,没有交点就没有解;②在某些区间内均有)(11x f y =的图像在)(22x f y =的上(下)方,那么这些区间就是不等式)()(21x f x f >(或)()(21x f x f <)的解。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例1、解不等式652>+-x x 。
解:易知方程652=+-x x 的解为21=x ,32=x又函数x x y 521+-=和函数62=y 的图像草图如图(2)则直观地有原不等式的解为32<<x 。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学目标教学知识点会把部分一元二次不等式转化成一次不等式组来求解.简单分式不等式求解.能力训练要求通过问题求解渗透等价转化的思想,提高运算能力.通过问题求解渗透分类讨论思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德育渗透目标通过问题求解过程,渗透..教学重点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教学难点将已知不等式等价转化成合理变形式子.教学方法创造教学法为使问题得到解决,关键在于合理地将已知不等式变形,变形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只有这一过程完成好,本节课的难点也就突破.教学过程Ⅰ 课题导入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数形结合思想运用.Ⅱ 新课讲授1.一元二次不等式(x+a)(x+b)<0的解法:首先我们来观察这个不等式(x+4)(x-1)<0的特点,以不等式两边来观察. 特点:左边是两个x 一次因式的积,右边是0.思考:依据该特点,不等式能否实现转化而又能转化成什么形式的不等式? 不等式(x+4)(x-1)<0可以实现转化,可转化成一次不等式组:与 注意:不等式(x+4)(x-1)<0的解集是上面不等式组解集的并集.x+4>0 x-1<0 x+4<0 x-1>0 x-1<0x+a x+b x-3x+7一元二次不等式(x+4)(x-1)<0的解法:解:将(x+4)(x-1)<0转化为与 由 x| ={x|-4<x<-1} =φ 得原不等式的解集是{x|-4<x<1}∪φ ={x|-4<x<1}步骤:从上可看出一般形式(x+a)(x+b)<0解的步骤: 将所解不等式转化为一次不等式组,求其解集的并集,即为所求不等式的解. 通过因式分解,转化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 [例] 求解下列不等式.x2-3x-4>0解:将x2-3x-4>0分解为(x-4)(x+1)>0转化为 与 由 x|x ={x|-4<x<1} 由 x|x =φ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4}∪{x|x<-1}={x|x<-1或x>4}2、x(x-2)>8解:将x(x-2)>8变形为x2-2x-8>0化成积的形式为(x-4)(x+2)>0x| ={x|x>4} x| ={x|x<-2}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4}∪{x|x<-2} ={x|x<-2或x>4}说明: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通过正确因式分解,将不等号左端化成两个一次因式积的形式.2.分式不等式 >0的解法 x+4>0 x-1<0 x+4<0 x-1>0 x-1<0 x+4>0 x-1<0 x+4<0 x-1>0 x-1<0 x+4>0 x-1<0 x+4<0 x-1>0 x+4>0 x-1<0 x+4>0 x-1<0 x-4>0 x+2>0 x-4<0 x+2<0x+a x+b x-3 x+7 x+a x+b x-3 x+7 a b 2 x 2 3 2 3 2 x 比较 〈0与(x-3)(x+7)<0与的解集思考: 〈0与(x-3)(x+7)<0的解集,是否相同.它们都可化为一次不等式组与[例5] 解不等式 <0解析:这个不等式若要正确无误地求出解集,则必须实现转化,而这个转化依据就是 >0 ab>0 <0 ab<0 解:这个不等式解集是不等式组与 的解集的并集. 由x ={x|-7<x<3} x| =φ得原不等式的解集是{x|-7<x<3}∪φ={x|-7<x<3}由些得出不等式 >0的解法同(x+a)(x+b)>0的解法相同. [例] 求不等式3+ <0.解:3+ <0可变形为 <0.转化为(3x+2)x<0x| ∪ x|={x|- <x<0 }∪φ ={x|- <x<0 }Ⅲ 课堂练习:课本练习Ⅳ 课时小结: 1、(x+a)(x+b)<0型不等式转化方法是 与 2、 >0型不等式转化结果:(x+a)(x+b)>0 3、上述两类不等式解法相同之处及关键、 注意点. x+a >0 x+b<0 x+a <0 x+b>0 x-3>0 x+7<0 x-3<0 x+7>0 a b x-3>0 x+7<0 x-3<0 x+7>0 x-3>0 x+7<0 x-3<0 x+7>0 3x+2 x 3x+2>0 x<0 3x+2<0 x>0。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的启示
——数形结合解不等式
相信同学们都熟知,在教材中有一个图表,这个图表深刻地揭示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三者的密切关系。
对这个图表,很多老师可能就是要求同学们熟记其中的结论而没有更多的指导,因此同学们也就机械地进行硬背这个图表的结论。
然而没有理解又怎么能记得牢固呢?也很少同学会从这种利用二次方程的根及二次函数的图像来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中得到什么启示。
我认为在这个图表中,我们的重点应该是看二次函数的图像:在图(1)中函数
的图像被x 轴分成两部分:在x 轴上方即0>y 对应着1x x <或2x x >,在x 轴下方即0<y 对应着21x x x <<;因此由图像直观地有一元二次不等式(0>a )
02>++=c bx ax y 的解为1x x <或2x x >,而不等式(0>a )02<++=c bx ax y 的解为21x x x <<。
在另两个图中情况类似。
如果我们把x 轴看成函数0=y ,R x ∈,那么就可以从上面这种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得到启示,并把这种方法推广用到解其它的不等式中去。
即一般地有: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两个函数)(11x f y =和)(22x f y =的图像,则①两图像的交点的x 坐标就是方程
)()(21x f x f =的解,其中有几个交点就有几个解,没有交点就没有解;②在某些区间内均
有)(11x f y =的图像在)(22x f y =的上(下)方,那么这些区间就是不等式)()(21x f x f >(或)()(21x f x f <)的解。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例1、解不等式652
>+-x x 。
解:易知方程652=+-x x 的解为21=x ,32=x
又函数x x y 52
1+-=和函数62=y 的图像草图如图(2)则直观地有原不等式的解为32<<x 。
评注:这里我们只需解方程并画函数的图像草图即可直观地得出不等式的解。
按常规的
解法需要把原不等式化为标准式02
<++c bx ax 其中0>a ,这是常规方法解一元二次不
等式的关键步骤。
而很多同学容易在这关键步骤中出两方面的错误:
一是没有注意到要化二
)
次项系数大于零;二是在化二次项系数大于零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不等式要改变不等号,或是在最后写出不等式的解时仍套用原不等号时的不等式的情况。
例2、解不等式0343>---x x 。
解:易知方程0343=--
-x x 无解。
又函数431-=x y 和函数
32-=x y 的图像草图如图(3)则直观地有原不等式的解为3≥x 。
评注:同样这里我们只需解方程并画函数的图像草图即可直观地得出不等式
的解。
而不用像常规方法一样先去解被开方数大于零的不等式组,(这一步骤往往是同学们容易忘记的)再两边平方(很多同学往往也不注意不等式两边能够平方的条件)把无理式化成整式,最后还要取不等式的交集。
例3、解不等式652
>-x x
解:易知方程652
=-x x 的解为11-=x ,22=x ,33=x ,64=x 。
又函数x x y 52
1-=和函数62=y 的图像草图如图(4)则直观地有不等式的解为1-<x 或32<<x 或6>x 。
例4、解不等式
212<--x x 。
解:容易知不等式等价于
2122+<-<-x x x ,方程122-=-x x 的解为5=x ,而方程
212+=-x x 无解;
又函数21-=x y ,122-=x y ,23+=x y 的图像草图如图(5)则直观地有原不等式的解为
52
1
<≤x 。
评注:例3、例4中与常规方法比较均避免了解繁琐的不等式组。
例5、解不等式112
≤-+ax x 。
解:容易知方程112=-+ax x 的解为01=x ,2
212a
a
x -=(当1=a 时仅有一解),又函数121+=
x y ,12+=ax y 的图像草图如图(6)则
直观地有原不等式的解为当1≥a 时是0≥x ,当10<<a 时是
2
120a a
x -≤
≤。
评注:虽然避免不了对参数a 讨论,但利用函数的图像使讨论非常直观,且避免了解
图(3)
繁琐的不等式组。
数形结合是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这里利用函数的图像解不等式就是数形结合的一种具体运用。
最后指出利用这种方法解不等式要对基本函数的图像比较熟练,包括基本函数图像的平移、伸缩、对称、翻转等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