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直角三角形2
- 格式:doc
- 大小:1013.08 KB
- 文档页数:6
BCD第6课时 解直角三角形(2)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1、能综合应用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知识解直角三角形,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的意义与作用;2、经历研讨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以及利用这些关系解直角三角形的过程,发展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学习过程]问题1、(1)如图,AB 表示地面上一段斜坡的坡面,BC 表示斜面上点B 相对于水平地面AC 的垂直高度,∠A =30°,AB=240m ,(1)求sinA 和cosA 的值;(2)求点B 相对于水平地面的高度。
练习:如图是引拉线固定电线杆的示意图,已知:CD ⊥AB ,CD =33m ,∠CAD =∠CBD =60°,求拉线AC 的长。
问题2、小明正在放风筝,风筝线与水平线成30°角时,小明的手离地面1m ,若把放出的风筝线看成一条线段,长95m ,求风筝此时的高度。
(精确到1m )问题3、如图,求半径为10的圆的内接正五边形的边长(结果精确到0.1)。
(sin36°=0.59, cos 36°=0.81, tan36°=0.73)练习:求半径为20的圆的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和面积(结果保留根号).问题4、在△ABC 中,∠B=30°,AB=10,BC=63,求AC 的长。
练习:在△ABC 中,∠A=75°,∠B=45°, BC=3+1,求AC 和AB 的长。
问题5、在梯形ABCD 中,DC ∥AB ,AD=23,DC=2,∠DAB=30°,∠C BA=60°,求AB 的长。
练习: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D=2,BC=8,面积为A DB 三、课后作业:1.正三角形边长为a ,则其外接圆半径等于 ( )A .a 3 B.a 33 C.a 23 D.a 21第七章 锐角三角函数BAAOBH D E CA CBB C2.如图,两条宽度均为40 m 的公路相交成α角,那么这两条公路在相交处的公共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路面面积是( )m 2A .αsin 1600 B 。
九年级数学家庭作业(06-09-26) 姓名⒈精亚·新天地为方便顾客购物,准备在一至二楼之间安装电梯,如图所示,楼顶与地面平行。
要使身高2米以下的人在笔直站立的情况下搭乘电梯时,在B 处不碰到头部。
请你帮该集团设计,则电梯与一楼地面的夹角α最小为 度。
⒉课外实践活动中,数学老师带领学生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 如图,在A 处用测角仪(离 地高度1.5米)测得旗杆顶端的仰角为15°,朝旗杆方向前进23米到B 处,再次测得旗杆顶端的仰角为30°,则旗杆EG 的高度为 .⒊一段路基的横断面是直角梯形,如左下图所示,已知原来坡面的坡角α的正弦值为0.6,现不改变土石方量,全部利用原有土石方进行坡面改造,使坡度变小,达到如右下图所示的技术要求。
试求出改造后坡面的坡度是多少?⒋如图,山脚下有一棵树AB ,小强从点B 沿山坡向上走50m 到达点D ,用高为1.5m 的测角仪CD 测得树顶的仰角为10°,已知山坡的坡角为15°,求树AB 的高(精确到0.1m )BC PD A10°15°⒌如图,我校九(4)班的一个学习小组进行测量孤山高度的实践活动。
部分同学在山脚点A 测得山腰上一点D 的仰角为30°,并测得AD 的长度为180米;另一部分同学在山顶点B 测得山脚点A 的俯角为45°,山腰点D 的俯角为60°。
请你帮助他们计算出小山的高度BC (计算过程和结果都不取近似值)。
⒍如图,MN 表示某引水工程的一段设计路线,从M 到N 的走向为南偏东30°,在M 的南偏东60°方向上有一点A ,以A 为圆心、500m 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为居民区。
取MN 上的另一点B ,测得BA 的方向为南偏东75°。
已知MB =400m ,通过计算回答,如果不改变方向,输水管道是否会穿过居民区。
⒎如图,城市规划期间,要拆除一电线杆AB ,已知距电线杆水平距离14米的D 处有一大坝,背水坡的坡度i =1: 0.5,坝高CF 为2米,在坝顶C 处测得杆顶A 的仰角为30°,D 、E 之间是宽为2米的人行道.请问:在拆除电线杆AB 时,为确保行人安全,是否需要将此人行道封上?请说明理由(在地面上,以点B 为圆心,以AB 长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为危险区域)。
1 图25.3.3图25.3.425.3解直角三角形2----仰角与俯角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掌握仰角与俯角概念, 能利用解直角三角形解决有关仰角与俯角实际问题。
2.由实际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时,学会自己画图,建立模型.学习重点难点重点: 灵活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由实际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建模)。
课前预习导学1、如图25.3.3,在进行测量时,从下向上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做___________;从上往下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做___________.2、如图,某飞机于空中A 处探测到目标C ,此时飞行高度AC =1200米,从飞机上看地面控制点B 的俯角α=30°,求飞机A 到控制点B 的距离.(精确到1米)已知:sin20°= , cos20°= , tg20°=课堂学习研讨例1 如图25.3.4,为了测量电线杆的高度AB ,在离电线杆22米的D 处,用高1.5米的测角仪CD 测得电线杆顶端B 的仰角α=30°,求电线杆AB 的高.(精确到0.1米)例2 两座建筑AB 与CD ,其地面距离AC 为50米,从AB 的顶点B 测得CD 的顶部D 的仰角β=30°,测得其底部C 的俯角α=45°,求两座建筑物AB 与CD 的高.(精确到0.1米)2 (第4题)课堂达标检测1. 在△ABC 中,∠C =90°,AB =13,BC =12,则sinB 的值为 。
2. 若30α= ∠,则α∠的余角是 °,cos α= .3.小明在地面一点A 处测得对面大楼楼顶点C 处的仰角为52 , 则小明从楼楼顶点C 处看地面点A 的俯角为 °.4.如图,飞机A 在目标B 的正上方1000米处,飞行员测得地面目标C 的俯角为30°,求地面目标B 、C之间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1.两幢大楼相距110米,从甲楼顶部看乙楼顶部的仰角为26°,如果甲楼高35米,那么乙楼的高为多少米?(精确到1米)2.如图,一个古代棺木被探明位于点A 地下24米处.由于点A 地面下有煤气管道,考古人员不能垂直向下挖掘,他们被允许从距点A 8米的点B 挖掘.考古人员应以与地平面形成多大的角度进行挖掘才能沿最短路线挖到棺木?他们需要挖多长的距离?(角度精确到1′,距离精确到0.1米)课堂小结:这节课我的收获是 。
《解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基本信息课程说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结合方面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利用西沃技术与ppt结合,通过paid实现互动信息技术环境软硬件要求及搭建环境情况Seewo EasiNote seewo link教学背景分析本节课是解直角三角形第一课时,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函数的知识,通过与之前学过的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整合,形成了新的知识体系。
本节课围绕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教师的引领,学生对解直的依据进行归纳,引导学生对解直条件的细化进行探究,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注重思维的训练,提炼最简方法、优化解题方案,注重一题多解,探究活动起点低,以先发散再聚焦的方式进行学法指导,不断的明确问题,体现知识的系统性。
明确具体问题,知道要干什么,怎么解决问题,对于表格的探究,注重师生互动,梳理各种类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会结合具体图形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已知一边一角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2.通过探究,逐步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展示逐步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已知一边、一角的直角三角形的解法教学难点:探究活动中,对解直不同条件的分类教学过程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技术应用时间安排阶段一、引导学生对课前测进行分析前测中的问检测基础抓拍学生5分钟a bc C B A 课前测 二、合作探究反馈和分析: 1.sin60°= ,cos45°= ,tanA=33,则∠A = ;2.在Rt △ABC 中,∠C=90°,sinA=32,a=4,则c= ;3. 直角三角形都除直角外还包含哪些元素?在Rt △ABC 中∠C=90°,除直角外,其余元素之间都存在哪些关系?探究活动: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至少已知几个元素,可以利用元素之间的三种等量关系求出其余所有元素?试举例说明。
解直角三角形(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了解解直角三角形在测量及几何问题中的应用;2、掌握仰角、俯角、坡度等概念,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3、认识到数学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工具,强化利用三角函数解决问题的自信心.1.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1)通过解直角三角形能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很多有关测量问.如:测不易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高度、测河宽等,关键在于构造出直角三角形,通过测量角的度数和测量边的长度,计算出所要求的物体的高度或长度.(2)解直角三角形的一般过程是:①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画出平面图形,构造出直角三角形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②根据题目已知特点选用适当锐角三角函数或边角关系去解直角三角形,得到数学问题的答案,再转化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2.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1)坡度是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又叫做_____,它是一个比值,反映了斜坡的陡峭程度,一般用i表示,常写成i=1:m的形式.(2)把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叫做坡角,坡度i与坡角α之间的关系为:i=h/l=tanα.(3)在解决坡度的有关问题中,一般通过作高构成直角三角形,坡角即是一锐角,坡度实际就是一锐角的正切值,水平宽度或铅直高度都是直角边,实质也是解直角三角形问题.应用领域:①测量领域;②航空领域③航海领域:④工程领域等.3.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1)概念:仰角是_____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俯角是_____向下看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2)解决此类问题要了解角之间的关系,找到与已知和未知相关联的直角三角形,当图形中没有直角三角形时,要通过作高或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另当问题以一个实际问题的形式给出时,要善于读懂题意,把实际问题划归为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问题加以解决.4.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1)在辨别方向角问题中:一般是以第一个方向为始边向另一个方向旋转相应度数.(2)在解决有关方向角的问题中,一般要根据题意理清图形中各角的关系,有时所给的方向角并不一定在直角三角形中,需要用到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或一个角的余角等知识转化为所需要的角.1.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例1】(2014•四川自贡中学期末)如图,小雅家(图中点O处)门前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公路,经测得有一水塔(图中点A处)在她家北偏东60度500m处,那么水塔所在的位置到公路的距离AB是()A.250m B.250m C.m D.250m练1.如图,为了测量河两岸A,B两点的距离,在与AB垂直的方向上取点C,测得AC=a,∠ACB=a,那么AB等于()A.a•sinα B.a•cosα C.a•tanα D.a•cotα练2.如图,客轮在海上以30km/h的速度由B向C航行,在B处测得灯塔A的方位角为北偏东80°,测得C处的方位角为南偏东25°,航行1小时后到达C处,在C处测得A的方位角为北偏东20°,则C到A的距离是()A.15km B.15km C.15(+)km D.5(+3)km2.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例2】(2015•承德第一中学月考)如图小明想测量电线杆AB的高度,发现电线杆的影子恰好落在土坡的坡面CD和地面BC上,量得CD=4 m,BC=10 m,CD与地面成30°角,且此时测得1 m 杆的影子长为2 m,则电线杆的高度约为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41,≈1.73)练3.某人沿着有一定坡度的坡面前进了10米,此时他与水平地面的垂直距离为2米,则这个坡面的坡度比为.3.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求长度问题.【例3】(2014•辽宁旅顺八中期中)一棵树因雪灾于A处折断,测得树梢触地点B到树根C处的距(答离为4米,∠ABC约45°,树干AC垂直于地面,那么此树在未折断之前的高度约为米.案保留根号)练4..如图,一架梯子斜靠在墙上,若梯子到墙的距离AC=3米,cos∠BAC=,则梯子AB的长度为米.4.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例4】(2014•山东费县中学期末)如图,AB和CD是同一地面上的两座相距36米的楼房,在楼AB 的楼顶A点测得楼CD的楼顶C的仰角为45°,楼底D的俯角为30度.求楼CD的高(结果保留根号).练5.如图,已知某小区的两幢10层住宅楼间的距离为AC=30 m,由地面向上依次为第1层、第2层、…、第10层,每层高度为3 m.假设某一时刻甲楼在乙楼侧面的影长EC=h,太阳光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1)用含α的式子表示h(不必指出α的取值范围);(2)当α=30°时,甲楼楼顶B点的影子落在乙楼的第几层?若α每小时增加15°,从此时起几小时后甲楼的影子刚好不影响乙楼采光?5.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案问题.【例5】(2015•云南腾冲中学期末)为了测量校园内一棵不可攀的树的高度,学校数学应用实践小组做了如下的探索:实践一:根据《自然科学》中的反射定律,利用一面镜子和一根皮尺,设计如右示意图的测量方案:把镜子放在离树(AB)8.7米的点E处,然后沿着直线BE后退到点D,这是恰好在镜子里看到树梢顶点A,再用皮尺量得DE=2.7米,观察者目高CD=1.6米,请你计算树(AB)的高度.(精确到0.1米)实践二:提供选用的测量工具有:①皮尺一根;②教学用三角板一副;③长为2.5米的标杆一根;④高度为1.5米的测角仪(能测量仰角、俯角的仪器)一架.请根据你所设计的测量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在你设计的方案中,选用的测量工具是(用工具的序号填写);(2)在图中画出你的测量方案示意图;(3)你需要测得 示意图中的哪些数据,并分别用a、b、c、α等表示测得的数据:;(4)写出求树高的算式:AB= .练6.为了测量一棵大树的高度,准备了如下测量工具:①镜子;②皮尺;③长为2m的标杆;④高为1.5m的测角仪(能测量仰角和俯角的仪器),请根据你所设计的测量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在你设计的方案上,选用的测量工具是;(2)在下图中画出你的测量方案示意图;(3)你需要测量示意图中的哪些数据,并用a,b,c,α等字母表示测得的数据;(4)写出求树高的算式:AB= m.1.王英同学从A地沿北偏西60°方向走100m到B地,再从B地向正南方向走200m到C地,此时王英同学离A地()A.m B.100m C.150m D.m2.如图,沿AC方向开山修路,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要在小山的另一边同时施工,从AC上的一点B,取∠ABD=145°,BD=500米,∠D=55度.要使A,C,E成一直线.那么开挖点E离点D的距离是()A.500sin55°米 B.500cos55°米C.500tan55°米 D.500cot55°米3.如图,为了测量一河岸相对两电线杆A,B间的距离,在距A点15米的C处(AC⊥AB)测得∠ACB=50°,则A,B间的距离应为()A.15sin50°米 B.15tan50°米 C.15tan40°米 D.15cos40°米4.如图,已知一渔船上的渔民在A处看见灯塔M在北偏东60°方向,这艘渔船以28海里/时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航行,半小时后到达B处,在B处看见灯塔M在北偏东15°方向,此时灯塔M与渔船的距离是()A.7海里 B.14海里 C.7海里D.14海里5.如图,一束光线从y轴上点A(0,1)出发,经过x轴上点C反射后经过点B(3,3),则光线从A点到B点经过的路线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某楼梯的侧面视图如图所示,其中AB=4米,∠BAC=30°,∠C=90°,因某种活动要求铺设红色地毯,则在AB段楼梯所铺地毯的长度应为米.2.长为4m的梯子搭在墙上与地面成45°角,作业时调整为60°角(如图所示),则梯子的顶端沿墙面升高了m.3.如图所示,某河堤的横断面是梯形ABCD,BC∥AD,迎水坡AB长13米,且tan∠BAE=,则河堤的高BE为米.4.如图,一游人由山脚A沿坡角为30°的山坡AB行走600m,到达一个景点B,再由B沿山破BC 行走200m到达山顶C,若在山顶C处观测到景点B的俯角为45°,则山高CD等于m.(结果用根号表示)5.如图是一山谷的横断面示意图,宽AA′为15m,用曲尺(两直尺相交成直角)从山谷两侧测量出OA=1m,OB=3m,O′A′=0.5m,O′B′=3m(点A,O,O′A′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则该山谷的深h为m.6.如图,我校为了筹备校园艺术节,要在通往舞台的台阶上铺上红色地毯.如果地毯的宽度恰好与台阶的宽度一致,台阶的侧面如图所示,台阶的坡角为30°,∠BCA=90°,台阶的高BC为2米,那么请你帮忙算一算需要米长的地毯恰好能铺好台阶.(结果精确到0.1m,取=1.414,=1.732).7.小刘同学为了测量雷州市三元塔的高度,如图,她先在A处测得塔顶C的仰角为32°,再向塔(小的方向直行35米到达B处,又测得塔顶C的仰角为60°,请你帮助小刘计算出三元塔的高度.刘的身高忽略不计,结果精确到1米)8.如图,某建筑物BC的楼顶上有一避雷针AB,在距此建筑物12米的D处安置一高度为1.5米的测倾器DE,测得避雷针顶端的仰角为60°.又知建筑物共有六层,每层层高为3米.求避雷针AB的长度.(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41,≈1.73)9.课外实践活动中,数学老师带领学生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如图,在A处用测角仪(离地高度为1.5米)测得旗杆顶端的仰角为15°,朝旗杆方向前进23米到B处,再次测得旗杆顶端的仰角为30°,求旗杆EG的高度.10.为打击索马里海盗,保护各国商船的顺利通行,我海军某部奉命前往该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某天我护航舰正在某小岛A北偏西45°并距该岛20海里的B处待命.位于该岛正西方向C处的某外国商船遭到海盗袭击,船长发现在其北偏东60°的方向有我军护航舰(如图所示),便发出紧急求救信号.我护航舰接警后,立即沿BC航线以每小时60海里的速度前去救援.问我护航舰需多少分钟可以到达该商船所在的位置C处?(结果精确到个位.参考数据:≈1.4,≈1.7)11.如图所示,A、B两城市相距100km,现计划在这两座城市间修建一条高速公路(即线段AB),经测量,森林保护中心P在A城市的北偏东30°和B城市的北偏西45°的方向上,已知森林保护区的范围在以P点为圆心,50km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请问计划修建的这条高速公路会不会穿越保护区,为什么?(参考数据:≈1.732,≈1.414)课程顾问签字: 教学主管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