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试卷试题模拟实战-5-5
- 格式:doc
- 大小:339.00 KB
- 文档页数:15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卷语文(五)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和第Ⅱ卷(共108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窠.臼走舸.恪.尽职守苛.捐杂税B.遴.选窗棂.模棱.两可身陷囹.圄C.浸.染灰烬.众擎.易举噤.若寒蝉D.泥淖.辍.学蹉.跎岁月擢.发难数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斡旋积毁消骨惩一儆百化干戈为玉帛B.频仍坐收渔利贻笑大方牵一发而动全身C.馈赠责无旁贷敝帚自珍时事造英雄D.蛊惑广袤无垠挺而走险身在曹营心在汉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今年,我省高等院校招生15万人,全省高考录取率_______与去年持平。
②冷战后,美国不断以各种名义动用军事力量干涉别国事务,________成了世界警察。
③类似的故事________一次地发生,难道不该引起我们的警惕吗?A.大致俨然不止B.大致居然不只C.大概俨然不只D.大概居然不止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与社会领域有着千头万绪....的联系,因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B.在国际会议上,虽然他的话我不懂,我的话他也不懂,但我们凭着手势和动作,便言为..心声..了。
C.在2002年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男单比赛中,马林首轮击败了名不见经传.....的俄罗斯选手斯米尔诺夫。
D.工作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人干不好工作的重要原因。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我国平民本来就没有什么脸可讲,”林语堂先生幽默地说,“还是请贵人自动丢脸吧,以促法制之实现,而跻国家于太平。
一、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月亮”一词,最早见于《诗经》。
古汉语中的“月”和“亮”是两个独立的词,分别指月亮本身和月亮的光辉。
到了汉代,人们开始将这两个词组合起来,形成“月亮”这个词语。
此后,“月亮”一词便成为月亮的专有名词。
月亮,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
在古代诗词中,月亮常常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
例如,月亮象征着团圆、思念、离别等。
在李白的《静夜思》中,诗人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里的月亮,既代表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也象征着家人团圆的美好愿景。
月亮,还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在古代,月亮被赋予了丰富的神话色彩。
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故事,都源于月亮。
这些神话故事丰富了人们对月亮的认知,也使得月亮在人们心中具有了神秘和浪漫的特质。
【乙】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月亮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成功登月,实现了人类对月亮的首次实地考察。
此后,我国也相继发射了嫦娥一号、二号、三号等月球探测器,对月球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月球探测器的研究成果表明,月球表面存在大量的月球坑。
这些月球坑是由陨石撞击月球表面形成的。
月球坑的分布情况,为我们揭示了月球表面的地质构造和演化历史。
此外,月球探测器还发现,月球表面存在大量的月球岩石,这些岩石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近年来,我国在月球探测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19年,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返回地球,携带月球土壤样本返回。
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月球采样返回,标志着我国月球探测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
阅读上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关于“月亮”一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月亮”一词最早见于《诗经》,由“月”和“亮”两个词组合而成。
B. 古代诗词中,月亮常常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如团圆、思念、离别等。
C. 月亮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故事。
D. 月亮在我国古代诗词中的象征意义,主要来源于神话故事。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宦.官豢.养盥.洗患.得患失风云变幻.B.莅.临乖戾.官吏.呕心沥.血不寒而栗.C.翌.日对弈.肄.业苦心孤诣.雄关险隘.D.羡.慕汗腺.霰.弹谄.媚阿谀借花献.佛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部署备受青睐恰如其分可望而不可即B.报道伶牙利齿群贤毕至一年之计在于春C.揣度共商国是唾手可得冒天下之大不违D.通谍猝不及防大相径庭盛名之下其实难副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往往捉襟见肘....。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堵车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当时全校不止有一个文学社团,我们的“海风社”是最大的,参加的学生纵跨三个年级,并出版了最漂亮的文学刊物《贝壳》。
B.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
C.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D.这一歌唱组合独立创作的高品质词曲以及演唱中表现出的音乐天分和文化素养,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平均年龄仅20岁的作品。
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只填序号)(2分)①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
②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
③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马鹿、狍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气喘吁吁(xū)B. 纷至沓来(tà)C. 持之以恒(héng)D. 贪得无厌(yàn)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在我国,许多名胜古迹年久失修,已经成为旅游胜地。
B. 研究文学,对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C. 这位老师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教学方法新颖,深受我们喜爱。
D.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这件衣服的质量非常好,您便宜点卖给我吧。
B. 您贵姓?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C. 我对您的评价是:你这个人太自私了,什么事都只顾自己。
D. 您的书桌上乱七八糟的,快收拾一下。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星星在夜空中闪烁,就像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我们。
B. 这篇文章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让人陶醉。
C. 他们的友谊像坚不可摧的钢铁一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D. 他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就像一座座高山,挡住了他前进的道路。
5. 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在这次比赛中,他一鸣惊人,获得了冠军。
B. 他总是故步自封,不愿接受新事物。
C. 她的演讲如数家珍,令人信服。
D. 他的观点独树一帜,与众不同。
6.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涵盖了历史、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
B. 我国科学家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嫦娥五号成功返回月球样本。
C.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阳光、雨露、亲情等。
D. “我不怕困难,就怕没有坚定的信念。
”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
7.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她在比赛中大显身手,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B. 他的文章写得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C. 他的发言振聋发聩,让人深受启发。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妙不可言(miao)纵横捭阖(bǎi)蹊跷(qī)B. 纷至沓来(tà)艳阳高照(yàn)喜闻乐见(xǐ)C. 雕梁画栋(diāo)唇亡齿寒(wáng)雷厉风行(léi)D. 毛遂自荐(suí)美轮美奂(huàn)呆若木鸡(dāi)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在这次活动中,他不仅改进了工作方法,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B. 研究发现,长期缺乏锻炼的人,他们的身体机能会逐渐减弱。
C.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决定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D. 有关部门正在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和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们的合作非常默契,仿佛是多年老友。
B. 那个年轻人的想法太天真了,简直是异想天开。
C.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这场足球比赛打得如火如荼,双方队员都拼尽全力。
4.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 谈笑风生,神采飞扬。
B. 美不胜收,如诗如画。
C. 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D. 风雨飘摇,摇摇欲坠。
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我国古代的《山海经》中记载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其中“精卫填海”的故事尤为著名。
相传,精卫是一只鸟,因与其父溺水身亡,悲痛欲绝,决心填平大海,以报仇雪恨。
她每天从西山叼来树枝、小石,投入大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始终不渝。
精卫的毅力和决心感动了天神,天神赐予她一只神鸟,助她完成了填海的大业。
这个故事在我国古代文学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诗人、作家都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作品。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就有“精卫填海心未已,岂待浮云遮望眼”的诗句,表达了对精卫填海精神的赞美。
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也有“精卫填海,血泪斑斑,愿化东海之一滴”的词句,表达了对精卫填海精神的怀念。
六点五分,在那道红线上方,云霞由灰变蓝,渐渐地,蓝覆盖了整个天空,连一座座山峦也被蓝熏染。
此时,太阳还被包裹得A ,还在沉睡。
不知从何时起,深蓝在变浅,浅蓝变黄,黄中掺和了些许绯红。
红与黄在扩大其势力范围,直至扩张到半边天宇。
渐渐地,一个褶皱开裂,太阳从天际线上露了出来,开始只是它的眉眼,而后一点一点地扩大,最后是一整个浑圆的蛋黄,是深沉而纯正的中国红!正当人们沉浸在这激动人心的一刻,那轮红日又发生了变化,它在渐渐地变成金色。
与此同时,硕大的红日放射出万道光芒。
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人群也寂静了下来。
这就是泰山日出!对于静候了一夜的人们来说,日出就如一枚B 的勋章。
①这时,突然有人高喊:“日出泰山,国泰民安!”随后,人们跟着呼喊,一声高过一声,声音雄浑有力,在山间回荡盘旋。
②泰山是中国最雄伟的山,有人将它说成是神山,有人把它视为圣山,它处在太阳升起的东方,因而“五岳独尊”。
③它以其雄壮和威严屹立于天地间,承载着数千年来的民族信仰和民族精神。
④在中华儿女心目中,泰山是C 的,它赋予我们“重于泰山”的价值取向和“泰山不让土壤”的宏大格局。
因此,泰山日出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文化符号。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3分)2.下列句子中的“就”与文中画横线的“就”,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今天立春,春天就要来了。
B.我就知道他会来的,星期天他果然来了。
C.这所房子下多大的雨,绝对不漏!就是夏天稍微热一点。
D.他记得那个金鱼池里的青苔,就是到了冬天也还是绿的。
3.“一峰高耸隘乾坤,宇内名山此独尊。
”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参考答案及解析1.示例:A严严实实B光彩(璀璨)夺目C独一无二(至高无上)(每空1分,其他符合语境意思亦可)2.B(B与文中加点的“就”均作副词,表示加强肯定。
A 表示在很短的时间以内,相当于“立刻、马上”。
C 表示轻微转折,相当于“只、仅仅”。
2025届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高考语文五模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传统不是凝固的沉淀物,而是松散的相对稳定的结构,, 。
, , , 。
但更新不是废弃自我主体,而是在旧传统中增加了新养分和新资源。
①固有的传统会有增减直至发生变异②经过相遇相熟到彼此吸收融合的过程③承载着历史的惰性而又不随时俗俯仰④此时传统更新的历史时刻就来到了⑤但当异质文化之水悄然进入这条河流的时候⑥是它天然生就的品格A.③④②⑥⑤①B.⑤⑥④②③①C.⑤①②③⑥④D.③⑥⑤②①④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别离陆龟蒙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诗起于“风吹柳花”,收于“流水”,所写均为送别诗中的常见意象,无一不照应题目中的“留别”。
B.李诗虚实结合,全诗重在对“留别”场景的描写,但也有对离别后个人境况的想象与追问,意味深长。
C.陆诗全诗以叙述、议论为主,辅以描写,紧扣“别离”这一主题,采用直抒胸臆手法,抒发个人情志。
D.两首诗抒情对象略有区别,李诗为“留别”,临别留诗给送行者,陆诗的抒情对象则是“游子”本身。
2.南朝文学家江淹《别赋》中写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读了上述两首唐诗,你是否认同《江赋》中对“别离”的理解?请结合上述两首唐诗的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地下管线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毛细血管,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对地下管线建设进行科学规划 ________。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恍然大悟(wù)B. 铁骑奔腾(jī)C. 美轮美奂(huàn)D. 惊涛骇浪(hà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不仅语言生动,而且内容丰富,深受读者喜爱。
B. 通过这次比赛,他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C. 我要感谢那些在我困难时伸出援手的好心人。
D. 他的演讲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位老教授博古通今,对于各种历史问题都能信手拈来。
B. 他的画作色彩斑斓,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C. 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让人百看不厌。
D. 他平时工作认真负责,这次考试却发挥失常。
4.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1)我们要学会(),从生活的点滴中汲取智慧。
A.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B. 坚持不懈,锲而不舍C.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D.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2)他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在为人处世上(),深受大家喜爱。
A. 恪守诚信,品行端正B. 知识渊博,才高八斗C. 谦逊有礼,平易近人D. 热情开朗,活泼开朗5.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在这次比赛中,他一马当先,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C. 他的演讲铿锵有力,让人热血沸腾。
D. 她的舞蹈优美动人,仿佛在诉说着一个美丽的故事。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强。
在这个时代,我们不仅要关注物质的丰富,更要追求精神的富足。
而阅读,正是我们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
阅读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的知识,了解到不同的文化,了解到不同的生活方式。
这些知识、文化和生活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拓宽我们的视野。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五)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数:150分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纸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对于网络文学来说,网络只是载体,文学才是核心。
有些网络文学作家迎合读者的阅读趣味,在故事展开的过程中注水,冲淡了作品的品质,众多批量生产的“鸿篇巨制”也多是付费阅读的产物。
网络文学的盈利模式对网络文学的题材、体裁影响很大,突出表现在两方面:在创作题材方面,频道细化让创作范围收窄,甚至套路横行;在创作体裁方面,收费模式让长篇小说一家独大。
如果网络文学作家以市场价值为旨归,在叙事方面无法打破写作的类型化桎梏,网络文学就会陷入衰退的境地。
网络写作求快,快是把双刃剑,作品在求得热度的同时,也失之于精致,有时甚至会因灵感短路而用现成的套路救场。
当作品中出现模仿、抄袭的现象,读者也会在评论中指出来:“这个桥段很眼熟。
”精品不是一或而就的,经典化之路需要耐烦的功夫,金宇澄在《繁花》出版之后,还多次修订。
在没有网络的时代,武侠小说也是连载的,后来成书的时候,作家也会大幅删改。
规范市场秩序、优化网络环境,就要让正能量引领网络文艺发展。
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网络文艺,实施网络文艺精品创作和传播计划,鼓励推出优秀网络原创作品,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网络演出、网络动漫等新兴文艺类型繁荣有序发展。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这为新时代网络文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网络文学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丰满的形象才能展现网络文学的生命力、发挥网络文学的影响力。
网络文学应该发扬可读性强的长处,在打磨上下功夫,当快速码字能传达出作者的审美感知、表达出内心世界的倒影、让读者回味蕴藉的诗意、渗透出高尚的人文精神,这种故事精彩、文本精致的作品距离精品就已经不远了。
最新全国高考语文科模拟考试实战系列之五(附答案)本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时,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到审美与文艺创造上的产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和各家各派思想的产生发展密不可分。
因此,我们在考察中华美学精神时,也要充分注意各家各派尤其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的重要作用。
而论及儒家思想的美学影响,核心的一点就是对美善统一尽善尽美的境界追求。
中华美学精神一向与善和真的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
从善的角度来看,儒家把“仁者爱人”看作最高的善。
仁与礼分不开,礼也不能脱离仁。
所以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即离开了任,礼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
孔子所说的“爱人”,又不仅仅是爱自己,而是把爱己与爱人高度统一起来,“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一种真诚博大的人道精神。
培育和发扬这种精神,和儒家所说的“治国平天下”、以及“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民本主义有密切相联,最终目的在于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而又爱好和平的国家。
因此,这种精神又与为国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分不开。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说的美,不能脱离以上所说的与最高的善相关的“仁”。
审美与文艺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陶冶人们的情感心理,使它符合“仁”的要求,直至如孔子所说的,使每一个人都以行“仁”为最大快乐。
这也就是中国自古以来所说的广义上的艺术一“乐”所担负的最重要的任务。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气氛(fēn)B. 殷切(yīn qiè)C. 妙不可言(miào bù kě yán)D. 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B. 现在的学生,尤其是高中生,课业负担很重,但体育锻炼的时间却越来越少。
C. 这场音乐会吸引了众多音乐爱好者,他们纷纷表示,这是一场难得的音乐盛宴。
D.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国政府和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如数家珍,让听众深受启发。
B. 在这次比赛中,他英勇善战,为我国赢得了荣誉。
C. 她的画作栩栩如生,仿佛能从画中走出来。
D. 他的言行一致,为人诚实可信。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看着窗外,心中充满了感慨:‘时间过得真快啊!’”B. “这个问题,我已经思考了很长时间,但还是没有找到答案。
”C.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
”D. “你喜欢什么类型的电影?科幻片、动作片还是喜剧片?”5. 下列各句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B. 《三国演义》是明代作家罗贯中所著的历史小说,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
C. 《水浒传》是明代作家施耐庵所著的章回体小说,主要讲述了梁山好汉的故事。
D.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所著的神魔小说,以唐僧师徒取经为线索。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人生的路,虽然很窄,但可以容纳两个身子并行;人生的路,虽然很窄,但可以容纳无数个灵魂并肩。
广东省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阅卷人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得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屈原的人格美林庚一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诗人,在此之前我们只有《诗经》一类的民谣,而且都不知道谁是作者。
作者的人格既少表现,所以作者不为人所重视,也不会使人发生兴趣。
屈原是第一个改变了这种趋势的人,他使得诗坛上从此有了诗人,他在诗之外争取了人的地位;人不仅是诗的材料,而且人本身就是诗——这就是屈原首次带到诗坛的事件。
屈原伟大崇高的人格,无疑表现在他的作品上;然而我们今日提起《楚辞》,或提起屈原,这诗人所唤起的印象要比那些作品更集中、更明快。
历史上无数的诗人正是为这个追求而努力,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都因此产生更大的影响。
我们从那些作品里认识了诗人之后,诗人便成为一首无言的诗;我们因此感觉到一个人格的存在,一个更明快、更无尽的力量。
这人格是一切诗人共同的向往,诗坛才成为一个人生的修炼所。
二屈原伟大的人格,正生在一个热情求真的时代,先秦诸子思想的光芒,使人生从此成为一个崇高的醒觉;在这些光芒当中,屈原所受的影响,与其说是思想的,毋宁说更是感情的。
有人以为屈原是儒家。
然而孔子所最崇拜的周公,屈原却一次也没有提到过;孔子所最提倡的中庸之德,屈原更是背道而驰。
屈原与孔子性格完全相反,然而屈原却与儒家的另一个思想家性格相投,那便是孟子。
孟子的思想形态是“浩然之气”。
而屈原所谓的“中正”,便是孟子的“浩然之气”;屈原的“与天地兮比寿”,便是孟子的“塞于天地之间”。
而屈原与孟子因此又都同样地具有一种感情上的诚意。
孔子是生于先秦思想刚开始的时期,孟子则生于先秦思想最澎湃的时期。
前者多少还有一点保守的色彩,至于孟子的时代则完全是进取的。
这所谓进取,也就是对于真理的彻底的追求。
这些真理的追求者,在理智上虽不见得相同,在感情上却正是一致的,那便是勇于求真的信心。
庄子、孟子、韩非子,无一不是把全副的诚意放在真理的认识上,这就是屈原所受到的感染。
福建省龙海市浮宫中学2025届高考语文五模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七岔犄角的公鹿(节选)乌热尔图(鄂温克族①)“你,你别打啦!”我两眼盯着他,一串泪珠滚出眼窝。
“喊啥,小崽子?你像只猫,整天待在帐篷里,靠我养活!”他吼着,举起熊掌似的大手,又朝我打来。
“我去打猎,给我枪——我爸爸留给我的猎枪。
”他愣了一下,那双醉红的眼睛像打量陌生人似的瞅着我。
我不哭了,再也不想哭了,挺着胸脯站在他面前,我感到一下子长大了。
我爸爸早死了,妈妈为了过活跟了他,没过几年,妈妈也病死了,我就只好和他在一起熬日子。
我从未叫过这位继父一声“爸爸”,只在心里喊他的名字:特吉——部落里的人都这样叫他。
“给,小崽子。
明天,你上山,见啥打啥。
你有这个胆子吗?”几乎和我一般高的猎枪,差点把我撞个跟头。
我紧紧攥住枪筒,毫不示弱地说:“我不怕,你能打,我也能打。
”“先别吹。
打猎可不像往嘴里灌酒那么容易。
”说完,他又抓起酒瓶,咕嘟咕嘟地喝起来。
这天早晨,我起得比往常都早。
我脚上穿的软靴是妈妈留给我的,子弹袋和猎刀是爸爸用过的。
我要靠这些,再加上我自己的勇敢,成为一个猎手,一个让全部落人都服气的猎手。
我慢慢地攀上山顶。
这是一个漂亮的山峰,它的背上长满松树和桦树,前胸盖着白雪,侧面是片凹下去的向阳坡。
这里准有野兽。
等了大半天,果然没叫我失望,桦树林里有什么的影子在晃动。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时间,在人们眼中总是冷酷无情,总是不断地向前流逝,仿佛在提醒着我们:青春短暂,要珍惜时光。
然而,在《匆匆》一文中,朱自清却用细腻的笔触,将时间的流逝描绘得如诗如画,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温柔。
文章开头,朱自清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的句子,引出时间的流逝,仿佛在告诉我们:世间万物都有更替,时光也不例外。
接着,他以“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的疑问,引发读者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在文章的第二部分,朱自清以“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的排比句,将时间流逝的瞬间描绘得淋漓尽致。
这里,他用细腻的笔触,将时间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是如此自然,又是如此无情。
文章的第三部分,朱自清以“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设问,引发读者对时间流逝的反思。
在这里,他告诉我们: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乙】《背影》是朱自清的另一篇佳作。
在这篇文章中,朱自清以真挚的情感,回忆了父亲送他上学的情景,表达了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文章开头,朱自清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有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的句子,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接着,他回忆了父亲送他上学的情景,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父亲的背影。
在火车站,父亲帮他把行李放上火车,又用自己的伞为他遮风挡雨,最后又替他买橘子。
这一系列的动作,都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文章的结尾,朱自清以“父子情深,岂在朝夕”的感慨,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在这里,他告诉我们:亲情是无价的,我们要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
1. 下列对甲文中“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高考语文试卷试题模拟实战之.语文【2013·山东卷】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怍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1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A]【2013•山东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校.订(jiào)戛.然(jiá)佝.偻病(gōu)自怨自艾.(yì)B.降.服(xiáng)惊诧.(chà)超负荷.(hè)流水淙淙.(zōng)C.奇葩.(pā)胴.体(tóng)拗.口令(ào)三缄.其口(jiān)D.称.职(chèn)谄.媚(chǎn)一刹.那(shà)良莠.不齐(yǒu)【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
B,降(xiáng)服,流水淙淙(cóng);C,胴(dòng)体;D,一刹(chà)那2. [B] 【2013•山东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五台山位于山西东北部,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胜地,上山有许多寺院,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B.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故有领土,这在历史和法理上都是清楚的。
C.作为一位大山深处的乡村教师,他不单给孩子们上课、辅导,还细心照料他们的生活。
D.对峙的双方情绪激动,箭拔弩张,幸亏民警及时赶到,才避免了—起暴力事件的发生。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A,“胜地”,改为“圣地”;B,“故有领土”,改为“固有领土”;D,“箭拔弩张”,改为“剑拔弩张”。
3. [D] 【2013•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阳春三月,一位老人在杭州西湖岸边展示他高超的拳脚功夫,引来许多行人侧目观赏....。
B.大学毕业已经十年了,其间..,他换过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专业学习。
C.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
D.此前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一直与四川航空公司鼎足而立....,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A,侧目,指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显然与语境相悖;C,如坐春风,像沐浴在春风中,比喻所受教诲深深受益,句中望文生义;D,鼎足而立,比喻三方力量对立的局势,文中只涉及两方。
4. [C] 【2013•山东卷】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最近两天,京津地区、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汉水流域、贵州等地的日平均气温达到了入夏以来的最高值。
B.《新民丛报》虽然名为“报”,其实却实期刊,是梁启超等人于1902年在日本横滨创办的,曾产生过较大影响。
C.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他不得不认真思考公司的业绩为什么会下滑,怎样才能打开产品的销路?D.新鲜大米,手感滑爽,米粒光洁,透明度好,腹白很小(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做出的米饭清香可口。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A,并列成分共分三个大层次,所以标点改为“京津地区,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汉水流域,贵州等地”,以此区分并列关系的内部层次;C,整体没有疑问的语气,所以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D,要解释的部分必须紧跟被解释的内容,位置要恰当,故改为“腹白(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很小”。
5. [E]【2013•山东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警察反复观察了两个目击者提供的弹壳,并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它们和从案发现场得到的弹壳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枪。
B.跟随广播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
C.这种新研制的牙膏香气浓郁,清新爽口,去污洁齿力强,而且不损伤牙釉质,能保持牙齿洁白光亮,深受消费者喜爱。
D.当今的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相互依存,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是—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
A,歧义;B,“对于”多余,属于成分赘余语病;D,“当今的世界……是……的时代”,主宾搭配不当,可以把主语改为“当今时代”。
二、[N] 【2013•山东卷】(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
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
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
宁静本身就是道,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
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当家面目。
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
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
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
如北宋画家王晋卿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卷》,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幽寒宁静之极。
③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
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家高旷怀抱的写照。
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
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
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灵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云亭,孤云乱小影。
”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飘渺,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正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⑤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
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
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
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
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
(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6. 下列对“静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
B.它体现着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
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D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
A,静寒境界无法化解“龌龊与清洁的冲突”,无法将龌龊的世界改变为“清清世界、朗朗乾坤”,太过夸张,但是可以在龌龊的世界里为人们提供绝对宁静的精神世界;B,“全部内容”错,太绝对,艺术追求的内容很多,非此一种,原文也没有根据;C,“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错,原文有“宁静本身就是道,是宇宙之本”,“本”是指根本,而非本来面目,也不能还原,只能展示世界之本。
7. 关于中国画对“静寒之境”的追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画的习见画题尽管内容指向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特点是在幽冷中透出宁静。
B.无论是动态之景还是静态之景,画家都力图营造空寂的氛围,驱除喧嚣,归于幽静。
C.画之静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心境,画家在静寒中涵养自己,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
D.中国画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从而体现出静寒之境的生趣。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文中原句“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而题干中直接肯定了空虚和死寂;文中原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就更加明确了这一句完全是误解。
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文章以之为例来谈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静寒境界。
B.第④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
C.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因此,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
D.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以及分析作者观点的能力。
B,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并不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而是论证本段中心句,也就是开头的“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以静观动,动静相宜,……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C,绘画只能是视觉艺术;D,文中说“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题干去掉了状语太绝对。
三、[K] 【2013•山东卷】(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看松庵记宋濂龙泉多大山,其西南一百余里诸山为尤深,有四旁奋起而中洼下者,状类箕筐,人因.号之为“匡山”。
山多髯松,弥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
松上薜萝份份披披,横敷数十寻,嫩绿可咽。
松根茯苓,其大如斗,杂以黄精、前胡及牡鞠之苗,采之可茹.。
吾友章君三益乐之,新结庵庐其间。
庵之西南若干步,有深渊二,蛟龙潜于.其中,云英英腾上,顷刻覆山谷,其色正白,若大海茫无津涯,大风东来,辄飘去,君复为构烟云万顷亭。
庵之东北又若干步,山益高,峰峦益峭刻,气势欲连霄汉,南望闽中数百里,嘉树帖帖地上如荠,君复为构唯天在上亭。
庵之正南又若干步,地明迥爽洁,东西北诸峰,皆竞秀.献状,令人爱玩忘倦,兼之可琴可弈,可挈尊罍而.饮,无不宜者,君复为构环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