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古诗阅读练习题(3)
- 格式:docx
- 大小:10.89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古诗练习题及答案小学古诗练习题及答案古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小学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下面是一些适合小学生的古诗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
题目一:请填写下面这首古诗的正确词语。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案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题目二:请根据下面这首古诗的意思,选择正确的标题。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A. 春天的美景B. 春天的鸟儿C. 春天的风雨D. 春天的花朵答案二:C. 春天的风雨题目三:请根据下面这首古诗的意思,填写正确的词语。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案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题目四:请根据下面这首古诗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____。
A. 楼B. 山C. 海D. 水答案四:A. 楼题目五:请根据下面这首古诗的意思,选择正确的标题。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A. 欣赏美景B. 爬楼梯的乐趣C. 登高望远D. 观鸟的好地方答案五:C. 登高望远通过以上的练习题,孩子们可以巩固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古诗是一座美丽的文化桥梁,希望孩子们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其中的美妙和智慧,为自己的成长积累更多的文化知识和情感体验。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课后专项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如梦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①,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①卷帘人:站在窗口卷帘子的侍女。
(《语文主题阅读》丛书六下——1)(1)这首小令用精练的语言写了一段对话。
其中“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与理解。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首句像往日叙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告诉了我们事情起因。
“具”的意思是(1)。
这个“具”字让我们感受到田家朋友的热情好客。
第二句由近及远写的是“故人庄”的自然之景。
读着这么有画面感的诗句,我仿佛看到了(2)。
带着这样的想象读,我觉得古诗词更有味道了。
“话”字,让我想到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谈话非常愉快,农家生活的闲逸和乐趣让诗人产生了共鸣。
我想他们除了聊“桑麻之事”,可能还会聊(3),聊(4),聊(5)。
这种淳朴真挚的友情,这种恬静美丽的田园生活,真让人向往啊![注释]过:拜访。
具:准备。
场圃:农家的小院。
就:赴。
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1]阅读全诗,根据提示,补全课堂笔记。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全诗,根据提示,补全课堂笔记。
(3)聊____________ (4)聊___________ (5)聊____________3. 古诗阅读。
夏日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梅子①金黄杏子肥②,麦花③雪白菜花④稀。
小升初古诗词阅读训练8篇1、阅读《稚子弄冰》,完成练习。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①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②。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注释)①稚子:小孩子。
②钲:古代行军时用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钟。
(1)查字典,给画线的字注音。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夸张B.比喻C.拟人(3)根据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我会根据语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①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
②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2)“万条垂下绿丝绦”写出了柳丝怎样的特点?(3)“二月春风似剪刀”把什么比作什么?表现了春风的什么特点?(4)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诗歌赏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宋)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2)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3)诗歌赏析,请你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画上“√”。
“白雨跳珠”写出了雨(急而大小而疏);“忽吹散”写出了雨(持续时间长持续时间短)的特征;“水如天”写出了雨(大小)。
从而感受到这个时节的天气是变化无常的,骤雨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4)诗人50岁时又来西湖赏雨,还写下了“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结合这首诗想想: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阅读。
田园乐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①,柳绿更带朝烟②。
花落家童③未扫,莺啼山客④犹眠⑤.[注释]①宿雨:夜雨,头天晚上的雨。
②朝烟:指清晨的雾气。
③;家童:童仆。
④:山客:隐居山庄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⑤犹眠:还在睡觉。
(1)根据注释,“朝”在诗中的读音为:。
(2)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我是从这些词语中知道的(至少写三个)。
(3)诗中第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5、古诗阅读。
小学古诗阅读测试题及答案【正文】第一篇:小学古诗阅读测试题及答案测试题:1. 下面哪句诗是李白的作品?A. 春风吹柳万条低,露重沙河水滥泻。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 古时的风筝,放高天空里飞。
2. 下面哪首古诗描述了秋天的景色?A. 静夜思B. 江南春C. 春晓D. 登鹳雀楼3. 描写“白日依山尽”的古诗是?A. 春晓B. 白日C. 静夜思D. 鹿柴4. 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出自哪首古诗?A. 夜泊牛渚怀古B. 登鹳雀楼C. 静夜思D. 望岳5. 下面哪首古诗以写自然景色为主题?A. 夜泊牛渚怀古B. 春晓C. 白日D. 静夜思答案:1. A2. D3. A4. A5. B第二篇:古诗阅读测试题及答案详解测试题:1. 下面哪句诗是李白的作品?2. 下面哪首古诗描述了秋天的景色?3. 描写“白日依山尽”的古诗是?4. 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出自哪首古诗?5. 下面哪首古诗以写自然景色为主题?答案详解:1. A. 春风吹柳万条低,露重沙河水滥泻。
这是李白的《春风行》。
其他选项分别是宋代的杨万里《秋风引》、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和唐代的白居易《风筝谣》。
2. D. 登鹳雀楼。
这首诗是王之涣的作品,描写了登上鹳雀楼眺望秋天的景色。
其他选项分别是杜甫的《静夜思》、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唐代王之涣的《望岳》。
3. A. 春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描写了早晨的景色,其中有“白日依山尽”的著名句子。
其他选项分别是唐代杜甫的《静夜思》、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唐代王之涣的《鹿柴》。
4. A. 夜泊牛渚怀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描写了夕阳下的大漠和长江。
其他选项分别是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唐代杜甫的《静夜思》和唐代杜甫的《望岳》。
5. B. 春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以描写清晨的自然景色为主题。
其他选项分别是唐代杜甫的《夜泊牛渚怀古》、唐代王之涣的《白日》和唐代杜甫的《静夜思》。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词三首》课外类文阅读训练卷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选自《唐诗三百首》)1.解释词语:
飞桥:尽日:
2.这首诗通过对幽美景色的描写和对的询问,抒写了作者一种向往,追求的心情。
3.翻译诗句。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4.读了这首诗,你想到了哪篇有名的古文?
题金陵渡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选自《唐诗三百首》)
1.这首诗的诗眼是。
2.诗句“潮落夜江斜月里”的“斜”字能否换成别的字?为什么?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高桥。
整日。
2.桃花溪渔人世外桃源美好生活
3.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4.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参考答案】
1.愁
2.不能,“斜”字很形象地描绘出了天边残月西下的景象,暗喻了诗人的无限愁思。
3.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愁思,表现了诗人心中的寂寞凄凉的思想感情。
1。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水平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古诗词阅读理解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飞入菜花无处寻。
[1]把诗句补充完整。
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
[2]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景色。
[3]“急走”的意思是________。
[4]理解古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篱笆和小路表明这里是乡村。
B.枝头的花已经落了,枝叶繁茂。
C.“急走”“追”形象地刻画出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特点。
D.“无处寻”表现出儿童的天真和稚气。
[5]说说读完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浪淘沙》作者:代诗人。
九曲黄河万里沙,()。
(),同到牵牛织女家。
《江南春》作者:代诗人。
(),水村山郭酒旗风。
(),多少楼台烟雨中。
《书湖阴先生壁》作者:代词人。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两山排闼送青来。
[1]填空。
[2]两首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
[3]《浪淘沙》这首诗写作者真实看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写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浪淘沙》诗的前两句写_____________,突出了九曲黄河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诗的后两句用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黄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江南春》诗中,诗的前两句抓住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描绘出一幅_______,写出了江南春天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六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古诗词阅读理解1. 课内阅读。
寒食[唐] 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本诗描绘了传统节日______节的景象,前两句写的是_____(时间),后两句写的是_____(时间),诗人借汉喻唐,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2]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①用自己的话试着说说诗中描绘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第一句诗中的“飞”字能不能换成“开”字,下面分析准确的一项是(_____)。
A.可以。
“开”字写出了春天百花争艳、竞相开放的景象,比“飞”字更传神。
B.不可以。
“飞”字写出了落花随风飞舞时的情态,明写花而暗写风。
而“开”字略显呆板,不能表现出风的作用。
C.不可以。
“飞”字写出了花儿千娇百媚、神采飞扬的形态,而“开”字只写出了花开放得多,不能表现花的神韵。
D.可以。
“开”字写出了春天里花朵的动态美,而“飞”字不能表达这层意思。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后两句使人联想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俗语,从而使我们更好地领会诗歌的主题。
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长安城景色的赞美之情。
C.“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两句诗描写了春天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
D.后两句是写天黑时分,宫苑里蜡烛燃烧通明,升腾起淡淡的烟雾,袅袅娜娜地萦绕在官宦家,到处弥漫着威福恩加的气势!2. 宁宁在朗通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她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1]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2]朗通这一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A.舒缓B.欢快C.激昂D.深沉3. 同读下面这小令,完成题目。
小学生语文古诗文阅读理解题目训练卷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古诗文阅读理解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通过对古诗文的阅读和理解,不仅可以让同学们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文学素养。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份精心准备的小学生语文古诗文阅读理解题目训练卷。
一、古诗阅读《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2、“疑是地上霜”中的“疑”是什么意思?A 怀疑B 好像C 疑问D 不能确定3、诗人抬头看到了什么?A 霜B 明月C 床D 故乡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 对秋天景色的喜爱B 对大自然的赞美C 思念家乡的心情D 孤独寂寞的感受《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A 春天B 夏天C 秋天D 冬天2、“春眠不觉晓”中“晓”的意思是?A 知道B 早晨C 晚上D 中午3、诗中“闻啼鸟”的“闻”是什么意思?A 听到B 闻到C 看见D 摸到4、诗人想到了夜里的什么?A 月亮B 星星C 风雨声D 花香二、古文阅读《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文中“庭”的意思是?A 庭院B 法庭C 家庭D 厅堂2、司马光是用什么办法救了落水的孩子?A 把孩子拉上来B 向大人求救C 用石头击破水缸D 跳入水中救出孩子3、“众皆弃去”中“皆”的意思是?A 都B 一起C 部分D 偶尔4、这个故事表现了司马光的什么品质?A 聪明机智B 勇敢无畏C 乐于助人D 以上都是《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词语。
(1)株:_____(2)走:_____(3)释:_____(4)冀:_____2、农夫为什么“守株待兔”?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希望同学们在完成这份训练卷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古诗文阅读理解能力,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综合测评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展示。
(37分)1.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5分)雨.雪霏霏(yùyǔ)花重锦.官城(jǐng jǐn)渭城朝雨浥.轻尘(yǐyì) 天街小雨润如酥.(sūshū)但爱鲈.鱼美(lúnú) 花重.锦官城(chóng zhòng)应怜屐.齿印苍苔(qījī) 眉眼盈盈处.(chùchǔ)谁道人生无再少.(shào shǎo) 百啭.无人能解(zhuǎn zhuàn) 2.给下面诗句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3分)(1)昔我往.矣( )A.去,到B.过去C.指当初去从军(2)花重.锦官城( ) A.重要B.沉重C.重新(3)最是一年春好处.( ) A.时B.处所C.地方3.按要求填空。
(7分)(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 )看( )却无。
(填一对反义词)(2)( )( )一水间,( )只隔数重山。
(填地名)(3)水是( )波横,山是( )峰聚。
(填人体器官)4.先解释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12分)(1)晓看红湿处..锦官城。
...,花重红湿处:花重:句意:(2)天街...,草色遥看近却无。
..小雨润如酥天街:润如酥:句意:(3)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应:怜:句意:5.补充诗句。
(6分)(1)行道迟迟,。
(2) ,江船火独明。
(3) ,明月何时照我还。
(4)君看一叶舟,。
(5) ?眉眼盈盈处。
(6) ,唤取归来同住。
6.用直线把古诗和作者连起来。
(4分)《清平乐·春归何处》(宋)叶绍翁《浣溪沙》(宋)黄庭坚《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苏轼《游园不值》(宋)王观)二、实践与运用。
(24分)1.判断下面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小学六年级古诗词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古诗词,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其审美意识和修养。
为了帮助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提高古诗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下面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古诗词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 下面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请根据诗意选择正确的标题。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若有闲情对远景,梅花一片落人前。
A. 《江南风光》B. 《春风》C. 《明月与我》D. 《梅花》答案:D. 《梅花》2. 下面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一首词,请根据词意填写正确的下一句。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江流水转兮欲绕,舟楫愿留兮不留。
A. 寒雨连江夜入吴。
B. 隐隐飞桥隔野烟。
C. 空对梅花宫里愁。
D. 遥夜信征蓬飞短。
答案:A. 寒雨连江夜入吴。
3. 请为下面这首古诗选择正确的填空词语。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A. 起坐烛花幽闺中B. 沉水落花春去也C.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D. 等闲识得东风面答案:B. 沉水落花春去也4. 下面是元代诗人王安石的一首诗,以下哪一句描写了农民的艰辛劳作?江山如画,一望而青;崤山白雪,三千里兮。
鸟飞不到,兔可射兮。
A. 江山如画,一望而青;B. 崤山白雪,三千里兮。
C. 鸟飞不到,兔可射兮。
D. 无边落木萧萧下。
答案:C. 鸟飞不到,兔可射兮。
5. 下面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请根据诗意填写正确的下一句。
朝云行雨暮云愁,飞燕流莺画长楼。
丁子嗟焉哉轻著,白头垂泪浩难收。
A. 皑如群玉闪闪离,B. 昔年有问孤儿处。
C. 孤雁长飞万里过,D. 飒飒北风挟细雪。
答案:D. 飒飒北风挟细雪。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相信同学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希望大家能够多读多练,不断提高自己的古诗词水平。
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欣赏古诗词的同时,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丽与智慧。
必备的小学生古诗考试题目(附解答)考试题目一:《静夜思》1. 请写出《静夜思》的作者。
答:李白。
2. 请将《静夜思》中的下列句子按正确的顺序排列: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d.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答:c, a, b。
3. 请写出《静夜思》的意境。
答:描绘了作者夜间思乡之情,同时展现了宁静的夜晚景象。
考试题目二:《登鹳雀楼》1. 请写出《登鹳雀楼》的作者。
答:王之涣。
2. 请将《登鹳雀楼》中的下列句子按正确的顺序排列: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c.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 胜地凭高尽,居人得自适。
答:b, a, c。
3. 请写出《登鹳雀楼》的意境。
答: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壮丽景色的赞美,鼓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目标。
考试题目三:《将进酒》1. 请写出《将进酒》的作者。
答:李白。
2. 请将《将进酒》中的下列句子按正确的顺序排列:a.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 君不见玉门关上斗酒,嫦娥应悔偷灵药。
d. 君不见翻手作云覆手作雨,立地成佛破万千。
答:c, b, a。
3. 请写出《将进酒》的意境。
答:表达了作者豪情万丈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由的追求,鼓励人们积极向前。
以上是必备的小学生古诗考试题目及其解答。
祝你考试顺利!。
三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精选练习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古诗阅读。
所见牧童_____________ , 歌声_______________。
意欲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2]诗中刻画了一个可爱的_____________形象。
[3]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童真童趣的一项是()A.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B.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C.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D.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绝句[唐]杜甫江碧鸟①逾白,山青花欲燃②。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①鸟:指江鸥。
②燃:火焰燃烧。
[1]诗中没有写到的颜色是()A.碧绿B.红色C.洁白D.浅紫[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B.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C.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D.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3]“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的意思是()A.欲望B.喜欢C.将要D.需要[4]这首诗表达了杜甫的()之情A.喜悦B.兴奋C.伤感D.愤怒3. 阅读下面的一首小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沙白湖波上,荡着红叶一片,如一叶扁舟,上面坐着秋天。
[1]填一填。
①这首诗中诗人把一片________比作一叶________,把红叶在湖面上荡漾的情景写得很生动。
②诗人通过观察________知道秋天来了,正可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2]“上面坐着秋天”中的“坐”字用得真好!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坐”字,把秋天当作人来写,表明秋天悄然而至B.轻轻悄悄的一个“坐”字,写活了秋天,写动了风景C.诗人通过一个“坐”字表现出对秋天的失望和落寞之情4. 阅读与理解。
惠崇春江晚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重点知识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先把《忆江南》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忆江南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1]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______。
[2]词中描写的是____季江南的景色。
[3]能看出作者来过江南的一句是()A.春来江水绿如蓝B.风景旧曾谙C.江南好[4]“能不忆江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A.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怀念和喜爱之情。
B.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 阅读理解。
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
,添得黄鹂四五声。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
[3]从这首诗中的“__________”可以看出诗人描写的季节是_______,从“_________”可以看出天气十分晴朗。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山行途中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1]补全古诗。
[2]第一句中“怜”的意思是()。
A.可怜、怜悯B.喜爱[3]“诗中有画”,请你发挥想象,试着把后两句诗所表现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课外阅读。
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①铺水中,半江瑟瑟②半江红。
可怜③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④月似弓。
(注释)①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
也指晚霞。
②瑟瑟:碧绿色。
③可怜:可爱。
④真珠:即珍珠。
[1]诗中点明日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颜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形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________比作________,将________比作________。
六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重点知识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古诗词阅读理解1. 古诗文阅读。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解释带点的字词的意思。
乃:___________________花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给诗句划节奏。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3]解释诗句的意思。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他被后人尊为“诗圣”。
(____)(2)这首诗中没有一个“喜”字,所以题目与诗的内容不符。
(____)[5]诗的前两句写了下雨的季节,作者直接___________了这场及时雨。
后面六句集中写“夜雨”。
野外一片漆黑,只有点渔火若隐若现。
诗人于是兴奋地猜测:等到天明,锦官城里该是一片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①,闻说②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③遮望眼④,自缘⑤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正面写塔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侧面写塔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诗人登临飞来峰上的千寻高塔亲眼看到的景象。
(______)②诗人登高远望,觉得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诗的后两句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______)③本诗揭示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人生哲理。
(______)[3]“浮云遮望眼”运用了典故——“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浮云”在这里指__________。
2023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复习题集附答案一、《长恨歌》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史诗之一。
以下是一道有关《长恨歌》的阅读理解题目,请仔细阅读并选择正确答案。
1.以下关于《长恨歌》的说法,正确的是:A.《长恨歌》是白居易创作的长诗B.《长恨歌》描写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C.《长恨歌》完整地描写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一生D.《长恨歌》的主要特点是以平仄七言绝句为体裁答案:B解析:《长恨歌》描写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主要以唐玄宗的视角讲述。
二、以下是一首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是描写了什么节日的景象?A.元宵节B.中秋节C.冬至节D.端午节答案:B解析:秋夕是指中秋节,诗中描写了中秋夜晚的静谧景象。
三、以下是陆游的诗作,请仔细阅读诗句,并回答问题。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苏轼B.辛弃疾C.陆游D.王安石答案:C解析: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陆游,他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的诗文而闻名。
四、以下是苏轼的《题西林壁》的诗句,请选出与原诗意思相符的翻译。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当垆卧久要,执手相看下。
A.绿树覆盖着小村庄,青山倒映在城墙外斜斜的地方。
B.在绿树丛中的小村庄旁边,青山斜斜地延伸到城墙之外。
C.绿树和小村庄在一起,青山倾斜地伸展到城墙外。
D.郭上斜着青山,村边有若干树木。
答案:B解析:原诗描绘了绿树和小村庄紧邻在一起,而青山斜斜地延伸到城墙之外的景象。
五、以下是一首无题诗,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白居易B.辛弃疾C.王之涣D.李白答案:C解析: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描绘了山河壮丽景色和追求不懈的精神。
六、以下是一首李白的诗作,请仔细阅读诗句,并回答问题。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专项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朝的__________________。
他写了很多有名的诗,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首题画诗。
从题目中可以看出,古诗描写的是__________(谁)画的一幅描绘__________的画。
下面三幅图中,最符合这首诗大意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3]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4]“正是河豚欲上时”指的是()A.春天到了,河豚鲜嫩肥美,可以上市销售B.春天到了,河豚由海人江产卵,逆江而上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诗中的“佳节”是指(______)节,现在又被我们称为(________)节。
[2]诗中用于表现远在他乡的游子逢年过节便会深深地思念故乡亲人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两句诗描写了(_______)和(______)的节日习俗。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_的思念之情。
3. 古诗阅读。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萧萧梧叶”让我想到的景象是_______,因此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秋天。
[2]诗句中“______”字体现了诗人漂泊异乡,“_______”字体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阅读真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诗歌阅读。
花朵是春天的彩信为了把春天到来的消息第一时间告诉大家太阳群发了彩信桃树收到了梨树收到了该开花的树都收到了枝条上的花蕾是它们的收件箱风中轻轻摇晃着哦,这是在一点点地打开一片片花瓣露出来花瓣刚一露出来蜜蜂和蝴蝶就飞来了它们都想抢先看看蜜蜂一边看还一边小声念着呢有图片有音乐这是一种转发率很高的彩信配乐的花香里春天像花瓣一样美丽着[1]谁把春天到来的消息告诉了大家?()A.花朵B.太阳C.春姑娘D.时间[2]谁没有收到太阳群发的彩信?()A.桃树B.梨树C.该开花的树D.蜜蜂[3]“它们都想抢先看看”句中的“想抢先”可以换成成语____________。
[4]诗中画横线的句子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
2. 课内阅读。
桑茶坑道中[宋]杨万里晴明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1]给加点的字标注正确的读音。
雨干时(______)眠正着(_____)[2]把诗句补充完整。
[3]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眠正着。
( )A.睡觉B.某些动物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不吃不动的生理现象(2)草满花堤水满溪。
( )A.堤岸B.提防[4]诗中表示“而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越走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意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
[5]下列对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A. 这首诗描写了桑茶坑道中所见的儿童牧牛情景,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B. 这首诗表达了对牧童的强烈不满。
3. 先把下面错乱的诗句重新排列,再选择填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天寒白屋贫()日暮苍山远()风雪夜归人()柴门闻犬[1]诗的作者是[唐](李白刘长卿杨万里)。
(用“﹨”画去错误答案)[2]把错乱的诗句重新排列,将序号填在“()”里。
[3]“白屋”的意思是()。
A. 未加修饰的简陋茅草房。
一般指贫苦人家B. 白色的屋[4]第()、()写诗人所见,第()句是诗人所闻,第()句是诗人所想。
小学生古诗阅读练习题
(一)《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组词
惜(可惜) 池(池水)
昔(昔日) 驰(奔驰)
2.泉眼无声惜细流中的“惜”的意思是(珍惜)。
3.树阴照水爱晴柔中“爱晴”的意思是(喜爱晴天)。
4.杨万里是(宋)代诗人,字(廷秀),号(诚斋),是一个多产诗人。
(二)《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胜日寻芳泗水滨中的“胜日”指的是(风和日丽的日子)
2.无边光景一时新中的“一时”指的是(一时间,形容时间短暂)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中的“等闲”(平常)
4.《春日》是诗人漫步在(泗水)河畔,享受踏青的乐趣。
诗中的哪两句诗你觉得最富有哲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三)《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1.张志和是(唐)代著名诗人,自号(烟波钓徒)
2.这首诗第一句点明地点,衬托渔夫的悠闲自得。
第二句,表现了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第三句运用了( 借代)的修辞方法,第四句描写了捕鱼人的(捕鱼的情态,乐而忘归)。
(四)《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晓出”的“晓”指的是(早晨)。
2.“别样”的意思是(特别)。
3.这首诗是南宋大诗人(杨万里)送朋友(林子方)时写的一首诗,送朋友的时间是(早晨),地点(西湖)。
4.这首诗描绘的是夏日的景色,你从哪句诗能够看出来?(映日荷花别样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