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优补差工作记录表1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1
培优补差工作记录表
学生每日提醒
励志名言:
1、播下一个信念,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2、人生的绚丽多彩和卑微只因是平台不同,而决定平台的恰恰是自己平时的行为和习惯。
3、如果把学习看作投资的话,它应该是一本万利的,应该是世界回报最多的投资。
4、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攀爬的。
5、学习只是一种状态和一种习惯而已。
学生培优补差记录表班级六年级学科语文年月测试名称参考人数80分以上90分以上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备注第一次测试38 23 5 80.26 100% 78%优秀生李哲、银明月、薛典典、丁耀辉、刘梦伊、王启涵、银明洋学困生李逍遥、刘丹丹、司依珂、刘艺昊、都云龙薄弱环节课外常识积累较少培优补差措施1、认真备好每一次培优辅差教案,做好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
2、加强交流,了解差等生、优异生的家庭、学习的具体情况,尽量排除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3、搞好家访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交流、听取建议意见。
4、沟通思想,切实解决差等生在学习上的困难。
5、坚持辅导工作,做好辅导工作的跟踪记载,及时调整辅导的方法和策略。
6.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结对帮教。
学生培优补差记录表班级六年级学科语文年月测试名称参考人数80分以上90分以上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备注第一次月考38 23 5 78.54 100% 80%优秀生李哲、银明月、薛典典、丁耀辉、刘梦伊、王启涵、银明洋学困生杨萌萌、李逍遥、刘丹丹、司依珂、刘艺昊、都云龙薄弱环节课外阅读能力差培优补差措施1.课堂上尽量创造机会,用优秀生的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2.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3.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4.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5.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6.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7.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学生培优补差记录表班级六年级学科语文年月名称人数以上以上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备注第二次测试38 18 4 84.54 100% 78%优秀生李哲、银明月、薛典典、丁耀辉、刘梦伊、王启涵、银明洋学困生李逍遥、刘丹丹、司依珂、刘艺昊、都云龙、杨萌萌薄弱环节课内阅读主观题思维受限培优补差措施1.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
培优辅差记录表让他们自觉改正不足,提高自主研究能力。
同时,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研究,培养他们的研究兴趣和自信心。
XXX:研究态度认真,但是思维不够活跃,缺乏创新意识。
XXX:研究成绩一般,但是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XXX:研究成绩较好,但是缺乏自信,遇到难题容易放弃。
针对这三位学生的情况,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注重对他们的情感教育,让他们建立自信心,勇于面对挑战。
XXX:研究成绩一般,但是缺乏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XXX:研究态度不够积极,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
XXX:研究成绩较差,缺乏基础知识,研究兴趣不高。
针对这三位辅差学生,我采用了个性化的辅导方式,针对他们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让他们逐渐掌握基本知识,提高研究兴趣和自信心。
经过本阶段的训练和辅导,培优和辅差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下一阶段,我将继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个性化的辅导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自身不足并加以改进,同时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研究能力,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培优和辅差的个性化教学,更加细致地分析每个学生的问题和需求,制定更有效的训练措施,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帮助,取得更好的进步。
同时,我也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潦草。
XXX:研究态度认真,但是太过于依赖老师,缺乏自主研究的能力。
XXX:研究成绩优秀,但是过于自负,不喜欢与同学合作,缺乏团队精神。
针对这些学生的特点,我在培优辅差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训练措施。
对于XXX,我加强了她的计算能力和书写规范,同时也鼓励她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高她的表达能力。
对于XXX,我引导她在研究中独立思考,帮助她建立自主研究的能力。
对于XXX,我鼓励他与同学交流合作,培养他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2)班语文培优补差工作记录表华宁县宁州镇甸尾小学培优辅差记录本(至学年季学期)班级学科教师姓名培优辅差工作计划班级四(2)科目语文辅导老师王锐重点训练学生名单培优学生:龙思妍、罗斯奕、陈腾骏、魏梦芊、杨诗灿、冯芮、何金城、周钰涵、向瑞雪、张建炳、周梦婷辅差学生:王亭景、赵翰宇、张梦娟、李皓阳、刘俊贤、向瑞莹、毕金剑、柯启彤、马钰云、邱雨、朱治远培优辅差辅导计划为顺利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评定学生成绩、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应采取课内外培优措施,制定培优计划,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及培优补差工作中,力争取得好成绩。
一、指导思想:提高优等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语文基本能力。
培优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语文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语文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的基础和较强的阅读、写作能力,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
二、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43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23人。
本地生16人,外来务工子女27人,留守儿童2人,单亲家庭的孩子1人。
班级人员结构复杂,两极分化严重,班级发展不均衡。
其中优生15人,中间生13人,后进生11人,特差生3人(父母不管、自己又懒,不愿意学习的)1人带抑郁症,单亲,经常要亲人陪读。
1、课堂上专心听讲,回答问题积极,作业书写工整的同学有12人,他们是:李景浩、张建炳、龙思妍、魏孟芊、罗智月、杨诗灿、陶靖仁、罗智丹、豆景襄、何金城、施妠娜、周钰涵,这些同学课堂上能够按老师要求作,老师讲的知识可以说当堂理解。
我们会和家长沟通,做到家校结合,让孩子的优点继续发扬,成为家长放心,老师省心的学生。
培优辅差记录40则培优辅差记录培优辅差记录(一):培优辅差记录表时间:1月31日班级:502班辅导学生李某表现:1.不遵守纪律,行为习惯不好。
2.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作业不全,丢三落四。
原因1.学习没兴趣,基础又不好,成绩太差跟不上。
2.同学看不起,老师光批评,家长老埋怨。
3.自控潜力差,学习习惯和态度都不好。
4.家长态度认真,但是孩子不听话。
1.在班中召开主题班会,为他寻找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2.在他的本上写一些激励性的评语,鼓励督促他。
教育措施3.一有进步就及时表扬,树立他们的信心。
4.与他们的家长联系,三人对面敞开心扉沟通交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老师都是很关心他的。
5.在班内结成“一帮一”学习小组。
让组长多帮扶他。
效果用心多了,个性是学习成绩进步了,家长也反映在家听话多了,不顶撞了。
纪律上也能自己约束自己,跟老师也亲近了。
培优辅差记录(二):培优辅差记录表时间:1月31日班级:501班辅导学生:梁某落后的表现:1.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
落后表现及原因2.下课追逐打闹,喜欢拳打脚踢。
3.作业不够认真。
落后的原因:1.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
教育措施2.特意安排一个职责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同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
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
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3.单独给其辅导。
效果透过老师和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该生学习上有了些进步,作业整洁了,纪律上也能自己约束自己。
培优辅差记录(三):时间:1月31日班级:三(2)班辅导学生:陈某落后的表现:缺乏兴趣和求知欲,学习目的不明确,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
缺乏进取心,懒惰怪癖,自由散漫,日常行为习惯欠佳。
生活自理、自主潜力较差。
六年级辅优补差工作记录表
刘梅
六年级培优辅差记录
刘梅 2019.5
1、培优辅差对象:
① 成绩优秀及表现积极(优生)培养对象:肖笑莫震宇刘西亭刘曦刘梦茵刘作栋
② 辅差对象:张勇刘超袁效玉何晓燕肖俊成肖俊佳何倩何玲
2、具体措施:
(1)实行以点带面来全面提高,使学生观念进行转变。
(2)让优生讲述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经验交流。
(3)充分发挥优生的表率作用来影响差生,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
(4)对差生进行多鼓励、少批评、多谈心,进行心理沟通,提高他们的自我判断与控制能力。
(5)采用激励机制,多给点差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
(6)必要时与家长联系,共同来解决差生各方面存在的问题。
培优辅差记录(一):培优辅差记录表时间:1月31日班级:502班辅导学生李某表现:1.不遵守纪律,行为习惯不好。
2.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作业不全,丢三落四。
原因1.学习没兴趣,基础又不好,成绩太差跟不上。
2.同学看不起,老师光批评,家长老埋怨。
3.自控潜力差,学习习惯和态度都不好。
4.家长态度认真,但是孩子不听话。
1.在班中召开主题班会,为他寻找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2.在他的本上写一些激励性的评语,鼓励督促他。
教育措施3.一有进步就及时表扬,树立他们的信心。
4.与他们的家长联系,三人对面敞开心扉沟通交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老师都是很关心他的。
5.在班内结成“一帮一”学习小组。
让组长多帮扶他。
效果用心多了,个性是学习成绩进步了,家长也反映在家听话多了,不顶撞了。
纪律上也能自己约束自己,跟老师也亲近了。
培优辅差记录(二):培优辅差记录表时间:1月31日班级:501班辅导学生:梁某落后的表现:1.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
落后表现及原因2.下课追逐打闹,喜欢拳打脚踢。
3.作业不够认真。
落后的原因:1.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
教育措施2.特意安排一个职责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同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
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
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3.单独给其辅导。
效果透过老师和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该生学习上有了些进步,作业整洁了,纪律上也能自己约束自己。
培优辅差记录(三):时间:1月31日班级:三(2)班辅导学生:陈某落后的表现:缺乏兴趣和求知欲,学习目的不明确,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
缺乏进取心,懒惰怪癖,自由散漫,日常行为习惯欠佳。
生活自理、自主潜力较差。
落后的原因:1.基础不好,成绩太差,跟不上。
小学四年级数学“培优补差”记录表数学四年级培优补差工作计划(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为了顺利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评定学生成绩、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应采取课内外培优措施,制定培优计划,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及培优补差工作中,力争取得好成绩。
一、思想方面的培优补差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
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2.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
二.有效培优补差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
具体方法如下:l.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
(每周二下午第三节)2.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3.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
即“兵教兵”。
4.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 --拓广题。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培优补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
培优补差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
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培优补差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习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增加强度,引到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
培优辅差案例记录表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而要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实现我国“科教兴国”的国策,必须从理论上、实践上展开对培养尖子生、指导学困生研究和实验。
为了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各科成绩,体现出“尖子生吃好,中待生吃饱,学困生吃了。
”获取大面积丰收特制定本计划。
学优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上积极主动,思维活跃,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能很好的掌握所学知识。
学困生学习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部分同学比较懒惰,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以不会为理由消极等待,不主动完成作业,也有一部风同学基础较差,知识前后脱节不能连贯,还有的同学是由智力因素造成的。
优秀生名单:学困生名单:(一)、培优方面:1、教师精心设计教案,练习题设计要一定的梯度,把培优工作略实到课堂教学之中。
2、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让学生出试卷,让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把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激发他们深入研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辅困方面:1、要摸清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补救知识,激发学习动机,增强信心,教给学习方法。
2、在班内可以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让后进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3、让后进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如发放喜报,向家长汇报学生在学校的进步。
4、教师多加强对学困生的检查督导。
总之培优补差要持之以恒,相信只要付出汗水就一定会获得丰硕的成果。
通过抓两头促中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所有同学的成绩都有所进步,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
培化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基础,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素养和成绩。
华宁县宁州镇甸尾小学培优辅差记录本(2016 至2017 学年秋季学期)班级三(3)学科数学教师姓名何秀芬培优辅差工作计划生生一帮一辅导名单培优辅差(部分过程记录)(5)从北京到长春坐火车大约需要9()(6)小明每天大约睡觉9()(7)小明吃饭用了20()(8)跳绳15下用了10()6、1时=()分()时=240分4时=()分360秒=()分12分=()秒140秒=()分()秒7、在填上“>”、“<”或“=”6分〇60秒160分〇3时4分〇200秒2时〇200分培优辅差(部分过程记录)培优辅差(部分过程记录)班级三(3)时间10.25 培优补差对象培优:全部优生培优补差内容钟的认识培优补差过程一、相信自己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1、6分=600秒。
()2、分针走1大格时针就走一小格。
()3、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
()4、火车下午1:05从南京出发,当天下午3:50到达上海,火车共走了2小时45分。
()5、小红每天晚上9:00睡觉,第二天早上7:00起床,小红每天睡眠10小时。
()二、我会写(写出每个钟面上所指的时刻,并算出经过时间)(5分)三、写出下面每个钟面上所指的时间,并写一写它们经过的时间。
12时10分 ( )时( )分 ( )时( )分 ( )时( )分( )( )( )( )培优辅差(部分过程记录)培优辅差(部分过程记录)班级三(3)时间11.15 培优补差对象培优:全班培优补差内容计算时间培优补差过程一、解决问题1、火车9:20开车李华从家到火车站要35分钟,李华需几时几分从家出发才能赶上火车?2、火车来了。
正点到站是9:20,现在晚点35分钟,火车几点才能到达?3、小红的一天。
小红的学校8:10开始上课,每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
(1)小红第一节下课是几时?第二节上课是几时?(2)小红9:10在干什么?李强的身高是140()。
三、画图。
培优辅差工作记录表一、学生信息:姓名:XXX 年龄:XX 班级:XX班二、工作内容与效果:1. 学习辅导:针对该生的学科薄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练习。
通过分析试卷和作业,找出错误原因并进行纠正,提高学习效率。
2. 个性化指导: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习惯,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建议。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自信心。
3. 家校沟通:定期与家长沟通,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制定适合该生发展的教育方案。
邀请家长参与一些亲子活动和教育讲座,增进家校合作。
4. 培养兴趣: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趣味性的学习活动,如手工制作、阅读分享等,激发学生对相关学科的兴趣。
5. 鼓励进步:及时表扬学生在学习上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和奖励,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三、反思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培优辅差工作,该生在学科成绩和综合素质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学习习惯不稳定、容易分心等。
为了更好地帮助他发展,需要进一步关注其心理变化,加强监管力度,并寻找更适合他的学习方法。
同时,也需要与其他教师和学生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促进该生的成长。
四、备注:建议对该生实行跟进式辅导,安排专门教师或同学进行长期跟踪,确保学习效果。
此外,定期举行测验和交流会,了解该生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和能力,以便全面评估和制定更为完善的培优辅差计划。
五、下周工作计划:1. 进一步了解该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辅导方案。
2.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形成家校合力。
3. 安排一些户外活动或团队训练,以培养该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信心。
4. 为该生准备一些趣味性的学习材料和题目,以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动力。
六、其他需要协调和支持的事项:1. 需要家长配合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习惯养成。
2. 寻求其他学科教师的支持和协作,共同提高该生的综合素质。
3. 建议学校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以提升教师们的培优辅差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