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产干货的质量标准感官检测质量标准3
- 格式:docx
- 大小:19.71 KB
- 文档页数:3
虾干检测标准
一、原料要求
虾干应以新鲜、无变质、无异味的鲜虾为原料,且应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
二、感官指标
1. 外观:虾干应呈自然色泽,均匀一致,无霉斑、无杂质。
2. 气味:虾干应有特有的鲜香味,无异味、无臭味。
3. 质地:虾干应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口感鲜美,无粉状或硬块状。
三、营养成分
虾干应含有以下营养成分:
1. 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2%。
2. 脂肪:含量应不高于2%。
3. 碳水化合物:含量应不高于2%。
4. 矿物质:含量应不低于2%。
5. 维生素:含量应不低于2%。
四、污染物限量
1. 重金属含量:如铅、汞等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农药残留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五、微生物指标
1. 总菌落数:每克虾干不应超过1个。
2. 大肠菌群:每克虾干不应超过1个。
3. 沙门氏菌:不得检出。
4. 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
5. 其他致病菌:不得检出。
六、食品添加剂
1. 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2. 不得使用人工合成色素、防腐剂等非天然添加剂。
七、标签标识
1. 产品标签应清晰、易于识别,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2. 包装应密封性好,防潮、防震、防污染。
八、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
1. 生产场所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规定,环境整洁、干净、无异味。
2. 生产设备应定期清洗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海鲜食材检验标准
海鲜食材的检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外观检查:观察海鲜食材的色泽、气味、形状等指标。
如鱼类应呈现鲜活的颜色,无异常肉眼可见的污渍或变色,鱼鳍完整无损,整体形状完整;虾类应呈现半透明或透明色,无任何发黑或变色的现象,体形完整无缺失或明显的受损。
2.内部质量检查:通过触感、嗅觉等感官方式检查海鲜食材的质地、口感等。
如鱼类应肉质紧实有弹性,无混有红肉或蓝色斑点等异常现象,无异味;虾类应肉质鲜嫩,质地紧实无松散的现象,无异味等。
3.新鲜度检验:通过检查海鲜食材的含水量、气味、质地等判断其新鲜程度。
如鱼类应保证肉质紧实,含水量适中,无异味;虾类应保证肉质有弹性,含水量适中,无异味等。
4.卫生检验:检查海鲜食材是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如微生物指标、重金属含量等。
5.合法性检验:检查海鲜食材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如携带检验合格证明等。
在检验过程中,如发现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海鲜食材,应进行相应处理,如退货、销毁等,以确保食品安全和品质。
各种高档干货鉴定标准1、鲍鱼1.1干鲍鱼的种类很多,以日本网鲍为最好,呈棕红色或深咖啡色,枕边高耸呈珍珠状,而且分部均匀,触摸有刺手和拉手的感觉,肉质厚,外形似古代元宝状,鱼边两边内卷,鲍以无凹点且向外微微鼓起为好,产于日本清岗,千叶两县,在深海底生长,因其数量少,而且质量好,营养价值高所以价格昂贵。
1.2极品鲍也产于日本,色泽金黄色或红黄色,有点透明,枕边隆起,有珍珠状但顶部稍细尖淡黄色,所以刺手感稍强一些,体形完整,少刀伤,不如网鲍好看。
1.3一般选用南菲干网鲍,色泽微暗一些,体形不如上述两种好看,质量差一些,其底边阔大而平,鲍边隆起度差,色泽呈深棕色浅咖啡色,枕边的珍珠状清晰,刺手感稍弱。
1.4鲍鱼又分鲜晒和直晒两种。
一般从外表的色泽和枕边是否舒展来判断,鲜晒的干鲍色泽光亮,枕边舒展,呈珍珠状,有扎手感,两边抱拢,中间微微凸起,肉质厚,完整很少有刀伤,体形似元宝。
而直晒干鲍则色泽苍白,味腥中带微臭,枕边平坦,鲍边外展,中间有轻微或明显的凹痕,肉体有萎缩感,直板少弹张力,厚度较薄,多刀伤,手感差。
2、鱼翅2.1鱼翅的种类很多,就目前香港地区的市场上就有多达174种以上,鱼翅是一种奢侈品,其价格非常昂贵。
本地市面上假货,冒牌货较多,判断如稍有偏差会给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
2.2鱼翅当中天九翅最好,是尾翅,又分鲨鱼的种类不同而且质量也不同,以白鲨尾翅为最好,通体呈金黄色,半透明,粗看有放射状态的线条形码,翅针粗壮而且较长,但有微小的枯针现象。
2.3群翅:实称裙翅、背翅,有翅中之王的称号,由于鲨鱼的种类不同形状上也有一定的区别,色泽浅金黄色,针条明显比尾翅针条偏细,但条状较为清晰,无枯针现象,利用率较高。
2.4海虎翅:细长肉薄,针条细长,清晰有放射性线条,是翼翅,多用于冒充裙翅售卖,无枯针,但利用率较裙翅偏低,韧性稍微大一点。
2.5青衣翅,体块补小而圆,肉质较薄,色泽浅金黄色或呈乳白色,针条的放射性感觉偏弱,清晰度稍差,利用率很少。
海产品干货执行标准一、产品外观。
1. 海产品干货应具有明显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应符合产品标准要求。
2. 外观应整齐、无虫蛀、无霉变、无异味,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二、产品质量。
1. 含水率,海产品干货的含水率应符合国家标准,不得超过规定值。
2. 水分活性,应符合规定的水分活性标准,不得超过国家标准。
3. 残留溶剂,不得检出有毒有害物质,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4. 防腐剂使用,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不得使用超标的防腐剂。
5. 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
三、产品包装。
1. 包装应整洁、无破损、无渗漏,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2. 标签应清晰、完整、准确,标注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3. 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包装卫生标准,不得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
四、产品储存和运输。
1. 海产品干货应储存在通风干燥、阴凉、干净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2.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受潮、震动和挤压,保证产品质量不受损。
3. 货物应按照规定的温度、湿度、通风条件进行储存和运输,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五、产品检验。
1. 对每批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企业内部标准。
2. 对产品外观、含水率、水分活性、残留溶剂、防腐剂使用、重金属含量等指标进行检测。
3. 对包装、标签、储存和运输情况进行检查,确保产品质量全程可控。
六、产品销售。
1. 产品销售前应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2. 销售过程中应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3. 对产品的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记录和追溯,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
七、产品售后服务。
1. 对于消费者的投诉和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并给予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对产品的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并进行整改和改进。
3. 定期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和可靠。
海产品干货执行标准是保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包装、储存、运输、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的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和可靠,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海产品干货产品。
水产养殖业中的产品品质标准与检测水产养殖业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为满足人们对海鲜的需求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然而,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增加,水产养殖业也面临着对产品品质标准与检测的要求。
本文将探讨水产养殖业中产品品质标准与检测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标准和检测方法。
一、产品品质标准的重要性在水产养殖业中,产品品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以下是产品品质标准的几个重要方面:1.营养价值:产品品质标准应确保水产品的营养价值符合相关要求,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成分的含量。
2.食用安全:产品品质标准应对水产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限制或排除,确保产品不含有毒素、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保证消费者的食用安全。
3.外观品质:产品品质标准应确保水产品的外观完整、无任何疤痕或损伤。
同时,还需注意产品的颜色、气味等方面的要求,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产品品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了确保水产养殖产品的品质,在水产养殖业中,制定和实施相应的产品品质标准至关重要。
以下是产品品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步骤:1.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调研:了解国内外相关法规和标准,包括食品安全法、水产品质量标准等,为制定合适的产品品质标准提供参考。
2.参考行业标准:参考水产养殖业的行业标准,例如养殖环境标准、饲料成分标准等,从源头控制产品的质量。
3.制定具体指标:针对水产品的营养价值、食用安全和外观品质等方面,制定具体的指标要求。
例如,规定蛋白质含量不低于一定比例,重金属含量不超过安全标准等。
4.检测方法的确定:确定适用于水产养殖产品的常用检测方法,包括传统的物理检测方法和现代的化学分析方法。
确保检测方法可靠、准确。
5.实施和监督:制定产品品质标准后,需要对养殖场和加工企业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符合标准要求。
三、产品品质检测方法为了确保水产养殖产品的品质符合标准要求,需要使用一系列的检测方法来测试产品的质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产品品质检测方法:1.理化指标检测:通过测定产品的水分含量、氨氮含量、硫酸盐含量等理化指标,评估产品的新鲜程度和质量。
水产质量检测标准导言:水产品质量是影响水产品安全与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确保水产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水产质量检测标准应当被严格遵守和执行。
本文将介绍水产质量检测的相关规程和标准,包括检测方法、指标和限量要求,以期提高水产品质量和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一、水产质量检测的意义和目的水产质量检测旨在评估水产品的安全性、卫生状况以及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等质量指标。
水产质量检测将有助于预防水产产品带来的疾病传播和食品中毒事件,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二、水产质量检测的检测方法水产质量检测可借助多种方法进行。
其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传统的理化检验方法、生物学检验方法以及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方法。
1. 理化检验方法理化检验方法可以通过测定水产品质量中的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酸碱度、重金属含量等指标来评估水产产品的质量和卫生状况。
2. 生物学检验方法生物学检验方法可通过对水产产品中微生物、寄生虫和其他生物有害物质进行检测,评估水产产品的卫生安全性。
常用的生物学检验方法包括菌落计数法、PCR技术等。
3. 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方法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方法在水产质量检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例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快速检测到水产产品中的转基因成分,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三、水产质量检测的指标和限量要求水产质量检测根据不同的水产品种类和用途,设置了一系列的指标和限量要求,以确保水产产品符合卫生和安全标准。
以下是常见的指标和限量要求。
1. 重金属指标与限量要求水产品中重金属的含量是水产品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重金属指标包括铅、镉、汞等。
不同水产品在重金属含量方面存在差异,但一般应满足国家规定的限量要求,以确保水产品的安全性。
2. 养殖药物残留指标与限量要求为了防止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药物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水产质量检测中设定了养殖药物残留指标与限量要求。
例如,常见的硫酸链霉素残留限量为0.1mg/kg。
3. 微生物指标与限量要求微生物是水产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
水产质量检测标准导言水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材之一,关乎人们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为了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制定和执行一系列水产质量检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水产质量的定义、质量检测的目的、主要指标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对水产质量检测标准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一、水产质量的定义水产质量是指水产品在规定的检测条件下,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检测方法,经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比较,从而反映出水产品的安全性、营养性、口感以及其他相关性能指标。
水产质量的评价是通过检测分析的结果来进行判断的,确保水产品的质量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
二、水产质量检测的目的1. 保护消费者权益:通过水产质量检测可以减少或消除由于水产品质量不达标导致的食物中毒、营养失衡等健康问题,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身体健康。
2. 促进水产产业发展:水产质量检测可以鼓励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形成良性竞争,提高整个水产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 强化监管措施:水产质量检测可以提供科学的依据,帮助监管部门进行有效的检查和监督,加强对水产品市场的规范管理。
三、水产质量检测的主要指标1. 营养成分:包括水产品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的含量分析,评估水产品的营养价值和丰富度。
2. 重金属残留:重金属在水产品中的残留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针对水产品中常见的重金属如汞、铅、镉等进行检测,确保其含量符合相关标准。
3. 肉质特性:通过测定水产品的硬度、弹性、嚼劲等指标,判断产品的口感和储存性能。
4. 微生物指标:对水产品中的细菌、霉菌、酵母菌等进行检测,以评估产品的新鲜度和卫生安全性。
5. 添加物检测:包括防腐剂、色素、增稠剂等添加物的检测和评估,确保水产品没有超标使用这些化学物质。
6. 农药残留:对于水产中可能存在的农药残留物进行检测,确保不影响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四、水产质量检测的方法1. 传统物理化学方法:包括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离子色谱法、质谱分析等,可以对水产品的物理、化学指标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
干货副食验收标准
干货副食验收标准是指对干货副食进行质量检验的标准。
以下是一般常见的干货副食验收标准:
1. 外观品质:干货副食应具有完整外观,无明显变形、破损、变色、霉变等现象。
2. 气味检查:干货副食应具有正常的气味,无任何异常气味,如霉味、异味等。
3. 品味检查:干货副食的口感应符合预期,如口感坚实、酥脆、韧性等。
4. 颜色检查:干货副食的颜色应符合预期,不能有明显偏色。
5. 水分含量:干货副食的水分含量应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其长期保存性能。
6. 杂质检查:干货副食中应无杂质存在,如异物、毛发等。
7. 添加剂检查:干货副食中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8. 包装标识:干货副食的包装应清晰、完整,标识应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总而言之,干货副食的验收标准是确保其质量安全和符合消费者期望的标准。
不同的干货副食可能有特定的验收标准,具体需根据产品特性进行细化。
水产的收验货标准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水产的收、验货标准--------------------------------------------------------------------------------发布时间:2002-9-11 19:30 阅读次数:194 摘自实力思想库之〈生鲜手册〉(一)活海鲜1、鱼类主要品种有桂花鱼、鲈鱼、脆肉鲩、鲩鱼、鲤鱼、鲫鱼、福寿鱼(又名非洲鲫)、大头鱼、生鱼、白鳝、甲鱼、草鱼等淡水鱼及银鲳、石斑、油追等海鱼。
感观鉴别:神态----在水中游动自如、反应敏捷。
体态----无伤残、无畸形、无病害。
体表----鳞片完整无损、表面无异物、无皮下出血现象及红色鱼鳞。
补遗:①行动迟缓、反肚、慌乱、狂游的鱼表明已接近死亡或已有病害。
②有红色鱼鳞之鱼:显示鱼受缺氧(多因太过拥挤)所损害,它可能只能有较短寿命,须挑出拒收。
③甲鱼检验方法:使甲鱼背朝天,能自行翻转、背壳黑青、白肚、裙边肥厚、四肢有力;甲鱼与河蟹、鳝一样,死后会产生有毒物质(组胺),食用后会中毒。
如果甲鱼肚皮发红、有伤痕、有针孔不收;甲鱼腿侧面打水鼓起拒收。
④活鱼送至收货部应立即进行打氧,收货后第一时间到海鲜部,放入大鱼缸中让其休息;15分钟后,还不能自如游动及翻肚的鱼捞起退回予供应商。
2、虾类主要有河虾(淡水虾)及九节虾(或水虾)。
感官鉴别----个大均匀、活蹦乱跳(或能活动)。
补遗:①河虾生命力较强,离水后尚能成活一段时间,若虾身弯曲、不能活动或虾身发白,表明已死。
②九节虾生命力较弱,不能动弹者表明已死,放养虾的海水中应加入冰块以降低水温,使虾存活期延长。
河虾不可太大,一般30条一斤,因为河虾头大、肉身小。
3、蟹类主要有大闸蟹(河蟹)及羔蟹、肉蟹、红蟹、花蟹、石蟹等(海蟹)。
感官鉴别:大闸蟹----青皮、白肚、黄毛、金螯及蟹脚刚劲有力,膘壮肉厚,膏多,堆在地上,能迅速四面爬开。
活海鲜和水产品感官验收标准
一、活海鲜
1.1 鲜活度
活海鲜应保持活泼,游动有力,无病态、无伤残。
如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拒绝验收:
●活海鲜出现痉挛、麻痹和瘫痪现象;
●活海鲜出现异常的呼吸音;
●活海鲜的鳃颜色出现异常;
●活海鲜的肠管出现异常的膨胀或松弛;
●活海鲜出现异常的腐臭气味;
●活海鲜的体表有损伤、出血、瘀血、黏液等异常情形。
1.2 规格质量
验收时,应按合同规定的规格质量和客户的需求进行验收。
如发现规格质量不符合合同规定或客户需求时,应拒绝验收。
二、水产品
2.1 感官检验
2.1.1 色泽
新鲜水产品的颜色应与同类产品相应,有正常亮丽的色彩。
如发现色泽暗淡或存在明显差异,则可判定为次品。
2.1.2 组织形态
水产品应具有相应的形态,如鱼体完整,无鳞片脱落,无伤口等。
若发现形态异常或存在其他缺陷,可判定为次品。
2.1.3 气味
新鲜水产品应具有特有的气味,无异味或腥味。
若有异常气味,则可判定为次品。
2.1.4 口感
新鲜水产品的口感应良好,肉质紧密有弹性。
若口感松软或触感粗糙,则可判定为次品。
2.2 卫生要求
2.2.1 无污染源:新鲜水产品不得带有污染源,如致病菌、有毒有害物质等。
如发现受污染的迹象,应拒绝验收。
2.2.2 卫生状况:新鲜水产品的卫生状况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
如发现卫生状况不良,应拒绝验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干海参(SC/T3206-2009替代SC/T3206-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9年9月1日发布,2009年10月1日实施前言本标准是对SC/T3206-2000《干海参(刺参)》的修订。
本标准与SC/T 3206-2000相比,主要修改内容如下:——增加了原辅材料及加工要求;——产品质量分级改为四级;——感官要求增加对水发后品质评价;——理化指标增加了蛋白质、水溶性还原糖、复水后干重率、含砂量等指标。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产品加工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大连棒棰岛海产企业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海栈水产品有限公司、好当家集团有限公司、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联珠、赵红萍、阎呈国、薛长湖、刘琪、刘天红、江艳华、郭清和、唐聚德、孙建华、赵世明。
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C/T3206-1988(原GB8583-1988)、SC/T3026-2000。
干海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干海参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贮存、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以鲜活刺参(Stichepus japonicus)为原料,经去内脏、煮熟、干燥等工序制成的干海参。
以其他品种海参为原料制成的干海参产品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33 鲜、冻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T 5009.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5009.5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T 5009.7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GB 5461 食用盐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0144 动物性水产干制品卫生标准GB/T 27304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水产品加工企业要求NY 5328 无公害食品海参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SC/T 3011-2001 水产品中盐分的测定SC/T 3016-2004 水产品抽样方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 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农业部公告第235号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3 要求3.1 原辅材料3.1.1 鲜活刺参:质量符合GB2733的规定。
国标淡干海参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国标淡干海参的分类、质量要求、外观要求、理化指标、加工要求、包装和贮运要求。
2.分类国标淡干海参根据其外形可分为正肠型、仰肠型、卧底型等,具体分类方法见附录A。
3.质量要求3.1 外观要求3.1.1 淡干海参应为均匀的棕黄色或虾红色。
3.1.2 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破损、裂缝和黑斑。
3.1.3 鳞片不可过多。
3.1.4 细丝不可过多且均匀分布。
3.2 理化指标要求3.2.1 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0%。
3.2.2 灰分含量不得超过5%。
3.2.3 硫代谢酶活力不得超过5%。
3.2.4 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20%。
4.加工要求4.1 采用无污染物的淡干海参原料进行加工。
4.2 加工中应保持海参的完整性,不得损伤其外形。
4.3 加工过程中应注意卫生和食品安全。
5.包装和贮运要求5.1 包装应采用食品级材料,保证淡干海参的新鲜度和品质。
5.2 包装应密封,避免湿气和异味的侵入。
5.3 贮运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动和高温。
附录A:淡干海参分类方法A.1 正肠型A.1.1 外形饱满,呈圆筒形。
A.1.2 长度约为10-15cm,直径约为2-3cm。
A.2 仰肠型A.2.1 外形有些扁平,呈弯曲形。
A.2.2 长度约为15-20cm,最宽处直径约为2-3cm。
A.3 卧底型A.3.1 外形平平,呈矩形。
A.3.2 长度约为6-10cm,最宽处直径约为1-2cm。
以上为国标淡干海参的标准要求,供相关行业参考和遵循。
海鲜干货的选购技巧
1. 固定品牌:选择已知的品牌,能够保证质量和口感的一致性。
2. 检查包装:仔细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没有破损或气味。
确保没有虫蛀等问题。
3. 外观状态:选购时要注意外观是否干燥、饱满、色泽良好,没有发霉、变色或变质的迹象。
4. 水分含量:应尽量选择水分含量较低的干货,这样能够保证干货的保存时间和品质。
5. 查看储存时间:尽量选择新鲜的干货,避免选购已经储存了很长时间的商品。
6. 闻气味:正常的干货应该有一种清香的气味,如果有任何不正常的气味,可能是品质有问题。
7. 价格比较:对比不同品牌和商家的价格,选择合理的价格。
总结起来,选购海鲜干货要关注品牌、包装、外观状态、水分含量、储存时间、气味和价格等
因素。
检查这些方面可以帮助消费者选择到高质量的海鲜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