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超声系列文献
- 格式:pptx
- 大小:5.02 MB
- 文档页数:12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应用价值马久明【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性心脏病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2014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综合患者临床表现、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准确性及图像特征.结果103例患者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阳性率为98.06%(101/103),有2例漏诊;103例患者图像测量指标显示,平均左房内径(3.12±0.27)mm、左房内径/主动脉内径(1.14±0.09)、射血分数(61.28±7.33)%、E/A值(1.51±0.10),超声图像提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左房增大、左室肥厚、主动脉扩张、心律失常等.结论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较为直观了解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血流信号情况,阳性检出率高,有效提示心血管病变情况,是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理想影像学诊断方法.【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8(037)024【总页数】3页(P175-176,179)【关键词】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价值【作者】马久明【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江苏句容 212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高血压性心脏病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是由于循环体动脉在长期的高压状态下导致心脏负荷增加而引起的病变。
高血压性心脏病初期无明显特异性表现,胸闷、气短、高血压等临床症状也往往容易被忽视[1]。
然而,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由于心脏负荷过重,会出现有左心室肥厚,可引起患者出现心功能衰退,可会激发出现ST-T段心电图改变,临床临床症状加剧,严重威胁的患者生命健康。
高血压性心脏病发病率高,患者多为中老年群体,患者心功能和免疫调节能力减弱,进一步加剧了病情恶化的风险,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2]。
高血压性心脏病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性心脏病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
方法:在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间接收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设为对照组,所有人均进行心脏彩色多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情况。
结果:观察组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E/A比值、左心房内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有效区分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以及健康人员,帮助医生进行更为准确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高血压性心脏病指的是患者受血压长时间控制不良进而导致心脏结构以及功能发生变化的情况,其主要特征为左心室舒张功能衰退、左心室肥厚等,如病情较为严重还可能出现心力衰竭情况,诱发冠心病以及心房颤动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健康与生命安全,所以其早期诊断与治疗非常重要[1]。
基于此,本院进行了高血压性心脏病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的研究。
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1.一般资料在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间接收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设为观察组,其中有男性24例,女性16例,在42-78岁间,(56.91±3.76)岁;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设为对照组,其中有男性22例,女性18例,在45-78岁间,(57.35±3.64)岁。
两组受检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受检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本院伦理委员会知晓并批准本次研究。
1.1.方法心脏彩色多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是型号为GE LOGIQ E9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要求根据检测需求合理设置探头频率,而后观察受检者左心室长轴切面、心底短轴切面以及心尖区四腔心切面情况,需注意的是,检测时受检者应保持左侧卧位,医务人员应明确心尖搏动位置,保证探头放置正确。
心脏彩超对高血压心脏病的诊断分析高血压性心脏病是指高血压的心脏并发症,主要包括:左室肥厚、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大小冠状动脉病、左房室扩大、心力衰竭等。
超声心动图检出左心室肥厚的敏感性快于心电图,已经成为诊断左心室肥厚的金标准。
除此之外,它还能检查心脏功能、房室腔大小、心肌质量,是一项无创伤性的检查,能够更明确指导疾病诊断与临床治疗,有利于及时监测病情。
心脏彩超作为一种分辨率高、安全而且可重复操作的诊断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1],笔者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采用心脏彩超诊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3月~2014年3月來我院就诊的6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其中22例伴糖尿病患者;17例脑梗死患者;28例冠心病患者;9例心功能不全患者。
男38例,女32例,年龄48~92岁,高血压病程2~20年。
1.2方法进行心脏彩色超声检查,使用仪器型号为麦迪逊x6,探头频率6MHz,使患者处左侧卧位,进行胸骨左缘探测,于胸骨左缘长轴切面、心尖四腔心与五腔心切面,测主动脉内径、左房与左室内径、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室流出道血液E峰与A峰值,计算E峰与A峰比值[2]。
2 结果经心脏彩色超声检查,诊断出左房增大15例,左室肥厚32例,阳性率78.3%:进行心电图检查,诊断出左房增大1例,左室肥厚30例,其中心律失常13例,ST段改变23例,阳性率51.7%。
3 讨论心脏彩超是能动态显示心腔内结构、心脏的搏动和血液流动的仪器,对人体无损害,能判断心脏各房室腔大小,室间隔和室壁厚度,室壁整体运动和节段性运动,瓣膜功能,间隔缺损的部位和大小、流出道、大动脉、体静脉,心肌病变、心内异常结构如肿瘤、赘生物和血栓以及四周血管病变等[3]。
心脏彩超是了解高血压心脏病改变较好的方法[4],高血压患者左房增大是高血压心脏病的表现之一,当患者血压升高时,对心脏产生的负荷也在增大,致使左室充盈压升高,左房后负荷便会增大,时间过长,较高的左房后负荷会撑大左房。
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人实施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意义探讨发布时间:2022-10-31T01:52:30.089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7期作者:殷晓艳[导读] 目的:探讨对高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殷晓艳丽江市永胜县人民医院云南省丽江市 674200摘要:目的:探讨对高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人实施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以下简称“心超”)诊断的意义。
方法:选择2021年05月-2022年05月我院收治的高心病患者共100例,先给予心电图检查,后给予心超检查。
结果:两种检查的左室肥厚检出率差异不明显(P>0.05);心超检查左室扩大、左房增大、主动脉扩张检出率高于心电图检查,ST-T改变、心律失常检出率低于心电图检查(P<0.05)。
心超阳性诊断率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查(P<0.05)。
结论:心超以及心电图检查在高心病临床诊断中均可起到较好效果,其中心超检查可对患者的心脏结构改变进行更清晰、直接的观察,对其左心室肥厚程度、类型予以有效明确,对其是否合并合并症进行准确判断,整体应用价值高于心电图检查,有利于将疾病诊断阳性率明显提高。
关键词: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高心病以左心室肥厚为典型特征,对患者身心健康均可产生明显危害,必须在早期及时诊断,有效治疗,以控制病情持续进展。
本次我院随机选取2021.05-2022.05的100例患者,分别采用不同诊断方案,并对诊断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选取:高心病患者;研究时间:2021.05-2022.05,100例患者中共包括57例男性,43例女性;年龄最大者85岁,最小者46岁,均值(65.67±8.10)岁;25例患者为Ⅰ级高血压,48例患者为Ⅱ级高血压,27例患者为Ⅲ级高血压,分别占比25.00%、48.00%、27.00%。
1.2方法100例患者先接受心电图检查,后接受心超检查。
方法如下:(1)心电图:嘱患者仰卧位,通过心电图机为其检查,利用十二导联设备监测其心脏活动情况,然后对心肌缺血等各项指标进行记录。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超声诊断研究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超声诊断研究。
方法实验组采用超声B 超诊断,对照组采用心电图诊断。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LAD、LVEDV、LVESV、LVEF、E/A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超声诊断效果显著,诊断准确率高,能准确反映心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高血压;心脏病;超声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患者血压长期升高,左心室负荷加重而造成的左心室因代偿逐渐肥厚扩张,所以临床早期诊断、早期发现以及早期治疗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1]。
本研究主要进行分析我院临床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采用心脏B超[2]和心电图诊断的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接诊的6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
实验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48~79岁,平均年龄(68.73±4.27)岁。
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9~76岁,平均年龄(68.27±4.22)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实验组采用超声B超诊断,使用色彩多普勒超声诊断仪(IE33,飞利浦),让患者保持左侧卧位,探头频率在2~4 MHz,对患者舒张期室间隔、舒张末期左室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左心房内径等进行检测[3]。
对照组采用心电图诊断,使用12导联的心电图机,监测患者的心脏搏动,有专业的医生对心电图的图谱进行描记。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 左室肥厚诊断标准左室后壁肥厚标准患者舒展期的前、后径水平≥14 mm;室间隔肥厚标准:二尖瓣水平横轴切面检测室间隔和左室后壁,舒张期前、后径水平≥12.5 mm,收缩期厚度增加幅度≥65%。
2021年8月 第16期影像学及诊断检验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实践效果分析陈晓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 玉林 537000【摘要】目的:主要通过使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比数据,讨论证明使用它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确诊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就诊6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使用两种检查方法进行检查。
结果:60例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96.67%,漏诊率为3.33%。
可清晰观察到:患者的心脏左室明显增大。
结论:使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有临床应用效果,可提高临床应用优先级。
【关键词】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图分类号]R541.3;R54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0-0186-02高血压传统的诊断主要是依靠于心电图,并且可以结合超声和x线片等影象检查方法来进行诊断,但有一些研究和报道普遍认为该影象检查方法的诊断率较低[1]。
相较而言,上述影像学检测方式的缺点为:分辨率较低,成像效果较为模糊。
此外,在扫描检测期间,也存在很多技术方面的缺陷。
由此可能导致漏诊,耽误患者的病情,无法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如果早期能预防和治疗,才可以减少后期发病的痛苦[2]。
有研究表明,心脏彩色成像及多普勒超声技术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检测时,具有如下优点:①成像清晰;②检测过程简易、复杂程度较低;③融合多重先进技术,可大幅度降低检测过程中患者的不适感。
比如在微创、无痛的情况下,患者心血管的状态、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均十分精准。
这些流程严格执行,才能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提出准确数据作为诊断病情的基础,提高确诊的质量[3]。
因此,笔者结合工作经验,统计分析本院的有关数据,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科室界定:心血管疾病专科医院;分析对象选定:60例确诊为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
通过对患者及其他家属意见的咨询并签好同意书,选取了一定区间年龄段的人,从38岁到70岁,平均年龄在55岁,其中男患者共计45人,年龄主要是45岁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56岁,另外,女患者人数为15,她们的年龄是46岁到69岁之间为检查区,平均年龄60岁。
241高血压属于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若其长期发展得不到有效控制会造成心脏功能下降以及结构改变,诱发高血压心脏病,例如左室舒张功能下降或左室肥厚等[1,2]。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因此对患者进行早期准确诊断,对其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患者预后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均是诊断该疾病的常用方法,为探究两种诊断技术对该疾病的诊断效果,本次选取83例患者开展相关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4月—2020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3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其中包括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43~70岁,平均(57.6±3.6)岁,病程2~10年,平均(5.8±1.4)年。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结果显示,左室肥厚22例,左室增大24例,左房增大16例,主动脉扩张6例,心律失常15例。
患者高血压分期结果包括Ⅰ期患者27例,Ⅱ期患者36例,Ⅲ期患者20例。
1.2 方法本组患者分别进行心脏超声和心电图检查。
①心脏超声检查:选择飞利浦EPIQ 7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为2.5~4 MHz,患者呈左侧卧位,充分暴露患者的前胸部,探头对其前胸进行全面扫描,检查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室收缩能力、主动脉内径以及心室壁厚度等指标,对左室流入通道血流速E、A 峰比值进行计算。
②心电图检查:选择美国通气公司生产的MAC5500心电图仪,患者呈平卧位,在患者需要连接导联的部位处进行常规消毒,连接心电图仪进行检查。
需要至少两名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较强的影像学医师进行检查操作和结果分析,以保证检查准确性。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该疾病的诊断效果,同时比较心脏超声对不同分期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检测结果。
①心脏超声诊断阳性标准:E/A 峰值在1以内,有二尖瓣、主动脉瓣反流,出现左房扩张以及室间隔增厚等情况为阳性。
②心电图诊断阳性标准:发现左房扩张以及左室肥厚劳损等情况为阳性[3]。
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超声诊断分析发表时间:2016-06-22T17:06:33.863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作者:陈静[导读] 研究分析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超声诊断价值。
澧县人民医院超声科湖南澧县 4155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超声诊断价值。
方法:在2013年8月-2015年10月接收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选取55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基于此选取在同时间来本院就诊治疗的50例非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超声检查诊断,对比分析两组检查结果。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心脏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均明显增厚,主动脉扩张且左房增大,各组指标相比,P<0.05。
结论:应用超声检查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可更为准确且及时地了解病人心脏结构以及其功能变化情况,为疾病诊治提供合理且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超声;诊断;高血压心脏病所谓高血压性心脏病是指高血压长时间未得到控制或者控制效果不理想造成的心脏结构改变以及其功能改变,包含有左室肥厚以及左室舒张术功能减退,随着病情的发展可使心肌收缩功能下降,最终引起心力衰竭[1]。
有调查资料显示,70%左右的心力衰竭均是高血压造成[2]。
为探讨分析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应用超声检查诊断的价值,本文选取了5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非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均实施超声检查诊断,比较分析两组检查情况,现将报告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在2013年8月-2015年10月接收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选取55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其中男女病例数量分别为30例、25例,其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为62.35±3.21岁,所有患者均通过症状表现和其它检查确诊是高血压性心脏病。
在此基础上择取同时期本院接收的非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共50例,其中有28例是男性,22例是女性,患者年龄51-75岁,平均年龄为62.37±3.18岁,全部病人均经症状表现、其它检查证实是非高血压性心脏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彩色超声诊断分析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于两组患者进行彩色超声检查和心电图检查,对于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心电图检查的确诊率要低于彩色超声检查,对照组的各项临床检查数据都要优于观察组(P<0.05)。
结论: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采用彩色超声进行诊断诊断价值较大,该种诊断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字:高血压性心脏病、彩色超声、诊断分析高血压性心脏病是由于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长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引起的心脏性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胸闷、乏力、气短等,该类患者在日常饮食过程中要做到低盐、低脂、禁止食用辛辣类食物,防止对于病情造成不良影响。
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治疗及时可以有效延缓病情的发展,一旦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发心房颤动、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1]。
选择合适安全的诊断方法对于提高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准确性和及早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具有积极意义,我院选择彩色超声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诊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诊断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实验对象共160例,分成两组,各80例,对照组男42例,女38例,年龄49-82岁,平均(63.12±5.72)岁,观察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47-80岁,平均(63.15±5.71)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6.7±2.1)年,两组各项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于所有实验对象均进行心电图及彩色超声检查,要求患者保持平卧的检查姿势,对于患者左室肥厚、左房增大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当患者在进行彩色超声检查时,所选用的探头频率为2-4MHz,对于患者胸部左侧边缘进行探查,对于心尖四腔切面、五腔心切面、大动脉短轴、左心室长轴切面进行重点探查,对于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主动脉内径等数据进行详细记录[2]。
2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临床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资料结果。
结果26例患者中,室间隔增厚21例(80.8%);左室后壁增厚17例(65.4%);左房扩大11例(42.3%);动力过度10例(38.5%);左心舒张功能减退19例(73.1%);右心功能减退18例(69.2%);主动脉硬化24例(92.3%);主动脉增宽9例(34.6%)。
结论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高血压性心脏病能快速准确做出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血压;心脏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高血压性心脏病是高血压较常见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
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膳食结构、精神心理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与之相关的心脑血管病也随之上升,并且日趋年轻化,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文章对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确诊的2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合文献学习将声像图诊断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确诊的2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男14例,女12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6岁,高血压病史5~15年。
所有患者均符合国家医药行业标准之《心脏疾病诊断标准》中的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标准[1],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本组患者中1级高血压患者12例,2级高血压患者8例,3级高血压患者6例。
排除标准:①资料不全者;②其他疾病合并症患者;③肝、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者;④心肌病、冠心病、心瓣膜病以及其他类型心血管疾病;⑤严重不良反应、特殊生理变化等,难以继续检查者;⑥检查中违背检查方案者,做为退出标准。
1. 2 检查方法26例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 MHz。
患者取仰卧位以及左侧位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