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施工培训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26
盾构始发施工技能培训质料1、盾构始发施工盾构始发是指盾构从组装调试,到盾构完全进入区间隧道并完成试掘进为止的施工过程。
1.1 、始发施工工艺流程盾构始发施工工艺流程图1.2 、始发洞门准备工作始发洞门的准备工作包括:始发洞口地层加固、洞门凿除和洞门密封系统的安装。
1.2.1 洞口地层加固盾构始发之前要对洞口地层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如果进洞地层在破除洞门后稳定性不足,必须对进洞地层进行加固。
加固范围一般为:纵向一倍洞径左右,横向超出隧道开挖轮廓1~3m甚至更远。
常用的加固方法有“地层注浆”、“搅拌桩”、“旋喷桩”、“钻孔素桩”等。
地层加固后保证洞门破除后的土体有充分的强度和稳定性,在盾构始发掘进之前不能坍塌。
1.2.2 洞门凿除盾构始发的站或井的围护结构一般为钢筋混凝土桩或连续墙,盾构刀盘无法直接切割通过,需要人工凿除。
洞门的凿除以不耽误盾构进洞、洞门内的土体暴露时间不易过长为原则。
凿除时,不能直接暴露土体,应保留围护结构的最后一层钢筋和钢筋保护层,待盾构刀盘到达之后再割除最后一层钢筋网。
1.2.3 洞门密封系统安装洞门密封是为保证洞门口处的管片背后可靠注浆,防止隧道贯通后的水土流失。
洞门密封系统最好采用帘布橡胶板加折页压板型式。
该系统由洞门框预埋钢环板、帘布橡胶板、折页钢压板及固定螺栓、垫片组成。
其优点是简单可靠,不需人工调整,折页压板可自动压紧在盾壳和管片上,保证注浆时浆液不会外漏。
系统机构及工作原理如下图:洞内密封系统机构及工作原理图1.3 、盾构组装调试及反力架安装1.3.1 反力架、始发台的定位与安装在盾构主机与后配套连接之前,开始进行反力架的安装。
安装时反力架与车站结构连接部位的间隙要垫实,以保证反力架脚板有足够的抗压强度。
由于反力架和始发台为盾构始发时提供初始的推力以及初始的空间姿态,在安装反力架和始发台时,反力架左右偏差控制在±10MM 之内,高程偏差控制在±5MM之内,上下偏差控制在±10MM之内。
盾构施工安全培训教育全面版摘要盾构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技术,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需要高度重视施工安全。
本文详细介绍了盾构施工安全培训教育的全面内容,包括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并重点阐述了盾构施工安全培训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引言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盾构技术在地下隧道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盾构施工是一项高风险的作业,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熟悉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规范。
为了保障盾构施工的安全,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盾构施工安全培训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盾构施工安全培训教育的全面内容,旨在为盾构施工从业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安全培训。
一、培训目的盾构施工安全培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减少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的概率,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培训目的主要包括:1.了解盾构施工的相关法律法规,熟悉施工现场的安全规范。
2.掌握盾构施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3.培养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4.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提高施工现场的整体安全水平。
二、培训内容盾构施工安全培训教育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盾构施工基本知识•盾构施工原理和流程•盾构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盾构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方法•盾构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认识和使用2. 盾构施工安全规范•盾构施工现场的安全规范和要求•盾构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要求•盾构施工中的火灾、爆炸和坍塌等突发情况的防范措施3. 盾构施工作业技能•盾构机的操作和调试技能•盾构施工的隧道开挖技术•盾构施工的土压平衡和水压平衡技术•盾构施工的管片安装和封顶技术4. 盾构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盾构施工中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预防能力。
三、培训方式盾构施工安全培训教育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现场培训:在施工现场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实地操作培训人员掌握相关技能和安全知识。
盾构施工培训1 盾构机操作:1.1 盾构机启动、关闭顺序盾构机启动先后顺序依次为:过滤泵→刀盘油泵→推力千斤顶油泵→辅助油泵→螺旋机油泵→皮带机→刀盘启动开关→螺旋机启动开关;关闭顺序刚好相反。
注:(1)中间停机时,过滤泵不用关,可以加快液压油降温,否则油温降低很慢;(2)刀盘转速达到设定转速后才能加力推进;(3)刀盘转速要缓慢增大到设定值,停机时再缓慢降低到零。
1.2 推进1.2.1 推进前准备启动盾构机前确定盾构机各个系统正常,电瓶车已在出土口就位;砂浆抽入灌内,且管路通畅;测量系统已打开并正常运行,全站仪电源线至少余一环的长度。
1.2.2 加力推进刀盘转速逐渐增大到设定值,加力前确定总油路旋钮位于零位,加力后缓慢增大推力,推进中4组千斤顶加力尽量保持均匀,以免管片因受力不均而破损,上部一组、中间两组、下部一组依次递增。
纠偏时可根据纠偏方向调整4组千斤顶加力大小,纠偏要果断、缓纠。
推进中加泡沫、盾尾壁后注浆同步,关注盾尾油脂的注入情况。
停机时先卸力,关闭泡沫系统,然后按关机顺序逐一关闭各启动开关和油泵。
关闭刀盘和螺旋机启动开关前确定其转速已为零。
测量系统暂停。
注:因盾构区间采用1.2m管片,推进千斤顶行程不能过大,以免造成拼装管片时管片不能与盾尾管片对接。
1.2.3 参数控制盾构区间隧道埋深浅,且地层全断面为粉细沙、中砂层,隧道掘进极易产生地面沉降或隆起,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掘进参数,减小隧道掘进对地面的不良影响。
掘进中根据地面监测数据调整掘进参数。
1.2.3.1 掘进土压力:通过砂层掘进时,土压力设定值取静止土压力的1.3倍左右(土层中为1.1~1.2倍),土仓压力初步设定在1.5bar,施工时可根据施工效果和监测结果适当调整。
在推进中通过控制出土快慢来控制土压力,土压力尽量保持稳定,土压力设定过小或频繁变化都容易引起隧道上方土体坍塌,从而造成地面沉降或塌方。
1.2.3.2 刀盘转速:采用中速旋转,1.2r/min,盾构机转角通过刀盘转向控制,推进中不断调换刀盘转向,使盾构机转角控制在±5%以内。
盾构施工安全培训教育全面版1. 前言盾构施工作为一种高风险的地下工程施工方法,对施工人员的安全要求非常高。
为了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性,盾构施工安全培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盾构施工安全培训教育的全面版内容,旨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2. 安全培训教育的重要性盾构施工是一项技术密集型、复杂度高的施工方法,不仅涉及到机械设备操作,还需要施工人员对工程地质、施工工艺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
安全培训教育对于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技能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全面的安全培训教育,施工人员才能具备正确的安全操作流程,并能够预见、防范事故风险,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安全培训教育的内容3.1 法律法规与安全政策首先,安全培训教育应包括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安全政策的学习与了解。
施工人员应了解盾构施工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安全生产法、建筑法等,以及盾构施工的安全政策。
这些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学习将使施工人员明确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并且能够按照规定执行安全操作。
3.2 盾构施工原理与工艺安全培训教育还应包括盾构施工原理和工艺的学习。
施工人员应了解盾构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要点,掌握盾构施工的工艺流程,包括进洞、推进、回填等各个阶段的操作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
只有了解了施工的原理和工艺,才能准确判断施工中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3.3 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安全操作技能培训是盾构施工安全培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包括对盾构机械操作的培训,如机身控制、推进速度的控制等。
同时还应包括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技巧的培训,如火灾、漏水等突发事件的处理,以及疏散逃生的技能。
3.4 安全意识培养安全意识的培养是盾构施工安全培训教育的核心内容。
通过学习案例分析和事故案例剖析,引导施工人员认识到安全操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从而养成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良好习惯。
4. 安全培训教育的形式4.1 理论学习安全培训教育可以通过理论学习的方式进行,包括讲座、培训班等形式。
⎪⎪⎪⎪⎪⎪⎪⎪⎪⎨⎧⎪⎪⎧⎧⎪⎩⎪⎨⎧土压式泥水式—挤压式—半开敞式机械式半机械式手掘式全开敞式一、基本介绍1.概述盾构是在隧道施工期间,进行地层开挖及衬砌拼装时起支护作用的施工设备。
以盾壳为支护,利用前段刀盘切削岩土,利用千斤顶顶推盾构设备前进,在盾尾内部拼装预制管片为衬砌,从而形成隧道的一种以盾构设备为隧道掘进设备。
其基本构造均由盾构壳体(切口环、支撑环和盾尾)与开挖系统、推进系统(液压设备和千斤顶组成)和衬砌拼装系统(在盾尾随着盾构的推进将预制管片纵向依次拼接成环)等三大部分组成,其构造如图所示。
2分类由于开挖方法及开挖面支撑方法的不同,盾构种类很多。
分类如下:其中,常用的是密封式,是指在机械开挖式盾构机内设置隔墙,进入刀盘与隔墙土仓的土体,由泥水压力或土压提供足以使开挖面保持稳定的压力。
密封式盾构机又分成泥水平衡式(局部气压式)和土压平衡式二种,其中,土压式又分为一般(正常情况)土压式和泥水加压式。
2.1机械开胸式盾构机械开胸式盾构是在手掘式盾构的切口环部分装上与盾构直径相适应的大刀盘,以进行全面开胸机械切削开挖,切削下的土石靠刀盘上的料斗装载,并卸到皮带输送机上,用矿车运到洞外。
如图所示。
2.2局部气压盾构局部气压盾构是在开胸盾构的切口环和支撑环之间装有隔板,使切口环部分形成气压舱,空气机房向气压舱中供应压缩空气,以平衡开挖面的土压力,如图所示。
由一个金属缓冲器形压缩空气气垫支撑开挖面压力,空气压力可以单独调节,操作人员在气压舱外,不带气压工作。
局部气压盾构是相对在盾构隧道内全部通入压气的施工方法而言的,它可以免除工作人员在气压下工作的弊端。
2.3泥水加压平衡盾构泥水加压平衡盾构是在盾构密封隔仓内注入泥水,由泥水压力抵抗正面土压力,用全断面机械化切削及管道输送泥水出土方式,完成盾构开挖掘进全过程,如图6.2.8所示。
泥水加压盾构靠密封舱内的泥浆平衡开挖面的土体,遇到粉土、砂质粉土、砂土、粉砂、砂砾等粗颗粒土体,必须向开挖面注入添加膨润土、黏土的新鲜泥浆,在开挖面形成一个薄膜(对粉粒地层)或一个饱和区(粗粒地层),从而可以传递压力,保持开挖面平衡。
盾构从业人员培训教程盾构是一种用于地下隧道施工的高效率工程机械设备。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不断扩大和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盾构从业人员的培训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盾构从业人员培训的教程及其相关内容。
一、盾构从业人员培训的意义随着城市地下交通建设的不断推进,盾构作为一种高效率的施工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地铁、隧道等工程中。
然而,盾构施工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也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因此,进行盾构从业人员的培训是确保施工质量和工人安全的关键。
二、盾构从业人员培训的内容1. 盾构机的结构和原理:盾构机由刀盘、掘进机构、支撑系统、泥水处理系统等组成。
从业人员需要了解盾构机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掌握其结构和原理。
2. 施工工艺和流程:盾构施工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过程,从业人员需要熟悉施工的各个环节,掌握施工工艺和流程,包括盾构机的组装与拆解、刀盘的安装与更换、掘进和推进过程等。
3. 安全操作规范:从业人员需要了解盾构施工的安全操作规范,包括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制度、正确使用和维护盾构机等。
4. 故障排除和维护:盾构机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从业人员需要具备故障排除和维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及时处理常见故障,保证施工的连续进行。
5. 泥水处理和环境保护:盾构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泥水,从业人员需要了解泥水处理的方法和原理,掌握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确保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三、盾构从业人员培训的方式和方法1. 理论学习:通过讲座、课堂教学等方式,向从业人员传授盾构机的结构、原理、施工工艺等基础知识。
2. 模拟实训:通过模拟盾构机的操作和施工过程,让从业人员亲自体验和操作,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
3. 现场实习:将从业人员送到盾构施工现场进行实习,让他们亲身参与实际的施工过程,了解施工现场的环境和要求,锻炼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盾构从业人员培训的评估与认证为了保证盾构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需要对他们进行评估与认证。
盾构施工培训资料一、盾构施工培训安排二、工程概况2.1工程位置及主要工程量工~文区间线路是自工业展览馆站出发,沿青年大街由北向南至文体路站为止(位置见下图2-1),区间隧道为单洞单线圆形断面,右线起点设计里程为K12+396.425,左线起点设计里程为K12+396.423,终点设计里程为K13+696.3,区间右线长度为1302.180m,左线长度为1302.182m。
本区间设两个联络通道,设置里程分别为K12+791.501和K13+230。
区间主要工程数量见下表2-2。
工~文区间2-1工~文区间位置图2.2线路平纵断面设计概况线路平面设计:工~文区间右线共有四组曲线,半径分别为800米、350米、500米、1500米,转向角分别为α右=4°40′5″;α左=16°9′00″;α右=10°23′59″;α左=12°29′27″;左线共有三组曲线,半径分别为800米、750米、1500米,转向角分别为α左=7°13′7″;α右=6°8′11″;α左=12°29′27″,左右线间距最大39米,最小12米。
左右线的曲线合计长度1310.16米,占总长度的50%左右,给盾构掘进方向控制增加一定的困难。
线路纵断面设计:左右线均采用“∨”形坡,最大坡度为3%,隧道拱顶最大覆土厚度25.66米,最小覆土厚度16.6米,隧道埋深较大,对地面的干扰小,为了能使行车平顺,在隧道的变坡点设置了竖曲线。
2.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2.3.1地形、地貌本区间场地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介于41.82m~42.77m之间,地表最大相对高差0.95m。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勘察报告表明,本区间地貌单元为第四系浑河高漫滩及古河道。
区间范围内地表主要有街道、立交桥、楼房等。
2.3.2工程地质根据勘察报告,工文区间的地质特征从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浑河高漫滩及古河道冲积层(Q42al)、第四系全新统浑河新扇冲洪积地层(Q41al-pl)、第四系上更新统浑河老扇冲洪积层(Q32al-pl)、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层(Q2al-pl);该场地地基土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和更新统粘性、砂类土及碎石土组成。
左右线隧道洞身穿越范围内的土主要是砾砂及少量的中粗砂。
2.3.4水文地质本区间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水温11~13℃,属冷水,主要含水层厚度30.0~30.7m,主要赋存在中粗砂、砾砂及圆砾层中,稳定水位埋深4.60~6.80m,相当于绝对标高35.52~37.75m。
地下水量丰富,常年水位变幅约2m。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本场地标准冻结深度为1.20m,最大冻结深度为1.48m。
2.4沿线地面建筑物和地下管线情况2.4.1沿线地面建筑物情况工~文区间线路自工业展览馆站出发,沿青年大街下方由北向南至文体路站。
沿线的建筑物主要有:青年大街高架桥桥桩、文化路立交桥人行天桥桥桩、辽宁省电视台地下室、华人大酒店、青年大街306号楼以及穹幕影院裙房一角。
据调查:文化路下拉槽上方人行天桥基础为桩基,桩长16米,桩底2米范围内为素混凝土,标号C20,其中有三根根桩基侵入盾构右线净空;左线K12+505.741~K12+700段线路距青年大街桥桩的距离很近,最近的水平净距为1.2米;辽宁电视台为四层混凝土结构,穹幕影院裙房为两层混凝土结构,盾构均穿越其一角。
2.4.2沿线地下管线情况工~文区间沿线分布的管线较多,根据设计院提供的管线资料和实际进行的雷达探测,统计出主要有以下类型管线:煤气(φ0.59钢、φ0.3铁、φ0.2铁、φ0.1铁)、给水(φ0.8铁、φ0.5铁、φ0.4铁、φ0.3铁、φ0.2铁)、排水(φ0.8砼、φ0.7砼、φ0.5砼、φ0.3砼)、供电(铜)、光缆(铜),管线一般埋深在距地表4米范围内。
三、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及对策措施3.1.工程特点工~文区间盾构线路基本位于青年大街下方,青年大街交通、人口密集,两侧建筑物多且离线路距离近(建筑物与线路关系如下表3-3所示);盾构穿越地段主要为砾砂,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粘粒含量6%,含大于2mm颗粒占总重的35~45%,最大粒径为80mm;线路中弯道多,最小半径只有350米,竖曲线最大半径5000米,最大坡度3%;区间由两条单线区间隧道组成,包括一次组装,两次始发和两次到达,一次站内调头,一次盾构吊出。
文体路站为始发站,工业展览馆站为调头站,两站在盾构始发前主体结构施工进度均能满足要求。
3-1区间控制性建筑物与区间线路的关系表3.2.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及相应的措施1)盾构刀盘选型、刀具配置是本工程的重点根据地质资料了解,工文区间盾构穿越的地质为含石英砂和少量卵石的砂砾层,这种地质对盾构机刀具磨损及为严重,要使盾构在中途不换刀,一次性的通过,对刀盘、刀具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所以在刀盘更换维修时必须考虑刀盘开口率,刀具在刀盘上的布置形式,刀具能承受的冲击性和耐磨性等。
2)盾构在砂砾石地层中掘进渣土改良是本工程的重点也是难点。
由于在砂砾石地层中,土的粒径大小不一,软硬程度不同,这样就在盾构掘进时,很容易出现刀盘扭矩过大,刀盘前方土体出现空洞,螺旋输送机产生喷涌,引起掌子面坍塌,导致地面沉降。
所以必须采用一定的措施使盾构推进时达到堵水、减磨、降扭及保压的效果。
3)盾构需穿越人行天桥桩基是本工程的难点盾构在区间右线里程约为K12+480~K12+550范围内,穿越文化路人行天桥。
根据对桥竣工资料的调查,文化路下拉槽上方人行天桥基础为桩基,桩长16m,桩径为1.2m,为钻孔灌注桩,桩底2m高宽1.2m范围内为素混凝土,混凝土标号为C20,其中有三根桥桩侵入盾构区间,盾构机只有切除掉这四根桩的部分素混凝土才能通过。
施工措施见14.2章节。
4)地表沉降控制是本工程的重点区间隧道埋深范围的土层大多少为砂砾石土层,此类地层自稳能力差,在隧道掘进时极易引起地面的沉降,另外隧道线路穿越文化路立交桥、青年大街,辽宁电视台地下室、华人大酒店等高层建筑物,此类建筑物对隧道施工引起的沉降敏感,建筑物及管线对地层沉降控制要求非常严格,地表沉降必须控制在+10~-30mm以内,所以在掘进中,应严格控制同步注浆和二次补浆。
5)联络通道施工是本工程的重难点联络通道位于青年大街下方,砂砾石地层,联络通道施工时须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保证开挖面稳定,施工安全。
施工措施详见13.1章节。
6)周边环境保护是本工程的重点。
工-文区间线路穿越沈阳市繁华区域,建筑、交通及人口密集,所以在盾构施工时应确保施工安全,施工噪声不扰民;盾构掘进时废水、废浆液的排放不污染河流及地下水源;减少废物和弃碴运输时对城市道路的污染,保证排放的渣土无毒无害,不会影响植被生长及周围的环境。
具体措施见第21章节。
四、盾构始发4.1技术难点分析(1)洞门围护桩凿除的方式和时机对确保盾构始发安全至关重要,必须保证围护桩凿除后盾构刀盘及时抵上前方土体,并确保土体暴露期间内的稳定,防止渗漏,避免前方土体坍塌。
(2)盾构始发时其姿态不能调整,始发基座定位的准确与否决定了始发时的盾构姿态。
(3)盾构始发时若发生“叩头”现象,则无法调整盾构使其按设计轴线掘进。
(4)管片脱出盾尾后,由于自重及刀盘旋转扭距的作用,容易使成环管片变形及扭转。
(5)盾壳通过洞门密封后暂不能及时注浆,周围土体与管片间存有间隙,对地表沉降控制要比正常掘进高。
(6)盾构始发时从非土压平衡状态过渡到土压平衡状态,应尽快建立起土压,以达到控制地表沉降的目的。
4.2盾构始发关键技术及措施始发技术包括洞门端头处理、洞门凿除、盾构始发基座的设计加工、就位;支撑系统、洞门环的安设、盾构组装、盾构始发方案、其他保证盾构推进选用设备、人员、技术准备等,直到始发推进。
4.2.1 洞门土体加固盾构始发前,采取水平及地面注浆,确保土体具有一定的自稳能力,其无侧限抗压强度≥1.0Mpa。
4.2.2洞门围护桩凿除在盾构机下井组装同时,我们对洞门围护桩打探孔确认了前方地质条件与设计基本一直,通过降水井降水,确保始发时地下水位位于盾构钢环以下。
围护桩分节分块,破除时尽量减轻对土体的扰动,随吊拆随观察稳定情况,以便采取补喷、补强注浆等措施。
4.2.3 洞门密封系统安装洞门密封系统由洞门圈、钢环、帘布橡胶板、扇形翻板组成。
盾构井端墙施工时,应进行洞门圈的安装。
洞门圈安装分两步进行,首先将加工成型后的洞门圈在地面上拼装好检查各项结构尺寸,并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焊接槽钢以便保证在下部工序中安装洞门圈不失圆,尤其要注意的是在浇注混凝土前要用黄油将洞门圈上的螺栓孔全部填满,避免混凝土浆液进入螺栓孔;其次,就是洞门圈在盾构井内的安装定位,使洞门圈与盾构井钢筋焊接牢固,确保洞门圈安装位置准确,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洞门圈在混凝土浇注后有点变形,整体上失圆(由于上部混凝土自重),所以在洞门圈安装定位后,我们要用型钢在竖直方向将洞门圈焊接,保证浇注混凝土时不致失圆。
围护桩破除后,在洞门圈上依次安装钢环、帘布橡胶板、扇形翻板,形成折叶式密封装置。
盾构始发时,注意洞门圈下部不要有土体及杂物影响扇形翻板的翻转,并可在橡胶帘布上涂抹黄油,减小帘布与盾壳的摩擦力,避免帘布破损,影响洞门密封效果。
4.2.4 始发基座安装始发基座的安装定位决定了盾构的始发姿态。
始发基座轨道中心线高程的理论计算公式为:H =h-h1h——始发基座处隧道中心线高程,取值26.627m;h1——隧道中心线至始发基座轨道平面中心线的高差。
根据直角三角形直边计算公式:h1= (R盾2-(L轨距/2)2)1/2R盾——盾体外壳半径,取值3.125m;L轨距——始发基座两条轨道中心线的水平距离为3.125m;h1=(3.1252-3.1252/4)1/2=2.707mH=26.627-2.707=23.92m实际施工中为了防止地表沉降和刀盘下沉的影响,始发架基座比理论标高提高3cm。
根据S368土压平衡盾构的结构尺寸,始发基座长度为9m,宽度为4.9m,底座至轨道中心高度为1.344m。
始发基座图见图5图5 始发基座图4.2.5 反力架安装反力架为钢结构,用来提供盾构推进时所需的反力。
根据钢负环、始发基座、0环的结构尺寸(钢负环30cm、始发基座9m、洞门60cm),确定反力架前端至洞门距离为:D=(L管-L洞)—L管×N—L钢=(1.2-0.6)+1.2×7+0.3=9.3m其中:L——洞门长度;洞L管——管片长度;N——负环管片环数;L钢——钢管片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