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安熙地港购物中心市场调研报告46页
- 格式:pptx
- 大小:29.86 MB
- 文档页数:45
陕西实体零售企业调研报告2015/9/1 8:39:00 陕西统计局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持续加大,处于流通领域末端的零售业受到较大影响,同时,面对电商凭借方便、低价、品类丰富等继续抢占市场的局面,传统的实体零售业更是雪上加霜,业绩下滑增长缓慢已是不争的事实。
此外,在互联网巨浪的冲击下,部分实体店甚至基础不稳,出现此起彼伏的关店潮。
反观作为内陆省份的陕西零售业,虽然自身电商发展相对缓慢,但是实体零售业在全国大形势下,又处于怎样的艰难与尴尬境地。
近日,省统计局对西安大型零售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了解其受到冲击的程度和采取的应对措施,以期通过对实体零售业的微观调查,把脉陕西零售业整体发展情况。
一、零售业发展状况陕西零售业自2010年以来进入高速发展期,企业扩张步伐明显加快。
据统计,2010、2011年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实现销售额分别增长44.2%、36.8%,其中2011年百货零售增速为31.3%,超级市场零售增长18.8%。
近几年,随着网络零售的迅猛发展,实体零售增速开始放缓,2014年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销售额增长21.1%,其中百货零售、超级市场零售分别增长12.9%、11.5%。
进入2015年,面临国内经济的持续下行,双重因素使实体零售业发展遇到“寒冬”,截至上半年,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销售额仅增长11.1%,其中,百货零售、超级市场零售分别增长10.1%、6.3%。
再看陕西网上零售的发展,2014年之前,陕西无店铺零售以邮购和电视、电话零售为主,网络零售呈现小、散、弱的发展状态,2014年随着京东等大型网上零售商在陕西落户,使陕西互联网零售开始呈现较快发展的态势。
据统计,2014年按卖家所在地分,陕西实现网上交易额达到354.8亿元,增长70.6%,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其中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实现互联网零售额25.02亿元,实现零的突破。
同时,按买家所在地分,陕西流出的交易额达到498亿元,增速为49.7%,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
购物中心调研报告集锦3篇购物中心调研报告集锦3篇购物中心调研报告1一、概况上海,中国第一大城市,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口,隔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上海拥有中国最大外贸港口和最大工业基地,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第一。
截至2023年底,上海全市共辖16个区、1个县,共108个镇,2个乡,99个街道办事处,3742个居民委员会和1702个村民委员会。
常住人口为2380万,其中户籍人口1420万,外来常住人口为960万!2023年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行榜上海位列第二。
2023年上海实现生产总值(GDP)__.33亿元。
二、交通上海市的公交交通,其线路、车辆、载客量均居全国第一。
目前上海已形成由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等5种运输方式组成的,具有超大规模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上海港是中国最大的枢纽港,共有47个客运站,长途班线1611条,可抵达全国14个省市的660个地方。
铁路交通上海三大火车站:上海南站、上海火车站、上海虹桥火车站。
上海虹桥火车站是上海最大、最现代化的铁路客运站。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全球范围首开高铁与机场融合之先河,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
上海其它小型火车站:安亭北站,金山北站,南翔北站,上海西站,松江南站,芦潮港火车站。
高铁: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高铁、沪杭高铁普铁:京沪铁路、沪杭铁路公共交通公共汽车线路数量1000多条,营运车辆1.8万多辆,日均客运量约780万人次,承担着65%的市域公共客运量,是世界上线路最多的城市之一。
上海有出租汽车企业270余家,出租汽车近__辆,旅游包车和租赁车等7000多辆。
全行业日均客运量逾300万人次,约占上海客运总量的25%。
此外,上海还拥有全国最长里程的轨道交通系统共十三条,包括地铁、高架轻轨和磁悬浮线等,营业里程400余公里,居全国首位,已形成初步的网络格局。
轨道交通上海轨道交通全路网已开通运营13条线、291座车站,运营里程达420公里,仅次于北京,里程居世界第二,排在伦敦之前。
西安市专业市场调查报告为了深入了解西安市各专业市场分布及经营状况,把握西安市商业地产机遇与挑战,为集团现有项目管理运营及未来城市综合体项目提供理论支撑,特对西安市专业市场做了调查,内容如下:一、西安市专业市场分类按照商品类型西安市专业市场大概分为以下几类:消费品批发市场服装、箱包皮具、日用百货、茶叶、布艺、粮油副食、蔬菜水果生产资料批发市场五金机电、花卉、汽车配件、酒店用品、灯饰、家居建材、二、各专业市场分布及具体情况(一)服装、日用百货、箱包皮具服装、日用百货、箱包皮具专业市场的核心商圈是由康复路为主轴连接北侧长缨西路,南侧长乐路,形成工字型区域,长乐路与长缨路沿街两侧组成的商业街区。
此区域是西安市最早的商品批发市场之一,康复路批发市扬90年代初已投入运营,主营中低档服装批发,日用百货、箱包皮具,兼为小五金、玩具、水果批发。
康复路商圈形成了30余个专业性零批市场,影响力已辐射至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是西北地区物贸交流中转站和集散地,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服饰、鞋、箱包批发市场。
年交易总额超过600亿元,远超钟楼商圈的300亿元,居西安六大商圈之首;从单位面积营业额统计,一年为35000元/㎡,仍居首位;平均租金为218元\㎡。
目前,沿路地铁开通,道路改造基本完毕,此商圈正在升级改造中,从总体上要求成为集商业批发、零售、文化、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街。
康复路批发市场西北商贸项目名称西北商贸投资商陕西银邦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地址位于西安城东长乐西路营业面积15万㎡楼层7层开业时间2007年9月16日经营情况出租率100% 租金幅度300—450元/㎡面积区间15——300㎡缴租方式年电梯数量2组扶梯、3个升降电梯、1个货梯停车位3000个招商方式出售楼层业态分布一层零售商场(时尚精品馆)内有:女装、内衣、服饰、名贵珠宝、名表、婚莎、箱包、各式男女皮鞋、烟酒、美容、名笔等及银行、配饰等配套服务设施。
二至七层为“批发+零售”模式,汇聚全国数万家知名服饰品牌,男女时尚装、童装、内衣、家居、休闲服饰、牛仔装、家居用品及各大品牌服饰在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的旗舰店及运营中心。
西安市商业地产城市综合体调研报告一、调研样本项目阳光城、西安国际中心、西安环球贸易中心、MOMOPARK、金辉●世界城、朝阳国际广场二、调研目的了解西安地区商业地产城市综合体营销模式,为九江项目营销提供可借鉴的营销思路。
三、调研样本项目分析1、阳光城阳光城总建筑面积逾80万平方米,建筑物业涵盖住宅、别墅、花园洋房、公寓、写字楼、酒店、商业街区、中心商业等。
其中商业部分总建面21万平方米。
商业部分除酒店、写字楼、公寓外主体商业及商业街区共10万平方米,开发商自持60%,该60%商业为主体商业共6层,地下两层引进主力店中国500强企业永辉超市,地上1层为金银、珠宝,2层为精品服装,3层为精品餐饮,4层为影院、KTV、康体保健,顶层为空中花园休闲区等。
另外40%属商业街区,每层每户规划面积在75至500平方米之间,地上1层金银、珠宝,价格在38000元/平方米;2层服装,价格在22000元/平方米,;3层餐饮,价格在14000元/平方米。
该项目整体业主大约在5000户左右,住宅占绝大对数部分,楼盘整体推盘节凑以住宅为先,嫁接商业,目前住宅处于尾盘营销商业处于咨询蓄客阶段,尚未开盘,接受预定及购买,主力店引进的有;希尔顿酒店、奥斯卡国际影城、中国500强企业永辉超市、东东包、麦当劳、太平洋咖啡、大自在、屈臣氏、重庆小天鹅等。
项目整体遵循先住宅后商业的营销模式,以住宅绝对多数量的业主烘托商业市场需求。
嫁接区域商业消费特征,凸显项目在区域的重要性,以独一无二的身份标立商业市场需求的区域的必要性。
2、西安国际中心西安国际中心总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建筑物业涵盖公寓、写字楼、酒店、商业街区、中心商业等。
项目整体营销以先接受市场咨询,排号,开盘认筹等阶段,目前公寓以售完,在售部分为写字楼。
该项目规划有25万㎡的综合商业,将定向引入世界知名商业MALL和品牌经营店铺,商业部分全部自持。
该项目在前期推广阶段着力塑造本项目在区域的标杆地位,以弘恢的气质塑造项目形象,在开盘前,通过风水讲座,解读项目商业与区域之间的风水布局旺财原理,为开盘解筹全胜做足客户量的积累。
西安商铺市场分析西安作为陕西省的省会城市,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在西安市,商铺市场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吸引着无数投资者和消费者的目光。
本文将对西安商铺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市场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市场现状1.1 商铺总体情况西安商铺市场涵盖了传统商业街、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等多种形式,总体规模庞大。
其中,钟楼、回民街、大唐不夜城等知名商业区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和消费者,拥有较高的人流量和消费水平。
同时,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流动,新兴的商业区域也不断涌现,如雁塔商圈、曲江新区等。
1.2 商铺租金情况西安各商铺区域的租金水平差异较大,主要受地段、设施及人流量等因素影响。
一般来说,钟楼周边、大唐不夜城等繁华商圈的商铺租金较高,而市郊和偏远地区则相对较低。
此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商铺租金也存在着一定的波动性,需谨慎把握市场变化。
二、市场发展趋势2.1 电商与线下融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西安商铺市场逐渐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许多实体商铺开始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在线营销,拓展消费渠道,提升服务质量。
同时,一些电商企业也开始布局线下实体店,加强品牌体验和服务覆盖,形成线上线下共生共荣的商业模式。
2.2 商业地产升级西安商铺市场不断推动商业地产的升级换代,加大投入建设智慧商圈和品质商业街区。
各商业地产开发商纷纷引入高端品牌和文化创意产业,通过打造特色商业地产项目,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
未来,商业地产将更加注重人文环境和氛围营造,打造独具特色的商铺景观。
三、市场发展方向3.1 便利化消费体验西安商铺市场将积极打造智能化、便捷化的消费体验,引入自助结算、在线导购等新型服务方式,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
同时,商铺也将加强与物流、支付等领域的合作,实现全场景消费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利选择。
3.2 文化创意融合西安商铺市场将借助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拓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