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26.10 KB
- 文档页数:6
江宁中专教案
教师秦文卫课题(课时)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授课班级11机电(1)授课时间2013.6.5
授课地点1A-104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特点及应用
2.能判断曲柄滑块机构、导杆机构的类型
3.感受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的特性
教学重点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特点及应用教学难点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的类型判断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复习引入】
1.铰链四杆机构有哪些类型?
2.铰链四杆机构有哪些性质?
3. 铰链四杆机构还能实现什么运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提问、引导、点
评
思考、回答
【新授】
演化方法:1.改变相对长度;2.改变形状;3.改变固定件
一、曲柄滑块机构:
1、组成
2.演化
3. 功用
4. 行程
5.急回特性
6. 死点位置
7.应用实例
8.偏心轮机构
二、导杆机构:1.演化方法
2.类型判断
3.应用实例
4.摆动导杆机构播放动画并讲
解
演示模型、提出
问题、引导结论
听讲、观看、
思考
观看、思考、
讨论、分析、
总结、归纳
作业布置教学反思。
铰链四杆机构教案(公开课)1000字一、教学目标1. 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规律和设计方法;3. 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组成;2. 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规律和机构设计方法;3. 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方法1. 经典案例分析法:通过学习经典的铰链四杆机构案例,让学生了解其运动特点和设计方法;2. 实验教学法:通过小组实验,让学生亲手搭建铰链四杆机构,并观察其运动规律;3. 讲解法: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原理和应用。
四、教学步骤1.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组成(20分钟)a. 铰链四杆机构的定义和基本结构;b. 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和分类;c. 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特点。
2. 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规律和机构设计方法(60分钟)a. 通过经典案例分析法,学习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规律和机构设计方法;b. 讲解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规律和设计方法,并结合图示进行演示;c. 利用小组实验让学生亲手搭建铰链四杆机构,观察其运动规律,并体验设计的过程。
3. 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实例(20分钟)a. 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领域;b. 了解铰链四杆机构在机械工程、汽车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的考试成绩: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对铰链四杆机构的理解程度;2. 实验报告的评价: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来评价其动手实验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3. 学生的提问回答:通过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来评价其对铰链四杆机构的理解程度和交流能力。
《铰链四杆机构》教学设计《铰链四杆机构》教学设计一、课程和任务分析《机械基础》是机电专业中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它主要研究了机械零件的材料、受力分析、机械传动及液压传动相关知识和常用机构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关系等。
本节课是掌握各机构的运动特性和在实践中的应用的基础。
前次课已经学习了运动副的概念、分类及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且对实物进行分析。
而本次课的重点是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别的方法及曲柄摇杆机构运动特性分析和应用。
二、教学目的1、明确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判断。
2、了解不同类型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
3、明确曲柄摇杆机构的运动及应用三、教学重点1、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判别。
2、曲柄摇杆机构的运动及应用分析。
四、教学难点明确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
五、课前准备1、四个设定长度的杆,并在指定位置加工出小孔:四个小螺栓或曲别针(每桌一组)。
2、家中(或市场)观察缝纫机工作时的运动情况或进行操作。
六、教学设想(教法、学法)因为本课程时间性很强,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学中要求教师充分运用实物,模型等教学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通过教具来加强感性认识,并提出相关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形成概念,加深理解和记忆。
教法:讲授演示结合法教具:四杆机构、挂图七、课时安排:(1课时45min )八、课前提问:(4min )①什么是铰链四杆机构?②铰链四杆机构中各杆的名称九、导入新课:(1min )铰链四杆机构中,机架和连架杆总是存在的,但是曲柄不一定存在。
那么我们来分析在一个四杆机构中曲柄是否存在呢?他又有那种基本形式呢?十、教学过程:(30min )(师生互动)§6-1平面连杆机构二、铰链四杆机构2、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①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判别a: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得理解概念及“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让学生将课前准备好的四杆机构按要求在给定位置用螺栓连接,之后放好。
b:拿出自己课前做好的四杆机构进行演示(演示过程,变换主动件)。
铰链四杆机构教案课题:铰链四杆机构教学目标:1、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组成2、熟练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判别方法3、灵活应用四杆机构教学重点: 判别方法及应用教学方法:讲授、启发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按接触形式的不同,运动副可分为哪几种?2、抽屉的推拉运动属于副。
为什么?导入新授:一、铰链四杆机构的定义和组成1、定义:铰链四杆机构是指四个构件通过铰链(转动副)联结而成的机构。
2、组成:(如图所示)(1)被固定的杆4被称为机架(2)不直接与机架相连的杆2称之为连杆(3)与机架相连的杆1和杆3称之为连架杆。
连架杆的两种状态:a、凡是能作整周回转的连架杆称之为曲柄,如电扇的翼片。
b、只能在小于360°的某一角度范围内作往复摆动的连架杆称之为摇杆。
如把教室的门抽象为一个杆件则为摇杆。
*二、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及判别方法1、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铰链四杆机构根据其两个连架杆的运动形式不同,可以分为(1)曲柄摇杆机构若铰链四杆机构中的两个连架杆,一个是曲柄而另一个是摇杆的机构。
(2)双曲柄机构如果铰链四杆机构中的两个连架杆都能作360°整周回转的机构。
(3)双摇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的两个连架杆都在小于360°的某一角度内作摆动的机构。
2、判别方法:(1)、最长杆与最短杆之和大于其它两杆之和;无论以哪个杆为机架,都是双摇杆机构。
(2)、最长杆与最短杆之和小于或者等于其它两杆之和:①若取最短杆相邻的任一杆为机架,则该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且最短杆为曲柄。
②若取最短杆为机架,则该机构为双曲柄机构。
③若取最短杆相对的杆为机架,则该机构为双摇杆机构。
想一想:该四杆机构是什么机构?三、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1.曲柄滑块机构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如果以一个移动副代替摇杆和机架间的转动副,则形成的机构称为曲柄滑块机构。
它能把回转运动转换为往复直线运动,或作相反的转变。
*四、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1、曲柄摇杆机构(1)汽车前窗的刮雨器。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及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_教学反思《平面连杆机构》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中的重要内容,《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及应用》是该章中的重点和难点。
铰链四杆机构是平面连杆机构中最为典型的机构,它可以演化为曲柄滑块机构、导杆机构,多年教学发现,学生的基础不同,虽然在学习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及应用知识时表现出的困难程度有差别,但由于缺乏直观经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均会存在一定的难度!笔者针对现在所任教的单招学生教学对象,设计了一堂课堂教学并进行了实施,本文对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等方面进行教学反思,以在今后教学中有所借鉴,提高教学效果!教情、学情分析:任教学生为单招班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与学习态度较不是太好。
本节课是一堂复习课,在第一轮新课教学中主要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因学生对机构的应用缺少感性认识,理解时表现出一定的难度。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更加直观)、采用课堂自主―研究学习的教学方法,力图使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掌握更加透彻!教学目的的制定:1.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及演化机构的结构组成及运动原理(认知目标);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使他们能在实习或生产中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能力目标);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师生互动、交流、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进行热爱专业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情感目标)。
教学方法及手段的选择:本节课采取课堂自主――研究的教学方法,课前让学生先进行自学,课堂上教师对总的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在讲解每个知识点时,采用引导教学法代替传统的填鸭式,先示出引导问题,让每个学生通过思考解决问题,层层递进,逐个解决问题,然后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总结、训练和拓展;为弥补学生想像能力的欠缺、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对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可采用flash软件制作课件,对演化机构的应用(结构组成和运动原理)可从Internet上搜索多种教学素材(录像、实物等),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过程如下:一、思维引入:1.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类型及判断方式?2.急回特性判定及其应用意义?3.曲柄摇杆机构死点产生条件、位置、克服方法、应用?4.列举实际生产生活中三种典型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实例?还存在哪些其他形式的四杆机构?二、思维启发演绎:(一)曲柄滑块机构1.演化通过演示,让学生观察,分析曲柄滑块机构是曲柄摇杆机构的演化形式。
一、组织教学(3分)二、回顾复习(1分)三、导入新课(1分)四、内容讲授(15分)<检查出勤,填写课堂记录单>师生致礼、点名、检查学生学习准备情况、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上课。
<复习提问>1、曲柄存在的条件是什么?2、什么叫急回特性?如何确定?3、为何会有死点位置?<导入新课>铰链四杆机构还可演化成其他机构,并了解这些机构在实际中的应用<讲授>一、曲柄滑块机构曲柄滑块机构是具有一个曲柄和一个滑块的平面四杆机构,是由曲柄摇杆机构演化而来的。
曲柄滑块机构的演化图7—15a)曲柄滑块机构的演化使同学们形成良好的上课习惯,宣布上课对上一节课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增强记忆,温故才能更好的知新。
引导教学讲解法结合实际。
内容讲授(25分)内容讲授(40分)图7—15b)曲柄滑块机构的演化在机架4上制作一与C点同样轨迹的圆弧槽,并将摇杆3做成弧形滑块置于槽中滑动。
这时,弧形滑块在圆弧槽中的运动完全等同于转动副D的作用,圆弧槽的圆心即相当于摇杆3的摆动中心D,其半径相当于摇杆3的长度CD。
图7—15c)偏置曲柄滑块机构若再将圆弧槽的半径增加至无穷大,其圆心D移至无穷远处,则圆弧槽变成了直槽,置于其中的滑块3做往复直线运动,转动副D演引导教学讲解法结合实际。
讲解、根据图片看图片讲练结合让老师指正为曲柄回转中心A至经过C点直槽中心线的距离,称为偏距。
当e≠0时,称为偏置曲柄滑块机构。
a 曲柄滑块机构b 摆动导杆机构c曲柄摇块机构d移动导杆机构小结作业教学反思解:曲柄存在条件最短杆和最长杆之和应小于其他两杆之和。
200+450 =650<300+400=700所以,该机构中有曲柄存在,当以AD、BC杆作为机架时,可得到曲柄摇杆机构,如果以CD作为机架,会得到双摇杆机构,如果以杆AD作为机架,会得到双曲柄机构。
1、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曲柄滑块机构2、导杆概念,导杆机构。
3、本章小结(1).铰链四杆机构的各构件的名称。
《较链四杆机构的演化》教学设计设计者案例摘要本课要求学牛在幻灯片中运用已学知识主动探究钱链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与方法,并灵活运用于设计之中,进一步掌握曲柄滑块机构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题目第六章常用机构第一节平面连杆机构所选教材《机械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李世维编著第二版)一、学习目标与任务1.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1)掌握曲柄滑块机构的演化过程,并能利用演化得来的曲柄滑块机构理解生活中的实例。
2)初步学会偏心轮机构、导杆机构的演化方式及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质疑、引思、讨论、归纳等程序让学生感受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和求变思维的探究过程。
2)通过讲练结合方式让学生经历学以致用的科学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讨论-设计等形式,培养学生勤思善想、乐于动手、团结合作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感悟知识的力量,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形式的确定、学习结果的描述、学习重点及难点的分析)本节课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基础》第六章常用机构第一节平而连杆机构的知识拓展与延伸部分,是在学习了较链四杆机构的基础上,对本部分内容的演化与创新,内容涵盖的知识点虽然不多,但理论性强,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深化和延伸,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归纳能力及勇于创造、创新的优秀职业道徳素养,对生产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高职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之一。
通过flash动画展示钱链四杆机构的演化方式及运动特点,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利用观察-讨论-设计等形式,结合质疑、引思、讨论、归纳等程序,解决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钱链四杆机构的演化方式及运动特点。
教学重点:较链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教学难点:含有一个移动副的钱链四杆机构的运动形式及特点。
铰链四杆机构的教案教案标题:探索铰链四杆机构教案目标:1. 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定义、结构和功能;2. 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学分析方法;3. 学习如何应用铰链四杆机构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黑板/白板、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2. 教学材料:铰链四杆机构的示意图、实物模型或动画演示;3. 学生实验材料:铰链四杆机构的构件、尺子、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铰链四杆机构的示意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铰链四杆机构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知识讲解:1. 通过多媒体展示,详细介绍铰链四杆机构的定义、结构和功能。
2. 解释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学分析方法,包括角度关系、速度关系和加速度关系的计算方法。
示例分析:1. 展示一个实际的铰链四杆机构,并解释其工作原理。
2. 带领学生一起进行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学分析,计算各个关节的角度、速度和加速度。
实践操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套铰链四杆机构的构件。
2. 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组装铰链四杆机构,并观察其运动情况。
3. 学生利用尺子、量角器等工具,测量并记录铰链四杆机构各个关节的角度、速度和加速度。
4. 学生根据实际测量数据,进行运动学分析,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讨论与总结:1. 学生小组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铰链四杆机构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3.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思考如何应用铰链四杆机构解决实际问题。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更多与铰链四杆机构相关的知识,并进行报告或展示。
2. 组织学生进行创新设计,设计一个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铰链四杆机构。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和讨论参与度;2. 收集学生的实验数据和运动学分析结果;3. 对学生的创新设计进行评估。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深入研究铰链四杆机构的动力学分析方法;2. 推荐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铰链四杆机构教案机电教研组张为兵【教学目的】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判别方法【教学重点】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其判别方法【教学难点】铰链四杆机构类型判别方法的理解【教学方法】分析引导、启发讨论、实物教具(模型)【课时安排】1课时【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铰链四杆机构。
铰链四杆机构能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复杂的运动规律。
由于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工作可靠,所以应用十分广泛。
生活中运用如碎石机、搅拌机、公交车门启闭机构、起重机、汽车翻斗机构,汽车雨刮器等。
一、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1、机架:固定不动的构件2、连架杆:直接与机架连接的构件3、连杆:不与机架直接连接的构件4、曲柄:与机架相连,能绕其回转中心做整周转动的构件5、摇杆:与机架相连,只能在某一角度内摆动的构件(不能够做整周连续回转)引导学生理解:曲柄、摇杆都是连架杆,区别在于能否绕其回转中心做整周转动。
二、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利用自制的模型演示,引出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形式: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
(学生操作,教师引导,师生合作)1、曲柄摇杆机构2、双曲柄机构3、双摇杆机构三、铰链四杆机构类型的判别由上述三种基本形式中可知,它们的根本区别:连架杆是否为曲柄。
而连架杆能否成为曲柄,取决于构件中各杆件的相对长度和最短杆所处的位置。
可按下述方法判断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对照模型演示、讲解)1、当铰链四杆机构中最短杆l min与最长杆l max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l'、l〞的长度之和即(l min+l max≤l'+ l〞)时,有以下三种情况:1)取最短杆为机架时,构成双曲柄机构。
2)取最短杆相邻的任一杆为机架,则构成曲柄摇杆机构,且最短杆为曲柄。
3)取最短杆相对的杆为机架时,则构成双摇杆机构;2、当铰链四杆机构中最短杆与最长杆之和大于其余两杆的长度之和即(l min+l max> l'+ l〞),则无曲柄存在,只能构成双摇杆机构。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一课的教学设计作者:郑海生来源:《成才之路》2012年第15期摘要:机械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铰链四杆机构这一章是本书的重点,而《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这一课则是本章的难点。
文章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给学生带来了截然不同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铰链四杆机构;教学设计演化;曲柄;滑块机械基础课中机构是重点,而铰链四杆机构这一部分知识是基础,《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这一课是难点,以往教师在讲解本节课时都感到头痛,教师不好讲,学生又不愿意听,结果学生都不明白,稀里糊涂过去了。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组织专业基础课教师针对本节课进行了说课、讲课比赛,通过说课、讲课、评课、议课,最终形成了本节课较为成熟的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课堂导入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通过简短的语言或行为,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复习导入就是最常用的一种。
在导入中,教师先提问:(1)什么是平面连杆机构?(2)我们学过哪些平面连杆机构?(3)曲柄存在的条件是什么?在实际生产中,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那些四杆机构以外,还一些其他形式的四杆机构,而它们多数都是在原来的四杆机构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
那么,如何演化呢?二、精心设计,讲授新课1. 提出问题、激发思维(1)提出问题:如何演化?(2)演示过程,得出结论。
让学生用铰链四杆机构模型在讲台上演示,以不同的杆件作机架可以得到不同的运动机构。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下一步降级奠定了基础。
(3)提出任务,探索发现。
任务:能否将转动副化为移动副?步骤(如图1):①分析曲柄摇杆机构的运动,选择要改变的转动副C。
②观察杆CD的运动,作出C点的运动轨迹。
③按照C点的轨迹作弧形槽,并放入滑块。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及应用教学设计论文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及应用教学设计论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及应用教学设计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平面连杆机构》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中的重要内容,《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及应用》是该章中的重点和难点。
铰链四杆机构是平面连杆机构中最为典型的机构,它可以演化为“曲柄滑块机构、导杆机构”,多年教学发现,学生的基础不同,虽然在学习“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及应用”知识时表现出的困难程度有差别,但由于缺乏直观经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均会存在一定的难度!笔者针对现在所任教的单招学生教学对象,设计了一堂课堂教学并进行了实施,本文对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等方面进行教学反思,以在今后教学中有所借鉴,提高教学效果!教情、学情分析:任教学生为“单招班”学生,他们的文化基础与学习态度较不是太好。
本节课是一堂复习课,在第一轮新课教学中主要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因学生对“机构的应用”缺少感性认识,理解时表现出一定的难度。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更加直观)、采用“课堂自主—研究学习”的教学方法,力图使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掌握更加透彻!“教学目的”的制定:1.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及演化机构的结构组成及运动原理(认知目标);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使他们能在实习或生产中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能力目标);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师生互动、交流、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进行热爱专业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情感目标)。
教学方法及手段的选择:本节课采取课堂自主——研究的教学方法,课前让学生先进行自学,课堂上教师对总的教学目标进行细化,在讲解每个知识点时,采用“引导教学法”代替传统的“填鸭式”,先示出引导问题,让每个学生通过思考解决问题,层层递进,逐个解决问题,然后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总结、训练和拓展;为弥补学生想像能力的欠缺、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对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可采用flash软件制作课件,对演化机构的应用(结构组成和运动原理)可从Internet上搜索多种教学素材(录像、实物等),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过程如下:一、思维引入:1.铰链四杆机构三种基本类型及判断方式?2.急回特性判定及其应用意义?3.曲柄摇杆机构死点产生条件、位置、克服方法、应用?4.列举实际生产生活中三种典型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实例?还存在哪些其他形式的四杆机构?二、思维启发演绎:(一)曲柄滑块机构1.演化通过演示,让学生观察,分析曲柄滑块机构是曲柄摇杆机构的演化形式。
简案
课程名称:机械基础课题名称:铰链四杆机构机构的演化及其应用
参赛选手:学校:
教学目标:1。
发现铰链四杆机构演化的规律。
2。
通过分析机构运动形式的变化,学会判别出各类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
3。
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实例。
教学重点:1。
发现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规律
2.跟据实例来判别四杆机构的类型。
教学难点:导杆机构的判别。
运用多脉管媒体动画、模型及运动简图等手段来突破难点。
主要授课环节和内容:
引入新课:
运用多媒体动画将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展示,引出四杆机构。
复习旧知识:
让学生动动手,运用模型,观察曲柄摇杆机构演化成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规律。
由学生观察结论:⑴改变机架。
⑵改变机件的长度。
导出让运动形式更丰富该如何演化呢?
引入新课:(运用模型及多媒体动画来引导学生思考得出演化的规律)
一.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形式
1.转变运动副的形式。
2.扩大运动副。
3.变换机架。
4.改变构件的相对长度。
二、铰链四杆机构的应用。
将生产、生活中的运用四杆机构的实例来分析、判别四杆机构的类型。
运用模型及运动简图等方法来分析、判定四杆机构的类型,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总结:
先由学生来总结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规律,教师再进行总结。
表:
课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