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语文主题学习
- 格式:ppt
- 大小:973.50 KB
- 文档页数:27
2018年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心得5月26日——28日,在潍坊市金宝宾馆参加“潍坊市小学语文主题学习研讨会议”,收获颇多,感慨颇多。
这次近距离真实地感受主题单元教学的魅力,确实很过瘾,尤其是毕英春、韩兴娥、赵红等老师的单元教学艺术展示,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我的收获:收获一:主题单元教学必须吃透教材,整合教材,找出单元课文的相通点,找出学习方法的共性,制定出适合学生高效学习的学案。
在精读课文中教师引导学生摸索出学习方法,然后在略读课文中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交流。
比如毕英春老师在《威尼斯的小艇》中,引导学生总结了学习写景状物文章的方法及写景状物的方法:(1)连接事物几个方面,概括内容;(2)扣住语言,多种方法,体会特点;(3)抓住特点,把握结构,学习表达。
在读《与象共舞》之前,回顾方法步骤,然后学生自学,自己主持交流,教师点拨。
最后,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选自己喜欢的景或物加以描绘,练习表达。
收获二:一堂课的教学中无须面面俱到。
荀子说:“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
”可教学中要求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点滴勿漏是不可能的,效果也未必好。
其实正是这种“不全、不粹、不足”,才使得语文教学更精练,更精彩。
尤其在短短的40分钟时间里,我们无需“顾全大局”,而应抓住重点,需要侧重读的就突出读,需要侧重谈的就尽情说,需要侧重听的就要张开耳朵,需要侧重写的就不能放过写的契机。
在赵红与李翠云老师的课中,就注重了“谈”和“读”。
通过“谈”,晓之以理;通过“读”,动之以情。
学生在读中理解,谈中感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收获三:小学语文有效教学评价在主体教单元教学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张云杰老师在学生朗读后,积极热情地肯定:“他读得多么动情,让我为之动容,让我好像看到了季羡林老先生对灾区孩子的牵挂!”学生受到鼓舞,都情绪高涨地投入到朗读之中,很快与文本融为一体,自然有了深刻的体会与理解。
其实评价更应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终极目标。
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一、实验简介“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特级教师计划”语文教改实验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学校行动研究”的重点项目,国家“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的主持人是著名教育家、国家督学、现任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的李希贵先生。
对于这项实验,李希贵的解答简单明了:在什么年龄读什么书,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甚至是人所共知的问题,但事实上却一直被忽略了,尤其表现在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我们一再错过了孩子们黄金一般的阅读年龄段。
所以这项实验跟以往所有教改实验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更强调的是通过“课内阅读、课内学习”来学好语文。
概括起来可以用一句话表述:凡是在课内进行大量阅读的语文教改实验,都叫做“语文主题学习”。
因为“说得简单”,做法也简单,就是让学生在用1/3的课堂时间学完教材的基础上,其余2/3的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自由地阅读!实验从2006年启动,很快席卷开来。
迄今为止,从世界风筝之都潍坊,到文化古都太原,从长白山下的抚松,到江苏的太湖、金坛,从北疆黑龙江,到南疆海南……最终得到了一般学校普通老师的认同。
它不生存在专家学者的象牙塔里,它不停留在名校名师的课堂里,而是村办小学的老师也能信手拈来,普通大众的孩子也可以享受到的。
从小学到中学,目前全国已有5000多所学校参与了这项实验。
二、李希贵谈“语文主题学习”实验2006年7月份,“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启动会议在山东省潍坊市召开,李希贵就大家普遍关心的有关问题做了解答——◎为什么要启动“语文主题学习”的实验?第一,从小学到高中,我们的母语教学用了最多的时间,费了最大的精力,但是我们取得的成果却非常令人遗憾,特别让我们语文老师尴尬。
这个大家都非常清楚。
第二,从语文教改开始,我们学习了好多典型经验,包括魏书生老师、窦桂梅老师的许多很好的经验。
可是,我们在会场上听上去非常激动,回到学校,我们的改革却似乎并没有多大声音。
为什么?因为魏老师和窦老师的语文教学成果的实现,更多地靠的是他们自身的素质,靠的是他们驾驭课堂的水平。
语文主题学习心得体会(15篇)语文主题学习心得体会1“高中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一套突破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整体解决方案。
实验倡导课内大量阅读,在课堂上围绕教材单元主题,引导学生自由、自主的阅读,从而实现课堂结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全方位改革,并以学生增分、教师成长、学校发展为最终目标。
“高中语文主题学习”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创新,更是一种理念上转变。
实验以素养为纲,以课表为基,以高考为本,以教材为线,从语文课堂的整体设计和概念引领出发,贯彻模块呈现、学科拓展、任务驱动、成果共享的基本原则,探索建构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模式,树立师生大语文观,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来自上海金山中学的李书慧老师带来《在“山水情思”中悟“奋斗人生”的整合学习》。
李老师选取了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和明代宋濂的《桃花涧修禊诗序》两篇经典文言文。
李老师的课质朴厚重,从兰亭到桃花涧,从东晋到明朝,跨越山水,穿越历史,不变的是永恒的情思……满满一天的活动终于在傍晚时分落下帷幕。
高中“语文主题学习”项目从去年秋天启动,不到一年的时间,今天已有五十多所高中成为首批实验校。
作为高中项目的负责人,赵局长付出了很多很多。
从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到人员的召集、产品的定位、理论框架的搭建、丛书的编写审定、校内磨课研讨……所有的工作就是这样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外加一位负责前前后后的助理高静老师,爷孙一般的俩个人乐此不疲的奔波、劳累,从风筝之都潍坊到卧牛之城邢台,从魔都上海到百湖之城大庆……几个月的时间,聚集在赵局身边的人越来越多,未来,项目组的人会越来越多,他们跨越的城市也会越来越多,因为,“语文主题学习”先进的理念和赵局长的人格魅力是最好的感召。
一位退休的老人,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发挥自己的余热,让这项实验惠及更多的孩子。
当你一切为了孩子,当你所有的出发都是为了孩子,所有的困难和波折都会为你让路,连老天都会帮你。
此刻,看到赵局,心里涌起满满的感动,不由地再次为这位执著的老人点赞。
刘店小学深入开展语文主题学习活动,打造书香校园从九月份开始,我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造书香校园活动,诵中华经典、“书香少年”“书香班级”评比、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的开展,书香校园特色已成为我校的一大特色,一大亮点。
在这期间,一方面以教师为主体开展“读书活动”,组织老师们学习新课标、新理念,鼓励老师多读书,读好书,全面提升老师素质,丰富教师内涵;另一方面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语文主题学习活动”,规范读书活动课的管理,帮学生选择书目,开展学生“读千古美文,做少年秀才”活动。
“主题学习”真正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学”——学会,会学。
“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之下,我们看到,“主题学习”课堂有鲜明的特色。
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体现了依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思想。
学情——学生已经学会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程度,是课堂规划的重要依据。
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占支配地位。
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主体,教师则是引导者。
规划课堂教学流程,为学生设计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等,教师的引导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保证。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习得能力,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主题学习”让广大语文教师教学轻松,得心应手;让每一个学生喜爱语文,喜欢语文课,爱读书,语文能力不断提高。
我校正在力求达到潍坊市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追求的目标。
(葛雪梅马长艳)刘店小学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为了丰富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校园内“句句经典,声声诵读”的阅读氛围,引领学生走进经典,品味经典,在阅读与传诵中滋养生命,培养中华民族自豪感。
11月月30日下午,刘店小学举办了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培育学生的人文底蕴”为主题的全校经典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全校近200人参加了比赛。
为了开展好此次活动,学校于11月初制定了实施方案并下发到各班级,对活动的开展进行了精密的安排和部署,成立了领导小组,督促各班利用早自习、阅读课及课外活动等时间进行诵读。
语文主题学习的心得体会“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是由全国新学校研究中心负责人李希贵教授亲身策划指点并积极推动的重点课题。
此课题已在北京海淀区和山东潍坊市两个实验区实行两年,成效显著。
用本人浮浅的认识对“主题学习”的实行策略进行简洁概括的话,即“主题学习”通过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力,节俭课堂时间;利用节俭的课堂时间浏览主题丛书,实现大量浏览,实现课内的课外浏览,终究到达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目的。
(1)打破常规的“自主互助式学习”,实现了将课堂3分之2的时间还给学生。
“主题学习”强调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强调教师不要教得太多,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将教材的学习时间紧缩到原来的3分之1。
若按传统的常规式教学是不能实现的,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课型,有1篇带多篇的,也有全部单元推动的,有先学教材后浏览实验教材的,也有先浏览主题学习丛书后学习教材的,还有同时进行比较浏览的。
这些课堂的共同理念或说课堂体现出的是“自主互助式学习”。
通过听课和与实验教师交换,“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课堂结构有以下5个环节。
1.欣赏:找到你最喜欢的文章,问1问自己,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些文章?2.分享:同伴间相互介绍自己所喜欢的文章及喜欢的理由。
3.朗读:将自己喜欢的文段反复大声朗诵,对特别喜欢的部份能够背诵。
比较:虽然每单元所选文章属同1主题,但通过比较,找出文章之间更多的不同。
模仿:如果有兴趣,可以模仿其中文章练笔。
课内浏览主题丛书,实现大量浏览,实现课内的课外浏览。
我们的教材,不论是人教版还是其他版本,多是依照单元编排的,每个教学单元不管是从内容上还是从教学重难点上基本上都有1个明确的主题。
“主题学习”围绕课本上的单元主题选择材料,编成主题丛书。
主题丛书的编写牢牢围绕课本上的单元主题选择材料,围绕单元主题选择几10篇相干、相近、类似乃至相对、相反、相连续的文章,这些文章照顾到古今中外,注意到文言的,白话的,诗歌的,小说的,散文的等等,每篇文章后面都围绕单元的重难点编写了浏览提示。
“语文主题学习”中学课型浅谈刘晓岚潍坊市潍城区的教师在“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新课型,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读思结合、以写促读,从不同的角度启迪学生的智慧。
探索并实施的较为成熟的“语文主题学习”课型主要有九种:N+X 略读课、1+X主题阅读课、主题阅读展示课、表现手法鉴赏课、主题写作指导课、情感意蕴探究课、语言特色品味课、阅读指导课、专题研究展示课等。
一、N+X略读课根据课文内容及特色,教师将各单元精讲篇目以外的现代文进行整合,精心设计组织主题泛读课,一节课完成2~3篇课文的学习。
这需要教师克服语文教学中的面面俱到和烦琐分析,删繁就简,用单元整体推进代替传统的一课一课教的方式,对于课文加强整合。
抓住一条主线整合几篇课文,还可加入“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几篇文章,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探究主旨,感悟文字魅力,掌握写法特点。
正如英国教育家怀特海所说:“如果要避免思想上的僵化,就要特别注意两条戒律:一是不要同时教授太多科目,二是如果要教,就一定要教得特别透彻。
”对一个单元中的课文,有的语文课堂要“瘦身”——长文短教,再长的课文也要尽量1个课时处理完,比如《孔乙己》。
教学时注重设计“主问题”,组织“主活动”,努力做到“突破一点,带动全篇”,为主题学习拓展学习空间。
有的要加强整合,比如《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喂——出来》等文章,用“以文品文”的阅读方法深入理解议论性散文中意蕴深邃的语句。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树立环保意识。
当然,哪些文章要整合,抓哪条主线,则因学校因学生而异,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彰显个性、不拘一格。
二、1+x主题阅读课这个课型要充分发挥课文的范例作用,请学生精读课内的精品课文,特别是对文中的亮点,让学生反复品读,咀嚼品味,深入领会文章的意蕴。
比如,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由((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老王》《信客》五篇文章构成,老师们在教学这一单元时结合知识能力点,重点学习《背影》《老王》,其余整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