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说课稿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说课稿教材分析地位及内容:这节课是中学第一堂地理课,是开宗明义的第一课,意义重大。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节课上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热情和欲望,以及今后地理课的教学效果。因此,这节课应尽量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让学生对今后的地理课产生一种期盼心里。同时,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了解地理学习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热情。本节教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初步了解身边的地理知识,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解开地理之“谜”、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地理与风土人情。2、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学科,培养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难点:使学生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及风土人情那个的密切关系。课时安排:1课时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到许多地理知识,但是地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初一的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那么,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是本节课的主要目的。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从而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并且是学生注意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初步形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使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都离不开地理知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们的生产、生活与地理只是密切相关,明白学习地理的意义。2、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还存在许多未解之“谜”。过程与方法本节是中学的第一堂地理课,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采用愉快教学法,为学生创设一个亲和、融洽的学习环境,努力从他们的经验出发,启发提问,引导、鼓励学生联系身边的现象来认识地理问题。从而使学生知道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地理知识密切相关,明白学习地理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想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注意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2、初步形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使学生知道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都离不开地理知识。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发现隐藏其中的地理信息,初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讨论教学法:通过讨论,学生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同时还可以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和训练语言的表达能力。归纳总结教学法:教师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结果,帮助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点,并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的能力。演示教学法: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解记忆,提高教学效果。她怎样形成了今天的面貌?生命为什么可以在地球上存在、繁衍?人类怎样认识和改变着她?她的变化将会给人类到来怎样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地球和探索她的奥秘吧!用与短文相匹配的生动画面,引入地理课的教学,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达到愉快教学的初步要求,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板书: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板书:一、解开地理之“谜” 课件展示一系列图片,学生观看图片,思考讨论。完成教材P2活动题。3、教师总结、转成。利用丰富的地理材料和地理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制造悬念,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板书:二、地理与日常生活1、展示“天气预报”图片,让学生说说天气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展示“修建房屋”图片,让学生说说修建房屋要用到的地理知识。2、教师针对学生回答进行小结,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并回答教材P3的活动题。3、教师对本小节总结并转承。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学好地理能提高生活的适应能力板书:三、地理与生产建设1、先讲述生产建设包括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的相关条件,再要求学生观看多媒体图片,然后请学生讨论、举例说明地理知识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通过观看图片,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地理知识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再通过学生讨论、举例来加深印象。2、课堂活动:阅读教材P4“荷兰的风车”,了解荷兰人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通过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讨论又能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板书:四、地理与风土人情分别展示民族服饰、民居、体育运动几组图片让学生辨析。学生通过读图辨析,合作学习,能提高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活动:分组讨论教材P5活动第1、2题1、分组分别讨论土地、森林与生产建设的关系,因各组讨论的主体不同,答案也可以不同。最后教师总结答案。2、分两组分辨代表贝贝和玲玲解释其兴趣活动不同的原因。通过讨论进一步认识地理学科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常识性和知识性学科,增强学生学好地理的信心。课堂小结:教师在最后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难度较大,主要是如何处理收集来的各种资料,让它们很好地体现在教学当中,既不堆积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学生都是刚刚正式接触地理,对地理的学习存在较大

的学习方法缺陷,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往往较为困难,学生许多时候会跟不上节奏。本节课的学习还使用了大量的学生讨论,所以课堂的把握也是影响到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对这节课的设计主要是利用大量的图片信息,直观的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地理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为今后的地理教学做好铺垫。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章: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心,以讨论、交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走进地理的殿堂。 引入新课:课本第一页的前言部分,这段文字描写优美,就让我们从这里走进地理,探索地理的奥秘,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章第一节 教师演示地球仪: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大吗?你能指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吗?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为什么有的地方是高山,有的地方是海洋?长江、黄河的水为什么滚滚东流?为什么黄河的水是黄颜色的?一年里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其实这些在我们身边的问题都属于地理知识。 讲授新课:(一)揭开地理之“谜” 学生可以提出很多问题…… 教师总结:我们把上述问题归结一下,会发现上述问题中属于地理问题的占有较大比例,它们成为存在于同学心中的地理之“谜”。其实,关于地理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学习了地理,就有可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解开同学心目中的地理之“谜”。 提问:地理到底是一门怎样的学科?来历如何?请同学读第二页的“地理”一词的来历。 过渡:其实我们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日常生活、生产建设、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等。 (二)地理知识与应用 1、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 学生活动:请同学看第三页的两张图,讨论回答图中的活动与地理的关系。(滑雪--在有冰雪地方才可进行;冲浪--在海边;) 提问:你还能从日常生活中列举一些地理知识的例子吗?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生活好、工作好、学习好,我们必须了解地理知识,必须学习地理。 2、地理与生产建设 讲述:生产建设包括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等方面。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让学生读一读“荷兰的风车”。 教师提问:荷兰的风车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略) 进一步提问:风车的动力是什么?---西风(地理知识在生产建设的应用) 方案一 根据学生熟悉的地理环境,教师可设问: (1)、当地主要有哪些水果?哪些是本地产的?哪些是外地运来的?为什么当地不能生产? (2)、我们冀州主要种植哪些粮食作物?它与当地的气候、降水有怎样的关系?等等。学生思考回答。

中国地理知识点大全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一、1、我国的北方大地常被称为“黄土地”,主要有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两大地形区,东北平原主要为黑土地。 2、北方地区的交通主要以铁路为主。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是我国春小麦、玉米、大豆、高梁、甜菜的主要产区。 4、北方地区为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 5、北方地区煤、石油、铁资源丰富。山西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6、大庆、胜利、辽河、中原和华北等油田,是全国主要的石油工业中心。 7、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陆上以铁路、公路为主。 8、被誉为“神州第一线”的是大秦线;被称为“北大仓”的是东北平原。 9、北方居民的主食是面食,以小米为主食的地区是黄土高原。 10、北方地区苹果产量最大的地区是山东半岛、辽东半岛。 11、我国冬小麦、棉花、花生的主要产区是华北平原。 12、环渤海工业带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4。 13、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口500多万。 14、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15、南方地区农作物可一年两熟至三熟。水稻是本区主要的粮食作物。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 16、南方地区出产多种亚热带和热带水果,其中产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柑桔。 17、南方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南方水乡,船舶是农村的重要运输工具。 18、被称为“紫色盆地”的是四川盆地。 19、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20、南方地区有“三大火炉”之称的城市是重庆、武汉、南京。 21、号称“华南大动脉”的水系是珠江水系,素有“水乡”之称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22、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面积占全国30%,人口约占全国4%。 23、西北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西部新疆境内,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西北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4、“西气东送”是将新疆塔北油气田天然气通过管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25、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自古以来被誉为“塞外江南”。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块块绿洲,是西北的粮棉瓜果之乡。 26、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石油、稀土的储量大,前景广阔。 27、我国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 28、稀土矿主要分布在白云鄂博。 29、我国地势最低洼的部分位于吐鲁番盆地(艾丁湖) 30、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该区重要的农业区有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青海省东部的湟水谷地。 31、青藏高原既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又有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拉萨以北的羊八井有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蒸气田。

世界地理常识之最大全

世界地理常识之最大全 世界地理常识之最大全世界大洲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南极洲。其中亚洲为世界第一大洲。一、地理零总:1.世界热极:巴士拉(伊拉克)最高记录58.8摄氏度;2.世界冷极:东方站(南极)最低记录-89.2摄氏度;3.世界湿极:怀厄莱阿莱(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屿)每年平均有335天下雨,年降水量达12244毫米;4.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南美洲)平均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1845年~1936年的91年间未曾下雨;5.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印度)年降水量10842毫米,1861年年降水量达20447毫米;6.海拔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7.从结构体底部到顶部的最高峰:冒纳凯亚火山(MaunaKea,夏威夷岛,海拔4205米,海下5998米,总高达10203米);8.地球上体积最大的山及火山:冒纳罗亚火山(MaunaLoa,夏威夷岛,海拔4169米,火山体积达7万5000立方公里);9.地球上最高的火山及死火山:阿空加瓜山(海拔6960米,是西、南半球的最高峰);10.地球上最高的活火山:奥霍斯德尔萨拉多山(海拔6893米);11.最高的岛上山峰:查亚峰(新几内亚岛,海拔4884米);12.太阳系内已知的最高、体积最大的山及火山:奥林帕斯火山(火星,高达约27公里);13.最长的陆上山系:安第

斯山系(长达7500公里);14.最长的海底山脉:中洋脊(长达80000公里);15.最低的火山:笠山(笠山,日本,标高112米);16.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17.最大的火山口:阿苏山(周长100多千米,日本);18.喷发次数最多的火山:埃特纳火山(已达210次,意大利)。 二、岛屿:19.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面积达2166086平方公里);20.最大的河中岛:巴纳纳尔岛(巴西托坎廷斯,面积达20000平方公里);21.最大的湖中岛:马尼图林岛(休伦湖,面积达2766平方公里);22.最大的淡水湖中岛:马尼吐岛;23.最大的岛中湖中岛:沙摩西岛(苏门答腊岛多巴湖,面积达520平方公里);24.最大的陨石坑类湖中岛:连尼尼华撤拉岛(加拿大魁北克省,面积达2020平方公里);25.最大的沙质岛:芬瑟岛(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面积达1630平方公里);26.最大的完全被淡水包围的岛:马拉若岛(巴西亚马孙河口,面积达40100平方公里);27.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和最大的沙岛:崇明岛(面积达1200多平方千米);28.地势最高的岛屿:新几内亚岛(岛上的查亚峰海拔4884米);29.人口最多的岛屿:爪哇岛(人口达12400万);30.人口密度最高的岛屿:鸭脷洲(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68200人);31.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由印度尼西亚的13000多个岛屿及菲律宾的7000多个岛屿组成);32.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面积约有322万平方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说课稿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说课稿教材分析地位及内容:这节课是中学第一堂地理课,是开宗明义的第一课,意义重大。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节课上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热情和欲望,以及今后地理课的教学效果。因此,这节课应尽量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让学生对今后的地理课产生一种期盼心里。同时,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了解地理学习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热情。本节教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初步了解身边的地理知识,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解开地理之“谜”、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地理与风土人情。2、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学科,培养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难点:使学生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及风土人情那个的密切关系。课时安排:1课时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到许多地理知识,但是地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初一的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那么,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是本节课的主要目的。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从而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并且是学生注意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初步形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使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都离不开地理知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们的生产、生活与地理只是密切相关,明白学习地理的意义。2、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还存在许多未解之“谜”。过程与方法本节是中学的第一堂地理课,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采用愉快教学法,为学生创设一个亲和、融洽的学习环境,努力从他们的经验出发,启发提问,引导、鼓励学生联系身边的现象来认识地理问题。从而使学生知道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地理知识密切相关,明白学习地理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想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注意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2、初步形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使学生知道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都离不开地理知识。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发现隐藏其中的地理信息,初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讨论教学法:通过讨论,学生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同时还可以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和训练语言的表达能力。归纳总结教学法:教师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结果,帮助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点,并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的能力。演示教学法: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解记忆,提高教学效果。她怎样形成了今天的面貌?生命为什么可以在地球上存在、繁衍?人类怎样认识和改变着她?她的变化将会给人类到来怎样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地球和探索她的奥秘吧!用与短文相匹配的生动画面,引入地理课的教学,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达到愉快教学的初步要求,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板书: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板书:一、解开地理之“谜” 课件展示一系列图片,学生观看图片,思考讨论。完成教材P2活动题。3、教师总结、转成。利用丰富的地理材料和地理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制造悬念,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板书:二、地理与日常生活1、展示“天气预报”图片,让学生说说天气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展示“修建房屋”图片,让学生说说修建房屋要用到的地理知识。2、教师针对学生回答进行小结,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并回答教材P3的活动题。3、教师对本小节总结并转承。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学好地理能提高生活的适应能力板书:三、地理与生产建设1、先讲述生产建设包括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的相关条件,再要求学生观看多媒体图片,然后请学生讨论、举例说明地理知识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通过观看图片,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地理知识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再通过学生讨论、举例来加深印象。2、课堂活动:阅读教材P4“荷兰的风车”,了解荷兰人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通过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讨论又能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板书:四、地理与风土人情分别展示民族服饰、民居、体育运动几组图片让学生辨析。学生通过读图辨析,合作学习,能提高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活动:分组讨论教材P5活动第1、2题1、分组分别讨论土地、森林与生产建设的关系,因各组讨论的主体不同,答案也可以不同。最后教师总结答案。2、分两组分辨代表贝贝和玲玲解释其兴趣活动不同的原因。通过讨论进一步认识地理学科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常识性和知识性学科,增强学生学好地理的信心。课堂小结:教师在最后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难度较大,主要是如何处理收集来的各种资料,让它们很好地体现在教学当中,既不堆积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学生都是刚刚正式接触地理,对地理的学习存在较大

地理知识重点

一、地球与地图 (一) 地球和地球仪 标准活动建议 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地球仪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用乒乓球或其他材料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模型。 ●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比较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 说明:●“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一项,旨在通过该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受到有关的科学史教育。 (二) 地图 标准活动建议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利用泡沫塑料、沙土等制作地形模型。 ●实地踏勘并绘制校园、社区等小区域的平面草图。 ●组织一次使用地图"寻宝"、定向行军等活动。 ●在地图上查找地名,并选择到达该地点的最佳交通路线。 二、世界地理 (一)海洋和陆地 标准活动建议 1.海陆分布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2.海陆变迁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填绘全球海陆轮廓略图。 ●开展七大洲、四大洋拼图游戏。 ●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计算机软件模拟演示“大陆漂移”。 ●讲述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故事 说明:●“知道板块构造学说……一项”,侧重于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的培养。 (二)气候 标准活动建议 1.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2.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3.主要气候类型 ●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天气预报节目,并做记录,讨论当地天气情况,并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有条件的学校可参观当地的气象台站 或大气环境监测站。 ●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气象园地,使用常用的测量仪器进行气温、降水和风向等观测;或将每天从广播、电视节目中记录的天气资料绘制成图表。 ●如有条件,让去过外地(或外国)的学生,描述对不同地区气候的感受。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章: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地理这门课程,应该抓住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以讨论、交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走进地理的殿堂。 引入新课:课本第一页的前言部分,这段文字描写优美,就让我们从这里走进地理,探索地理的奥秘,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章第一节 教师演示地球仪: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大吗?你能指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吗?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为什么有的地方是高山,有的地方是海洋?长江、黄河的水为什么滚滚东流?为什么黄河的水是黄颜色的?一年里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其实这些在我们身边的问题都属于地理知识。 讲授新课:(一)揭开地理之“谜” 学生可以提出很多问题…… 教师总结:我们把上述问题归结一下,会发现上述问题中属于地理问题的占有较大比例,它们成为存在于同学心中的地理之“谜”。其实,关于地理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学习了地理,就有可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解开同学心目中的地理之“谜”。 提问:地理到底是一门怎样的学科?来历如何?请同学读第二页的“地理”一词的来历。 过渡:其实我们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日常生活、生产建设、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等。 (二)地理知识与应用 1、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 学生活动:请同学看第三页的两张图,讨论回答图中的活动与地理的关系。(滑雪--在有冰雪地方才可进行;冲浪--在海边;) 提问:你还能从日常生活中列举一些地理知识的例子吗?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生活好、工作好、学习好,我们必须了解地理知识,必须学习地理。 2、地理与生产建设 讲述:生产建设包括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等方面。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让学生读一读“荷兰的风车”。 教师提问:荷兰的风车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略) 进一步提问:风车的动力是什么?---西风(地理知识在生产建设的应用) 方案一 根据学生熟悉的地理环境,教师可设问: (1)、当地主要有哪些水果?哪些是本地产的?哪些是外地运来的?为什么当地不能生产? (2)、我们冀州主要种植哪些粮食作物?它与当地的气候、降水有怎样的关系?等等。学生思考回答。 方案二: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回答:

世界地理-东亚地理知识总结

一、东亚 [读图识记]1.五国及其首都;2.青藏高原、蒙古高原;3.日本海重要海港 1、概述: ⑴位置范围 纬度位臵: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臵: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第二大内陆国(第一为哈萨克 斯坦)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韩国(首都首尔) 岛国:日本(首都东京) ⑵地形、河流 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岛、台湾岛等) ⑶气候: 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 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上;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为什么东亚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是海陆位臵引起的:背靠最大大陆,面临最大海洋→冬夏海陆温差大→冬季西伯利亚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亚洲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等地。 ⑷人口和经济 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人种:黄色人种 民族: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⑸沿海与内陆的差异:自然环境方面、人口方面、经济方面 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发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科技文化水平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现已出现很多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蚕丝、茶叶的产地。日本是世界的工业大国、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此外韩国、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台湾省、香港地区等经济发达区和新兴工业区不断形成。 西部内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这里天然草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济中占一定地位,矿产资源也正在开发利用之中,经济发展前景很可观。蒙古地广人稀,色楞格河沿岸范围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总结归纳(最新版)

高考地理 重点知识总结归纳(最新版)

一、前提——熟悉区域地理,掌握双基和主干知识 进行地理主观性试题答题能力提升专题讲练的前提是在对地理学科的区域地理,双基和主干知识学习已经完备后。功夫在平时,能力的提升在三年功课的积累,也是高考备考的最后冲刺。 二、基础——明确高考22类地理常见简答题标准答题思路 三年功课的积累已经见了无数的主观性试题。厚积薄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早有能者将高考22类地理常见简答题标准答题思路归纳成辑,供参考。当作我们提高解答主观题性试答题能力的起点。所以我们第一步便是熟读该资料,掌握常规解题方法。 三、关键——熟悉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的答题模式 有了以上的准备,便进行归纳概括,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我们的第二步便是总结考题常见答案的组织模式和常见的地理特征描述答案组织模式。 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答案的组织模式之归纳: 1) 原因(自然、人为) 2) 条件(有利、不利) 3) 影响(正面、负面) 4) 区位(自然、社会、经济) 5) 效益(经济、社会、环境) 6) 措施(生物、工程、技术) 7) 重大工程意义(两端、中间)或(政治、经济、民族、国防) 8) 要素(总量、结构) 9) 评价( 积极、消积) 10)降水量多少成因(大气环流、地形(迎、背风坡)、洋流、距海陆远近、下垫面) 11)气温高低成因(纬度位置、冷气流影响、洋流、地形-海拔高低与阳坡阴坡、下垫面) 12)大渔场成因(有无较宽阔大陆架,是否为实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流,是否是大江大河的入海口) 近几年考题常见的地理特征描述答案组织模式之归纳: 1) 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生物、矿产或其它资源) 2) 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相邻位置) 3) 水系特征(支流、流程、流域、流向) 4) 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变化、流速、含沙量、结冰期) 5) 降水特征(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变化) 6) 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季节组合)

七年级地理上册《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点及习题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点及习 题湘教版 知识点 1.服饰与地理,服饰材料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桑蚕生产适宜亚热带,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广东的珠江三角洲都是我国重要的蚕丝产地。而太阳光照好的x疆地区是我国长绒棉的最重要产区。人们喜爱的羊毛衫与皮衣,原料主要源于我国西部牧区盛产的羊毛和各种皮革。 其次,服饰样式与地域特征有关。在炎热干旱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欢身着白色宽松的长袍。在气温日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我国藏族牧民往往穿一个胳臂可以露出来的“不对称”的大袍。 第三,服饰变化与气候变化有关。在四季分明的地区,人们一般都要准备几套与季节相对应的衣服,夏季男士的短袖衬衫、T恤与女士的连衣裙,春秋季的休闲装和羊毛衫,冬季的滑雪衫和皮夹克等。相反,在“四季无寒暑,遇雨便成冬”的我国云南昆明一带,形成了“四季服装同穿戴”的独特景观。 2.饮食与地理,从主食结构上看,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我国北方以种植小麦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故形成了“北面南米”的格局。另外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特色,素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说,它的形成也与

地理环境有关。就拿“南甜北咸”的形成来讲,就与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有关。 我国北方地处暖温带,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大,在过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难以过冬,同时又不舍得一时“挥霍掉”,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这样一来,北方大多数人也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比起北方来,蔬菜更是一年几荐。 南方人被糖类“包围”,自然也就养成了吃甜的习惯。北方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只好以“咸”代“甜”来调剂口味了。虽说北方现在不缺糖,但口味一旦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 3.住房与地理,传统民居的样式、材料大多受当地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 例如北美因纽特人用冰块作外墙;草原上的牧民为适应游牧的需要通常居住在搭卸方便的蒙古包里;黄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黄土直立性好的特点开凿窑洞来居住;西南炎热的少数民族地区以竹楼为主。 当今商品房的开发也要考虑很多地理因素,如居住的交通位置、周边配套设施的空间组合、周围环境质量综合状况、居住区内部环境设计以及房子的朝向、采光、通风、层高、间距等因素。

一带一路地理

地理一带一路 资料1 将沙漠治理纳入“一带一路”战略规划 土地荒漠化,不仅是生态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安全问题。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很多都是荒漠化的土地。如不科学应对和解决,势必将影响“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为此,我提议,将沙漠治理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必须面对土地荒漠化问题。就沿线国内地区而言,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经过我国中西部地区。在这些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十分严重。从总体来看,我国西部1/3是沙漠。具体到省区,新疆沙化率达到64.34%,宁夏55.8%,内蒙古52.2%,甘肃45.12%,青海26.7%。就沿线国外地区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过的中东、中亚等地区,荒漠化也日益加剧。 土地荒漠化,导致沿线很多地区经济发展落后、贫困人口集聚,甚至时常诱发严重的社会和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这些地区发展与稳定的重要因素。要顺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必须正视土地荒漠化问题,并下大决心、下大力气予以解决。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一方面使沙漠治理问题的紧迫性凸显,另一方面,也为沙漠治理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同时,我国沙漠治理的技术与模式日渐成熟,已经具备了大范围推广应用的条件。如能将沙漠治理纳入“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将起到多重积极效果。 一是改善生态环境。沙漠治理,能够直接改善生态和生物多样性,是环境治理最直接、最见效的方式。例如,内蒙古库布其沙漠,经过20多年治理,成功修复和改善该地区生态环境:降雨量增长6倍,由不足70毫米增长到400毫米;沙尘天

气次数减少95%,由每年80多场减到2至3场;生物种类增长10倍多,由十几种增至100多种。联合国研究表明,如果修复全球5亿公顷退化的耕地,就能吸收全球由于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碳排放总量的1/3。 二是缓解我国耕地压力。据报道,由于重金属污染、乱侵乱占等原因,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岌岌可危。另据专家预测,未来10年,我国人口将超过14亿,土地缺口将高达10亿亩。如何补充10亿亩土地缺口问题已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将有条件的沙漠改造成耕地,是一条经过实践证明完全可行的思路。经过努力,库布其沙漠已改良出150万亩厘米级厚、初具耕作条件的土壤。国家有关部门研究称,我国26亿亩沙漠中可治理利用的达6亿多亩,如能推广库布其沙漠治理技术和模式,至少可以改造出3亿至4亿亩耕地,相当于18亿亩耕地红线的1/6。 三是实现生态与经济、民生的平衡发展。我国西部沙漠空间辽阔,蕴藏着丰富的光、热及生物资源。库布其沙漠在生态修复过程中,按照产业化、市场化、公益化的模式,带动沙区10多万人脱贫致富,创造了305亿元的GEP(生态系统总值),成功探索出一条兴沙之利、避沙之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据估计,如果将库布其治沙模式推广应用到我国可治理的沙漠,将创造2万亿元GDP和上百万个工作岗位,使2亿多沙区群众脱贫致富,从而实现生态修复、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的良性循环。 四是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合作新亮点。可以考虑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修复合作机制”,利用该机制为沿线地区沙漠治理提供技术援助。

1.1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集体备课教案纸 教学内容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课型新授课 主备教师来源学科网ZXXK]备课时间2020-8-27 使用教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地理之谜。联系实际,使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离不开地理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表达学习地理的体会,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熟悉身边的地理环境,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对 生活的适应能力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地理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难点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具地理图册,ppt课件。来源学§科§网Z§X§X§K] 学前三问: 二次备课 地理学科是什么? 为什么要学地理? 怎么样去学地理? 设问设答,解释给学生听,也可以让学生举手发言。 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有哪些联系? 1.一些世界上单未解之谜就与地理有关。你能说出来哪些? 或者你有什么猜测,仍然让学生举手发言。然后表达自己的 看法,可能是什么原因,要从地理知识的角度去讲。但是也 不能确定,可以和学生说以后在地理这条路上走得比较远, 或者说以后人类科技可以调查出来,我们才能有答案,要有 一个严谨的学科态度。 2.未解之谜对于我们来说尚且遥远,那么在我们身边的地理 现象有哪些?举手发言,然后选取一些来通过地理的相关学 科知识来进行解答。要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意识到 地理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比如衣食住行都有很大的联 系。 [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007985813.html,]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解开之“谜” 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来源:学#科#网Z#X#X#K] 风土人情 教后感来源学§科§网Z§X§X§K]本节课是学生初中学习地理的第一节课,地理作为不中考的科目,如何让学生认真去学习地理?俗话说“先入为主”。因此,第一节非常重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敏捷的思维,抓住学生的视觉、听觉,教师通过生活中丰富的近期的照片、刚发生的大家所关注的时事大事、生活实例营造愉快、融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对今后的地理课产生一种“企盼心理”。课堂使用多种教学资源利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拓展学习空间,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通过熟悉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生存能力。通过了解地理与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的关系,让学生体验到地理学习具有很强的美学价值。 年级:七年级科目:地理单元: 1.1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第一章: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地理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意识到地理与日常生活(如衣食住行等方面)、与生产建设、与社会风土人情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开学第一节课,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地理这门课程,应该抓住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以讨论、交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走进地理的殿堂。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探究式、参与法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课本第一页的前言部分,这段文字描写优美,就让我们从这里走进地理,探索地理的奥秘,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章第一节 教师演示地球仪:你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大吗?你能指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吗?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为什么有的地方是高山,有的地方是海洋?长江、黄河的水为什么滚滚东流?为什么黄河的水是黄颜色的?一年里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其实这些在我们身边的问题都属于地理知识。 讲授新课:(一)揭开地理之“谜”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疑惑不解的问题?请同学讨论后提出来。 学生可以提出很多问题…… 教师总结:我们把上述问题归结一下,会发现上述问题中属于地理问题的占有较大比例,它们成为存在于同学心中的地理之“谜”。其实,关于地理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学习了地理,就有可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解开同学心目中的地理之“谜”。 提问:地理到底是一门怎样的学科?来历如何?请同学读第二页的“地理”一词的来历。 过渡:其实我们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日常生活、生产建设、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等。 (二)地理知识与应用 1、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 学生活动:请同学看第三页的两张图,讨论回答图中的活动与地理的关系。(滑雪--在有冰雪地方才可进行;冲浪--在海边;) 提问:你还能从日常生活中列举一些地理知识的例子吗?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生活好、工作好、学习好,我们必须了解地理知识,必须学习地理。 2、地理与生产建设 讲述:生产建设包括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等方面。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让学生读一读“荷兰的风车”。 教师提问:荷兰的风车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略) 进一步提问:风车的动力是什么?---西风(地理知识在生产建设的应用)

必考知识点初中地理知识重点整理归纳推荐文档

必考知识点:初中地理知识重点整理归 纳 必考知识点:初中地理知识重点整理归纳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是球体(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麦哲伦环球航行; 登高望远; 月食; 卫星图片) 2、地球自转的周期:一天(24 小时)方向:自西向 东 产生的地理现象:a、昼夜交替;b、产生地方时差异 (例如后半夜起来看巴西的世界杯足球赛) 3 、地球的公转周期: 一年(约365 天)方向:自西向东。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a、四季的变化;b、昼夜长短变化(a)任何一天,赤道地区均昼夜平分。(b)任何地点,春秋二分均昼夜平分。(c)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夏半年, 3 月21 日至9 月23 日),越向北方向昼越长; 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冬半年,9 月23 日至次年3 月21 日),越向南方向昼越长。(D)凡太阳直射的地区都昼长夜短(除赤道外);c 、五带划分(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d、正午太阳咼度变化(影子长短变化)

4、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 A :有指向标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向; 无指向标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经纬网纬线代表东西方向,经线代表南北方向 B :(分子相同情况下,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5、海拔: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6、相对高度:把两个海拔相减 7、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越陡; 等高线越稀疏,代表坡越缓 8、地形部位识别:山顶(画有黑色三角形)、山脊(凸低为高)、山谷(凸高为低)、鞍部、陡崖(等高线重合)、盆地 9、地形类型有 5 种:地形区是以某种地形类型为主的一片区域 平原:地面平坦,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 一般在500 米以上, 峰峦起伏, 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 海拔不高, 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七年级地理(湘教版)上册第一章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材安排上是围绕着什么是地理以及地理学什么这两个主线进行的。通过与我们实际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图片及文字,来引发学生对地理的思考。也体现出新课标的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由于这节课是中学地理的开篇,其作用不可忽视,因为这节课上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热情,是学习地理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地理是什么。 2、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要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地理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及播放视频,让学生在视觉效果上感知地理。 2、通过联系实际让学生感知身边的地理知识,并引导学生应用观察、对比、归纳等方法解决身边的地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的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探索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风土人情的关系,培养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难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对今后的地理课产生“期盼心理”。 四、教法学法 我们学生第一次接触地理这门课,面对地理将有很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整节教学的中,将联系实际,利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举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活动参与的学习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长江、黄河的水滚滚东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不同景观图、大兴安岭与三江平原的景观图 (教师说明)为什么长江、黄河的水滚滚东流一年中为什么有四季的变化为什么有的地方是高山有的地方是平地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由此进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揭开地理之“谜” (多媒体)展示新疆哈密瓜、葡萄两种水果图片 (设问)为什么我国新疆出产的瓜果特别甜 (引导学生自由发挥) (设问)你们还对哪些地理问题疑惑不解呢举例出来 (引导学生自由发挥)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的探讨身边的地理知识,引起他们的兴趣。 (教师说明)关于地理现象和问题有很多,当我们的认识还不足以解释这些地理现象和问题时,这些现象与问题就成为了地理之谜。怎样解开地理之谜呢其实最好的办法是通过不断地努力地学习地理,丰富知识,我们就有可能解开自己曾经认为的地理之谜。 (学生齐读)阅读部分的“地理”一词来历。 (设计意图)这样有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也有利于培养团体意识。 (承转)通过对地理之谜的了解,从这些地理问题与现象中可以看出,地理是研究我们人类生活环境以及人和环境互相关系的学科。可以说我们生活在地理环境中,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并存在各个方面。接下来让我们了解学习地理,它究竟学什么,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风土人情三方面入手。 (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多媒体)沙特阿拉伯的旅店、日本人爱吃鱼、国际长跑赛道、杭州丝绸 (教师说明)这些衣、食、住、行的现象与地理是分不开的,如沙特阿拉伯的旅店,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这是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的一种特殊人文景观。日本爱吃鱼与他们四面环海的地理位置联系密切。在长跑比赛中,来自东非高原的选手常能取得好成绩,是因为非洲的东部是高原地区无氧耐力具有优势。我国江浙一带气候温暖湿润,适合桑树的生长。这四幅图形象的阐述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都与地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020届高考全国通用版地理大二轮专题复习限时达标:第三部分 热点一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世界区域

[学生用书专题强化练(十九)P149] (时间:40分钟,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8年7月2日至3日,“一带一路”法治合作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发表了《“一带一路”法治合作国际论坛共同主席声明》,进一步明确了“一带一路”法治合作目标和原则,初步构建了“一带一路”法治合作伙伴网络,强调要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国际法治、遵守和完善有关国际规则体系、积极预防和妥善解决有关争端、深化“一带一路”法治交流。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依据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古代中国的商船航行于“海上丝绸之路”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中国的商船一般选择夏季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出发,冬季从非洲东部沿海地区返回B.当夏季航行到索马里附近海域时发现此处水温较低,且海面上有大量的捕鱼的渔船C.当他们顺风由中国泉州南下到新加坡时发现正午日影位于南侧 D.返航时途经加尔各答可以大量购置棉花,带回国内 2.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下列关于沿线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变化可信的是() ①产业向沿海港口及国际铁路沿线、边境口岸地区集聚 ②基础设施投资增大,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交通系统更完善 ③资源开发力度增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可能加大 ④欧洲国家通过提供大量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亚欧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①④

解析:1.B 2.A[第1题,古代航行往往借助盛行风,南海及印度洋海域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古代中国的商船应是冬季从我国南方沿海出发,夏季从非洲东部沿海返回;夏季索马里半岛沿岸出现的是寒流,渔业资源相对丰富;商船顺风由泉州南下到新加坡时应是冬季,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该季节的正午日影朝北;加尔各答主要盛产黄麻。故A、C、D错误,选B。第2题,由题干可知,“一带一路”主要发展的是铁路和港口交通系统,而且欧洲国家没有通过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倡议,④错;由于“一带一路”的实施,产业会向沿海港口及国际铁路沿线、边境口岸地区集聚,同时由于资源开发力度增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可能加大,①③对,选A。] (2020·福建福州一模)印度尼西亚(如图Ⅰ所示)天然橡胶产区地跨南北半球,天然橡胶的高产期(指割胶天数相对集中,产量较大的时期)主要集中在雨季之后,落叶期之前。帕卢城市位于该国苏拉威西岛,该城市东西两侧有海拔超过2 000米的高山(如图Ⅱ所示)。2018年9月28日苏拉威西岛发生7.4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帕卢成为重灾区。据此完成3~4题。 3.受地形影响,帕卢气候终年() A.炎热干燥B.炎热温润 C.温和多雨D.凉爽干燥 解析:A[该地“东西两侧有海拔超过2 000米的高山”,高山会阻挡水汽进入因而干燥;该地位于赤道附近,因而高温;故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4.加重帕卢此次灾情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海底地震B.海湾地形 C.暴雨天气D.众多游客 解析:B[地震并引发海啸,使之成为重灾区;灾害来自地震或海啸,图示该城市位于海湾处,且东西有高山分布,则海啸引起的海水上涨,会使该市有淹没危险;故海湾地形是此次灾情严重的主要因素。]

地理重要知识点归纳

地理重要知识点归纳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发展特色农业(或建设商品性生产基地)。 (2)国家政策、资金扶持,加强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4)科技兴农,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5)推进农业的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 (6)积极开拓市场,树立品牌意识。 (7)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农产品。 5.商品粮地位下降的原因: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非农用地增多,耕地比重下降;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下降;人口增多,人均粮食产量下降。 6、长江流域适合棉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夏季,雨热同期,适合棉花生长;秋季降水少,关照充足。采摘期晴天多,适合收获。 7、我国北纬30N四川盆地适合甘蔗种植的条件:盆地地势较低,北部有秦岭阻挡寒冷的冬季风;盆地内部水热条件充足,土壤肥沃,适宜甘蔗生长。 8、山东适合花生生长的优势自然条件: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空气干燥,适合花生播种;位于暖温带,夏季雨热同期,适合花生生长;有大面积的盐碱地,适合花生生长。 9、大蒜在我国,是一种秋播夏收的作物,喜温、喜肥,不耐旱的作物,播种大蒜时覆盖地膜的作用和春季对大蒜生长的不利条件是: 覆盖地膜:保温,保湿 春季对大蒜生长的不利条件:春季升温快,蒸发量大,降水量少,影响大蒜的生长。 10、南疆适合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 (1)晴天多,阴雨天少,且白昼时间长,日照充足(2)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 (3)有灌溉水源 11、三大商品棉种植的优劣势对比 新疆南部(优质长绒棉产区) 优势:光照充足,晴天多,灌溉便利;劣势:水源限制;土地少;距离市场远 黄河流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优势:地形平坦,土层深厚;降水适中;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劣势:中、低产田多,旱涝,风沙和盐碱 长江流域(江汉平原、长江沿岸滨海平原) 优势:地形平坦,土层肥沃;水热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劣势:秋季多雨,不利于采摘。 12、天山海拔高,地形复杂,不同季节山地各处海拔和坡向不同气候差异大,牧草生长存在差异。春季:山地阳坡关照充足。温度较高; 夏季:山地高处气候凉爽,有山地的冰雪 融水,牧草繁茂 秋季:温度下降,山地降雪,必须向山下转 移。 冬季:气候严寒,平原盆地和荒漠草原地带气温相对较高积雪较少,牲畜易于觅食。 13、四大牧区发展的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1)草原面积广阔,没有大型的肉食动物;(2)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利于牧草生长,社会经济条件:牧区生产经验丰富,市场广阔,国家政策的支持。 14、我国牧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1)建设人工草场,种植饲料,大力发展舍饲和圈养。(2)保护草原植被,防止草场退化和草地沙化。实行轮封轮牧。(3)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蓄种加强对牲畜病害研究,防治草原虫害、鼠害(4)开辟水源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用水等。 中国的工业 1.工业的分类 (1)按照产品的性质分:轻工业、重工业 (2)按照生产对象分:采掘工业、加工工业或制造工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