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作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
- 格式:docx
- 大小:15.35 KB
- 文档页数:4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风险控制的策划
针对以上所辨识出的风险,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方法对安全风险加以控制:
1、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来规范现场的操作行为;
2、加强施工组织设计及作业指导书的编制管理工作,使施工组织设计及作业指导书能够真正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3、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4、强化班前交底工作,使职工明白工作的危险源及其防护措施;
5、加强对于安全施工作业票、动火作业票以及试运期间两票三制执行情况的管理工作,保证规范作业。
6、试运期间保持和电厂方面的紧密联系,严格遵守电厂的安全运行规范。
7、强化对机械的维护与检查保证机具使用的安全性;
8、强化安全设施的架设工作,保证职工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9、规范高空作业物料及其工具的管理工作保证物料存放的安全性;
10、对高空作业及其交叉作业进行认真管理,采取搭设防护棚栓挂保险绳等措施,防坠物伤人;
11、加强对运输工作的管理,从装车、物品的固定、车辆的限速行驶方面保证运输安全;
12、加强用电安全检查与维护工作,保证供电线路及其供电设施的安全性;
13、根据工作需要为职工配备适用的安全防护用品、用具,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14、加强对夜间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照明及安全设施的设置满足夜间施工的要求;
15、加强气瓶使用及其焊接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施工中消防安全;
16、对施工中使用的大型起重机械进行相应的安全检查,保证机械使用中的安全。
加强对吊车司机及其起重指挥人员配合的管理工作,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17、严格操作程序,保证作业有序进行;
18、强化对习惯性违章的查处工作,保证作业人员的行为安全。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123456789风险控制的策划针对以上所辨识出的风险,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方法对安全风险加以控制:1、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来规范现场的操作行为;2、加强施工组织设计及作业指导书的编制管理工作,使施工组织设计及作业指导书能够真正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3、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4、强化班前交底工作,使职工明白工作的危险源及其防护措施;5、加强对于安全施工作业票、动火作业票以及试运期间两票三制执行情况的管理工作,保证规范作业。
6、试运期间保持和电厂方面的紧密联系,严格遵守电厂的安全运行规范。
7、强化对机械的维护与检查保证机具使用的安全性;8、强化安全设施的架设工作,保证职工作业环境的安全性;9、规范高空作业物料及其工具的管理工作保证物料存放的安全性;10、对高空作业及其交叉作业进行认真管理,采取搭设防护棚栓挂保险绳等措施,防坠物伤人;11、加强对运输工作的管理,从装车、物品的固定、车辆的限速行驶方面保证运输安全;12、加强用电安全检查与维护工作,保证供电线路及其供电设施的安全性;13、根据工作需要为职工配备适用的安全防护用品、用具,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14、加强对夜间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照明及安全设施的设置满足夜间施工的要求;15、加强气瓶使用及其焊接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施工中消防安全;16、对施工中使用的大型起重机械进行相应的安全检查,保证机械使用中的安全。
加强对吊车司机及其起重指挥人员配合的管理工作,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17、严格操作程序,保证作业有序进行;18、强化对习惯性违章的查处工作,保证作业人员的行为安全。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和机遇评价表(行吊)
编号:JL-6.1.2-03序号:
辨识过程评价过程控制措施及改善机遇
序号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作业工序/
场所/活动
可能造成的结果(人
身伤害/健康损害等)
时态状态
过去是
否发生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危险
等级
是否
重要
风险控制措施及措施带来
的健康安全的改善机遇
L E C D
20工件放置不规范将来/异常否167424一般停止起吊
21工件固定不牢靠刹车工件滑动将来/异常否167424一般停止起吊
22吊装不牢靠将来/异常否167424一般停止起吊
23吊运工件绳索滑落将来/异常否167424一般停止起吊
24工件摆动将来/异常否167424一般停止起吊
25吊钩挤压伤人将来/异常否363544一般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6走动时轨道上有物体将来/异常否363544一般停止运行
27走动时有物体阻碍视线将来/异常否363544一般停止运行
制表/日期:审核/日期:。
1安全装置失灵、运转不正常坠物伤人、物体打击12 吊钩超载断裂、吊钩裂纹、未装置保险销、吊绳脱钩坠物伤人、物体打击3 所处地面不平、支撑不稳定、配重不平衡吊车倾覆、坠物伤害、人员伤害4 超重物体打击、人员伤害、财产损失5指挥混乱物体打击、人员伤害6环境因素(夜间、暴风雨等恶劣天气)财产损失、人员伤害7不按操作规程作业 物体打击、人员伤害8监护不力,未佩戴劳动防护用品人员伤害9斜拉重物、重物埋在地下,使用应报废的钢丝绳、绳打起重机侧翻、绳断裂伤人10吊具、索具不符合安全要求起重伤害11人站立或坐在吊钩上、人站在起重臂下物体打击、人员伤害管理过程作业活动起重作业序号危险源(危险发生的根源、状态及行为)可能导致的事故(风险)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风险程度(D)将来/异常6631082将来/异常30.540602将来/异常61402403将来/异常6631083将来/异常31401202将来/异常3115451将来/异常6115902将来/异常3115451将来/异常62151803将来/异常3215902将来/异常3115451吊装人员、进入作业现场人员风险等级时态/状态暴露于风险中人员LEC评价持证人专人操作、专人指挥、设置警示标识不安全状态严格执行吊装作业“十不吊”不安全状态现场地面必须平整、可靠、牢固,停放地点必须平坦、支撑要稳固不安全状态严格执行吊装操作规程不安全状态非紧急意外情况下,现场专人统一指挥,信号明确管理隐患夜间作业现场要有足够的照明,遇暴雨、大雾及6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必须停止环境因素严格执行吊装操作规程、吊装作业“十不吊”不安全行为指派专人监护,非作业人员禁止进入作业半径内,按规定佩戴安全帽等防护用品不安全行为禁止吊装不安全行为每次吊装作业前要求对吊具、吊索进行检查,确定安全后方可进行吊装作业不安全状态指派专人监护,非作业人员禁止进入作业半径内不安全行为备注风险控制措施。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说明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
它是用与系统风险率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这三种因素是: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但是,要取得这三种因素的科学准确的数据,却是相当繁琐的过程。
为了简化评价过程,可采取半定量计值法,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来评价危险性大小。
即D:=LECD值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
(1)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的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为1。
然而,在作系统安全考虑时,绝不发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件的分数定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指定了若干个中间值,如表所示。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2)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
规定连续暴露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为0.5。
同样,将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表所示。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3)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变化范围很大,对伤亡事故来说,可从极小的轻伤直到多人死亡的严重后果。
由于范围广阔,所以规定分数值为1—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在1与100之间,如表所示。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4)D—危险性分值。
根据公式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但关健是如何确定各个分值和总分的评价。
根据经验,总分在20以下是被认为低危险的,这样的危险比日常生活中骑自行车去上班还要安全些:如果危险分值到达70—160之间,那就有显著的危险性,需要及时整改;如果危险分值在160—320之间,那么这是一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高度危险环境;分值在320以上的高分值表示环境非常危险,应立即停止生产直到环境得到改善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