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等5国诉欧共体香蕉案
- 格式:ppt
- 大小:456.00 KB
- 文档页数:114
欧盟与拉美的香蕉大战1993年,欧盟开始实行了香蕉共同市场政策,即对进口加勒比海地区前英法殖民地国家的香蕉实行优惠,包括免关税和进口配额。
但拉丁美洲国家的香蕉则不享受这样的优惠,而要被征收每吨176欧元的关税,这违反了世贸组织的规定,于是,1995年,一些拉丁美洲香蕉产国把欧盟告到了WTO。
1997年,WTO专家组裁定欧盟的香蕉进口政策违背了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在内的多项WTO条款。
欧盟对此不服,提出了上诉,但结果是WTO要求欧盟改变其香蕉进口政策。
1998年,欧盟修改了香蕉进口政策,但申诉方仍不满意,要求WTO争端解决机构再次审议,并要求实行报复。
1999年和2000年,WTO争端解决机构先后授权美国和厄瓜多尔对欧盟多项产品实行贸易报复,于是,美国对来自欧盟国家的多种商品开征100%报复性关税。
这场历经16年的香蕉大战就此结束。
其实,香蕉大战不仅关系到贸易,还有更深的历史原因。
早在1975年,当时的欧共体)即通过《洛美公约》给予“非洲、加勒比海与太平洋地区”(ACP)的46个发展中国家香蕉、朗姆酒、糖、大米和牛肉等农产品进口的优惠待遇,目的是帮助这些国家通过贸易减小对外援的依赖。
欧盟之所以在1993年实行“香蕉共同市场政策”,也正是为了给予这些ACP 国家更大支持。
因为,这些国家的香蕉种植者多是一些小型农户,而拉丁美洲国家的香蕉种植者则主要是来自美国的大型跨国公司。
也正因涉及到美国企业,这场在欧美与拉丁美洲国家之间的贸易之争中,一直都有美国的参与。
1999年,美国对来自欧盟国家的多种商品开征100%的报复性关税。
尽管欧盟给予ACP国家优惠,但拉丁美洲国家仍然是欧盟主要的香蕉进口来源国--欧盟市场上的香蕉有70%来自拉丁美洲,主要是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来自ACP国家的只占20%。
欧盟是世界最大的香蕉市场。
一旦欧盟降低对拉丁美洲国家香蕉的进口关税,ACP国家的香蕉出口很可能受损,因此这项协议也遭到ACP国家的反对。
美欧香蕉战升级美宣布惩罚欧盟据新华社华盛顿12月21日电(记者袁炳忠)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21日宣布,鉴于欧盟未能执行世界贸易组织关于美欧香蕉贸易争端的裁决,美国将对来自欧盟的商品征收数亿美元的惩罚性关税。
巴尔舍夫斯基说,这些惩罚措施将从明年2月2日或最迟在3月3日之前开始生效。
美国将对一系列来自欧盟国家的产品征收百分之百的关税,这些产品包括奶酪、甜饼干、蜡烛、手袋、毡纸、贺卡、开司米毛衣、纯棉床罩、纸板箱、电动交通工具的电池、咖啡壶和吊灯等。
这些消费品在美国市场上的零售价将大幅上涨。
巴尔舍夫斯基说,6年来欧盟一直未执行世贸组织及其前身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关于美欧香蕉贸易争端的裁决,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布里坦与美国总统克林顿在最近的一次会谈中也未能解决这一争端,因此美国采取上述制裁措施,以抵销欧盟歧视性香蕉政策给美造成的损失。
美取消对欧盟惩罚性关税八年香蕉战告一段落【据新华社华盛顿7月1日电】美国贸易代表策利克1日宣布,根据美国和欧盟4月份达成的协议,欧盟从本月1日开始实行新的香蕉进口制度,因此,美国于当天取消了对来自欧盟的1.91亿美元商品征收的100%的惩罚性关税。
策利克在一份声明中说,香蕉贸易争端的解决表明美欧双方是按照相互尊重、谅解以及采取建设性行动的精神来解决相互之间的分歧的。
欧盟于1993年实行新的香蕉进口配额制度。
美国认为这损害了在拉美地区经营香蕉种植园的美国跨国公司的利益。
为此,美国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了诉讼并获得胜诉。
在世贸组织的授权下,美国于1999年3月开始对来自欧盟的价值1.91亿美元的商品征收100%的关税作为报复。
此后,美国与欧盟围绕这一问题举行了多次磋商,终于在今年4月11日达成协议。
根据协议,欧盟从今年7月1日起逐步增加拉美香蕉的进口配额,到2006年1月1日将完全取消配额制度。
欧盟和拉美国家结束历时15年的香蕉战2009年12月16日19:02第一财经日报【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0条10px">据来自布鲁塞尔的消息,欧盟和拉美国家昨天达成一项协议,结束历时15年被称为“香蕉战”的贸易争端。
WTO公布厄瓜多尔再诉欧盟香蕉案执行情况专家组报告(2008-04-13 21:10:06)转载分类:WTO争端解决欧盟香蕉案再次败诉——WTO执行专家组裁定欧盟没有执行争端解决机构香蕉案裁决2008年4月7日,WTO公布“欧共体——香蕉进口、销售和分销体制案”(厄瓜多尔第二次诉诸DSU第21.5条)执行专家组报告,裁定欧盟没有执行争端解决机构作出的建议和裁决。
2006年11月16日,厄瓜多尔再次根据《关于争端解决程序与规则的谅解》(DSU)第21.5条和GATT1994第23条要求与欧盟就香蕉进口、销售和分销体制问题进行磋商。
2006年11月28日,厄瓜多尔修改了其根据DSU第21.5条和GATT1994第22条提出的磋商请求。
2007年2月23日厄瓜多尔要求建立第21.5条执行专家组审查欧盟的新香蕉制度是否符合争端解决机构的建议和裁定。
2007年6月15日总干事组建了专家组审理此案。
2008年4月7日,执行专家组公布其报告,结论如下:专家组驳回欧盟提出的前提问题(preliminary issue)——即因欧盟和厄瓜多尔在2001年4月签订了双边香蕉谅解协议,厄瓜多尔不得质疑欧盟现有的香蕉进口体制,包括对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国家(ACP国家)的优惠政策。
据此在审查厄瓜多尔提出的实质性主张及欧盟援用的辩护意见后,专家组得出以下结论:1.欧盟对原产自ACP国家的香蕉每年授予775,000公吨的零关税配额构成了对此类香蕉的优惠待遇,而这一待遇没有惠及原产地为非ACP国家的WTO成员生产的同类香蕉,因此与GATT1994第1.1条不符;2.“多哈豁免”于2006年1月1日到期,因此没有证据表明自专家组建立之日至此报告之日期间有任何GATT1994第1.1条下的豁免适用于欧盟对原产自ACP国家零关税配额的优惠政策;3.欧盟目前的香蕉进口体制,尤其是为ACP国家保留的优惠关税配额与GATT1994第13.1条、第13.2条引言及第13.2(d)条不符;4.欧盟对最惠国进口香蕉的适用关税设为每公吨176欧元,不考虑考虑在220万公吨配额内的每公吨75欧元的约束关税,这一普通关税超过了欧盟减让表第一部分中设定和规定的税率,因此与GATT1994第2.1(b)条不符。
拉美国家与欧盟展开香蕉贸易战2021-10-02 09:44:53 本报综合报道据悉,世界上最主要的香蕉出口国厄瓜多尔,将于本周与欧盟高级官员就未来水果进口关税展开非正式谈判,它强烈反对提高关税。
在世界市场上价值数十亿美元、并对许多拉美国家至关重要的香蕉,是上世纪90年代欧盟输掉的激烈贸易争端的主题。
厄瓜多尔联合美国,说服WTO对欧盟的香蕉制度加以谴责。
欧盟对在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ACP的前殖民地种植者实行优惠。
欧盟随后保证将取消其关税和配额优惠贸易体系,并最迟于2021年逐步实行只适用关税的进口机制。
目前的问题是,单一准入进口关税的水平问题。
厄瓜多尔希望将来欧盟关税不超过当前每公吨75欧元的基准。
厄瓜多尔于6月表示,如果将来关税被设置得太高。
哥伦比亚和洪都拉斯双方均表示希望实行40欧元的关税。
但是,一些非洲生产国,事实上只有象牙海岸和喀麦隆,希望采取更高的关税以保护其香蕉准入欧盟。
ACP部长们约定该集团的目标将是奋力争取275欧元的关税。
ACP的立场同样得到了欧盟内仅有的香蕉生产国法国和西班牙的支持。
法国在其海外领土瓜德罗普岛和马提尼克岛种植香蕉,西班牙则在加纳利群岛种植。
欧盟当前体系包括三个分别独立的配额,共约340万公吨。
ACP国家享有75万公吨的免关税配额,而拉美国家供应商则面临着在剩下配额上支付75欧元的关税。
ACP和拉美生产商声称,正是他们的优惠关税将给工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并破坏数千人的生计。
“要使拉美国家和ACP的立场相一致非常困难。
双方有着完全不同的观点,你很可能使每个人都感到不满意,”加勒比香蕉出口国联盟执行秘书戈登梅尔斯说,“我们需要实行一种足够高的关税以维持当前产量和价格,关键是维持种植者的生计”。
拉美6个香蕉生产国就欧盟提高关税向世贸组织提出调查申请日期:2005-04-04 比亚《共和国报》消息,3月30日,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巴拿马、洪都拉斯和危地马拉6国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请,要求就欧盟拟将拉美地区香蕉进口关税从目前的75欧元提高到230欧元的措施建议将对拉美地区香蕉产区造成的损害进行调查。
美国和中美洲各国(厄瓜多尔、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墨西哥)与欧共体香蕉进口、销售和分销体制案1993年2月,欧共体颁布了依据区内香蕉的不同来源确立不同配额体系的404/93号规则。
对此,美国和中美洲各国(厄瓜多尔、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墨西哥)于1995年9月28日,以欧共体此举违背了WTO的一般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和非歧视性实施数量限制等原则为由,联合向WTO提出申诉,要求就欧共体香蕉进口、销售和分销体制与欧共体进行磋商。
在磋商未果的情况下,申诉方于1996年要求成立专家组审理此案。
WTO争端解决机构(DSB)最后支持了申诉方的请求,并建议欧共体在合理的时间内采取必要措施以履行其在WTO各有关协议下的义务。
为执行DSB报告,欧共体分别于1998年7月和10月公布了1637/98号和2362/98号规则,对原有规则进行了修改。
对此,申诉各方并不满意,认为新规则不符合DSB报告的要求。
欧盟认为,美国无权单方面作出欧共体是否已经执行裁决的判定并据此采取制裁措施。
厄瓜多尔则申请原专家组对欧共体是否执行做出评定。
原专家组针对厄瓜多尔的申请,做出欧共体并未完全执行的裁决。
案件评析:根据贸易争端解决机机制(DSU)第21条第1款的规定,DSB报告的执行义务成员方必须迅速履行DSB的各项建议或决定,以确保有效解决各项争端。
据此,WTO成员方负有迅速履行DSB报告的义务,但对于成员方的行为是否构成了对DSB报告的真正或完全履行这一问题则有可能在各方之间发生分歧,对此,DSU第21条第5款做出了明确规定。
本案涉及的另一个问题是报复的水平认定问题。
根据DSU的规定,因某一成员方违反WTO规则而受损的成员方有权在该违法成员方拒不执行DSB报告或双方未就补偿措施达成协议的情况下中止其对该违法成员方基于WTO协议的一定程度的关税减让或其他义务,以弥补其因为该成员方违法措施所造成的损失,这就是所谓的报复措施。
DSU要求报复的水平与其遭受的损失水平相一致。
wto案例分析
WTO案例分析。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一个国际组织,其主要职责是监督全球贸易规则并解决贸易争端。
WTO成立于1995年,目前有164个成员国,占据全球贸易总额的98%以上。
WTO的成立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争端解决机制更是成为国际贸易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WTO争端解决机制是WTO成员国之间解决贸易争端的重要途径。
该机制由多个阶段组成,包括协商、专家组成立、上诉等程序。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最终目的是确保成员国遵守WTO规则,维护全球贸易体系的稳定和公平。
一个典型的WTO案例是美国与欧盟之间的“香蕉争端”。
1993年,欧盟修改了对香蕉进口的规定,对来自拉丁美洲国家的香蕉征收高额关税,这导致美国和一些拉丁美洲国家提出贸易争端。
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下,专家组成立并进行了调查,最终裁定欧盟的做法违反了WTO规则。
欧盟最终被迫取消了对香蕉的高额关税,这一案例成为了WTO争端解决机制成功运作的典范。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成功案例不仅体现了其对全球贸易体系的重要作用,也为国际贸易关系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然而,也有一些人对WTO争端解决机制提出了质疑,认为其过于复杂,程序繁琐,影响了贸易争端的快速解决。
因此,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改革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综上所述,WTO案例分析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WTO争端解决机制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成功案例为维护全球贸易秩序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WTO争端解决机制,以适应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促进贸易争端的快速解决,为全球贸易体系的稳定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美国与欧盟香蕉贸易战下的特惠待遇体制蒋汉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北京100083)[摘要]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国际贸易的地位不断上升,贸易争端随之成为国际关系中引人瞩目的问题。
美国与欧盟香蕉贸易战屡次诉至DSB,该案现已成为国际经济法领域中的经典案例。
特惠待遇体制是《洛美协定》的核心要素,也是“香蕉大战”的争议焦点。
文章先扼要介绍了香蕉案本身案情,之后详细探究了特惠待遇体制的背景,浅谈了香蕉案对我国经济和外交方面的启示,并详细介绍了GATT第24条及对我国参与区域一体化实践的意义,浅谈了香蕉案对WTO报复制度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如何在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吸取香蕉案的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特惠待遇体制;国际贸易争端;香蕉案;GATT第24条[DOI]10.13939/ki.zgsc.2018.11.0101香蕉贸易战简介美国与欧盟香蕉贸易战起源于1993年欧洲共同体通过的一项关于香蕉贸易的政策,因此引发了多年来持续争论不休的屡次诉至DSB的案件。
香蕉贸易战的基本情况是:欧洲共同体的香蕉来源主要有三个:首先是来自隶属于某些欧盟国家的领土,如法国的海外省;其次是享有特惠待遇的非加太国家;最后是中南美国家。
“美元香蕉”产自中美与南美国家,因为价格十分便宜,质量优良,因而在欧洲市场中处于领头地位。
1975年2月,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46个发展中国家和欧洲经济共同体9国在洛美开会,签订了贸易和经济协定。
《洛美协定》中欧洲经济共同体明确在多个方面给予协议成员国提供便利条件。
为了确保非加太国家在对欧贸易中可以取得特惠待遇,欧洲经济共同体制定政策为对洛美协定成员国出口欧共体的香蕉全部免税准入,其余香蕉实行配额限制。
1993年,欧洲经济共同体颁布了404/93号规则,对于欧共体香蕉市场和管制方式实行统一管理,采用配额和许可证分类制度,而且成立了香蕉共同体市场组织,主要意图是维持本土地区蕉农的切身利益和非加太国家的特惠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