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指出下列短语与课文中短语用法相同的词:
丑态毕露 众妙毕备 毕业典礼 毕生精力 心情舒畅 至理名言 宾客意少舒 动作舒缓 不能名其一处 莫可名状 舒筋活血 舒筋活血 有名无实
林 嗣 环
作者简介:
林嗣环,字起八,号铁崖,明末清 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中进士, 著有《铁崖文集》、《秋声集》。 《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 《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 部笔记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 中心。
口技
杂技的一种。演员运用 嘴、舌、喉、鼻等发声 器官来模仿各种声音。 口技这种技艺,清代属 “百戏”之一种,表演 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 的后边,俗称“隔壁 戏” 。 现代口技表演,演员 不必隐身,改为借助扩 音器发出各种声响,并 且可以借助于动作、手
本文写的是一场口技表演。作者通过表演者以各种不同的声响, 异常逼真的模拟出一组有节奏、有连续性的生活画面的叙述、描写, 表现了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
问题和讨论
1、全文分几部分?主体部分根据口技表演的声响特 点可分为几个阶段?你能各用一个形容词概括其声响特 点吗? 2、随着每一阶段口技声响的变化?听众的神情、动 作又有怎样的变化? 3、本文通过确切而真实的抓住口技表演者发出的声响、 听众的反应,生动再现出的故事情节有什么特点? 4、文章首尾都提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 已”,这句话对文章结构和表现口技人的演出各有什么 作用?
《口技》原为他的《秋声诗 》的序言。原意是借口技人的 “善画声”(善于绘声绘色地 描写生活),说明《秋声诗》 也是“善画声”的诗作。
解释下列红色的字词。
1.会宾客大宴…… 会: 适逢,正赶上,恰好 宴:宴请 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座寂然,无敢哗者。 只 听见 但: 闻: 3.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乳: 喂奶 乳:乳头 呜:发出呜呜的声音 4.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稍微 渐渐 少: 稍稍: 5.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即使 指出 虽: 指: 6.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 名: 7.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几乎,差点儿 跑 股:大腿 几: 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