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 检测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21.95 KB
- 文档页数:2
10种重金属检测方法通常认可的重金属分析方法有:紫外可分光光度法(UV)、原子吸收法(AAS)、原子荧光法(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ICP)、X荧光光谱(XRF)、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
日本和欧盟国家有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分析,但对国内用户而言,仪器成本高。
阳极溶出法,检测速度快,数值准确,可用于现场等环境应急检测。
X荧光光谱(XRF)分析,优点是无损检测,可直接分析成品。
1.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理:原子吸收光谱法是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一种新型仪器分析方法,它与主要用于无机元素定性分析的原子发射光谱法相辅相成,已成为对无机化合物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主要手段。
这种方法根据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含量。
AAS法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精度好,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可测元素达70多个),仪器较简单,操作方便等。
火焰原子吸收法的检出限可达到10的负9次方级(10ug/L),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检出限可达到10ug/L,甚至更低。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不足之处是多元素同时测定尚有困难。
分析过程:1、将样品制成溶液(空白);2、制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分析元素的校正溶液(标样);3、依次测出空白及标样的相应值;4、依据上述相应值绘出校正曲线;5、测出未知样品的相应值;6、依据校正曲线及未知样品的相应值得出样品的浓度值。
进展:现在由于计算机技术、化学计量学的发展和多种新型元器件的出现,使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精密度、准确度和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
用微处理机控制的原子吸收光谱仪,简化了操作程序,节约了分析时间。
现在已研制出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GC-AAS)的联用仪器,进一步拓展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领域。
2. 原子荧光法(AFS)原理:原子荧光光谱法是通过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在特定频率辐射能激发下所产生的荧光发射强度来测定待测元素含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
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准确性的特点。
2.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量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光谱,根据吸收的强度来确定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3. 电子顺磁共振法(EPR):利用电子顺磁共振仪测量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电子自旋共振谱,从而确定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4. 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利用原子荧光光谱仪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进行测量,利用元素发出的荧光光谱来确定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5. 核磁共振法(NMR):利用核磁共振仪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进行测量,根据重金属元素的核磁共振信号来确定其含量。
以上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土壤重金属检测。
重金属检测方法一、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重金属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金属原子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来确定样品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性和高选择性的特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样品,包括水、土壤、植物和动物组织等。
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重金属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高温等离子体对样品中的金属元素进行离子化,然后通过质谱仪进行分析和检测。
该方法具有极高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适用于微量重金属元素的检测。
三、荧光光谱法。
荧光光谱法是一种快速、高灵敏度的重金属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金属离子与荧光试剂结合形成荧光物质,然后通过荧光光谱仪进行检测。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的特点,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检测。
四、原子荧光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重金属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金属原子在光激发下产生特定波长的荧光来确定样品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低检出限、高分辨率的特点,适用于微量重金属元素的检测。
五、电化学方法。
电化学方法是一种常用的重金属检测方法,包括阳极溶出法、阴极溶出法和恒电位法等。
这些方法利用电化学原理对样品中的金属元素进行溶出和测定,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样品。
综上所述,重金属检测方法涵盖了多种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荧光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和电化学方法等,每种方法都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样品的性质和检测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重金属检测,以保障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231重金属检查法本试验系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金属离子与硫化物离子反应显色,通过与制备的标准铅溶液目视比较测定,以确证供试品中重金属杂质含量不超过各论项下规定的限度(以供试品中铅的百分比表示,以重量计)。
【见分光光度法和光散射项下测定法目视比较法<851>】【注意:对本试验有反应的典型物质有铅、汞、铋、砷、锑、锡、镉、银、铜和钼等】除各论另有规定外,按第一法测定重金属。
第一法适用于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能产生澄清、无色溶液的物质。
第二法适用于在第一法规定试验条件下不能产生澄清、无色溶液的物质,或者适用于由于性质复杂,易干扰硫化物离子与金属离子形成沉淀的物质,或者是不易挥发的和易挥发的油类物质。
第三法为湿消化法,仅用于第一法、第二法都不适合的情况。
特殊试剂硝酸铅贮备液制备:取硝酸铅159.8mg,溶于100ml水中,加1ml硝酸,用水稀释至1000ml。
制备和贮存本溶液的玻璃容器应不含可溶性铅。
标准铅溶液制备:使用当天,取硝酸铅贮备液10.0ml,用水稀释至100.0ml。
每1mL的标准铅溶液含相当于10µg的铅。
按每克供试品取100µL标准铅溶液制备的对照溶液,相当于供试品含百万分之一的铅。
在上述二试管中,分别加入pH3.5的醋酸盐缓冲液2mL,然后再加硫代乙酰胺—甘油试液1.2mL,用水稀释至50mL,混匀,放置2分钟,在白色平面自上向下观察:供试品溶液产生的颜色与标准品溶液产生的颜色相比,不得更深。
EP 版的重金属分析方法重金属方法A供试溶液:12ml待测水溶液,2ml pH为3.5的缓冲溶液,混合后加1.2ml的硫代乙酰胺试液,立即混合。
对照溶液:10ml的标准铅溶液(1ppm or 2ppm Pb),2ml pH为3.5的缓冲溶液,2ml的待测液,混合后加1.2ml的硫代乙酰胺试液,立即混合。
空白溶液:10ml的水,2ml pH为3.5的缓冲溶液,2ml的测试溶液。
重金属检测国标方法
重金属检测国标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溶出法:将待测物料在一定条件下与一定量的浸提液接触,使重金属离子从样品中溶出到溶液中,再用光谱仪等检测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的质量浓度。
国标GB/T5009.12-2017《食品
中重金属的测定》规定了多种不同浸提液和不同条件的溶出法。
2. 原子吸收光谱法:利用重金属离子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性能来测定重金属离子的质量浓度。
国标GB/T5009.14-2017
《食品中铅、镉、铬、汞、砷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规定
了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铅、镉、铬、汞、砷重金属离子的质量浓度的方法。
3.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一种改进,能够提高测定重金属离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国标
GB/T5009.14-2017《食品中铅、镉、铬、汞、砷的测定原子
吸收光谱法》也规定了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品中铅、镉、铬、汞、砷重金属离子的质量浓度的方法。
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快速分析方法,可同时测定多种重金属离子的质量浓度。
国标
GB/T5009.88-2014《食品中重金属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质谱法》规定了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食品中重金属离子的质量浓度的方法。
检测重金属的方法
检测重金属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
1.原子吸收光谱法: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可以同时测定多种重金属元素。
2.荧光光谱法:根据重金属元素在荧光光谱中产生的特征峰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该方法准确性较高,监测速度快,适用于野外环境调查。
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利用质谱仪测定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该方法准确性和灵敏度均较高,适用于常规分析和痕量元素分析。
4.原子荧光光谱法:利用原子荧光光谱仪对重金属元素进行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
该方法分析速度快,准确性高,适用于大批量样品分析。
5.电化学方法:利用电化学分析技术测定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例如极谱法、阻抗谱法等。
该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适用于水体、土壤等样品的分析。
以上仅列举了部分常用的检测重金属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考虑样品类型、检测要求和实验条件等因素。
重金属检测方法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5g/cm³的金属元素,包括铅、镉、汞、铬、镍等,它们在环境中的积累和超标都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重金属的检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重金属检测方法,希望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首先,常见的重金属检测方法之一是原子吸收光谱法。
该方法利用金属原子对特定波长的光吸收的特性来定量分析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较高的准确度,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样品,因此在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也是一种常用的重金属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高温等离子体将样品中的金属元素离子化,然后通过质谱仪进行定量分析。
ICP-MS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能够同时检测多种金属元素,并且适用于各种复杂样品的分析,因此在环境监测和地质矿产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另外,还有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检测方法是原子荧光光谱法(AAS)。
该方法利用金属原子在特定波长下的荧光特性来进行定量分析。
AAS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样品,尤其在食品安全和药品检测领域应用广泛。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新兴的重金属检测技术,如电化学方法、光谱法、色谱法等,这些方法在重金属检测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的来说,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根据样品的特性和检测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高效的重金属检测方法出现,为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希望本文介绍的重金属检测方法能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工作中能够重视重金属检测工作,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和健康。
重金属的检验流程
重金属的检验流程:
①样品采集:
- 从目标环境中准确采集代表性的样品,例如土壤、水体、生物组织等。
②样品保存:
- 将采集的样品妥善保存,避免样品受到污染或重金属的流失。
③样品预处理:
- 对样品进行破碎、粉碎、干燥和筛分等预处理,确保样品均一性。
④样品消解:
- 使用酸消解、微波消解或高压釜消解等方法,将样品中的重金属转化为可溶性形式。
⑤溶液制备:
- 将消解后的样品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制成待测溶液。
⑥标准曲线制备:
- 制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重金属标准溶液,用于绘制标准曲线。
⑦仪器校准:
- 使用标准溶液校准检测仪器,如原子吸收光谱仪、ICP-MS等。
⑧样品检测:
- 将待测溶液导入检测仪器,测量重金属元素的信号强度。
⑨数据记录:
- 记录检测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信号强度、浓度等。
⑩数据分析:
- 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重金属的实际浓度。
⑪结果评估:
- 比较检测结果与相关标准或限值,评估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⑫报告编制:
- 编写检验报告,详细记录检验过程、结果和评估结论。
⑬质量控制:
- 进行空白试验、重复性试验和加标回收率试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⑭样品处置:
- 按照实验室规定安全处置已检测的样品和废液。
重金属检验流程涉及多个环节,从样品采集到最终结果评估,每个步骤都需严格遵循科学方法和实验室规程,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