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对南渡君臣的强烈愤慨
• 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对岳飞的沉痛的悼念之情
寓情于景。首二句写岳飞墓前的 荒凉之景,暗寓作者伤痛之情。
王昭君
李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咏怀古迹
(其 三)
杜甫
学习目标
1.背诵默写这首诗。 2.把握王昭君的形象;体会作者借古
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 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寄寓 作者深切的同情。
昭君青冢
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三世无 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现出欣欣向 荣的和平景象。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亡 故,其子继任王位。王昭君以大局为重,忍 受极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 风俗,嫁给呼韩邪的长子,又生二女,公元 前20年,复株累单于又死,昭君自此寡居。 一年后,33岁的绝代佳人王昭君去世,厚葬 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 水。后人称之为"青冢"。到了晋朝,为避晋 太祖司马昭的讳,改称明君,史称“明妃” 。
三.读诗句注释,理解诗意
诵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shuò
zhǒng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