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语音-第五节..
- 格式:ppt
- 大小:1.93 MB
- 文档页数:43
第二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以交际的声音,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要通过语音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
(一).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首先是一种声音,它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性质。
语音的物理性质具有四个基本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来决定的。
声波每秒振动的周期次数就是声波的频率。
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多,频率就高,声音就高;振动的次数少,频率就低,声音就低。
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与发音体的大小、长短、粗细、张力等因素有关。
发音体长的、大的、松的、厚的一类,振动慢,频率低,发出的声音就低,反之则高。
语音的高低,则跟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
人的声带是不完全相同的。
一般成年男子声带长而厚,成年女子声带短而薄,因而听起来男性比女性声音略低。
此外,同一个人发音时声带的松紧不同,声音也有高低之别。
汉语的声调,如普通话里的dū(督)、dú(独)、dǔ(赌)、dù(度),主要是由不同的音高构成的。
2音强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敲鼓时,用力大,音强就强,发出的声音就大;用力小,音强就弱,发出的声音就小。
普通话里的“孝子”和“儿子”里的“子”音强不同,前一个“子”音强比较强,后一个“子”音强比较弱。
词语中的轻重音主要是音强的不同形成的。
并且,声音的强弱在普通话中还有区别词义的作用,比如“地道”中的“道”,分别读为轻声和非轻声时,所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3音长指声音的长短,是由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
时间长,音长就长;时间短,音长就短。
英语中元音的音长与否,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比如ship(船)和sheep(羊)的区别,主要是其中元音[i]的音长不同。
sheep里的[i:]音长长,ship里的[i]音长短。
在普通话和多数汉语方言中,音长对于区别字词的意义作用不大,但在语句感情的表达上有一定作用。
第二章 语音第一节 语音概说一、填空1.语音具有 、 、 三方面性质,其中 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音高是 ,决定于 的多少。
语音的高低同声带的 、 、 有关。
3.音色不同的原因是 不同, 不同,发音时 不同。
4.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片段叫 。
二、选择1.发音体颤动次数多,A.声音高 B.声音低 C.与声音的高低没有关系2.语音的强弱跟说话时用力的大小A.成正比 B.成反比 C.没有关系3.发音时A.声带颤动 B.声带不颤动 C.声带有时颤动,有时不颤动4.语言的本质属性是A.物理属性 B.社会属性 C.生理属性三、判断1.语音是语言的声音,所以必须从物理学和生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才是全面的。
2.离开使用某种语音的民族的社会习惯来分析语音是可能的。
3.普通话一个音节,最少是两个因素,最多是五个音素。
四、问答1.什么是语音?它同自然界其他声音有何异同?2.试联系你所熟悉的语言,谈谈音色、音高、音强,音长在语音中的表现。
3.试绘制发音器官示意简图,并熟记其中各个发音部位的名称。
4.为什么说语音具有社会属性?5.什么是音素?什么是音节?试谈二者之间的关系。
6.谈谈声母和辅音的联系及区别。
7.谈谈韵母和元音的联系及区别。
8.联系实际说明汉语拼音方案的用用途。
第二节 声 母一、填空1.造成辅音发音不同的因素是 和 的不同。
造成元音发音不同的因素有 、 、 。
2.发音部位是指 ,譬如“f”的发音部位是 。
3.发音方法是指 ,可从 、 、 三方面来观察,譬如“f”的发音方法是 。
4.按发音部位的不同可将声母分成 类,它们是 、 、 、 、 、 、 。
5.按发音时阻碍方式的不同可将声母分成 、 、 、 、 。
6.从发音方法看“l”是 。
7.“z”和“c”发音的不同处在于 ,相同处在于 。
8.普通话声母的鼻音有 、 。
它们的发音却不同,这是因为 。
二、选择1.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靠近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挤出来的音叫 。
现代汉语(黄廖本)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现代汉语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甚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及其代表方言:北方方言(北京话)、吴方言(苏州话/上海话)、湘方言(长沙话)、赣方言(南昌话)、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闽方言(福州话/厦门话)、粤方言(广州话)。
第二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一种社会现象。
识记语音具有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等三种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语音的物理属性,即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决定音色的三个条件: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的形状。
)语音的社会属性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从语音表示意义的社会性看出来,一是从语音的系统性上看。
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断。
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普通话的音素可以分为元音音素、辅音音素两大类。
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又叫母音。
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又叫子音。
辅元音的主要区别:1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会要受到某个部位的阻碍;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这是最主要的区别)2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部位特别紧张;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3发辅音时,气流较强;发元音时,气流较弱。
4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一般说来,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正确理解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的一般性和例外的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