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鲫鱼的解剖
- 格式:doc
- 大小:718.00 KB
- 文档页数:5
实验鱼的解剖一、实验目的通过对鲫鱼鱼的结构观察,从形态学角度认识生物体的结构组成,了解其适应水生生活的结构特点。
学习鱼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与用具鲜活鲫鱼、解剖器、解剖盘等。
三、实验操作与观察(一) 鲫鱼的外形(图1)取鲫鱼标本,放在解剖盘中进行观察,其体测扁,身体分头、躯干、尾三部份。
自吻端至鳃盖骨后缘为头部。
口位于头部前端(口端位),口两侧各有 2 个触须(鲫鱼无触须),吻背面有鼻孔 1 对,眼 1 对,位于头部两侧,形大而圆。
眼后头部两侧为宽扁的鳃盖,鳃盖后缘有膜状的鳃盖膜,藉此覆盖鳃孔。
自鳃盖后缘至肛门为躯干部;自肛门至尾鳍基部最后一枚椎骨为尾部。
躯干部和尾部体表被以覆瓦状排列的圆鳞,鳞外覆有一薄层表皮,躯体两侧从鳃盖后缘到尾部,各有 1 条由鳞片上的小孔排列成的点线结构,此即侧线;被侧线孔穿过的鳞片称侧线鳞。
鱼鳞的排列方式因种而异,成为分类鉴定标准之一。
鳞式的写法是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
体背和腹侧有鳍,背鳍 1 个,较长,约为躯干的 3/4 ;臀鳍 1 个,较短;尾鳍末端凹入分成上下相称的两叶,为正尾型;胸鳍 1 对,位于鳃盖后方左右两侧;腹鳍 1 对,位于胸鳍之后,肛门之前,属腹鳍腹位。
肛门紧靠臀鳍起点基部前方,紧接肛门后有 1 泄殖孔躯干部与尾部交界之腹面有肛门与尿殖乳突,在尾部有一臀鳍和尾鳍,鳍由鳍棘,或软鳍条支持,硬而不分叉的为鳍棘,柔软分节而分叉的为鳍条,计算各鳍的鳍棘与软鳍条。
图1:鲫鱼的外形(二) 内脏原位观察(图2-3)从肛门前l厘米左右处剪一孔,插入剪刀沿腹中线向前经腹鳍中间剪至下颌;使鱼侧卧,左侧向上,自肛门前的开口向背方剪到脊柱,沿脊柱下方剪至鳃盖后缘,再沿鳃盖后缘剪至下颌,除去左侧体壁肌肉,使心脏和内脏暴露。
原位观察:腹腔前方,最后一对鳃弓后腹方一小腔,为围心腔,它借横隔与腹腔分开。
心脏位于围心腔内。
在腹腔里,脊柱腹方是白色囊状的鳔,覆盖在前、后鳔室之间的三角形暗红色组织,为肾脏的一部分。
鲫鱼的解剖实验报告鲫鱼的解剖实验报告引言:在生物学课程中,解剖实验是学生们了解动物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环节。
本次实验我们选择了鲫鱼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鲫鱼的解剖,我们将深入了解鲫鱼的内部结构和器官功能。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解剖鲫鱼,了解其内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探究鲫鱼的生理特点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所需材料包括鲫鱼、解剖刀、剪刀、显微镜等。
首先,我们将鲫鱼放置在解剖台上,用解剖刀沿着鲫鱼的腹部切开。
然后,我们将鲫鱼的内脏器官依次取出,并进行观察和记录。
三、解剖结果1.鲫鱼的外部特征鲫鱼呈纺锤形,身体分为头部、躯干和尾部。
头部有两个鳃盖,用于呼吸。
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具有保护和减少水阻的作用。
鲫鱼的背部呈现出深绿色,腹部则为银白色。
2.鲫鱼的内脏器官(1)消化系统:鲫鱼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等。
我们观察到鲫鱼的口腔内部有锯齿状的牙齿,用于咀嚼食物。
食道连接着口腔和胃,将食物顺利送入胃部进行消化。
胃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通过分泌消化酶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肠道负责吸收和吸附营养物质。
(2)呼吸系统:鲫鱼的呼吸系统通过鳃盖和鳃腔进行气体交换。
鳃盖是鲫鱼呼吸的重要器官,通过鳃腔中的鳃片与水中的氧气进行交换,同时将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
(3)循环系统:鲫鱼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我们观察到鲫鱼的心脏位于腹部正中央,呈红色,由心房和心室组成。
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4)泌尿系统:鲫鱼的泌尿系统由肾脏和泌尿道组成。
肾脏位于腹腔内,主要负责排除体内的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分平衡。
四、实验分析通过对鲫鱼的解剖,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鲫鱼的消化系统适应了其杂食性的生活方式,锯齿状的牙齿和胃的结构有助于消化不同种类的食物。
2.鳃盖和鳃腔是鲫鱼进行气体交换的关键器官,保证了其在水中的呼吸。
3.鲫鱼的心脏和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其他鱼类相似,通过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一、实验名称:鲫鱼的解剖二、实验目的(1)学习鲫鱼解剖的常规操作,了解硬骨鱼的结构特点;(2)了解鱼类消化、呼吸、泄殖系统、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的形态构造及特点;三、实验材料3.1. 实验材料:活鲫鱼3.2. 实验设备:白色解剖盘、解剖剪、镊子、注射器及针头、吸水纸3.3. 实验试剂:蒸馏水四、实验内容4.1鱼的外形观察取活鲫鱼,置于40℃温水中约5min处死。
取出后放在解剖盘中观察。
鲫鱼外形呈纺锤形,左右侧扁,全身分为头、躯干、尾三部分。
鲫鱼的口在头端部;有成对的鼻孔和眼;头两侧有鳃盖;躯干两侧中间的一行鳞片均具有小孔,形成侧线;肛门和泄殖孔分别在腹部臀鳍之前。
4.2 鱼的内部解剖(1)使鲫鱼腹部向上,用解剖剪从肛门向前剪开,沿腹中线经鳍中间剪到下颌;使鱼侧卧,左侧向上,自肛门前的开口向背方剪开,沿记住下方剪至鳃盖后缘;再沿鳃盖后缘剪至胸鳍之前,除去左侧体壁。
(2)依次小心分离鲫鱼的性腺(卵巢)、肝胰脏、肠、后鳔,观察被遮挡的心脏、肾脏等结构。
用注射器向泄殖孔注射少量去离子水,观察输尿管和膀胱。
观察(3)取下鳃盖,观察鳃部。
依次取下鳃弓。
观察咽齿结构。
(4)沿体长轴方向剪开鲫鱼的头部背面骨骼并将其移去,用吸水纸小心吸去脑脊液等,从脑背面观察端脑、中脑、小脑、间脑、延脑等结构。
小心尝试取下脑部,剥去眼等冗附结构,观察嗅叶、嗅束和大脑。
五、实验结果5.1鱼的外形观察(a)(b)图5.1 鲫鱼在侧卧(a)和仰卧(b)状态下的外形观察5.2 鱼的内部解剖图5.2 取下体壁和鳃盖后的鲫鱼(a)(b)图5.3 鳔(a)及部分气管(b)图5.4 心脏。
解剖用的鲫鱼此时心脏已停止跳动,其余组常可以观察到继续跳动的心脏。
图5.5 鳃弓。
可以观察到第四对鳃弓发生变态,鳃耙发达。
第四对鳃弓位于所有鳃弓最外侧,发达的鳃耙有利于阻挡砂砾、食物从鳃丝流出,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图5. 6 咽齿。
黑色部分为食物残渣以及牙菌斑。
(a)(b)图5. 7 脑。
鲫鱼的解剖实验报告前言:鲫鱼是淡水鱼中的常见品种,广泛分布在我国各个水域中。
鲫鱼的解剖实验是生物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对鲫鱼内部结构的探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鲫鱼的生理和生态特点,同时也为我们深入了解动物的解剖结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一、实验目的通过对鲫鱼的解剖实验,深入了解鲫鱼的内部结构和器官组织分布,通过肉眼观察和实际操作,掌握鲫鱼的解剖结构,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清洁的鲫鱼一条,手术刀、镊子、注射器、生理盐水、显微镜、标本瓶。
实验方法:1. 准备工作:将鲫鱼的头部略微向上抬起,以便充分暴露出腹侧,消毒手术区域。
2. 麻醉:将鲫鱼置于注射板上,缓慢注射 3% 的氯丙嗪(1mg/kg)和肉桂嗪盐酸盐(1mg/kg)的混合液 0.1ml/g ,使其进入麻醉状态。
3. 切开腹壁:用手术刀向腹侧正中线切开腹壁,刀口要小,深度适中,以免损伤内脏。
4. 观察腹腔:打开腹腔后,首先可以看到处于中央的一根长条状的器官,那就是鲫鱼的肠道。
由于鲫鱼胃较小,所以肠道占据了相对较大的空间,不仅仅是作为消化的主要器官,同时也是脂肪和糖的贮存处。
5. 探究心脏和肝脏:将肠道向一侧移动,便可以发现上方的器官,那就是鲫鱼的心脏。
通过观察心脏表面的血管并按压可以确定心脏的位置和大小。
在心脏下方,是鲫鱼的肝脏。
肝脏是鲫鱼的代谢中心,除了负责代谢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还参与了多种激素的分泌,对机体的生理功能起到了协调作用。
6. 探究其他脏器:在肝脏和肠道的两侧,可以发现一些细小的器官,这些器官就是鲫鱼的脾、胰和肾。
在这些器官中,脾将红血球降解为脾细胞,将血液中的废物、老化细胞等物质转化为再生血液细胞,胰则是鲫鱼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器官,肾则是鲫鱼体内代谢废物的主要排出机构。
7. 收集标本:将切开的鲫鱼放入生理盐水中冲洗干净,取下样品,放入标本瓶中,标注实验日期、实验名称等内容。
三、实验结果通过对鲫鱼的解剖探究,我们可以看到鲫鱼体内的一些重要的器官和组织结构,包括心脏、肝脏、肠道、脾、胰和肾。
实验鱼的解剖一、实验目的通过对鲫鱼鱼的结构观察,从形态学角度认识生物体的结构组成,了解其适应水生生活的结构特点。
学习鱼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与用具鲜活鲫鱼、解剖器、解剖盘等。
三、实验操作与观察(一)鲫鱼的外形(图1)取鲫鱼标本,放在解剖盘中进行观察,其体测扁,身体分头、躯干、尾三部份。
自吻端至鳃盖骨后缘为头部。
口位于头部前端(口端位),口两侧各有2个触须(鲫鱼无触须),吻背面有鼻孔1对,眼1对,位于头部两侧,形大而圆。
眼后头部两侧为宽扁的鳃盖,鳃盖后缘有膜状的鳃盖膜,藉此覆盖鳃孔。
自鳃盖后缘至肛门为躯干部;自肛门至尾鳍基部最后一枚椎骨为尾部。
躯干部和尾部体表被以覆瓦状排列的圆鳞,鳞外覆有一薄层表皮,躯体两侧从鳃盖后缘到尾部,各有1条由鳞片上的小孔排列成的点线结构,此即侧线;被侧线孔穿过的鳞片称侧线鳞。
鱼鳞的排列方式因种而异,成为分类鉴定标准之一。
鳞式的写法是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
体背和腹侧有鳍,背鳍1个,较长,约为躯干的3/4;臀鳍1个,较短;尾鳍末端凹入分成上下相称的两叶,为正尾型;胸鳍1对,位于鳃盖后方左右两侧;腹鳍1对,位于胸鳍之后,肛门之前,属腹鳍腹位。
肛门紧靠臀鳍起点基部前方,紧接肛门后有1泄殖孔躯干部与尾部交界之腹面有肛门与尿殖乳突,在尾部有一臀鳍和尾鳍,鳍由鳍棘,或软鳍条支持,硬而不分叉的为鳍棘,柔软分节而分叉的为鳍条,计算各鳍的鳍棘与软鳍条。
图1:鲫鱼的外形(二)内脏原位观察(图2-3)从肛门前l厘米左右处剪一孔,插入剪刀沿腹中线向前经腹鳍中间剪至下颌;使鱼侧卧,左侧向上,自肛门前的开口向背方剪到脊柱,沿脊柱下方剪至鳃盖后缘,再沿鳃盖后缘剪至下颌,除去左侧体壁肌肉,使心脏和内脏暴露。
原位观察:腹腔前方,最后一对鳃弓后腹方一小腔,为围心腔,它借横隔与腹腔分开。
心脏位于围心腔内。
在腹腔里,脊柱腹方是白色囊状的鳔,覆盖在前、后鳔室之间的三角形暗红色组织,为肾脏的一部分。
实验鱼的解剖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鲫鱼鱼的结构观察,从形态学角度认识生物体的结构组成,了解其适应水生生活的结构特点。
学习鱼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与用具
鲜活鲫鱼、解剖器、解剖盘等。
三、实验操作与观察
(一) 鲫鱼的外形(图1)
取鲫鱼标本,放在解剖盘中进行观察,其体测扁,身体分头、躯干、尾三部份。
自吻端至鳃盖骨后缘为头部。
口位于头部前端(口端位),口两侧各有 2 个触须(鲫鱼无触须),吻背面有鼻孔 1 对,眼 1 对,位于头部两侧,形大而圆。
眼后头部两侧为宽扁的鳃盖,鳃盖后缘有膜状的鳃盖膜,藉此覆盖鳃孔。
自鳃盖后缘至肛门为躯干部;自肛门至尾鳍基部最后一枚椎骨为尾部。
躯干部和尾部体表被以覆瓦状排列的圆鳞,鳞外覆有一薄层表皮,躯体两侧从鳃盖后缘到尾部,各有 1 条由鳞片上的小孔排列成的点线结构,此即侧线;被侧线孔穿过的鳞片称侧线鳞。
鱼鳞的排列方式因种而异,成为分类鉴定标准之一。
鳞式的写法是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
体背和腹侧有鳍,背鳍 1 个,较长,约为躯干的 3/4 ;臀鳍 1 个,较短;尾鳍末端凹入分成上下相称的两叶,为正尾型;胸鳍 1 对,位于鳃盖后方左右两侧;腹鳍 1 对,位于胸鳍之后,肛门之前,属腹鳍腹位。
肛门紧靠臀鳍起点基部前方,紧接肛门后有 1 泄殖孔躯干部与尾部交界之腹面有肛门与尿殖乳突,在尾部有一臀鳍和尾鳍,鳍由鳍棘,或软鳍条支持,硬而不分叉的为鳍棘,柔软分节而分叉的为鳍条,计算各鳍的鳍棘与软鳍条。
图1:鲫鱼的外形
(二) 内脏原位观察(图2-3)
从肛门前l厘米左右处剪一孔,插入剪刀沿腹中线向前经腹鳍中间剪至下颌;使鱼侧卧,左侧向上,自肛门前的开口向背方剪到脊柱,沿脊柱下方剪至鳃盖后缘,再沿鳃盖后缘剪至下颌,除去左侧体壁肌肉,使心脏和内脏暴露。
原位观察:腹腔前方,最后一对鳃弓后腹方一小腔,为围心腔,它借横隔与腹腔分开。
心脏位于围心腔内。
在腹腔里,脊柱腹方是白色囊状的鳔,覆盖在前、后鳔室之间的三角形暗红色组织,为肾脏的一部分。
鳔的腹方是长形的生殖腺,雄性为乳白色的精巢,雌性为黄色的卵巢。
腹腔腹侧盘曲的管道为肠管,在肠管之间的肠系膜上,有暗红色、散漫状分布的肝胰脏。
在肠管和肝胰脏之间一细长红褐色器官为脾脏。
图2:鲫鱼的解剖方法
图3:鲫鱼内脏的原位观察
(三)消化系统
消化腺:主要有肝脏和胰脏,鲤科鱼类合并成肝胰脏,还有胆囊。
肝胰脏:由肝组织和胰组织混合在一起组成,暗红色,弥漫分布肠管间的肠系膜上,有部分包围肠管。
胆囊:为暗绿色的椭圆形囊。
大部分埋于肝胰脏间,位于盘曲肠管的前部右侧,
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肠和肛门,没有明显分化的胃。
口腔:口腔的前端为口,由上下颌包围,颌无齿。
口腔背壁肌肉较厚,表面有粘膜,底壁后半部有1个不能活动的三角形舌。
咽:口腔的后方为咽。
咽壁左右两侧有5对鳃裂、鳃弓,鳃裂由鳃弓分隔。
前4对鳃弓着生鳃,第5对鳃弓特化为咽骨,内侧着生咽齿,鲫鱼咽齿1行,鲤鱼3行。
★咽齿的数目与排列方式是鱼类的分类依据;咽齿与基枕骨腹面的角质垫相对,能夹碎食物。
鲤鱼的齿式为1、1、3/3、1、1,记录数字从左侧记录到右侧,即左右两侧各有3行齿,左侧第1、2行各为1枚齿,第三行为3枚齿,右侧咽骨上内行为3枚齿,外侧二行各为1枚齿。
鲫鱼齿式为4/4,即每侧各有一行咽齿,每行为4枚。
食管:很短,前端与咽相连,后端以鳔管开口作为食道与肠管的分界处。
肠管:体腔腹侧为盘曲的肠管,约为体长的2~3倍,无大小肠区分,肛门开口于臀鳍
基部的前方。
直肠未端,即为肛门。
生殖腺下方、肠管和肝胰脏间有一红褐色、长条形的脾脏。
属淋巴器官。
生殖腺发达时,需分离生殖腺后才能看到。
(四) 呼吸系统(图3 图4)
鳃:鳃弓位于鳃盖之内,咽的两侧,共 5 对。
每鳃弓内缘凹面生有鳃耙;第 1 ~ 4 对鳃弓外缘并排长有 2 个鳃片,第 5 对鳃弓没有鳃片。
鳃耙为鳃弓内缘凹面上成行的三角形突起。
第 1 ~ 4 鳃弓各有 2 行鳃耙,左右互生,第 1 鳃弓的外侧鳃耙较长。
第 5 鳃弓只有 1 行鳃耙。
鳃片薄片状,鲜活时呈红色。
每个鳃片称半鳃,长在同一鳃弓上的两个半鳃合称全鳃。
剪下 1 个全鳃,放在盛有少量水的培养皿内,置解剖镜下观察。
可见每一鳃片由许多鳃丝组成,每一鳃丝两侧又有许多突起状的鳃小片,鳃小片上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横切鳃弓,可见 2 个鳃片之间退化的鳃隔。
图4:鱼鳃
2.鳔:打开体腔即可看到,位于消化管、生殖腺的背方、体腔背部,银白色的囊状结构,前后2室,二室连接处由暗紫色的肾脏覆盖。
后室前腹端有细长的鳔管与食道背壁相通。
鳔壁有内外二层,外层柔软有银色光泽,内层由具有弹性的纤维质构成。
鲤科鱼类在鳔与内耳之间有一组特有的小骨,称韦伯尔氏器。
韦伯氏器在第五鳃弓的背方,沿脊柱侧方摸到一个明显而突出的横突后,将镊子插入其腹下方,夹住一块游离的骨块,向前、向后分离可以将韦伯氏器剥离下来,由大的三角形舟状骨和小的间插骨、三角骨等骨块组成,至少可以取出舟状骨。
(五) 循环系统(图5 图6)
去掉左侧体壁和鳃盖即可看到其心脏,按心脏跳动的顺序可区分:静脉窦、心房、心室,另外还有动脉球。
心脏位于身体前端的腹侧,即左右胸鳍之间,有与体腔隔绝的一小腔、为围心腔。
心脏居于其间。
撕破心包膜,露出心脏,它由三部分组成。
心室1个,位于围心腔的中央,淡红色、壁厚。
心房1个,位于心室的背方,暗红色,薄膜囊状,以房室瓣(atrio-ventricular valve)与心室分隔。
静脉窦1个,位于心房的后背侧,暗红色,壁薄,以窦房瓣(sino-atrial valve)与心房分隔;需仔细观察。
血管:心室前端一个白色壁厚的圆锥形球体是动脉基部膨大形成的动脉球,与心室间以半月瓣(semilunar valve)分隔。
继续向前分离出动脉球向前延伸的粗大血管,即腹大动脉,其发出的分支为入鳃动脉,沿鳃弓分离到背侧,可见到出鳃动脉。
图5:鲫鱼心脏
图6:鱼类心脏模式图
(六) 尿殖系统(图7)
除去鳔,观察肾脏(一对,红褐色)、输尿管(一对,)和膀胱(一个)
泌尿器官:肾脏位于体腔背部正中线的左右两侧,为极长之红褐色腺体,肾脏的前端有一伸至心脏背方的一块较大的腺体,称为头肾,属于泌尿器官。
每侧肾脏各通出一条输尿管往后,左右相合进入扁平椭圆形膀胱,膀胱开口于尿殖窦,尿殖孔之开口位于肛门之后。
生殖器官:雌雄异体,雌雄生殖腺同为一对大形的囊,其位置在肾脏的腹侧。
睾丸为白色的腺体,卵巢略带黄色,从左右生殖腺各发出一条输出管,其后端相交,开口于尿殖窦由尿殖孔而逸出体外。
(七)神经系统(图8)(选做)
从两眼眶下剪,沿体长轴方向剪开头部背面骨骼;再在两纵切口的两端间横剪;小心地移去头部背面骨骼,用棉球吸去银色发亮的脑脊液,脑便显露出来。
脑背面观
(1)端脑由嗅脑和大脑组成。
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各呈长圆形半球状位于脑的前端,其顶端各伸出 1 条棒状的嗅柄,嗅柄末端为椭圆形的嗅球,嗅柄和嗅球构成嗅脑。
大脑向前发出一对脑神经。
(2) 间脑位于大脑后方,被中脑遮盖,自然状态下从背面看不见,用镊子轻轻将大脑、中脑分开即可看见,其背面突出一个内分泌腺即脑上腺,又叫松果体,其基部有神经纤维联合称前联合。
(3) 中脑位于端脑之后,覆盖在间脑背面。
较大,,各成半月形突起,又称视叶(鲤鱼中脑受小脑瓣所挤而偏向两侧)。
由中脑的侧面和腹面发出动眼神经和滑车神经。
(4) 小脑位于中脑后方,为一圆球形体,表面光滑,鲫鱼小脑瓣很小,向前伸入中脑室 (鲤鱼小脑瓣发达,将中脑挤向两侧)
(5) 延脑是脑的最后部分,位于小脑的后方,是两个长圆形的迷走叶,为鲫鱼脑中最大的结构(鲤鱼延脑由 1 个面叶和 1 对迷走叶组成,面叶居中,其前部被小脑遮蔽,只能见到其后部,迷走叶较大,左右成对,在小脑的后两侧)。
延脑后部变窄,连脊髓。
延脑侧面依次发出三叉神经、颜面神经及迷走神经,腹面发出外展神经。
脑的腹面观
(1)间脑和脑垂体用镊子托起端脑,轻轻将整个脑部向后掀起,或将整个脑向一侧翻转使腹面朝上观察。
(2)视交叉:大脑后方,间脑腹面中央一对视神经的基部呈交叉状。
(3)中脑腹前方至视交叉的脑部为间脑,
(4)脑下垂体视交叉后方的粉红色小圆体,易脱落,属内分泌腺,其基部是脑漏斗。
(5)血管囊脑漏斗正中央后方的长椭圆形小体,新鲜时鲜红色,是感觉水位的器官。
(6)下叶位于脑漏斗与血管囊两侧,是间脑腹壁突出的部分。
图7:鲫鱼的排泄和生殖系统
背面观腹面观矢状切
图8:鲫鱼的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