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滤系统操作规程
- 格式:pdf
- 大小:44.59 KB
- 文档页数:1
纳滤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一、总则为保障纳滤设备的安全运行,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纳滤设备的操作人员以及与纳滤设备相关的人员。
二、操作人员的基本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掌握纳滤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正确操作方法,具备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急救知识。
2. 操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禁止酒后操作纳滤设备。
3. 操作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耐酸碱手套等,确保自身安全。
4. 操作人员应具备团队合作意识,严格按照工作流程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操作步骤。
三、纳滤设备的安全操作1. 安全检查(1)每次操作前,操作人员应仔细检查纳滤设备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如阀门、管道、连接件等是否松动、磨损或漏气。
(2)确保电源线接地良好,电气设备无异常。
(3)检查设备的工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如温度、湿度、通风等。
2. 清洁操作(1)纳滤设备在每次操作前应进行彻底清洁,特别是流通部件、膜片等易受污染的部分。
(2)清洁过程中,应使用低浓度的无菌清洗剂,避免使用含有有机溶剂和腐蚀性物质的清洗剂。
(3)使用清洁剂时,应注意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口罩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3. 操作步骤(1)按照纳滤设备的工作流程进行操作,严格按照操作手册上的步骤进行操作,禁止擅自更改步骤。
(2)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如流量、压力、温度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3)操作期间,严禁在设备上堆放杂物,以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4. 故障处理(1)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切断电源,防止事故扩大。
(2)如果操作人员具备维修能力,可以进行简单的维修,否则应及时向相关人员报告,并协助维修人员进行修复工作。
(3)故障处理完毕后,操作人员应进行测试运行,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四、应急措施1. 灭火器材(1)纳滤设备区域应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如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
2024年纳滤安全操作规程____年纳滤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企业员工的安全健康,提高工作效率,规范纳滤操作行为,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纳滤操作的企业员工,包括岗前培训、操作流程、安全设施和应急预案等内容。
第三条本规程的目的是加强对纳滤操作的监管,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确保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二章岗前培训第四条企业应当对从事纳滤操作的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包括纳滤设备的基本知识、操作流程、危险源识别和应急处置等内容。
第五条岗前培训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内容应当与实际工作相符合,培训结果应当进行评估和记录。
第六条员工参加岗前培训后,应当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未及格的员工应当接受进一步的培训直到合格。
第三章纳滤操作流程第七条纳滤操作过程中,企业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环节。
第八条纳滤操作前,应当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报告上级管理人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九条在操作过程中,应当注意操作规范、操作流程和现场指挥的统一,确保操作安全、经济、高效。
第十条在操作过程中,应当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如清洗设备、添加滤芯、调整流量等。
第四章安全设施第十一条企业应当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安全防护装置、紧急停机装置、漏水报警装置等。
第十二条安全设施应当定期检查、维护和修复,确保其正常工作。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修复或更换。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定期进行安全设施的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和反应速度。
第五章应急预案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制定完善的纳滤操作应急预案,明确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防护措施和应对方法。
第十五条应急预案应当与实际情况相适应,定期进行演练和修订。
第十六条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员工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置,并及时报告上级管理人员。
第六章监督与处罚第十七条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负责对纳滤操作的监管和检查。
I don't speak first when spring comes, any bug dare to squeak.模板参考(页眉可删)纳滤安全操作规程1、编制依据产品随机使用说明书2、适用范围24T/H纳滤主机3、启动前准备工作3.1、检查纳滤进水条件:纳滤主机应在以下原水条件下运行,检查原水是否在规定限度内。
纳滤进水条件不符合标准将会导致膜组元件的永久性不可恢复的污染和损坏。
最小原水压力:40PSI(2.8KG/cm2)水温:4℃-45℃PH范围:4-9硬度:300mg/l(CaCO3计)浊度:SDT<5总溶解性固体含量:TDS<1000mg/L游离氯:不得检出锰:<0.05mg/L有机物:<1mg/L自来水水源自来水水源在NF前必须通过过滤器以去除水中的余氯。
原水硬度必须在300mg/Lc以内原水水温及产水量设备的额定产水量是在温度为25℃的情况下设定的。
逆渗透系统的产水量随原水水量降低而下降。
一般情况,水温每降低1℃,产水量下降3%。
3.2、主机部件要求3.2.1保安过滤器及滤芯保安过滤器是在原水进入膜之前最后一道过滤装置,去除前处理系统未去除干净的大于5um的物质,载流住由前处理系统未过滤的杂质,如活性炭粉末等,滤芯要经常冲洗,经冲洗无法达到正常使用条件时就更换。
3.2.2高压泵使用中应保证不得空转,不得长期超负荷运行,经常按要求排除空气,应保证电器部分干燥。
3.2.3限流阀开机时首先应考虑将其关闭或部分关闭,待泵启动后再慢慢打开,而后再调整各项指标。
3.2.4回流阀安装在高压泵的进口与出口间,可使过高的泵口压力降至与膜前压力相当,降低高压泵能耗。
3.2.5缓冲阀此元件在系统启动时,减轻水的冲力。
3.2.6NF膜壳维修时应谨防损坏密封圈。
3.2.7NF膜NF膜是NF主机的关键部件,对设备的产水量和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
3.2.8电导率仪(RDS仪)显示设备运行时纯水的电导率情况。
纳滤主机安全操作规程1. 引言纳滤主机作为一种关键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对水质的净化和处理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纳滤主机的正常操作和设备的安全运行,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旨在规范纳滤主机的使用和维护。
2. 设备安装与摆放2.1 设备安装(1)在安装纳滤主机时,应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
如果不了解安装步骤,应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2)确保设备的环境符合要求,如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并且远离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质。
(3)设备安装完毕后,应对其进行检查,确保管道连接紧密、电气线路无异常。
2.2 设备摆放(1)应将纳滤主机放置在稳固的地面上,避免因地面不平或振动引起设备不稳定。
(2)在设备周围应保持足够的工作空间,便于维护和操作。
(3)设备安装后应设立禁止非授权人员进入的区域,以防止设备被他人擅自操作或拆卸。
3. 日常操作规范3.1 设备开启与关闭(1)在操作纳滤主机之前,请确保所有的控制开关处于关闭状态,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正确启动纳滤主机,注意检查设备是否有异常声音或异常运转现象。
(3)当设备不再使用时,应按照设备说明书要求正确关闭电源和其他相关设备。
3.2 运行监控(1)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关注设备的工作温度、水位、压力等参数,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如发现设备异常情况或异常噪音,应立即停止纳滤主机的运行,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查和修理。
(3)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维持设备周围的卫生清洁,避免杂物进入设备内部。
3.3 网络安全(1)纳滤主机如果有网络连接,应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密码、限制网络访问权限等。
(2)定期更新设备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4. 应急处理4.1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制定纳滤主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如火灾、泄漏等重大事件的应对方案。
(2)培训相关工作人员,使其熟悉应急预案,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反应。
纳滤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一、引言纳滤是一种重要的水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净化过程中。
为了保证纳滤操作的安全性,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规范纳滤操作流程,并提供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纳滤操作的操作人员。
二、操作前准备1. 操作人员应事先了解纳滤设备的结构和原理,熟悉操作流程和各项操作规程。
2. 在操作前,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包括滤芯、滤桶、高压泵及管道等,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或修理。
3. 检查电源线路和电气设备的接地情况,确保安全可靠,杜绝漏电和火灾隐患。
4. 操作前佩戴防护用品,包括手套、护目镜、口罩等,保护好头发,避免被污染物和化学品伤害。
三、操作流程1. 打开纳滤设备主电源开关,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显示屏的运行参数。
2. 清洁滤芯和滤桶,确保其表面没有污垢和杂质,避免对滤芯的过早损坏。
3. 将原水浸泡在消毒液中,杀死其中的细菌和病原体,保证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卫生标准。
4. 打开原水阀门,使原水流入滤桶,保持水流的稳定和均匀,避免水流太大或太小。
5. 打开纳滤泵,将原水通过滤芯过滤,去除其中的悬浮物、沉淀物和微生物。
6. 通过检测仪器监测滤后水的水质,确保其符合要求,不含有有害物质和细菌。
7. 关闭纳滤泵和原水阀门,停止滤水操作,等待一段时间,确保滤芯和滤桶中的水全部排空。
8. 将滤芯和滤桶取出,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滤芯上的杂质和细菌滋生。
9. 将滤芯和滤桶装回设备中,注意装配的顺序和位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时应保持设备周围的清洁和整齐,杜绝杂物和易燃物质的存放。
2.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操作步骤。
3. 操作人员应保持清醒和专注,不得在操作期间进行其他无关的活动和聊天。
4. 操作人员应经常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5. 操作期间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以免引发火灾事故。
纳滤膜处理系统操作手册纳滤膜处理系统操作手册开机运行流程:1.阀门控制:1#阀(全开)-11#阀(2圈)-12#阀(全开)-9#阀(1圈)-10#阀(全开) 2.电控柜控制:接通电源选择自动运行模试,电控柜上指示灯:增压泵-计量泵(阻垢剂加药箱) -循环泵-高压泵。
(在选择自动运行模试后对过滤器、增压泵、高压泵、循环泵进行排气)4.浓水和产水排放流量控制:等到所有泵都打开运行后调节浓水排放阀及调节电控柜上高压泵变频器旋钮(每调节一点停留10秒观测流量),让浓水排放流量达到1.5m3/h,产水排放流量达到4.5m3/h。
注:如高压泵变频器旋钮频率调节到100时,产水流量还没有达到4.5m3/h,则要开大11#阀(每次一圈),开大11#阀之前把高压泵变频器旋钮频率调节到50以下。
系统每次停机及停机后冲洗流程:1.电控开关调到停等待四台泵指示灯全灭,灯灭顺序:高压泵-循环泵-增压泵-计量泵(阻垢剂加药箱) 2.关闭原水箱进水阀门,打开产水箱进水阀(二个),浓水直排阀,浓水手动排放阀。
3.电控开关调节到手动,增压泵开关调节到手机。
4.冲洗10-15(分钟)或者产水箱内水剩2-3格。
5.关闭增压泵后立即关闭所有阀门。
6.关闭电源清洗(化学)及化学药剂残留冲洗:清洗时用NaOH及HCI各一次1.打开2#阀、4#阀、6#阀、7#阀、13#阀,运行模试选择手动,手动打开增压泵,循环10-20分钟。
2.清洗浸泡循环:手动关闭增压泵,立即关上2#阀、6#阀7#阀,浸泡1小时后。
打开2#阀、6#阀7#阀,手动打开增压泵循环。
共循环浸泡二次。
3.化学药剂残留清洗:关闭4#阀,打开2#阀、3#阀、5#阀、6#阀,从产水箱清洗(产水或自来水都可),手动打开增压泵。
清洗标准达到取样口出水PH值达和产水箱水样的PH值。
4.清洗完毕后立即关闭所有阀门。
长时间停机保护:如果长时间停机保护需给纳滤系统注入保护液,注入方法可用化学清洗中的循环步骤来实现。
纳滤安全操作规程一、设备准备1. 检查纳滤设备的各部位是否完好,并清理设备表面的污物。
2. 检查纳滤滤芯是否需要更换,并根据需要进行更换。
3. 准备好所需的滤芯和其他滤材。
二、操作前的准备1. 确认操作区域的环境安全并保持清洁。
2. 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护目镜等。
3. 关闭纳滤设备的进水阀门。
三、拆卸滤芯1. 打开纳滤设备的排污阀门,让水流出,并排空设备内部的水。
2. 使用合适的工具,拧松滤芯锁定装置。
3. 将已使用的滤芯从设备中取出,并放置在废物容器中。
四、清洗设备1. 使用清水和适当的清洗剂清洗纳滤设备的内部和外部,去除残留污垢。
2. 使用软布擦拭设备表面,确保设备干净。
五、更换滤芯1. 从新滤芯包装中取出新的滤芯,并将其按照设备要求插入设备中。
2. 确认滤芯是否正确插入,并锁定滤芯。
六、装配设备1. 检查纳滤设备的各个部位是否正确安装并紧固。
2. 打开进水阀门,让水流入纳滤设备。
七、启动设备1. 打开电源,并按照设备说明书操作,启动纳滤设备。
2. 确认设备运行正常,无异常声音或泄漏等问题。
八、监控设备1. 检查纳滤设备的各个参数是否正常,如流量、压力等。
2. 定期检查滤芯的状态,确保其未过期或损坏。
九、设备维护1. 定期清洗纳滤设备,保持其正常运行。
2. 根据滤芯的使用寿命,定期更换滤芯,避免其超期使用。
十、关闭设备1. 关闭纳滤设备的电源,并将其断开。
2. 关闭进水阀门。
十一、清理工作1. 清理操作区域,将废弃物放入适当的垃圾箱中。
2. 擦拭和清洗使用过的工具,存放在指定位置。
十二、记录与报告1. 记录纳滤设备的启动时间、维护时间等重要信息。
2. 如有异常情况或故障发生,及时向上级汇报并进行修复。
注:以上操作规程仅供参考,实际操作时应根据具体设备和工作环境的要求进行调整和执行。
纳滤技术与设备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简介纳滤技术是一种高效的膜分离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药物制造、食品加工等领域。
随着纳滤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纳滤设备进行生产和处理过程。
然而,纳滤设备的操作和保养对于保障生产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纳滤技术与设备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纳滤技术简介纳滤技术是一种基于分子筛原理的分离技术,通过一定的压力差驱动液体通过具备特定孔径大小的滤膜,将溶质分子与溶液分离。
纳滤技术的应用广泛,可用于制备纯化生物分子、溶液浓缩、固体液体分离、废水处理等领域。
纳滤设备的安全操作纳滤设备的安全操作是确保生产过程不出现意外事故的基础。
以下是纳滤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前检查:在使用设备前,需要对设备及周围环境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碍。
2.操作时不得离开:严禁在设备运行期间离开现场,必须全程监控纳滤设备运行情况。
3.操作要小心谨慎:在操作时要小心谨慎,不得进行过激操作或超负荷运行,以免设备损坏。
4.功率限制:设备功率应符合生产要求,不得超过设备的额定功率,避免损坏设备。
5.负荷均衡:要保持设备负荷均衡,避免设备因不均衡负荷出现过载或过热的情况。
6.系统清洁:运行前,需要对系统进行清洁,清洁前注意断电。
7.操作后断电: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断电,切勿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以免过度磨损设备。
8.故障处理:如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当及时检查和处理,以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纳滤设备的保养规程正确的设备保养不仅能够延长设备寿命,还能对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
以下是纳滤设备的保养规程:1.设备定期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清洗设备和部件,检查各个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2.系统监测:定期对系统进行监测,检查其性能和可靠性。
3.滤膜维护: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对滤膜进行维护,避免滤膜被污染或损坏。
4.清洗滤膜:长期使用后要对滤膜进行清洗处理,以确保滤膜能够保持其正常的分离效果。
纳滤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1.1 目的本规程旨在规范纳滤的使用和操作,确保纳滤的安全运行。
1.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和操作纳滤的人员,在使用和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
二、纳滤的基本原理纳滤是一种以分离、拦截、吸附、排除为主要手段,利用通过膜表面或者膜孔自然过滤作用实现液体分离和净化的技术。
纳滤操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纳滤系统应使用符合规定的纳滤膜和模块。
2.纳滤系统的各项操作应符合规范和工艺要求。
3.纳滤系统的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合格后才能操作。
三、纳滤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对纳滤设备的所有联接处、管线等主要部件进行从上到下的巡视,确保完好无损。
若发现有松动、老化、损坏和污染等情况,要及时处理并维修。
2.清洁:要对纳滤设备和其相关的管路进行调洗,清理杂质、除去细菌,确保无杂物附着于设备和管路表面。
3.准备好必要的清洗设备,以备日常清洗使用。
4.准备好必要的操作手册和操作流程。
四、纳滤设备的操作规程1.打开水源:首先打开供水阀,使水源经过过滤,进入压力泵。
如果有水泵,则必须保证入口处水不少于1000米;并保证水进入泵内没有空气。
2.设置和检查调节阀:按照要求设置好调节阀开度。
3.打开排放阀:打开排放阀,以便从高处排放空气并使水达到滤芯,这是为了保证过滤器达到最佳的过滤状态。
4.打开开关:按要求启动电机,使空气放掉,将冷却水远处,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转。
5.过滤:过滤开始后,一切不合格物质仍可排入视窗。
过滤结束时,视窗中的颜色表明过滤效果。
需要替换、冲洗和保养的器具、设备、滤芯、管路和阀门应在其规定的维护时间内进行。
6.关闭水源:关闭出口水阀和排放阀,并关掉电源和压缩空气。
五、纳滤设备的安全操作5.1 设备结构和安全要求1.过滤器应符合P.R.C火灾标准GB50221-982.过滤器各部分密封应严密无裂缝,采用管道加紧连接,此类连接、扭矩要求必须按规定执行。
3.安装过滤器应平稳,四脚扣必须坚固牢靠。
纳滤安全操作规程纳滤是一种常见的膜分离技术,可以用于分离和纯化生物分子、水处理和制备纯净溶液等领域。
在进行纳滤操作时,需要遵守安全规程,以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
下面是纳滤安全操作规程:一、实验室安全准备1. 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避免呼吸道疾病和过敏反应;2. 确保实验员穿上符合要求的实验室防护服,并佩戴手套等防护用品;3. 准备好急救箱和应急电话号码;4. 确保实验室地面干爽、清洁,避免跌倒和滑倒事故;5. 所使用的仪器设备需要经过检查和日常维护,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6. 将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有害物质和设备放在室外储存。
二、操作前准备1. 阅读仪器、试剂和药物的说明书,明确其化学性质、安全使用方法和储存要求;2. 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特别是过滤膜的完整性和清洁度;3. 准备实验环境,确保实验台面、试管架等工作平台干爽、清洁,无杂物;4. 准备好所需的溶液、试剂等实验物质,遵循安全操作程序;5. 确认操作人员已经了解纳滤操作标准,对设备、仪器的操作与维护保养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
三、实验操作1. 确保过滤膜干燥、清洁、无损伤,并按照要求进行浸泡和预处理;2. 在进行纳滤操作前,将压力表清洁干净并调整至正确压力,以确保正常运行;3. 进行过滤前,需要将溶液经过预处理,如采用滤器首先过滤,避免可能造成堵塞的污垢进入系统;4. 在纳滤完毕后,将溶液装入正确的容器,并清洗过滤器以去除堵塞的颗粒;5. 使用时应保持一个适中的过滤速度,不可过快或过缓,以保证过滤效果与滤膜的使用寿命;6.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并确保操作顺序、步骤及过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7. 遗忘停止操作时不可离开操作台,更不能使纳滤设备连续工作比设定时间长。
四、实验操作后准备1. 按照操作规程,清除实验产生的化学废弃物和废液,采用妥善的储存方法;2. 关闭纳滤设备及其他实验室设备,并拆下过滤膜进行正确的维护、保养、清洗和消毒;3. 将满足条件的材料、药品、卷收集起来,防止被污染、破损或变质;4. 整理实验室,将工作平台、工具清洗、清扫干净,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储存设备和仪器。
纳滤系统操作规程
1、系统图
图1:纳滤系统流程图
2、操作规程
2.1 原水调节
测定原水(超滤产水)pH值,碱度,硬度,余氯,电导,含盐量。
按照余氯值(摩尔数)的3倍量加入NaHSO3,再加H2SO4调节pH至4~6,试验加酸量。
计算碳酸钙饱和指数(L.S.I),得到极限浓缩倍率。
准备药品:5%的HCl和NaHSO3,计量泵流量调节到预定值。
2.2 设备启动
开启纳滤系统电源,开启V1,给水泵旋钮位于停止位置;开启给水泵(清水泵)供水,调节流量为2T/h,调节加药开始加药,直到中间水箱水位超过低水位警戒线。
开启V3,打开循环水泵的排气阀,排气后关闭,再开启V4,打开保安过滤器排气阀,排气后关闭,开启阀门V6,V7和V9,关闭V5,V12,V8,V13,V10,V11。
再将原水泵旋钮打到手动位置,启动原水泵,打开高压泵排气阀,排气后关闭,将系统冲洗10~15min。
关闭V6,开启V10,将原水泵旋钮打到自动位置,系统自动同时启动原水泵和高压泵,渐渐开启V6,直到高压泵运行正常,浓水流量达到预定值2T/h,渐渐关闭V7,直到进水压力上升为0.6MPa,或产水到达5L/min。
注意产水箱排水。
2.3 参数调节
根据碳酸钙极限浓度,设置安全系数为1.2,同时调节V8和V9,以调节纳滤膜平均回收率,约为70~80%。
同时根据流量平衡需要调节进水流量和加药流量。
密切关注系统压力和流量变化。
2.4 设备停运、膜组件保护
设备停运时,关闭清水泵和进水阀,关闭加药装置。
缓慢开启V9和V7,关闭V8和V10,将电源旋钮调到停止位。
再开启V3,将电源旋钮调到手动位,开始清洗15~30min。
保护液灌注,先用原水冲洗干净,在循环水箱中配一定量的保护液(亚硫酸钠溶液或福尔马林溶液),开启V3,将电源旋钮调到手动位,循环1min后关闭进出口阀门和原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