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进电动机的主要特性
- 格式:docx
- 大小:10.52 KB
- 文档页数:1
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特点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进电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它广泛用于打印机、电动玩具等消费类产品以及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医疗器械等机电产品中,其在各个国民经济领域都有应用。
研究步进电机的控制系统,对提高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节约能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步进电机概述步进电动机又称脉冲电动机或阶跃电动机,国外一般称为Steppingmotor、Pulse motor或Stepper servo,其应用发展已有约80年的历史。
步进电机是一种把电脉冲信号变成直线位移或角位移的控制电机,其位移速度与脉冲频率成正比,位移量与脉冲数成正比。
步进电机在结构上也是由定子和转子组成,可以对旋转角度和转动速度进行高精度控制。
当电流流过定子绕组时,定子绕组产生一矢量磁场,该矢量场会带动转子旋转一角度,使得转子的一对磁极磁场方向与定子的磁场方向一着该磁场旋转一个角度。
因此,控制电机转子旋转实际上就是以一定的规律控制定子绕组的电流来产生旋转的磁场。
每来一个脉冲电压,转子就旋转一个步距角,称为一步。
根据电压脉冲的分配方式,步进电机各相绕组的电流轮流切换,在供给连续脉冲时,就能一步一步地连续转动,从而使电机旋转。
步进电机每转一周的步数相同,在不丢步的情况下运行,其步距误差不会长期积累。
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同时步进电机只有周期性的误差而无累积误差,精度高,步进电动机可以在宽广的频率围通过改变脉冲频率来实现调速、快速起停、正反转控制等,这是步进电动机最突出的优点[1]。
正常情况下,步进电机转过的总角度和输入的脉冲数成正比;连续输入一定频率的脉冲时,电动机的转速与输入脉冲的频率保持严格的对应关系,不受电压波动和负载变化的影响。
由于步进电动机能直接接收数字量的输入,所以特别适合于微机控制。
2国外的研究概况步进电机是国外发明的。
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已经生产和应用,例如、、、、都生产,而且都在各行业使用,驱动电路所有半导体器件都是完全国产化的,当时是全分立元器件构成的逻辑运算电路,还有电容耦合输入的计数器,触发器,环形分配器。
1.步距误差
是指空载时实测的步距角与理论的步距角之差。
它反映了步进电动机角位移的精度。
国产步进电动机的步距误差一般在±10′~±30′范围内,精度较高的步进电动机可达±2′~±5′。
2.最大静转矩
是指步进电动机在某相始终通电而处于静止不动状态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外加转矩,亦即所能输出的最大电磁转矩。
它反映了步进电动机的制动能力和低速步进运行时的负载能力。
3.启动矩频特性
是指步进电动机在有外加负载转矩时,不失步地正常启动所能接受的最大阶跃输入脉冲频率(又称启动频率)与负载转矩的对应关系。
4.启动惯频特性
是指步进电动机带动纯惯性负载启动时,启动频率与转动惯量之间的关系。
5.运行矩频特性
是指步进电动机运行时,输出转矩与输入脉冲频率的关系。
选用步进电动机时,应使实际应用的运行频率与负载转矩所对应的运行工作点位于运行矩频特性之下,才能保证步进电动机不失步地正常运行。
6.步进运行和低频振荡
当输入脉冲频率很低时,脉冲周期如大于步进电动机的过渡过程时间,步进电动机就会处于一步一停的运行状态,这种运行状态称为步进运行。
步进电动机都有一较低的固有频率,当步进运行频率或低速运行频率与该固有频率相等或接近时,就会产生共振,使步进电动机振荡不前,这种现象称为低频振荡。
避免低频振荡的现象发生采用的方法:
一种是使运行频率避开固有频率,二是前一方法不允许时,可通过调节步进电动机上的阻尼器来改变固有频率。
7.最大相电压和最大相电流
分别是指步进电动机每相绕组所允许施加的最大电源电压和流过的最大电流。
步进电动机的基本特性使用步进电动机时,电动机的特性是否符合使用条件,是相当重要的一点。
在此说明步进电动机使用时的重要特性。
步进电动机的特性可大略分为两项。
●动特性:这是与步进电动机起动或旋转时有关的特性,主要会影响机器的工作、周期时间等。
●静特性:这是与步进电动机停止时角度变化有关的特性,主要会影响机器的精度。
动特性●转速―转矩特性这是表示驱动步进电动机时的转速和转矩的关系,如特性图所示。
是选用步进电动机时所必须考虑的特性。
横轴代表电动机输出轴的转速,而纵轴则代表转矩。
转速―转矩特性取决于电动机及驱动器,因使用的驱动器种类不同会有较大差异。
①最大励磁转矩(TH :Holding Torque)是指步进电动机在通电状态(额定电流)下停止时,本身保有的最大保持转矩(保持力)。
②最大同步转矩(Pullout Torque)各转速所能产生的最大转矩。
选用电动机时,必要转矩必须在本曲线的内侧。
③最大自起动频率(fS)步进电动机的摩擦负载、惯性负载为0时,瞬间(无加减速时间)能起动、停止的最大脉冲频率。
当在超过此脉冲频率的情况下驱动电动机时,应逐渐进行加减速。
随电动机承载的惯性负载增加,此频率亦逐渐降低。
(参考惯性负载―自起动频率特性)最大响应频率(fr)步进电动机的摩擦负载、惯性负载为0时,进行缓慢的加减速时可运行的最大脉冲频率。
下图为代表5相步进电动机组合产品的转速―转矩特性。
●惯性负载―自起动频率特性表示因自起动频率的惯性负载而产生变化的特性。
步进电动机的转子本身或负载,因有转动惯量存在,因此于瞬时起动或停止时,电动机轴会产生延迟或超过的现象。
此数值会随脉冲频率而变化,但是若超过某一数值时电动机将无法跟踪脉冲频率,而产生失步(miss-step)现象。
将即将失步前的脉冲频率称为自起动频率。
相对于惯性负载的最大自起动频率的变化可以根据下列公式算出近似值。
●振动特性步进电动机以连续的步距状态边移动边重复旋转。
步进电动机简介一、步进电动机概述1.1步进电机特点步进电动机(stepping motor)也称脉冲电动机、脉动电动机、分级电动机;更老一些叫法也叫阶动电动机。
这种电动机以规定的次序对定子线圈励磁,每次只转动一定的角度。
这种电动机主要特点如下:(1)控制电路步进电动机的驱动控制电路是将脉冲分配到各相线圈中去的逻辑分配电路,或者是对线圈提供励磁的驱动开关电路。
这种电路同其他伺服控制电路相比较是很简单。
(2)对数控机器的适应性步进电动机很容易同应用微机的设备组合起来,优点是对旋转角度、速度、正反转;启动停止等动作的控制准确、迅速。
(3)定位控制直流电动机等伺服电动机进行定位控制时,使转子保持在某一角度,一定要不间断通电,以达到制动作用。
而步进电机只要维持励磁就能得到保持转矩。
永磁型、混合型步进电动机即使切断励磁也能得到定位转矩;因此,用步进电动机实现准确的定位控制既简单、成本又低。
(4)步距角误差步进电动机的角度误差通常是基本步距角的5%左右,因此输入脉冲没有积累误差,所以定位精度很高。
(5)低转速、高转矩步进电动机与其他类似电动机比较,是属于低速、高转矩电动机。
其他伺服电动机的工作转速在1000rpm以上,而以每秒1000个脉冲的速度来驱动1.8°的步进电动机时转速只有300rpm,以它是属于低转速、高转矩的电动机。
(6)速度可变控制步进电机的旋转角度同输入脉冲成正比,旋转速度同输入的脉冲(频率)成正比,只要简单的改变脉冲速率,就能达到大幅度控制速度变化的目的。
(7)可靠性高步进电机除了轴承以外没有电刷、换向器等磨损部分,无须特殊的维修保养是可靠性高寿命长的电动机。
(8)稳定性差步进电动机的驱动转矩随着转子旋转的位置而变化,而每次励磁都会引起转矩的波动,所以速率的波动比较大。
另外电动机的转矩和惯量决定着电动机固有的频率和驱动脉冲速率,同步进电动机安装的固有的振动之间引起共振,而产生共振噪音,这是一大缺点。
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的特点反应式步进电动机是一种在电动机控制领域广泛应用的一种电机类型。
它具有独特的特点,使其在许多工业应用中成为首选。
本文将介绍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的特点以及其在工业中的优势。
1. 高精度定位能力反应式步进电动机具有高精度的定位能力,可以实现精准的位置控制。
其定位精度通常可以达到微米级别,适用于许多需要高精度位置控制的应用场景,如半导体制造设备、医疗设备等。
2. 高速稳定性相较于其他类型的电动机,反应式步进电动机具有较高的速度稳定性。
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实现快速启停,同时保持稳定的运行速度。
这使得其在需要频繁启停、高速度运行的场合下表现出色。
3. 低功耗高效率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的功耗较低,能够在高效率下运行。
这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也有利于减少发热问题,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注重节能环保的应用中,反应式步进电动机有着明显的优势。
4. 自启动能力反应式步进电动机具有自启动能力,无需外部传感器或编码器的支持便可实现自主启动。
这简化了电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减少了系统的复杂性,降低了成本。
5. 维护成本低相比于传统的直流电动机等,反应式步进电动机在使用过程中维护成本较低。
由于其结构简单、零部件少、无刷无触点,因此不易损坏,维修和更换成本相对较低。
6. 多种控制方式反应式步进电动机支持多种控制方式,如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等。
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实现更加灵活和智能的控制策略。
综上所述,反应式步进电动机以其高精度定位能力、高速稳定性、低功耗高效率、自启动能力、维护成本低和多种控制方式等特点,在工业自动化、医疗器械、精密加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反应式步进电动机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第三节步进电动机及其驱动一、步进电机的特点与种类1.步进电机的特点步进电机又称脉冲电机。
它是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机械角位移的执行元件。
每当输入一个电脉冲时,转子就转过一个相应的步距角。
转子角位移的大小及转速分别与输入的电脉冲数及频率成正比,并在时间上与输入脉冲同步。
只要控制输入电脉冲的数量、频率以及电机绕组通电相序即可获得所需的转角、转速及转向。
步进电动机具有以下特点:✍工作状态不易受各种干扰因素(如电压波动、电流大小与波形变化、温度等)的影响;✍步进电动机的步距角有误差,转子转过一定步数以后也会出现累积误差,但转子转过一转以后,其累积误差变为“零” ;✍由于可以直接用数字信号控制,与微机接口比较容易;✍控制性能好,在起动、停止、反转时不易“丢步”;✍不需要传感器进行反馈,可以进行开环控制;✍缺点是能量效率较低。
就常用的旋转式步进电动机的转子结构来说,可将其分为以下三种:(1)可变磁阻(VR-Variable Reluctance),也叫反应式步进电动机(2)永磁(PM—Permanent Magnet)型(3)混合(HB—Hybrid)型(1)可变磁阻(VR—Variable Reluctance)结构原理:该类电动机由定子绕组产生的反应电磁力吸引用软磁钢制成的齿形转子作步进驱动,故又称作反应式步进电动机.其结构原理如图3.5定子1上嵌有线圈,转子2朝定子与转子之间磁阻最小方向转动,并由此而得名可变磁阻型。
图3。
6 可变式阻步进电机可变磁阻步进电机的特点:❖反应式电动机的定子与转子均不含永久磁铁,故无励磁时没有保持力;❖需要将气隙作得尽可能小,例如几个微米;❖结构简单,运行频率高,可产生中等转矩,步距角小(0。
09~9°)❖制造材料费用低;❖有些数控机床及工业机器人上使用。
(3)混合(HB—Hybrid)型结构原理这类电机是PM式和VR式的复合形式。
其定子与VR类似,表面制有小齿,转子由永磁铁和铁心构成,同样切有小齿,为了减小步距角可以在结构上增加转子和定子的齿数。
步进电机特点(1)步进电机没有积累误差:一般步进电机的精度为实际步距角的百分之三到五,且不累积。
(2)步进电机在工作时,脉冲信号按肯定挨次轮番加到各相绕组上(由驱动器内的环形安排器掌握绕组通断电的方式)。
(3)即使是同一台步进电机,在使用不同驱动方案时,其矩频特性也相差很大。
(4)步进电机与其它电动机不同,其标称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只是参考值;又由于步进电机是以脉冲方式供电,电源电压是其最高电压,而不是平均电压,所以,步进电机可以超出其额定值范围工作。
但选择时不应偏离额定值太远。
(5)步进电机外表允许的最高温度:步进电机温度过高首先会使电机的磁性材料退磁,从而导致力矩下降乃至于失步,因此电机外表允许的最高温度应取决于不同电机磁性材料的退磁点;一般来讲,磁性材料的退磁点都在摄氏130度以上,有的甚至高达摄氏200度以上,所以步进电机外表温度在摄氏80-90度完全正常。
(6)步进电机的力矩会随转速的上升而下降:当步进电机转动时,电机各相绕组的电感将形成一个反向电动势;频率越高,反向电动势越大。
在它的作用下,电机随频率(或速度)的增大而相电流减小,从而导致力矩下降。
(7)步进电机低速时可以正常运转,但若高于肯定频率就无法启动,并伴有啸叫声。
步进电机有一个技术参数:空载启动频率,即步进电机在空载状况下能够正常启动的脉冲频率,假如脉冲频率高于该值,电机不能正常启动,可能发生丢步或堵转。
在有负载的状况下,启动频率应更低。
假如要使电机达到高速转动,脉冲频率应当有加速过程,即启动频率较低,然后按肯定加速度升到所盼望的高频(电机转速从低速升到高速)。
(8)四相混合式步进电机一般由两相驱动器来驱动,因此,连接时可以采纳串联接法或并联接法将四相电机接成两相使用。
串联接法一般在电机转速较低的场合使用,此时需要的驱动器输出电流为电机相电流的0.7倍,因而电机发热小;并联接法一般在电机转速较高的场合使用(又称高速接法),所需要的驱动器输出电流为电机相电流的1.4倍,因而电机发热较大。
可见,控制步进电动机是由绕组的通电状态变化决定的,而通电状态变化次数则是由指令脉冲数决定的。
这也决定了角位移的大小;指令脉冲频率则决定步进电动机的转动速度。
只要改变指令脉冲频率,就可以使步进电动机的旋转速度在很宽的范围内连续调节;改变绕组的通电顺序,可以改变它的旋转方向。
可见步进电动机控制十分方便。
步进电动机的缺点是效率低,带惯量负载能力差,尤其是在高速时容易失步。
(中国传动设备网)步距角和静态步距误差:进步电动机的步距角是反映步进电动机定子绕组的通电状态每次改变一次,转子转过的角度。
它取决于电动机结构和控制方式。
步距角a可按照下式计算:a=360/mzk 式中m-定子数,z-转子齿数;k-控制方式确定的拍数与相数的比例系数。
例如三相三拍时,k=1,三相六拍是k=2.步进电动机每走一步的步距角a应是圆周360度的等分值。
但是实际的步距角与理论值有误差。
在一转内各步距误差的最大值,被定为步距误差。
他的大小是由制造精度、齿槽的分布不均匀和气隙不均匀等因素决定的。
步进电动机的静态步距误差通常在10以内。
静态距角特性。
当步进电动机不改变通电状态时,转子处在不动状态。
如果在电动机轴上外加一个负载转矩,使转子按一定方向转过一个角度,此时转子所受的电磁转矩T为静态转矩,角度成为失调角.该特性上的电磁转矩最大值称为最大静转矩.在静态稳定区内,当外加转矩去除时,转子在电磁转矩作用下,仍能回到稳定平衡点位置.各相距角特性差异不应过大,否则会影响到步距精度及引起低频振荡.最大静转矩与通电状态和各相绕组电流有关,但电流增加到一定值时使磁路饱和,就对最大静转矩影响不大了.
起动频率.空载时,步进电动机由静止状态突然起动,并进入不丢步状态的正常运行的最
高频率,成为起动频率或突跳频率.加给步进电动机的指令脉冲频率如大于起动频率,就不能
正常工作,步进电动机在带负载下起动频率比空载时要低,而且,随着负载加大,起动频率会进一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