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生物教师课程表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1
2021八年级生物学科教学进度表一、生物的基本知识与技能(8学时)1.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2学时)1.1 生物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1.2 生物学的发展历程与主要学科1.3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2.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2学时)2.1 地球生命起源的理论2.2 进化的基本概念与证据2.3 进化的机制与模式3.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4学时)3.1 细胞的基本组成与结构3.2 细胞的功能与特点3.3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3.4 细胞的代谢过程二、遗传与进化(14学时)1. 遗传与变异(6学时)1.1 遗传的基本概念与规律1.2 遗传的分子基础——DNA与基因1.3 遗传与表型的关系1.4 突变与遗传变异2. 种群的遗传结构与演化(8学时)2.1 群体遗传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2.2 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因素2.3 种群的演化与自然选择2.4 人类的遗传结构与人种形成三、生物的多样性(16学时)1. 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4学时)1.1 物种与分类的概念1.2 生物分类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3 生物分类的意义与应用2. 动物的主要分类(6学时)2.1 动物的基本特征与分类标准2.2 脊椎动物的分类与特征2.3 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与特征3. 植物的主要分类(6学时)3.1 植物的基本特征与分类标准3.2 被子植物的分类与特征3.3 蕨类植物与苔藓植物的分类与特征四、生物的生命活动(20学时)1. 物质的运输(6学时)1.1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1.2 动物体内的物质运输2. 植物的光合作用(6学时)2.1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2.2 光合作用的调节与影响因素3. 呼吸与燃烧(4学时)3.1 细胞的呼吸过程3.2 呼吸与燃烧的关系4. 生物的节律活动(4学时)4.1 生物的节律活动的基本特征4.2 生物的节律活动的调节与影响因素五、生物与环境的互动(16学时)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组成(4学时) 1.1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1.2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2. 生物圈的结构与功能(6学时)2.1 生态位与生物多样性2.2 生物圈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3. 生态平衡与人类活动(6学时)3.1 生态平衡的概念与稳定性3.2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3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六、人体与健康(8学时)1. 人体的构造与功能(4学时)1.1 人体的基本组织与器官1.2 人体的系统与功能2. 生活中的健康问题(4学时)2.1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2.2 营养与健康的关系2.3 心理健康与行为习惯七、科学探究与实践(12学时)1. 科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4学时)1.1 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与要求1.2 科学实验的基本要素与设计原则2. 生物学实验与观察(8学时)2.1 常见生物学实验的设计与操作2.2 生物学观察与数据处理2.3 生物学实验的结果与分析以上为2021八年级生物学科教学进度表,共计80学时。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1、指导思想: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突破口,使生物教学更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2、教学内容的设置:全期教材共分6个章节,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与上一个学期相比,增加了观察与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
3、科学探究活动的安排: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
设计并安排好科学探究活动,是教材贯彻落实这一课程理念的关键之所在。
在总结前三册经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继续加大科学探究的力度。
从数量和类型上看,八年级下册共有探究活动28 个,有关探究活动的栏目类型包括: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探究、模拟探究、调查、设计、技能训练、课外实践等。
本册书共有“探究”(包括模拟探究)4个。
与前三册相比,这些探究活动的设计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性,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要求也较高。
例如,关于扦插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探究的问题由学生提出;用什么植物进行扦插也由学生自己决定;制订探究计划时需要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扦插的植物成活所需要的水分、土壤、温度等条件,还需要设计对照或对比实验,设置重复组等;实施探究计划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运用七年级所学知识,对扦插技条进行适当的照料,并坚持认真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需要自己设计表格进行记录,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考虑到学生在自主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等方面已经得到训练,教材在讨论探究思路这一环节不再像八年级上册那样提供模拟讨论的情景。
在科学探究技能的训练方面,除了训练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观察、实验、收集和分析资料等一般过程技能外,尤为侧重训练应用和评价的技能,包括证据和逻辑的运用、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对证据和假说进行评价、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和预测等。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第5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第15章动物的运动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
第2节动物运动的形成
第16章动物的行为
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第2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
第17章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1节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2节我国的动物资源及保护
第18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第1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2节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6单元生命的延续
第19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1节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2节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3节植物的生殖方式
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1节遗传和变异现象
第2节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3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第4节性别和性别决定
第5节遗传与环境
第6节遗传病和人类健康。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进化与生存
- 探究生物进化的含义和目的
- 理解进化的影响因素和方式
- 了解进化的证据和案例
- 分析生物进化对生存和适应环境的意义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
- 理解基因和遗传的关系
- 探究染色体和基因的结构
- 分析基因突变和变异的原因和影响
- 了解基因突变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第三单元: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
- 了解细胞膜和细胞器的功能
- 理解细胞生物的多样性
- 探究细胞的代谢和能量转化过程
第四单元:昆虫的结构与功能
- 了解昆虫的分类和多样性
- 探究昆虫的外部结构和功能
- 理解昆虫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 分析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第五单元:兴奋与调节
- 理解兴奋和调节的基本概念
- 分析神经系统和激素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人体的感知和反应机制
- 探究兴奋和调节对生物活动的重要作用教学进度表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的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理解生物知识。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确保学生能够有效掌握相关知识。
祝教学顺利!。
八年级下生物学科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初二年级四个班中都有部分学生相对来说基础稍弱,对他们应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巩固及其灵活运用,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在新的一学期要做好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总动员,让大家潜心投入到汇考复习中来,争取在水平测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二、教材分析本册书包括两个单元: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
学生通过前六个单元的学习,已经对生物圈中各类群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有了大致的了解,并且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的多样性是如何形成的呢?生物圈中众多的生命形式是如何产生、延续和发展的呢?这就是第七单元要探讨的问题。
教材也相应地分为三章。
(1)生殖和发育。
(2)遗传和变异。
(3)进化。
在生物代代繁衍的过程中,遗传和变异与环境的选择相互作用,导致生物的进化。
可见,这三章内容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第八单元的内容除介绍有关人体健康的基础知识外,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如分析药物说明书、设计旅行小药箱、练习急救方法、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分析疾病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等。
这样安排是为了避免单纯说教,以期使本单元的教学生动活泼,更有成效。
此外,本册书共有26个探究活动,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而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前三册一样,本册教材重视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渗透人文精神。
如设有“科学•技术•社会” 5篇,“科学家的故事” 3篇,“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 1篇。
这些课外阅读的内容在教材正文基础上,更为翔实地反映了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各领域的应用,描写了中外科学家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以及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态度,体现了生物学与职业的联系。
这些内容的安排,意在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健康发展。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生物生殖过程和特点;2、生物生殖和发育与人类、环境的关系;3、从基因水平认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4、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科学推测;5、传染病和免疫;6、威胁人体健康的因素。
八下生物教学计划和进度表(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质资料,欢迎下载)安宜初级中学学期教学计划20~20学年度第学期年级学科煜森学校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表2021学年度秋季任课教师:袁名尧2021年9月1日教学计划2021学年度秋季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进度表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51人。
大部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强,基础较扎实,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比较理想。
但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缺乏主动性,学得较吃力。
本学期要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重点,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努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材特点:1.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本册教科书通过寓言故事、古典诗词、童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等正能量。
2.注重夯实基础。
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重视习作,重视口语交际,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是学课文的过程。
3.注意以生为本。
中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呈现一种过渡性,本册教科书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5.关注大量阅读。
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设计了资料袋供学生参考,还专门设计了“快乐读书吧”作为读书专题活动,学生既能将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又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识。
6.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积累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自动获取。
八年级下生物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3、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4、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和科学家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感。
三)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强化生命教育的意识;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判断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生物生殖与发育的过程和特点,以及与人类、环境的关系;2、基因的遗传和变异,以及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科学推测;3、传染病和免疫,威胁人体健康的因素。
二)教学难点:1、生物的多样性是如何形成的,生物圈中众多的生命形式是如何产生、延续和发展的;2、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科学推测;3、传染病和免疫,威胁人体健康的因素。
五、教学方法:本单元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实验、探究、讨论、展示、评价等多种形式。
其中,探究活动是本单元的重要教学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同时,本单元的教学方法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实验和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判断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本单元共分为三章,每章课时数为8课时,共计24课时。
具体内容及进度安排如下: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殖和发育(8课时)第二章:遗传和变异(8课时)第三章:进化(8课时)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1)人体健康的基础知识(4课时)2)学生活动(4课时)3)传染病和免疫(8课时)4)威胁人体健康的因素(4课时)七、教学评价:本单元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业水平测试、实验报告、探究活动报告、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多个方面。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学情分析:在我所执教的八(1)班、八(2)班两个班级中,相对来说基础不太好,上学期生物的平均成绩在八年级全学科排名靠后,虽然高分还可以,但由于不爱学习的学生较多,因此班平均被拉下来了。
这个学期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争取成绩有较大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介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共6章,内容较上一个学期少了一些,探究实验减少了一些,增加了观察和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
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
三、教学目标1.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在继续抓好“课改”实验的过程中,努力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高效快乐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3.继续探究试教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上一年的“课改”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课改”新成果,并完成好相关的课题。
4.继续研究和推广校本教研的内涵和经验,充分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发辉学校教研组群体优势,继续尝试开展学校开放日活动。
5.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初二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总结试教二年的经验和体会,初步归纳整理出适合我校校情的评价体系。
6.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从而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7.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8.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学要求1.教师在教学中要继续认真落实《课程》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大力倡导“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教育科研观。
教学中要有科研意识,要边实验、边研究,力争做一名科研型快乐的教育工作者。
八下授课时数建议作者:来源:时间:2009-9-27 10:35:50 阅读218次【大中小】授课时数分配建议章、节课文活动课时建议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节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人的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受精过程胚胎发育观察:人的生殖系统组成观察:动物的卵子和精子2课时第二节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人的生长发育青春期发育青春期卫生讨论:青春期的性发育1课时第三节人体概述人体系统的组成人体系统的功能观察:人体的主要系统实验: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1课时第九章人的食物来自环境(5课时)第一节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探究: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实验: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观察:食物中含有无机盐3课时第二节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调查:龋齿发生率探究: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观察:小肠结构2课时第三节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我国的膳食指南食品安全设计:营养合理的“一日食谱”调查:食品安全1课时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10课时)第一节血液和血型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输血和血型观察:人血涂片解读:血常规化验数据实验:模拟“血型鉴定”2课时第二节血液循环血管和心脏心率和脉搏人体的血液循环观察:心脏的结构探究:运动对心率的影响观察:鱼尾鳍的血液流动4课时第三节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运动肺活量实验:测量肺活量2课时第三节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运动肺活量实验:测量肺活量2课时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探究: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1课时第五节人体能量的供给人体能量的供给体温讨论:人体通例量的供给实习:测量体温1课时第十一章人体内废物排入环境(3课时)第一节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肾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观察:肾的结构1课时第二节人体废物的排出尿液的形成和排出人体排出废物的处理讨论:尿液的形成调查:居住地人粪尿的处理方法2课时第十二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7课时)第一节激素调节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讨论: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调查:糖尿病的发病率1课时第二节神经调节脊髓和脑反射和反射的类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睡眠观察:脊髓的结构实习:膝跳反射实习:测定学习时间调查:每天的睡眠时间2课时第三节感知信息眠和视觉耳和听觉皮肤感觉调查:中学生近视的成因及对策实习:听力测试探究:手皮肤的触压觉4课时第十三章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4课时)第一节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人口增长过来环境问题严峻讨论: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探究:模拟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2课时第二节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人类发展和生物圈的关系保护生物圈的对策和方法调查: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探究: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2课时。
教师课程表
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
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
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
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老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
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
“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
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
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