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磷钾对玉米种植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5
施肥对玉米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一、施肥对玉米生长的影响1. 增加养分供应施肥可以为玉米植株提供养分,包括氮、磷、钾等微量元素,从而提高玉米植株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效率,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特别是在缺乏养分的土壤中,适当的施肥可以弥补土壤养分不足的缺陷,从而有效地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
2. 调节土壤酸碱度适当的施肥可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维持土壤的适宜环境,有利于玉米植株的生长。
酸性土壤会影响土壤中的养分供应,而碱性土壤会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适当的施肥可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提高土壤的肥力,从而促进玉米植株的健康生长。
3. 提高植物抗逆性适当的施肥可以提高玉米植株的抗逆性,增强其对逆境环境的适应能力,使植株在恶劣环境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的生长速度和产量水平。
特别是在干旱、水浸、高温等环境下,适当的施肥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从而保证玉米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1. 提高单株产量适当的施肥可以提高玉米植株的生长速度和产量水平,从而增加单株的产量。
养分充足的植株生长更加健壮,茎秆更加粗壮,叶片更加繁茂,穗粒更加饱满,因此适当的施肥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的单株产量。
适当的施肥还可以提高玉米的总产量。
通过调节土壤养分的供应,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适当的施肥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的总产量。
特别是在养分缺乏的土壤中,适当的施肥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从而增加玉米的总产量。
3. 保证产量稳定适当的施肥还可以保证玉米产量的稳定。
在一定程度上,适当的施肥可以减少因环境因素引起的产量波动,使玉米的产量保持相对稳定,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施肥对玉米植株生长及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适当的施肥可以增加养分供应,调节土壤酸碱度,提高植物抗逆性,从而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同时可以提高单株产量,增加总产量,保证产量稳定,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科学合理地施肥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合理施肥,提高玉米的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玉米氮磷钾最佳比例
作为一种多营养素作物,玉米的氮磷钾比重是决定其营养价值和产量
水平的重要因素。
因此,玉米的氮磷钾最佳比例一直是植物生产中研
究的热点。
一、氮磷钾比例的作用
1.氮磷钾比例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玉米的发育水平,以及其结果的品质和产量。
2.正确的氮磷钾比例可以有效地完善玉米的营养状况,提高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水平,延缓植物生长抑制症状,提高植物抗性,并改善结果的
品质和产量。
二、玉米最佳氮磷钾比例
1.玉米早期生长阶段:此阶段可采用以氮为主的配方,氮磷钾以3:1:0.5的比例最佳;
2.玉米抽穗期:可采用以磷为主的配方,氮磷钾以3:3:1的比例最佳;
3.玉米成熟期:需要大量的钾元素,可采用以钾为主的配方,氮磷钾以
2:1:2的比例最佳。
三、在施肥时关键
1.施肥时,以氮、磷、钾为主要肥料,按照上述比例施用,以充分调节玉米植株合理氮磷钾比例,发挥植株在抽穗前期和成熟期的最大潜力。
2.施肥时,应注意控制施用量,避免施用过多造成浪费,应按照田间贫瘠土壤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施用量。
3.施肥时,建议施用一些复合肥,复合肥主要成分为氮、磷、钾等营养素,可满足玉米植株的多种营养需求。
总之,氮磷钾作为玉米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素,选择最佳比例对于提
高玉米产量、改善品质和抵御病虫害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施肥时应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特点,合理选择玉米的氮磷钾比例,
以确保玉米植株的健康发育和更高的产量。
氮磷钾在玉米的作用与用途氮磷钾是玉米生长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
它们在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氮磷钾在玉米中的作用和用途。
首先,氮是构成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重要元素,对于促进玉米的生长、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叶片面积和叶绿素含量都起着重要作用。
氮素的充足供应可以增加玉米的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效率,促进光能的吸收和转化,增加光合产物的合成,进而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在玉米苗期和大苗期对氮素的需求较大,适量追施尿素等氮肥,可以促进根系和地上部的发育,增加茎秆的粗壮程度,形成强健的株型,提高玉米产量。
其次,磷是植物体内的重要结构和代谢物质,对于促进玉米的根系发育、提高耐病虫害能力和增加空穗率都具有重要作用。
磷是构成DNA、RNA等核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植物的能量代谢和蛋白质合成等生理过程有着重要影响。
适量的磷肥施用可以促进玉米根系的发育,增强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能力,提高玉米株高和茎秆的粗壮程度,增加玉米的抗旱、抗寒和抗病能力。
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对磷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苗期和抽雄期。
适量追施磷肥可以增加玉米的穗位数和穗粒数,提高空穗率,进而增加玉米的产量和籽粒质量。
最后,钾是玉米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对于调节渗透压、促进养分吸收和转运、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钾是植物体内的重要元素之一,对于调节植物细胞的渗透压、维持细胞壁稳定性、促进养分的吸收和转运等生理过程有着重要作用。
适量的钾肥施用可以促进玉米根系的生长,增加养分的吸收面积,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增加玉米的抗倒伏能力,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
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对钾的需求量较大,尤其是在幼苗期和抽穗期。
适量追施钾肥有助于提高玉米的灌浆期和籽粒充实性,增加玉米的产量和蛋白质含量。
综上所述,氮磷钾对于玉米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
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是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试验结果发现,肥料配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绝非是单个肥料因素效应的简单叠加,而是不同肥料元素间交互作用结果。
其中氮钾、钾磷间作能够提升玉米产量,而氮磷间作的施肥效应则相反。
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玉米的种植性状与供试土壤的肥力差异。
玉米是喜钾作物,钾肥对玉米增产具有恒定积极的效用[5]。
但在玉米抽穗初期且未形成根瘤菌时,少许的氮磷肥料间作施用不仅可显著增强作物的固氮能力,亦可直接促进根瘤菌生长。
加之供试土壤的全钾、速效钾含量均低于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所统计的全钾含量标准,故此时采用氮磷间作或氮肥、磷肥单配施手段在远期均无助于玉)在广州市增城区施肥可有效增加玉米产量,增产~27.96%。
其中对玉米增产具有显著促进效用的施肥处理是P2K1N1,对玉米增产影响程度最弱的施N2。
)从在氮磷钾肥混施条件下的两因子间作效应实证分析结果来看,氮钾、钾磷间作对玉米产量具有正向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氮磷间作的肥料效应则为负。
从在氮磷钾肥混施条件下的单因子效应实证分析结果来看,玉米产量随着钾肥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氮、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加而后回落。
3)在广州市增城区玉米生产最优的施肥配比为42.85 kg·hm-2、KH2PO4 53.83 kg·hm-2、(NH181.33kg·hm-2,钾肥、磷肥、氮肥的最优配比区间为179.3~183.44 kg·hm-2、52.39~55.42 kg·hm43.8 kg·hm-2,产量区间为12 338.18~12 386.08 kg·hm参考文献:[1] 史桂清.氮磷钾施用方式对夏玉米植株、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9(4):23-30.[2] 李旭.基于“3414”试验设计的玉米氮、磷、钾效应研究[J].吉林农业,2019(1):62-63.[3] 王仲.2017年江苏邳州市测土配方施肥玉米氮磷钾利用率试验[J].农业工程技术,2018(10):12-13.[4] 付柱平.高寒山区杂交玉米氮磷钾养分测土配方施肥肥料效应研究[J].南方农业,2018(9):191-193.[5] 栗九宝.氮磷钾不同配方施肥对旱地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J].乡村科技,2018(6):91-92.(责任编辑:刘昀)图4 磷钾间作对玉米产量的双因素肥料效应。
目前山西省玉米生产普遍存在着氮、磷肥用量较多,钾肥用量较少,氮、磷、钾三要素不平衡,玉米持续增产效果不显著等问题。
因此,研究氮、磷、钾肥的合理配施对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可为玉米生产提供平衡施肥依据。
同时,一直追求以高产为目标,但产品品质一直不高。
1材料与方法试验在新绛县小聂村实施。
试验地土壤为轻壤质潮土,0~20cm 耕层含有机质1.06%、全氮0.064%、速效磷11mg /kg 和速效钾130mg/kg 、pH 值7.23。
供试玉米品种农大108生育期100d,供试化肥尿素(含N46%)、过磷酸钙(含P 2O 546%)和氯化钾(K 2O 60%)。
试验以不同N 、P 2O 5、K 2O 用量设置配施方案,从表1中可看出,共设8个处理,3次重复。
小区面积30m 2。
试验所用磷、钾肥全部底施;氮肥底施25%,共余75%氮肥作追肥穴施。
玉米主要生育期取样测定植株高度、玉米穗位。
成熟期收获考种,测定穗长及产量。
同时又设6个处理,3次重复,随即排列,观察玉米产量试验。
2结果分析2.1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株高的影响由表2可看出,所有施肥处理的玉米株高以处理N 3P 1K 2最高,N 2P 1K 1最低。
不同施氮量比较,处理N 3P 1K 2(N450kg/hm 2)的玉米株高比N 1P 1K 2(N150kg /hm 2)高16.3cm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但处理N 4P 1K 2施N 量增加到600kg/hm 2时,玉米株高则比N 3P 1K 2略有降低。
说明磷、钾肥用量一定时,玉米株高在一定范围内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增高趋势。
但氮肥施用过量导致氮磷钾比例失衡时,玉米株高反而降低。
在氮、磷肥用量一定时,不同施钾量对于株高的影响与氮肥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处理N 2P 1K 3(285.0cm )和N 2P 1K 2(278.0cm)与处理N 2P 1K 1氮磷钾配施对玉米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及其施肥规律戴静1,康宇2( 1.山西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山西太原030000;2.山西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山西太原030001)摘要:以农大10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施水平对玉米主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玉米复合肥氮磷钾比例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复合肥则是玉米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肥料。
复合肥是由多种营养元素组成的肥料,其中氮、磷、钾是玉米生长所需的三大营养元素。
不同的氮磷钾比例会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不同的影响。
氮磷钾比例为15:15:15的复合肥是一种常用的肥料,它含有相等比例的氮、磷、钾元素。
这种肥料适用于玉米生长的各个阶段,能够提供充足的营养元素,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在玉米生长初期,氮元素能够促进植株的生长,增加叶片的数量和面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磷元素则能够促进根系的发育,增加植株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钾元素则能够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增加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氮磷钾比例为20:10:10的复合肥则更加注重氮元素的供应,适用于玉米生长初期和中期。
在这个阶段,氮元素的供应对玉米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能够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叶片的形成,增加光合作用效率,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磷元素和钾元素的供应则相对较少,但仍然能够促进根系的发育和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
氮磷钾比例为10:20:10的复合肥则更加注重磷元素的供应,适用于玉米生长中期和后期。
在这个阶段,磷元素的供应对玉米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能够促进根系的发育和提高植株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增加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氮元素和钾元素的供应则相对
较少,但仍然能够促进植株的生长和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
不同的氮磷钾比例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选择复合肥时,需要根据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和土壤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合的氮磷钾比例,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玉米籽粒氮磷钾含量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籽粒中的氮、磷、钾含量对于玉米的生长和产量起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氮、磷、钾三个方面介绍玉米籽粒中的含量及其作用。
一、氮的含量及作用氮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玉米籽粒中的氮含量主要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通常约占籽粒干重的6%左右。
氮素是构成植物蛋白质的重要成分,对于植物的生长、光合作用和养分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适当的氮素供应可以促进玉米的生长,增加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效率,增加籽粒的产量和品质。
二、磷的含量及作用磷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元素之一,对于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玉米籽粒中的磷主要以有机酸盐和磷酸盐的形式存在,通常约占籽粒干重的0.2%左右。
磷是构成植物核酸、磷脂和能量物质的重要成分,对于植物的生长、分化和花果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适当的磷素供应可以促进玉米的根系发育,增加养分吸收能力,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增加籽粒的产量和品质。
三、钾的含量及作用钾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元素之一,对于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玉米籽粒中的钾含量较高,通常约占籽粒干重的1.5%左右。
钾是维持植物细胞渗透压和离子平衡的重要成分,对于植物的水分调节、光合作用和养分转运起着重要作用。
适当的钾素供应可以提高玉米的抗逆性,增加植株的抗病能力,增强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提高籽粒的产量和品质。
玉米籽粒中的氮、磷、钾含量对于玉米的生长和产量至关重要。
适当的氮、磷、钾供应可以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增加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效率,增加籽粒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料,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生长需求进行调控,对于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氮磷钾对玉米种植的影响摘要:氮、磷、钾是组成玉米植株主要元素,氮磷钾与玉米增产率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分析了玉米产量与氮磷钾肥量的关系,介绍了玉米缺少氮磷钾的症状,探讨了氮磷钾合理施用的措施。
关键词:玉米种植;合理施肥中图分类号:s143.4 文献标识码:a1 产量与需肥量的关系玉米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施肥的目的在于补充玉米生长发育各阶段所需要的营养。
合理施肥就是按玉米生长发育规律、土壤供肥能力和肥料性质,采用合理的施肥技术,达到产量和品质高,经济效益好的目的。
1.1氮、磷、钾是组成玉米植株的主要元素玉米对氮、磷、钾的需要量,也就是在生育期吸收的数量。
从玉米生产发展资料分析,随着产量的提高,施用的肥料量也在增加。
研究表明,使用不同数量的氮、磷、钾肥,玉米产量和产率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不同剂量的氮、磷肥和产量间均反映显著的线性正相关,而钾肥用量和产量之间存在着明显抛物线关系。
1.2 氮、磷、钾肥增量与玉米增产率间均呈极显著的抛物线关系经回归分析,玉米最佳经济产量的氮、磷、钾肥料三要素施用配比为n:p2o5:k2o=1:0.74:1.23,说明控氮、增磷、增钾能改善玉米的经济性状,促进玉米形成大穗、降低秃顶率,增加穗粒数和粒重,从而获得优质高产。
施肥量对产量的增加有一定的限制,过多施肥反而不能获得高产。
1.3 施用不同量氮肥、磷肥、钾肥玉米施用肥料的氮、磷、钾利用率随施肥量的增加逐渐下降,二者间均呈极显著的线性负相关系。
过量的n、p肥施用后引起环境风险的可能性分别增大17.50%~57.07%和9.1%~30.46%。
2 玉米各阶段的营养需求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吸收氮、磷、钾的速度和数量,都有显著的差别。
一般来说,幼苗期生长慢,植株小,吸收的营养物质少。
拔节至开花期,生长快,此时正值雌穗形成发育时期,吸收营养物质的速度快,数量多,是玉米需要营养的关键时期。
此时期供给充足的营养物质,能够促进穗大粒多。
!"农业科学Tianjin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1,27(5):8-11,15•作物栽培与设施园艺氮磷钾肥对玉米农艺性状、叶绿素及产量的影响候丽丽$,王伟!,崔新菊$,刘凡$,周大伟$,李孟月%,苟亚楠%(1.伊犁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伊宁835000;2.伊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伊宁835000;3.伊犁师范大学,新疆伊宁835000)摘要:为研究氮磷钾肥对伊犁河谷玉米产量效应的影响,揭示氮磷钾素对玉米叶绿素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机制,于2020年在伊犁州农业科学研究所,16种,机区计,Q PK2Q NK).Q NP>Q NPK)4理,4种理高、叶绿素物及构响。
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对玉米抽雄期和成熟期株高响一致,株高表现为NPK>NK>NP>PK,其中缺失氮肥对玉米植株生长影响严重,与氮磷钾肥配施呈显著性差异;随着生长发育进程,玉米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总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抽雄后30 d叶绿素,4种理玉米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期均表现出NPK>NP>NK>PK;NK处理穗长,较NPK理短5.09%,NK处理长,比NPK处理长2.67mm,NP处理玉米理,PK 2.13粒,NPK理长高理。
宗所述,,加 物,响,生要注肥的配施。
关键词;玉米;产量;叶绿素含量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l006-6500.2021.05.003Effects of Nitrogen,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Fertilizers on Corn Agronomic Characters,Chlorophyll and YieldHOU Lili1,WANG Wei2,CUI Xinju1,LIU Fan1,ZHOU Dawei1,LI Mengyue3,GOU Ya'nan3(1.Yili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Yining,Xinjiang835000,China;2.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 of Yining,Yining, Xinjiang835000,China;3.Yili Normal University,Yining,Xinjiang835000,China)Abstract:This experiment i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itrogen,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fertilizers on corn yield in the Yili River Valley,and to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the effects of nitrogen,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on corn chlorophyll and yield components.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the experimental field of the Yili Prefecture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in2020.This experiment took Rjingyu16,as the test variety of corn,adopted a completely randomized block design,and set up4experimental treatments,namely no nitrogen fertilizer(PK)and no Phosphate fertilizer(NK),no potassium fertilizer(NP),nitrogen,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fertilizer(NPK).The effects of four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on corn plant height,chlorophyll content,dry matter quality and yield components were analyzed.Nitrogen,phosphorus,and potassium fertilizers had the same effect on maize tasseling stage and maturity stag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lant height was NPK>NK>NP>PK,and the lack of nitrogen fertilizer had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growth of maize plants,which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nitrogen,phosphorus and potassium.With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rocess,the total chlorophyll a and total chlorophyll of corn leaves showed a trend of first increasing and then decreasing,and the chlorophyll content reached the maximum30days after tasseling.The chlorophyll a and total chlorophyll content of corn leaves of the four treatments all showed the changing trend of NPK>NP>NK>PK during the tasseling stage.NK treatment had the shortest ear length,5.09%shorter than NPK treatment,and NK treatment had the longest bald tip,which was2.67mm longer than NPK treatment.The number of ear rows and the number of rows of corn in the NP treatment were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nitrogen-free and phosphorus-free treatments,which was2.13more than the PK rows.The corn ear length,ear thickness,ear row number, row kernel number,100-kernel weight and yield of NPK treatmen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reatment without nitrogen,phosphorus and potassium.In summary,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balanced fertilization could increase the dry matter quality and yield of corn,and the effect of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potassium fertilizer on yield was lower than that of phosphate fertilizer.In field production,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potassium fertilizer.Key words:NPK fertilizer;maize;yield;chlorophyll content伊犁河谷地区是新疆玉米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占全疆种植总面积的19.92%叫玉米是伊犁地区收稿日期:2020-11-03基金项目: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观测监测任务(NAES017SQ0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青年人才培训计划(2019Q097);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科技计划项目(YZ2019A015)作者简介:候丽丽(1988—),女,甘肃高台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作物生理生态方面研究。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年第3期吴家全等[1]研究了氮磷钾不同配比对玉米免耕产量的影响;牛金宇[2]研究了氮磷钾有效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表明了氮、磷、钾肥在施肥量较小时,随着用量的增加玉米产量递增,当施肥量达到一定量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反而逐步减少;玉米是重庆市秀山县主要粮食作物,为了分析氮、磷、钾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为全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2020年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农委土肥站雅江镇进行了前茬为冬闲用地的田间实验,实验结果为:施氮肥后玉米产量最高,增产效果明显,磷肥其次,施钾肥后玉米增产效果最低。
因此,在制定玉米地施肥方案时,应全力保证氮肥用量,并做到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提高玉米产量。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该试验地点位于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雅江镇雅江居委会营坪组承包地。
土壤为新冲积潮沙土,前荐为冬闲地。
于试验前在20cm 土层中取样并分析:pH值为5.3,碱解氮为131mg/kg,有效磷25.2mg/kg,速效钾48mg/kg,有机质合量为20.9mg/kg。
1.2试验材料试验品种为辽禾308。
试验肥料为:氮肥,尿素、含氮量≥46%,生产厂家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磷肥为普通过磷酸钙,P 205含量为≥12%,生产厂家是贵州省福泉磷肥厂;钾肥为氯化钠,含量为≥60%,生产厂家是北京昆龙伟业格尔木有限公司。
1.3试验设计不同处理施肥量及比例分别为:处理1:全量施肥区(N:P2O5:K2O=180:75:90kg);处理2:无氮施肥区(N:P2O5:K2O=0:75:90kg);处理3:无磷施肥区(N:P2O5:K2O=180:0:90kg);处理4:无钾施肥区(N:P2O5:K2O=180:75:0kg);处理5为不施肥区。
通过秀山县施肥指标体系计算,全量施肥标准为N:P2O5:K2O=180:75:90kg,46%尿素、12%过磷酸钙、60%氯化钾为试验用肥,各处理化肥以10%氮肥、全部磷肥作底肥,50%氮肥和全部钾肥作第1次追肥,40%氮肥作第2次追肥;底肥在栽苗时施加,第1次追肥在苗期(拔节期)施加、第2次在大喇叭期施加,其他中耕、除草等田间管理措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