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语文复习课件:诗歌鉴赏选择题的4大设误角度(题型突破五)
- 格式:ppt
- 大小:507.50 KB
- 文档页数:20
诗歌鉴赏选择题根本选不对?原来是用错了方法一、熟悉四大设误方式1.内容情感判断。
哀乐颠倒、诗句理解错误等。
命题人主要从某个词语、句子或整首诗歌表达的思想内容入手设计题目,要求学生判断选项给出的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否符合诗歌内容。
【原文】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
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选项】“柳梢梅萼渐分明”写出词人喜见之景:柳梢吐绿,梅萼泛青,一片早春风光。
写景如画,不设色,淡墨勾勒,寄寓着词人的欣喜之情。
【对点分析】哀乐颠倒。
“写出词人喜见之景……寄寓着词人的欣喜之情”错误,这里应是怕见春景,而不是高兴看到春景。
词中所描绘的春景虽然是乐景,但体现的却是只身漂泊,客居建康的哀情。
2.形象画面判断。
形象身份理解错误、形象特点概括不当、形象判断失误、形象作用分析不当、画面描绘不当、意境概括有误。
命题人主要从归纳概括诗歌中的人、事、景、物等形象特征设计题目,要求学生判断选项给出的形象特征的正误。
如果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不当,对诗歌形象的意义理解不当,不知常见意象的特点,就无法判断出形象特征的正误。
【原文】数片红霞映夕阳,揽君衣袂更移觞。
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每年春草芳。
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
应无惆怅沧波远,十二玉楼非我乡。
【选项】“行人莫叹碧云晚”是劝路上行人不要因为下第而叹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感情,使朋友体会到友谊的温情。
【对点分析】“路上行人”错误,属于身份理解不当。
从诗中看,本句的“行人”应指“朋友”,而不是“路上行人”。
3.表达技巧判断。
表达技巧判断错误、表达技巧的作用分析不当、相关内容联系错误等。
命题人主要从诗歌使用的修辞手法、人物与景物之间的关系、景物与情感之间的关系以及诗歌的结构等角度设计题目,要求学生判断选项中涉及的有关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内容的正误。
【原文】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出错类型及应对策略考纲要求(本节教学目标)知识点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要求 1、提高诗歌鉴赏能力2、明确诗歌鉴赏题解题过程容易出现的错误类型,减低答题中不必要的失分。
复习内容分析诗歌鉴赏题一直以来都是高考中失分最严重的题目,究其原因,我认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智力因素,一类是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是因为诗歌本身的简练但内蕴丰富的特点,让学生鉴赏诗歌时难于解读,诗歌读不懂,那么题目就无法解答。
可是我认为这一方面的原因并不是主要的,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学生读过的、教师分析过的诗歌不下百首,而且在高三复习阶段,教师更会教授各种鉴赏诗歌的方法与解题思路,所有到高考时,学生都能基本读懂考题中诗歌的主要内容和其表达的中心思想。
可为什么诗歌的得分率不高呢,我认为非智力因素是主要原因。
在非智力因素中,首先是情感方面的原因,由于诗歌难读,学生本来就对诗歌没有太多的兴趣,况且每一年的高考分析中,诗歌鉴赏题都是学生失分最严重的,这些都使得学生对诗歌鉴赏有了恐惧心理,最怕解答诗歌鉴赏题。
第二就是学生的粗心大意,对诗歌鉴赏题目以及出题者的意图搞不清,所以出现答非所问或者答题不完整的情况,这样丢分的现象在平时的考试中占了大部分,而且如果因为这样的原因丢分就显得非常可惜。
因此,在这堂课中我要和学生共同分析诗歌鉴赏题出错的类型及商讨应对的策略。
复习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诗歌鉴赏题容易出错的类型,与学生共同探讨应对的策略学情分析我所教授的是平衡班的学生,学生本来的底子就不是很理想,尤其在诗歌鉴赏方面,每一次的考试得分率都较其他题型要差。
学生对解答诗歌鉴赏题的信心不足。
分析他们的答题情况,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是能够读懂诗歌,可是在答题时粗心大意,没有认真审题,导致答非所问或者答题不全面而被扣分,也有许多学生是因为答题不规范,缺乏答题技巧而被扣分。
每一次由于上述原因被扣分的平均有1.5分,这对于高考来说是很宝贵的,所有出来继续加强诗歌鉴赏知识的教授外,我认为学生更需要的是答题规范性技巧的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