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学期化学竞赛专题辅导化学计算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9
化学竞赛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初中化学竞赛试题中常设置新颖、灵活的计算题,借以考查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为了提高解题速率,提高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化学计算的基本技巧非常必要。
现将化学竞赛计算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归纳如下,供参考。
1.守恒法例1 某种含有MgBr 2和MgO 的混合物,经分析测得Mg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8.4%,求溴(Br)元素的质量分数。
(Br---80)解析:在混合物中,元素的正价总数=元素的负价总数,因此,Mg 原子数×Mg 元素的化合价数值=Br 原子数×Br 元素的化合价数值+O 原子数×O 元素的化合价数值。
设混合物的质量为100克,其中Br 元素的质量为a 克,则38故Br%=40%。
2.巧设数据法例2 将w 克由NaHCO 3和NH 4HCO 3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加热,排出气体后质量变为克,求混合物中NaHCO 3和NH 4HCO 3的质量比。
解析:由2NaHCO 3Na 2CO 3+H 2O↑+CO 2↑NH 4HCO 3NH 3↑+H 2O↑+CO 2↑可知,残留固体仅为Na 2CO 3,可巧设残留固体的质量为106克,则原混合物的质量为106克×2=212克,故m NaHCO 3=168克,m NH 4HCO 3=212克-168克=44克。
3.极值法例3 取3.5克某二价金属的单质投入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的稀盐酸中,反应结束后,金属仍有剩余;若2.5克该金属投入与上述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等反应结束后,加入该金属还可以反应。
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24 B.40 C.56 D.65解析: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50克×18.25%=9.125克,9.125克盐酸溶质最多产生H 2的质量为=0.25克。
由题意知,产生1克H 2需金属的平均质量小于3.5克×4=14克,大于2.5克×4=10克,又知该金属为二价金属,故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28,大于20。
初中化学竞赛计算题方法一、差量法差量法是常用的解题技巧之一,它是根据物质反应前后质量(或气体体积、物质的量等)的变化,利用差量和反应过程中的其他量一样,受反应体系的控制,与其他量一样有正比例的关系来解题。
解题的关键是做到明察秋毫,抓住造成差量的实质,即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值”,再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际差值”,列出正确的比例式,求出答案。
在一个反应中可能找到多个化学量的差值,差量法的优点是:思路明确、步骤简单、过程简捷。
解题指导例题1:有NaCl和NaBr的混合物16.14g,溶解于水中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到33.14g沉淀,则原混合物中的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28.5% B.50% C.52.8% D.82.5%【思路点拨】该反应及两个反应:NaCl + AgNO3→ AgCl↓ + NaNO3,NaBr + AgNO3→ AgBr↓ + NaNO3。
即NaCl → AgCl NaBr → AgBr中的银元素替换成了钠元素,因此沉淀相比原混合物的增重部分就是银元素相比钠元素的增重部分。
设Na元素的质量为aNa → Ag △m23 108 108-23=85A 33.14g-16.14g=17g23 a =10817解得a=4.6g所以Na% =4.616.14×100% = 28.5%【答案】A例题2: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上各放一个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足量稀硫酸的烧杯,待天平平衡后,想烧杯中分别加入铁和镁,若要使天平仍保持平衡,求所加铁和镁的质量比为。
【思路点拨】本题因硫酸足量,故铁和镁全参加反应:Fe + H2SO4→ H2↑ + FeSO4 , Mg + H2SO4→ H2↑ + FeSO4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影响天平两端质量变化的因素是加入的金属和生成的氢气。
分别敬爱如铁和镁后,只有当天平两端增加的质量相同时,天平才仍能保持平衡。
Fe + H2SO4→ H2↑ + FeSO4△m56 2 56-2=54x aMg + H2SO4→ H2↑ + FeSO4△m24 2 24-2=22y a即:x=5654ay=2422ax y =56542422aa=7781二、极值法(极端分析法)极值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和分析方法,是极限思维法的简称。
化学竞赛课教案化学竞赛技巧与化学计算【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竞赛的基本概念和背景;2. 掌握化学竞赛中常见的技巧和策略;3. 学习化学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1. 化学竞赛的概述;2. 化学竞赛中的技巧和策略;3. 化学计算的方法和常用公式;4. 实例演练。
一、化学竞赛的概述在竞赛开始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化学竞赛的背景和意义。
化学竞赛是一种测试学生化学知识和技能的竞争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热爱,并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化学竞赛中的技巧和策略1. 学会分析题目,了解题目的要求和限制;2. 注意审题,理解问题的本质;3. 针对不同的问题类型,采取不同的解题方法;4. 制定合理的解题策略,提高解题效率;5. 多做练习题,积累解题经验。
三、化学计算的方法和常用公式1.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2. 浓度计算的方法和公式;3. 摩尔计算的方法和公式;4. 溶液稀释计算的方法和公式;5. 酸碱中和计算的方法和公式;6. 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的方法和公式。
四、实例演练通过一些典型的化学竞赛题目,进行实例演练。
根据题目的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计算方法和技巧,解决问题。
教学步骤:1. 引入化学竞赛的概述,介绍竞赛的背景和意义;2. 讲解化学竞赛中的技巧和策略,给出一些解题示例;3. 概述化学计算的方法和常用公式,讲解具体的计算步骤;4. 给出化学计算的实例题目,进行教师示范和学生练习;5. 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化学竞赛的重要性和提高解题能力的方法。
教学评估:通过实例演练和学生的回答问题,对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解题能力进行评估。
拓展应用:学生可以参加化学竞赛的活动,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提高自己的化学水平和竞赛能力。
【教案结束】。
化学竞赛计算题的解题⽅法和技巧化学竞赛计算题的解题⽅法和技巧初中化学竞赛试题中常设置新颖、灵活的计算题,借以考查学⽣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为了提⾼解题速率,提⾼学⽣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掌握化学计算的基本技巧⾮常必要。
现将化学竞赛计算题的解题⽅法和技巧归纳如下,供参考。
1.守恒法例1 某种含有MgBr2和MgO的混合物,经分析测得Mg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8.4%,求溴(Br)元素的质量分数。
(Br---80)解析:在混合物中,元素的正价总数=元素的负价总数,因此,Mg原⼦数×Mg元素的化合价数值=Br原⼦数×Br元素的化合价数值+O原⼦数×O元素的化合价数值。
设混合物的质量为100克,其中Br元素的质量为a克,则38.4故Br%=40%。
2.巧设数据法例2 将w克由NaHCO3和NH4HCO3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加热,排出⽓体后质量变为w 克,求混合物中NaHCO3和NH4HCO3的质量⽐。
解析:由2NaHCO3Na2CO3+H2O↑+CO2↑NH4HCO3NH3↑+H2O↑+CO2↑可知,残留固体仅为Na2CO3,可巧设残留固体的质量为106克,则原混合物的质量为106克×2=212克,故m NaHCO3=168克,m NH4HCO3=212克-168克=44克。
3.极值法例3 取3.5克某⼆价⾦属的单质投⼊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的稀盐酸中,反应结束后,⾦属仍有剩余;若2.5克该⾦属投⼊与上述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等反应结束后,加⼊该⾦属还可以反应。
该⾦属的相对原⼦质量为( )A.24B.40C.56D.65解析: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50克×18.25%=9.125克,9.125克盐酸溶质最多产⽣H2的质量为=0.25克。
由题意知,产⽣1克H2需⾦属的平均质量⼩于3.5克×4=14克,⼤于2.5克×4=10克,⼜知该⾦属为⼆价⾦属,故该⾦属的相对原⼦质量⼩于28,⼤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