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省联考湖北新高考选择考生物试题
- 格式:pdf
- 大小:374.98 KB
- 文档页数:7
生物试题分类汇编(2021八省联考福建生物)2. 下列关于生物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A. 小鼠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需要膜蛋白的参与B. 促甲状腺激素只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C. 叶绿体外膜上的蛋白质可以吸收光能和催化光反应D. 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之间黏着性降低【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细胞间直接接触(如精卵结合)、化学物质的传递(如激素的调节)和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
【详解】A、精子与卵细胞的融合过程需要经过细胞膜之间的直接接触完成信息传递之后才能进行,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据此推测小鼠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需要膜蛋白的参与,A正确;B、激素传递信息的过程需要通过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完成特异性结合之后才能实现,即促甲状腺激素只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而不能与其他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这也能说明受体蛋白具有特异性,B正确;C、叶绿体外膜上的蛋白质不能吸收光能和催化光反应,叶绿体中能吸收光能的色素存在于类囊体薄膜上,催化光反应的酶也存在于类囊体膜上,C错误;D、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之间黏着性降低,进而易于扩散和转移,D正确。
故选C。
【点睛】(2021八省联考河北生物)4. 某农场技术员对作物种子发育过程中有机物积累及转化进行动态监测。
关于检测方法及出现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 嫩大豆种子切片→苏丹III染液染色→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B. 嫩小麦籽粒加水研磨→离心取上清液→加碘液→观察被染成深蓝色的淀粉C. 嫩花生种子加水研磨→加双缩脲试剂→依据紫色反应检测蛋白质D. 嫩甜玉米籽粒加水研磨→离心取上清液→加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观察砖红色沉淀检测还原糖【答案】B【解析】【分析】还原糖鉴定结果为砖红色沉淀,鉴定材料需富含还原糖且无颜色干扰;双缩脲试剂可以用来检测蛋白质,只要有两个及以上的肽键即可呈现紫色反应。
湖北省22年八市联考生物答案1、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视野中的气泡影响了观察效果。
可将气泡移出视野的操作是() [单选题] *A.擦拭目镜B.移动装片(正确答案)C.换低倍物镜D.调粗准焦螺旋2、为探究芹菜叶柄倒置对水分运输的影响,小红同学将芹菜叶柄分成两段,分别插入两只盛有稀释后红墨水的烧杯中,其中一段正立,另一段倒置。
两小时后芹菜叶柄横截面都出现了红色斑点(如图)。
关于该实验不合理的叙述是()[单选题] *A.两段芹菜叶柄应该粗细相近B.两段芹菜叶柄应该长短相同C.该实验应多次重复,避免实验偶然性D.一只烧杯置于光下,另一只烧杯置于黑暗处(正确答案)3、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单选题] *A.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B.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C.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后都能够得到恢复(正确答案)D.保护生态平衡不只是维护生态系统的原始稳定状态4、55.(2020·莱芜)将长势一致的甲、乙两种植物分别置于两个同样大小密闭的透明容器内,给予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等条件,每隔5分钟测定一次容器内的二氧化碳浓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10分钟之前,甲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量大于呼吸作用产生的量B.20分钟之前,乙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量大于呼吸作用产生的量C.20分钟以后,甲、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量等于呼吸作用产生的量D.在交点M处,甲、乙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都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正确答案)5、池塘中的水、阳光等也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我们吃的米饭和面包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单选题] *A.淀粉(正确答案)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7、30.(2021·南宁)如图是被子植物种子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种子萌发时,①发育成茎B.甲图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④C.乙图中⑤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物质(正确答案)D.乙图种子萌发时,②只发育成叶8、11.(2021·桃江模拟)蚊子的幼虫孑孓是在水中发育的,为了消灭蚊子人们向某湖泊喷洒杀虫剂,只要杀虫剂含量950ppm以下,就不会对脊椎动物有毒害作用。
2021-2022学年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六校八年级(上)联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生物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A. 给危重病人吸氧和注射葡萄糖实际上就是为病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 腌肉长时间不易腐烂,是由于盐分多会抑制细菌的生长C. 为了弥补自然传粉不足,可以对植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D. 树木被环剥树皮就会死亡,因为根部缺乏由导管运输来的有机物2.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基本观点之一。
下列叙述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 沙蚕身体分节与躯体运动灵活相适应B. 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分节与飞行生活相适应C. 鲫鱼身体呈流线型与水中生活相适应D. 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或甲与陆地生活相适应3.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 血吸虫和绦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B. 蛔虫属于线形动物,会导致人患肠炎C. 节肢动物头部有眼和触角,胸部有两对翅和三对足,腹部有气门D. 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4.如图圆圈表示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 Q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 F可以表示陆生动物C. E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D. P可以表示用皮肤辅助呼吸5.下列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关节腔内含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C. 乌贼遇敌害会释放墨汁,这属于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D. 小狗为主人拉车运菜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获得的学习行为6.微生物是一类结构简单、一般小于0.1毫米的微小生物的统称。
下列关于四类微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从①与②形成的菌落,可以大致把它们区分开来B. ②④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③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C. ①进行分裂生殖,④通过孢子繁殖后代D. ①②③都是单细胞生物,④是多细胞生物7.一切生命都有生殖发育的能力,以使生命保持连续性,使生物圈多姿多彩。
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
生物学
1.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方面
B.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为外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组织液又叫细胞间隙液,主要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
D.若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则组织液生成增多
2.在生物体内,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过氧化氢酶、脲酶和麦芽糖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B.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都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C.胰蛋白酶的合成及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
D.淀粉酶和盐酸通过降低反应物的活化能催化淀粉水解
++反向转运载体蛋白,它可利用液泡内外H+的电化学梯度(电位和浓度差)3.拟南芥液泡膜上存在Na/N
将H+转出液泡,同时将Na+由细胞质基质转入液泡。
部分物质跨液泡膜转运过程如右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a+在液泡中的积累有利于提高拟南芥的耐盐能力
B.Na+以主动运输的方式由细胞质基质进入液泡
C.Cl-以协助扩散的方式由细胞质基质进入液泡
D.2H O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液泡
4.动物细胞的溶酶体内含有磷脂酶、蛋白酶、核酸酶等多种酶。
溶酶体内的pH约为5,细胞质基质pH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