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物管理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16.26 KB
- 文档页数:3
公物公产管理制度一、总则公物是指具有使用价值、不易转移的物品,公产是指国有资产、公有资产。
公物公产管理制度是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公有资产单位对公物公产进行管理的规章制度。
公物公产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公物公产的使用、保存和管理,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二、管理范围1. 公物管理范围包括各级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其他公有资产单位的办公用品、办公设备、工具、机器等办公用品和设备。
2. 公产管理范围包括各级国有企事业单位、公有资产单位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其他公有资产。
三、管理原则1. 依法管理:公物公产管理应当遵循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依法行使管理职能。
2. 公平公正:对于公物公产的使用、分配应当公平公正,不存在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
3. 安全保障:对于易损坏的公物公产要进行专门的保护措施,确保其安全。
4. 效益优先:对于公产的使用、管理应当以效益为导向,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四、管理机构1. 公物管理机构: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设立专门的公物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公物,保障公物使用和安全。
2. 公产管理机构:各级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其他公有资产单位设立专门的公产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公产,保障公产使用和安全。
五、管理程序1. 公物使用程序:(1)申请使用:需要使用公物的人员应当向公物管理部门提出申请,说明使用理由和数量,并经过审批批准。
(2)领用使用:经过审批批准后,领用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领取公物,并填写领用单。
(3)使用归还:使用完毕后,领用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将公物归还,经过检查确认后方可完成归还手续。
2. 公产管理程序:(1)登记备案:公产部门应当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进行登记备案,明确公产的数量、规格、型号、用途、购置时间等信息。
(2)盘点清查:定期对公产进行盘点清查,确保公产的数量、规格、状态等信息与登记备案一致。
(3)报废处理:对于已经达到使用寿命、无法继续使用的公产应当及时进行报废处理,不能随意私自处置。
一、目的为加强学校班级公物的管理,确保公物合理使用、维护保养,提高公物的使用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班级的公物管理。
三、管理职责1. 班主任:负责班级公物的整体管理,制定班级公物管理制度,监督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公物使用和维护情况。
2. 班级干部: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公物,负责具体公物的使用和保养,定期向班主任汇报公物使用情况。
3. 学生:爱护公物,合理使用,自觉维护公物,发现公物损坏及时报告。
四、公物管理内容1. 公物分类:将班级公物分为教学设备、生活设施、文体设备等类别。
2. 公物登记:班主任负责建立班级公物登记簿,详细记录公物的名称、数量、规格、购置时间、使用人等信息。
3. 公物使用:班级公物由班主任统一调配,学生按照规定使用。
使用时,应确保公物安全,避免损坏。
4. 公物保养:学生应按照公物使用说明书或相关操作规程进行保养,保持公物整洁、完好。
5. 公物维修:公物出现故障时,应及时报告班主任,由班主任负责联系维修人员或报修。
6. 公物报废:公物达到使用年限或无法修复时,由班主任向学校相关部门提出报废申请。
五、奖惩措施1. 对爱护公物、合理使用、自觉维护公物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损坏公物、浪费公物的学生,给予批评教育,并要求赔偿损失。
3.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公物严重损坏或丢失的,将追究相关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由班主任负责解释和修订。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实施本制度,旨在提高班级公物的管理水平,确保公物安全、高效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和师生生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公物管理制度
公物管理制度是指对国家或公共机构所拥有、使用的各种设备、设施、资产等公共财
务进行管理的规范和程序。
公物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保护和合理利用公共财务,确保其安全、高效地使用。
这包括
以下主要内容:
1. 公物登记制度:建立公物登记台账,记录所有公共财务的基本信息,包括购买时间、购买渠道、价值等。
2. 公物存放制度:设立专门的存放场所,对公共财务进行分类、编号、标识和保管,
确保安全、整齐、易查。
3. 公物领用制度:建立公物领用申请制度,明确领用条件和程序,确保领用人员合理
使用公共财务。
4. 公物维修与保养制度:制定公物维修与保养计划,定期检查和维护公共财务,确保
其正常使用寿命。
5. 公物调拨与报废制度:建立公物调拨与报废程序,对不再使用或损坏的公共财务进
行处置,确保合理利用和避免浪费。
6. 公物盘点制度:定期进行公物盘点,对公共财务进行清查,防止遗失、损坏或盗用。
7. 公物使用监督制度:建立公物使用监督机制,加强对公共财务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其合法、规范、高效使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公物管理制度,不同国家和机构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学校公物管理制度学校公物管理制度十篇学校公物管理制度篇11、各班教室的门窗、墙壁、玻璃、桌椅、黑板、灯具、窗帘、锁头等必须有专人负责,要爱护公物,不准乱刻乱画,更不准损坏和丢失。
2、教室和公共分担区的门窗离校前要关好,遇有刮风天气时,开窗要挂好窗钩。
3、室内的设备不准随意搬出和调换。
4、实验室的一切设备、仪器及文体器材要精心保管,不准损坏。
5、上述物品如有损坏或丢失,生活委员必须立即报告班主任并在三天内报告总务处。
6、物品损坏或丢失,必须追究责任,由损坏者负责赔偿或赔款,如找不到损坏者由班级负责经济赔偿。
7、如损失物品隐瞒不报告,一经查出,加倍赔偿。
8、班级损失物品严重者,不能评为先进班级,同时影响班主任的评优条件。
9、对于爱护公物事迹突出的班级和个人给予表扬或奖励,并列为评先进班级和个人的条件。
10、学期末检查,学年末评比奖励。
学校公物管理制度篇2为进一步加强财产管理力度,发挥财产效益,提高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特实施公物报修制度。
一、对所有需要维修的公物,均由各处室、年级、班级负责人填写报修单报总务处,由总务处主管领导统一安排维修。
二、根据《公物赔偿制度》的规定,需由个人赔偿的物品,由申请个人持损坏公务赔款通知单到总务处上交赔款后,再填写报修单,由总务处主管领导安排相关人员维修。
三、一般维修在报修的当天或第二天完成维修,特殊的根据情况及时维修。
四、根据公物赔偿制度的规定,需赔偿但无责任人的,由各处室、年级写出书面理由经总务处核实同意后安排人员进行维修。
五、原有物品改动较大的维修或需增加的物品由总务处同意后方可进行维修或增加。
六、所有维修的公物,总务处将定期书面公布。
七、学校公共使用的物品如水管、护栏、走廊灯、体育设施等如有损坏,希广大师生发现后及时报到总务处。
学校公物管理制度篇3一、加强对师生员工进行爱护公物的教育,树立爱护公物为荣,破坏公物可耻的好风尚,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
学校公物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学校公物的管理,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制度所称公物,是指学校用于教育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各项事业的各种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
第二条学校公物管理要坚持节约、高效、透明的原则,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
第三条学校各部门和个人都要严格遵守本制度,切实履行公物管理职责,确保公物安全、完整、有效。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学校成立公物管理委员会,负责全校公物的管理工作。
公物管理委员会由校长、财务处长、资产管理处处长、后勤处处长、各部门负责人等组成。
第五条公物管理委员会的职责:(一)制定全校公物管理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二)审批全校公物的购置、调剂、报废、处置等事项;(三)定期检查全校公物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四)组织公物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公物管理水平。
第六条各部门的公物管理员负责本部门公物的管理工作,主要职责如下:(一)严格执行公物管理规章制度,确保本部门公物安全、完整、有效;(二)负责本部门公物的登记、领用、归还、维修、报废等工作;(三)定期向资产管理处报告本部门公物管理情况,接受资产管理处的监督和检查。
第三章公物购置与处置第七条公物购置应当遵循公开、透明、节约的原则,严格执行预算和审批制度。
第八条各部门需要购置公物时,应当提交购置计划和预算,经资产管理处审核后,报公物管理委员会审批。
第九条公物处置应当遵循合法、公开、公正的原则,经公物管理委员会审批后,方可进行。
第四章公物使用与维护第十条公物使用人要爱护公物,合理使用,不得损坏、浪费或私自带出。
第十一条公物使用人应当定期对公物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公物安全、完整、有效。
第五章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第十二条资产管理处负责对全校公物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本制度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公物管理工作中发生丢失、损坏、浪费等现象,应当及时上报资产管理处,并根据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XXX学校公物管理办法学校的一切公共财物,每位师生都有责任爱护。
对所有损坏公物的行为必须加以制止,有关当事人必须负责赔偿;对有意损坏公物的除赔偿外,还要给予校纪处分。
一、公物维护要求1、保护学校的建筑设施,教育教学用品,文娱体育器材,劳动工具,花草树木,墙壁以及生活用品。
发现破坏行为,必须立即制止并及时报告学校学生科。
2、教室的墙壁、门窗、课桌、椅凳、日光灯、开关、热水器、清扫用具等,要责任到人。
3、学校花木和其它公用设施由分管部门和班级负责管理。
二、损坏赔偿办法1、不慎损坏,但能主动承认者,照价赔偿。
2、不慎损坏,学校查获者,除按原价赔偿外,另承担手工费等。
3、故意损坏被学校发现后能主动认错者,除按原价赔偿外,另承担手工费、手续费等。
4、故意损坏,被学校查获者,事后态度恶劣,除按原价赔偿外,另承担手工费、手续费等,并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
5、因班级不负责造成的公物损失,由班级负责赔偿。
6、赔偿钱款的数额,应按市场价格或按总务部门购买此件公物时价格计算。
三、班级奖惩条例总务处对公物管理情况进行量化评估,每周巡查,发现问题具体实施细则如下:1、不慎损坏,但能主动承认并赔偿者,班级量化不扣分;2、不慎损坏,学校查获者,除按原价赔偿外,另承担手工费等外,班级量化扣除2分;3、故意损坏,被学校查获者,事后态度恶劣,除按原价赔偿外,另承担手工费、手续费等,并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外,班级量化扣除5分;4、因班级不负责而造成的公物损失(公物损失找不出破坏者的属于此项)由班级负责赔偿外,按损失的大小,班级分别扣除2分(损坏公物价值100元以内),5分(损坏公物价值100元以上);5、开学初,保证每个教室、办公室和其他教学用房门窗、玻璃、照明设备、桌椅及其他设备的完好。
由校产保管员逐一点交,由使用班级或部门负责人验收签字。
交接表一式两份。
如有损坏和丢失,由使用班级或部门负责。
6、期末总务科予以统计,每期各年级评选出一至二个公物管理优胜班级予以表彰奖励,凡扣班级量化分达10分以上者不予评选优秀班级,班主任不予评选优秀班主任。
公物责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物责任管理,优化公物利用,提高公物管理效率,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公物的管理和使用,包括固定资产、办公用品、设备设施等。
第三条公物责任管理制度是本单位公物管理的基本依据,全体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
第四条本单位设立公物管理委员会负责公物责任管理制度的执行。
第五条公物责任管理制度必须遵循科学、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严格按照规定管理和使用公物。
第六条对违反公物责任管理制度的行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第七条本单位鼓励并支持职工对公物管理提出建议和意见,建立健全公物监督机制,确保公物责任管理制度的正确执行。
第八条其他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二章公物责任管理的范围和目标第九条公物责任管理覆盖本单位所有公物的使用和管理,力争通过科学的管理,最大程度地提高公物利用效率和使用寿命。
第十条公物责任管理制度的目标是确保公物的安全、完整、有效使用,避免浪费和滥用。
第十一条通过落实公物责任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单位综合管理水平。
第十二条鼓励职工们树立节约意识,自觉遵守公物责任管理制度。
第三章公物责任管理的基本原则第十三条公物责任管理制度以服务用户为宗旨,以提高公物利用率和使用效率为目标。
第十四条公物责任管理制度贯彻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等资源的原则,促进资源的最大利用。
第十五条公物责任管理制度实行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工作人员对工作中使用的公物享有使用权,对公物的管理、维护负有责任。
第十六条公物责任管理制度实行公开透明的原则,对公物的使用和管理过程进行严格监督。
第十七条公物责任管理制度实施分类管理、统筹布局、综合利用的原则。
第十八条在公物管理过程中,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公物的安全使用。
第十九条公物管理实行先管理后使用的原则,提高管理效率。
第二十条公物管理实行健全的预防维护制度,确保公物长期有效使用。
公物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公物管理行为,提高公共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公共资产的安全和有效利用,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公共资源的管理和使用。
三、责任主体1.单位领导班子对公物管理工作全面负责,掌握公物管理情况并下达具体管理指令。
2.相关部门负责具体的公物管理工作,确保公物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3.所有使用公共资源的人员,均有使用权和管理责任。
四、公物管理范围1.办公用品2.办公设备3.车辆4.住房5.其他公共资源五、公物管理原则1.合理利用,防止浪费。
2.严格保管,杜绝贪污。
3.加强维护,保障安全。
六、公物管理制度1. 权责明确(1)单位领导对公物管理负总责,并下达具体管理指令。
(2)相关部门负责具体的公物管理工作。
(3)使用人员在使用公物时要按照规定使用,并且对公物的安全和使用负责。
2. 公物使用(1)公物的使用需要提前申请并获得批准。
(2)使用人员需根据公物的使用情况,认真书写使用记录。
3. 公物维护(1)公物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并且制定维护计划。
(2)对于易损坏的公物,需要加强维护,定期检查。
4. 公物保管(1)对公物进行定期盘点,确保公物的数量和状态。
(2)公物需要专人负责保管,并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5. 公物借用(1)公物的借用需要提前申请,并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批。
(2)借用人员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公物,并且对公物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完好。
6. 公物处置(1)公物因更新和淘汰需要进行处理,需要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
(2)对公物进行处置前,需要进行评估,确保公物的价值能够最大化。
七、监督检查1. 部门领导对公物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并要求相关部门提供管理情况报告。
2. 对于使用、保管不当的公物,进行追责,严惩不贷。
八、制度的宣传和培训1. 定期对公物管理制度进行宣传,提高大家对公物管理的重视程度。
2. 注重对公物管理的培训,提高公物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九、制度的完善和修订1. 针对公物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不断完善和修改公物管理制度。
公物管理制度1. 背景为了规范公物的使用、保护和管理,提高公物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保护公共财产,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内部机构。
3. 定义公物:指本单位所有机器设备、交通工具、办公用品、住房及配套设施、土地、建筑物及其附属物等财产资源。
4. 使用原则1.公物是公共财产,所有使用公物的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单位有关规定,妥善保管和使用公物。
2.对于办公室的电脑、电话、桌椅等公物,使用人员应保持干净整洁,注意维护,离开时应按规定关机、断水、断电,做好防火措施。
3.机器设备、交通工具等公物的使用,需经过有权限管理人员审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
4.使用公物发生故障时应尽快向有关负责人报告,并按规定程序进行修理。
5. 保护原则1.不得随意更改公物的结构、外观、性能以及使用范围,保持原有的完好状态。
2.使用公物时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不得超负荷使用,也不得在公物上进行私人活动。
3.公物遗失、损坏、报废等情况,应及时向管理人员报告,并按规定程序进行处理。
4.对于故意破坏公物的行为,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6. 管理原则1.全面加强公物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公物安全,加强巡视检查,保证公物不受损害。
2.加强对公物的维护保养,确保公物处于安全有保障的状态。
3.建立完善的公物档案,做到记录齐备、分类专业、管理规范。
4.对使用公物的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制定相关制度和规定,确保公物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7. 职责1.各级管理人员有责任加强公物管理,严禁擅自转移、出借或出售公物及其附属物。
2.公物使用人员有责任妥善保管和使用公物,对公物的损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3.对于检查发现的公物问题,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协助上级机构进行处理。
8. 处罚规定1.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根据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2.对于因自己的故意或过失造成的公物损失,将依据成本价或市场价按一定比例进行赔偿。
公物管理制度公物管理制度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运用到制度的场合不断增多,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
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公物管理制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公物管理制度1一、各教学班的桌凳要造册登记,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教育,后勤主管要每月检查一次,对爱护公物的班级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
二、各班门、窗玻璃、黑板要加强管理。
刮风下雨或放学都要认真检查,将门窗关好,放学后一定将照明灯关好,班主任更换要有公物交接手续。
三、单身职工及家属所用学校财产,床椅、办公桌等公物要造册登记,要认真保管使用,不得损坏,不需要及时归还后勤,后勤要定期检查,发现损坏、丢失,乱扔追究当事人责任。
四、办公室及全校各部门的公物都要登记造册,各办公室负责人都要爱护使用,每年要登记检查一次。
所用公物不得随意乱抄乱扔,不需用时要及时交回后勤,使用时向后勤领取,每学期后勤检查一次,发现丢失、乱扔者,要追究责任。
五、借用公物要登记,私人长期借用财产要有借条,经后勤主管或校长签字后,方可借用。
如有丢失或长期不还者,要照价赔偿。
六、各室的财产责任到班主任、管理员。
要教育学生爱护公物,不损坏公物。
财产损坏丢失,要及时报告后勤、校长,追查相关人员责任。
公物管理制度2为使学校财产、教学设备得到妥善保管,真正做到物尽其用,体现为教育服务的宗旨,特制订本制度。
1、校产登记保管制度对学校所有财产进行登记造册、建帐、对课桌椅、办公桌椅等财产,进行集中编号定位,落实到各班级、办公室进行保管。
(1)课桌椅、讲台、门窗(玻璃)、黑板等由班主任负责保管。
(2)各办公室桌椅、书柜、公用设施由办公室负责人负责保管。
(3)少先队用鼓号、电子琴等由总辅导员负责保管。
(4)教学仪器、电教设备、广播扩音设备由有关专任教师具体负责。
各类仪器必须做好登记造册、分类存放等工作,凡教师教学中需用仪器,应办理好出借手续。
(5)图书、教学资料及食堂财产等由总务处指定专人负责保管。
公物管理制度
一、学校要经常对师生员工加强爱护公共财务的教育,树立以爱护公物为荣、破
坏公物为耻的思想意识,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二、所有校产校具都要进行登记入帐。
帐簿一式三份,校长、总务、管理人员各
执一份。
部分校产校具,比如价格超过百元的,因校内职工借用或外单位借用。
必须经分管校长批准并办好借用手续,严禁人情借用;对需变卖报损或损耗的都
要按规定手续办理,有相关人员签字,以备案存查。
严禁长期挪用或任意废弃、不合理的低价处理和变相私分。
三、总务处对保管人员明确保管责任制,务必做好防潮、防腐、防火、防盗等工
作,安全可靠,经常保养,教学、办公用品按规定审批手续输发放。
四、建立班级和个人承包使用制度。
开学初总务处将桌椅、门窗、投影仪、饮水
机等教学、生活用具交给班主任和班长,每月定时.定
人、定岗位管理,学期结束或毕业时经一一
验收后交还。
各处室、组用具包干使用,做到公物公用,厉行节约。
教职工住房
根据学校情况统一调度分配,不得擅自抢占或转让他人,居住期间应负有管理责
任,每学期检查一次。
五、坚持定期或不定期的盘点和维修。
总务处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对校
产校具进行盘点,检查,了解使用保管情况,并向校长提出损耗和报废报告,维
修工作一般安排在寒、暑假进行,急需修理的则及时进行修理。
六、严格执行赔偿制度,对因责任事故损坏或遗失公物,师生员工一视同仁,必
须按有关规定赔偿,对因管理人员工作不善造成人为损坏或丢失的保管人员负
责赔偿,学生毕业和教职工调出,所借公物应如数收回,不得带走或转让他人。
缺少、损坏的要按价赔偿,对学校一些贵重或市场短缺的物品,如损坏丢失或故
意占为己有,要加倍赔偿。
七、校产校具管理人员要定期全面检查校产校具使用、管理
情况,并公布检查结
果。
学校对工作认真负责、爱校如家的管理人员予以奖励,对因工作失职而导致
损失者和破坏公物屡教不改者,除按规定赔偿外,还要按情节予以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