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版物理九年级上册《认识内能》内能与热机
- 格式:pptx
- 大小:498.59 KB
- 文档页数:12
图说“认识内能”一、内能图片课本P22 图12-1图12-1图片解读运动着的篮球具有动能,同样地,运动着的分子也具有动能。
自由下落的苹果因和地球之间互相吸引,苹果具有重力势能,分子之间相互吸引,分子也具有势能。
弹簧被压缩,弹簧的各部分因互相排斥而具有势能,同理,分子之间相互排斥致使分子也具有势能。
由宏观物体具有的特性来推知相似的微观物体也具有同样的特性,这种研究方法称为类比法。
例1 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类比”、“模型”等,如图1所示的两个例子都运用了上述的方法说明分子也具有动能和势能。
图1解析运动着的乒乓球具有动能,分子不断运动,必然具有动能。
地球和月球之间相互吸引具有势能,而相互吸引的分子也具有势能。
采用类比的方法,说明了分子既具有动能也具有势能。
答案类比。
二、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图片课本P24 图12-4(b)图片解读迅速按下活塞,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棉花燃烧。
这个实验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在这个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图12-4(b)图2例2 (xx广州)如图2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内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迅速向上抽活塞,硝化棉也能燃烧B.此实验只通过热传递改变筒内空气的内能C.下压活塞的过程,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D.硝化棉燃烧,是因为玻璃筒内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解析迅速下压活塞时,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着火点,从而使硝化棉燃烧。
答案 D三、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图片课本P24 图12-5(b)图12-5(b)图片解读烧水时燃料燃烧释放出热量,热量被壶底吸收,壶底又把热量传给水,水吸收热量后,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水的沸点,从而使水沸腾。
在这个过程中,水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的。
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12.1 认识内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的单位是焦耳。
2.能简单描述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3.知道对于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多;温度越低,内能越少。
4. 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教学重点:改变内能的方法。
教学难点:内能概念。
装有适量冷、热水的烧杯(400ml)各一只、铁丝一段、压缩空气引火仪、酒精灯、锤子、铁砧、砂纸等。
一、引入课题展示汽车、火车、拖拉机、轮船、喷气式飞机、火箭的图片,让学生看图比较,讨论交流,找出它们的相同点。
交流、归纳要点:⑴都需要燃烧燃料;⑵最后都产生动力,带动其他机器工作。
引导:它们都是利用燃料燃烧释放出的内能来产生动力的。
那么,什么是内能呢?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什么是内能1.阅读课本p22,交流讨论:(1)什么叫做物体的内能?对于物体具有内能,你是怎样理解的?(2)同一物体的内能与其温度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为什么说“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每小组向全班汇报一个问题;教师及时点评总结。
探究点二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1.内能是可以改变的。
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可以改变,内能也是可以改变的。
2.怎样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1)活动:每个小组准备铁丝、酒精灯、热水、锤子、铁砧、砂纸等,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并实际操作,改变铁丝的内能。
学生汇报操作方法,对各种不同方法梳理归类,明确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做功和热传递。
(2)分析课本图12——3,12——4,判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3.用做功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演示:压缩空气引火(2)列举生活中的有关事例,并进行分析解释。
4.用热传递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1)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及各自的特点:通过多媒体投影展示传导、对流和辐射的定义:①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叫做传导;演示实验:热传导②对流——靠液体或者气体的流动来传递热的方式叫做对流;演示实验:热对流③辐射——热由物体向外发射出去叫做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