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13
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了解阅读的不同目的和方法。
2. 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3. 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分析和思辨,提升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了解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分析和思辨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采用生动活泼的方式介绍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比如通过故事、名言警句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2. 播放与语文课外阅读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分析和解读名著中的经典语段或者句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思辨和分析。
4. 分组讨论,让学生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并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5. 教师提供一些经典和优秀的作品推荐给学生,并导读其中的重点内容和思想。
6. 鼓励学生写读后感或者读书笔记,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安排:1.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5分钟)通过故事或者名言警句等方式,让学生思考并讨论阅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2.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语文课外阅读的意义和目的(10分钟)播放与语文课外阅读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阅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分析和解读名著中的经典语段或句子(15分钟)教师选择一段经典的语言材料,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和思考。
4. 分组讨论,分享阅读体会和感受(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并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感受。
5. 导读优秀作品,分析其中的重点内容和思想(15分钟)教师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并给学生导读其中的重点内容和思想,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思考和探讨。
6. 鼓励学生写读后感或读书笔记(2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鼓励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或读书笔记,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月光下的肚肚狼》教案——四年级课外阅读指导执教:刘菲一.导入同学们,在上课以前,老师想先听听大家对“狼”的印象,并说说原因。
(《狼和小羊》里的狼很凶残、蛮不讲理;《三只小猪》狡猾,凶恶……)二.认识主人公1.今天我们的主角也是一匹狼——肚肚狼。
喏,这就是肚肚狼。
(出示头像)觉得他怎么样?(可笑,傻乎乎的,有一个大鼻子,两只眼睛耷拉着,没有神)2.他还有份固定的职业呢!听读,猜一猜,看谁反应最快。
(“我一生中看得最多的东西,当然是——在我面前走来走去的脚。
”正是这样。
肚肚狼总是低着头,看着一双双匆匆忙忙走过的脚,盼望着其中有的脚能停下来;如果真的有脚在他面前停下,他又开始期待这样一个声音:“当。
”……他每天早上都会准时来到这个地方,靠在墙角坐下,把帽子朝天放在面前,然后开始上班。
“行行好吧,可怜可怜肚肚狼”这是他一生中说得最多,并且还要一直说下去的话。
)——乞丐3.不过,肚肚狼可不是一只普通的行乞的狼,他和一个神秘的传说故事有关。
在月圆之夜,他能变成一位英俊潇洒的王子,唱出美妙动听的歌曲。
他的歌曲婉转、悠扬、动人心弦。
(出示王子图片)4.这本书就叫《月光下的肚肚狼》。
(出示封面)蔚蓝、静谧的天空中,一轮皎洁的圆月高高悬挂,清亮的月光悠然撒下。
我们的肚肚狼坐得直直的,抬起头,呆呆望着天上的月亮,静静等待着属于他的时刻到来。
三.了解肚肚狼的故事刚开始,肚肚狼变王子只能持续几分钟,然后就变回了当乞丐的样子。
而只有当肚肚狼变成王子的时间持续了二十四小时后,他才可以变成一位真正的王子。
为了实现这一美好的计划,肚肚狼和身边希望通过这件事一举成名的仓鼠玉碎先生(出示图片)想了很多办法,也闹出了许多笑话。
1.“足智多谋”的玉碎先生想通过让肚肚狼冥想美好的事(冥想就是闭上眼睛静静地想,排除一切杂念的想),延长变身时间,可是……。
出示:“最美好的事物,最美好的事物……”,肚肚狼半闭上眼睛,嘴里喃喃念着。
他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美好的事物是——一个肉包子。
四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四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指导目的1、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二、指导重点:三、课前准备:1、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五、指导过程:(一)、推荐文章引入指导1、引入语: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2、请1~2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3、同位互相推荐好文章。
二、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老师会推荐一组这样的文章。
2、提问:没有老师的帮忙你准备怎样读懂它呢?3、过渡: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语文课内也学过不少,同学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板贴:课内得法]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与文书38、67、68、71、75、82页的黄泡泡里分别藏着什么样的读书方法。
5、生汇报讨论所得。
6、小结。
三、运用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1、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
2、学生汇报读书所得。
3、小结:真高兴!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更多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
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课内得法,课外活用。
好文章向大家推荐。
板书:课内得法课外活用查字典理解字词标注读书感受好词佳句要积累联系实际去理解遇疑惑善提问学后运用乐趣多。
四年级阅读教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5篇各种教学规章制度的形成更规范了师生的教学行为, 使教学活动免除了随意性和零散性, 从而变成一种专业性很强的特殊活动。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四年级阅读教学教案,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阅读教学教案1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书的阅读, 不仅能扩展小学生的文学及历史知识, 还能让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是美与丑, 善与恶, 提高了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
2、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 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3、让学生们自己读喜欢的书籍, 到书中去体验快乐, 拥有快乐的童年。
二、阅读准备:《安徒生童话故事集》三、阅读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 揭示主题同学们, 你们有没有听过《美人鱼》、《丑小鸭》、《拇指姑娘》、《豌豆上的公主》这些童话故事吗?那你们知道这些美妙的故事是谁写的吗?(简介作者)他还写了很多很多好听的故事、优美的童话, 他就是安徒生, 伟大的童话作家。
那么,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话世界吧。
(二)指导读书方法1.阅读时能基本把握文中的主要人物。
2.边读边勾画你最喜欢的, 认为的地方。
3.能说出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吗?自己能试着说一些。
四.阅读交流(一)小组内交流你读了《安徒生童话》的哪一篇, 有哪篇文章你最喜欢?学生只要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 优美的语句, 以及其中的段落, 并且能说出你为什么喜欢就可以了。
(三)全班交流1.组内选代表发言2.其他同学认真听, 随时做补充。
3.说说你是怎么去读课文的。
五、拓展延伸四年级阅读教学教案2教学目标:1、培养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阅读能力。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和能力。
锻炼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创造性思维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课前阅读)一、解题激趣小朋友, 你们有没有想过太阳可能是黄色的, 月亮上的小白兔跑了, 还有小白兔换上了豹子胆?如果发生这些事情, 会多么有趣呀!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奇思妙想世界吧!二、读文感受1、自由读文章, 要求字音读准, 句子读通顺2、知名度第一、二、三篇文章。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1成长的美丽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和交流,使学生了解《草房子》的故事内容,并能从秃鹤等一些同龄孩子的身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习他们那些顽强与乐观精神。
2、学会由表及里的阅读顺序,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3、以一章带全篇,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确立正确的阅读思想,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读书方法,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课本上有一篇文章《孤独之旅》,写的是少年杜小康跟随父亲去放鸭的一段生活经历。
因为是从小说《草房子》中节选的一部分,读后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阅读疑问:杜小康为什么要跟着父亲去放鸭?杜小康原来的家境如何?为什么会突然一落千丈了呢?杜小康后来重新回到了学校吗?带着这些问题,同学们到学校的图书室找来了曹文轩的原作《草房子》,进行阅读。
二、展示读书卡片师:同学们阅读一本书,首先应该看什么?(书的封面、封底)对,从这本书的封面上,你了解了哪些内容想对作者有进一步的了解,还需要看看“作者简介”;想初步知道小说写了什么,就要看看“内容提要”;想知道小说共有几个章节,还需看看“目录”。
这些都是阅读一本书首先要了解的最基本的内容。
现在有同学把这些内容制作成了读书卡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四个学生分别从作者简介、内容提要、目录作用、油麻地草房子的介绍来展示读书卡片)师:感谢同学们的精彩展示。
制作读书卡片,是一种很不错的读书方法,可以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积累丰富的知识。
师板书第一个读书方法:卡片读书法三、阅读打擂台师:刚才同学展示的油麻地的草房子确实很漂亮吧,它透着一种古朴一种华贵。
在这样美丽的草房里生活着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现在我们就到油麻地小学去寻访这些可爱的人。
我从书上裁剪了一些文字片段,来考考大家对他们的熟悉程度。
请一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一边欣赏作者独具魅力的语言,一边思考每个片段写的是哪个人物?读完后,迅速抢答,看哪个同学回答得又快又对。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获奖教案--4年级《绿野仙踪》教案XXX《绿野仙踪》第一课时阅读指导课一、教学目标1.阅读童话故事,激发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
2.初步掌握读整本书的方法,养成边读边思,边读边做标记的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阅读童话故事,培养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
难点:初步掌握读整本书的方法,养成边读边思,边读边做标记的惯。
三、阅读准备:1.《绿野仙踪》的课件。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这本书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一)设置悬念,激起欲望。
1.(出示《西游记》中的图片)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你觉得《西游记》哪里写的有意思?故事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自由谈。
2.过渡:这是咱们中国的《西游记》,其实美国也有一部《西游记》呢,想看吗?展示《绿野仙踪》并板书,一起叫叫它的名字。
(二)交流方法,了解内容。
3.当拿过一本新书的时候,你一般都怎么读?学生谈自己读整本书的方法。
4.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并总结读书的方法:(1)看封面。
(利用事物边指边讲)现在请你读读这本书的封面,看看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封面获得信息:作者是XXX;故事的主要人物有多XXX、稻草人、铁皮人、胆小狮;作品的地位以及出版社……(2)读简介。
①借助作者简介了解作者的生平、称号以及他的著作:XXX(FrankBaum,1856-1919),美国著名作家及剧作家,美国儿童文学之父,自封为“奥芝国皇家历史学家”。
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富庶企业主家庭,从小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童年时代几乎都是在阅读中度过的。
成年后曾先后从事过记者、编辑、演员、公司职员、小农场主、杂货店主等职业。
1880年在南达科他州担任新闻记者时,XXX开始了其写作生涯。
1899年出版了第一部短篇童话集《鹅爸爸的故事》。
1900年出版的以虚构的XXX为背景创作的《绿野仙踪》是其最为著名、最受读者欢迎的一部作品,他并为此创作了13部续集。
XXX一生中除用本名创作的62部童话之外,还分别以XXX和XXX-XXX为名,写了6部给男孩子和24部给女孩子的书;并用XXX之名,写了两部长篇小说:《小丑的命运》和《命运的女儿》。
【导语】阅读是运⽤语⾔⽂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
下⾯是⽆忧考整理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篇⼀】四年级阅读指导课教案 教学⽬标: 1、通过阅读,指导学⽣学会读懂童话。
2、掌握读懂童话⼈物和道理的⽅法。
3、通过阅读激发学⽣读书的兴趣。
教学过程: ⼀、激发情趣,揭⽰专题 1、课件展⽰:先请同学们看⼀组图画,仔细看。
2、你认识他们吗?(⽩雪公主、美⼈鱼、丑⼩鸭、灰姑娘、皇帝的新装、卖⽕柴的⼩⼥孩、拇指姑娘)同学们真是过⽬不忘啊,你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他们的?(真是见多识⼴,知道这么多的故事,真了不起。
这些都是美丽的童话⼈物,现在就让我们⼀起⾛进童话世界,去认识他们吧!) 板书课题:⾛进童话世界 ⼆、呼唤旧知、指导⽂本。
1、“课前,同学们都已经读过⽼师发给你们的童话故事了吗?你知道这些童话都是谁写的吗 罗克: 五个苹果:这就是那能折腾地球的五个苹果,读了我发给你的《五个苹果折腾地球》以后,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今天⽼师把剩下的⼏个苹果的故事也带来了,同学样有没有兴趣看?这就要看同学们等会的表现了,谁表现的最棒就让谁先睹为快。
怎么样,对⾃⼰有信⼼吗?就看你的表现喽! 2、通过读书同学们认识了舒克、贝塔等这么多可爱的童话⼈物,看来读书可以让你收获很多,那么你是怎样去读这些童话故事的呢?谁能介绍⼀下你读书的⽅法? 学⽣介绍。
(这样简单的泛读只是让你们对童话有⼀个⼤致了解,要想读懂童话就必须静下⼼来细细品读,⾛进童话故事的情境当中,像⼈吃东西那样,要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的知识营养。
有的好⽂章要反复地读⼏遍,甚⾄熟读成诵。
(你的读书⽅法真是太好了,让你收获这么多,今天就把你的⽅法教给同学们,⽤你的⽅法来读⼀个新的童话故事。
3、出⽰问题:童话中⼀共出现了⼏个⼈物?你觉得哪个⼈物最有特点,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请同学们抓住展现这个⼈物形象的段落、句⼦、词语多读⼏遍,⽤笔划⼀划,也可以在旁边写下你对这个⼈物的理解。
四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1、导读书目:美国名作家E·B·怀特写的《夏洛的网》教学目标:1.回顾故事内容,赏析精彩片段;2.通过畅谈深刻的人物形象和故事片段,探讨友谊及人生价值等;3.通过交流,初步感知一些读书的方法;教学准备:学生每人带好一本书——《夏洛的网》教学过程:一、以平时读书照片导入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共同阅读了一本书——《夏洛的网》,同学们都很开心地告诉老师,这是一本很好看的书。
看(出示相关照片),同学们看得多投入,写得多认真啊,今天让我们来重温那段共读的美好时光,一同来说说读后的感受,并一同来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
二、出示封面常言道:看书看皮,看报看题。
读书要先看书的封面。
书的封面是书的眼睛;题目是文章的凝炼。
板书:读封面出示封面:①告诉大家,通过看封面,你看到了什么或知道了什么?②你第一次看到这个封面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高明的封面的设计是书的内容的概括延伸,让人一眼就爱上了他。
何不让我们快快打开书去看看吧。
三、出示目录,概括主要内容1.这是《夏洛的网》的目录,目录可以体现作者的思路,通过看目录可以了解所读之书的大概内容,。
所以我们看书,还要学会看目录。
板书:读目录来,看看这本书的目录,再参照老师给你出示的书的插图,说说这本书讲了什么。
板书:夏洛―――――—救————――――威尔伯师小结:通过读封面、目录,我们对书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同学们如果留意一下,许多书还有前言和后记,通过前言和后记我么还可以知道其他作家看书和作者写书的一些感受,可以进一步增加我们对这本书的整体印象。
应该说,读封面、目录、前言和后记,是我们初次接触一本书时,常用的一种略读的读书方法。
板书:前言后记略读2.出示书评这本书没有前言,如果让我们同学写一个前言,相信大家会把告诉给老师的“好看”“感人”写上去。
没错,这是一个妙趣横生的童话故事,,这部作品一问世就受到了少年儿童的欢迎,傲居“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首位,风行世界五十年,发行千万册。
《约时报书评》说“它几乎是一本完美的,不可思议的杰作。
”《星期六书评》说“这本书本身就像一张精美的蜘蛛网,一曲美丽的幻想曲。
”(师边介绍边出示书评)四、赏析人物形象,重温精彩片段1.这是童话中的一句话——(出示)“威尔伯永远忘不了夏洛。
它虽然热爱它的子女、孙子女、曾孙子女,可是这些新蜘蛛没有一只能取代夏洛在它心中的位置。
”快速回忆并浏览一下,这一句话在哪儿出现过?为什么威尔伯永远忘不了夏洛?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快速地浏览,了解相关内容,并从中筛选信息,也是一种常用的略读方法。
板书:浏览了解,筛选信息3.当然,当我们细细地去品味,对于“夏洛到底是一只怎样的蜘蛛啊?为什么威尔伯永远忘不了夏洛呢?”将会有更深的体会。
好,让我们快速浏览,找出你感受深刻的片段,说说你对夏洛的理解。
同学们课前都做过一些读书笔记,通过目录找到相关的章节,然后浏览整章,应该可以很快地找到相关的段落。
4. 小组交流5.全班交流。
相机抓住某个片段,作精读指导,让学生感悟第二种读书方法——精读。
并板书:品读相关片段引导学生再回到故事中去,让学生读出情感、读出感受。
板书:朗诵适时小结:刚刚我们同学已经在不经意中用到了“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同学平时读书笔记本上的摘录、写体会等方法其实也是一种精读的方法。
板书:摘录、写体会6.对照板书小结阅读方法四、深化:谈谈自己从这本书中得到的启发五、延伸同学们,想一想,你想当谁的夏洛呢?夏洛送给威尔伯的字,让威尔伯有了进一步要求自己的目标,努力做到“王牌”“了不起”“光彩照人”“谦卑”,也因此救了威尔伯的命。
想想你的朋友,你想送你个什么词给他呢?拿出小卡片,画一个蜘蛛网,在上面写上你对朋友的期望与祝福,表达你对朋友的友谊与关爱。
(播放同名影片片尾曲)全班交流(读出词语,并说说为什么)五、总结,推荐怀特的其他著作很高兴今天与大家一起分享了《夏洛的网》带给我们的感动与思考。
感谢怀特为我们塑造了那么多的可爱的动物形象,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这么有趣而美妙的故事,让我们在震撼和惊奇之余,灵魂得到一次净化。
怀特还写了两部童话名作:《精灵鼠小弟》、《吹小号的天鹅》,相信这两本书也会给你我的生命带来很多启迪。
(出示:推荐书目及图书封面)板书设计:2、导读书目:《爱的教育》【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好书推荐活动中认识《爱的教育》一书,并深入激发学生阅读《爱的教育》的兴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爱、奉献爱。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一本《爱的教育》【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感受爱。
同学们,很高兴能有一节课的时间与你们共同静静地读书了。
我们曾经学习过《争吵》一课,同学们都知道这篇文章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名著《爱的教育》。
但你们知道吗,这是一本风靡世界的书,亚米契斯能将生活中的爱心故事记录下来,装订成册,那是一部很感人的书。
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让读者感受到爱无处不在,只要用心感受!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去读一这本将爱表现得淋漓尽致的——《爱的教育》。
二、推荐《爱的教育》。
1.了解封面。
⑴出示书的封面。
⑵请你认真看一看书的封面,告诉大家,从书的封面,你了解到了什么?⑶你还想了解什么呢?2.了解大体内容。
⑴出示内容简介。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写的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
它通过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科写的日记,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
书中讲述了发生在安利科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动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儿童的纯真与情趣。
⑵请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一读,再告诉大家,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⑶交流。
3.了解作品影响。
过渡:这本书不仅故事感人,充满童趣,而且在世界上的影响也非常大。
老师搜集了有关资料,大家想不想看一看?⑴出示作品影响。
①《爱的教育》出版于一八八六年,在意大利曾轰动一时,仅出版的头两个月就再版40多次。
100年来,始终畅销不衰,并且多次被改编成动画片、电影、连环画、影响遍布全世界。
②全世界的孩子都喜欢读《爱的教育》,有些国家把《爱的教育》作为小学生的教科书来读。
③《爱的教育》被公认为是一部人生成长中的必读书。
⑵师述,并作适当讲解。
4.读后感激趣。
过渡:这确实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译者夏丐尊先生备受感动流着泪读完全书,并决定要将此书介绍给中国的读者。
本书的作者也说过:“每一个读过此书的人,都会受到灵魂的震撼。
”下面,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部分读者的阅读感受。
出示读后感,生静静阅读。
三、引导学生读书。
过渡:同学们,告诉老师,这样一本好书,你想不想读?1.初步的阅读方法指导。
拿到这么一本厚厚的书,你打算怎样下手去读呢?⑴指名说。
⑵师总结:先看序言,再读目录,然后阅读正文。
2.自读序言。
3.阅读书的目录。
自由读,同桌交流,了解书中有哪些小故事。
4.阅读正文。
5.推荐阅读。
过渡:大家的阅读热情真高啊!有些同学已迫不及待地想读故事了。
为了满足一下大家的阅读欲望,老师先给大家推荐一篇故事——《意外事件》,请同学们通过目录找到那个故事认真读一读。
⑵学生自读,师巡视。
⑵交流。
(故事大概内容、阅读感受。
)过渡:这个故事非常感人,其实这本书的每个故事都很感人,它写尽了人世间种种感人肺腑的爱!下面,请你看到目录,找一个你比较感兴趣的故事读一读。
四、总结延伸。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本好书能影响人的一生,改变人的命运,《爱的教育》就是这么一本好书。
课后,让我们进一步走进它,感受它的魅力!最后,老师送感给同学们一段话: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读书苦思时的刹那;世界上最舒展的一刻是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让我们拿起书,以书为伴,畅游在多姿多彩的课外阅读中,让课外阅读成为我们终生的承诺!3、导读书目:《青鸟》教学目标:1.认识青鸟这种动物2.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法3.了解青鸟的象征意义教学准备:每人准备《青鸟》一书教学过程:一、导入1.大家都认识那些鸟啊?(学生回答,在他们回答后追问鸟羽毛的颜色)2.小朋友介绍的鸟有这么多美丽的色彩,那么你们见过羽毛是青色的鸟吗?(学生回答。
他们可能说没见过)3.那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鸟,它的羽毛是青色的。
(可以出示青鸟的图片)二、快速阅读请同学们拿出《青鸟》这本童话书,快速地浏览一遍书的简介。
在看书的同时,注意思考这些问题:1.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讲述的是两个孩子寻找青鸟的故事。
)2.书中有哪些主要的事物?(1)樵夫的孩子狄狄和芙狄。
(2)面包、糖、火、水、牛奶、猫、狗和光的灵魂。
(3)仙女与她的小女儿。
(4)思念之乡、夜宫、森林、墓地、幸福花园和未来王国。
(5)邻居贝尔兰戈太太与她的女儿。
(6)青鸟。
3.幸福是什么?到哪里才能找到幸福?(作者这样说:大多数人从生到死,始终没有享受过近在他们身边的幸福。
)(真正的幸福乃是一颗无私的心所带给人的精神享受。
)三、讨论与分享1.如果你对作者有所了解的话,与同桌分享你对作者的了解。
作者梅特林克:比利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
19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梅特林克1962年诞生于比利时的根特市。
他从小就爱好文学。
1887年,他来到巴黎就学,开始对写作发生兴趣。
1889年,他正式从事写作。
开始时,并不为人们所注意,但由于他那丰富的想象和惊人的创作能力,不久便被誉为比利时的莎士比亚。
2.分享你最喜欢的章节:与全班同学分享你为什么最喜欢这个章节3.讨论青鸟的象征意义(1)作品通过寻找青鸟的故事歌颂同情与友爱、探索人类幸福的真谛。
(2)青鸟的形体、色彩都是不确定的,难以具体把握。
(3)它所象征的普通的欢乐与幸福,而是与悲天悯人的博爱情怀相伴,是人在一种崇高境界的感受。
(4)这种崇高境界不是理想状态中的,它就在每个人身边。
(5)除青鸟之外,剧中各种动植物、各种思想感情以至抽象概念和社会现象都拟人化了。
四、总结作者用青鸟这样具体的事物来表示抽象的观念,他要说明,人类幸福是存在的,虽然我们总不能发现,以为离我们很远,但经过千难万险最终是可以找到的;即使会得而复失,也能再次找到。
大家要学会发现并珍惜身边细微的幸福。
4、导读书目:《三国演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阅读交流,抓小说中主要故事情节或片断描写,品析人物形象及其特点。
2、渗透阅读方法,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