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第六章 文字
- 格式:ppt
- 大小:4.90 MB
- 文档页数:68
《语言学概论》第6章文字学第6 章学第一节和文字学一、文字的性质(一)文字和字符文字(character,writing)是记录语言的视觉符号系统。
文字是以字符(graphic sign,graph)为元素构成的符号系统。
文字的基本书写单位是字符(字或母字) 字符的主要特征是能代表某种具体的语言单位,包括音素(音位)、音节、语素、词等。
不代表语言单位的符号不是字符。
如交通标志、商品包装上图形标记等。
字符除了包括字母和字以外,还包括一些特殊符号,如阿拉伯数字、科学符号、标音符号(如国际音标、汉语拼音、注音字母等)、标点符号等。
广义的文字包括这些特殊符号文字有三个要素:音、形、义。
我IЯ (二)文字和语言文字和语言是两种现象,它们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
联系:文字和语言都是符号系统。
都没有阶级性。
1/ 13都是交际工具。
区别:1.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
语言不依赖于文字,没有文字,可以有口头语言。
但没有无语言作为基础的文字。
2.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只是辅助性交际工具。
3.语言有其自身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语言是渐变的。
而文字可以因势利导加以改革,文字是可以突变的。
4.语言是全民的而文字并不是全语言社团成员都能掌握。
文字对语言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首先,文字将语言的听觉符号转变为视觉符号,扩展了语言的功能和使用范围。
文字弥补了语言时地的局限性,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书面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或减少方言间的语音障碍,扩大了语言的交际范围。
其次,文字不只是记录语言,还能积极促进语言的发展。
用文字写成的书面语是经过推敲、提炼、加工的,书面语一般比口头语更严密简洁,语汇更丰富,语法更规范。
文字与语言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
一种文字系统可以记录不同的语言系统.同一种语言系统又可以采用不同的文字系统。
如2/ 13日语、朝鲜语、越南语原来都用汉字. 二、文字的类型文字可以从不同角度分为各种不同类型。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三.问答题1.简述文字的作用。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文字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突破了有声语言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扩大了语言交际的范围。
(2)文字是人类积累知识的工具和传播科学的媒介。
文字产生以前,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经验和知识只能通过口耳相传,而文字产生以后,前人的创造性成果可以通过文字记载下来,变成我们今天生活的基础,人类能更好地总结生产经验,发展科学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创造丰富的文化艺术。
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文字文本进行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交流,大容量地传承文化,而且加深了思考的深度。
有了文字,人类才有了历史,文字是人类由蒙昧走向文明的标志。
(3)文字导致了书面语的产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文学语言的形成和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
(4)文字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绝好材料,是文化的活化石。
文字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古代社会的生活、历史通过文字记载得以保存下来,同时我们又可以透过文字本身看到古代社会生活的多方面的情况,因为文字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古代社会遗留下来的活化石,古人的思维方式、认知水平等也必然在文字中有所反映。
2.简述汉字和拼音文字的差异。
1、从记录语言单位的大小看,音位文字通过为音节制定符号来记录语言,拼音文字、英文、俄文就属于这种文字.而汉字记录的不是音节或音位,而是词或者语素.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的是一个词,也是一个语素.在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占优势,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的是一个语素,不见得是一个词.所以现代汉字可以称为语素文字或语素——音节文字.2、从记录语言的文字的字符看,拼音文字为表音文字,它和以汉字为代表的表意文字的不同在于为文字所制定的字符的性质不同.字符大体上可分为3类,即意符、音符、记号.与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在意义上和语音上都没有联系的是记号.音位符号或音节符号仅仅同语音相联系,做为字符来讲,是音符,毫无意义可言,所以说是表音的.意符是构成汉字的最基本的符号,是独体的表意字,与语音没有联系.汉字的音符都是“借音符”.汉字在隶变以前,主要由意符和音符构成,记号为数极少.隶变以后,字形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独体表意字作为字符大都丧失了原来的表意作用,变成了记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少字形、字意、字音起了变化,致使意符、音符丧失了原有的表意、表音作用,成为记号.但这并不妨碍占汉字绝大多数的合体字仍然是由意符和音符构成的.把隶变前的古汉字称为意符音符文字,隶变后的今文字称为意符单符记号文字,或简称意符音符文字.3、从记录语言的方法看,文字体系中拼音文字属于表音体系,是根据语音构形的文字体系.汉字是表意体系,指仅仅根据意义构形的文字体系,字形与声音没有直接的联系.3.简述独立的文字体系必须具备的条件。
第六章文字一、名词解释1.文字2.字符3.意符4.音符5.记号6.自源文字7.他源文字8.单纯字符9.复合字符 10.词语文字 11.语素文字 12.音节文字 13.音位文字 14.表意文字15.表音文字 16.意音文字 17.假借字 18.楔形文字 19.象形字 20.指事字、会意字21.“六书” 22.独体字23.合体字、偏旁、形旁、声旁24.字符的书写规则 25.“文字的创制”26.语言规划二、简答和论述1.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2.简述字符的类型。
3.谈谈自源文字是如何表音的?4.举例说明音符最初都是由已有的意符转化而来的.5.“自源文字”与“他源文字”的区别。
6.简述划分文字类型的标准。
7.应该如何看待一些表示比较复杂意思的图画以及夹杂一部分字符的图画跟文字的关系?8.如何正确认识汉字的类型?9.汉字是不是音种语素文字或语素一节文字?请谈谈你的看法。
10.文字和语言的关系.11.语言对文字的影响.12.文字对语言的影响.13.简要说明不少人将文字和书面语等同起来进而把文字和语言等同起来的原因?14.文字起源于图画和契刻.15.结绳跟文字的起源没有直接的关系.16.古苏美尔文字的情况.17.古埃及文字的情况.18.腓尼基人借用古埃及文字创造了最早的辅音文字.19.“辅音文字”的起源。
20.试述“音位”文字的发展过程。
21.汉字的形旁跟表意字符的区别.22.汉字的声旁跟表音字符不完全相同.23.汉字字体的演变.24.汉语字符组合规则.25.应该如何看待“文字发展三阶段论”的观点.26.非洲一些新兴国家创制文字的情况.27.新中国为少数民族语言创制文字的情况.28.文字改革的类型.29.文字的创制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问题?30.文字创制的目的。
31.应该如何对待文字改革?32.文字改革与创制文字的异同。
33.在现代汉语中,诸如“日、山、火、象”这样的字很多。
这些字的共同特点表现在它们的字形与其所表示的意义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语言学概论第六章第一节文字的性质、作用和起源文字是用书写/视觉形式对语言进行再编码的符号系统,包括形、音、义三要素。
字形是文字的最基本的要素。
文字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作用:1文字的发明使人类可以通过文字文本进行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交流。
2文字使人类文化得以积累。
3文字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文字的起源:1实物记事:实物能表达的信息很少,与文字的产生没有直接的关系。
2图画记事:一般认为是文字产生的前身,但记事的图画还不是文字。
3刻画符号:数量相对有限,所表达的意义或与符号有相似性联系,或局限在很少的几个领域。
4早期文字:原始的图画文字判定文字系统的基本条件:1具有数量足够多的与某种语言里的语素或词相对应的小图形,它们可以按这种语言的音读出来。
2这些小图形可以重复使用而所表达的音义不变。
3这些小图形的排列规则足以反映这种语言说话时的语素或词的排列次序,表达不同的意思。
图画文字与记事图画的区别:是否用借音扩大文字所记录的语词的范围。
第二节共时文字系统的特点及分类一从文字的次小单位分类文字的次小单位:与语言单位(音义结合体)对应的那一级文字单位。
文字形体音义形体sun[sun]太阳词日rì太阳方块字1语素—音节文字:汉字的一个方块字在语法层面上大多对应语素,在音系层面大多对应音节。
2语法词—音系词文字:英文的文字词(前后有空格的字母串)大多在语法层面对应语法词(最小的造句单位),在音系层面上对应音系词(符合词重音模式的一段语音)。
二从文字的最小单位分类根据字符与所记录的语言的关系,分为:(一)表音文字又称拼音文字、字母文字,它们的最小文字单位——字符只表示语言符号的音,而不表示语言符号的意义。
1音位文字一个书写符号表示最小的语言要素——音素或音位,如英、俄、德、法、意、西班牙、阿拉伯语等的文字。
这种文字易学易记,较为科学。
a辅音文字:字符只表示语言中的辅音,只有少数兼表元音,或者根本不表示元音。
如:腓尼基文、阿拉伯文、波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