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头育肥猪场设计图
- 格式:ppt
- 大小:421.00 KB
- 文档页数:11
万头猪场的设计思路及猪群结构一、设计的思路及依据1、年出栏商品猪10000头2、工厂化饲养:具有一定规模。
按一定的生产流程,不间断连续循环生产3、生产周:猪场管理及猪的生产以周为计划安排实施4、商品猪生长周期:23周、体重达95-100kg5、母猪怀孕期:114天6、母猪哺乳期:28天7、母猪发情期:21天8、母猪产后发情期(指仔猪断奶后):10天9、母猪繁殖周期:22周10、一年的天数:365天11、每窝产活仔10.5头12、育成出栏率年88%13、配种:自然交配14、母猪分娩率92%二、场址的选择1、远离集市、村庄及交通大道,水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电路畅通。
2、地势高燥、背风向阳。
3、非疫区三、生产流程设计1、座北向南、间隔是房高的4-5倍。
2、猪舍自上风向依次为:种猪车间妊娠车间分娩车间(产房)保育车间生长车间育成车间3、猪群流程图:四、生产车间设计要点(一)、种猪及配种车间要点:1、规格:长54m×宽7.5m2、地面应毛面,坡度不能大于1%3、种公猪栏应靠近猪舍的南面,还应有运动场4、公猪栏:27-30个占地面积8-9m2(3 × 3m2),每栏一头猪。
5、公猪栏对面应为待配母猪栏及配后观察的母猪栏。
一般公猪栏1个对应对面5个母猪栏。
(二)、妊娠母猪车间1、规格:长54m×宽7.5m2、母猪栏数:360个长×宽×高=2.2 ×0.6 ×1.2m定位栏3、妊娠母猪加料设施应为同时加料系统(三)、分娩1、长54m×宽7.5m2、应有乳猪及猪舍加热系统,降温系统.3、产床168个[24 ×(1 4 1 1)],长2.5 ×宽(0.6 0.6 0.6)4、分娩母猪120头5、乳猪:占地面积0.1-0.15m2/头、每栏10.5-9.975头(四)、保育车间1、规格:长54m×宽7.5m2、自分娩车间转来两窝合一栏3、保育栏、高床饲喂,60个,每头0.25-0.3m2/头,每栏19.95-19.1头,每栏面积5m2(3 ×1.7m)4、带加药罐的供水系统及升温、降温系统。
5万头自繁自育猪场设计方案
1.占地面积
500-1000亩
2.猪场布局(附平面示意图)
生产区、生产管理区、生活区分开并有一定间隔,最好按照万头为一个生产线来布局。
3.主要设施、设备
猪栏设施、供暖降温设备、供水供电设备设施、运输设备、消毒设备、监控设备、人工授精设备、兽医诊疗设备
4.每种功能舍舍内布局、结构(附平面示意图)
①公猪舍和隔离舍:单列外加运动场
②其它猪舍(待配舍、妊娠舍、产房、保育舍、育肥舍):双列式
5.废弃物处理方式
猪粪:加工成有机肥
猪尿及污水:①氧化塘分级净化;②湿地降解;③沼气
6.附属设施(含办公、生活、废弃物处理、饲料加工等)
办公楼、生活楼、粪尿处理厂房、饲料加工车间、消毒淋浴房、人工授精室、兽医诊疗室、大门等
7.投资概算(土地费用除外)
4500-6000万元
8.自繁自育方案
①大白猪×苏钟猪二元杂交母猪3000头左右
②长白(或杜洛克)公猪120头左右
畜牧研究所猪育种与生产项目组
2007.7.12。
万头种猪场平面设计简图(打印专用)场子大门1、人工受精车间平面图:实验室住房饲料房2、产仔车间平面图(一栋两个生产车间)产仔车间26个产床住房产仔车间26个产床饲料房3、保育车间平面图(一栋两个生产车间)保育车间22个保育床住房保育车间22个保育床饲料房4、妊娠车间平面图妊娠车间40个定位栏住房妊娠车间40个定位栏饲料房5、育肥车间平面图住房20个育肥栏饲料房注:1、整个新场长188米,宽132米,设计图纸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人工受精、产房、妊娠舍、保育舍统一设计为长54米,室内宽7.6米(中间1.2米走廊,两边1米粪道)3、育肥车间长度设计为54米,宽度为12米,中间1.2米走廊4、猪舍排与排之间间距为8米,两栋中间间距为10米(如A栋与B栋之间距离为10米),其中有2米宽的路;与两边围墙间距为7米,中间2米的路。
5、办公区总宽为132米,总长40米,其中饲料加工车间宽12米,长35米,成纵向排列于新场西南角,办公楼宽为10米,长约35米。
办公区已经建设好了,生产区分为两半,中间是一条10米宽的路。
生产区呈菱形,计划建设的有18栋,觉得妊娠室不够用,请童叔叔给看看该怎么规划下!!。
见图:保育车间断奶及后备母猪舍B 保育车间160.80米生长育肥车间种猪展示及销售车间生长育肥车间生长育肥车间产子车间妊娠车间人工受精室及公猪舍A 保育车间生长育肥车间办公人员住宿内部生产管理人员住房、食堂生长育肥车间生长育肥车间产子车间污水处理出猪台消毒妊娠车间产子车间车库及其它用房饲料加工车间消毒房办公用房59.05米156.50米59.92米157米59.40米米151米60米办公室和饲料区都已经建设好了,就剩下生产区了!!。
万头猪场的建筑设计一、猪场场址选择㈠地势和地形猪场场址一般应选在地势高燥、平坦、开阔、背风、向阳、没有畜禽疫病病原微生物污染和工矿企业严重污染的地方。
地势高燥,有利于场区内粪尿等污水以及雨水的排放,使场区内湿度相对较低,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蚊蝇等有害生物的繁殖和生存受到限制,降低猪舍环境控制的难度,减少疫病的发生。
开阔的地形有利于猪舍通风、采光、管理。
背风向阳的地方降低寒冷对猪体的侵袭,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提高猪舍的温度。
山区和丘陵地区猪场选址要低于居民区,在不影响生产的同时要有一定坡度。
平原地区猪场应选在平坦、开阔、背风向阳的地方,同时应远离居民区、旅游区。
㈡土质和水源对土质的要求,一是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的要求;二是对土壤卫生状况的要求,看土壤中是否存在恶性、烈性传染病病原。
如其他条件差别不大时,选择透气性好、排水性强、雨水容易渗入地下、能使地面保持干燥的沙壤土。
如果存在有恶性、烈性传染病病原,该地方绝对不能建造猪场。
猪场的用水量较大,包括生产用水(猪饮用水)、生活用水(人饮用水)以及其他用水(冲刷圈舍、用具,消防,灌溉等用水)。
若生产、生活用水和其他用水分开时,水质必须符合人饮用水的各项要求,其他用水主要考虑水量的问题。
大量使用经净化消毒处理和水质监测合格的地面水,可节约用水成本。
㈢交通、电力和电信猪场应该建在远离闹市、交通便利,同时距离交通主干道1 000 米以上的地方。
猪场的生活、生产都离不开电,没有充足的电力保障,将会严重影响猪场的生产和生活。
畅通的信息有助于及时了解国家的政策法规和市场信息,有利于养猪生产者及时调整结构和规模。
二、猪场规划布局养猪场总体布局包括管理与生活区、生产辅助区、生产区和隔离区。
年出栏10 000 头肥育猪的商品猪场,生产区需要36 648 平方米(折合55 亩),建筑面积16 950 平方米(折合25.4 亩)。
㈠猪场规划布局(见图1)⒈管理与生活区管理与生活区位于猪场的上风向、地势较高处,保证有良好的卫生条件,便于与外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