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植物的生殖 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八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生殖(4篇)八年级生物教案植物的生殖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
2.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能说出种子植物比其他三类植物占优势的原因;4.识别校园或本地公园内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二、能力目标:1.学会科学观察的'基本步骤及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意识。
三、情感教育目标:1.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体验与人的交流和合作。
2.通过认识本地常见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认同绿色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兴趣,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的科学的结论。
教学难点:一、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二、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
学生分析:初一学生生物知识积累不多,特别是实验的机会少、动手能力差,教学在重视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同时,更应该教会他们初步的实验方法及步骤。
初一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凡事都想知道个为什么,因此,讲课前安排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把学生注意力吸引过来,还能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与积极性。
本课内容较多,学生年龄小,大脑兴奋中心容易疲劳,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中不断变换教学方式给予刺激和加强。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展示五张图片(海带、苔藓、桫椤、油菜、南瓜)哪些植物能结种子?提问:这些植物的种子结构是相同的吗?通过下面的观察实验,你会找到答案。
提示:在动手观察之前先阅读P83—P84实验内容。
提醒注意:观察种子结构的基本步骤是由表及里、先形态后结构、先宏观后微观。
板书:菜豆种子的结构强调:菜豆种子的子叶是2片,且肥厚,储存营养物质。
板书:玉米种子的结构强调:玉米的子叶只有l片,瘦小,不储存营养物质小结:种子的大小、形状千差万别,但它们的结构是基本相同的,都有种皮和胚。
生物八年级下册《植物生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及其特点;2.掌握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基本过程;3.理解植物繁殖对种群生存和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性;4.培养探究和实验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基本过程;2.植物繁殖对种群生存和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1.教材《生物》八年级下册;2.物质准备:若干植物标本、放大镜、显微镜等;3.实验器材准备:若干玻璃烧杯、试管、移液管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如玉米、小麦等,启发学生对植物生殖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是如何繁殖的?”第二步:知识讲解(20分钟)1. 植物的有性生殖•由花草树木形成的种子,通过传粉和授粉的过程进行有性生殖;•花的结构:雄蕊、雌蕊、花蕊等部分;•传粉和授粉的过程:花粉传到花柱上,形成花粉管,从而授粉;•种子的形成:授粉后,花柱基部的子房发育成果实,种子形成在果实内部。
2. 植物的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即无需交配的繁殖方式,包括各种植物繁殖器官的不同形式;•块茎:龙眼、芋艿等作物通过块茎繁殖;•水平茎:蕨类植物通过地下茎繁殖;•分株:仙人掌和香蕉等通过分枝繁殖;•节间繁殖:藻类植物通过节间繁殖;•好处:繁殖速度快,无需等待花草成熟,繁殖途径多样化。
第三步:实验活动(30分钟)实验一:观察花粉传播实验1.实验目的:观察花粉如何传播。
2.实验步骤:–选取一朵开放的花,打开花瓣;–利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花粉;–用棉签蘸取花粉,轻轻触摸其他花的花柱;–过段时间再观察被授粉的花的花柱是否有花粉管形成。
3.实验结果:被授粉的花的花柱上会形成花粉管。
实验二:观察无性繁殖实验1.实验目的:观察植物的无性繁殖方式。
2.实验步骤:–选取适当的植物标本;–观察该植物标本的特点,如块茎、分株等;–利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植物标本的细节。
3.实验结果:观察到植物标本的特殊繁殖结构。
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植物的生殖B教师寄语: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教材分析:本节课需要解决三个问题: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无性生殖的应用。
对于有性生殖在前面已学习过有关知识,只是未总结出有性生殖的定义。
通过复习、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理解有性生殖是两性细胞结合后,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从而总结出有性生殖的定义。
通过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等来繁殖,归纳出无性生殖的定义。
通过联系实际,掌握无性生殖的应用。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概述植物的无性生殖。
3、使学生能够列举一些常见的无性生殖。
能力目标:通过对椒草生根和马铃薯的发芽的图片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对花的观察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
2、通过对椒草生根和马铃薯发芽的观察,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奇妙与多彩。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有性生殖:种子的胚是由两性结合成,由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的结合,由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3无性生殖的应用: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常见的方式有和。
二、合作探究1、阅读课本P2,填写花的结构及回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图回答:上图中的植物,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_____而发育的,这种生殖方式就叫做_____。
(2)阅读课本P2、3页,完成以下问题:1、这些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什么共性?2、植物的生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这对植物来说有什么意义?(3)阅读P4、5页,讨论下面的问题:1、在你对扦插的选择和处理中,有那些经验和教训?2、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扦插材料生根快而多?三、拓展创新“克隆”是目前很热的科技名词,但是你也许不知道,很多植物在大自然的条件下已经进行了“克隆”,这样说,并不是比喻,那么这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学习本节课,你会知道的更多。
四、归航拾贝:你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困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达标测试:1、种子中的胚是由()发育而来的。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 让学生掌握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如传粉、受精等。
3. 让学生了解无性生殖的特点和常见方式,如营养繁殖、组织培养等。
4.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植物生殖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植物的两种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 有性生殖的过程:传粉、受精等。
3. 无性生殖的特点和常见方式。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植物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
2. 掌握无性生殖的常见方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植物的生殖方式和有性生殖过程。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植物生殖现象。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无性生殖的优点和缺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引出植物的生殖方式。
2. 新课:讲解植物的两种生殖方式,重点讲解有性生殖的过程。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植物生殖现象,如玉米的传粉、受精过程。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无性生殖的优点和缺点,并举例说明。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植物生殖方式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课后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1. 介绍植物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2. 探讨植物生殖方式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 分析人类如何利用植物的生殖特性进行繁殖和改良。
七、教学重点1. 植物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2. 植物生殖方式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 人类利用植物生殖特性进行繁殖和改良的方法。
八、教学难点1. 理解植物生殖方式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 掌握人类利用植物生殖特性进行繁殖和改良的方法。
九、教学方法1. 采用比较法,分析植物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2. 采用举例法,阐述植物生殖方式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 采用案例分析法,介绍人类如何利用植物的生殖特性进行繁殖和改良。
十、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殖方式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植物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生物八年级下册《植物的生殖》教案。
一、有性生殖植物的有性生殖是通过传粉和授粉的方式实现的。
传粉是指花粉从雄蕊传到雌花的过程,而授粉是花粉粒与雌蕊柱子的结合和花粉管的生长过程。
它们的完成需要很多的辅助,比如花蜜、风、昆虫、鸟类等。
在两性花的植物中,雌雄花器官于同一花中,它们之间的传粉和授粉便可以自行进行。
而在异性花的植物中,需要其他植物、昆虫,甚至动物来完成。
植物的有性生殖从根本上说是基于遗传的转移和竞争。
通过授粉,花粉与雌性花柱结合,花粉管长期竞争生存,形成的种子拥有随机的遗传因素和突变,进而产生更加多样化、适应力更强的后代。
二、无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是指不经由花粉的传递、授粉,而是由植物自身进行繁殖的过程,它最常见的表现便是通过茎、叶子和根的子类型繁殖。
无性繁殖最常见的方法是植物的侧枝、匍匐茎或者地下块茎、球茎等,这些都能够自行发芽成长,因此枝条会划定出新的独立的个体,进而形成新的植株。
在植物学中,无性繁殖是最普遍的一种繁殖方式,大部分植物都具备这种生殖方式。
植物的无性生殖相对于有性生殖具有一些优点,比如无需等待外来的受精、不用等待季节和紧急境况的繁殖、可以确保样品的基因稳定性等。
但是,无性繁殖会和环境下的变化失去适应性。
这是因为无性繁殖所生出来的每一个植株之间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如果一些生物进化了对特定生境更加有利的生理属性,假如这些物种仅仅通过无性繁殖,其后代便会遭遇低环境适应性的问题。
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不同的繁殖方式各有优缺点,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繁殖条件,选用不同的繁殖方式,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无论是有性还是无性繁殖,它们都是生物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令我们更加感受到自然界中不同生物的复杂性和美好。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教材分析】对于有性生殖在前面已学习过有关知识,只是没有总结出有性生殖的定义。
通过复习、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理解有性生殖是两性细胞结合后,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从而总结出有性生殖的定义。
通过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等来繁殖,归纳出无性生殖的定义。
通过联系实际,掌握无性生殖的应用。
【教学目标】1.能概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能够概述植物的无性生殖,并列举一些常见的无性生殖。
3.尝试植物的扦插和嫁接。
【教学重点】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了植物常见的无性繁殖。
【教学难点】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关键。
【教材分析】对于有性生殖在前面已学习过有关知识,只是没有总结出有性生殖的定义。
通过复习、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理解有性生殖是两性细胞结合后,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从而总结出有性生殖的定义。
通过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等来繁殖,归纳出无性生殖的定义。
通过联系实际,掌握无性生殖的应用。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件、视频、图片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学内容】【板书设计】第一节植物的生殖一、有性生殖: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
二、无性生殖:不经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母体直接产生。
三、无性生殖的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1.扦插 2.嫁接【课后反思】每种生物都不会因为群体中某个体的死亡而灭绝,这是因为个体在死亡之前,一般都会完成繁衍后代的任务。
不同种类的生物,其生殖特点有所不同。
植物的生殖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大类。
八年级生物下册《植物的生殖》教案八年级生物下册《植物的生殖》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概念及意义2、学会对比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3、通过学生自身的观察和教师的举例,使学生了解无性生殖的几种类型4、了解无性生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教学重点:1、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及概念2、植物无性生殖的概念3、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教学难点:1、植物有性生殖的概念2、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教学过程:[引入][课件展示]:白居易《燕诗示刘叟》,学生赏析诗词描写。
师:大家都知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每时每刻都有生命的终止,而我们人类的总数会减少吗?生:不会减少。
因为我们人类每时每刻都会有新生儿在诞生。
师:生物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那么大家是否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什么生物的物种不会由于某些个体的死亡而灭绝?为什么物种依然存在、绵延不断?生:生物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动物有强大的繁殖能力,不会消亡。
生: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利用克隆技术培养出更多的频临灭绝的动物,动物不会消亡。
师: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当前人类研究的重要课题。
地球上的生命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延续和发展,不是靠生物个体的长生不死,而是通过生殖发育来实现的。
师:生物是多种多样的,人类新个体的产生要经过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和胚胎在母体内的发育;细菌靠分裂的方式进行生殖;真菌和一些植物靠孢子进行生殖等等。
不同的生物的生殖方式是不是都一样呢?它与人类保护和利用生物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寻找答案,让我们共同来学习植物的生殖。
[板书第一节植物的生殖]课件展示:桃花的结构、胚珠的结构、传粉、受精的过程,帮助学生知识再现。
师:花开花谢,新的生命孕育而出。
请同学们思考:新的生命如何产生的?生: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
受精完成后,花的各个部分完成了使命,纷纷凋谢,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内部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内的受精卵发育成胚。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2. 让学生掌握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花、果实、种子的形成。
3. 让学生了解无性生殖的特点和常见的方式,如扦插、嫁接、压条等。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过程中花、果实、种子的形成、无性生殖的特点和常见方式。
2. 教学难点: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花、果实、种子的形成,无性生殖的概念和常见方式。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
四、教学准备1. 教具:PPT、显微镜、植物标本、实验材料等。
2.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植物的生殖方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教学新课:讲解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包括花、果实、种子的形成。
3. 课堂实验:观察植物的生殖器官,了解有性生殖过程。
4. 教学无性生殖:讲解无性生殖的特点和常见方式。
5.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无性生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1. 活动一:观察植物的生殖器官内容:让学生观察植物的花、果实、种子,了解它们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作用。
活动方式:小组合作,观察植物标本,填写观察报告。
2. 活动二:实验探究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内容: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活动方式:分组实验,学生动手操作,记录实验结果。
七、教学内容与活动1. 活动一:了解无性生殖的特点和常见方式内容:让学生了解无性生殖的概念、特点和常见方式。
活动方式:讲授法,引导学生讨论无性生殖的优点和缺点。
2. 活动二:探讨无性生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内容:让学生探讨无性生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活动方式: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实例。
八、教学内容与活动活动方式:讲授法,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
2. 活动二:案例分析内容: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无性生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活动方式:小组讨论,学生分析案例并分享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