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病症状及治疗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8.70 KB
- 文档页数:4
【热门推荐】高血压脑病介绍,高血压脑病的临床表现有什么?高血压脑病的临床表现有什么?高血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很多老年人都患有高血压,所以高血压脑病的发生危险很多老年人都有,所以了解高血压脑病的知识非常有必要,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高血压脑病的临床表现吧。
高血压脑病的临床表现有什么?1.发病年龄...高血压脑病的临床表现有什么?高血压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很多老年人都患有高血压,所以高血压脑病的发生危险很多老年人都有,所以了解高血压脑病的知识非常有必要,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高血压脑病的临床表现吧。
高血压脑病的临床表现有什么?1.发病年龄与病因有关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者多见于儿童,子痫常见于年轻妇女,脑动脉硬化者多见于老年患者。
2.动脉压升高取决于血压升高的程度及速度。
多发生与急进型高血压和严重的缓进型高血压,后者一般情况严重,血压显著升高,血压达到250/150mmHg左右才发生,而急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未达到200/130mmHg亦能发生高血压脑病。
3.颅内压增高由脑水肿引起。
患者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动脉痉挛并有火焰样出血和动脉痉挛以及绒毛状渗出物。
4.意识障碍可表现为烦躁不安、兴奋、神情萎靡、木僵、嗜睡及至昏迷,精神错乱亦有发生。
5.癫痫发作可为全身性局限性发作,有的出现癫痫连续状态。
6.阵发性呼吸困难由于呼吸中枢血管痉挛,局部缺血及酸中毒所引起。
7.其他脑机能障碍的症状如失语、偏瘫、偏盲、黑蒙、暂时性失明等,约32%患者会发生视物模糊。
50%以上的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
8.头痛常是高血压脑病的早期症状,约70%患者会出现,多数为全头痛或额顶部疼痛明显,咳嗽、活动用力时头痛明显,伴有恶心、呕吐。
当血压下降后头痛可得以缓解。
9.脑水肿症状为主大多数病人具有头痛、抽搐和意识障碍三大特征,谓之为高血压脑病三联征。
治疗高血压脑病的原则:1、首先,在于积极予防和治疗各种原发病,对于这些疾病给予降压药物。
高血压脑病的名词解释概述高血压脑病(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又称为高血压性脑肿胀,是指高血压患者由于脑血管调节功能失常而导致脑组织水肿和损伤的一种疾病。
该病是高血压紧急状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常常出现在高血压患者血压急剧升高或突然波动时。
病因和发病机制高血压脑病的病因是指导致该疾病发生的原因,而发病机制则是指引起其病理生理改变的机制。
病因高血压脑病的主要病因是长期的高血压病史和血压的急剧升高。
其他病因可能包括饮食不当、情绪激动、药物滥用等。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脑血流调节失常: 高血压病患者由于长期血压升高,引起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受损,导致脑血流灌注不足和脑缺血。
2.血脑屏障功能障碍: 高血压脑病时,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导致脑血脂屏障功能受损,引起脑组织间质中液体和溶质排出受阻,从而引起脑组织水肿。
3.神经递质紊乱: 高血压脑病时,脑内多种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代谢受到紊乱,导致神经传导功能出现异常,进一步恶化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
4.炎症反应增强: 高血压脑病时,炎症因子的产生增加,炎症反应加剧,造成脑组织的损伤和破坏。
临床表现高血压脑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1.高血压危象: 血压急剧升高至180/120mmHg以上,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2.脑水肿: 可表现为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烦躁不安等。
3.神经系统症状: 包括全身抽搐、肢体瘫痪、失语、意识障碍等。
4.视网膜出血和视乳头水肿: 可以通过眼底检查观察到。
5.心血管系统症状: 如胸闷、心悸、心绞痛等。
诊断高血压脑病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
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1.血压监测: 测量患者的血压值,通常血压急剧升高可以提示高血压脑病的可能性。
2.神经系统检查: 包括神经功能检查、脑脊液检查等。
3.CT或MRI扫描: 可以观察到脑水肿、脑出血等病变。
4.眼底检查: 可以观察到视网膜出血、视乳头水肿等改变。
高血压危象及高血压脑病抢救程序高血压危象和高血压脑病是高血压疾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
因此,掌握高血压危象及高血压脑病的抢救程序对于医护人员和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一、高血压危象的抢救程序1. 立即测量血压:一旦怀疑高血压危象,应立即测量血压,确认血压是否急剧升高。
2. 保持患者安静:将患者放置在安静的环境中,避免刺激,保持患者情绪稳定。
3. 给予降压药物: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和病情,给予合适的降压药物。
常用的降压药物有硝酸甘油、硝普钠、拉贝洛尔等。
4. 快速静脉输液:给予快速静脉输液,增加血容量,降低血压。
输液首选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水。
5.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
6. 处理并发症: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相应的处理,如心绞痛、急性左心衰竭、急性肾衰竭等。
7. 病因治疗:针对高血压危象的病因,如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等,给予相应的治疗。
8. 密切观察病情:危象缓解后,仍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预防复发。
二、高血压脑病的抢救程序1. 立即测量血压:一旦怀疑高血压脑病,应立即测量血压,确认血压是否急剧升高。
2. 保持患者安静:将患者放置在安静的环境中,避免刺激,保持患者情绪稳定。
3. 给予降压药物: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和病情,给予合适的降压药物。
常用的降压药物有硝酸甘油、硝普钠、拉贝洛尔等。
4. 快速静脉输液:给予快速静脉输液,增加血容量,降低血压。
输液首选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水。
5.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
6. 处理并发症: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相应的处理,如脑水肿、脑疝等。
7. 病因治疗:针对高血压脑病的病因,如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等,给予相应的治疗。
8. 密切观察病情:脑病缓解后,仍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预防复发。
9. 给予脱水治疗:对于脑水肿严重的高血压脑病患者,可给予脱水治疗,如给予甘露醇等。
脑部疾病症状及治疗方法高血压脑病指的是什么你知道高血压脑病指的是什么吗?高血压脑病的患者疼痛多较剧烈,多为深部的胀痛、炸裂样痛,常不同程度地伴有呕吐、神经系统损害体征、抽搐、意识障碍、精神异常...高血压脑病的护理措施高血压脑病是由于动脉太突发急骤升高,导致脑小动脉痉挛或脑血管调节功能失控,产生严重脑水肿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高血压脑病时最常见的症状是什么高血压脑病亦为内科较为常见的急症,是指脑细小动脉发生持久而严重的痉挛或广泛微血管栓塞,脑供血发生急性障碍。
那么你知道高血压脑病时最常见的症状是什么吗?...怎样预防脑部疾病宝宝脑部疾病有哪些高血压脑病指的是什么...高血压脑病是怎么引起的高血压脑病会给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前期多会有头疼、眩晕、心悸、失眠、肢体麻木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高血压会逐步造成对血管、心脏、脑、肾造成严重伤害,严重者会导致人的死亡。
那么你知道高血压脑病是怎么引起的吗?下...高血压脑病的护理措施高血压脑病是由于动脉太突发急骤升高,导致脑小动脉痉挛或脑血管调节功能失控,产生严重脑水肿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高血压脑病症状及治疗方法血压高会造成脑部疾病,高血压脑病是持续血压过高的疾病,会引起中风、心脏...高血压脑病时最常见的症状是什么...高血压脑病的临床表现高血压脑病急骤起病,病情发展非常迅速,肾功能损害者更容易发...预防脑部疾病多吃什么脑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异常的疾...怎样预防脑部疾病...宝宝脑部疾病有哪些...脑部疾病都有哪些症状...脑部疾病有哪些脑部疾病指颅内组织器官(脑膜血管、大脑、小脑、脑干、颅神经等)的炎症、血管...癫痫的发病原因是什么_癫痫的症状有哪些癫痫(epilepsy)即俗称的羊角风或羊癫风,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癫痫突然发病怎么办_癫痫有什么急救措施...癫痫怎么治疗_癫痫的急救措施有哪些...精神分裂症吃什么好_精神分裂症患者要怎么护理...怎么避免精神分裂症复发_精神分裂的症状有哪些...精神分裂症会不会遗传_如何预防精神分裂症...怎么辨别精神分裂症_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状有哪些...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哪些治疗措施_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禁忌有哪些...精神分裂症怎么治疗_治疗精神分裂症有哪些误区...精神分裂的症状有哪些_中医怎么治疗精神分裂...。
高血压脑病高血压脑病是指当血压突然升高超过脑血流自动调节的阈值(中心动脉压大于140 mmHg)时,脑血流出现高灌注,毛细血管压力过高,渗透性增强,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形成,引起一系列暂时性脑循环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
高血压脑病是一种危及患者生命的高血压严重并发症,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
本病起病急、进展快,及时治疗症状可完全消失,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则可导致不可逆的脑损害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甚至可导致死亡。
1 病因1.1 原发性高血压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脑病的发生率占1%左右,高血压病史较长,有明显脑血管硬化者更易发生;既往血压正常而突然出现高血压者,如急进性高血压和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发生高血压脑病;伴有肾功能衰竭的高血压患者易发生高血压脑病。
1.2 继发性高血压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小球肾炎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等继发性高血压易发生高血压脑病。
1.3 某些药物或食物诱发高血压脑病此类情况较少见。
高血压患者应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同时,又服用萝芙木类、甲基多巴或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会引起与高血压脑病相似的症状。
进食富含胺类的食物也可诱发高血压脑病。
1.4 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后高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后,脑灌注突然增加,亦可引起高血压脑病。
2 临床表现急骤起病,病情发展非常迅速。
2.1 发病年龄与病因有关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者多见于儿童,子痫常见于年轻女性,脑动脉硬化者多见于老年患者。
2.2 动脉压升高高血压脑病的发生取决于患者血压升高的程度及速度。
多发生于急进型高血压和严重的缓进型高血压,后者一般情况严重,血压显著升高,血压达到250/150 mmHg左右才发生高血压脑病,而急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未达到200/130 mmHg亦能发生高血压脑病。
2.3 颅内压增高由脑水肿引起。
患者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颈项强直、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动脉痉挛并有火焰样出血和动脉痉挛及绒毛状渗出物。
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脑病是一种由于高血压引起的脑部疾病。
它主要包括脑出血、脑梗塞、脑栓塞等。
高血压脑病的主要原因是长时间的高血压,这将直接影响到大脑的血液循环,最终导致脑组织损伤,引起病情的严重发展。
高血压脑病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视力模糊、恶心、呕吐、运动不协调、失去肌肉控制等。
如果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
高血压脑病通常是一种慢性病,因此预防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为了预防高血压脑病,必须通过健康的饮食和运动来维持一个适当的体重,避免摄取过多的盐分和酒精,并控制吸烟等不良习惯。
此外,定期检测血压是预防高血压脑病的重要措施。
如果被诊断出高血压,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以控制血压。
治疗高血压脑病通常包括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和减少脑损伤等方面。
药物治疗通常是在改变生活方式(如改变饮食习惯、增加运动等)并控制血压后的补充措施。
在症状较严重的情况下,如脑出血或脑梗塞,可能需要进行手术。
总之,高血压脑病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需要预防和及时
的治疗。
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检测血压,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脑病的重要步骤。
高血压脑病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脑病是一种严重的脑部并发症,通常由于血压急剧升高而导致。
了解高血压脑病的血压诊断标准对于早期识别和治疗该病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高血压脑病的血压诊断标准:1.血压升高高血压脑病患者的血压通常明显升高。
正常血压范围为90/60毫米汞柱(mmHg)至120/80mmHg。
当血压超过这个范围时,应考虑可能患有高血压脑病。
血压升高的程度越高,病情可能越严重。
2.颅内压升高颅内压升高是高血压脑病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由于血压过高,血液无法顺畅地流经脑部,导致颅内压升高。
这可能导致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在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脑疝,威胁生命。
3.神经系统症状高血压脑病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
这些症状包括但不限于:抽搐、意识障碍、失语、偏瘫、视力障碍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表明高血压脑病已经对脑部神经造成损害。
4.脑电图异常脑电图是一种记录脑部电活动的检查方法。
在高血压脑病患者中,脑电图可能显示为异常。
这表明脑部神经元的电活动可能受到影响。
5.影像学异常影像学检查,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成像(MRI),可以显示高血压脑病导致的脑部病变。
这些病变可能包括脑水肿、出血、梗死等。
这些异常影像学表现可以协助医生确定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部位。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病的血压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血压升高、颅内压升高、神经系统症状、脑电图异常和影像学异常等方面。
当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高血压脑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高血压脑病和高血压危象的区别高血压脑病和高血压危象的区别高血压脑病和高血压危象是高血压患者经常遇到的两个严重并发症。
两者之间虽然存在联系,但是在临床上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一、高血压脑病高血压脑病是高血压患者长期持续高血压所致的一种严重病症。
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的病症,包括头痛、视力模糊、精神异常、抽搐等。
以下是高血压脑病的一些具体症状和特点:1:高血压脑病的症状- 头痛:高血压脑病患者常常感到剧烈的头痛,特别是在早晨起床时更为明显。
- 意识障碍:包括昏迷、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等。
- 神经系统症状:例如视力模糊、短暂性视觉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
- 高血压症状:患者可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
2:高血压脑病的处理和管理- 药物治疗:通过控制血压来缓解症状,如使用降压药物。
- 改善生活方式: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度运动等。
二、高血压危象高血压危象是高血压患者在短时间内血压急剧升高,导致严重的器官损害的情况。
与高血压脑病相比,高血压危象更加紧急,需要立即处理。
以下是高血压危象的一些特点和处理方法:1:高血压危象的症状- 高血压患者常常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
- 严重高血压的症状:包括高血压脑病的症状,如意识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等。
2:处理和紧急干预措施- 尽快就医:高血压危象需要立即就医,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害。
- 紧急降压治疗:医生可能会使用静脉降压药物迅速降低血压,以防止器官受损。
附件:本文档没有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没有涉及法律名词及注释。
高血压脑病概述*导读:高血压患者由于动脉太突发急骤升高,导致脑小动脉痉挛或脑血管调节功能失控,产生严重脑水肿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脑病。
……概述高血压脑病:疼痛多较剧烈,多为深部的胀痛、炸裂样痛,常不同程度地伴有呕吐、神经系统损害体征、抽搐、意识障碍、精神异常以至生命体征的改变。
病因高血压患者如血压骤升而致脑部小动脉痉挛发生急性脑水肿时,可因急性颅内压增高而产生剧烈头痛。
症状疼痛多较剧烈,多为深部的胀痛、炸裂样痛,常不同程度地伴有呕吐、神经系统损害体征、抽搐、意识障碍、精神异常以至生命体征的改变。
眼底可见视网膜动脉痉挛、出血、渗出等。
多见于尿毒症和子痫等。
检查检查要突出重点,即根据问诊材料考虑到最大可能的某种或某几种疾病后,首先加以检查,以求尽快肯定或否定某些诊断。
在明确头痛病因后,有时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这是由于:①头痛原因可能不止一个,如偏头痛患者易患高血压;脑外伤后头痛除神经衰弱表现外,还可合并有其他类型的甚至颅内并发症的头痛。
②一种头痛的病因可继发另一种病因的头痛。
如副鼻窦炎可诱发眶上神经痛,中耳炎可继发颅内脓肿等。
在临床中均应提高警惕。
一、首先,应着重了解头痛本身的特点:如头痛的起因、病程、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程度以及加重和减轻的原因等,这样可对病因提供某些线索或诊断的方向。
如表浅的针刺样锐痛多系颅表神经痛,一侧的搏动性痛或胀痛系血管性痛,而颈枕部、额顶部等处的紧缩痛、困痛则系肌收缩性头痛等。
其中,弄清头痛究竟是发作性的(有完全不痛的间歇期)还是持续性的(可有时轻有时重)尤为重要,因为一旦明确为发作性头痛,如果同时再了解发作的诱因,可以大大缩小探索病因的范围,尽快找出诊断的方向。
如:①因头位、体位改变诱发的发作性头痛:可有低颅压综合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性偏头痛、低血压、颅内肿物特别是脑室系统肿物等。
②晨起或夜间有头痛发作者:可有高血压(久卧后脑部血管扩张)、早期颅内压增高(久卧后静脉回流欠佳)、心机能不全(同前)和前额窦炎(平卧后引流不佳)、癫痫等。
高血压脑病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高血压脑病症状,尤其是高血压脑病的早期症状,高血压脑病有什么表现?得了高血压脑病会怎样?以及高血压脑病有哪些并发病症,高血压脑病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高血压脑病常见症状:昏迷、呼吸困难、过劳死*一、症状1.本病平均发病年龄为40岁,儿童和60岁以上亦可发生。
发病年龄与病因有关,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多见于儿童或青年,慢性肾小球肾炎以青少年及成年多见,子痫常发生于年轻妇女,恶性高血压引起多见于30~50岁。
动脉压升高通常发生在高血压基础上,起病时先突然出现血压急骤升高,舒张压常在140mmHg 以上,平均动脉压常为150~200mmHg。
由于儿童、孕妇或产后妇女的初始血压较低,以及妊娠毒血症造成子痫的患者和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当血压突升至180/120mmHg时即可发病。
2.高血压脑病临床表现颇相似,可把高血压脑病看作发生在脑部的高血压危象。
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发生高血压脑病一般需12~48h,短则数分钟,长则1~3天,出现剧烈头痛、呕吐、视盘水肿和黑矇,部分患者出现一过性失语、偏瘫、偏身麻木、听力障碍和病理反射等。
有时出现前驱症状,如精神错乱、水肿、无力和不适等,此时病人卧床休息,适当处理,常可避免进展。
头痛常为早期症状,局限于后枕部或全头痛,清晨明显,情绪紧张、咳嗽及用力时加重,与血压增高及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有关,降压药和脱水剂可缓解。
视盘水肿常伴火焰状出血、绒毛状渗出物和动脉痉挛变细等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多数患者出现视力模糊、偏盲或黑矇等。
3.有些患者可伴颈强直,可能为枕骨大孔疝前期表现。
癫痫发作常见(10.5%~41%),为脑缺血缺氧所致,多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意识丧失可伴舌咬伤和尿失禁等;少数患者为局灶性,历时1~2min,可反复发作,最后进入癫痫持续状态,个别病例因发作诱发心力衰竭死亡。
病人可出现嗜睡或昏迷,通常昏迷程度不深,可见烦躁、精神错乱、定向力及判断力障碍和冲动行为等。
高血压危急值及高血压脑病的应急流程高血压危急值是指血压测量值达到或超过某一特定阈值,提示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或生命危险的状况。
高血压脑病是高血压病程中由于血压急剧和持续升高而引起的急性脑循环紊乱综合征。
本文将介绍高血压危急值及高血压脑病的应急流程。
一、高血压危急值的定义及处理原则高血压危急值的定义:血压测量值达到或超过以下任一阈值:收缩压≥220mmHg,舒张压≥120mmHg,或平均动脉压≥130mmHg。
处理原则:立即采取紧急措施,降低血压,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二、高血压脑病的定义及临床表现高血压脑病的定义:在高血压病程中,由于血压的急剧和持续升高而引起的急性脑循环紊乱综合征。
临床表现:剧烈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意识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
三、高血压危急值及高血压脑病的应急流程1. 识别高血压危急值:测量血压时,若收缩压≥220mmHg,舒张压≥120mmHg,或平均动脉压≥130mmHg,立即识别为高血压危急值。
2. 紧急处理:(1)立即通知医生:报告危急值,请求紧急处理。
(2)患者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剧烈运动、紧张、焦虑等情绪波动。
(3)给予硝普钠:硝普钠是一种血管扩张剂,能同时扩张小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降低血压。
(4)给予硝酸甘油:硝酸甘油能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降低血压。
(5)给予硝苯地平:硝苯地平能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降低血压。
3. 监测血压:密切监测血压变化,调整药物剂量,确保血压逐渐稳定。
4. 观察临床症状:密切观察患者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缓解情况。
5. 给予支持治疗: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给予必要的氧气吸入、抗炎、抗并发症治疗。
6. 病因治疗:针对高血压病因进行治疗,如控制血糖、血脂,治疗肾脏疾病等。
7. 病情评估:评估患者病情,判断是否需要转诊或住院治疗。
8.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高血压危急值及高血压脑病的危害、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高血压脑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治疗原则:患者应进入加强监护病房,持续监测血压和尽快应用适当的降压药物。
需要在短期内缓解病情,改善靶器官的进行性损害,降低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
常需静脉滴注降压药物,既能使血压迅速下降至安全水平,又不能过度或过快的降压,以避免出现局部或全身灌注不足(尤其是肾、脑或冠状动脉缺血)。
详细的治疗方法可以参考高血压危象。
降压目标:降低血压的同时保证脑部血流灌注,避免使用减少脑血流量的药物。
一般以静脉给药为主,1小时内将收缩压降低20%~25%,血压下降幅度不可超过50%,舒张压一般不低于110mmHg。
所选的药物可用乌拉地尔、尼卡地平、拉贝洛尔、硝普钠,舒张压降至95~110mmHg后可以改为口服药物。
1.迅速降低血压可选用下列措施(1)乌拉地尔加入生理盐水50ml,静脉泵维持6~12小时,或静脉滴注。
(2)尼卡地平加入生理盐水50ml,静脉泵维持6~12小时,或静脉滴注。
(2)拉贝洛尔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3)25%硫酸镁深部肌注或用5%葡萄糖20ml稀释后缓慢静注。
(多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
(4)硝普钠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缓慢静滴,以血压调节滴速。
(目前临床使用较少)。
(5)利血平肌注1~2次/d,本药起效慢而平稳,适于快速降压后,维持血压应用。
(目前临床使用较少)。
(6)酚妥拉明肌注或静注,亦可稀释后静滴。
(目前临床使用较少)。
2.恢复期可改为口服药物。
3.降低颅内压,消除脑水肿呋塞米、甘露醇等降低颅内压。
4.制止抽搐地西伴或苯巴比妥钠等。
5.控制癫痫。
6.病因治疗症状控制后,有肾功能衰竭者可行透析治疗,妊娠毒血症者应引产等。
注意对患者筛查继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脑病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高血压脑病的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脑病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高血压脑病应该吃什么药。
*高血压脑病怎么治疗?*一、西医*1、药物治疗本病及时处理预后良好,处理不当可导致死亡,因此应力争早期确诊,卧床休息,尽快降血压,降低颅内压及减轻脑水肿,控制癫痫发作,预防心力衰竭等。
具体治疗及处理措施是:1.高血压脑病发作时应在数分钟至1h内使舒张压迅速降至110mmHg(高血压患者)或80mmHg以下(血压正常者),恢复脑血管自动调节机制,但降压不要过快、过低,以防发生脑血流灌注不足,诱发脑梗死;老年人个体差异大,血压易波动,用药应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以免血压降得过快、过低,引起心肌梗死等不良后果。
临床常用:(1)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可同时使小动脉、毛细血管及小静脉扩张,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左心室前后负荷均降低,适于伴左心衰或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患者,5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滴速1ml/min,每2~3min测1次血压,调整滴速及用量使血压维持在适宜水平;此药降压迅速稳定,无不良反应,但理化性质不稳定,配制后须在12h内使用。
(2)硝酸甘油(Glyceryl trinitrate):25mg加于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根据血压调节滴速,降压作用迅速,监护较硝普钠简单,副作用较少,有人主张用它代替硝普钠,尤适宜合并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和心功能不全者。
(3) 利舍平(利血平)(Reserpine):可耗竭交感神经末梢儿茶酚胺贮存,扩张血管及降低血管周围阻力。
1mg肌内注射,1.5~3h起效,必要时每6~12h可重复注射,适于快速降压后维持用药。
副作用为鼻塞、口干、心动过缓、嗜睡和帕金森病样表现。
(4)卡托普利(captopil):主要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系统)的特异性竞争型抑制剂,抑制RAA系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阻止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抑制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
高血压性脑病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高血压性脑病(hypertensiveencephalopathy)是在原有高血压病基础上,由于血压突然升高达200∕120mmHg以上,致脑血循环发生急剧障碍,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降压后症状可很快减轻或消失。
【诊断提示】(1)高血压病史,易发生在高血压病11期和急进型高血压、各种肾性高血压、嗜络细胞瘤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2)精神创伤、情绪激动、过度疲劳、寒冷刺激、气候突变、突然停用降压药和内分泌失调是常见诱因。
(3)血压急骤升高>200/12OmmHg,剧烈头痛,神志改变,视物模糊,常有喷射性呕吐。
(4)可有癫痫样发作和(或)意识障碍。
(5)部分病例有短暂偏盲、视物模糊、失语或瘫痪,也可有眼底小动脉痉挛缺血、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及视盘水肿(视乳头水肿)、渗出和出血。
(6)脑脊液检查。
压力高,蛋白增高,可有少量红、白细胞。
血压高时尽量避免腰穿。
(7)脑CT:出现局限或广泛的低密度灶脑水肿表现,主要累及皮质下白质,偶尔累及皮质。
(8)脑MRI:长心、长T2信号。
【治疗措施】1.一般措施卧床休息,严密观察血压变化,避免精神刺激。
2.降血压药物(1)二氮嗪200~300mg,快速静脉注射,30min内血压下降,30〜60min可重复;此药可引起血钠、血糖升高及锥体外系症状,糖尿病者不宜应用。
(2)硝普钠30-1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50OmI中静滴,根据血压变化调整滴速,3〜5min测量1次血压。
(3)尼卡地平:5~15mg∕h静脉滴注,5~10min开始起作用,持续1〜4h(长时间使用不超过12h)。
(4)拉贝洛尔:每10分钟静注20~40mg,或0.5〜2mg∕min 静滴,5〜IOnIin开始起作用,持续2〜6h。
(5)嗜辂细胞瘤所致者,用酚妥拉明5mg或哌氧环烷10~20mg肌注或静脉注射,10〜20min起作用,维持3~4h o(6)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选用20%甘露醇250ml静滴及吠塞米、氢氯嘎嗪等。
高血压脑病症状及治疗方法
血压高会造成脑部疾病,高血压脑病是持续血压过高的疾病,会引起中风、心脏病、血管瘤、肾衰竭等疾病。
那么你知道高血压脑病有哪些症状吗?你了解高血压脑病要怎么治疗吗?下面,店铺来为你介绍高血压脑病症状及治疗方法。
高血压脑病的症状
1、高血压患者中约5%左右无自觉症状。
2、早期有轻微的自觉症状:头痛、头晕、失眠、耳鸣、烦躁、精力不集中、容易疲劳。
3、出现并发症:手指麻木、僵硬、四肢疼痛,颈背部肌肉酸痛紧张。
4、心脏已受累:出现心慌、气促、胸闷、心前区疼痛。
5、肾脏受累:夜间尿频、多尿、尿液清淡。
6、脑出血:突然出现神志不清、呼吸深沉不规则、大小便失禁。
7、脑血栓:逐渐出现一侧肢体活动不便、麻木甚至麻痹。
高血压脑病治疗方法
1.高血压脑病发作时应在数分钟至1h内使舒张压迅速降至110mmHg(高血压患者)或80mmHg以下(血压正常者),恢复脑血管自动调节机制,但降压不要过快、过低,以防发生脑血流灌注不足,诱发脑梗死;老年人个体差异大,血压易波动,用药应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以免血压降得过快、过低,引起心肌梗死等不良后果。
临床常用:
(1)硝酸甘油(Glyceryl trinitrate):25mg加于5%葡萄糖500ml 静脉滴注,根据血压调节滴速,降压作用迅速,监护较硝普钠简单,副作用较少,有人主张用它代替硝普钠,尤适宜合并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足和心功能不全者。
(2)卡托普利(captopil):主要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系统)的特异性竞争型抑制剂,抑制RAA系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阻止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抑制醛固酮分泌,
减少水钠潴留。
12.5~25mg口服,3次/d,60~90min显效。
可见胃肠道反应、失眠、口干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心衰患者不宜使用。
(3) 利舍平(利血平)(Reserpine):可耗竭交感神经末梢儿茶酚胺贮存,扩张血管及降低血管周围阻力。
1mg肌内注射,1.5~3h起效,必要时每6~12h可重复注射,适于快速降压后维持用药。
副作用为鼻塞、口干、心动过缓、嗜睡和帕金森病样表现。
(4)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可同时使小动脉、毛细血管及小静脉扩张,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左心室前后负荷均降低,适于伴左心衰或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患者,5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 静脉滴注,滴速1ml/min,每2~3min测1次血压,调整滴速及用量使血压维持在适宜水平;此药降压迅速稳定,无不良反应,但理化性质不稳定,配制后须在12h内使用。
(5)降压后可用硝苯地平(心痛定)10~20mg舌下含服或咬碎咽下或直肠给药,3次/d,也可用气雾剂喷入口咽部,每次0.5mg,连用6次。
本药为钙通道拮抗药,20~30min起效,1.5~2h降压明显,1次用药后奏效达80%,可使平均动脉压下降25%。
对高血压脑病合并冠心病,病情不太严重患者最理想,是较安全迅速的降压药。
2.癫痫频繁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安定10~20mg缓慢静脉注射。
若不能控制可用安定40~50mg加于10%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应注意呼吸情况。
也可用苯妥英(苯妥英钠),常与安定合用作为维持用药或用于出现呼吸抑制者,首剂500m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300~500mg/d维持疗效。
随后成人可用苯巴比妥0.2g肌内注射,与10%水合氯醛30ml灌肠,6h交替使用;控制发作1~2天后改用苯妥英(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口服,维持2~3个月以防复发。
3.降颅压及减轻脑水肿可用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脉滴注,每6~8小时1次,心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可与速尿40mg静脉注射、10%人血白蛋白50ml静脉滴注或地塞米松10~20mg静脉滴注合用。
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方法
1、慢性肾脏疾病
慢性肾脏病早期均有明显的肾脏病变的临床表现,在病程的中后期出现高血压。
肾穿刺病理检查有助于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多次尿细菌培养和静脉肾盂造影对诊断慢性肾盂肾炎有价值。
糖尿病肾病者均有多年糖尿病病史。
2、肾血管疾病
肾动脉狭窄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
高血压特点为病程短,为进展性或难治性高血压,舒张压升高明显(常>110mmHg),腹部或肋脊角连续性或收缩期杂音,血浆肾素活性增高,两侧肾脏大小不等(长径相差>1.5cm)。
可行超声检查,静脉肾盂造影,血浆肾素活性测定,放射性核素肾显像,肾动脉造影等以明确。
3、嗜铬细胞瘤
高血压呈阵发性或持续性。
典型病例常表现为血压的不稳定和阵发性发作。
发作时除血压骤然升高外,还有头痛、心悸、恶心、多汗、四肢冰冷和麻木感、视力减退、上腹或胸骨后疼痛等。
典型的发作可由于情绪改变如兴奋、恐惧、发怒而诱发。
血和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胰高糖素激发试验、酚妥拉明试验、可乐定试验等药物试验有助于作出诊断。
4、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典型的症状和体征有:①轻至中度高血压;②多尿尤其夜尿增多、口渴、尿比重偏低;③发作性肌无力或瘫痪、肌痛、搐搦或手足麻木感等。
凡高血压者合并上述3项临床表现,并有低钾血症、高血钠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应考虑本病之可能。
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和尿醛固酮升高,PRA降低。
5、皮质醇增多症
垂体瘤、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所致,表现为满月脸、多毛、皮肤细薄,血糖增高,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和17羟或17酮类固醇增高,肾上腺超声可以有占位性病变。
6、主动脉缩窄
多表现为上肢高血压、下肢低血压。
如患者血压异常升高,或伴胸部收缩期杂音,应怀疑本症存在。
CT和MRI有助于明确诊断,主动
脉造影可明确狭窄段范围及周围有无动脉瘤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