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坯连铸机粘结漏钢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刘雷锋
- 格式:docx
- 大小:27.95 KB
- 文档页数:3
板坯连铸机粘结漏钢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刘雷锋发表时间:2018-01-02T16:54:15.0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8期作者:刘雷锋[导读] 摘要:随着连铸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连铸坯的质量和品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提高连铸坯的质量成为连铸生产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浙江宁波 315807摘要:随着连铸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连铸坯的质量和品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提高连铸坯的质量成为连铸生产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连铸过程开始广泛运用于有色金属行业,尤其是铜和铝。
连铸技术迅速发展起来。
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坯;连铸;连铸工艺连铸漏钢是个常见现象。
钢水在结晶器内形成坯壳,连铸坯出结晶器后,薄弱的坯壳抵抗不住钢水静压力,出现断裂而漏钢。
对于薄板坯连铸来说更易发生漏钢事故。
漏钢对连铸生产危害很大。
即影响了连铸车间的产量,又影响了连铸坯的质量,更危及操作者的安全。
因此,降低薄板坯连铸漏钢率是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
现对某厂自2008~2013年薄板坯漏钢率进行统计。
2008年漏钢率达0.56%;2009年漏钢率达0.19%;2010年漏钢率达0.19%;2011年漏钢率达0.19%;2012年漏钢率达0.15%;2013年漏钢率达0.07。
1 工艺流程某厂第一钢轧厂工艺流程为:鱼雷罐供应铁水/混铁炉供应铁水→铁水预处理→转炉炼钢→氩站→精炼→薄板坯连铸2 薄板坯漏钢类型某厂薄板坯连铸漏钢主要有:粘结漏钢、裂纹漏钢、卷渣漏钢、开浇漏钢、鼓肚漏钢五个类型。
3 薄板坯漏钢特征、原因及预防措施3.1 粘结漏钢粘结漏钢是指钢水直接与结晶器铜板接触形成粘结点,粘结点处坯壳与结晶器壁之间发生粘结,此处在结晶器振动和拉坯的双重作用下被撕裂,并向下和两侧扩展,形成倒“V”形破裂线,钢水补充后又形成新的粘结点,这一过程反复进行,粘结点随坯壳运动不断下移,此处坯壳较薄,出结晶器后,坯壳不能承受上部钢水的静压力,便会发生漏钢事故。
板坯连铸机漏钢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1.操作不当:操作人员操作不规范或经验不足,如操作时间过长、操作不准确等,容易导致板坯连铸机漏钢。
为了避免操作不当导致漏钢,应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操作经验,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并进行必要的考核和监督。
2.连铸结晶器破损:连铸结晶器是冷却板坯的关键部件,如果结晶器破损,冷却水可能会直接进入铸坯中,导致漏钢。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定期对结晶器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发现并更换破损的部件。
3.气孔:气孔是指铸坯内部存在的空隙,通常由于钢水中的氢气无法完全逸出而形成。
气孔会影响铸坯的质量,导致漏钢。
为了减少气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控制钢水的合金成分,控制钢水中的氢含量。
(2)在铸造过程中加入除氧剂,提高钢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减少气体生成。
(3)合理设计结晶器,使气泡易于从铸坯中升出。
4.结晶器堵塞:连铸结晶器内部可能会堵塞,导致冷却水无法均匀地冷却铸坯,造成漏钢。
为了避免结晶器堵塞,应定期对结晶器进行清洗和维修,保证结晶器内部的冷却水流通畅。
5.铸坯温度过高:铸坯温度过高会导致铸坯内部产生过多的气体,增加气孔的形成,从而引起漏钢。
为了控制铸坯温度,可以在连铸过程中控制冷却水的流量和温度,以达到合理的冷却效果;同时,在连铸过程中加强温度监控,及时调整连铸速度和冷却水的冷却效果。
6.铸模破损:铸模破损会导致铸坯内部形成孔洞和裂缝,导致漏钢。
为了避免铸模破损,应定期进行铸模的检查和维修,及时更换破损的部件。
7.其他原因:除了以上几点外,板坯连铸机漏钢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连铸设备的老化、设备维护不当等。
为了确保连铸机的正常运行和减少漏钢,应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进行设备的检修和更换关键部件。
综上所述,要控制板坯连铸机漏钢,需要从操作规范、设备维护、冷却控制等多个方面着手,以保证连铸过程的正常进行和铸坯质量的提高。
只有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定期维护检修设备,并加强钢水质量控制,才能有效控制和减少板坯连铸机漏钢的发生。
摘要关于钢厂方坯连铸机漏钢情况,分析了夹渣漏钢、粘结漏钢和角部裂纹漏钢的特点及机理。
产生各类漏钢的主要原因是保护渣的性能、结晶器的精度、钢水过热度、拉速及浸入式水口的对中、操作等因素。
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铸机的漏钢率有明显的降低。
关键词:方坯连铸机、漏钢、粘结、夹渣、角部裂纹1概述在连铸生产中,漏钢是危害很大的事故,轻则影响铸坯质量,造成废品,重则影响连铸机作业率,损坏设备,危机操作人员安全。
近年来,随着连铸工艺技术的进步,漏钢事故得到了有效抑制,但仍不能完全避免。
在连铸日趋高效化的今天,要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连铸机作业率,就必须减少和控制漏钢次数。
唐钢漏钢事故较多,漏钢率达到了0.209%,严重影响生产的畅行,对漏钢的成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控制了漏钢事故的发生。
2铸机参数及漏钢情况2.1连铸机的主要工艺参数唐钢二钢轧厂有两台四机四流、三台六机六流方坯连铸机,实际年产能力400万t,浇铸的断四种:150 mmX 150 mnl、165 mmX 165 Innl、165 InnlX225 nlITl、165 mmX280 nnTl,所生产的钢种主要有建筑用钢、低合金钢、硬线钢、轴承钢、焊接用钢等近100个品种。
铸机采用定径水口和塞棒控制两种,浸入式水口加保护渣进行保护浇铸。
2.1.1 漏钢情况对该厂一年全年的漏钢情况分类统计,以夹渣漏钢、粘结漏钢和角部裂纹漏钢为主要漏钢类型,分别占漏钢总数的33.2%、26.5%和22%。
2.1.2夹渣漏钢、粘结漏钢和角部裂纹漏钢的原因分析2.1.3夹渣漏钢特点及机理第二钢轧厂方坯连铸机发生夹渣漏钢主要有以下特点。
1)漏钢处坯壳有一定的弧度,不像裂纹漏钢,有撕裂的感觉。
同时一般在漏钢后结晶器内没有残余坯壳。
2)夹渣漏钢主要是由于坯壳形成时夹带保护渣或大颗粒高熔点杂物导致传热减少,形成薄坯壳而漏钢。
方坯连铸时二次氧化产物、低碳钢冶炼时高粘性渣中不当的脱氧产物、结晶器中铝丝喷加不当造成氧化铝偏高、各种耐材脱落、浇铸过程中结晶器液位波动等,都会促使坯壳夹渣,抑制坯壳生长,造成漏钢。
中薄板连铸机漏钢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中薄板连铸机漏钢是指在铁水喷射过程中,由于铁水的喷射量不足或喷射口尺寸、压力不合理等原因,使铁水不能完全覆盖熔池上的碳切削渣片而形成的裂缝,而从这些裂缝中喷出的铁水为漏钢。
漏钢的现象对板材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发生漏钢,将会破坏中薄板的性能,从而影响板材的使用价值。
薄板连铸机漏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喷射量不足:当铁水在喷射口流出的速度太慢时,将会形成漏钢现象。
2、喷射口尺寸太大:当喷射口的尺寸太大时,由于局部高温和气体的作用,铁水将会被分散,产生空洞,从而形成漏钢现象。
3、喷射压力不合理:当喷射压力过大或过小时,铁水会出现分散,流程不均匀,也会出现漏钢现象。
4、铁水温度不合适:当铁水温度太低时,容易形成渣壁高度偏大,使中薄板无法完全覆盖,从而发生漏钢。
为了预防和消除薄板连铸机漏钢现象,需要采取一些措施:1、检查连铸机的工作状态,确保各机构的正常运转和参数的正确调整,尤其是检查喷射口的尺寸和喷射压力是否合理以及是否有小破损现象。
2、检查熔池的工作状态,确保铁水的温度、流量、浓度和流速等参数处于标准范围内,以保证充分覆盖熔池上的碳切削渣片,以防止漏钢。
3、采用专业的控制装置,实时监测铁水出口,一旦检测到漏钢,就可以及时调整参数或停止喷射,以避免漏钢现象发生,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4、定期检查板材表面,及时发现漏钢现象,及时处理,以防止漏钢扩散,影响板材的整体质量。
综上所述,中薄板连铸机漏钢的原因主要有喷射量不足、喷射口尺寸过大、喷射压力不合理和铁水温度不合适等,为了预防漏钢,应该检查连铸机及熔池工作状态,控制参数,采用相应的控制装置,定期检查板材表面,从而保证中薄板材质量,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
板坯连铸机粘接漏钢的原因与预防措施引起板坯连铸机粘接漏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绞瓦线或底包钢结构磨损:连铸机的绞瓦线或底包钢结构磨损会导致板坯与绞瓦线之间的间隙变大,易导致板坯发生粘接断裂或漏钢。
预防措施:定期检查和更换绞瓦线和底包钢结构,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加强润滑措施,减少磨损。
2.结晶器机械振动:连铸过程中,结晶器的机械振动会导致结晶器内液态钢的流动不平稳,引起板坯的摆动和变形,从而产生粘接断裂或漏钢。
预防措施:加强连铸机结晶器的维护和保养,确保机械部件的正常运转,避免机械振动。
3.结晶器布水不均匀:结晶器布水不均匀会导致板坯的温度不均衡,从而使得板坯易发生粘接断裂。
预防措施:调整结晶器的水位和喷水压力,确保水流均匀,避免板坯温度的不均衡。
4.结晶器冷却器结垢:结晶器冷却器结垢会导致冷却效果不良,板坯的温度过高,易发生粘接断裂。
预防措施:定期对结晶器冷却器进行清洗和检查,清除结垢,保证冷却效果的正常运行。
5.连铸过程中切割速度过快:在连铸过程中,切割速度过快会导致板坯脱离连铸机的控制,产生较大的摆动,易发生粘接断裂。
预防措施:调整切割速度,使其适应板坯的尺寸和形状,减少切割过程中的摆动。
6.进料辊道制动控制不当:进料辊道制动控制不当会导致板坯的速度不稳定,易产生粘接断裂。
预防措施:加强对进料辊道的制动控制,确保板坯的进料速度平稳,减少速度变化造成的影响。
为了预防板坯连铸机粘接漏钢问题1.定期检查和更换关键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加强润滑措施,减少设备磨损。
3.定期对连铸机进行维护和保养,避免机械振动。
4.调整结晶器的水位和喷水压力,保证水流均匀。
5.定期清洗结晶器冷却器,确保冷却效果的正常运行。
6.调整切割速度,使其适应板坯的尺寸和形状。
7.加强对进料辊道的制动控制,保证板坯的进料速度平稳。
综上所述,板坯连铸机粘接漏钢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但通过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粘接漏钢问题的发生,提高连铸工艺的稳定性和良品率。
连铸漏钢的事故类型及原因、预防措施所谓漏钢是指连铸初期或浇注过程中,铸坯坯壳凝固情况不好或因其他外力作用引起坯壳断裂或破漏使内部钢水流出的现象。
漏钢是连铸生产中恶性事故之一,严重的漏钢事故不仅影响连铸机的正常生产,降低作业率,而且还会破坏铸机设备,造成设备损坏。
漏钢事故因发生的时间不同及发生在铸机上的位置不同分为多种形式,其产生的原因也各不相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点:⑴开浇漏钢:开浇起步不好而造成漏钢。
⑵悬挂漏钢:结晶器角缝大,角垫板凹陷或铜板划伤,致使在结晶器中拉坯阻力增大,极易发生起步悬挂漏钢。
⑶裂纹漏钢:在结晶器坯壳产生严重纵裂、角裂或脱方,出结晶器后造成漏钢。
⑷夹渣漏钢:由于结晶器渣块或异物裹入凝固壳局部区域,使坯壳厚度太薄而造成漏钢。
⑸切断漏钢:当拉速过快,二次冷却水太弱,使液相穴过长,铸坯切割后,中心液体流出。
⑹粘结漏钢:铸坯粘结在结晶器壁而拉断造成的漏钢。
开浇漏钢(1)中包塞棒头部及上水口碗部烘烤不良。
因碗部较低,传统烘烤方法烘烤火焰达不到碗部,致使碗部温度比其他部位温度低100~200℃。
钢水温度低易造成冷钢垫棒、钢流失控,被迫提高拉速,导致坯头未充分凝固,造成开浇漏钢。
(2)纸绳松动,钢水从其缝隙中渗漏;纸绳受潮,遇钢水后爆炸产生缝隙,钢水从缝隙中渗漏。
(3)铁屑层过薄,造成钢水将纸绳燃烧后从缝隙渗出;铁屑层过厚,将导致坯头强度不足,坯壳被拉断;铁屑受潮、有油污或有杂物,遇钢水后爆炸或燃烧,钢水将纸绳燃烧后从缝隙渗出或坯头强度不足,坯壳被拉断。
(4)传统的封堵引锭方式是用纸绳将引锭头与结晶器间四周的缝隙塞紧、塞实。
钢水到站测温时,先在引锭头上均匀铺撒20~30mm厚的铁钉屑,然后在铁钉屑上按规定交叉摆放好钢板条。
如果钢板条摆放不好,会使钢水直接冲刷铁屑和纸绳;若钢板条熔化不充分,则初生坯壳过薄,拉坯时将导致坯壳撕破。
(5)操作中存在以下问题:开浇钢流过大,将铁屑冲散或将钢水溅到结晶壁上、角缝上形成夹钢;起步提速过快,每次超过0.1m/min,初生坯壳承受不了其拉力;有异物进入结晶器,并咬入初生坯壳中。
连铸机漏钢的原因及防范措施1.机械密封磨损:由于连铸机设备长期高速运转,机械密封件会因为摩擦而磨损,导致钢水从密封部位泄漏出来。
2.设备老化:随着连铸机的使用时间增加,设备可能会出现老化现象,如设备结构松动、焊缝开裂等,从而引发漏钢问题。
3.冷却系统故障:连铸机的冷却系统中通常使用大量的冷却水来保持设备和钢水的温度。
如果冷却系统存在故障,例如水管破裂、阀门关闭不严等,就会导致钢水泄露。
4.操作不当: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和操作规程不当可能导致连铸机漏钢。
例如,钢水浇注时没有及时关闭阀门、不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等。
1.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密封: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密封是防止漏钢的关键。
可以根据生产情况设定维护频率,及时更换磨损的机械密封件,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钢水的密封。
2.防止设备老化:定期检查设备的结构和焊缝,及时发现问题并修复,避免设备老化导致的漏钢。
3.定期维护和检查冷却系统:定期维护和检查冷却系统,确保冷却水管道和阀门的完好和紧密连接。
定期清洗冷却系统,防止积垢和堵塞。
4.提高操作技术和规程: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术水平。
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操作规程,确保每个环节都按照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漏钢问题。
5.安装漏钢探测器:安装漏钢探测器来及时检测和报警漏钢,以便能够迅速停机修复,避免漏钢问题扩大。
6.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通过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为的操作,从而降低操作失误导致的漏钢风险。
总之,连铸机漏钢的原因多种多样,需要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提高操作技术和规程,安装漏钢探测器等方式来加强防范措施,确保连铸机的正常运行和钢水的安全。
大板坯连铸机粘结漏钢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发表日期:2007-3-31 阅读次数:173摘要:漏钢是对连铸机损害最大的恶性生产事故,漏钢不仅造成生产中断,铸机作业率下降,更为严重的是损坏设备。
对济钢大板坯连铸机出现的粘结漏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预防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第三炼钢厂(以下简称济钢三炼钢)连铸机自2003年3月1 日投产至2004年8月31日,共发生5次漏钢,漏钢率为0.039 5%,其中粘结漏钢4次,占漏钢总数的80%,是影响连铸机正常生产的重要因素。
通过分析济南三炼钢粘结漏钢的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后,至今未发生1次漏钢。
1 连铸机的主要工艺参数现有连铸机实现了与120 t转炉和中厚板轧机的良好匹配,其主要工艺参数如下。
连铸机类型直弧形板坯连铸机流数1机1流生产能力125万t/a铸坯尺寸厚度200mm、270mm宽度1200~2lOOmm结晶器铜板长度900mm辅助设施漏钢报警系统和磨擦力监控系统冶金长度34.2mm弧形半径10m2 粘结漏钢的形成保护渣在连铸生产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保护渣填充到结晶器铜板和初生坯壳之间,促进坯壳的生长,使坯壳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满足拉坯的需要;如果保护渣不能及时渗透到坯壳和结晶器铜板之间,会使坯壳与结晶器铜板之间的热阻增大,坯壳变薄,在钢水的静压力作用下,坯壳与铜板粘结,坯壳被撕裂,出结晶器后造成漏钢。
3 粘结漏钢坯壳的表征由于粘结的坯壳与结晶器保持同步,而其它部位的坯壳向下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已粘结处会形成一个“倒V”型振痕(见图1)。
而在粘结处几乎看不到振痕,形成明显的粘结点。
图1 粘结形成的倒V 振痕漏钢坯壳的实际测量数据表明,粘结处的坯壳明显的比相邻的坯壳厚。
如在2004年6月份的窄面粘结漏钢中,离液面100mm,距离边部400mm处,坯壳厚度达到了24mm,其余部位坯壳厚度逐渐减薄到4~6mm的正常厚度,这个数据与理论符合的很好。
板坯连铸机漏钢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止摘要:本文分析了某某钢二炼钢厂板坯连铸机漏钢事故产生产的原因及防止板坯连铸机漏钢的措施。
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之后,目前某某钢二炼钢厂常规板坯连铸机频繁漏钢的势头得到了明显的控制。
关键词:板坯粘结漏钢保护渣水口浸入深度1 前言某某钢第二炼钢厂常规板坯连铸机自2005年4月18日投产以来,铸机漏钢问题始终困绕着二炼钢厂的正常生产,对二炼钢厂的正常生产造成了重大的冲击,连铸机的漏钢问题成为制约二炼钢厂生产的瓶颈环节。
频繁的漏钢事故使连铸机设备的劣化趋势明显加剧,铸机检修质量无法保证。
为降低连铸机漏钢事故,二炼钢厂成立了攻关组,经过对漏钢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板坯连铸机结晶器漏钢事故得到了明显的控制。
2 某某钢第二炼钢厂常规板坯连铸机参数及漏钢相关情况简介2.1某某钢第二炼钢厂常规板坯连铸机的主要工艺参数表1 主要工艺参数铸机产量万吨/年2 生产钢种四大类二十多个品种3 连铸坯厚度mm 160,2204 连铸坯宽度mm 850~16005 铸机半径m 9.56 连铸机型式立弯式(连续弯曲,连续矫直)7 连铸机冶金长度m 31.98 铸机正常拉速m/min 1.0~1.49 结晶器长度mm 95010 振动方式液压(正弦,非正弦)11 二冷方式气水冷却(十四个控制回路)2.2漏钢统计情况从某某钢二炼钢厂常规板坯连铸机从2004年4月18日正式投产以来,共发生各种漏钢事故17次。
其中粘结漏钢14次,占到所有漏钢的82%。
其它三次漏钢为卷渣漏钢,裂纹漏钢,尾坯漏钢。
板坯连铸机漏钢事故成为制约全厂正常生产的瓶颈环节。
3 某某钢二炼钢厂常规板坯连铸机漏钢原因分析3.1粘结漏钢结晶器粘结漏钢形成的过程如图1所示。
在钢水浇注过程中,结晶器弯月面的钢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
如图1所示,由于各种原因,浇铸过程中流入坯壳与结晶器铜壁之间的液态渣被阻断,当结晶器铜板与初生坯壳的摩擦力大于初生坯壳的强度时,初生坯壳被拉断,与铜板产生粘结。
板坯连铸机漏钢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汇报人:日期:•板坯连铸机漏钢现象概述•漏钢原因分析•控制措施目录•实际应用与效果评估板坯连铸机漏钢现象概述01•漏钢现象:在板坯连铸过程中,高温钢水从铸机内部的裂缝或缺陷处泄漏出来的现象。
漏钢可能导致高温钢水接触工人或设备,引发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
安全风险产品质量下降生产效率降低漏钢会造成铸坯表面缺陷,严重影响板坯的质量和后续加工性能。
漏钢事故会中断连铸生产,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增加生产成本。
030201铸坯表面出现裂纹、孔洞或凹陷。
钢水泄漏导致的烟雾、火花或燃烧现象。
铸坯局部或整体形状变形。
设备异常声音或振动。
漏钢现象的常见表现漏钢原因分析02设备老化01连铸机设备长时间运行,关键部件磨损严重,未能及时更换或维修,容易导致漏钢。
设备安装精度02设备在安装过程中,如果存在安装精度不达标或者关键部位的紧固不牢固,会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缝隙,进而导致漏钢。
冷却系统失效03连铸机的冷却系统对于防止漏钢起到关键作用,如果冷却系统发生故障,如冷却水流量不足、冷却水管破裂等,都会导致铸坯在凝固过程中受热不均,产生裂纹,从而引起漏钢。
拉坯速度过快在追求高效率的生产过程中,如果拉坯速度过快,会导致铸坯在凝固过程中的应力分布不均,增加漏钢的风险。
浇注温度过高如果浇注温度过高,超过了连铸机的设计能力,会导致铸坯在凝固过程中内部应力增大,容易产生裂纹,进而引发漏钢。
保护渣性能不佳保护渣对于防止铸坯表面氧化和吸气具有重要作用,如果保护渣的性能不佳,会导致铸坯表面质量下降,容易产生裂纹,从而引发漏钢。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如浇注速度控制不当、冷却水调节不及时等,都会导致连铸机运行不稳定,增加漏钢的风险。
操作不规范对于新上岗的操作人员,由于缺乏经验,对于异常情况反应不及时,也容易导致漏钢事故的发生。
缺乏经验在生产过程中,如果监控人员对于连铸机的运行状态监控不到位,如未能及时发现设备异常、工艺参数偏离等情况,也会导致漏钢事故的发生。
厚板坯连铸机漏钢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摘要:针对南阳汉冶特钢有限公司厚板3#厚板坯连铸机近三年发生漏钢事故的实际情况,分析探讨每次漏钢事故的原因,我们工程技术人员认为,3#厚板坯连铸机漏钢原因主要有钢种成分、开浇升速不规范、浸入式水口尺寸设计不合理、结晶器液面波动、钢水温度、结晶器保护渣及异常情况下的操作等,严格控制钢水中的Al2O3含量、控制铸机升速幅度、优化浸入式水口尺寸、避免结晶器液面波动、控制钢水温度、选择适宜的保护渣及加强操作等措施,厚板坯铸机漏钢可以完全避免。
关键词:厚板坯漏钢保护渣浸入式水口措施前言漏钢是板坯连铸生产中的恶性事故,事故危害可造成设备损坏,更换和修复结晶器和直弧段,滞坯处理时可能造成拉矫设备和扇形段辊列损坏,生产非正常中断,造成本炉次及后续炉次钢水回炉或该计划,降低了钢水收得率和合同计划的顺利执行,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事故处理需要24~48小时,降低了连铸作业率。
事故处理时,职工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多,增加了管理难度。
一次漏钢事故经济损失300~500 万元,甚至500万元以上。
南阳汉冶特钢炼钢厂3#铸机是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设计的全国第一台超厚板板坯连铸机,该铸机于2010年底建成投产后,月产可达5万t以上,至2013年5月,共生产板坯150万t。
随着铸机产能的逐渐释放,因管理和操作经验欠缺,漏钢成为威胁板坯生产稳定的首要问题。
不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降低漏钢事故率,是稳定连铸机生产、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1汉冶特钢厚板板坯连铸机参数及漏钢情况1.1汉冶特钢厚板板坯铸机主要工艺参数,见表1。
1.2粘结漏钢事故分析表2010~2013年常规板坯连铸机粘结漏钢情况分析表,见表2。
2板坯连铸机漏钢原因分析2.1粘结漏钢的机理在钢水浇注过程中,结晶器弯月面的钢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
由于各种原因,浇铸过程中流入坯壳与结晶器铜壁之间的液态渣被阻断,当结晶器铜板与初生坯壳的摩擦力大于初生坯壳的强度时,初生坯壳被撕裂与铜板产生粘结。
板坯连铸机粘结漏钢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刘雷锋
摘要:随着连铸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连铸坯的质量和品质受到了人们的广
泛关注,提高连铸坯的质量成为连铸生产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连铸过程开始
广泛运用于有色金属行业,尤其是铜和铝。
连铸技术迅速发展起来。
本文对此进
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坯;连铸;连铸工艺
连铸漏钢是个常见现象。
钢水在结晶器内形成坯壳,连铸坯出结晶器后,薄
弱的坯壳抵抗不住钢水静压力,出现断裂而漏钢。
对于薄板坯连铸来说更易发生
漏钢事故。
漏钢对连铸生产危害很大。
即影响了连铸车间的产量,又影响了连铸
坯的质量,更危及操作者的安全。
因此,降低薄板坯连铸漏钢率是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
现对某厂自2008~2013年薄
板坯漏钢率进行统计。
2008年漏钢率达0.56%;2009年漏钢率达0.19%;2010年漏钢率达0.19%;2011年漏钢率达0.19%;2012年漏钢率达0.15%;2013年漏钢
率达0.07。
1 工艺流程
某厂第一钢轧厂工艺流程为:鱼雷罐供应铁水/混铁炉供应铁水→铁水预处理
→转炉炼钢→氩站→精炼→薄板坯连铸
2 薄板坯漏钢类型
某厂薄板坯连铸漏钢主要有:粘结漏钢、裂纹漏钢、卷渣漏钢、开浇漏钢、
鼓肚漏钢五个类型。
3 薄板坯漏钢特征、原因及预防措施
3.1 粘结漏钢
粘结漏钢是指钢水直接与结晶器铜板接触形成粘结点,粘结点处坯壳与结晶
器壁之间发生粘结,此处在结晶器振动和拉坯的双重作用下被撕裂,并向下和两
侧扩展,形成倒“V”形破裂线,钢水补充后又形成新的粘结点,这一过程反复进行,粘结点随坯壳运动不断下移,此处坯壳较薄,出结晶器后,坯壳不能承受上部钢
水的静压力,便会发生漏钢事故。
据统计,粘结漏钢发生率最高,高达50%以上。
(1)铸坯粘结漏钢后特征。
粘结漏钢后铸坯特征。
坯壳呈“V”字型或“倒三角”状,粘结点明显。
(2)粘结漏钢的原因:
1)保护渣性能不好。
保护渣在结晶器铜板与凝固坯壳之间起润滑的效果。
保
护渣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凝固坯壳的质量,保护渣的粘度是一个重要指标,它决
定渣膜的薄厚,保护渣粘度高,不易流入坯壳与铜板之间形成润滑渣膜,使得钢
水和结晶器铜板之间易发生粘结。
2)钢水纯净度低。
钢水中[O]含量高,使得钢
水中A12O3含量升高,进而结晶器保护渣中A12O3含量高,保护渣性能发生变化,渣粘度增大、不易流入坯壳与铜板之间形成润滑渣膜,使得钢水和结晶器铜
板之间易发生粘结。
3)结晶器振动参数不合适。
合适的振动形式和振动参数可
以降低结晶器铜板与凝固坯壳之间的摩擦力和减小振痕深度,改善铸坯表面的质量。
若结晶器振动参数不合适,负滑脱时间过长造成凝固坯壳上的振痕过深,使
坯壳容易在应力的作用下断裂产生粘结。
4)浸入式水口烘烤不符合标准。
如果
浸入式水口烘烤温度不够,连铸开浇时水口与结晶器内外弧间的保护渣产生搭桥
现象,保护渣不易熔化,进而流入到坯壳和结晶器之间的保护渣减少,渣膜变薄,润滑效果变差,容易粘结漏钢。
5)钢水温度过低。
钢水温度过低,保护渣粘度
大,润滑效果不好,易粘结漏钢。
3.2 卷渣漏钢
定義:由于结晶器液面波动会将渣卷入初生坯壳,这些渣子附着在坯壳表面,由于其导热性差,卷渣处的坯壳较薄,铸坯出结晶器后,渣子在钢水静压力作用
下脱落产生漏钢。
在结晶器内的固态或半熔融的夹渣物随着浇注钢流的运动,被推向结晶器壁;或在更换中间包长水口时,中间包内钢液面下降后,中间包内钢渣易随钢流进入
结晶器,最后被初生坯壳捕捉;
(1)卷渣漏钢后特征。
卷渣漏钢主要特征表现为:漏钢部位有“孔洞或结渣”,漏钢部位一般发生在结晶器出口位置。
(2)卷渣漏钢原因:
1)残留在钢中的大型夹杂物较多造成卷渣现象;2)较大的结晶器液面波动
造成卷渣现象;3)捞渣不及时或捞不净造成的卷渣现象。
3.3开浇漏钢
开浇漏钢是指铸机开浇或者换中间包时,由于连接不好而造成的漏钢。
(1)开浇漏钢后铸坯特征。
开浇漏钢铸坯特征为:漏钢一般发生在开浇起步
期间,引锭头刚拉出结晶器就发生漏钢。
(2)开浇漏钢原因:引锭头未扎好,
包括石棉绳没扎紧;开浇起步过快,凝固时间不够开拉,坯头强度不够,将引锭
头处拉裂漏钢。
4 薄板坯漏钢的预防措施
4.1 优化结晶器保护渣性能
通过优化保护渣碱度、熔点、熔速、粘度等指标,有效地减少了粘结、卷渣、裂纹漏钢等生产事故。
4.2 恒温恒拉速浇注
恒温恒拉速浇注是降低薄板坯漏钢率的主要因素。
4.3 优化连铸工艺参数
对不同钢种、不同断面的连铸相关参数(结晶器水流量、结晶器初始锥度、
二冷水各段分配比例及比水量、扇形段压下终点位置等)进行优化调整,并固化
使用。
4.4 连铸耐材优化与管理
(1)加强水口的烘烤操作。
(2)优化中间包结构。
中间包控流装置由“单挡
渣坝”式改为“一挡墙+两挡坝”组合结构,将钢包下渣完全挡在冲击区内,产生的
流场有利于钢液中夹杂物的充分上浮,有利于钢液成分、温度的均匀,提高了钢
水质量,降低了漏钢事故。
(3)加强中间包耐火材料的修砌、清理及烘烤工作,杜绝塞棒、水口掉块及其它耐火材料脱落造成结晶器液面波动,防止发生漏钢事故;中间包烘烤过程中禁忌急冷急热。
4.5 加强结晶器管理
停机仔细检查结晶器铜板表面质量,发现划痕、龟裂超过标准,要及时更换
下线,避免产生铸坯粘结、纵裂纹等缺陷,降低漏钢发生的几率。
4.6 加强标准化操作
通过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程序,加强钢水冶炼过程控制,连铸开浇前生产准
备规范化,保护渣加渣及捞渣操作规范化,拉速调整规范化,控制铸坯粘结及卷
渣发生几率。
结语
针对某厂第一钢轧厂出现的薄板坯漏钢事故进行总结分析,得出了漏钢的预
防措施,这能有效的降低某厂炼轧厂薄板坯生产线漏钢率,这对降低钢铁料消耗、提高连铸机作业率、降低生产成本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卢金雄,王文科,张炯明,王新华,王万军,郄芳. 板坯连铸结晶器吹氩对铸坯卷渣的影响[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01:34-37.
[2]陈志平,朱苗勇,文光华,江中块. 连铸板坯浸入式水口吹氩工艺研究[J].
钢铁,2009,07: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