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导管吸氧法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5.95 KB
- 文档页数:2
中心供氧鼻导管吸氧操作评分标准护理技术操作流程评分标准(中心供氧鼻导管吸氧) 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号选手成绩:总实得项目要求得分扣分标准扣分记录分分1(服装、鞋帽整洁 2 一项不符合扣1分护士素2(仪表端庄、举止大方语言文明、态度和蔼。
2 操质要求 3(洗手。
2 作环境整洁、安静、安全。
2 一项不符合扣1分准20 备病人理解目的、愿意合作、体位舒适。
2 一项不符合扣1分质1(备齐用物:供氧系统,氧气吸入器一套(氧气湿化瓶内装10 一项不符合扣0.5分量物品无菌蒸馏水1/3—1/2),一次性吸氧管,小药杯内盛温开水,少一件扣1分弯盘,棉签,纱布,记录单)1(核对医嘱、核对病人、解释、取得合作。
2 一项不符合扣1分评 2(评估病人:病情、鼻腔、缺氧程度、心里状态、合作程度)。
2 估 3(了解需要。
2 1洗手,戴口罩,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
4 一项不符合扣2分2先取下氧气上活塞,用湿棉签擦拭气源接头内灰尘。
43关闭氧流量调节开关。
24将氧气吸入器插入与其配套的医用气源接头内,当听到“咔4嚓”声响说明接头已锁住。
5接湿化瓶,并将湿化瓶拧紧。
2 流 6检查一次性吸氧管密封及有效期,并连接在氧气吸入器上。
4 操7观察鼻腔情况,用温水沾棉签湿润鼻腔。
2 60 作8调节氧流量:成人轻度缺氧或小儿1—2L/min,中度缺氧2 4 流—4 L/min,严重缺氧4—6 L/min。
程9检查氧气管是否通畅。
(方法:将导管末端鼻饲插入盛有温4 质开水的小药杯内,看有气泡溢出。
) 量 10将吸氧导管正确安置在病人鼻腔内,固定导管,方法正确 6 程 11观察询问病人感受,观察病人用氧效果及有无用氧故障, 4记录用氧时间和流量。
12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卧位舒适,正确处理用物,洗手。
2停氧:1核对解释2去下鼻导管,清洁病人局部,关总开关,6放尽余气后,再关好流量调节开关,取下湿化瓶,卸表。
鼻导管吸氧的操作流程
不管是什么疾病所导致的氧饱和度下降、氧分压下降都需要吸氧,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鼻导管吸氧,因为操作起来比较简单,而且患者也比较容易接受。
1.要检查患者鼻腔内有无异物、管腔是否通畅;
2.随后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清理患者的鼻腔;
3.将氧气表连接在氧气瓶上并连接湿化瓶,里面装适量的灭
菌水再连接氧气管;
4.检查氧气管是否有漏气,没有漏气则将鼻导管插入患者鼻
腔;
5.调整氧气管以保证佩戴舒适,无过松或过紧等情况。
6.打开流量表后调整氧流量为1-2升/分钟,检查氧气流出
是否通畅。
7.佩戴的时间遵医嘱,如果在吸氧过程中感觉鼻腔干燥或者
破溃要保证多饮水,可以用棉签蘸点石蜡油或者甘油涂抹于鼻腔以减轻不适感。
吸氧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吸氧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帮助患者补充氧气,改善身体机能。
正确的吸氧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对于医务人员和患者来说都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吸氧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吸氧操作流程。
1. 检查吸氧设备,首先需要检查吸氧设备是否完好,包括氧气瓶、流量计、面罩或鼻导管等。
确保吸氧设备无损坏,氧气流量调节正常。
2. 准备患者,在进行吸氧操作前,需要先告知患者吸氧的目的和过程,让患者配合并配戴好面罩或鼻导管。
3. 调节氧气流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氧气流量。
一般情况下,成人使用氧气流量在2-4升/分钟,儿童则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调节。
4. 监测吸氧情况,在患者吸氧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患者的吸氧情况,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确保吸氧效果良好。
5. 结束吸氧,当患者吸氧时间到达预定时间或者症状得到缓解时,需要逐渐减小氧气流量,然后将吸氧设备拆除。
二、评分标准。
1. 吸氧设备完好,吸氧设备包括氧气瓶、流量计、面罩或鼻导管等,需要保证设备完好,无损坏,氧气流量调节正常。
2. 患者配合度,患者是否配合吸氧操作,如佩戴面罩或鼻导管,是否能够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3. 氧气流量调节,医务人员是否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氧气流量,并进行正确的调节。
4. 吸氧监测情况,在吸氧过程中,医务人员是否及时监测患者的吸氧情况,包括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5. 吸氧结束操作,当吸氧时间到达预定时间或者症状得到缓解时,医务人员是否按照操作流程逐渐减小氧气流量,然后将吸氧设备拆除。
以上就是吸氧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的相关内容,正确的吸氧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对于医务人员和患者来说都非常重要。
希望大家能够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吸氧操作,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吸氧治疗。
吸氧(鼻导管、面罩)操作流程与指引评估患者: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呼吸、缺氧程度;有无口、鼻、呼吸道畸形或者损伤;有无对胶布、塑胶制品的过敏史;心理状态与配合情况;对吸氧的认知能力:氧疗的目的及氧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适,教会患者环境、用物护理问题目前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操作者: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治疗车上层:氧气表装置一套、吸氧管或吸氧面罩、四防卡、棉签、胶布、温开水、纱布、手电筒(吸氧装置性能完好)治疗车下层:感染性垃圾、生活垃圾、弯盘查对:医嘱必要时协助其排空二便安全,符合四禁要求推车至患者床前,查对床号、姓名、手腕带:取合适、舒适的体位检查口鼻腔粘膜用棉签蘸温开水湿润清洁鼻腔实施→操作备胶布:备两条胶布装表:装氧气表,连接管芯,连接湿化瓶,(湿化液1/2-1/3冷开水),开流量开关,检查有无漏气,关开关鼻塞吸氧:连接鼻塞→调节氧流量→将鼻塞塞入鼻孔鼻导管给氧:连接鼻导管→调节氧流量→量长度(鼻尖至耳垂2/3或2~3cm)→鼻导管蘸水后自选择鼻孔轻轻插入、无呛咳→用胶布定位→插氧管→妥善固定氧管→记录给氧时间及氧流量面罩给氧:面罩置患者口鼻部,并妥善固定→确定氧气流出通畅后再调节氧流量(最小6L/min)→连接氧气于面罩的进气接口→记录给氧时间及氧流量头罩罩在婴幼儿头部→调节氧流量→连接氧气于头罩的进气孔上分离吸氧管→调节氧流量→连接吸氧管→观察、记录给停氧:分离吸氧管,关闭氧流量开关,取下吸氧装置,记录停氧: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用物妥善清理、归原;洗手观察记录氧疗起止时间、氧疗效果等宣教针对护理问题进行宣教,交待注意事项效果评价患者:患者/家属对所做的解释及提供的护理满意,患者的缺氧症状改善,无不良反应发生;掌握宣教的内容操作:操作规范、熟练;选择的氧疗方法符合病情需要指引:一、操作要点:1、注意安全用氧,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到“四防”,即防震、防火、防热、防油。
氧气筒内压力很高,搬运时避免倾倒撞击,防止爆炸;氧气筒周围严禁烟火和易燃品,放于阴凉处,至少距火炉5m、距暖气1m,以防引起爆炸;氧气表及螺旋口上勿涂油,避免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鼻导管吸氧法操作规程1.准备工作在开始操作之前,要先检查氧气瓶的气压是否足够,氧气流量调节阀是否开启。
同时,还要准备好鼻导管,确保其干净、无损伤,并准备好必要的护理用品,如清洁纸巾、医用棉签等。
2.考虑患者的状况在进行鼻导管吸氧法之前,要考虑患者的状况是否适合使用该方法。
如患者是否有鼻腔病变、鼻出血等,若有,需要选择其他适宜的氧疗方法。
3.选择鼻导管尺寸根据患者鼻孔大小选择合适的鼻导管尺寸。
一般情况下,成人使用号码为5-7的鼻导管,儿童使用号码为3-5的鼻导管。
4.垂直鼻腔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将头部稍微仰起,使鼻腔与喉腔连接处处于垂直状态。
5.清洁鼻腔使用生理盐水或生理盐水喷雾剂清洁鼻腔,去除鼻腔内的分泌物和结痂。
可用医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擦拭鼻腔前庭。
6.安置鼻导管将鼻导管的两个末端插入患者的鼻孔中,其中一端稍微贴近鼻前庭,另一端则连接至氧气输出接口。
7.确保通气顺畅插入鼻导管后,要检查氧气流量是否正常,并观察患者鼻孔是否有气体泄漏,确保通气顺畅。
8.调节氧气流量根据医嘱,调节氧气流量。
一般情况下,成人的氧气流量为2-4升/分钟,儿童的氧气流量为0.5-2升/分钟。
在调节氧气流量时,要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流量。
9.监测患者情况给予氧气治疗后,要定期监测患者的情况,包括观察呼吸是否平稳、氧饱和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值等。
10.维持鼻导管的清洁每天至少清洗一次鼻导管,并用75%的乙醇进行消毒。
在清洗时,要将鼻导管两端拔出患者鼻孔,并用清洁纸巾擦拭表面。
11.注意事项在进行鼻导管吸氧法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检查氧气瓶的压力是否充足,以免氧气供应不足;-避免氧气流量过高,以免对患者造成不适;-鼻导管使用期限一般为3-7天,根据情况及时更换;-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如有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
以上是鼻导管吸氧法的操作规程,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并及时进行必要的配合和监测。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反应和情况,并及时报告医生。
鼻导管吸氧法一、个人准备: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后物品准备。
二、物品做准备:1、治疗盘(40cm ×30cm )内放治疗碗1个(内盛冷开水)、弯盘、鼻寻管2根、胶布、纱布、棉签、玻璃接管、氧气记录单和笔。
扳手及氧气流量表一套。
并将上述物品放于治疗车上。
2、氧气筒、氧气架各一件。
3、物品准备时间2分钟。
三、操作步骤:1、将氧气筒置于架上,推到指定位置,再将备好物品的治疗车推到氧气筒旁。
先打开总开关(计时开始),使少量氧气从气门冲出吹去灰尘,随即关好总开关。
2、接上氧气瓶流量表,用手初步旋紧,然后将表稍向后倾,再用扳手旋紧,使氧气表直立于氧气筒旁。
3、检查小开关是否关闭,开总开关检查有无漏气(流量表安装是否严密)。
4、湿化瓶内加水12 — 23 ,用橡胶管连接氧气表及湿化瓶。
5、开流量表开关,检查氧气流出是否畅通,以及全套装置是否适用,然后关闭流量开关,将全套装置及备好物品的治疗车推到病人床旁。
6、进行查对,向病人做好解释,以便取得配合。
7、观察鼻腔粘膜是否有损伤,如有创面,应选择健侧鼻孔,用湿棉签清洁鼻孔。
8、连接鼻导管,调气流量:①成人轻度缺氧者,每分钟1—2升;中度缺氧,每分钟2—4升;重度缺氧者,每分钟4—6升。
②小儿每分钟1—2升。
③将鼻导管置于治疗碗清水中,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9、测量长度,自鼻孔轻轻插入鼻腔(其长度为鼻尖至耳垂的23 )。
10、如无呛咳现象,随即用胶布将鼻导管固定于病人的鼻翼及面颊部,记录用氧时间。
11、停用氧气时,先取下鼻导管关好流量表,(随即擦净面部),再关总开关,重开流量表,放出余气关好。
12、记录病人停吸气时间(计时结束)。
整理用物。
13、注意事项:①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实做好四防,即防震、防火、防油、防热。
氧气筒应放置在阴凉处,周围严禁烟火及易燃品。
至少距明火5m ,距暖气1m ,以防引起燃烧。
②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流量而后应用。
停用时应先拔出导管,再关闭氧气开关,以免一量关错开关,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
双孔鼻导管吸氧操作标准一、素质要求1、服装、鞋帽整洁、仪表大方、举止端庄2、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与患者沟通到位3、动作轻柔、爱伤观念强、病人安全二、氧疗的目的、指征、副作用、缺氧的评估及氧浓度换算1、目的:提供足够浓度的氧,提高患者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或减少缺氧对机体的不利影响。
2、指征:1)肺活量减少,2)心肺功能不全,3)各种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4)昏迷病人。
3、氧疗的副作用:1)氧中毒,2)肺不张,3)呼吸道分泌物干燥,4)呼吸抑制,5)晶状体纤维组织增生。
45、流量与氧浓度的换算:吸入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常压下吸入浓度40%~60%的氧是安全的,低于25%的氧无治疗价值,高于60%的氧,持续吸入24小时,极有可能发生氧中毒。
三、操作前准备1、洗手、戴口罩2、用物准备:氧气筒及氧气表,扳手、棉签、胶布、用氧记录单、鼻导管,蒸馏水(或凉白开水)一碗、污物碗。
四、操作流程质量标准1、推氧气筒到病床旁,吸氧盘放置床头桌。
2、核对病情,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做好解释,告知患者吸氧的目的并指导配合3、装表①先打开氧气筒上总开关,放出少量氧气,以冲气门上灰尘后关上。
②接氧气表并用扳手旋紧。
③接湿化瓶(内装1/2~2/3蒸馏水或凉白开水)。
④检查流量开关是否关好,开总开关,再开流量开关,检查氧气是否通畅,全套装置是否适用,关流量开关待用。
4、输氧①用湿棉签轻轻旋转擦净双侧鼻孔。
②连接双孔鼻导管,打开流量开关调节好流量,将鼻导管前端放于清水中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按医嘱调整流量,将氧气管出气孔置于病人鼻前庭处,两侧导管置于两耳上,用调节管固定在额下。
③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床号、氧流量,询问有无不适。
④用速干手消毒剂洗手,并签字记录开始用氧时间、流量。
⑤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吸氧30分钟后观察缺氧有无改善,流量是否正确,患者有无不适。
⑥用物处理:整理单位,将用物归还原处,垃圾分类处理,按六步法洗手。
鼻导管吸氧操作流程
鼻导管吸氧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以下是其具体操作流程:
1.准备工作
在进行鼻导管吸氧操作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监测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同时,需要准备好氧气气瓶、鼻导管、洗手液、消毒酒精棉球等操作工具。
2.消毒操作
将鼻导管浸泡在酒精消毒液中,并用消毒酒精棉球对鼻导管和周围皮肤进行彻底消毒。
3.戴上鼻导管
戴上手套,握住鼻导管,将其插入患者鼻孔内,确保其位置正确。
鼻导管的长度应该与患者鼻孔到耳垂之间的距离相当。
4.调整氧气流量
将氧气气瓶连接至鼻导管接口,调整氧气流量至所需范围内。
一般来说,成年人吸氧流量为3-5升/分钟,儿童吸氧流量为1-2升/分钟。
5.观察患者反应
在吸氧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记录相关数据。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吸氧操作。
6.结束操作
吸氧结束后,将氧气气瓶关闭,拔出鼻导管,并对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同时,记录患者的吸氧情况和相关指标,以便后续评估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鼻导管吸氧操作需要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任何非专业人士不得私自进行此类操作。
鼻导管吸氧法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鼻导管吸氧法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得分:考核时间:考核者:
程序规范项目分值扣分原因扣分
1、仪表:端庄,着装整洁2分
核对医嘱、治疗单评估前洗手5分
操作前准备1病人评估:(1)观察病情、判断病人缺氧程度、
了解心理状态及配合程度。
(2)检查双侧鼻腔是否通畅、有无分泌物堵塞鼻
腔粘膜有无肿胀、炎症,鼻中隔有无偏曲及鼻息肉。
6分
2环境评估:环境安静、空气清新、室温适宜、远
离火源。
操
作
要
点65分洗手、戴口罩。
2分2操作前用物准备:(!)治疗车上层:内铺清洁治
疗巾的治疗盘:供氧装置一套(内盛1/2-1/3
凉开水、吸氧管、清水碗一个、纱布、棉签、记录
单、洗手液。
“四防”标识,棉签、手表、用氧记
录单,治疗碗(纱布、通气管、镊子)
(2)治疗车下层:医用垃圾桶。
、生活垃圾桶
10分
3、装表:打开氧气筒开关清洁气门,立即关好,
接上氧气表旋紧,检查小开关是否关闭,开总开关
检查装表后有无漏气。
10分
4将流量表及湿化瓶安装在供氧装置上,打开流量
表开关,检查氧气流出情况,关闭流量表。
5
5、携用物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协助病人取
舒适体位
5分
6、用湿棉签清洁双侧鼻腔,检查有无分泌物堵塞
鼻腔。
5分
7、检查一次性吸氧管密封效果及有效日期,与流
量表连接。
打开流量表开关,调节氧流量,确定氧
气流出通畅。
将一次性吸氧管轻轻置入鼻孔,妥善
固定。
10分
8、指导进行有效的呼吸,告知注意事项,密切观
察缺氧情况,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
致谢。
10分
9、洗手,签名。
记录用氧时间及氧流量5分11停止吸氧:核对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询问
吸氧感受。
(拔吸氧管--关流量表—分离吸氧管—卸
流量表及湿化瓶)
5分
12、洗手、记录停止吸氧时间及用氧后效果5分14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分类处理使用后物品。
洗手5分
评价
10分
动作熟练、轻、稳,时间3分钟,回答问题正确。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