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第八章
- 格式:pdf
- 大小:2.54 MB
- 文档页数:62
第八章 排队论排队是日常生活和经济管理经常遇到的问题,如医院等待看病的病人、加油站等待加油的汽车、工厂等待维修的机器、港口等待停泊的船只等。
在排队论中把服务系统中这些服务的客体称为顾客。
由于系统中顾客的到来以及顾客在系统中接受服务的时间等均是随机的,因此排队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随机服务系统,若扩大系统设备,会提高服务质量,但会增加系统费用。
若减少系统设备,能节约系统费用,但可能使顾客在系统中等待的时间加长,从而降低了服务质量,甚至会失去顾客而增加机会成本。
因此,对于管理人员来说,解决排队系统中的问题是:在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之间取得平衡,找到最适当的解。
排队论是优化理论的重要分支。
排队论是1909年由丹麦工程师爱尔郎(A.K.Erlang )在研究电话系统时首先提出,之后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随机服务系统。
第一节 排队论的基本概念及所研究的问题一、基本概念(一)排队系统的组成一般的排队系统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顾客的到达(输入过程)、排队规则和服务机构,如图8—1所示。
1.输入过程输入过程指顾客按什么样的规律到达。
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顾客总体(顾客源) 指可能到达服务机构的顾客总数。
顾客总体数可能是有限的,也可能是无限。
如工厂内出现故障而等待修理的机器数是有限的,而到达某储蓄所的顾客源相当多,可近似看成是无限的。
(2)顾客到达的类型 指顾客的到达是单个的还是成批的;(3)顾客相继到达的时间间隔分布 即该时间间隔分布是确定的(定期运行的班车、航班等)还是随机的,若是随机的,顾客相继到达的时间间隔服从什么分布(一般为负指数分布);2.排队规则排队规则指顾客接受服务的规则(先后次序),有以下几种情况。
(1)即时制(损失制) 当顾客来到时,服务台全被占用,顾客随即离去,不排队等候。
这种排队规则会损失许多顾客,因此又称为损失制。
(2)等待制 当顾客来到时,若服务台全被占用,则顾客排队等候服务。
在等待制中,又可按顾客顾客达到排队系统 图8—1服务的先后次序的规则分为:先到先服务(FCFS,如自由卖票窗口等待卖票的顾客)、先到后服务(FCLS,如仓库存放物品)、随机服务(SIRO,电话交换台服务对话务的接通处理)和优先权服务(PR,如加急信件的处理)。
第八章 约束最优化方法无约束优化方法是优化方法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
但是,在工程实际中,优化问题大都是属于有约束的优化问题,即其设计变量的取值要受到一定的限制,用于求解约束优化问题最优解的方法称为约束最优化方法。
由于约束最优化问题的复杂性,无论是在理论方面的研究,还是实际中的应用都有很大的难度。
目前关于一般的约束最优化问题还没有一种普遍有效的算法。
本书重点介绍几种常用的算法,力求使读者对这类问题的求解思路有一个了解。
8.1 约束优化方法概述一、约束优化问题的类型根据约束条件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其数学模型分别如下: 1)等式约束优化问题 考虑问题l1,2,...,j x h t s x f j ==0)(..)(min其中,l 1,2,...,j x h x f j =),(),(为R R n→上的函数。
记为)(fh 问题。
2)不等式约束优化问题 考虑问题m1,2,...,i x g t s x f i =≤0)(..)(min其中,m 1,2,...,i x g x f i =),(),(为R R n→上的函数。
记为)(fg 问题。
3)一般约束优化问题()()()⎩⎨⎧===≤l ,1,2,j x h m ,1,2,i x g t s x f j i L L 00..min其中,l 1,2,...,j m i x h x g x f j i ==;,2,1),(),(),(L 为R R n→上的函数。
记为)(fgh 问题。
二、约束优化方法的分类约束优化方法按求解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类。
1)直接法只能求解不等式约束优化问题的最优解。
其根本做法是在约束条件所限制的可行域内直接求解目标函数的最优解。
如:约束坐标轮换法、复合形法等。
其基本要点:选取初始点、确定搜索方向及适当步长。
搜索原则:每次产生的迭代点必须满足可行性与适用性两个条件。
可行性:迭代点必须在约束条件所限制的可行域内,即满足m i x g i ,...,2,1,0)(=≤适用性:当前迭代点的目标函数值较前一点的目标函数值是下降的,即满足)()()()1(k k x F x F <+2)间接法该方法可以求解不等式约束优化问题、等式约束优化问题和一般约束优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