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期中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83.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学期九年级数学期中试题初中的数学其实开始有一点难度了,所以大家要多花心思去学习哦,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参考一下九年级数学,仅供参考秋季学期九年级上数学期中试题一、单选题(共 10 题,共 40 分)数学试题卷1.已知⊙O 的半径为 5,若 PO=4,则点 P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A.点 P 在⊙O 内B.点 P 在⊙O 上C.点 P 在⊙O 外D.无法判断2.与函数 y = 2( x - 2)2 的图象形状相同的抛物线解析式是( )A. y = 1 + 1x2B. y =(2x +1)2C. y =( x - 2)2D. y = 2x23.如图,在Rt△ABC 中,∠B=30°,∠C=90°,绕点 A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B1C1 的位置,使得点C,A,B1 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旋转角等于( )A.140°B.120°C.60°D.50°4.已知二次函数 y =( x -1)2 -1(0 ≤ x ≤ 3)的图象如图所示,关于该函数在所给自变量取值范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最小值 0,有最大值 3B.有最小值-1,有最大值 0C.有最小值-1,有最大值 3D.有最小值-1,无最大值第 3 题图第 4 题图第 5 题图5.图 1 和图 2 中所有的小正方形都全等,将图 1 的正方形放在图2 中①②③④的某一位置,使它与原来7 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这个位置是( )A.①B.②C.③D.④6.下列选项中,能使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2 - 4x + c=0 一定有实数根的是( ) A.a>0 B.a=0 C.c>0 D.c=07.某种植物的主干长出若干数目的枝干,每个枝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主干、枝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 91.设每个枝干长出 x 个小分支,则 x 满足的关系式为( ) A.x+x2=91 B.1+x2=91C.1+x+x2=91D.1+x(x−1)=918.下列各图中,AB 与 BC 不一定垂直的是( )9.对于方程(ax+b)2=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论 c 为何值,方程均有实数根B.方程的根是抛物线 y=(ax+b)2 与直线 y=c 的交点坐标C.当c≥0 时,方程可化为:ax+b=D.若抛物线 y=(ax+b)2 与直线 y=c 没有交点,则 c<010.如图,AC 是⊙O 的直径,BD 是⊙O 的弦,BE=DE,连接 BC,若 BD=8 cm,AE=2cm,则点 O 到 BC 的距离是( )B.2.5 cm D.3 cm二、填空题(共 6 题,共 30 分)11.已知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下,且经过原点,请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二次函数解析式 .12.如图,A、B、C 为⊙O 上的三点,若∠AOB=138°,则∠C= .13 . 有一边长为 3 的等腰三角形,它的另两边长是方程 x2 - 4x + k = 0 的两根,则k = .14.如图,在△ABC 中,∠CAB=70°,在同一平面内将△ABC 绕A 点旋转到△AB′C′位置,且CC′∥AB,则∠BAB′的度数是 .15.如图,已知 AB、CD 为⊙O 的两条弦,OC⊥AB,连接 AD、OB,若∠ADC=29°,则∠ABO =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y=m 被抛物线 y = x2 + bx + c 截得的线段长为 6,则抛物线顶点到直线 y=m 的距离为 .三、解答题(共 8 题,共 80 分)17.(8 分)解下列方程:(1)3x2-4x-1=0 (2)(x-3)2+4x(x-3)=0.18.(8 分)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 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格点.点A、B、C、D、E、F、O 都在格点上.(1)画出△ABC 向上平移 3 个单位长度的△A1B1C1;(2)画出△DEF 绕点 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所得到的△D1E1F1;(3)△A1B1C1 和△D1E1F1 组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19.(8 分)如图,在Rt△ABC 中,∠BAC=90°.(1)先作∠ACB 的平分线交 AB 边于点 P,再以点 P 为圆心,PA 的长为半径作⊙P(要求: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请你判断(1)中 BC 与⊙P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0.(8 分)小明的家门前有一块空地,空地外有一面长 10 米的围墙,为了美化生活环境,小明的爸爸准备靠墙修建一个矩形花圃,他买回了 32 米长的花圃围栏,为了浇花和赏花的方便,准备在花圃的中间再围出一条宽为 1 米的通道(属于花圃一部分)及在左右花圃各留一个1 米宽的门(其他材料).设花圃与围墙平行的一边长为 x 米,(1)花圃与围墙垂直的一边长为米(用 x 表示).(2)如何设计才能使花圃的面积最大?21.(10 分)已知二次函数 y=x2-2x-3.(1)求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与 x 轴和 y 轴的交点坐标,并画出函数的大致图象;(2)根据图象直接回答:当 x 满足时,y<0;当-122.(12 分)如图,⊙O 的直径 AB=12 cm,C 为 AB 延长线上一点,CP 与⊙O 相切于点P,过点 B 作弦BD∥CP,连接 PD.(1)求证:点 P 为B⌒D的中点;(2)若∠C=∠D,求四边形 BCPD 的面积.23.(12 分)已知抛物线 C:y1=a(x-h)2-1,直线 l:y2=kx-kh-1(1)试说明:抛物线 C 的顶点 D 总在直线 y2=kx-kh-1 上;(2)当 a=-1,m≤x≤2 时,y1≥x-3 恒成立,求 m 的最小值;(3)当 024.(14 分)我们定义:如果一个三角形一条边上的高等于这条边,那么这个三角形叫做“等高底”三角形,这条边叫做这个三角形的“等底”.(1)概念理解:如图1,在△ABC 中,AC=6,BC=3,∠ACB=30°,试判断△ABC 是否是“等高底”三角形,请说明理由.(2)问题探究:如图2,△ABC 是“等高底”三角形,BC 是“等底”,作△ABC 关于 BC所在直线的对称图形得到△A'BC,连结AA'交直线BC 于点D.若BC=2BD,求 ACBC的值.(3)应用拓展:如图 3.已知l1∥l2, l1 与 l2 之间的距离为2.“等高底”△ABC 的“等底”BC 在直线 l1 上,点 A 在直线 l2 上,AC= BC.将△ABC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A'B'C,A'C 所在直线交 l2 于点 D.求 CD 的值.九年级上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卷一、单选题(共 10 题,共 40 分)1.二次函数 y = 2( x - 3)2 + 4 的顶点坐标是( )A.(3,4)B.(-2,4)C.(2,4)D.(-3,4)2.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两次,对两次朝上一面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正面的可能性较大B.都是反面的可能性较大C.一正一反的可能性较大D.上述三种的可能性一样大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的和为14 cm,其中一直角边长为 x (cm),面积为y (cm2),则 y 与 x 的函数的关系式是( )A.y=7xB.y=x(14-x)C.y=x(7-x)D. y = 1 x (14 - x)24.以坐标原点O 为圆心,5 为半径作圆,则下列各点中,一定在⊙O 上的是( ) A.(3,3) B.(3,4) C.(4,4) D.(4,5)5.已知 a = 3 ,则 a + b 的值是( )6.如图,已知BD 是⊙O 的直径,弦BC∥OA,若∠B 的度数是50°,则∠D 的度数是( ) A.50° B.40° C.30° D.25°第 6 题图第 7 题图7.如图,在半径为 13 cm 的圆形铁片上切下一块高为 8 cm 的弓形铁片,则弓形弦 AB 的长为( )A.10 cmB.16 cmC.24 cmD.26 cm8.对于抛物线 y =-( x +1)2 + 3 ,下列结论:①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②对称轴为直线 x=1;③顶点坐标为(﹣1,3); ④x>1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A.1B.2C.3D.49.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给出以下结论:①a<0;②c<0;③a-b+c>0;④b+2a=0.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4 个B.3 个C.2 个D.1 个第 9 题图第 10 题图10.如图,C 是以 AB 为直径的半圆 O 上一点,连结 AC,BC,分别以 AC,BC 为斜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D,△BCE, AC , BC 的中点分别是 M,N.连接DM,EN,若C 在半圆上由点A 向B 移动的过程中,DM∶EN 的值的变化情况是( )A. 变大B. 变小C. 先变大再变小D. 保持不变二、填空题(共 6 题,共 30 分)11.抛物线 y =-2x2 + 4x +1 的对称轴是直线 .12.将抛物线 y = x2 - 2 向左平移 1 个单位后所得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13.如图 ABCD 中,E,F 是对角线 BD 上的两点,且 BE=EF=FD,连结 CE 并延长交 AB 于点 G,若 EG=2,则 CG= .第 13 题图第 15 题图14.三名运动员参加定点投篮比赛,原定出场顺序是:甲第一个出场,乙第二个出场,丙第三个出场,由于某种原因,要求这三名运动员用抽签方式重新确定出场顺序,则抽签后每个运动员的出场顺序都发生变化的概率为 .15.如图,点 A、B、C、D、O 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每个方格的长度为 1,若△ COD 是由△ AOB 绕点 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而得,则线段 AB 扫过的面积(阴影部分面积) 为 .16.已知半径为 3 的⊙O 经过平行四边形 ABCD 的三个顶点 A,B,C,与 AD,CD 分别交于点 E,F,若弧 EF 的度数为40°,则 AE 与CF 的弧长之和为= .三、解答题(共 8 题,共 80 分)17.(8 分)(1)已知 x = y ,求代数式2 3x + y2x - y的值.(2)求比例式 x +1 = 3x - 2 中字母 x 的值.3 418.(8 分)如图⊙O 中弦 AC 与弦 BD 交于点 P,连结 AB,CD,已知 AB=CD,(1)求证 AC=BD(2)已知 AB = BC , BD 的度数为160°,求 AB 的度数.19.(8 分)A 口袋中装有三个相同的小球,它们的标号分别为 1,2 和 3,B 口袋中装有三个相同的小球,它们的标号分别为 4,5,6,从这 2 个口袋中各随机地取出 1 个小球.(1)求取出的 2 个小球的标号之和是奇数的概率是多少?(2)现在将 A 口袋中舍弃一个球剩下 2 个球,B 口袋不变,再从这2 个口袋中各随机地取出1 个小球.发现标号之和为奇数的概率变大,问:A 口袋中舍弃的是哪号球.20.(10 分)已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是 y = x2 - 4x + 3 .(1)用配方法把它化成 y =( x + m)2 + k 的形式;(2)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抛物线 y = x2 - 4x + 3 的图象;(3)若 A(x1,y1)、B(x2,y2)是函数 y = x2 - 4x + 3 图象上的两点,且x1” “<” 或“=”);(4)利用函数 y = x2 - 4x + 3 的图象直接写出方程x2 - 4x + 3 =1的近似解(精确到 0.1).21.(10 分)在直角坐标系中有点 A(4,0),B(0,4),(1)画一个△ABC,使点C 在x 轴的负半轴上,且△ABC 的面积为12.(2)找出(1)中△ABC 的外接圆圆心 P,并画出△ABC 的外接圆;并写出点 P 的坐标,△ABC 的外接圆半径 R= .22.(10 分)已知△ABC 中,AB=BC,CH⊥AB 垂足为 H,以AB 为直径作⊙O,交 AC、BC、CH 分别于点 D,E,P,连结 DP,AP.(1)求证:∠APD=∠ACH;(2)若 AB=5,AC=6,求 CH 的长.23.(12 分)某水果商户发现近期金桔的批发价格不断上涨,就以每箱 100 元的价格购进80 箱的金桔,购进后,金桔价格每天都上涨5 元/箱,但每天总有 1 箱金桔因变质而丢弃.且商户还要承担这批金桔的储存费用每天 100 元.(1)若商户在购进这批金桔10 天后立即出售这批金桔可以赚多少钱?(2)设商户在购进这批金桔x 天后立即出售这批金桔,求商户的利润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3)问几天后立即出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24.(14 分)如图(1),抛物线 y =-x2 + bx + c 与 x 轴相交于点 A、B,与 y 轴相交于点 C,已知 A、C 两点的坐标为 A(-1,0),C(0,3).点 P 是抛物线上第一象限内一个动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并求出 B 的坐标;(2)如图(2),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 P,使得△ OBP≌△ OCP,若存在,求点 P 的坐标;(3)如图(2),y 轴上有一点 D(0,1),连结 DP 交 BC 于点 H,若H 恰好平分 DP,求点 P的坐标;(4)如图(3),连结 AP 交 BC 于点 M,以 AM 为直径作圆交 AB、BC 于点 E、F,若 E,F关于直线 AP 轴对称,求点 E 的坐标.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试卷阅读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 x≥1B. x>1C. x≤1D. x≠12.方程的解是A. B. C. D.3.如图,AD∥BE∥CF,直线a、b与这三条平行线分别交于点A、B、C和点D、E、F.若AB=4,BC=6,DE=3,则EF的长为A.4B. 4.5C. 5D. 6(第3题) (第4题) (第5题)4.如图,在Rt△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若CD=4,AC=6,则cosA的值是A. B. C. D.5.如图,学校种植园是长32米,宽20米的矩形.为便于管理,现要在中间开辟一横两纵三条等宽的小道,使种植面积为600平方米.若设小道的宽为x米,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 (32-x)(20-x)=600B.(32-x)(20-2x)=600C. (32-2x)(20-x)=600D.(32-2x)(20-2x)=6006.已知点、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若,则与的大小关系是A. B. C. D.7. 如图,在⊙O中,半径OA垂直弦BC于点D.若∠ACB=33°,则∠OBC的大小为A.24°B. 33°C. 34°D. 66°8.如图,△ABC和△ADE均为等边三角形,点D在BC上,DE与AC相交于点F.若AB=9,BD=3,则CF的长为A.1B.2C.3D.4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9.计算:= .10.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的取值范围是 .11.将抛物线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12.如图,四边形ABCD是圆内接四边形,E是BC延长线上一点.若∠BAD =105°,则∠DCE的大小是度.(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1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6,6),(8,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AB缩小为原来的后得到线段CD,则点C的坐标为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第二象限,以A为顶点的抛物线经过原点,与x轴负半轴交于点B,对称轴为直线x=-2,点C 在抛物线上,且位于点A、B之间(C不与A、B重合).若四边形AOBC 的周长为a,则△ABC的周长为(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8分)15.(6分)计算:.16.(6分)解方程:.17.(6分)某工厂一种产品2013年的产量是100万件,计划2015年产量达到121万件.假设2013年到2015年这种产品产量的年增长率相同.求2013年到2015年这种产品产量的年增长率.18.(7分)图①、图②均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按要求在图①、图②中各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顶点均在格点上.(1)在图①中画一个△A1B1C1,满足△A1B1C1∽△ABC ,且相似比不为1.(2)在图②中将△AB 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2B2C,求旋转过程中B点所经过的路径长.19.(7分)如图,AB是半圆所在圆的直径,点O为圆心,OA=5,弦AC=8,OD⊥AC于E,交⊙O于D,连结BC、BE.(1)求OE的长.(2)设∠BEC=α,求tanα的值.20.(7分)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抛物线的顶点A作x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B,点B在第一象限.(1)求点A的坐标.(2)点P为x轴上任意一点,连结AP、BP,求△ABP的面积.21.(8分)(8分)某超市利用一个带斜坡的平台装卸货物,其纵断面ACFE如图所示. AE为台面,AC垂直于地面,AB表示平台前方的斜坡.斜坡的坡角∠ABC为43°,坡长AB为2m.为保障安全,又便于装卸货物,决定减小斜坡AB的坡角,AD是改造后的斜坡(D在直线BC上),坡角∠ADC为31°.求斜坡AD底端D与平台AC的距离CD.(结果精确到0. 1m)【参考数据:sin43°=0.68,cos43°=0.73,tan43°=0.93;sin31°=0.52,cos31°=0.86,tan31°=0.60】22.(9分)(9分)如图,在Rt△ABC中,∠B=30°,∠ACB=90°,AB=4.延长CA到O,使AO=AC,以O 为圆心,OA长为半径作⊙O交BA延长线于点D,连结OD、CD.(1)求扇形OAD的面积.(2)判断CD所在直线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3. (10分)如图,在Rt△ABC中,∠ACB=90°,AC=6cm,BC=8cm.动点P从点B出发,在BA边上以每秒5cm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在CB边上以每秒4cm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0(1)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BP、BQ的长.(2)连结PQ,如图①所示.当△BPQ与△ABC相似时,求t的值.(3)过点P作PD⊥BC于D,连结AQ、CP,如图②所示.当AQ⊥CP时,直接写出线段PD的长.图①24.(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x轴交于A(4,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1)求这条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①,点D是x轴下方抛物线上的动点,且不与点C重合.设点D的横坐标为m,以O、A、C、D为顶点的四边形面积为S,求S 与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如图②,连结BC,点M为线段AB上一点,点N为线段BC 上一点,且BM=CN=n,直接写出当n为何值时△BMN为等腰三角形.一、1.A 2. C 3. B 4. D 5. C 6. D 7. A 8. B二、9. 10. 11.(化成一般式也可) 12. 105 13.(3,3) 14. a-4三、15.原式=.(化简正确给2分,计算sin30°正确给1分,结果2分)16. .(1分)∵a=1,b=-3,c=-1,∴.(2分)(最后结果正确,不写头两步不扣分)∴. (5分)∴ (6分)【或,(2分) .(3分),.(5分)(6分)】17.设2013年到2015年这种产品产量的年增长率为x. (1分)根据题意,得. (3分)解得 x1=0.1=10%,x2=﹣2.1(不合题意,舍去). (5分)答:2013年到2015年这种产品产量的年增长率为10%.(6分)18.(1)(2)画图略. (4分)(每个图2分,不用格尺画图总共扣1分,不标字母不扣分)(2)由图得. (5分)(结果正确,不写这步不扣分)旋转过程中B点所经过的路径长:. (7分)(过程1分,结果1分)19. (1)∵OD⊥AC,∴. (1分)在Rt△OEA中,. (3分)(过程1分,结果1分)(2)∵AB是⊙O的直径,∴∠C=90°. (4分)在Rt△ABC中,AB=2OA=10,∴. (5分)∵OD⊥AC,∴. (6分)在Rt△BCE中,tan=. (7分)20. (1).(3分)(过程2分,结果1分)(用顶点坐标公式求解横坐标2分,纵坐标1分)∴点A的坐标为(4,2). (4分)(2)把代入中,解得,(不合题意,舍去). (6分)∴. (7分)∴. (8分)21. 在Rt△ABC中,sin∠ABC=,∴AC=ABsin43°=2×0.68=1.36 (m) . (4分)(过程2分,有其中两步即可,结果2分)在Rt△ADC中,tan∠ADC=,∴(m). (给分方法同上)∴斜坡AD底端D与平台AC的距离CD约为2.3m.(8分)(不答不扣分,最终不写单位扣1分)22. (1)在Rt△ABC中,∠ACB=90°,∠B=30°,∴,(1分)∠BAC=60°. (2分)∴AO=AC=2,∠OAD=∠BAC=60°.∵OA=OD,∴△OAD是等边三角形. (3分)∴∠AOD=60°. (4分)∴. (5分)(2)CD所在直线与⊙O相切.(只写结论得1分)理由:∵△OAD是等边三角形,∴ AO=AD,∠ODA=60°. (6分) ∵AO=AC,∴ AC=AD.∴∠ACD=∠ADC=. (7分)∴∠ODC=∠ODA+∠ADC=60°+30°=90°,即OD⊥CD . (8分) ∵OD为⊙O的半径,∴CD所在直线与⊙O相切. (9分)23. (1)BP=5t,BQ=8-4t. (2分)(2)在Rt△ABC中,. (3分)当△BPQ∽△BAC时,,即.(4分)解得. (5分)当△BPQ∽△BCA时,,即.(6分)解得. (8分)(3). (10分)24. (1)把A(4,0)、B(-3,0)代入中,得解得 (2分)∴这条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3分)(2)当-3当0(每段自变量1分,若加等号共扣1分,解析式2分) (3),,. (12分)。
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完整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A.滞.留(zhì)麾.下(huī)诘.难(jié)重蹈覆辙.(zhé)B.旁骛.(wù)亵.渎(xié)聒.噪(guō)一抔.黄土(péng)C.睿.智(ruì)陨.落(yǔn)相契.(qiè)廓.然无累(guó)D.扶掖.(yè)恣.睢(zì)别墅.(yě)庶.竭驽钝(shù)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谒见屹立惊赅甘之如饴B.纽扣既使账单诚惶诚恐C.潮汛空暇催促略胜一畴D.端详船舱桅杆别出心裁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中考临近,室友们都在认真复习,丁刚同学却苦心孤诣....的沉迷游戏。
B.这道数学题很难,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
C.他性格孤僻,常常妄自菲薄....,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D.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还要有信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国学经典。
B.有数据显示,随着生态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不断改进,十堰的蓝天成了常态。
C.当参加“国际青少年网球巡回赛”的体育明星来到我市,受到了球迷的热烈欢迎。
D.为积极响应我市“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方略,市五创办、市环保局联合举行了以“践行文明之约,共享生态之美”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活动。
5、下列句子使用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四面山的春天躺在静穆的晨光里,听那只娇柔纤美的百灵鸟向它歌唱。
B.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C.山城夜景异常的美丽,那错落有致的各色灯光好像散落在人间的五颜六色的焰火一般。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函数1y x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A .1x >B .1x <C .1x ≤D .1≥x2.已知a ,b 满足方程组51234a b a b +=⎧⎨-=⎩则a+b 的值为( ) A .﹣4 B .4 C .﹣2 D .2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带根号的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B .5a 一定是二次根式C .21m +一定是二次根式D .二次根式的值必定是无理数4.如图,数轴上的点A ,B ,O ,C ,D 分别表示数-2,-1,0,1,2,则表示数25-的点P 应落在( )A .线段AB 上 B .线段BO 上C .线段OC 上D .线段CD 上5.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有( )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②如果∠1和∠2是对顶角,那么∠1=∠2.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④如果x 2>0,那么x >0.A .1个B .2个C .3个D .4个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2a 3)2=4a 6B .a 2•a 3=a 6C .3a +a 2=3a 3D .(a ﹣b )2=a 2﹣b 27.如图,点B ,C ,D 在⊙O 上,若∠BCD =130°,则∠BOD 的度数是( )A .50°B .60°C .80°D .100°8.如图,已知,5,3AB AC AB BC ===,以AB 两点为圆心,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画圆,两弧相交于点,M N ,连接MN 与AC 相较于点D ,则BDC ∆的周长为( )A .8B .10C .11D .13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M 、N 是BD 上两点,BM DN =,连接AM 、MC 、CN 、NA ,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MCN 是矩形,这个条件是( )A .12OM AC =B .MB MO =C .BD AC ⊥ D .AMB CND ∠=∠10.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若A (1,1),B (2,0),则C 点的坐标为( )A .(-3,-2)B .(3,-2)C .(-2,-3)D .(2,-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计算12763-的结果是__________.2.因式分解:(x+2)x ﹣x﹣2=_______.3.不等式组34012412xx+≥⎧⎪⎨-≤⎪⎩的所有整数解的积为__________.4.如图,在△ABC中,AC=8,BC=5,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交边AC于点E,则△BCE的周长为__________.5.如图,某高速公路建设中需要测量某条江的宽度AB,飞机上的测量人员在C 处测得A,B两点的俯角分别为45和30.若飞机离地面的高度CH为1200米,且点H,A,B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则这条江的宽度AB为______米(结果保留根号).6.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0.0000025m的颗粒物,将0.0000025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21 133x xx x=+ ++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k﹣1)x+k2+k﹣1=0有实数根.(1)求k的取值范围;(2)若此方程的两实数根x1,x2满足x12+x22=11,求k的值.3.某市推出电脑上网包月制,每月收取费用y(元)与上网时间x(小时)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A是线段,且BA∥x轴,AC是射线.(1)当x≥30,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小李4月份上网20小时,他应付多少元的上网费用?(3)若小李5月份上网费用为75元,则他在该月份的上网时间是多少?4.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是AC上的两点,并且AE=CF,连接DE,BF.(1)求证:△DOE≌△BOF;(2)若BD=EF,连接DE,BF.判断四边形EBF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5.某中学开展主题为“垃圾分类知多少”的调查活动,调查问卷设置了“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基本了解”、“不太了解”四个等级,要求每名学生选且只能选其中一个等级.随机抽取了120名学生的有效问卷,数据整理如下:等级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基本了解不太了解人数24 72 18 x(人)(1)求x的值;(2)若该校有学生1800人,请根据抽样调查结果估算该校“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垃圾分类知识的学生共有多少人?6.某商场准备购进A,B两种书包,每个A种书包比B种书包的进价少20元,用700元购进A种书包的个数是用450元购进B种书包个数的2倍,A种书包每个标价是90元,B种书包每个标价是130元.请解答下列问题:(1)A,B两种书包每个进价各是多少元?(2)若该商场购进B种书包的个数比A种书包的2倍还多5个,且A种书包不少于18个,购进A,B两种书包的总费用不超过5450元,则该商场有哪几种进货方案?(3)该商场按(2)中获利最大的方案购进书包,在销售前,拿出5个书包赠送给某希望小学,剩余的书包全部售出,其中两种书包共有4个样品,每种样品都打五折,商场仍获利1370元.请直接写出赠送的书包和样品中,A种,B 种书包各有几个?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D2、B3、C4、B5、A6、A7、D8、A9、A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2、(x+2)(x﹣1)3、04、135、) 120016、2.5×10-6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32 x=-2、(1)k≤58;(2)k=﹣1.3、(1)y=3x﹣30;(2)4月份上网20小时,应付上网费60元;(3)5月份上网35个小时.4、(2)略;(2)四边形EBFD是矩形.理由略.5、(1)6 (2)1440人6、(1)A,B两种书包每个进价各是70元和90元;(2)共有3种方案,详见解析;(3)赠送的书包中,A种书包有1个,B种书包有个,样品中A种书包有2个,B种书包有2个.。
2022-2023学年度九年级化学下期期中测试(含答案)(满分70分,与物理共用120分钟)命题人:范红伟审题人:何福荣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Fe:56 Cu:64 Zn:6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1.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或技术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火药使用B.陶瓷烧制C.玉石雕刻D.粮食酿酒2.如果把厨房中的①食盐、②料酒、③豆油、④白糖、⑤面粉、⑥面酱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A.①②④B.①②⑥C.④⑤⑥D.③⑤⑥3.工业上冶炼金属钨常用白钨矿石(主要成分:CaWO4),CaWO4中钨元素的化合价为()A.﹣6B.+4C.+6 D.+74.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A.炒完菜后,应及时除掉锅底的水,这样可以防止铁锅生锈B.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铁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大于钢的含碳量C.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D.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5.锡(Sn)是五金之一,它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位于铁和铜之间,则下列反应不会发生的是() A.Zn+Sn(NO3)2===Zn(NO3)2+Sn B.Sn+2HCl===SnCl2+H2↑C.Sn+2AgNO3===Sn(NO3)2+2Ag D.Sn+MgSO4===SnSO4+Mg6.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
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c>b>a B.b>a>c C.a>c>b D.b>c>a7.实验室用硝酸钾固体配制10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硝酸钾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50 mL量筒量水B.将固体放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称取C.将固体直接投入量筒中溶解D.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贴有标签(如图)的试剂瓶中,塞好瓶塞8.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氢气、硫酸钠、过氧化氢溶液B.金刚石、氢氧化钙、石油C.甲烷、食盐、碳酸钙D.氦气、冰水、空气9.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A.AgNO3、Cu(NO3)2、Fe(NO3)2B.Cu(NO3)2、Fe(NO3)2C.Fe(NO3)2D.AgNO3、Fe(NO3)210. 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于2月4日开幕,下列做法从微观角度解析不合理的是() A.运动场上用水造冰—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水变成固体B.开幕式上舞台云雾—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发生改变,吸收热量C.奥运村中日常喷射消毒液—分子在不断运动,消毒液扩散D.天然气公交车出行—天然气燃烧,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动能11.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溶液形成的微观实质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一分散在溶剂中B.碘几乎不溶于水,但溶于酒精,说明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C.某物质溶于水时温度下降,该物质可能为硝酸铵D.洗涤剂去除油污属于溶解现象12.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
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妖娆.(rào)箴.言(zhēn) 相得益彰强聒不舍B.嘶哑.(yǎ) 箧.子(qiè)娇揉造作富丽堂皇C.冠.冕(guān) 瘦削.(xuē) 附庸风雅鸠占鹊巢D.亵.渎(xiè) 摇曳.(yì)李代桃僵形销骨立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逞能殆尽智术短浅顿开矛塞B.腼腆侥幸如雷惯耳经世奇才C.拜谒愧赧不尤分说悔人不倦D.鄙贱促狭剜口割舌尖嘴猴腮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那一片草甸,到了春天,绿茵茵的草丛中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真是美!B.有些地方官员对上级政策阳奉阴违....,真该被批评惩罚!C.在《我是歌手》的舞台上,林志炫的服装精致得体简直天衣无缝....。
D.希望阳江市政府不负众望,走出一条城乡统筹..发展的创新之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B.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C.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5、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比喻)B.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比喻)C.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借代)D.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排比)6、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①你会发现,烦恼正渐渐消散,再次启程,你会一身轻松。
②停下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感受叶的光芒、花的辉煌、草的力量。
一、选择题1.(0分)[ID:11125]如图,△ABC的三个顶点A(1,2)、B(2,2)、C(2,1).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ABC扩大得到△A1B1C1,且△ABC 与△A1B1C1的位似比为1 :3.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BC∽△A1B1C1B.△A1B1C1的周长为6+32C.△A1B1C1的面积为3D.点B1的坐标可能是(6,6)2.(0分)[ID:11124]若反比例函数kyx=(x<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的值可以是()A.-1B.-2C.-3D.-43.(0分)[ID:11112]在Rt△ABC中,∠ACB=90°,AB5tan∠B=2,则AC的长为()A.1B.2C5D.54.(0分)[ID:11104]如图,在△ABC中,DE∥BC ,12ADDB=,DE=4,则BC的长是()A.8 B.10 C.11 D.125.(0分)[ID:11099]已知点C在线段AB上,且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B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2=AC•BC B.BC2=AC•BC C.AC=512-BC D.BC=512-AC6.(0分)[ID:11092]在△ABC中,若|cosA−12|+(1−tanB)2=0,则∠C的度数是()A.45°B.60°C.75°D.105°7.(0分)[ID:11089]如图,△ABC 中,AD 是中线,BC=8,∠B=∠DAC,则线段AC 的长为()A.43B.42C.6D.48.(0分)[ID:1107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比为2:3B.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比为4:9C.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2:3D.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4:99.(0分)[ID:11067]如图,在△ABC中,cos B=22,sin C=35,AC=5,则△ABC的面积是()A.212B.12C.14D.2110.(0分)[ID:11061]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交AB于点P,AP=2,BP=6,∠APC=30°,则CD的长为()A.15B.25C.215D.811.(0分)[ID:11050]如图,将一个Rt△ABC形状的楔子从木桩的底端点P处沿水平方向打入木桩底下,使木桩向上运动,已知楔子斜面的倾斜角为20°,若楔子沿水平方向前移8cm(如箭头所示),则木桩上升了()A.8tan20°B.C.8sin20°D.8cos20°12.(0分)[ID:11044]如图,某校数学兴趣小组利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硬纸板DEF来测量操场旗杆AB的高度,他们通过调整测量位置,使斜边DF与地面保持平行,并使边DE 与旗杆顶点A在同一直线上,已知DE=0.5m,EF=0.25m,目测点D到地面的距离DG=1.5m,到旗杆的水平距离DC=20m,则旗杆的高度为( )A.5B.(105 1.5) mC.11.5m D.10m13.(0分)[ID:1104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E(﹣4,2),点F(﹣1,﹣1),以点O 为位似中心,按比例1:2把△EFO缩小,则点E的对应点E的坐标为()A.(2,﹣1)或(﹣2,1)B.(8,﹣4)或(﹣8,4)C.(2,﹣1)D.(8,﹣4)14.(0分)[ID:11033]给出下列函数:①y=﹣3x+2;②y=3x;③y=2x2;④y=3x,上述函数中符合条作“当x>1时,函数值y随自变量x增大而增大“的是()A.①③B.③④C.②④D.②③15.(0分)[ID:11036]如图,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1=kx+b(k、b是常数,且k≠0)与反比例函数y2=cx(c是常数,且c≠0)的图象相交于A(﹣3,﹣2),B(2,3)两点,则不等式y1>y2的解集是()A.﹣3<x<2B.x<﹣3或x>2C.﹣3<x<0或x>2D.0<x<2二、填空题16.(0分)[ID:11202]如图,P(m,m)是反比例函数9yx=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一点,以P为顶点作等边△PAB,使AB落在x轴上,则△POB的面积为_____.17.(0分)[ID:11171]△ABC与△A′B′C′是位似图形,且△ABC与△A′B′C′的位似比是1:2,已知△ABC的面积是3,则△A′B′C′的面积是_____.18.(0分)[ID:11164]已知A(﹣4,y1),B(﹣1,y2)是反比例函数y=﹣4x图象上的两个点,则y1与y2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19.(0分)[ID:11161]将三角形纸片(ABC∆)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使点B落在边AC上,记为点'B,折痕为EF,已知3AB AC==,4BC=,若以点'B,F,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则BF的长度是______.20.(0分)[ID:1113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12,AD=8,∠ABC的平分线交CD于点F,交AD的延长线于点E,CG⊥BE,垂足为G,若EF=2,则线段CG的长为_____.21.(0分)[ID:11137]已知AB∥CD,AD与BC相交于点O.若BOOC=23,AD=10,则AO=____.22.(0分)[ID:11226]如图,l1∥l2∥l3,直线a、b与l1、l2、l3分别相交于点A、B、C和点D、E、F.若AB=3,DE=2,BC=6,则EF=______.23.(0分)[ID:11224]如图,矩形ABCD的顶点,A C都在曲线kyx=(常数0k≥,x>)上,若顶点D的坐标为()5,3,则直线BD的函数表达式是_.24.(0分)[ID:11181]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33122x mx x+-=--有增根,则m的值为_____.25.(0分)[ID:11222]如果a c eb d f===k(b+d+f≠0),且a+c+e=3(b+d+f),那么k=_____.三、解答题26.(0分)[ID:113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1),B(﹣1,4),C(﹣3,3).(1)画出△ABC 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A 1BC 1.(2)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2:1,在y 轴的左侧,画出将△ABC 放大后的△A 2B 2C 2,并写出A 2点的坐标 .27.(0分)[ID :11297]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点E ,AD=DC ,DC 2=DE•DB ,求证:(1)△BCE ∽△ADE ;(2)AB•BC=BD•BE .28.(0分)[ID :11277]已知如图,ADBE CF ,它们依次交直线a ,b 于点A 、B 、C和点D 、E 、F.(1)如果6AB =,8BC =,21DF =,求DE 的长.(2)如果:2:5DE DF =,9AD =,14CF =,求BE 的长.29.(0分)[ID :11257]如图:已知▱ABCD ,过点A 的直线交BC 的延长线于E ,交BD 、CD 于F 、G .(1)若AB =3,BC =4,CE =2,求CG 的长;(2)证明:AF 2=FG ×FE .30.(0分)[ID:11239]如图,已知∠BAE=∠CAD,AB=18,AC=48,AE=15,AD=40.求证:△ABC∽△AED.【参考答案】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答案**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1.C2.C3.B4.D5.D6.C7.B8.B9.A10.C11.A12.C13.A14.B15.C二、填空题16.【解析】【详解】如图过点P作PH⊥OB于点H∵点P(mm)是反比例函数y=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的一个点∴9=m2且m>0解得m=3∴PH=OH=3∵△PAB是等边三角形∴∠PAH=60°∴根据锐角三17.12【解析】【分析】根据位似是相似的特殊形式位似比等于相似比其对应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ABC与△A′B′C′是位似图形位似比是1:2∴△ABC∽△A′B′C′相似比是18.y1<y2【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和题目中的函数解析式可以判断y1与y2的大小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反比例函数y=--4<0∴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A(-4y1)B(-1y2)19.或2【解析】【分析】由折叠性质可知BF=BF△BFC与△ABC相似有两种情况分别对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设出BF=BF=x列出比例式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结果【详解】由折叠性质可知BF=BF设BF=BF=x故20.2【解析】【分析】首先证明CF=BC=1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F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12AE∥BCAB∥CD∴∠CFB=∠FBA∵B21.【解析】∵AB∥CD解得AO=4故答案是:4【点睛】运用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灵活运用定理找准对应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2.4【解析】【分析】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列出比例式求出EF结合图形计算即可【详解】∵∥∥∴又DE=2∴EF=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灵活运用定理找准对应关系是解题23.【解析】【分析】利用矩形的性质和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到A(3)C (5)所以B()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BD的解析式【详解】∵D(53)∴A(3)C (5)∴B()设直线BD的解析式为y=m24.3【解析】【分析】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进而把可能的增根代入可得m的值【详解】去分母得3x-(x-2)=m+3当增根为x=2时6=m+3∴m=3故答案为3【点睛】考查分式方程的增根问题;增根问题可按25.3【解析】∵=k∴a=bkc=dke=fk∴a+c+e=bk+dk+fk=k(a+b+c)∵a+c+e=3(b+d+f)∴k=3故答案为:3三、解答题26.27.28.29.30.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解析【参考解析】**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位似图的性质可知,位似图形也是相似图形,周长比等于位似比,面积比等于位似比的平方,对应边之比等于位似比,据此判断即可.【详解】A. △ABC∽△A1B1C1,故A正确;B. 由图可知,AB=2-1=1,BC=2-1=1,,所以△ABC的周长为,由周长比等于位似比可得△A1B1C1的周长为△ABC周长的3倍,即6+B正确;C. S△ABC=1111=22⨯⨯,由面积比等于位似比的平方,可得△A1B1C1的面积为△ABC周长的9倍,即19=4.52⨯,故C 错误; D. 在第一象限内作△A 1B 1C 1时,B 1点的横纵坐标均为B 的3倍,此时B 1的坐标为(6,6),故D 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位似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位似的定义,以及位似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C 【解析】【分析】由图像可知,反比例函数与线段AB 相交,由A 、B 的坐标,可求出k 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如图所示:由题意可知A (-2,2),B (-2,1),∴1-2⨯2<<-2⨯k ,即4-<<-2k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由图像性质得到k 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3.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正切的定义得到BC=12AC ,根据勾股定理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在Rt △ABC 中,∠ACB=90°,tan ∠B=2,∴AC BC =2,∴BC=12AC ,由勾股定理得,AB 2=AC 2+BC 2)2=AC 2+(12AC )2, 解得,AC=2,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勾股定理,掌握锐角A 的对边a 与邻边b 的比叫做∠A 的正切是解题的关键.4.D解析:D【解析】【分析】 根据AD DB =12,可得AD AB =13,再根据DE ∥BC ,可得DE BC =AD AB ; 接下来根据DE=4,结合上步分析即可求出BC 的长.【详解】 ∵AD DB =12, ∴AD AB =13, ∵在△ABC 中,DE ∥BC , ∴DE BC =AD AB =13. ∵DE=4,∴BC=3DE=12.故答案选D.【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5.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黄金分割的定义得出BC AC AC AB ==,从而判断各选项. 【详解】∵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且AC >BC ,∴12BC AC AC AB ==,即AC 2=BC•AB,故A 、B 错误;AB ,故C 错误;AC ,故D 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黄金分割,掌握黄金分割的定义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得出cosA 及tanB 的值,继而可得出A 和B 的度数,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出∠C 的度数.【详解】由题意,得 cosA=12,tanB=1, ∴∠A=60°,∠B=45°,∴∠C=180°-∠A-∠B=180°-60°-45°=75°.故选C .7.B解析:B【解析】【分析】由已知条件可得ABC DAC ~,可得出AC BC DC AC =,可求出AC 的长. 【详解】解:由题意得:∠B =∠DAC ,∠ACB =∠ACD,所以ABC DAC ~,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得AC BC DC AC=,又AD 是中线,BC =8,得DC=4,代入可得AC= 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灵活运用相似的性质可得出解答. 8.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A、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比为4:9,是假命题;B、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比为4:9,是真命题;C、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16:81,是假命题;D、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16:81,是假命题;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用到的知识点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熟练掌握有关性质和定理.9.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已知作出三角形的高线AD,进而得出AD,BD,CD,的长,即可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详解】解:过点A作AD⊥BC,∵△ABC中,cosB=22,sinC=35,AC=5,∴cosB=22=BDAB,∴∠B=45°,∵sinC=35=ADAC=5AD,∴AD=3,∴2253,∴BD=3,则△ABC的面积是:12×AD×BC=12×3×(3+4)=212.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作出AD⊥BC,进而得出相关线段的长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C解析:C【解析】【分析】作OH⊥CD于H,连结OC,如图,根据垂径定理由OH⊥CD得到HC=HD,再利用AP=2,BP=6可计算出半径OA=4,则OP=OA-AP=2,接着在Rt△OPH中根据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出OH=12OP=1,然后在Rt△OHC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CH=15,所以CD=2CH=215.【详解】作OH⊥CD于H,连结OC,如图,∵OH⊥CD,∴HC=HD,∵AP=2,BP=6,∴AB=8,∴OA=4,∴OP=OA﹣AP=2,在Rt△OPH中,∵∠OPH=30°,∴∠POH=30°,∴OH=12OP=1,在Rt△OHC中,∵OC=4,OH=1,∴22=15OC OH∴15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中的计算问题,熟练掌握垂径定理、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点,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答的关键11.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已知,运用直角三角形和三角函数得到上升的高度为:8tan20°.【详解】设木桩上升了h 米,∴由已知图形可得:tan20°=8h , ∴木桩上升的高度h =8tan20°故选B. 12.C解析:C【解析】【分析】确定出△DEF 和△DAC 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出AC ,再根据旗杆的高度=AC+BC 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FDE=∠ADC ,∠DEF=∠DCA=90°,∴△DEF ∽△DAC , ∴CDE CD EF A = , 即:0.50.2520AC = , 解得AC=10,∵DF 与地面保持平行,目测点D 到地面的距离DG=1.5米,∴BC=DG=1.5米,∴旗杆的高度=AC+BC=10+1.5=11.5米.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主要利用了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准确确定出相似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3.A解析:A【解析】【分析】利用位似比为1:2,可求得点E 的对应点E′的坐标为(2,-1)或(-2,1),注意分两种情况计算.【详解】∵E (-4,2),位似比为1:2,∴点E 的对应点E′的坐标为(2,-1)或(-2,1).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位似的相关知识,位似是相似的特殊形式,位似比等于相似比.注意位似的两种位置关系.14.B解析:B【解析】分析:分别利用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分析得出答案.详解:①y=﹣3x+2,当x>1时,函数值y随自变量x增大而减小,故此选项错误;②y=3x,当x>1时,函数值y随自变量x增大而减小,故此选项错误;③y=2x2,当x>1时,函数值y随自变量x增大而减小,故此选项正确;④y=3x,当x>1时,函数值y随自变量x增大而减小,故此选项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正确把握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5.C解析:C【解析】【分析】一次函数y1=kx+b落在与反比例函数y2=cx图象上方的部分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为所求.【详解】∵一次函数y1=kx+b(k、b是常数,且k≠0)与反比例函数y2=cx(c是常数,且c≠0)的图象相交于A(﹣3,﹣2),B(2,3)两点,∴不等式y1>y2的解集是﹣3<x<0或x>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利用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6.【解析】【详解】如图过点P作PH⊥OB于点H∵点P(mm)是反比例函数y=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的一个点∴9=m2且m>0解得m=3∴PH=OH=3∵△PAB是等边三角形∴∠PAH=60°∴根据锐角三.【解析】【详解】如图,过点P作PH⊥OB于点H,∵点P(m,m)是反比例函数y=9x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上的一个点,∴9=m2,且m>0,解得,m=3.∴PH=OH=3.∵△P AB是等边三角形,∴∠P AH=60°.∴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得3∴OB3∴S△POB=12OB•PH933.17.12【解析】【分析】根据位似是相似的特殊形式位似比等于相似比其对应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ABC与△A′B′C′是位似图形位似比是1:2∴△ABC∽△A′B′C′相似比是解析:12【解析】【分析】根据位似是相似的特殊形式,位似比等于相似比,其对应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ABC与△A′B′C′是位似图形,位似比是1:2,∴△ABC∽△A′B′C′,相似比是1:2,∴△ABC与△A′B′C′的面积比是1:4,又△ABC的面积是3,∴△A′B′C′的面积是1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位似变换的概念和性质,掌握位似是相似的特殊形式,位似比等于相似比,其对应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18.y1<y2【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和题目中的函数解析式可以判断y1与y2的大小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反比例函数y=--4<0∴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A(-4y1)B(-1y2)解析:y1<y2【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和题目中的函数解析式可以判断y1与y2的大小,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反比例函数y=-4x,-4<0,∴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A(-4,y1),B(-1,y2)是反比例函数y=-4x图象上的两个点,-4<-1,∴y1<y2,故答案为:y1<y2.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利用函数的思想解答.19.或2【解析】【分析】由折叠性质可知BF=BF△BFC与△ABC相似有两种情况分别对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设出BF=BF=x列出比例式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结果【详解】由折叠性质可知BF=BF设BF=BF=x故解析:127或2【解析】【分析】由折叠性质可知B’F=BF,△B’FC与△ABC相似,有两种情况,分别对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设出B’F=BF=x,列出比例式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结果.【详解】由折叠性质可知B’F=BF,设B’F=BF=x,故CF=4-x当△B’FC∽△ABC,有'B F CFAB BC=,得到方程434x x-=,解得x=127,故BF=127;当△FB’C∽△ABC,有'B F FCAB AC=,得到方程433x x-=,解得x=2,故BF=2;综上BF的长度可以为127或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性质,解题关键在于能够对两个相似三角形进行分类讨论. 20.2【解析】【分析】首先证明CF=BC=1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F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 =CD=12AE∥BCAB∥CD∴∠CFB=∠FBA∵B解析:【解析】【分析】首先证明CF=BC=1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F,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12,AE∥BC,AB∥CD,∴∠CFB =∠FBA ,∵BE 平分∠ABC ,∴∠ABF =∠CBF ,∴∠CFB =∠CBF ,∴CB =CF =8,∴DF =12﹣8=4,∵DE ∥CB ,∴△DEF ∽△CBF , ∴EF BF =DF CF , ∴2BF =48, ∴BF =4,∵CF =CB ,CG ⊥BF ,∴BG =FG =2,在Rt △BCG 中,CG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1.【解析】∵AB∥CD 解得AO=4故答案是:4【点睛】运用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灵活运用定理找准对应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解析:【解析】∵AB ∥CD ,223103AO BO AO OD OC AO ∴===-,即, 解得,AO=4,故答案是:4.【点睛】运用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灵活运用定理、找准对应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2.4【解析】【分析】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列出比例式求出EF 结合图形计算即可【详解】∵∥∥∴又DE=2∴EF=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灵活运用定理找准对应关系是解题解析:4【解析】【分析】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列出比例式,求出EF ,结合图形计算即可.【详解】∵1l ∥2l ∥3l ,∴36DE AB EF BC == 又DE=2,∴EF=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灵活运用定理、找准对应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3.【解析】【分析】利用矩形的性质和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到A (3)C (5)所以B ()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BD 的解析式【详解】∵D(53)∴A(3)C (5)∴B()设直线BD 的解析式为y=m 解析:35y x =【解析】【分析】利用矩形的性质和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到A (3k ,3),C (5,5k ),所以B (3k ,5k ),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BD 的解析式. 【详解】∵D (5,3),∴A (3k ,3),C (5,5k ), ∴B (3k ,5k ), 设直线BD 的解析式为y=mx+n , 把D (5,3),B (3k ,5k )代入得 5335m n k k m n ==+⎧⎪⎨+⎪⎩,解得350m n ⎧⎪⎨⎪⎩==, ∴直线BD 的解析式为35y x =. 故答案为35y x =.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y=k x (k 为常数,k≠0)的图象是双曲线,图象上的点(x,y)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即xy=k.也考查了矩形的性质.24.3【解析】【分析】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进而把可能的增根代入可得m 的值【详解】去分母得3x-(x-2)=m+3当增根为x=2时6=m+3∴m=3故答案为3【点睛】考查分式方程的增根问题;增根问题可按解析:3【解析】【分析】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进而把可能的增根代入,可得m的值.【详解】去分母得3x-(x-2)=m+3,当增根为x=2时,6=m+3∴m=3.故答案为3.【点睛】考查分式方程的增根问题;增根问题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让最简公分母为0确定增根;②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③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字母的值.25.3【解析】∵=k∴a=bkc=dke=fk∴a+c+e=bk+dk+fk=k(a+b+c)∵a+c+e=3(b+d+f)∴k=3故答案为:3解析:3【解析】∵a c eb d f===k,∴a=bk,c=dk,e=fk,∴a+c+e=bk+dk+fk=k(a+b+c),∵a+c+e=3(b+d+f),∴k=3,故答案为:3.三、解答题26.(1)见解析;(2)(﹣4,2).【解析】【分析】(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C以点B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90°后的对应点,然后顺次连接即可.(2)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如图所示,△A1BC1即为所求;(2)如图,△A2B2C2,即为所求,A2(﹣4,2);故答案是:(﹣4,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旋转与位似图形的作图,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旋转的性质及位似的定义. 27.(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DAC=∠DCA,对顶角∠AED=∠BEC,可证△BCE∽△ADE.(2)根据相似三角形判定得出△ADE∽△BDA,进而得出△BCE∽△BDA,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证明:(1)∵AD=DC,∴∠DAC=∠DCA,∵DC2=DE•DB,∴=,∵∠CDE=∠BDC,∴△CDE∽△BDC,∴∠DCE=∠DBC,∴∠DAE=∠EBC,∵∠AED=∠BEC,∴△BCE∽△ADE,(2)∵DC2=DE•DB,AD=DC∴AD2=DE•DB,同法可得△ADE∽△BDA,∴∠DAE=∠ABD=∠EBC,∵△BCE∽△ADE,∴∠ADE=∠BCE,∴△BCE ∽△BDA , ∴=,∴AB•BC=BD•BE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要懂得找相似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28.(1)DE 的长为9;(2)BE 的长为11;【解析】【分析】(1)由果6AB =,8BC =,可得AC=14,然后根据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得到6=14DE AB DF AC =,然后将已知条件代入即可求解; (2)过D 作DH∥AC,分别交BE,CF 于H ,说明四边形ABGD 和四边形BCHG 是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CH=BG=AD=9;进一步说明FH=CF-DH=5,然后再按照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得到:2:5DE DF =,最后代入已知条件求解即可.【详解】(1)∵6AB =,8BC =,∴AC=AB+BC=14∵ADBE CF ∴6=14DE AB DF AC = ∴662191414DE DF ==⨯= (2)过D 作DH∥AC,分别交BE,CF 于H.∵AD BE CF∴四边形ABGD和四边形BCHG是平行四边形,∴CH=BG=AD=9∴FH=CF-DH=5∵:2:5DE DF=∴:2:5GE HF=∴225255GE HF==⨯=∴BE=BG+GE=9+2=1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知识,关键是掌握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29.(1)1;(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AB∥CD,证明△EGC∽△EAB,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比例式,代入计算即可;(2)分别证明△DFG∽△BFA,△AFD∽△EFB,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证明.【详解】(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EGC∽△EAB,∴CG ECAB EB=,即2324CG=+,解得,CG=1;(2)∵AB∥CD,∴△DFG∽△BFA,∴FG DF FA FB=,∴AD∥CB,∴△AFD∽△EFB,∴AF DF FE FB=,∴FG AFFA FE=,即AF2=FG×FE.【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30.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由∠BAE=∠CAD知∠BAE+∠EAC=∠CAD+∠EAC,即∠BAC=∠EAD,再根据线段的长得出65AB ACAE AD==,据此即可得证.【详解】∵∠BAE=∠CAD,∴∠BAE+∠EAC=∠CAD+∠EAC,即∠BAC=∠EAD,∵AB=18,AC=48,AE=15,AD=40,∴65 AB ACAE AD==,∴△ABC∽△AE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边及其夹角法: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九年级期中测试题
一、基础篇
1.Rt⊿ABC中,∠C=90º,∠B=30º,则AC与AB两边的关系是,AB边上的中线与AC的关系是。
2.已知m是方程x2-x-2=0的一个根,则代数式m2-m的值是。
3.如图,已知两点A(2,0) , B(0,4) , 且∠1=∠2,则点C的坐标是。
4
的图象经过点(3,-4),则此函数的表达式是。
第3第5题第7题
5.如图,若将四根木条钉成的矩形木框变为平行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使其面积为矩形面积的一半,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最小内角的值等于。
6.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DE∥BC,AD=1,BD=2,则S⊿ADE:S⊿ABC= 。
7.如图,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º后得到正方形EFCG,EF交AD于点H,那么DH的长为。
8.图1中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9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10.在⊿ABC所在的平面内存在一点P,它到A、B、C三点的距离都相等,那么点P一定是()A、⊿ABC三边中垂线的交点B、⊿ABC三边上高线的交点
C、⊿ABC三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D、⊿ABC一条中位线的中点
11.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2x2-3x+1=0的两个根,则x12+x22的值是()
A、
4
5B、
4
9C、
4
11D、7
12.如图,在⊿ABC中,AB=AC,∠A=36º,BD平分∠ABC,DE∥BC,
那么在下列三角形中,与⊿EBD相似的三角形是()
A、⊿ABC
B、⊿ADE
C、⊿DAB
D、⊿BDC
13.
k
k≠0)的图象大致是(
14
状如右图的风筝,点E、F、G、H分别是四边形ABCD各边的中点,其中
阴影部分用甲种布料,其余部分用乙种布料(裁剪两种布料时,均不计余
料)。
若生产这批风筝需要甲种布料30匹,那么需要乙种布料(
D
C
B
A
D
B
A
E
D
B C
A H
G
E
F
D
C
B
A
图1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D
B C
A E A 、15匹
B 、20匹
C 、30匹
D 、60匹
15.已知,如图,AB 、DE 是直立在地面上的两根立柱。
AB=5m , 某一时刻
AB 在阳光下的投影BC=3cm 。
(1) 请你在图8中画出此时DE 在阳光下的投影
(2) 在测量AB 的投影时,同时测量出DE 在阳光下的投影长为6m 。
请你计算DE 的长。
16.扑克牌游戏:小明背对小亮,让小亮按下列四个步骤操作:
第一步 分发左、中、右三堆牌,每堆牌不少于两张,且各堆牌现有的张数相同; 第二步 从左边一堆拿出两张,放入中间一堆; 第三步 从右边一堆拿出一张,放入中间一堆;
第四步 左边一堆有几张,就从中间一堆拿几张牌放入左边一堆。
这时,小明准确说出了中间一堆牌现有的张数。
你认为中间一堆牌现有的张数是 。
三、问题求解
17.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x 2- (3m-1)x+2m-1=0 , 其根的判别式的值为1,求m 的值及该方程的根。
18.如图,如果
AC
CB
AB AC ,那么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
设AB=1,试求CB 的值。
19.已知m 、n 是关于x 的方程x 2+mx+n=0 (mn ≠0) 的根,求m , n 的值。
20.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对角线AC ⊥BD ,
且AC=12,BD=9,则该梯形两腰中点的连线EF 长是( )
A 、10
B 、2
21 C 、2
15 D 、12
21.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DBC=45º。
翻折梯形ABCD ,
使点B 重合于点D ,折痕分别交边AB 、BC 于点F 、E 。
若AD=2,BC=8,
求:(1)BE 的长。
(2)CD :DE 的值。
四、读句画图,并证明
22.已知点E 是正方形ABCD 的边CD 上一点,点F 是CB 的延长线上一点,且EA ⊥AF 。
求证:DE=BF 。
23.已知在⊿ABC 中,∠BAC=90º,延长BA 到点D ,使AD=2
1AB ,点E 、F 分别为边BC 、AC 的中
点。
(1)求证:DF=BE 。
(2)过点A 作AG ∥BC ,交DF 于点G ,求证:AG=DG 。
D B A
E F
¹ ¹ ¹ C B A D C B A
E F
五、论证题
24.如图,在等腰直角⊿ABC 中,O 是斜边AC 的中点,P 是斜边AC
上的一个动点,D 为BC 上的一点,且PB=PD ,DE ⊥AC ,垂足为E 。
(1) 试论证PE 与BO 的位置关系和大小关系。
(2) 设AC=2a , AP=x , 四边形PBDE 的面积为y , 试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25.如图,梯形ABCD ,AB ∥CD ,AD=DC=CB ,AE 、BC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G ,CE ⊥AG 于E ,
CF ⊥AB 于F 。
(1) 请写出图中4组相等的线段(已知的相等线段除外)。
(2) 选择(1)中你所写出的一组相等线段,说明它们相等的理由。
六、观察——度量——证明
26.用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ABC 、⊿ACD 拼成菱形ABCD 。
把一个含60º角的三角尺与这个菱形叠合,使三角尺的60º角的顶点与点A 重合,两边分别与AB 、AC 重合。
将三角尺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1) 当三角尺的两边分别与菱形的两边BC 、CD 相交于点E 、F 时(如图1),通过观察或测量
BE 、CF 的长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并证明你的结论。
(2) 当三角尺的两边分别与菱形的两边BC 、CD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 、F 时(如图2),你在(1)
中得到的结论还成立吗?简要说明理由。
D B C A
图2
E
F
D B C A 图1
E
F E
D C O
B A P
F E D C
G B A
七、探索
27.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2,划分成12×12个小正方形格。
将边长为n×n (n 为整数,且2≤n ≤11)的两种颜色正方形纸片按图中的方式相间摆放。
第一张n×n 的纸片正好盖住正方形ABCD 左上角的n×n 个小方格,第二张纸片盖住第一张纸片的部分恰好为(n-1)(n-1) 的正方形。
如此摆放下去,最后直到纸片盖住正方形ABCD 的右下角为止。
请你认真观察思考后回答下列问题:
(1) 由于正方形纸片边长n 的取值不同,完成摆放时所使用正方形纸片的张数也不同。
请填写
下表:
(2) 正方形ABCD 被纸片盖住的面积(重合部分只计一次)为S 1,未被盖住的面积为S 2。
① 当n=2时,求S 1 :S 2的值。
② 是否存在使得S 1 =S 2的n 值,若存在,请求出这样的n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右边两张方格纸供作草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