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5的乘法口诀29-30页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2
实验小学集体备课教案(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学科主备人时间作业布置:P30“想想做做”3、5题。
还知道了5的乘法算式中,相邻的两个算式乘数一个比一个大1,积一个比一个大5。
5的乘法口诀也有相应的特点和规律。
教学过程备注全班齐读5的乘法口诀,提问: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记忆5的乘法口诀吗?师生对口令。
完成导学指南二第2题后面的题后面的“想一想”。
5×1= 5×2= 5×3= 5×4=这些算式分别用的是哪一句口诀?三、巩固练习出示导学指南三1.完成第1题:把口诀补充完整。
2.完成第2题。
汇报交流。
3.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4.“想想做做”第4题:跳一跳。
指导学生明确题意。
学生独立在书上画一画,写出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1)跳绳的有多少人?可以列什么乘法算式计算?(2)学生独立完成书上两个问题的填空。
思考:如果这道題直接问跳绳的和拍球的一共有多少人,可以怎样列式?学生尝试,集体交流。
6.知识拓展。
(课件显示)小兔子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秘密?5×()=10 5×()=155×()=20 5×()=25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小结:积的个位是0时,乘数应填双数,积的个位是5时,乘数应填单数;与5相乘得到的积的个位不是0就是5。
四、总结评价师:今天同学们自己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学会了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你们学得真不错!。
2——6的乘法口诀第一课时教学内容:5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1、通过归纳5的乘法口诀,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2、通过经历找规律,归纳口诀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自主学习的能力。
3、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1、熟记5的乘法口诀。
2、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主题图、学具。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奥运会的福娃来了,走,咱们瞧瞧去。
教学新知:1、出示主题图(1)、观察场景图,提出问题。
提问:每盒有几个?2盒有几个?3盒、4盒、5盒呢?学生独立思考,和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2)、引导学生填写表格,做好准备。
同桌合作画一张表,并算一算。
盒数 1 2 3 4 5福娃的个数 5(3)、揭示课题:5的乘法口诀2、研究5的乘法口诀。
(1)、你们能根据表格表示的意思和乘法算式编出5的乘法口诀吗?先同桌说一说,然后在纸上写下来。
(2)、反馈交流:谁愿意把你们编写的乘法口诀展示一下?(3)、展示口诀,说一说口诀表示什么意思呢?老师先引导学生用汉语说一说,学会组织语言,如:四五二十表示4个5相加的结果是20,也可以求出4×5的积是20,然后学生在独自表述。
3、记忆乘法口诀(1)、观察口诀,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发现:下面的一句口诀的得数比上面一句口诀的得数多5,上面的一句口诀的得数比下面一句口诀的得数少5。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口诀吗?学生讨论交流。
如果四五二十不记得了怎么办?可以通过三五十五来记住四五二十。
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一记口诀。
4、想一想,学生再回答:5×1= 5×2= 5×3= 5×4=三、巩固提高1、“做一做”第1题同桌以对口令的方式复习5的乘法口诀。
2、“做一做”第2题有4张5元的人民币,一共有多少元?如何计算?再说说可以用哪句口诀?指名回答,共同交流。
3元 5元3、4的乘法口诀 p8-113只小兔吃(个盘子中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每只小兔吃2元 5元3元表内乘法(一)复习角的初步认识 p17-18二、在下面的每个图形中,各有几个直角?三、选一选。
1.()号是直角。
2.()号不是直角。
聪明屋一、下列图形中各有几个直角。
找朋友,给角和名称连线。
()个角)个正方形五、你会吗?)一个矮人1张床,个矮人几张床?6×72×75×73×77×4421×7211435287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p36-39表内乘法(二)复习 p44-474×69×87元 4元 3元 6元够不够?认识平均分 p50-53 几盘?三、平均分成、份,每份()个, 平均分成、平均分 P54-5610个蛋糕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个蛋糕。
个有12个菠萝,每( )个装1袋,可以装( )袋。
除法的读写 p57-600的除法 61-62)根现在每只小猴平均分得根香蕉根÷=()一个桃子也没有了3.每只小猴能摘到几个桃子?÷4.有12个草莓平均每人分几个?=()个÷表内除法复习 p63、把这些花平均分成每组有几朵?()()(、□÷□= □平均每筐放()个南瓜。
6个同学拍皮球,每组有3人,分成几组?□÷□(组))6个同学拍皮球,平均分成了2组,每))认识方向 p64-66五、你座位的东西南北各是谁?东西南北认识方向 p67我喜欢的地方 P68( )面。
倍的认识 P76-78 )是()的相关链接 P79-80回顾整理 p81-82观察物体 p87二、3位同学分别看到了什么?连一连。
三、分别是谁看到的,填一填,连一连。
小华小杰小亮小明小亮小红小芳小明二、请你在淘气看到的图下面画△,在笑笑看到的图下面画○。
三、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5的乘法口诀各位老师好,我本次大讲坛的课题5的乘法口诀,主要是由单元说明,单元结构,教学建议,模拟课堂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一.单元说明主要是从单元教学目标,单元重点,单元难点三大方面来简要说明本单元的内容。
(一).单元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与区别,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经历探索1~6的乘法口诀过程,熟记1~6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乘法在6以内的乘法;知道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计算。
2.使学生经历乘法的含义解决求几个相同数连加的和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中,逐步养成认证观察、独立思等习惯,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发展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单元重点:(1)理解乘法的含义。
(2)熟记1~6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相应的口算(3)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三).单元难点:(1)理解乘法的含义(2)4和6的乘法口诀第二部分:二.单元结构本单元主要是学习表内乘法(一)的相关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两大模块,分别是认识乘法、学习1~6的乘法口诀。
其中,认识乘法包括例1:几个几相加;例2:乘法的含义。
1~6的乘法口诀包括例3~例5:1~4的乘法口诀;例6:5的乘法口诀;例7:乘加、乘减;例8:6的乘法口诀。
本单元还掺加有四个练习和一个总复习。
第三部分三.教学建议1.结合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充分感知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由于乘法的含义比较抽象,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为此,教材结合现实的情景,引导学生先认识“几个几相加”,再认识乘法的含义。
2.引导学生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的方法,并在理解乘法口诀含义的基础上记忆口诀。
3.把认识乘法、学习乘法口诀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逐步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第四部分:四.模拟课堂5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例6《5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熟记5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2-5的乘法口诀一、5的乘法口诀1. 利用5个5个连加的方法,列出有关5的乘法算式,根据算式编制5的乘法口诀。
2. 5的乘法口诀共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5,所得结果个位上的数字不是5,就是0。
3.口诀的编制方法:口诀的前半部分表示相乘的两个数,后半部分是相乘的积。
例如:四五二十(四五:相乘的两个数;二十:相乘的积)4.要点提示:根据五五二十五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
二、2的乘法口诀1.利用2个2个连加的方法,列出有关2的乘法算式,根据算式编制2的乘法口诀。
2. 2的乘法口诀共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2。
3.要点提示:应用2的乘法口诀计算出的结果都是双数。
三、3的乘法口诀1.根据2的乘法口诀的编制方法,编制3的乘法口诀。
2. 3的乘法口诀共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3。
3.要点提示:根据“二二得四”和“三三得九”都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
四、4的乘法口诀1.先用数数的方法得出结果,再列乘法算式,根据乘数和结果编制4的乘法口诀。
2. 4的乘法口诀共有9句,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结果相差4。
3.要点提示:应用4的乘法口诀计算出的结果也都是双数。
五、2 ~5的乘法口诀的应用1.运用2 ~5的乘法口诀,可以计算相关的乘法算式。
2.要点提示:要根据问题中所给数的特征,确定使用哪句口诀计算。
六、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1.学会收集、选择、整理数学信息,利用收集到的数学信息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要点提示:数学问题由已知条件和问题两部分组成。
乘法的认识.口诀(1) 认识乘法算式并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数╳乘数=乘数意义: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
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如3╳4=12写成加法算式是:3+3+3+3=12或4+4+4=12;3+3+3+3=12写成乘法算式是:3╳4=12或4╳3=12。
(2) 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并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3) 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4) 熟记表内乘法口诀: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会根据一个乘法口诀推出另外的乘法口诀,如根据“三七二十一”可以推出“五七三十五”(5个7比3个7多2个7,也就是在21上再加14,即21+14=35。
《5的乘法口诀》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9页例6、第30页“想想做做”1~5题。
教学目标:1.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熟记5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应用口诀求积。
教学难点: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口诀小朋友们。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的乘法口诀了?你都会背了吗?集体背、小组背。
看来大家对前面的知识掌握的很牢固,背诵的也很有劲,我们一起带着这股劲去学习今天的新知好吗?二、情境导入1.出示划船图。
你看到了什么?(游来了1只小船上坐了5个人)有几个5?用算式表示是?你又看到了什么?(游来了2只小船,每只小船上都是5人,就是2个5,2×5=10)游来了3只小船,4只,5只呢?如果用表格整理,你会填会照样子说一说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个5 1×5=52个5相加2×5=103个5相加3×5=154个5相加4×5=205个5相加5×5=25我们已经学过1~4的乘法口诀,小朋友们你们能根据已有经验也学着自己编一编5的乘法口诀吗?(板书课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一五得五二五一十(如有学生说二五得十,同样肯定他的说法,为了统一,我们就说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你能说说这里的每句口诀都是什么意思吗?指名学生回答。
同学们真棒,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一起编出了5的乘法口诀,掌声给自己鼓励!2.同桌合作记口诀。
编出了口诀,那我们就要记得这些口诀,这样计算时就会又快又准确。
合作要求:1、先自由熟记5的乘法口诀1分钟。
2、同桌合作互相提问。
3、邀请一组同桌上台展示合作过程。
同桌上台展示。
如果我忘了口诀怎么背,比如3×5=多少时,怎么办呢?生:3×5就是3个5相加,可以算加法,5+5+5=多少。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课本第20~22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
2、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知道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主题图、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新知铺垫(1)初步认识几个几相加①(出示主题图)在春光明媚的一天,小白兔和它的邻居鸡一起来到绿油油的草地上,一边玩着,一边寻找食物。
请仔细看图,小白兔是几只几只在一起的?鸡呢?(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小白兔是2只2只在一起的,鸡是3只3只在一起的。
)②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回答。
③谁能用算式表示小白兔一共有几只?2+2+2=6(只)这里有几个2相加,得多少?(板书:3个2相加得6)④谁能用算式表示鸡一共有多少只?3+3+3+3=12(只),4个3相加得12⑤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加数,它们有什么特点?(同组小朋友互相讨论)加数都相同。
试一试一次摆2根小棒,摆5次。
学生动手摆一摆。
教师巡视。
一共有多少根小棒?2+2+2+2+2=105个2相加得10。
探究新知(1)初步认识乘法①创设情境,引入乘法。
出示:一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脑,4张电脑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么知道的?4个2相加。
2+2+2+2=8②加入有6张桌子呢?9张桌子呢?请学生把算式写在练习纸上。
③你们在列式时感觉怎么样?学生可能会说算式太长了,很麻烦。
说明:有一种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想学吗?(2)感知乘法。
①像4个2相加,还可以用乘法算。
写作4×2=8或2×4=8②介绍乘号、乘数、积的名称(板书4×2=8或2×4=8并在算式下边标注乘号、乘数、积)③算式的读法4×2读作:4乘2;2×4读作2乘4.(3)反思乘法的意义①4个2相加中“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2”表示相同的加数。
5的乘法口诀。
(教材第29、第30页的内容)1. 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形成,初步掌握5的乘法口诀,在计算中体会编制口诀的必要性。
2. 能正确且熟练地运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
3.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比较熟练地应用口诀求积。
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课件。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编制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
师:你们喜欢去公园玩什么呢?看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29页例6。
生:图中的小朋友在划船。
每只船上有5个小朋友。
师:每只船上坐5人,2只船坐多少人?3只、4只、5只船呢?算一算,填在表里。
学生自己计算,完成表格。
师:1个5,我们就写成乘法算式1×5=5,口诀是“一五得五”。
那么2个5相加,乘法算式是什么呢?口诀呢?一直到5个5相加,乘法算式是什么?口诀是什么?同学们在小组里共同编制5的乘法口诀吧,遇到困难就多想想我们以前编制1~4的乘法口诀的经验。
学生在小组里共同写乘法算式,编制5的乘法口诀。
组织交流,师生共同完成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
师:我们一起总结出了5的乘法口诀,请大家把这几句口诀读一读。
先齐读,再自由读。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记忆5的乘法口诀的?学生汇报交流。
师:你能根据“一五得五”这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吗?生:因为1×5=5和5×1=5都可以用“一五得五”这句乘法口诀,所以根据这一句乘法口诀就可以写出这两道乘法算式。
师:同桌互相这样练一练,一个人说5的乘法口诀,另一个人说出乘法算式,然后交换再练习。
同桌进行相互提问的练习,进一步熟悉5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口诀在以后的计算过程中用处非常广泛,所以必须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理解并且熟记,为以后的计算打好基础】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能把5的乘法口诀背下来的一起站起来背一背。
5的乘法口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A类我会填。
5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苏教版教科书第29~30页例6及“想想做做”1~6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练习具体情境编出5的乘法口诀,知道乘法口诀的实际意义;初步掌握5的乘法口诀。
2.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3.培养学生推理、敏捷思维的能力和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根据图意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一人根据算式口算出结果,另一人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3×3=4×1=2×2=2×4=2×3=3×1=1×2=4×4=2.同桌的人互相背一背1~4的乘法口诀.二、学习口诀1.导入新课(1)出示例题图,问:每只船坐5人,2只船坐多少人?3只船……把得数填在书上表格里.(2)问:怎样算出得数的?小组交流。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个5 1×5=2个5相加2×5=3个5相加3×5=4个5相加4×5=5个5相加5×5=2.探究发现,学编5的乘法口诀学生打开课本29页,认真看书,并把5的乘法的口诀编写完整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题意,运用知识的迁移类推,学生独立编写并填在书上。
教师再依次引导学生根据图意、乘法算式,得数,编出相应的口诀.(3)问:看一看这五个算式和五句乘法口诀,它们有什么特点?(5的乘法口诀共有5句.每句口诀的前半句都表示几个5,后半句都表示得数.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间相差5.一个数乘5,得数最后一位上的数字总是5或0.)3.完成第“想一想”。
让学生自己完成。
交流、反馈请你说说你用了哪句口诀?三、应用提高1.想想做做第2题:独立完成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问:这道题的上下两个题目之间有什么关系?(上下两个题目的结果相同.下面一题书写起来比上面的题目简单。
2.想想做做第3题:同桌合背口诀。
乘法口诀表盈水原五年级二班X 1 2 3 4 5 6 7 8 91 12345678 92 2 4 6 8 10 12 14 16 183 3 6 912 15 18 21 24 274 4 8 12 1620 24 28 32 365 5 10 15 20 2530 35 40 456 6 12 18 24 30 3642 48 547 7 14 21 28 35 42 4956 638 8 16 24 32 40 48 56 64729 9 18 27 36 45 54 64 72 81文档使用说明(本页为说明页,用户使用此文档时可删除本页内容)乘法口诀表(最新版)使用说明乘法口诀表是学习乘法运算的基础工具,它以一种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了所有一位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结果。
本说明旨在详细介绍这份《乘法口诀表(最新版)》的使用方法和重要性,帮助学习者快速掌握乘法基础知识。
一、表格结构该乘法口诀表以网格形式呈现,横列代表乘数(X列),纵列代表被乘数(1至9列)。
表格中的每个单元格均包含一个乘积,表示对应横纵列数值相乘的结果。
例如,第一行第一列的“1”表示1乘以1等于1,第二行第三列的“6”表示2乘以3等于6,以此类推。
二、使用方法熟悉基本规律:首先,观察口诀表,注意其对称性和递增性。
对称性体现在,以主对角线(左上角至右下角)为轴,左右两侧数值对称;递增性则体现在,随着乘数或被乘数的增加,乘积也相应增加。
逐步记忆:从简单的乘法开始,如1的乘法口诀(所有结果均为1),然后逐步过渡到更复杂的口诀。
可以采用分组记忆、联想记忆等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实践应用:在掌握基本口诀后,通过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在解题过程中,尽量在脑海中回忆对应的口诀,减少查表次数,逐步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定期复习:乘法口诀需要反复练习和复习才能牢固掌握。
建议制定复习计划,定期回顾已学口诀,防止遗忘。
三、重要性提高计算能力:掌握乘法口诀是提高乘法计算能力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