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快速锁紧机构设计(20110424)_[ppt_97—2003版]
- 格式:ppt
- 大小:2.51 MB
- 文档页数:38
快速锁紧装置设计方案
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班级:机设08-7班
组长:刘永康
原理:我们通过偏心轮在旋转过程中在径向会产生一定的位移差而构思出了这一方案。
该结构主要通过偏心轮的旋转来实现光轴的锁紧和放松,当偏心轮在向外旋转时,超过某一固定角度,会达到一种平衡,形成自锁,从而实现锁紧。
向内侧扳回时,可以放松光轴。
材料:70*70*60铸铁1块,直径30的45号钢长度200,直径10的45号钢长度150,2*M6*60规格的螺栓和螺母
单位均为mm。
成员:刘永康刘光辉马小东路勇彭然尚耀华吴创姚然。
专业班级机制11-4班设计方案报告总页第页编号:产品名称光轴快速锁紧装置生产纲领件/年学生姓名高云睿、李文明、何甫、张艺超、程传振、刘金蝉零件名称锁紧套生产批量件/月1、设计概述轴向锁紧装置在光、电缆生产设备及其他多种行业的生产设备中广泛应用。
传统的轴向锁紧装置以螺母锁紧装置、紧定螺钉套锁紧装置和销套锁紧装置最为常见:螺母锁紧装置:轴端螺纹往往设计得比较长,而螺距又比较小,已造成装拆效率低或造成裸露过长而强度不高的细螺纹的局部损伤。
紧定螺钉套锁紧装置:为了确保锁紧的可靠性,只有增加螺钉的旋紧力,这样,既增加了拆卸难度,又增加了轴面损伤、螺钉及套螺孔螺纹损坏的可能。
销套锁紧装置:靠套内弹性定位锁销入轴上锁孔而定位的轴向锁紧装置;特点是可靠性高,但轴向调整连续性差。
综上所述,传统的轴向锁紧装置不太适于频繁拆装或轴向调整,且有的锁紧可靠性不高。
为此我们要探究制造一种适于频繁拆装或轴向调整,且锁紧可靠性颇高的轴向锁紧装置,更好地服务应用于各行各业中的生产设备。
2、设计思路和方案力学中有一类“自锁现象”,当自锁条件满足时,外力越大,物体保持静止的能力越强.人们利用自锁现象的力学原理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机械工具,这些工具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的现象也随处3、设计结果光轴快速锁紧装置三维剖分图1)外套与内锥形套间,内套与拉帽间均为过盈配合、压力装配;2)外套与内锥形套端面比内套端面略微突出;3)内套孔径D2比锁紧轴直径略大,均布钢珠(3—4颗)的最小公共内切圆直径D1 比锁紧轴直径略小;4)内锥形套圆柱面内孔直径比均布钢珠的最小公共外切圆直径略小,并与其内套配合面呈间隙配合;5)圆柱螺旋压缩弹簧保证淬火钢珠与内锥形套内锥面有效接触,且操作灵活。
1-外套;2-内锥形套;3-淬火钢珠;4-内套;5-弹簧;6-拉帽另外,内锥形套是光轴快速锁紧装置的主要承力件,具有较高的表面硬度。
两个关键点的简要说明:(1)淬火钢珠的数量编制(日期)审核(日期)编制(日期)审核(日期)编制(日期)审核(日期)。
专业班级机制本11-04设计方案报告总 5 页第页编号:产品名称光轴快速锁紧装置生产纲领件/年学生姓名程彦娜、丰利、杨振玲、曾春艳、祁鹏飞、沈建成零件名称生产批量件/月1、设计概述轴向锁紧装置在光、电缆生产设备及其他多种行业的生产设备中广泛应用。
传统的轴向锁紧装置以螺母锁紧装置、紧定螺钉套锁紧装置和销套锁紧装置最为常见:螺母锁紧装置:轴端螺纹往往设计得比较长,而螺距又比较小,已造成装拆效率低或造成裸露过长而强度不高的细螺纹的局部损伤。
紧定螺钉套锁紧装置:为了确保锁紧的可靠性,只有增加螺钉的旋紧力,这样,既增加了拆卸难度,又增加了轴面损伤、螺钉及套螺孔螺纹损坏的可能。
销套锁紧装置:靠套内弹性定位锁销入轴上锁孔而定位的轴向锁紧装置;特点是可靠性高,但轴向调整连续性差。
综上所述,传统的轴向锁紧装置不太适于频繁拆装或轴向调整,且有的锁紧可靠性不高。
为此我们要探究制造一种适于频繁拆装或轴向调整,且锁紧可靠性颇高的轴向锁紧装置,更好地服务应用于各行各业中的生产设备。
2、设计思路和方案力学中有一类现象称为“自锁现象”,当自锁条件满足时,外力越大,物体保持静止的能力越强.人们利用自锁现象的力学原理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机械工具,这些工具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中;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的现象也随处可见。
依此现象我们设计了一种光杆轴向快速锁紧装置,它的核心部件是内锥形套,其内锥面斜度角的合理选择是该装置可靠性(即反向自锁性)的首要保障,下图为内锥形套结构图。
当轴向外力作用在该装置外套及内锥形套外端面时,内锥形套通过锥面与淬火钢珠接触点作用的法向力使钢珠产生沿轴滚动及滑动的趋势。
为了实现该装置的反向自锁,内锥形套锥面斜度角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淬火钢珠相对轴滚动自锁;(2)淬火钢珠相对轴滑动自锁。
下面以淬火钢珠为研究对象,分别就这两方面进行受力分析。
右图淬火钢珠的临界自锁状态受力图。
图中: N——轴对淬火钢珠的法向反作用力;P——外力导致内锥形套通过B点作用于淬火钢珠的法向力;TA ——轴面作用于淬火钢珠的最大静摩擦力; TB ——内锥形套作用于淬火钢珠的最大静摩擦力。
轴向锁紧装置工艺设计1. 引言轴向锁紧装置是一种常见的机械装置,用于固定轴向位置,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轴向锁紧装置的工艺设计进行详细讨论。
2. 轴向锁紧装置的原理轴向锁紧装置通过施加力或摩擦力来阻止轴向运动。
常见的轴向锁紧装置包括螺纹锁紧、键连接、弹簧压紧等。
螺纹锁紧是一种常用的轴向锁紧方法。
通过在轴上切割螺纹孔,并使用螺纹螺栓来施加压力,使得轴与配件之间形成摩擦力,从而实现轴向锁紧。
键连接是另一种常见的轴向锁紧方法。
通过在轴和配件上切割匹配的键槽,并使用键来连接两者,使得轴和配件之间形成刚性连接,阻止轴向运动。
弹簧压紧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轴向锁紧方法。
通过在轴和配件之间放置弹簧,并施加压力,使得轴和配件之间产生摩擦力,从而实现轴向锁紧。
3. 轴向锁紧装置的工艺设计步骤3.1 确定锁紧要求在进行轴向锁紧装置的工艺设计之前,首先需要明确锁紧的要求。
包括轴向运动的限制范围、所需的锁紧力或摩擦力、工作环境等。
3.2 选择合适的锁紧方式根据锁紧要求,选择合适的轴向锁紧方式。
常见的螺纹锁紧、键连接、弹簧压紧等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3.3 设计零部件尺寸和形状根据选择的锁紧方式,设计轴和配件的尺寸和形状。
对于螺纹锁紧,需要设计螺纹孔和螺纹螺栓的尺寸;对于键连接,需要设计键槽和键的尺寸;对于弹簧压紧,需要选择合适的弹簧尺寸。
3.4 确定装配工艺确定装配轴向锁紧装置的工艺流程。
包括装配顺序、使用的工具和设备等。
确保装配过程中能够正确施加锁紧力或摩擦力,并保证装配质量。
3.5 进行试制和测试根据设计的工艺方案,进行轴向锁紧装置的试制和测试。
通过实际测试,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 工艺设计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轴向锁紧装置的工艺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考虑到装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变形,设计合适的公差和间隙,以确保装配质量。
•根据实际应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考虑到耐磨性、耐腐蚀性等因素。
•考虑轴向锁紧装置的可维护性和可拆卸性,以方便后续维护和更换。
专业班级机制0901班设计方案报告总 18页第 1 页编号:产品名称轴向锁紧装置生产纲领件/年学生姓名零件名称生产批量件/月1、设计概述为克服传统锁紧装置操作复杂,可靠性差等缺点,该装置结构简单,便捷,降低操作强度低,提高劳动效率。
本产品利用双偏心轮相对轴的快速压紧,在光轴上加紧零件欲轴向移动时,通过卡紧光轴,实现轴向锁紧,轴向锁紧的可靠度取决于偏心轮对光轴的压紧力。
本装置的一大亮点为沿轴向锁紧物件时,在轴上任意位置反向拉动外套均不能产生反向移动,内外套筒利用螺纹自锁功能对轴向运动时产生的力传递给凸轮,实现凸轮的反向运动来压紧轴,在拆卸装置时,利用螺纹微调功能,内套筒轴向移动,轴端顶开凸轮,自锁消除。
该方案制作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拆卸。
设计过程中,我们也考虑了传统的轴向锁紧方案。
螺母锁紧,利用螺纹自锁原理,实现轴向锁紧。
但由于被加持零件厚度不定,轴端螺纹设计较长,螺距较小,夹持厚度较小的材料时会造成装拆效率的降低,而且容易造成裸露过长而强度不高的细螺纹的局部扭伤。
紧定螺钉套锁紧装置,在轴套与轴间旋入紧定螺钉,进行轴向锁紧,锁紧的可靠性取决于螺钉的旋紧力,但这样会增加了拆装难度,又增加了轴面损伤螺钉及套螺孔螺纹损伤的可能。
综合以上三种方案,我们选择安全可靠的偏心轮轴向快速锁紧装置。
2、设计思路和方案本产品使用方法如下:轴向锁紧物件时,在光轴轴向移动时,将该装置直接套在轴上,直至压紧物件为止。
压紧过程中,在轴上任意位置反向拉动外套均不能产生反向移动,拆卸时,左手握住外套筒,右手旋转内套筒法兰,利用螺纹微调功能,内套筒轴向移动,轴端顶开凸轮,自锁解除,可实现装置反向移动。
基于圆偏心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应用广泛,我们采用圆偏心轮。
圆偏心的特性下图为偏心轮直径D,偏心距e 。
偏心夹紧圆周上各接触点的升角а不是一个常数。
由下图知,从任意接触点P 分别作与回转中心O,O1的连线,1OPO ∠就是P 点的升角Pαθθαcos e 2es arctanarctan-==D in MPOM P式中 Θ——偏心轮回转角,即mn 与O1P 的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