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亚健康的概念.doc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病理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疾病概论1、健康、亚健康与疾病的概念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亚健康状态:人体的机能状况下降,无法达到健康的标准,但尚未患病的中间状态,是机体在患病前发出的“信号”.疾病disease: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机体的自稳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死亡与脑死亡的概念及判断标准死亡:按照传统概念,死亡是一个过程,包括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
一般认为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脑死亡:指脑干或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地、不可逆地丧失功能。
判断标准:①不可逆性昏迷和对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②无自主呼吸;③瞳孔散大、固定;④脑干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咽反射等;⑤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
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3、第二节的发病学部分发病学:研究疾病发生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⑴自稳调节紊乱规律;⑵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对立统一规律;⑶因果转化规律;⑷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规律。
第三章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1、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外因子通过与受体(膜受体或核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以及蛋白间相互作用,直至细胞生理反应所需基因开始表达、各种生物学效应形成的过程。
2、受体上调(增敏)、受体下调(减敏)的概念由于信号分子量的持续性减少,或长期应用受体拮抗药会发生受体的数量增加或敏感性增强的现象,称为受体上调(up-regulation);造成细胞对特定信号的反应性增强,称为高敏或超敏。
反之,由于信号分子量的持续性增加,或长期应用受体激动药会发生受体的数量减少或敏感性减弱的现象,称为受体下调(down-regulation)。
造成细胞对特定信号的反应性增强,称为减敏或脱敏。
第五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1、三种脱水类型的概念低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的病理变化过程。
第一章疾病概论一、基本要求1. 掌握健康、疾病、亚健康状态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熟悉病理变化、病理过程、症状、体征、社会行为的概念。
3. 熟悉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基本机制,了解疾病过程的一般规律。
4. 熟悉疾病的自然进程和转归,掌握死亡、脑死亡的概念以及脑死亡的主要依据。
5. 了解疾病谱的变化。
二、知识点纲要(一)健康与疾病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病痛和疾患。
疾病是机体在外界和体内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因自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过程。
在此过程中,机体对病因及其造成的损伤产生抗损伤反应,组织、细胞发生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病人出现各种症状、体征及社会行为的异常,对环境的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和生命质量下降。
病理变化,简称病变,是指不同疾病中机体发生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改变,其中功能、代谢方面的异常又特称为病理过程。
相同的病理变化可发生在不同的疾病中,一种疾病也可出现几种不同的病理变化。
症状是指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
体征是疾病的客观表现,能用临床检查的方法查出。
广义的症状可以包括体征。
社会行为是指人际交往、劳动等作为社会成员的活动。
疾病一旦发生,机体便进入了与健康状态完全不同的失衡运动态势。
亚健康状态是指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即不健康也无疾病的状态,也叫第三状态。
此时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自觉周身疲乏无力,情绪低落颓丧,肌肉关节酸痛,消化功能减退。
如衰老、慢性疲劳综合征、经前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健康携带者等。
(二)疾病的病因学与发病学病因学主要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学是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
1. 疾病发生的原因引起或促进疾病发生并赋予该病特征的因素称为病因。
是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包括:(1)外界因素:1)生物性因素:如各种病原生物,如细菌、病毒等(临床上称之为感染性疾病)。
什么是亚健康的概念亚健康的典型表现什么是亚健康的概念亚健康状态人群机体虽无明确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反响能力减退、适应能力下降等生理状态,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心情烦躁、忧郁焦虑、胸闷心悸、失眠健忘、精神不振、疲乏无力、腰背酸痛、易感疾病等。
按照医学界的说法,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
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慢性疲劳综合征〞。
因为其表现复杂多样,现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化诊断参数。
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
包括:心理障碍、胃肠道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癌症、性功能下降,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心情烦躁、失眠、消化功能不好、食欲不振、腹胀、心慌、胸闷、便秘、腹泻、感觉很疲惫,甚至有欲死的感觉。
然而体格检查并无器官上的问题,所以主要是功能性的问题。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除了疲劳和不适,不会有生命危险。
但如果碰到高度刺激,如熬夜、发脾气等应激状态下,很容易出现猝死,就是“过劳死〞。
“过劳死〞——是一种综合性疾病,是指在非生理状态下的劳动过程中,人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淤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
导致亚健康的因素⒈饮食不合理。
当机体摄入热量过多或营养贫乏时,都可导致机体失调。
过量吸烟、酗酒、睡眠缺乏、缺少运动、情绪低落、心理障碍以及大气污染、长期接触有毒物品,也可出现这种状态。
⒉休息缺乏,特别是睡眠缺乏。
起居无规律、作息不正常已经成为常见现象。
对于青少年,由于影视、网络、游戏、跳舞、打牌、麻将等娱乐,以及备考开夜车等,常打乱生活规律。
成人有时候也会因为娱乐(如打牌、麻将)、看护病人而影响到休息。
⒊过度紧张,压力太大。
特别是白领人士,身体运动缺乏,体力透支。
⒋长久的不良情绪影响。
亚健康的典型表现1、心病不安,惊悸少眠,主要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闷气短,心烦意乱,惶惶无措,夜寐不安,多梦纷纭。
亚健康的定义是什么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亚即次等之意),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
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亚健康的定义是什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亚健康的定义“过劳死”是指在非生理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蓄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
Karoshi源自日语“过労死”(过度劳累工作导致死亡)。
“过劳死”是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重,心理压力太大,从而出现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将突然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恶化,救治不及时而危及生命,据报道:日本每年约有1万人因过劳而猝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统计,在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地都有过劳死流行率记载;而“过劳死”一词是近15年来才被医学界正式命名。
据不完全统计,最近几年我国的过劳死每年都呈直线上升的趋,光2013年一就就达到60万个!人类健康正承受着巨大威胁,中国人的健康更不容忽视,不要再次成为“东亚病夫”!亚健康的类型:1、身体成长亚健康:学生营养过剩和营养失衡同时存在,体质较弱。
2、心理素质亚健康:来自家庭、学校的压力,引发了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反复心理、自卑心理、厌学心理等,抗挫折能力较差。
3、情感亚健康:本应关心社会,对生活充满热情,但实际上他们对很多事情都很冷漠,使自己的“心理领空”越来越狭小。
4、思想亚健康:思想表面化,脆弱、不坚定,容易接受外界刺激并改变自我。
5、行为亚健康:表现为行为上的程式化,时间长了容易产生行为上的偏激。
亚健康的症状1.“将军肚”早现。
30~50岁的人,大腹便便,是成熟的标志,也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的伴侣。
2.脱发、斑秃、早秃。
每次洗发都有一大堆头发脱落,这是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所致。
3.频频去洗手间。
亚健康是什么意思导读:生活小常识亚健康是什么意思亚健康是什么意思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
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
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为“亚健康状态”。
造成亚健康的原因1、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办公室桌子靠桌子,使人们生活工作的物理空间过份窄小,独立的空间往往成为奢望。
2、废气、垃圾、工业、噪音及射线等等污染,严重损害人们的生存环境,宁静祥和的环境往往被喧嚣和污浊所代替。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收入逼迫人们过份地劳作,出现身心情“透支”现象;金钱往往逼迫人们成为它的奴隶。
4、竞争的年代、改革的年代,人们面临着被“炒鱿鱼”和下岗的威胁,为了保持岗位,不得不承受越来越重的压力,陷入越来越多的矛盾。
5、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变化加速,使得终身学习成为必然的要求,因此,学习新知识,创造新思维,成为人们越来越重的压力和负担。
6、由于种种利益交织冲突,社会人际关系变得复杂,使得每个人建立和处理人际关系变得更加谨慎和困难。
7、机械化、形式化的生活和工作、学习,占去了人们的大部分时间,使得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空乏,孤独成为人们生存的显著特征。
8、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多变性,给人们的恋爱、婚姻、家庭生活的稳定性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冲击,使得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薄弱,情感受挫的机会增多,从而降低了人们对感生活的信心,影响了人们情感生活的质量。
9、人们自身的某些不足和遗憾,往往成为自我折磨的理由。
10、躯体生命的偶然性和暂时性,在深层次上淡弱人们奋斗进取的激情,荒诞、无谓,往往成为人们对生命真谛的体验。
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的主要区别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1.健康与疾病是相对立存在的,但没有疾病不代表健康,有可能处于第三状态—亚健康。
2.健康一定是躯体和社会心理上的同时完好状态酗酒,卖淫嫖娼,赌博是社会心理不健康的表现社会心理不健康可导致躯体疾病。
3.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权利:社会政府有责任提供摆脱疾病维持健康的必要条件,维持健康,参与保健活动也是社会成员的责任。
而疾病则是与健康相对立而存在。
疾病是机体在内在和外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发生自稳态紊乱的生命活动障碍状态。
在此过程中,机体组织细胞产生病理变化,出现各种症状,体征及社会行为的异常。
机体存在病理变化,宏观表现为症状和体征。
疾病一旦发生,机体内环境稳定性及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就会受到破坏,机体便进入了与健康状态完全不同的失衡运动态势。
亚健康指处于健康(第一状态)与疾病(第二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也成人体的第三状态,亚健康着重体现在人体的代谢、功能、形态从健康到疾病这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或长或短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往往自觉全身
疲乏无力,情绪低落,肌肉关节酸痛,消化功能减退等。
也就是可以说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力降低的共同作用结果,是疾病的亚临床状态的更早期形式。
如:衰老,慢性疲劳综合症,经前期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
1、中医养生的概念、健康、亚健康的含义?你自己的养生观点?概念养生,运用各种方法让机体拥有健康、活力的生命,实现品质良好的生活,达到长寿的目的。
“现代中医与养生”是在现代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益寿延年、预防疾病的理论和方法。
目的:用最简捷、实用的方式解读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养生之道,用中医理论的精髓来诠释养护生命的奥秘。
健康:WHO:精神上、生理上、社会上的良好状态,曰健康中医对健康人的表述:精充、气足、神爽亚健康:“没有病但却感觉不健康”,这就是亚健康状态的定义。
现代医学将这种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称作亚健康状态(又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现代研究证实:60%的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
均衡的营养;乐观的心态;适量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在日常生活中你有良好的心态人体内每天都会产生3000个癌细胞,为什么大多数人不得癌症,因为人体有专门的“自然杀伤细胞”对抗肿瘤。
如果忧郁、苦闷、焦虑等不良情绪长期影响,免疫功能下降20%以上,会导致以上疾病的发生。
2、人与自然应该如何和谐统一?一年有四季;一天有四季;一生有四季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二p3 p3 p83、每次一帖中对你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帖?你的认识和感受?保持微笑p584、你如何看待中医废兴之争?你认为中、西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说到底,中医和西医的最主要区别在于,西医在治病,中医在治人。
西医治病是从因入手,要杀死这种细菌病毒也好,杀死这个癌细胞也好,他都是从因入手的;那么中医治病从哪儿入手的?从因入手,从条件入手。
认为只要把这个条件切断了,这个因是不会变成果的,中医治病的基本理念是这么个理念。
5、从中医养生角度,阐述十二时辰养生法的规律和特点?如何做好四季养生?十二时辰养生法:天干地支,六十甲子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养生:子时:胆经当令(指夜里11点到次日凌晨1点)。
亚健康——21世纪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一、亚健康现状1、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健康5%、疾病15%—20%、亚健康75%—80%;2、中国:北京75.31%、上海73.49%、广州73.41%;二、致命危害1、亚健康转归:亚健康具有易变性既可以向好的方面转化也可以向恶的方面发展,但向恶的方面发展是其自然趋势,亚健康人群中2/3发展为心脑血管疾病、1/5发展为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1/10发展为恶性肿瘤、只有1/10能安渡晚年;国家体改委公布的一个专项调查表明:知识分子平均寿命:58岁,比全国低10岁。
2、危害:量的积累、质的变化;具有隐蔽性、渐进性等特点亚健康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先驱状态,大多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都是从亚健康人群发展而来的。
亚健康状态明显影响工作效率、生活质量、学习质量,甚至危及特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如高空作业人员和竞技体育人员等。
心理亚健康极易导致精神心理疾患,甚至造成自杀和家庭伤害。
多数亚健康与生物钟紊乱构成因果关系,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加重身心疲劳。
严重亚健康可明显影响健康寿命,造成早病、早残,甚至英年早逝。
三、亚健康检测的人群1、白领阶层、中年人群——对以下十种人群尤为青睐即IT精英、企业高管、媒体记者、证券、保险、出租司机、交警、销售、律师、教师行业。
2、老年人——离、退休综合症3、青少年、儿童——躯体、心理素质、思想、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异常。
四、亚健康检测内容1、脑疲劳检测;2、营养状况检测;3、体内毒素及有害物质检测;4、各脏器功能状态检测;5、危险因素检测;6、遗传影响检测;7、心理素质检测。
五、亚健康检测的意义1、预报发病前兆及症状;2、早期发现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3、识别病源因子;4、检测人体内是否有重金属及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5、测定电磁辐射、污染源、食物添加剂、烟、酒、药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6、心理素质检测,情志病因的量化;7、遗传因素的影响;8、评价膳食结构是否合理,包括各种维生素等营养元素;9、未病先知,防病于未然。
健康与亚健康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的概念又有新发展,它指出: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是单纯的指疾病或病弱。
也就是说,它不仅涉及到人的心理,而且涉及到社会道德方面的问题,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三方面构成健康的整体概念。
生理健康是指人的身体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中,体形匀称,眼睛明亮,头发有光泽,肌肉皮肤有弹性,睡眠良好等。
生理健康是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基本保障,达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健康,更谈不上长寿。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精神、情绪和意识方面的良好状态,包括智力发育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坚强,行为规范协调,精力充沛,应变能力较强,能适应环境,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经常保持充沛的精力,乐于承担责任,人际关系协调,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一致,能面向未来。
心理健康同生理健康同样重要。
据医学家测定,良好的心态,能促进人体分泌出更多有益的激素,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人体健康长寿。
道德健康也是健康新概念中的一项内容。
主要指能够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并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
把道德纳入健康范畴是有科学依据的。
巴西著名医学家马丁斯研究发现,屡犯贪污受贿的人易患癌症、脑出血、心脏病和精神过敏症。
品行善良,心态淡泊,为人正直,心地善良,心胸坦荡,则会心理平衡,有助于身心健康。
相反,有违于社会道德准则,胡作非为,则会导致心情紧张、恐惧等不良心态,有损健康。
试看,一个食不香、睡不安、惶惶不可终日者,何以能谈健康!据测定,这类人很容易发生神经中枢、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其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也会减弱,最终会在恶劣心态的重压和各种身心疾病的折磨下,或者早衰,或者早亡。
亚健康有哪些症状
很多人都听说过亚健康,但并不是很多人都了解它。
亚健康状态是机体在无器质性病变情况下发生的一些功能性改变,因其主诉症状多种多样且不固定,故又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
众多学者认...
很多人都听说过亚健康,但并不是很多人都了解它。
亚健康状态是机体在无器质性病变情况下发生的一些功能性改变,因其主诉症状多种多样且不固定,故又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
众多学者认为其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躯体亚健康
1.疲劳亚健康
持续3个月以上的疲乏无力为主要表现,并排除一切可能导致疲劳的疾病。
2.睡眠失调亚健康
持续3个月以上的失眠(入睡困难、多梦、以惊醒)或嗜睡,不解乏的睡眠等,排除各种可能导致睡眠絮乱的各种疾病。
3.疼痛性亚健康
持续3个月以上的各种疼痛为主要表现,并排除可能导致疼痛的各种疾病。
4.其他症状性亚健康
持续3个月以上的其他任何症状为主要表现(排除可能导致这些症状的各种疾病)。
生活中长期的种种躯体不适影响和妨碍我们的健康,最终走向疾病甚至发
生猝死危机。
(二)心理亚健康
1.焦虑性亚健康
持续3个月以上的焦虑情绪,并且不满足焦虑症的诊断标准。
时常伴有急躁易怒、失眠恐慌、噩梦及血压增高、肌肉紧张,口干、多汗、手抖、尿频等植物神经症状。
2.抑郁性亚健康
持续3个月以上的抑郁情绪,并且不满足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主要表现为情绪消极、郁郁寡欢、悲观、冷漠、缺乏活力与兴趣,甚至产生自杀欲念。
3.恐惧或嫉妒性亚健康
持续3个月以上的恐惧胆怯情绪,并且不满足恐惧症的诊断标准。
容易嫉妒、猜疑、神经质、精神不振以及过于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4.记忆力下降性亚健康
持续3个月以上的近期记忆力下降,或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事情为主要表现(排除器质性疾病或非器质性精神类疾病患者)。
(三)社会交往亚健康
1.青少年社会交往亚健康
因家庭教养方式不良及个人心理发育等因素,导致社会适应困难,一旦离开家庭,独立生活能力差以及难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处理不好各种人际关系。
2.成年人社会交往亚健康
容易因为需要面对的许多问题,如工作环境变换、人际关系复杂处理、家庭的建立、子女的养育、工作压力、知识更新等,而陷入不良的情绪当中。
3.老年人社会交往亚健康
积极调整不了退休后的生活内容、社会地位的改变,引起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容易使老年人感到孤独、苦闷、孤僻或是自怨自艾。
(四)道德亚健康
持续3个月以上的道德问题,直接导致行为的偏差、失范和越轨,从而使人产生一种内心深处的不安、沮丧和自我评价降低的状态。